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理塘的传说 理塘系藏语的译音,意为铜镜似的大草原。相传,六世达赖仓央嘉措的著名情歌中有这样一首:“洁白的仙鹤啊,请将翅羽借给我,不去遥远的地方,转转理塘就返回。”这首歌倍受理塘人民的喜爱,将其当作弦子词,一直传唱至今。诗人不曾莅临理塘,为何对理塘却情有独钟呢?又传,六世达赖圆寂后,为了寻找转世灵童,举行降神仪式时,降神师却始终闭口不言,只用锣槌敲了一下铜锣。后来当灵童在理塘找到时,人们才恍然大悟,原来上述二者均暗示灵童将在理塘诞生。铜锣的铜藏语称“理”敲锣发出的声音为“塘”,连起来不正是“理塘”吗! (二)马岩的传说 理塘县下木拉乡有个名叫马岩的自然村。 相传,藏族英雄史诗《格萨尔王传》中的格萨尔大王的一位大臣,当年被派来该地,后来成为这一方部落的国王。因国王十分关怀臣民,故深受民众的拥戴,这里年年风调雨顺,国运昌盛。于是邻近诸多部落均垂涎此地,征战延续了多年,但入侵的外部落兵马都未能逃脱被消灭的厄运。后来人们才知道这个国王原来是格萨尔大王的一位武将,他的名字叫“马岩结波”。战场上一提到马岩,敌军便胆战心惊,丢盔弃甲,争相逃命。久而久之,马岩成了该部落和当地的名称。 (三)阿伊公的传说 理塘县的呷柯乡有一个自然村名叫“阿伊公”其含义为“风水好”。传说,唐朝年间,一位名叫桑曲批的大喇嘛到理塘传教,决定修建一座大寺庙,便亲自奔赴各地察看选择建寺地址,最后在呷柯,选中了一处地方。寺建成后,命什么名称为好呢?人们去拜望大喇嘛请求赐教。他说:“寺庙的地形象个藏文字母,查看一下是什么字母,便可给寺庙取名了。”弟子们远看近看,发现其地形酷似藏文三十个字母中的阿字,便以此吉祥的字母为寺庙取名“阿伊公”,并沿用至今。 (四)格聂山的传说 格聂山位于甘孜州理塘县西南部的热柯区,主峰高6204米,在藏区被称为“第13女神”,享有“康南第一峰”之盛誉。神奇的自然景观和优美的传说令人向往。入山处一道悬崖峭壁称作“山门”,“入门”后迎面有一形状奇异的巨石,据传这是佛教徒自岩石中获取宗教法器——石旋海螺之后。迄今获取法器痕迹仍清晰可见,与海螺的外表维妙维肖。山上有相传为格萨尔王庙的遗址,有格萨尔王的试剑石,有格萨尔王爱妃珠牡的帐逢、坐椅的遗迹、以及使用过的石器餐具,岩上有天然生成的“六字真言”的首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