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123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qctzb

关于移动几个帖子的告知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0-8-4 13:30 | 显示全部楼层
  重建,矛盾重重

   “这个过程当中问题也很多。”彭仕扬承认,因为原来一直规划迁城,居民居住的板房毫无规划地散布在老县城及其周边空地上。现在要原址重建,不得不将板房分批迁走,再进行危房拆除和重建工作。部分区域因为规划的疏忽,导致居民不得不一搬再搬。

  “搬了3次板房,加上之前搬帐篷,地震后一共搬了7次‘家’。”70岁的廖婆婆正用一个小电磁炉在狭窄的板房内烹煮食物,“抢救出来的几件家具电器都在搬迁中损坏了,只能扔掉。”她捶着腰腿叹气,“不知道政府是怎么规划的,年纪大了,哪经得起这样一再折腾哪。”

  所以,2009年9月,青川县城重建起步的首要工作,就是解决民生问题的焦点——安居房建设。

  但不曾想,几个安居房小区的快速落成发售,并没有起到有效安抚灾民的效果,反而成为对政府不满情绪的另一个引爆点。

  “地震前,青川最好的商品房价格也只是1300元/平方米左右,价格低的,800、900元/平方米也有,可是由浙江出资援建,安置灾民的安居房却要1500元/平方米。”无论购买安居房与否,人们都不吝于向记者强烈表达他们的质疑。

  “去年,围绕安居房问题,写信给广元市市长、给我,在网上开骂,甚至上访的人都很多。”吴连奇坦承,“民众质疑的重点有两点:一是浙江出资援建的房子,县政府凭什么收钱;二是凭什么收这么贵。”

  对此,他解释:“从安居房规划之初,我们就向老百姓提出,一定要以货币化方式解决。因为浙江省并不是只来给城镇居民援建,而是来帮助全县25万灾民的。如果给县城居民的安居房免费,是不是也要给各乡每户农民也免费修一套房子才公平?如不以货币化解决,我没法向全县20万农民交代。

  “至于价格,由于灾后原材料运输成本、劳动力成本大幅上升,安居房又是由浙江省知名房地产公司援建,质量很高。项目组报给我们的安居房建设成本是2000元/平方米,而我们向灾民的售价则是1500元/平方米。”

  吴连奇表示,事实上,青川县城需要解决7000户住房问题,浙江援建的安居房数量只有2000套,还远远不够。所以,县政府向居民提出了三套住房解决方案:一是不在断裂带及避让区上的未倒塌房子,可以通过节约成本的维修加固方式,修固后继续居住;二是购买安居房;三是购买由单位或政府集中修建成本较低及户型较小的廉建房。

  “为了实现资源分配公平,并鼓励大家使用最节省资源和成本的方式解决住房问题,使用货币杠杆来调节就显得更为重要了。”

  弱势群体

   李萍没有购买安居房。她私下算了一笔账:“安居房基本户型为80平方米左右,认购一套起码得12万以上。政府清拆危房每户补贴2.5万元,自己还要出10万元。”虽然余款可以贷款,但已经下岗的她现在仅靠领取失业救济,以及替援建的浙江人打零工挣点外快维生,偌大一笔欠款无疑是难以承受的负担。
 今年上半年,买了安居房的人陆续搬离庄子坪,住进新居,李萍并不是不艳羡。后来政府承诺,安居房项目完工后,将启动廉建房工程,届时她可以以1100元/平方米的价格购买60平方米左右的小户型房。“但是等到现在,工程还没有动工,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住上房子。”

  不过,现在她最担忧的还不是没房子住的问题。“人们都说,到9月份后,浙江援建队伍就会陆续撤离,到时零工都不好找了。虽说购房负担减轻了不少,但没有工作和收入,还贷还是有困难,何况还要供孩子念书?”

  在青川县,与李萍有同样担忧的大有人在——除了失业下岗的职工外,大批因重建征地而失去土地的农民,是另一个对未来充满彷徨和焦虑的群体。

  青川县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局长何文容告诉记者,政府在全县征用土地。截至2010年5月,全县征用土地已超过8000亩,因失地“转非”的人口达1.6万~2万人(按每征用1亩耕地需转非2~2.5人的标准测算)。而这个数字在接下来的重建过程中还会继续增加。

  家在上坪的王兴明去年也进入了征地失地农民的行列。“按县城重建的规划,青川县中学、小学和幼儿园都建在上坪,征地几乎无可避免。”

  由于现行《土地管理法》规定,征用耕地的补偿费用为该土地征用前3年平均年产值的6到10倍,土地补偿费和安置补助费的总和不得超过土地征用前3年平均年产值的30倍。计算下来,王兴明一家四口失去了所有土地,代价是得到4万元补偿款。

  “相对于灾民所面临的处境,这个补偿标准是比较低的,难以维持长远生计。”何文容并不讳言。事实上,由于房屋在地震中严重损毁,而今王兴明不得不将拿到的土地补偿费用以在上坪安居小区购买安居房。“补偿费和存款全部花光了还不够,又向银行贷了2万元。”此际,他不但属于“种田无地、就业无岗、社保无份”的三无人群,且存款清空,更欠下银行贷款,生活已完全失去保障。

  “现在我在工地打工,有100元/天的收入,生活还过得去。但工程完结之后就不知道该怎么办了。”年近50的王兴明自问缺乏就业技能,年龄又偏大,“县城谋职及外出务工都很难,做生意更加没有成本。”

  虽然具体遭遇不一样,但最后,作为下岗职工的李萍和失地农民王兴明陷入了相似困境,并对未来产生了同样深切的焦虑。

 楼主| 发表于 2010-8-4 13:31 | 显示全部楼层
 事实上,这种深层焦虑的形成不仅关乎地震,更与青川县的历史包袱有关。

  

  大山里的贫困县

   记者是在5月19日下午4点从成都搭乘大巴车去往青川县城的。从竹园坝到青川县城的公路顺青竹江蜿蜒而建,一边是峭壁,一边是悬崖,在一些弯窄路段,迎头而来的两辆车需要将车速减至最慢才能勉强擦身而过。一共5个半小时车程,大巴车翻山越岭,甚至经过了几条钻山而过的隧道。

  同车的青川小伙告诉记者,这几条隧道从7年前开始挖建,才修了没多久就搁置停工,去年重新动工,直至几个月前才正式开通。隧道开通后,足足节省了大半小时车程,而在那些没有隧道的日子里,去往青川的车辆必须绕道海拔2000米以上的险峻山路,道路经常塌方,常令外来者为之失色——这就是地处岷山山系摩天岭山脉与西秦岭尾部交汇处的青川。

  当地人有一句话——“八山一水一分田”——用来形容这个被崇山峻岭包围,近80%面积都是山林的地区,形象备至。

亦正是如此,青川的经济条件一直非常落后。

  因为当各地县镇忙着招商引资、脱贫置富的时候,青川无能为力。一方面固然是全县皆为深山老林,根本找不出几片可以建造成规模工业园区的平地。另一方面,地处偏远、道路险阻也成为令企业却步的最大障碍。

  5·12地震前,这里是一个默默无闻的农业县,25万总人口当中,有83.6%即20.9万人为农业人口,村民的耕地小块地散落山间,也难以进入集约化生产。

  其时,青川县财政年收入仅有2000万元左右,是个不折不扣的贫困县。

  “贫穷”,是很多青川人给自己和自己的家乡贴上的标签。这成为了影响其对青川灾后重建发展信心的最重要因素。尽管因为重建项目大面积铺开和浙江人的大量涌入,青川呈现出一种短期的繁荣——物价、租金、人工大幅上涨,失业率控制在2.3%——但人们在青川县未来产业发展方向上始终未曾看到一个长远的光明的可能。

  “从某个角度看,这种担忧也是有道理的。”何文容表示,“就比如说,由于国家养老保险政策的不统一,以及青川县捉襟见肘的财政状况,目前政府连为失地农民这一弱势群体建立社会保障体系都有困难。”

  他给记者算了一笔账:建立失地农民社会保障,主要是为其建立养老、医疗、失业保险,三项保险中政府都需予以补助。以2008年度缴费为例进行测算,除失地农民每人平均应缴纳9024元外(未含医疗保险),地方政府将共承担2亿多元。

  但是,由于失地农民被征用的土地都以划拨的形式用于灾后公共基础设施恢复重建,所以征地后土地无任何收益。如单纯依靠青川财政,按地震前2007年度财政收入仅2100万元计,即使将县财政的全部收入用作建立失地农民社会保障,也需要近10年的时间。

  显然,青川重建对政府的考验,并不在于花多长时间将损毁的基础设施漂漂亮亮地重建起来,而是如何借助重建和援建的东风,打破这个沉疴多年的农业贫困县的产业发展障碍,使人们尽快摆脱重建过程的累累负债,重建通往未来的保障和生活。

  

  产业构想

   这对青川来说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去年9月,经四川省委同意、广元市委安排,广元市副市长吴连奇被委派兼任青川县委书记。1998年,吴连奇曾任青川县委副书记,2002年10月至2005年4月任青川县委书记,在青川一共呆过7年——这已是他第二次挂帅青川,颇有临危受命的意味。

  彭仕扬告诉记者,吴连奇回到青川,立马做了一件意义重大的事——把成都到青川县城公路上那几条隧道打通了:“这隧道本来就是几年前他任青川县委书记时开挖的,后来他调走了,工程因不受重视而停工,想不到最后还是由他来完成。所谓‘要置富,先修路’,打通物流,才谈得上产业发展布局。”

  吴连奇对记者表示,对于青川未来的产业发展,其实已有详细规划。

  “一是抓农业特色产业发展。青川其实幅原广阔,人均占地面积很高,只是因为80%以上都是山林,所以农业产出值低。但也因为这样,特色山珍成为了当地独有的,其他地方难以替代的特色资源。所以我们规划设计了5个万亩核心产业示范园,打算以现代农业示范园带动核桃、土鸡、生态水产养殖、油橄榄、茶业和山珍(木耳、香菇、竹荪等)5个产业带,确保农村每年户均收入达1万元以上,用3年时间还清农房贷款。”

  其次,为了打破青川没有平地引进工业的限制和交通瓶颈,并充分利用与浙江建立的援建关系,青川联同广元市提出了“非地工业园”的概念尝试——在广元市划出2平方公里建立川浙产业园,由青川县投资及引进浙江企业,由此产生的60%产值和税收归青川所有。目前这个工业园已引进16个项目,资金21亿。

  同时,在原定迁城的目的地——竹园镇(也是青川县唯一一个避开主断裂带并有较大面积平地的镇)建设20平方公里的竹园经济开发区,以引进矿产深加工产业为主,计划建成投产达到50亿元。

  “招商引资、发展工业的同时,大力开展劳务培训,促进就业和劳务转移。”因为跟浙江有援建关系,去年青川顺利新增9000人次的劳务转移,今年则计划新增加培训1万人。

  “最后,是以唐家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东河口地震遗址公园为重心,打造金子山到唐家河的乡村旅游线,促进农家乐发展。”

  “青川的旅游发展其实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基础。”兼任四川省唐家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处处长的彭仕扬补充。1978年成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唐家河位于青川境内,占地4万公顷,内有62只野生大熊猫,1000多只金丝猴、以及无数的野生物种,成群的牛羚和大熊猫同属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珍稀物种,这个令人惊叹的保护区在国外声名显赫,被称为“中国的黄石公园”。不仅如此,它还是全国唯一没有人类居住的全封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与青川境内的东阳沟省级自然保护区、甘肃境内的白水江自然保护区相连结。

  “加上已有1000多年建县历史的青溪古城、《三国》里大名鼎鼎的阴平古道省级风景区,都分布在青川北部,连成1100平方公里的生态区——这样优渥的旅游产业基础在四川北部并不多见。

  “只是以往青川太贫穷,没有财力开发旅游资源这座宝库,现在有了重建资金的投入,我有信心能以这一线三点作为具体内容,带动青竹江乡村生态旅游线路发展,从而发展出100户农家乐示范户,辐射500户,形成青川第三产业的支撑。”

  

  看起来很美

   假如青川真的能化灾难为机遇,利用重建资金将以上产业构想顺利实现,未来看起来的确很美。然而可惜,至今当地民众仍未能明显感受到三大产业规划带来的成效和红利。

  倒是在县城,记者邂逅了去年大学毕业就回到家乡创业的青川女孩赵海伶。她看中的也是青川山林这座宝库,每周到大山深处的乡村里采购野生黑木耳、蜂蜜、竹荪等山珍特产,利用电子商务进行销售,现在生意十分红火。

  “我认为青川一定要发展自己的特色产业。以往青川默默无闻,我们空有宝贵的资源却不为人知,现在通过地震,趁着大家开始了解青川,应该把青川的山珍特产一起推广出去。”不过,令赵海伶困惑的是,地震过后,山村里采掘药材、收集黑木耳、饲养土鸡的农人似乎越来越少,并不是如想象中那样趁着政府产业规划及外界关注的东风蓬勃发展起来。“采购有时候都变得甚为困难。”

  “这就是目前青川特色农业发展尚未见成效的原因所在。”吴连奇说,“去年9月前,农民都忙着全力维修房屋;9月后,县城重建开始,建筑业人工价格上涨,比务农的收益要高,大家都赶往县城打工来了,使农业产业带发展遭遇了人力瓶颈。不过,我预计到了年底,各项工程进入收尾,农民又会回流,届时产业发展的成效将会彰显,大家的心情将不会如此焦虑和迷惘。”

  离开青川前一天,赵海伶告诉记者,由于交通条件的改善,就在这一周,青川以往只有邮政一家物流天下的局面已被打破,民营快递“申通快递”进入青川。“这样,电子商务做起来就轻松多了。”


责任编辑:蒋伟

发表于 2010-8-18 09:11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 qctzb


    为了青川的明天,大家应该携手并进,共同创造美好的新青川!

 楼主| 发表于 2010-9-21 11:56 | 显示全部楼层
浙江援建向浙川人民交出了出色答卷

【2010-9-20 22:34:4】
  在蒋巨峰陪同下,吕祖善率浙江省党政代表团来广元考察对口援建工作——浙江援建向浙川人民交出了出色答卷。  

http://www.gyxhw.com/2010-9/20/f117_3ff912722b3ce906aa41e3abca585944.jpg

在蒋巨峰陪同下,吕祖善率浙江省党政代表团来青川考察对口援建工作   震后的青川满目疮痍,损失惨重。今日的青川焕然一新,山清水秀。   9月17日至18日,在四川省委副书记、省长蒋巨峰的陪同下,浙江省委副书记、省长吕祖善率浙江省党政代表团来广元考察对口援建工作。吕祖善表示,按照中央要求,浙江援建工作向浙川人民交出了出色答卷,但是双方将深入持久地开展合作交流,善始善终为青川、广元长远发展打好基础。  

http://www.gyxhw.com/2010-9/20/f117_516e5961ccb4010f662340d713ff4e35.jpg

蒋巨峰陪吕祖善出席剑青公路金子山段通车仪式   浙江省副省长王建满,浙江省政府秘书长张鸿铭,四川省政府秘书长于伟,广元市委书记罗强,市委副书记、市长马华等参加座谈会或陪同考察。 把对口援建青川作为浙江自己的事对待   浙江——广元,一个是东部经济发达省份,一个是西部欠发达地区。“把对口援建青川作为浙江自己的事对待,而且要做得更好一些、更认真一点、更有效一点。”在对口援建中,浙江省委、省政府反复强调。   浙江援建青川两年来,这是吕祖善第三次率领浙江省党政代表团来到汶川特大地震的极重灾区广元市青川县考察。  

http://www.gyxhw.com/2010-9/20/f117_127310b6541ee95118e86f7f706dc3d4.jpg

剑青公路金子山段通车典礼   两天来,浙江省党政代表团举行了川浙两省座谈会,将浙江援建项目整体移交给四川;赴广元经济开发区川浙合作产业园、金子山乡、竹园镇、乔庄镇,下到产业园区和企业,深入城镇乡村,走进学校课堂,踏访城乡居民家庭,实地了解援建情况;参加了剑青公路金子山段改造工程通车仪式,参加了浙江省援建青川智慧岛教育园区交付仪式、浙江省援建青川县人民医院启用仪式;考察了援建乔庄镇新区工程项目,看望了浙江省帮扶青川中小学教师全员培训计划首期培训班学员和浙江省培训专家,慰问了浙江省援建指挥部人员。 天翻地覆   发展大提速   用“天翻地覆”来形容浙江援建带来的巨大变化。在浙江的帮助下,青川城乡面貌焕然一新,公共设施得到新提升,特色产业促进新发展,思想境界发生新转变。  

http://www.gyxhw.com/2010-9/20/f117_99a02af84083b2d3d2c3d285554a1b60.jpg

甬苑小区住上安居房的群众向吕祖善赠送感恩锦旗   突出民生、突出产业对接、突出人才教育培训,浙江援建始终围绕着民生根本、产业富民、智力支持展开。   对口援建,既要输血,还要造血。川浙合作产业园交上了一份圆满答卷。代表团一行考察了川浙合作产业园。川浙合作产业园是浙江的重大产业援建项目,也是川浙合作、产业帮扶、发展富民的新平台。截至7月底,该产业园已引进企业18家,总投资达31.3亿元,求精电器、鑫旺铝带、甬川钢构、能士智能港等企业已建成投产。吕祖善说,川浙合作产业园是浙江省完善对口援建长效机制的有效载体,要利用浙江的产业优势、知名企业来带动当地产业发展,让老百姓真正增收致富。   浙江援建青川的最后一个交通项目——剑青公路金子山段改造工程正式通车,青川南向交通“瓶颈”由此打通,对推动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吕祖善、蒋巨峰一行为其剪彩。至此,浙江共援建青川公路1100公里,援建桥梁66座计5429米,援建隧道1座2.3公里,194个交通援建项目全部完成,援建里程占该县公路总里程的39%。   吕祖善、蒋巨峰一行在参加了浙江援建青川县智慧岛教育园区建成启用仪式后,来到青川县教师进修学校,看望从浙江来的培训专家和浙江省帮扶青川中小学教师全员培训计划首期学员。吕祖善说:我省把教育援建作为对口援建的重中之重,一手抓学校设施“硬件”,一手抓师资培训“软件”。学校重建固然艰难,教师素质提升更是一个长期的任务。我省将用3年时间,对青川2600多名中小学教师进行全员培训。希望浙川两地教师互相交流、共同提高,为提升青川教育水平贡献力量。   蒋巨峰说,我代表省委、省政府及全省人民感谢浙江省委、省政府为青川长远发展作出的努力,希望青川教师很好地向浙江专家学习,提高业务素质,提高教育质量,以此回报浙江人民。  

http://www.gyxhw.com/2010-9/20/f117_6430d1f889ebd9141b7376b0b5ded6cd.jpg

吕祖善、蒋巨峰一行为青川县人民医院揭牌   吕祖善、蒋巨峰一行为青川县人民医院揭牌。该院按二级甲等医院标准建设,由浙江省人民医院对口帮扶,医疗设施和服务水平有了明显提高。   乔庄镇新区改造建设工程着力推进城镇安居廉租房、全面提高城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水平,在废墟上重建了一座功能完善、环境秀美的新县城……一年一个样,三年大变样。一处处援建工程,无声地诉说着援建工作的显著成效。   一路行来,到处是感恩的人们,鲜花的海洋。浙江省党政代表团一行考察了青川县乔庄雅戈尔博爱小学、青川县文化中心、青川中学、乔庄镇甬苑小区。在青川县文化中心,青川人民唱着淳朴的山歌表达自己的心声:“世代铭记浙江恩,心里永留存……” 善始善终为青川长远发展打好基础   代表团一行还看望慰问了浙江省援建指挥部全体成员。吕祖善指出,在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四川省委省政府、广元市委市政府、青川县委县政府和浙川人民的大力支持下,我省援建工作交出了出色答卷。这充分说明我省援建队伍是一个拉得出、打得赢的战斗集体,各级援建指挥部是一个个敢打敢拼、善打硬仗的坚强堡垒。受省委书记赵洪祝的委托,吕祖善代表省委、省政府和全省人民,向全体援建将士表示崇高敬意和由衷感谢,希望广大援建干部进一步加强产业对接、人才培训和项目后续管理等工作,健全长效合作机制,为援建工作画上圆满句号,为青川长远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浙江省政府副秘书长、广元市委副书记、浙江省援建青川指挥部指挥长谈月明,浙川两省省级有关部门负责人,浙江省11个援建市负责人,市领导王菲、黄正富、张康明、吴连奇、余建,青川县领导陈正永、向勇、党兴谷、罗云、李开明、黄光明、王生跃、王开晋、王金川、张大勇、杨剑、张家和、张克勤等陪同考察。


[发帖际遇]: qctzb看着小小鱼饿得又哭又闹,到泸州找奶妈吃奶花掉小米椒4个.

 楼主| 发表于 2010-10-2 17:21 | 显示全部楼层
谈月明被任命为浙江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厅长2010年10月2日 9:8  来源:都市快报
  省第十一届人大常委会第20次会议通过:决定任命谈月明为浙江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厅长;免去张苗根的浙江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长职务。

http://www.xsnet.cn/images/news/zj/2010/10/2/92896B9055214884AEF9A53B70EF9187.jpg


  “三年任务,两年完成”。青川县是全国18个省市对口援建汶川地震灾区中地理位置最偏远、条件最差的极重灾区县。浙江超额提前完成援川任务,创造了援建工作的多个“全国之最”。图为今年春节期间,谈月明看望浙江援川工作人员。
  省第十一届人大常委会第20次会议通过:
  决定任命谈月明为浙江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厅长;免去张苗根的浙江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长职务。
  谈月明,男,1955年6月出生,湖州人。
  曾任湖州市城区区委常委、副区长,湖州市经济技术协作办公室副主任、党组副书记,安吉县委副书记、代县长、县长、县委书记,湖州市政府党组成员、市企业结构调整和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副组长,湖州市委常委、副市长。
  2007年1月任浙江省建设厅副厅长、党组副书记,2008年6月任浙江省建设厅巡视员,浙江省人民政府副秘书长,浙江省支援青川县灾后恢复重建指挥部党委书记、指挥长,2009年4月任浙江省人民政府副秘书长兼青川指挥部指挥长、党委书记,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副厅长、巡视员、党组副书记。

作者:  编辑:周婷

发表于 2011-3-2 15:09 | 显示全部楼层
;P;P;P;P

 楼主| 发表于 2011-5-15 10:28 |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11-7-23 23:13 | 显示全部楼层
刚刚来论坛,很喜欢这个社区
123
返回列表 发新帖
  当前版块2016年12月1日之前所发主题贴不支持回复!详情请点击此处>>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