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1981|评论: 6

[转帖]"杨不管"事件追踪:老师借钱赔偿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7-18 14:33 | |阅读模式
"杨不管"事件追踪:老师借钱赔偿
2008年07月18日 10:17新华网 】 【打印

被称为“杨不管”的杨经贵。《河南商报》供图

 

学生课堂上打架1人死亡 老师冷观继续上课,你认为:
教师有责任制止学生打架,否则就是失职
不管背后透露出师生关系冷漠,令人寒心
充当“看客”有违教师法,应承担相应责任
暴力事故频繁,教师没安全感
说不好

 

一个多月前,发生在课堂上的一次意外事件,使安徽省长丰县双墩镇吴店中学教师杨经贵成为继“范跑跑”之后,人们茶余饭后的又一谈资。杨经贵因为在上课时没有及时制止学生的纷争和推搡行为,致使学生杨涛意外丧命。事件发生后,不少人将杨经贵与前段时间的“范跑跑”相提并论,戏称其为“杨不管”。

日前,当地教育部门通报了事件的调解和对杨经贵的处理结果,“杨不管”已被调离教学岗位,同时承担10万元赔偿费用,并被处以行政记大过处分。但相关各方和社会各界对此事件仍存在不同意见和看法,记者为此进行了进一步了解。

事发突然,14岁少年意外丧命

事情发生在6月12日上午10点多钟,杨经贵开始在吴店中学七(2)班上课十分钟左右,同桌的陈康和杨涛因为座位问题引起纷争,并趁杨老师背过身去写板书的时候相互推打并抱在一起,时间大约1分钟,后由两位同学把他们拉开。杨老师发现后批评道:“你们要是有劲,下课到操场上去打。”

随后,杨涛开始坐立不稳,3位同学发现事态严重,就赶紧把杨涛送到了附近的吴店卫生院,也有同学立即通知了七(2)班班主任董朝虎。后来杨涛被转送到双墩医院和合肥市第一人民医院抢救,但医务人员回天乏术,14岁少年就此陨命。经公安机关初步认定,杨涛的死亡原因为非暴力致死,而是因两人纷争扭打诱发了杨涛的某种潜在疾病。

但对于杨涛意外丧命,当事各方仍存在争议。杨经贵告诉记者,在杨涛开始坐立不稳后,他就叫学生送杨涛去医院,并叫学生通知班主任。据了解,当地教育部门的调查也与杨经贵的说法吻合。

"杨不管"事件追踪:老师借钱赔偿
2008年07月18日 10:17新华网 】 【打印

图片来源:西安晚报

但七(2)班的一位同学告诉记者,杨老师并没有叫学生送杨涛去医院和通知班主任,这些行为都是同学自发的。该同学说,杨老师坚持上完了整堂课。其间真实经过记者无从知晓,杨涛的家属坚持认为,事件在课堂上发生后杨经贵没有“管”杨涛的死活,就是没有尽到教师的义务,不配再做老师。

在当地政府和教育部门牵头下,双方家长、吴店中学与杨涛家属进行了协商,并达成调解协议:一、陈康负有主要责任,但因其家庭困难,赔偿3万元,不足部分由学校垫付;二、杨经贵因没有维护好课堂纪律,没有有效制止学生打架行为,在爱护和关心学生方面失职,负有重要责任,后杨经贵主动承担赔偿费用10万元;三、吴店中学负有一定责任,承担赔偿费用为7.5万元(含垫付款7万元)。一共赔付死者家长20.5万元。

长丰县教育部门也对学校相关责任人作出了处理决定:杨经贵调离教师岗位,并处以行政记大过处分;免去万其虎吴店中学时任校长职务,并处以行政记大过处分。

杨经贵:“我确实负有责任”

该事件看似已经得到妥善的解决,但记者在采访中发现,由此事件带来的误会、隔阂以及对当事人和学校的影响仍在持续,对杨经贵的评论也存在截然不同的两种说法。

吴店中学临时负责人孙家璜告诉记者,杨经贵从1978年进入该校,30年来对待工作一直兢兢业业,还是吴店中学的第一位高级教师,甚至学校不少老师都是他教过的学生。杨经贵的同事对他评价也很高,认为他是一个老好人,遇到这样的事实在太倒霉了。据了解,杨经贵赔偿的10万元中有5万元都是同事借给他的,另外5万元还是向亲戚借的。

杨经贵的一位邻居老大爷对记者表示:“现在的学生太霸道了,老师都不敢管学生,杨经贵这样的老实人碰上这样的事实在太冤了!”

但杨涛的家属坚持认为,杨涛的死跟杨经贵有重要关系。“如果他(指杨经贵)不是不闻不问,而是及时把杨涛送到医院救治,杨涛可能就不会死。”杨涛的父亲杨丙祥说。杨涛的一位同班同学也认为,杨老师在事发后没有积极帮助救治杨涛,“我们都认为这样的老师确实不称职。”

杨经贵告诉记者,当时他也没有预见会发生这样的后果。“事情发生太突然,我没有来得及制止他们扭打,后来考虑到还要给其他学生上课,也就没跟着送杨涛去医院。现在想来真是太后悔了,我确实负有责任。”

对于10万元的赔偿和对他的处分,杨经贵表示自己没有怨言。“小孩已经死了,我有责任,应该赔偿,也真诚地向杨涛的家人道歉,希望能够得到原谅。”杨经贵说,“当老师的谁不希望学生能成才?我教了一辈子书,一下子不让我教了,感觉很失落。”

专家:不应该拿“杨不管”跟“范跑跑”比

如果不是前段时间出现了一个“范跑跑”,杨经贵可能就不会变成“杨不管”,网络的传播能力也由此可见一斑。安徽省科学院社会学专家王开玉认为,不应该拿“杨不管”跟“范跑跑”比,“前者是教学中的重大过失,而‘范跑跑’则是教师职业道德的缺失。”

记者调查了解到,无独有偶,半年前也是在吴店中学,一位同学因不满一老师的批评,砍断了该老师四个手指,引起一片哗然。

吴店中学几位同学告诉记者,该校学生甚至家长顶撞、辱骂老师的事情时有发生,老师们也见怪不怪了。“杨老师很温和,很少批评学生,同学们也都不怕他。”七(2)班一位同学说,“他们俩(指杨涛和陈康)打架的时候,班上很多同学都在讲话,杨老师可能也没太在意。”

“说杨老师漠视学生安危是不恰当的,他也没有想到会有这样的后果,这只能算是过失。”王开玉说,“现在的教师,特别是农村教师,承担的教学任务本来就重,还要兼顾学生的生活、安全;而现行法律却没有保护教师权益的相关规定,有的教师因为管理学生还遭到学生或家长的侵害,这本身对教师就不公平。”

教育不能只靠学校,而应该由学校、家庭和社会共同承担,这已经成为共识。但对于像部分农村和城乡接合部这样的受经济发展和认识水平局限较大的地区,在管理和教育好学生的同时,如何保障教师的合法权益、维护校园秩序的问题则更加复杂。王开玉建议,国家既要对教师的责任进行约束,也应通过立法手段保障教师履行教育职责并保护好教师的合法权益;相关管理部门也应该借鉴先进的管理经验,多思考,多找问题,以从体制层面保障良好的校园环境。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0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楼主| 发表于 2008-7-18 14:34 |
  2万法国人支持老师打学生耳光

  2008年07月01日16:19环球时报【大中小】【打印】

  环球时报驻德国特约记者陈峰报道法国一个49岁的老师在课堂上打学生被家长告上法庭,但却获得法国人的声援。

  据德国《明镜》周刊6月30日报道,名为约瑟的技术课老师在课堂上打了亚历山大一个耳光,被家长告上法庭。指控称老师把亚历山大的私人物品从桌上扔到地上,因为他不愿意收起自己的东西,而亚历山大却对老师露出了轻蔑的、鄙视的讥笑。约瑟把亚历山大推到了墙边,学生用最脏的话骂了老师,老师就打了亚历山大一个耳光。亚历山大因为此事三天没有上学。他的父亲控告老师体罚学生。

  约瑟并没有否认自己的行为:“这是我从业29年来第一次这样对待学生,我一向待学生像对待自己的孩子,打他也是出于自然反应。”

  这件事在法国引起了巨大的反响,教师工会的2.6万人联名请愿表示支持约瑟。

  法国总理弗朗索瓦·菲永也表示支持约瑟老师,打学生耳光肯定不是解决问题的好办法,但老师需要最起码的尊重来维持课堂的正常秩序。

  更多精彩内容阅读登录环球网(www.huanqiu.com)

 楼主| 发表于 2008-7-18 14:43 |
相关链接

  安徽拟立法规定

  学生受侵害老师须制止

  7月15日上午,《安徽省未成年人保护条例》修订立项论证会在团省委召开。该《条例》作为安徽省未成年人保护的重要法律依据,这是实施14年来第一次修订。

  在新的《安徽省未成年人保护条例》修订草案中第六十七条规定,对扰乱学校秩序或者对学生进行拦截强索财物、侮辱、殴打或其他损害未成年学生合法权益的,学校、教师应当及时劝阻并向公安机关报告,违反本条例规定并造成严重后果的,由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对学校和教师进行处罚。该规定意义为,学生在校受到侵害时教师有义务及时做出处理,“范跑跑”和“杨不管”的行为很明显与此相违背。

 楼主| 发表于 2008-7-18 14:42 |

“剁指”事件给老师留下阴影

  据媒体报道,在杨不管事发生前,你们学校曾发生过学生用刀剁掉老师4根手指的事件?

  杨经贵:有这事,就在半年前,一姓刘的学生用菜刀砍断了班主任的4根手指。原因是该学生上学经常迟到,班主任要让其家长来说明原因。要不是老师用手挡一下,他的脑袋就会劈成两半。

  那个老师最后被鉴定为轻伤,手指虽被植上,但已经丧失部分功能。这个学生才15岁,没有承担刑事责任,崔老师仅医疗费就花了3万多元。

  河南商报:这件事对您有影响吗?

  杨经贵:绝对有影响,不单是对自己,对所有在校老师都是一个阴影。究竟该不该管学生?管到什么程度?很多老师心中都没有标准。

  河南商报:据说发生那事后,很多老师不愿提前到校,担心遇见学生相互打斗,如制止怕惹来麻烦?您平时都是什么时候到校?

  杨经贵:从前一些老师都是提前到校批改作业,如今都是赶点到校,有的同学完不成作业也不敢批评,我平时都是提前一两分钟到校,只要不耽误上课就行。

请问社会,家长们  你们这个时候在那里,“还是小孩子不懂事”不了了之吗?

社会在 这个时候应该更关心“如何让孩子有点约束,而非总是强调老师的体罚不对”“如何让老师敢于去思考如何管教学生,而不是不敢管”否则着将会是教育的一大悲哀!

转载:“杨不管”回应学生课堂互殴致死:事实上我管了

6月12日,该县吴店中学两名学生打架,其中一名学生不治身亡,当时在上课的杨经贵老师因未有效控制事态被停职检查,并赔死者家属10万元。然而,被称为“杨不管”的杨经贵始终没有公开辩解,这让事件显得有些神秘。

  昨日下午,杨经贵破例接受河南商报记者独家专访时首次公开声明:“事实上我管了,叫我‘杨不管’是对我的侮辱。 妻子哭着不让丈夫说话

  昨日下午1时许,安徽长丰县双墩镇马大郢自然村西南侧一所两层小楼前,一位脸色黑黄的男子站在门前叹气,一位农村妇女坐在门槛上,右手托着下巴,望着男子。

  据村民介绍,两人就是杨经贵夫妇,此处是他们的家。

  今年57岁的杨经贵,穿一件领子已多处磨烂的白色衬衣,裤腿挽到腿弯,脚穿一双粉红色的凉拖鞋,心神不定地在没有院墙的房子前踱来踱去。

  见到生人走近,杨经贵想转身离开,却又迟疑了一下,眼神落在记者身上:“你找谁?从哪里来?”

  等记者说明来意时,杨经贵摇头称,他不接受任何媒体采访。一旁的妻子上前拉丈夫要进屋……

  记者几经努力,杨经贵仍然沉默,半个小时后,他终于站起身打破僵局:“好,我接受你的采访……”妻子见丈夫“动心”,哭着上前劝他“别说”。

  “你让我说出来吧,我憋得难受……”杨经贵的眼泪在眼眶内打转,然后落在身旁的方桌上,此时妻子已放声痛哭:“你一件衬衣穿了15年了,平时省吃俭用不舍得花钱,却一下子给人家10万(元),谁又能替咱说说话……”

  平静了一会儿,杨经贵面对商报记者,首次开口讲述事件的全过程。

  对话杨经贵

  “事实上我管了”

  河南商报:杨老师,您还记得当初两个学生推打的时间吗?

  杨经贵:当时是6月12日上午,七(2)班第4节课是我的地理课,上课十多分钟后发生的事。

  河南商报:他们推打时您在干什么?没有听到下面打闹的声音吗?

  杨经贵:我在黑板上板书知识要点,没听到任何反常声音。

  河南商报:等您板书知识要点后,第一眼看到的情况是什么?

  杨经贵:两个人互相推打着,当时陈康的一个胳膊肘顶着杨涛的脖子,杨涛抓着他的胳膊。

  河南商报:您没有去制止吗?

  杨经贵:我制止了,并不是像媒体上说的我没去管。当时我很生气,觉得两个人太不像话了,就说一句气话:“要是有劲下课到操场上打去。”这时候,他们身边的两个学生把他们拉开,打闹才停止。

  河南商报:看到杨涛突然口吐白沫、暂时昏厥,您采取了什么措施?

  杨经贵:看到他们推打,也没有多大动作,也不知道两人下手的轻重,只觉得没有大碍,就连忙让3位学生把杨涛送到吴店卫生院就诊。同时,我也派学生向班主任和校长汇报,班主任与校长相继到现场后,我认为我已经尽到责任了。

  河南商报:看到学生在课堂上打闹,仅仅用“要有劲下课到操场上打去”这句话劝解,合适吗?

  杨经贵:我也知道这句话不合适,明显是气话,只是责怪他们上课无视老师的存在,没想到会出现严重后果。“‘杨不管’是对我的侮辱”

  河南商报:你什么时候知道杨涛死亡的?第一反应是什么?

  杨经贵:当天下午知道的,我很内疚和自责,后悔当初没有陪他一起去医院。

  河南商报:杨涛去世后,您一直都不接受媒体采访,为什么?

  杨经贵:我并不是不想说出内心的话,只觉得愧对杨涛,不想给他们家庭带来过多的伤害,也许我的沉默能减轻他父母的伤痛。

  河南商报:您的沉默减轻了杨涛家人伤痛了吗?他们对您的态度如何?

  杨经贵:杨涛家人曾到我家找过我,声称“整死我”,为避免冲突,我躲出去了,杨涛家长认为如果我能制止就不会有悲剧发生,可事实不是这样的,警方认定死者有潜在的诱因,还有一点,学校距离医院太远,路不好走才致使杨涛不治身亡。

  河南商报:此事经媒体报道后,有人把您与“范跑跑”相提并论,称您“杨不管”,您有何看法?

  杨经贵:叫我“杨不管”是对我的侮辱,是极不负责的言辞。事实上我已经管了,为何说我不管呢?只是我没接受采访而已,仅凭一家之言就给我戴帽子,我很难接受。这是对我人格尊严的践踏,更是伤害。

  “不想辩解是因为很自责”

  河南商报:这些天来,您内心有何变化?

  杨经贵:“杨不管”这个词对我是折磨,我不敢在家,躲着来我家撒气的杨涛家人,躲着媒体。但社会上一些不知真相的人对我的妄加评论,让我不得不站出来说说事实的真相……

  河南商报:这件事对家人带来哪些影响?

  杨经贵:其实以平时性格来讲,我不愿意与别人争执,我和家人都属于软弱性格,更不会说假话,掩盖事实,更不做违背人性的事。

  但这事对我精神上的伤害是无法估量的,妻子因此寝食不安,以泪洗面,孩子也劝我想开点,我知道“杨不管”这个词对孩子也是个阴影。小儿子已经25岁,还没对象,我不知道这个“杨不管”,对孩子的将来影响有多大?

  河南商报:既然您当时已把此事汇报给班主任和校长,而校方接受媒体采访的结论却是“您没有向学校上报学生打架,是失职”,您为何要背负这个责任?有人做你的工作吗?

  杨经贵:也没人给我做工作,只是我认为事情出来了,该处理就处理,慰藉死者家长而已,我也无力反驳,但社会舆论让我不得不说出真相。

  河南商报:经协商,您负一定的责任,赔偿死者家人10万元,陈康的家人因无力赔偿,由学校垫付7万元,这样的结果,您怎么看待?

  杨经贵:我只是想,目前学校的经济状况也不好,不想给学校增加负担,同时这也是我内心自责,是对自己的惩罚。

  河南商报:10万元赔偿金给他们了吗?以您的收入,借的钱需几年还完?

  杨经贵:已经给了,当时我手头上没钱,学校30多位老师每人都暂借我1000多元钱。依我每月2800多元的工资,除正常开销外,要四五年才能还清债。

  “剁指”事件给老师留下阴影

  河南商报:据媒体报道,在此事发生前,你们学校曾发生过学生用刀剁掉老师4根手指的事件?

  杨经贵:有这事,就在半年前,一姓刘的学生用菜刀砍断了班主任的4根手指。原因是该学生上学经常迟到,班主任要让其家长来说明原因。要不是老师用手挡一下,他的脑袋就会劈成两半。

  那个老师最后被鉴定为轻伤,手指虽被植上,但已经丧失部分功能。这个学生才15岁,没有承担刑事责任,崔老师仅医疗费就花了3万多元。

  河南商报:这件事对您有影响吗?

  杨经贵:绝对有影响,不单是对自己,对所有在校老师都是一个阴影。究竟该不该管学生?管到什么程度?很多老师心中都没有标准。

  河南商报:据说发生那事后,很多老师不愿提前到校,担心遇见学生相互打斗,如制止怕惹来麻烦?您平时都是什么时候到校?

  杨经贵:从前一些老师都是提前到校批改作业,如今都是赶点到校,有的同学完不成作业也不敢批评,我平时都是提前一两分钟到校,只要不耽误上课就行。

  “但愿不会再发生此类事件”

  河南商报:在上课过程中,主科和副科教师之间的课堂气氛有没有变化?

  杨经贵:肯定有变化。因为升学考试中,副科都不在考核范围内,加上平时升学率与老师的绩效挂钩,造成老师和学生对主、副科重视程度不同,直接造成课堂纪律的变化。

  河南商报:以您30多年的教龄分析,近些年来学生的素质有何变化?

  杨经贵:以前的学生平时不听话,打他两巴掌都没事,近年来农村孩子大多属“留守儿童”,平时缺少父母的教育,让他们养成了“唯我独尊”的性格,有叛逆心理,容不得别人的批评;还有些家长过分袒护孩子,老师言行过激一点,就会遭来谩骂或拳脚相加,造成老师想管不敢管的局面。

  河南商报:经历这件事,如下次再发生学生打闹现象,您该如何处置?

  杨经贵:但愿不会再发生类似事件,如果事件重现,首先是当场想办法制止,不管双方伤势轻重都要亲自陪学生到医院救治,同时通知领导和家长。

 楼主| 发表于 2008-7-18 14:48 |
河南商报直面“杨不管”吐心声
17/7/2008


【大公网河南频道讯】直至昨日下午,“杨不管”事件依然在安徽长丰县广为传播。

6月12日,该县吴店中学两名学生打架,其中一名学生不治身亡,当时在上课的杨经贵老师因未有效控制事态被停职检查,并赔死者家属10万元。然而,被称为“杨不管”的杨经贵始终没有公开辩解,这让事件显得有些神秘。

昨日下午,杨经贵破例接受河南商报记者独家专访时首次公开声明:“事实上我管了,叫我‘杨不管’是对我的侮辱。”

■商报记者 陈风 文/图

妻子哭着不让丈夫说话

昨日下午1时许,安徽长丰县双墩镇马大郢自然村西南侧一所两层小楼前,一位脸色黑黄的男子站在门前叹气,一位农村妇女坐在门槛上,右手托着下巴,望着男子。

据村民介绍,两人就是杨经贵夫妇,此处是他们的家。

今年57岁的杨经贵,穿一件领子已多处磨烂的白色衬衣,裤腿挽到腿弯,脚穿一双粉红色的凉拖鞋,心神不定地在没有院墙的房子前踱来踱去。

见到生人走近,杨经贵想转身离开,却又迟疑了一下,眼神落在记者身上:“你找谁?从哪里来?”

等记者说明来意时,杨经贵摇头称,他不接受任何媒体采访。一旁的妻子上前拉丈夫要进屋……

记者几经努力,杨经贵仍然沉默,半个小时后,他终于站起身打破僵局:“好,我接受你的采访……”妻子见丈夫“动心”,哭着上前劝他“别说”。

“你让我说出来吧,我憋得难受……”杨经贵的眼泪在眼眶内打转,然后落在身旁的方桌上,此时妻子已放声痛哭:“你一件衬衣穿了15年了,平时省吃俭用不舍得花钱,却一下子给人家10万(元),谁又能替咱说说话……”

平静了一会儿,杨经贵面对商报记者,首次开口讲述事件的全过程。

■对话杨经贵

“事实上我管了”

河南商报:杨老师,您还记得当初两个学生推打的时间吗?

杨经贵:当时是6月12日上午,七(2)班第4节课是我的地理课,上课十多分钟后发生的事。

河南商报:他们推打时您在干什么?没有听到下面打闹的声音吗?

杨经贵:我在黑板上板书知识要点,没听到任何反常声音。

河南商报:等您板书知识要点后,第一眼看到的情况是什么?

杨经贵:两个人互相推打着,当时陈康的一个胳膊肘顶着杨涛的脖子,杨涛抓着他的胳膊。

河南商报:您没有去制止吗?

杨经贵:我制止了,并不是像媒体上说的我没去管。当时我很生气,觉得两个人太不像话了,就说一句气话:“要是有劲下课到操场上打去。”这时候,他们身边的两个学生把他们拉开,打闹才停止。

河南商报:看到杨涛突然口吐白沫、暂时昏厥,您采取了什么措施?

杨经贵:看到他们推打,也没有多大动作,也不知道两人下手的轻重,只觉得没有大碍,就连忙让3位学生把杨涛送到吴店卫生院就诊。同时,我也派学生向班主任和校长汇报,班主任与校长相继到现场后,我认为我已经尽到责任了。

河南商报:看到学生在课堂上打闹,仅仅用“要有劲下课到操场上打去”这句话劝解,合适吗?

杨经贵:我也知道这句话不合适,明显是气话,只是责怪他们上课无视老师的存在,没想到会出现严重后果。

“‘杨不管’是对我的侮辱”

河南商报:你什么时候知道杨涛死亡的?第一反应是什么?

杨经贵:当天下午知道的,我很内疚和自责,后悔当初没有陪他一起去医院。

河南商报:杨涛去世后,您一直都不接受媒体采访,为什么?

杨经贵:我并不是不想说出内心的话,只觉得愧对杨涛,不想给他们家庭带来过多的伤害,也许我的沉默能减轻他父母的伤痛。

河南商报:您的沉默减轻了杨涛家人伤痛了吗?他们对您的态度如何?

杨经贵:杨涛家人曾到我家找过我,声称“整死我”,为避免冲突,我躲出去了,杨涛家长认为如果我能制止就不会有悲剧发生,可事实不是这样的,警方认定死者有潜在的诱因,还有一点,学校距离医院太远,路不好走才致使杨涛不治身亡。

河南商报:此事经媒体报道后,有人把您与“范跑跑”相提并论,称您“杨不管”,您有何看法?

杨经贵:叫我“杨不管”是对我的侮辱,是极不负责的言辞。事实上我已经管了,为何说我不管呢?只是我没接受采访而已,仅凭一家之言就给我戴帽子,我很难接受。这是对我人格尊严的践踏,更是伤害。

“不想辩解是因为很自责”

河南商报:这些天来,您内心有何变化?

杨经贵:“杨不管”这个词对我是折磨,我不敢在家,躲着来我家撒气的杨涛家人,躲着媒体。但社会上一些不知真相的人对我的妄加评论,让我不得不站出来说说事实的真相……

河南商报:这件事对家人带来哪些影响?

杨经贵:其实以平时性格来讲,我不愿意与别人争执,我和家人都属于软弱性格,更不会说假话,掩盖事实,更不做违背人性的事。

但这事对我精神上的伤害是无法估量的,妻子因此寝食不安,以泪洗面,孩子也劝我想开点,我知道“杨不管”这个词对孩子也是个阴影。小儿子已经25岁,还没对象,我不知道这个“杨不管”,对孩子的将来影响有多大?

河南商报:既然您当时已把此事汇报给班主任和校长,而校方接受媒体采访的结论却是“您没有向学校上报学生打架,是失职”,您为何要背负这个责任?有人做你的工作吗?

杨经贵:也没人给我做工作,只是我认为事情出来了,该处理就处理,慰藉死者家长而已,我也无力反驳,但社会舆论让我不得不说出真相。

河南商报:经协商,您负一定的责任,赔偿死者家人10万元,陈康的家人因无力赔偿,由学校垫付7万元,这样的结果,您怎么看待?

杨经贵:我只是想,目前学校的经济状况也不好,不想给学校增加负担,同时这也是我内心自责,是对自己的惩罚。

河南商报:10万元赔偿金给他们了吗?以您的收入,借的钱需几年还完?

杨经贵:已经给了,当时我手头上没钱,学校30多位老师每人都暂借我1000多元钱。依我每月2800多元的工资,除正常开销外,要四五年才能还清债。

“剁指”事件给老师留下阴影

河南商报:据媒体报道,在此事发生前,你们学校曾发生过学生用刀剁掉老师4根手指的事件?

杨经贵:有这事,就在半年前,一姓刘的学生用菜刀砍断了班主任的4根手指。原因是该学生上学经常迟到,班主任要让其家长来说明原因。要不是老师用手挡一下,他的脑袋就会劈成两半。

那个老师最后被鉴定为轻伤,手指虽被植上,但已经丧失部分功能。这个学生才15岁,没有承担刑事责任,崔老师仅医疗费就花了3万多元。

河南商报:这件事对您有影响吗?

杨经贵:绝对有影响,不单是对自己,对所有在校老师都是一个阴影。究竟该不该管学生?管到什么程度?很多老师心中都没有标准。

河南商报:据说发生那事后,很多老师不愿提前到校,担心遇见学生相互打斗,如制止怕惹来麻烦?您平时都是什么时候到校?

杨经贵:从前一些老师都是提前到校批改作业,如今都是赶点到校,有的同学完不成作业也不敢批评,我平时都是提前一两分钟到校,只要不耽误上课就行。

“但愿不会再发生此类事件”

河南商报:在上课过程中,主科和副科教师之间的课堂气氛有没有变化?

杨经贵:肯定有变化。因为升学考试中,副科都不在考核范围内,加上平时升学率与老师的绩效挂钩,造成老师和学生对主、副科重视程度不同,直接造成课堂纪律的变化。

河南商报:以您30多年的教龄分析,近些年来学生的素质有何变化?

杨经贵:以前的学生平时不听话,打他两巴掌都没事,近年来农村孩子大多属“留守儿童”,平时缺少父母的教育,让他们养成了“唯我独尊”的性格,有叛逆心理,容不得别人的批评;还有些家长过分袒护孩子,老师言行过激一点,就会遭来谩骂或拳脚相加,造成老师想管不敢管的局面。

河南商报:经历这件事,如下次再发生学生打闹现象,您该如何处置?

杨经贵:但愿不会再发生类似事件,如果事件重现,首先是当场想办法制止,不管双方伤势轻重都要亲自陪学生到医院救治,同时通知领导和家长。



 楼主| 发表于 2008-7-18 14:50 |
  别将全社会的错误都让一个杨老师扛

  2008年07月18日12:02中国网【大中小】【打印】

  6月12日,安徽长丰县吴店中学七(2)班地理课上,杨涛和同座陈某发生争打,正在上课的杨老师没有及时制止。事后不久,杨涛死亡。杨老师因失职承担10万元赔偿费用,并被停职。不少网友戏谑地把他称为“杨不管”,并认为其比“范跑跑”还要恶劣。近日,杨经贵说出了真相。(7月17日《河南商报》)

  杨老师是不是真的是“杨不管”?是否真的一点都没有管?事实上,杨老师已经管了,他还让3位学生把杨涛送到卫生院就诊。同时,也派学生向班主任和校长汇报,直至班主任与校长到达现场。

  在自己的课堂上发生学生打架事件,杨老师是有责任的。但称其为“杨不管”,将一切责任都推给他,还让其承担10万元赔偿费用,并被停职。这样的处罚实在是太重了。在我这个教师看来,最应该承担责任的是这所学校,是整个社会。

  教书育人是老师的天职。教师有权力管教教学生,但教师管教学生,首先是安全的。如果一个学生不满教师的管教,可以到用刀砍的地步,那就不是一个教师所能够承担的了。就是在这所学校,半年前,一姓刘的学生用菜刀砍断了班主任的4根手指。原因仅仅是该学生上学经常迟到,班主任让其家长来说明原因。事后,这个学生因为岁数没到,没有承担刑事责任,老师仅医疗费就花了3万多元,当事学生仅赔了3000多元钱。试想,一个学生用刀砍老师,难道是偶然的吗?学生为何敢用刀砍老师?而学校在这件事情上做了那些努力?而这件事明显的结果却是,发生那事后,很多老师不愿提前到校,担心遇见学生相互打斗,如制止会惹来麻烦。可以说,是因为有刀砍教师的事情在先,然后才有课堂上打架的事情出现。也由此可见,该学校的校风是多么差。

  让我们深思的是,对于学生在课堂上打架以致出现人命的事,该校领导并没有反思自己的行为,而是将所有的责任都推给一个教师。还直接导致媒体给了杨老师一个“杨不管”的绰号,校领导如此不负责任,其恶劣可见一斑。

  一所学校出现学生刀砍老师的恶劣事件,当地政府如此处理?上级教育部门如何处理?一个学生用刀砍老师,难道只是个别行为?当地的治安状况又是如何?

  杨老师因为学生的死而伤心,也因为内疚而无悔拿出十万元,或许是出于同情,学校的每一个教师借给他一千元,才凑足了钱。如果没有足够的措施,哪个教师能够逃脱杨教师的命运?

  给一个教师一个“杨不管”的绰号是容易的;给杨老师十足的嘲笑也是容易的,可如果站在杨老师的角度去看,如果能够感同身受杨老师所在学校的处境,恐怕谁都笑不出来。

  别将全社会的错误都让一个杨老师扛。

发表于 2008-9-3 10:35 |

老师过激都是被气得快疯了。这次这个事件不能怪老师。不当不行啊!

这下知道中国足球玩不过人家的原因了吧?教育啊!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