回复33楼:遭不住先生: 以下是引用遭不住在2008-8-4 22:32:00的发言: 这花是不错 但不只是冕宁才有啊?? 确实,这花除了冕宁有外,川北有几个县也有,但他们那儿的刺梨没我们这儿的好吃。 其实,别的地方有没有并不重要,作为一种特产和文化的宏扬要有敢于炒作,敢于无中生有,敢于将芝麻做成西瓜的勇气! “端午节”我们有,韩国也有,在我们都去追捧西方“情人节”、“圣诞节”“劳动节”,认为我们的传统节日不“大气”,很“草根”的时候,韩国却将端午节抢注成了他们的世界文化遗产;卫星基地在冕宁,不在西昌,但西昌人可以脸不变色心不跳地说出“西昌卫星基地”,甚至可以将彝海结盟塑像堂而皇之地塑在西昌市中心作为西昌市的标志。而我们呢??我们除了在论坛上忿忿不平地说《西昌把我们冕宁欺负安逸了》---(注:这是前段时间冕宁论坛上有人发的一张帖文)外,我们又做了些什么??? 其实,我们真正缺少的是对我们本土文化、本土特色的认可、重视和发扬。很多地方没有的特色都可以生造出来,而我们有那么多好的东西却连自己都看不起。在成都读书时经常到川师大去找老乡玩,每次去都要被他们的成都同学邀去“爬”当地的名山------狮子山,当时一听狮子山,觉得应该很雄伟,到了后才发觉是一个高不过数丈的土包,三五分钟就可走到山顶,但当地人却象对待狮子般加以崇敬,对出门放眼皆大山的冕宁人来说,见了这狮子山,在觉得好笑之余却不得不对他们那种认真劲真心佩服;现在是商品经济社会,商品需要炒作,任何一项特色、特产只要认真炒作都有可以成为一个地方的品牌,成为拉动一个地方经济发展的动力之一。我们所缺少的恰恰是能将芝麻炒作成西瓜的魄力。嫦娥奔月发射时我们更多的是观望,而西昌却大肆渲染,并租下冕宁的民俗村作为奔月楼,组织了大量的外地游客来沙坝参观奔月卫星的发射,观光票卖到了800多元一张,最后赚了个盆满钵满。---也许只有等到有一天西昌将刺梨花也定成他们的特色花卉,并开发出了刺梨系例产品,我们才能真正意识到它的价值吧。这就是我们中国惯有的墙内开花墙外香模式。 刺梨纵使象楼上几个朋友所说的很“草根”“不大气”,但刺梨可利用的的确很多,刺梨花观赏性很强,且极易栽培,如果选好的品种加以培植是可以开发成观赏花卉的;刺梨果味道独特,可以泡酒,可以酿酒,晒干了可以泡茶,可以做刺梨罐头,还可以作深层次的开发,如刺梨汁等 。。。。甚至还可以做大一点,开一个“刺梨节”、、、、、苦荞也很草根,但苦荞茶经过加工包装现在却成了凉山的特色产品。 现在提倡“拿来主义”,在我们很多“草根”的东西还没有被别人完全拿走之前,我们应该加以盘点和宏扬。俗话说:“谎言重复一千遍也会成为真理”,西昌将“西昌卫星基地”喊了一千遍后,世人(甚至包括我们)都认可了这种说法。刺梨有这么多的优点,我们正是缺少西昌这种将谎言重复一千遍的勇气。文化需要炒作,文化的炒作可以促进经济的发展,让我们都来将“刺梨花--冕宁的县花”重复一千遍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