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运赛场不止运动员值得我们关注,奉献的志愿者们同样值得观众去留意,尤其是那些拉拉队员与礼仪小姐。 拉拉队与礼仪小姐,这是女人动与静的两极,冰火两重天的两面将以女性的面目将奥运场馆展示中国的形象。 1、 身材
拉拉队关键词:火辣
礼仪小姐关键词:标准
对一个马大哈来说,我们允许他把所有礼仪小姐视为N胞胎,如果你看了礼仪小姐的选拔标准,便知这是情有可愿的。从额中发际线到鼻根到三围的比例,礼仪小姐选拔有着严格的数据标准。当然,你可以将礼仪小姐视为生产流水线下生产出来的产品,从属于同一个模子,礼仪小姐们的身材特色是:标准。其实,意思就是没有特色。 拉拉队员在身材选拔尺度上相对开放,但也有自己的要求,多来几个身材火爆如叶子媚,OK,求之不得,但凹凸比例赶上沈殿霞与蔡依林,那就只能表示歉意了,毕竟拉拉队追求的是动感,不是肉感,也不是骨感。要队员们像蔡依林一样瘦得跟面条似的,必须得张牙舞爪才能看到激情,那就不叫拉拉队,而是群魔乱舞了。说白的,拉拉队的身材要求主要就一条:火爆——但不乱套。 2、 笑容
拉拉队关键词:灿烂
礼仪小姐关键词:亲切
礼仪小姐的微笑有标准,露六颗牙、露八颗牙,或浅浅的两排,而且两排牙必须达到做牙膏广告的标准,一张嘴,“今天你刷了没有”的话就呼之欲出。当然,没人会拿着游标卡尺或计算器去准确的计量,标准不是目的,而是手段——将人的审美规范化,然后以仪表与笑容传递亲与力。 而拉拉队的笑容则需要像她们的舞蹈一样狂热,张扬激情,调动场馆气氛,至于东方女性的矜持,留给礼仪小姐们去展示吧。事实上,拉拉队的每个动作的节奏也导致她们不可能笑容太含蓄,如果说礼仪小姐的笑容是在展示亲切,那拉拉队的笑容更多的烘托气氛,煽动现场观众。 3、 姿态
拉拉队关键词:动感
礼仪小姐关键词:矜持
如果你能够劈朝天一字腿的话,拜托你就不要像《赤壁》里诸葛亮参见孙权时一样小碎步出列,更不要像身着和服的日本艺妓一样半蹲着小碎步。如果韧带不够好,最好不要报名参加拉拉队。 拉拉队连进场都需要跑步,礼仪小姐要是跑起来就完了——礼仪装将惨不忍睹,拉拉队的每个姿态需要展示激情,礼仪小姐则需要端庄,所谓端庄者,就是端着,装着,就像一个新娘走在红地毯,仅仪式的高潮只有几步之遥,步伐还得一如既往,不然踩婚纱上便栽一跟头——贻笑大方的将是国体。坐如钟,站如风,这样的要求对礼仪小姐并不算过份。 一言以概之,礼仪小姐要静若处子,拉拉队员要动如脱兔。 4、 发型
拉拉队关键词:张扬
礼仪小姐关键词:端庄
拉拉队可能会限制白发魔女的入队,但显而易见,不会限制女版的金毛狮王的加盟,因为拉拉队员从脚趾到发梢的每一寸都是调整场馆气氛的道具,它可以张扬,只要发型不奇异到让图书编辑出一册新书《十万零一个为什么》,那就无妨了,展示激情才是紧要的。而礼仪小姐只能是黑发,而且头发还得盘起来,如她们的姿态与着装一般,一丝不苟。 拉拉队员是花枝招展,甚至野性过剩的少女,而礼仪小姐则更像是仪态万方的“少妇”——尽管这些礼仪小姐全是高校学生。但所谓形象都,只是外在的传达,只要笑容真诚,少女行少妇之事又有何妨。 5、 着装
拉拉队关键词:开放
礼仪小姐关键词:“职业”
袒胸露乳当然是不允许的,激情并不意味着暴露,只是需要适当的解开束缚,所以比基尼也不乏上阵的可能,这就是拉拉队,她们的着装不需要那么“职业”,古今中外,56个民族的服装莫不在拉拉队的着装的参考之内。当然,参差多态不是目的,只是表演所借助手段。 虽然没有淑女们会排成一列鱼贯而出,可在着装上,礼仪小姐确实是“职业装”的舞台,虽不至真走到职业装的极端,但确实把礼仪小组包装成淑女名媛的典范,清一色的严实,美女是美女,但再挑衅的人也挑不出情色的意味来。 看出礼仪小姐与拉拉队员在着装上最大的区别了吗?告诉你吧,一般人我还不说,她们最大的区别在于,拉拉队员的着装十有八九会露肚脐眼儿,而礼仪小姐不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