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童年是一个物质匮乏的年代 ,没有电脑 ,没有电视,也买不起课外书。但是我们的童年不孤单。假期里,和一群同龄的孩子攻城,跳绳,跳格,打沙包,躲猫猫,扇烟盒,打陀螺,玩得忘乎所以,,,,有一次躲猫猫,把我姐的额头打个眼,流了很多血,我挨了母亲一顿打。我姐的额头也留下了一道疤。
那个年代,电视非常地稀少。供销社有一台黑白电视,只有晚上才放。每晚看电视成了我们最期待的事,数里远的老乡也赶来看稀奇,后来人越来越多,人山人海,挤不进人。最早放的电视有《霍元甲》,《红楼梦》,《西游记》,《射雕英雄传》,,,,从那时起,我们开始用零钱买明星的小贴画,贴在书上,本子上,还有墙上,也用来赠送好友。
同学何玲利家有一台电视机,她的母亲慈眉善目。一有时间我就钻她家看电视。最喜欢看儿童剧,外国片也看,都是断断续续地没看完整过。记得最清的是在她家看的电视剧《小龙人》。已记不得小龙人的故事情结,但小龙人的主题曲很动听,有一句歌词很感人“我就在妈妈的怀抱里,走遍天涯去找她”,至今仍打动我。
一九八八年,读五年级的时候,和一些同学到任丽家去,那时她家配备了VCD,音箱,可以放歌碟。也是从这时我们开始接触流行歌曲,开始成为追星族。我们学习赵传的歌《我很丑》,童安格的《把根留住》,《香水城》,,, 。并把潘美辰,童安格的画报贴在床头最显眼的位置。后来又换成刘德华,郭富城,黎明的画报。
读初中那几年里,学校风靡起一阵小说热,许多同学热衷于看琼瑶的小说,金庸小说。最早看的琼瑶小说有《窗外》,《幸运草》,《烟雨蒙蒙》,,,,,,这些小说随着拍成电视而被我们牵牵地记住。还有金庸的《天龙八步》,《射雕英雄传》都成为我们当年喜爱的读物。那时没钱买书,大多小说都是租来的,每天要给五毛钱的高价作租金。为了省钱,我们看小说的速度特快,也特会利用时间。最常做的就是晚上照着手电躲在被窝里看,被收缴过几次,还被狠打过很多次。在那个贫困的年代,要感谢有这些经典伴我们度过。
读书的时候,结了几个好友,还结拜成姐妹。征得家长同意,就到同学家玩。八九的那个冬天,到李纹艳的老家。她用腊肉招待我们,印象里她煮的腊肉好咸,好咸,从没吃过那么咸的肉。第二天在我们回校的时候,路边的水田起了冰块,那一年好冷,但好难忘。 九二年的夏天,家住小蓬乡的候丽辉同学邀我到她家去。时逢盛夏,我们一路走,一路晒,到她家后,我就病倒了,急坏了她的妈妈。也不知后来怎样回的家。
读初中的时候暗暗喜欢过一个男生,很帅气,很英雄的样子。我时常看他,但从未走近过他。偶尔会和好友摆起他,但至始至终我都没对任何一个人说过喜欢他。初中毕业后的那些年,也会梦见他。近些年睡眠不好,老做梦,却再没梦过他。
时光再回不到从前,回想儿时的点点滴滴,犹如昨天,又恍如隔世。
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