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机扫一扫 下载APP
微博扫一扫 关注微博号
微信扫一扫 发布留言帖
四川新津工业园区的“大壁江山”都地处五津镇,目前该镇的农业村社仅剩吴店和临江两个村社。如何利用好这有限的宝贵资源,做出自己的亮点特色,发展好自己的农业?记者近日获悉,该镇将依托现有产业化基地,落脚生态农业观光旅游,着力打造工业园区的“后花园”。
风水梨基地将建“江家菜地” 眼下正是风水梨丰收的季节,走进吴店社区风水梨基地,一串串金黄色的风水梨挂在枝头,在阳光的照耀下甚为喜人。丰收了!800亩风水梨将让果农们赚得盆满钵溢。正在摘梨的李大爷乐呵呵地说:“我和老伴守在田里摘梨,儿子儿媳在市场卖梨,天天生意火得不得了!”据了解,今年吴店社区的风水梨获得了全面丰收,总产量可望达到300余万斤,仅此一项全社区群众将人均增收300多元。 吴店社区田志忠一家种风水梨已有好几年了。从前的两间小青瓦房早已换成了小洋楼,在种梨的几年里,他又搞起了餐饮,还把承包地从3亩多扩展到10多亩,成了全社区最大的承包户。一年7、8万的收入让一家子的生活红火甜蜜。“要问我这些年来最大的收获,我觉得收入增加仅是一个方面,更大的收获是思想观念的更新,不搞风水梨基地,我们一家子只会局限在大田种植上,哪想的到搞多种经营呢?” 思路决定出路。吴店社区的群众和田志忠一样,早已通过风水梨产业化种植进行了一场“思想革命”,他们采取自愿原则,在基础较好的村组实行土地流转,除保留基本口粮田外,所有土地全部收归集体,然后统一在农户中进行流转,统一种植风水梨,随后村支两委组建了果业合作社,引入“支部+合作社+农户”模式,组建产业团队,通过几年的运作,这种模式获得了极大的成功,受到了果农们的欢迎。 吴店社区的居民们想的还不止风水梨产业,他们还想有更大的作为。“我们想把成都锦江区江家菜地的模式借过来,甚至还有心要超过他们。”吴店社区风光秀丽,交通便利,2011年通车的成新蒲快速通道将穿境而过,这里农业产业多种多样:风水梨800亩、蔬菜基地上千亩、水面养殖350亩,发展生态农业观光旅游应该说占尽了天时地利。 记者看到了一套“吴店社区生态农业旅游区”的规划方案。规划指出,将在几年内将吴店社区建成一个以生态农业观光旅游为主线,由文化风景区、农耕民俗旅游区为辅线的,交相呼应、特色鲜明的综合型农业旅游示范区,实现旅游业与农业的共同发展。将建起一座包括民俗馆、新津历代名人馆、乡农产品展示中心、餐饮购物等为主要内容的游客中心。在生态乐园内,将种植各式特种瓜果蔬菜,向游客开放,都市人可前来租用、管理,体验农家乐趣。旅游区还将培养一批有足够接待能力的农家乐经营队伍,经营果蔬农家,水文化长廊和水上娱乐中心也在规划之中, “等着瞧吧,不久的将来,吴店社区绝对是个来了就不想走的地方。”
柚子基地打造“城市绿肺” 吴店社区居民如此自信,一墙之隔的临江村岂能没有新的谋划?临江村是远近闻名的柚子村,“张大公馆柚”早已名声在外,发起三产旅游的历史更要追溯到当年的“柚花会”。“我们对它的规划是建一座简约大方、富有古代文化感、强调新津本土人精神、凸显新津水城特色的‘城市绿肺’。”五津镇有关负责人介绍说。 这座‘城市绿肺’将是什么模样?从初步的规划图上我们可以看个大概:公园涵盖了临江村全境,从县城方向进入入口广场,将有成片的林木及鲜花,揭开新津生态展示的大幕,连接部分则以新津的人文历史为表达主题的大型水雾广场,中间有音乐喷泉叠水,接下来是临水的文博广场,用意在表现繁荣的新津站在广场上俯视顺流而下的滔滔岷江水。在以公园主入口广场道路上,将建一条代表英雄文化、竹文化、知青文化、巴蜀文化为特色的古街。此外,公园内还将设置桃花岛、柳岸等景观。在整个规划中,强调最多的,是协调处理好设施与景观环境、水面与空间的关系,强调建立良好的生态环境系统,突出水的“韵柔”和川西坝子的古朴,使之成为反映新津的人文精神、城市新面貌和新气象的“城市绿肺”。 “无论是吴店社区的生态农业观光旅游还是在临江村建‘城市绿肺’,都是以‘水城新津’为前提,都是为了呼应配合大的规划,我们就是要利用好资源打造工业园区的后花园。”五津镇有关负责人信心满满地说。
下载APP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406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举报
全部评论 按赞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