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968|评论: 0

[原创] 用与时俱进的眼光看“90后”就业问题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5-8 21:3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数据显示 ,2014年全国高校毕业生人数727万人。相比2013年699万毕业生增长28万人,再创历史新高。

    为何“最难就业季”已经连续几年都被提到?为何市场一再加大职位提供,青睐者却寥寥呢?这种一方面“招不到人”,一方面又“找不到工作”的怪圈何时可以跳出呢?


    我曾经写过一篇《“90后”职场生态:眼光别放那么远》,大意就是建议刚毕业的90后们,多看看当下,少一些想当然,“委曲求全”、树立“先就业,再择业”的正确就业观。我觉得这种观点在现在依旧正确。但是,我们同时也要看到,解决这个问题还要具体问题,具体对待,不能一蹴而就,要“与时俱进”。这就要求我们,在复杂的社会环境下,在招聘者和求职者中,用科学、发展的方法建立一套平衡的供需关系。


    据北青报的一篇调查显示,90后的求职中,最大的问题包括:面试爽约、OFFER跳票、辞职说走就走等问题。面对这些怪象,有专家表示“对于90后自由、独立的价值观和思维方式,如果雇主仍然沿用对于70后、80后传统的集体管理模式,忽视个性化管理,必然会造成90后频繁‘出走’”。        
但是,控制‘出走’的责任不能单独归咎到求职者主体一方面。作为招聘方,是否该计划出一份适应当下年轻人的公司简介,能足够吸引求职者呢?又或是有一套详细科学的入职体系,保证求职者对实习公司的认可和归属呢?这都需要我们去思考。


    我们时常会说,在信息社会‘要用互联网思维看问题’。这种科学的交互式体验,是否可以用到招聘者的招聘体系中?甚至可以融入到招聘企业的核心价值体系中呢?如果总是持有先入为主的思想,来招聘、管理求职者和新入职的新青年们,必然会遭到他们心理的抵触。


    很多宾馆、旅店都喜欢在招待正厅悬挂一副“宾至如归”的宣传语。在如此变幻莫测的用人环境中,谁又让求职者有“归家”的感觉呢?


    作为90后找工作的亲们,也是一样。除了不能“头抬太高”以外,还要实事求是。社会现实固然“冰冷”:人才济济的毕业生,高学历的就业压力;公务员不再是香饽饽;创新就业,设备资金不足,困难重重……但也正因为如此,作为刚毕业的“一张白纸”,就更应该锻造自己,不能把兴趣当饭吃。有理想,但也要看到理想照进现实的客观性。这不仅是一种聪明的表现,更是一种树立责任的象征。


    根据智联招聘发布的数据显示,应届毕业生最不愿从事的岗位中,客服、销售、生产/加工位居前三,这些行业大都劳动强度大、对专业性要求不高。试问又有什么工作会轻松无忧呢?“成大事者,必先苦其心志”也不只是纸上谈兵的。


    求职应聘者和公司招聘者,已然成为被社会研究的行为体系。很多人力资源的行家和学者都在为这两方面的科学平衡,努力寻找更加合理的研究方法。但是,我们别忘了,研究的主体还是人。不但要考虑问题的科学性,还要考虑问题下人的心理变化的现实性,只有这样,实事求是,结合实际地找方法,才能让招聘双方不再“尴尬”。(梅亚川)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0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当前版块2016年12月1日之前所发主题贴不支持回复!详情请点击此处>>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