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州确定总投资400.08亿元的131个灾后重建项目 永久安置房明年底全面建成 昨天,市政府新闻办召开灾后重建第十四次专题新闻发布会。崇州市委常委、副市长林湘透露,崇州将在两年内实现全面恢复。为此,他们编制了13项重建专项规划,60%的永久安置房建设任务今年就可完成,明年全部完工。在产业发展上,崇州将于2010年初步形成家具、制鞋和新型材料“三大百亿产业集群”。
关键词:灾后重建
提前11天完成过渡安置
在5·12地震中,崇州有25个乡镇、32.16 万人受灾,全市直接经济损失104.8亿元,急需安置的受灾群众约7万人。崇州市确立了集中安置与分散安置相结合的原则,与对口支援的省份协作配合,抓紧安置点建设。他们还创新提出了“安置化整为零、管理政府统一”的分散安置方式。林湘说,他们让鸡冠山、文井江、三郎、街子、怀远等5个重灾乡镇的群众插住入其他20个乡镇的农户家里,让受灾群众感到满意。
5月25日,河北省援建队伍抵达崇州,启动过渡板房建设。7月20日,72个安置点“三通一平”工作全部完成,共建成移交板房12360套,19051名受灾群众入住。目前,崇州所有的受灾群众都已妥善安置。比成都市委、市政府“决战八一”的要求提前了11天。
永久安置房明年全建成
林湘介绍,地震并未动摇崇州的经济根基,崇州仍是一只“潜力股”。他们已经提出“两年全面恢复”、“三年全面提档”、“五年全面升级”的重建目标,力争两年内率先在成都市3个重灾区完成灾后重建主要任务。为此,崇州确定了总投资400.08亿元的131个灾后重建项目,今年的投资计划为50.25亿元。
在灾后重建规划中,崇州将统筹安排受灾群众安置房建设、产业发展及城镇发展。在此基础上,13项专项规划被完善,其中包括鸡冠山、文井江、三郎、街子、怀远等5个重灾乡镇的城镇总体规划、灾后重建体系规划、永久安置点建设规划和全市灾后重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等等。按照规划,60%的永久安置房建设将在今年完成,明年底全面建成。
目前崇州绝大多数工业企业已恢复或超过灾前生产水平,其中81家规模以上企业已经全面恢复生产,产能恢复达到124.2%。当地政府还对农业产业和房地产项目给予政策扶持,力争房地产在建项目恢复95%以上。
重庆市承担了对口支援崇州的任务,他们的首批24个援建项目已于7月22日签约启动。林湘透露,将探索建设重庆工业园等项目。重庆工业园将承接重庆的制造业,按标准厂房模式建造,实现一区多园。重庆市已承诺,3年内向崇州支援物资和重建资金累计不低于35亿元。
关键词:旅游开发
崇州北部将成旅游胜地
未来崇州北部将成旅游胜地。“街子-鸡冠山旅游产业发展走廊”地处山区,开发将遵循“先山外,后山内”的原则,启动“二区一带一高地”建设。所谓“两区”,是指街子唐诗韵文化体验博览区、白塔湖及周边旅游的都市休闲区;“一带”即长达40公里的街子-王场五镇一乡沿山乡村旅游黄金走廊带;“一高地”则是以琉璃坝蜀山论坛为核心的山地旅游高地。
在唐诗韵文化体验博览区建设上,崇州将围绕古镇优势,深度挖掘皇家古寺内涵。依托成都传媒集团唐韵清风旅游文化商业社区建设项目,加快推进浙江郡原“成都美村”和街子五星级酒店项目建设,拓展街子新区促进其升级。
近期即将启动的白塔湖景区及周边项目是未来离成都市区最近的都市休闲区。白塔湖核心区有3平方公里,周边还有10平方公里旅游带。3~4年后,这里将集运动、休闲、居家为一体。
羊马新城建生态城市走廊
崇州还要在“崇阳-羊马生态新城城市发展走廊”规划羊马新城,并于8月底前完成产业发展、城镇和新城建设规划。当地将加快同中信集团、嘉裕集团合作,年内启动湿地核心区及新城基础设施建设,推进万亩花卉示范园区、五星级度假会议酒店、大型购物中心等建设项目。
3年后,羊马新城将进入成都市先进重点镇行列,5年全面建成。将大力推进文井江水上公园,完成滨河绿色生态长廊整治建设。崇阳、羊马、道明将出现大量的城市精品和旅游精品房地产项目。羊马新城还要突出现代商贸服务业,优化城市和农村商业网点布局,加快休闲商业区等特色区域建设。
关键词:产业设施
申报国家级中小企业创业示范园
崇州的工业将继续按照“三大百亿产业集群”布局。林湘说,他们将坚定不移地做大做强家具和制鞋两大主导产业集群,并积极促进新型材料产业集群发展。 2010年,上述三大集群即可初步形成。非晶硅项目8月就有望动工。今年工业集中发展区将有120家企业开工,50家投产。
震后,崇州市外派4支小分队赴温州、广州、东莞、珠海招商引资。至今,已累计签约15个项目,总投资44.36亿元。目前,他们正全力推进国家级中小企业创业示范园的申报和建设工作,使之尽快落户崇州并力争3~4年开工建成。
崇州将农业产业发展重心置于农业产业化经营。当地将按照七大特色农业区域发展布局,推进农业四大园区建设。
明年9月1日前建成49所学校
公共基础建设将是崇州的一项重要重建内容。林湘说,他们正加快完成工业集中发展区和拓展区基础设施以及金鸡110KV变电站二期工程、羊马12处电力设施、第三水厂建设等项目。损毁林地耕地险后治理、农村饮用水安全、土地整理等工作也在加快推进。成温邛快速路、川西旅游环线、街子新环线、华怀路综合改造、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和鸡冠山、九龙沟旅游公路重建工程正在提速。
按照《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条例》要求,崇州将高标准规划教育、卫生、文体事业。2009年9月1日前,全市将建成49所学校,并尽快启动崇州医疗保健中心和疾控中心建设,规划新建崇州市青少年文化宫和城市西区体育运动中心等公共服务设施。
本报记者 唐小涛 实习生 任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