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形象尚好 存在问题不少
——南充首次城市形象民意调查报告
中共南充市委四届四次会议提出了把南充建设成为实力强、功能优、形象美、品味高的川东北区域中心城市的奋斗目标,非常鼓舞人心。为了解本地居民及外来人员对南充城市形象的看法,向市委、市政府加快城市建设提供决策参考,国家统计局南充调查队策划、制订方案,组织西华师大学生,联合南充新闻网和四川新闻网南充论坛于7月上、中旬开展了“南充城市形象民意调查”活动。
本次调查采取问卷直接面访、网络投票和电话连线的方式进行。调查对象为本市常住市民和外来人口及部分网民。
一、公众心目中的南充城市形象
(一)对城市的整体评价
1、六成本地居民喜欢南充、外来人口印象更好
对南充总体评价,有60.4%常驻居民表示喜欢或很喜欢南充,27%的人选择一般,仅有11.6%的人表示不喜欢。在对外来人员的调查中,有87.6%的调查对象表示喜欢南充,他们表示,南充的宜居环境和市民的热情大方深深的吸引了他们。
2、南充的人居环境满意度高
在“对南充最满意的方面”的调查中,被调查者最满意南充良好的生活环境,其次是城市建设,再次是文化氛围,(原话引用:南充最让我满意的就是环境好,适合居住。青山绿水的,污染小,不是地震带,有了嘉陵江渠化工程,还不会遭洪灾)。详见图一:
3、三国文化增强了南充城市魅力
南充是“三国文化”的源头和发祥地。境内三国遗址较多,诸如万卷楼、张飞庙、谯周墓、王平墓、瓦口关古战场等。调查显示,绝大部分调查对象认为三国文化为南充增添了独特的城市魅力,是南充区别于周边其他城市的名片之一,应予以着力打造。
4、南充治安亟待加强
在“对南充最不满意的方面”的调查中,南充的社会治安问题被排在榜首,说明社会治安问题依然是广大市民最关心,最渴望改善的问题,其次是市民素质,其三是街道的夜晚照明情况。
(二)行为感受方面
城市文明建设中,市民的行为是城市形象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市民的举手投足、言谈话语,都是城市形象的主要反映。每一城市,每一区域,特定的行为效应是有独特代表性的。如上海人所谓的“精”,北京人所谓的“侃”,广东人所谓的“灵”。
1、南充人热情大方、尊老爱幼。
南充人重“情”,人际关系氛围好,给外来人士印象颇深。调查显示, 53.8%的人表示参加过志愿者服务活动,17.2%的表示愿意参加,但不知道如何报名,84.1%的市民表示会热情帮助外来游客,61.2%的调查对象能够做到爱岗敬业、诚实守信,有11.7%的表示会积极付出、奉献社会。
2、 部份下岗失业人员不思进取、当街赌博等对城市形象影响大。
调查显示,有85.0%的被调查对象认为部分下岗失业人员在露天、街头打牌赌博等行为对南充城市形象影响大;其次是对乞讨人员管理不当、当街乞讨,认同度为82.3%;其三为窗口行业和执法部门态度生硬,服务不热情、不主动,认同度为78.2%,详见下表
| 表:影响南充城市形象行为排序 |
项目 | 票数 | 认同度% | 排位 |
部分下岗、失业人员经常在露天、街头打牌赌博 | 767 | 85.0 | 1 |
职业乞讨人员繁华地段当街乞讨 | 742 | 82.3 | 2 |
窗□行业和执法部门态度生硬,服务不热情,不主动 | 705 | 78.2 | 3 |
出租车档次低、随意超车鸣笛,急刹急停,掉头猛拐 | 684 | 75.8 | 4 |
乱搭滥建,乱停乱放,乱牵乱挂,乱贴和散发小广告 | 627 | 69.5 | 5 |
随意损害公物,影响他人使用 | 576 | 63.9 | 6 |
不遵守交通规则,乱闯红绿灯 | 560 | 62.1 | 7 |
露天休闲场所狗患严重、威胁他人安全 | 545 | 60.4 | 8 |
公共场合大声喧哗、说脏话、骂人,讲“黄段子” | 512 | 56.8 | 9 |
随地吐痰、乱扔垃圾 | 507 | 56.2 | 10 |
| | | | |
3、南充人需要加强法制观念和礼仪学习
调查显示,84.7%的人认为南充人应该加强法治教育,增强法制观念,减少犯罪;82.5%的人认为南充人需要加强礼仪学习,使得举止得体、言行文明;此外,还76.8%的人认为南充人要增强竞争意识,树立积极向上的城市精神。在提及对现行《市民文明公约》的了解情况时,只有18.5%的人表示了解或很了解,76.2%的调查对象表示不了解或不太了解,甚至还有5.3%的调查对象表示没有听说过。
(三)视觉感受方面
视觉感受是城市形象最直观的感受,一切视觉景观都是城市形象的特色基础。包括市徽、市花、市旗、吉祥物、城市别称、公共指示系统、交通标志、富有特色的旅游点、建筑、绿地等。一般只要有一个或几个极富个性的视觉景观,就能使人们强烈地感受到城市视觉形象的特有魅力。如上海外滩的建筑物群落,是上海最重要的景观标志;北京的天安门广场,已成为北京乃至整个中国形象的视觉象征;延安的宝塔山,代表着一个革命时代,苏州的小桥流水、西藏的布达拉宫等,都是这些城市典型的视觉景观。
1、北湖公园和五星花园被认为是南充的代表性景观。
在问及哪些景观最能代表南充城市形象时,1633名受访者中,31.9%的被调查者选择北湖公园,比例最高;其次是五星花园,比例
为26.0%;第三是万卷楼,以后依次市政新区广场和滨江大道。详见图二。
2、市容市貌亟待改善
对南充市容市貌情况的评价,75.1%的调查对象认为南充街道规划不够合理、市场稍显混乱、环境不够整洁;有14.8%的受访者认为市场很混乱、环境脏乱差;仅有10.1%的受访者对市场和环境现状表示满意。
(四)风情感受方面
一个城市的风土人情往往使这个城市具有特定的风韵,也使这个城市具有浓烈的个性色彩。如城市的风俗习惯、文化传统、人文风采,还有名胜特产、男女情怀、俚语方言等。许多“少小离家老大回”的游子们,几十年念念不忘的往往就是不登大雅之堂的家乡小调和地方小吃。实际就是地方风情对人的熏陶和浸润。
1、源远流长嘉陵江和伟人故里形象替代果城绸都形象
调查显示,在向外地朋友提及南充时,48.1%的南充人首先会介绍源远流长的嘉陵江,其次是23.7%的人会首先提及伟人故里,仅有15.2%和13%的人表示首先会提及绸都和果城,说明果城绸都形象淡化,源远流长嘉陵江和伟人故里形象正逐步替代果城绸都形象。许多网友留言表示,南充的丝绸产业衰落了,水果名气也不响了,只有源远流长的嘉陵江和伟人故里是改变不了的,永远值得南充人骄傲。(原话引用:每次人家问我:“老家是哪里"?我说:"仪陇县”人家说:“没有听说过”我说:“南充地区”。人家还是说:“没听说过”.我又说绸都,人家说:“苏州啊?”我只有说“朱德老家那个地区”。人家就会羡慕的说:“哦!就是那个地方啊”。)
2、地方文化逐渐脱离大众
南充人民创造了独特、凝重的川北文化:川北皮影、川北灯戏与川北大木偶戏,并称为川北戏曲的三朵奇葩,在国内外都享有盛名。这些艺术可与“秦腔”和“二人转”媲美。但就是这些曾经广为流传的大众文化,受当今流行文化的冲击,与广大普通市民,特别是年青市民是渐行渐远。调查显示,年龄在16-35周岁的调查对象中有77.2%的人对“三朵奇葩”只是耳闻,没亲眼看过;有85.7%的人表示希望有机会了解本地方的传统文化,但并不很感兴趣。
3、特色小吃让人倍感南充风韵
南充的川北凉粉、张飞牛肉和阆中保宁醋等都是拿得出手的名小吃。由于文化底蕴深厚,这类风味独特的名小吃广泛吸引大众,特别是外来游客。调查显示,近九成的被调查者表示知道这些小吃,并广泛宣传介绍。
(五)消费感受方面
一个城市的消费感受,同样是城市形象的主要印记。在城市生活中,消费感受的实质是城市所提供的生活和服务感受,对城市形象的影响极大。与其他感受相比,消费感受是最直接涉及感受者利益的,所以反映最强,感受最深。如许多初出国门的人士,归来津津乐道的往往就是发达国家的规范服务和特色。
1、市场诚信让市民满意
调查显示,南充人气旺,餐饮娱乐业发达,大家都很认同,78.3%的市民对南充市场诚信表示满意和认可,16.9%的不愿评价,仅有4.8%的被调查者对南充市场诚信表示不满意。
2、文化娱乐设施基本能满足需要
近年来,各级党委、政府加大了文化娱乐场地和配套设施建设,让广大市民有了娱乐健身的客观条件,市民对此十分满意。调查显示,78.1%的受访者表示娱乐场地和配套设施能满足需要,14.3%的市民表示需要继续加强,仅有7.6%的居民表示不能满足。
3、交通形象认同度高
交通是“行”的载体,交通形象对整个城市形象有着重要的影响。在被调查者对“南充交通形象怎么样”的选择中,对南充的公交车、出租车形象好的认同度较高,分别达84.4%和84.1%,其中选择很好和较好的比重都近四成;其次是班车,选择很好和较好的比重是34.9%。
(六)经济感受方面
在市场经济机制的作用下,城市的经济状况、经济特征等都是城市形象的最重要的象征和支柱。因此,城市形象的经济感受应该特别注重城市形象产业、城市形象企业和城市形象产品的开发和市场拓展。现在许多城市虽然没有直接打出“城市形象产品”的牌子,但其实际的作用和功效已基本到位。如“青岛啤酒”、“西安杨森”等,显然都为各自的城市形象增添了不可磨灭的光彩。
1、果城绸都品牌形象亟待重振
调查显示,47.1%的调查对象认为南充果城绸都的品牌形象不再辉煌,33.9%的认为是靠“吃老本”,19%的调查对象认为果城绸都品牌效应依然存在。
2、企业竞争力有待加强
调查中,38.6%的调查对象认为南充企业竞争力较弱,49.7%的人认为一般,仅有21.1%的调查对象认为南充企业竞争力较强。
3、对南充经济发展表示较为满意,对未来发展充满信心
虽然大部分调查对象认为南充企业竞争力不强,但广大市民认为南充经济发展较快,对未来发展充满信心的意见基本一致。调查显示,70.8%的调查对象认为南充经济发展较快,27%的人对南充经济发展速度表示满意,75.7%的调查对象对南充未来发展充满信心。
(七)精神感受方面
精神感受是指城市的精神理念所产生的形象效应,她是一个特定城市的精神支柱,也是其立市和不断发展的信念所在。其内容可以是城市精神生活的理念信条,可以是城市发展哲学的高度概括,也可以是城市历史风云和发展传统所凝聚的民风和市民精神的写照。它渗透到城市的各行各业,弥漫到城市的方方面面。比如,深圳的“时间就是金钱”、大连的“不求最大,但求最佳”,都是城市精神感受的典型。
南充人“懒散随意、得过且过”给人印象较深。调查显示,44.4%的调查对象认为南充人懒散随意,43.2%的调查对象认为部分南充人是得过且过;有85.0%的被调查者认为部分市民平时领着低保搞赌博,遇着困难时等、靠、要、闹;处理问题不积极主动,“到时候再说嘛”被认为是对南充人的画像。
二、调查对象反映的其他问题
(一)五星花园等繁华地段有一批操外省口音,长期躺、卧的职业乞讨人,其中不乏涉嫌胁迫、诱骗或强行讨要、滋扰他人的不良乞丐。这一现象严重影响市容并有很大的安全隐患,应加强管理。
(二)南充电视台和广播电台小医院广告和滋阴壮阳、丰胸提臀类广告太多,令观众极度反感。(原话引用:南充电视台和广播电台满是医药和医院广告,这是最影响南充形象的一点,好像外地人到南充就全闻的药味道一样,哪个还敢来投资,哪个还敢来旅游,难道外地朋友不怕惹起病呀?)
(三)滨江大道沿路的厕所建设配套不足,部分开夜啤酒和坝坝茶的商贩临江搭建厕所,直接将废物排往嘉陵江,既污染水源又有影响美观。
(四)的士车档次太低,行车时在街面上乱窜,随意变道,乱掉头,禁鸣区乱鸣笛等现象很突出。
(五)市内过街天桥处行人不走天桥,而在桥下随意横穿马路的现象突出。
(六)市内道路和电(网)线维护不及时。(原话引用:把西门坝街路面的坑坑沟沟填平,把西门市场到小西门这段人行道地砖安装牢固,免得下雨后一踩,挤出水来溅一裤脚。)
三、对策建议
在日益推进的城市化进程中,从强调改善基础设施和单纯追求城市规模,到关注城市形象和创建一流的人居环境,中国城市建设在发生着明显而又深刻的变化。今天的城市竞争,不仅仅是规模、经济的竞争,更是城市文化、城市品位和城市生活环境与生活质量的竞争,实质就是城市形象的竞争。要树立良好的城市形象,必须从塑造城市和推广城市两方面着手进行。
(一)大力塑造城市形象
城市形象的塑造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大系统操作,更需要大刀阔斧地进行系列运作。
1、消除陋习,提升公民素质,培育积极的城市精神
南充人奋发图强,性格里有“自强”的部分,但还应该 “自律”,就是要守法、有德。部分南充人当街赌博、满口脏话、乱穿马路、赤大膊穿拖鞋出入公共场合的陋习严重影响南充形象,屡禁不止。对于不正确的观念和行为,需要不断的引导和坚决的摈除。培育良好的城市精神形象,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精神生产方面,要加大优秀文化艺术作品的生产。结合我市悠久的三国文化历史背景、浓厚的蚕桑文化底蕴,多创造一些优秀的富有时代气息的文化作品,激起广大市民对传统优秀文化的自豪感和积极向上的自信心。
(2)调整好广大市民的精神状态。无所事事、不愿努力、缺乏奋斗精神、竞争意识、不求上进的心态只会影响整个城市的发展,因此要通过广泛宣传教育和建立竞争机制,大力倡导“开明开放、诚朴诚信、博爱博雅、创业创新”的精神。
(3)加强市民行为引导和管理。通过建立健全城市管理制度、市民公约,并确保长期有效的执行,逐渐培养“讲道理、明礼节、守规则”的习惯。
(4)扎实开展窗口行业、执法执纪部门文明创建活动,树立行业新风。
2、加强城市管理、优化城市环境
(1)优化治安环境
安全环境和城市的发展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要大力实施平安工程,开展普法教育,建设公平公正的法制环境。
(2)做好流浪、乞讨人员的遣返、收容整治工作。
对流浪乞讨人员实施分类集中救助,公安、行政执法等部门重点打击一批流浪乞讨人员中的犯罪行为,对未成年流浪者进行保护性救助。尽量杜绝本市旅游景点及主要商贸区、交通要道、车站等流浪乞讨人员的活动。
(3)开展环境卫生秩序整治
实施净化工程,对主要街道、火车站、汽车站、集贸市场等重点部位及城市出入口、城郊接合部、背街小巷、市区卫生死角进行重点整治,解决垃圾乱倒、摊点乱设、车辆乱放、广告乱贴等脏乱差问题,做到农贸归市、商品归店、车辆归场、垃圾归点、广告归栏。
(4)整治交通秩序
坚决打击非法运营,进一步强化交通秩序管理,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群众参与性强的交通整治活动,努力营造文明有序、安全顺畅的交通秩序。
(5)整治市场秩序
强化市场管理,坚决制止占道经营、制售假冒伪劣商品、欺行霸市等现象,营造规范守信的市场环境。加强对户外广告的管理,在城市出入口等显著位置设置大型公益广告。开展文化市场管理,促进文化市场的健康、繁荣、有序。
(6)实施碧水蓝天计划
开展城市环境整治,实施节能减排。城市水质、噪音环境达到环境功能区划要求;空气污染指数、重点工业企业污染物排放稳定达标率以及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城市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等分别达到环保要求;组织环境保护宣传教育,抓好绿色社区、绿色企业、绿色学校、生态村建设。加快生态市建设步伐,搞好滨江大道的建设管理,提高城市园林化水平,建设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环境。
(二)大手笔推广城市
要提高城市知名度,不仅要努力塑造城市形象,还必须大力宣传、推广、灌输、渗透城市形象理念。
1、做好城市形象宣传推广的战略规划。
城市形象维护要做广告、搞公关,采取商业与外交相结合的手段,以更强有力的营销方式来宣传南充城市的形象
2、做好城市形象宣传推广的规模化、持续化和系统化。
规模化宣传城市形象,需要全方位、多渠道,力争形成规模效应、各个击破。城市形象广告最好在全国电视台和地方电视台同时投放,投放渠道也多种多样,可通过广播、互联网、电视、报刊以及其它形式,从而实行大规模、全方面、立体化的推广。
持续化宣传城市形象,需要较长时间、持续不断地进行推广,让人们渐渐熟悉这一形象,加深南充城市形象在脑中的印象。
系统化宣传城市形象,需要在进行统一规划下进行系统推广。把每个推广工作有效结合起来,形成系统,有规律、有顺序进行流水线式的宣传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