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1112|评论: 6

[热点事件] 来见识下南充“鱼王” 鱼长1.6米、重达130斤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5-28 18:0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日前,在南充市南部县升钟湖,来自重庆的钓客钓起一条长1.6米、重130斤的大青鱼。南充(微博)水产高级工程师刘英宁说:“以我从业34年的经验来看,这条鱼无论长度还是重量,都堪称南充(微博)鱼王!”

重庆钓客钓起南充(微博)鱼王
http://img1.gtimg.com/cd/pics/hv1/237/114/1608/104589507.jpg
5月19日,在“重庆野钓网”上,有人发布图文消息称:来自重庆市石柱县的钓友王德江,在升钟湖钓起一条长1.6米、重130斤的大青鱼。这是有记录以来,川渝地区野钓者钓起的最大、最重的鱼。据图片显示,两名壮汉用一根竹竿抬着鱼,都显得很吃力,还需有人来搭手。
据南部县钓鱼协会工作人员王雷明介绍,那位重庆钓友叫王德江,是升钟湖的常客。“据我们了解,王德江钓起的哪条大青鱼,用的是爆炸钩。这是一种针对水底鱼类的普通钓法,但收获却如此巨大,说明他运气好、技术好,也说明升钟湖这个钓场真不简单。”王雷明说。
南充市水产站副站长、水产高级工程师刘英宁说;“这条长1.6米、重130斤的青鱼,是我从业34年来在南充(微博)境内见到的最大的鱼,可以叫它“南充(微博)鱼王”。”
鱼王为何藏身升钟湖
升钟湖本名升钟水库,是我国西南地区蓄水量最大的人工湖泊,湖面最宽处达3800多米,最深处达170多米,面积为56平方公里,主航道静水长100公里,库容量13.9亿立方米。
刘英宁说,通过图片及数据分析,新晋“南充(微博)鱼王”的大青鱼,年龄应该超过20岁了。“升钟湖于70年代蓄水,其积雨区域十分广阔,而在此前,川北地区早已开始从江浙一带引进青鱼品种。青鱼寿命最长可达40年,系终身生长鱼类。据此判断,这条大青鱼应该是人工投放到库区内,逐渐长大的。”
刘英宁提供的资料显示:2012年,浙江安吉县渔民捕获一条长1.92米、重208斤的青鱼;水产专家说,这还算不上当地最大的青鱼。“升钟湖水域辽阔、食源丰富,那条鱼如果这次不被钓获,它还会长得更大更重。”刘英宁说。
钓鱼竿品牌排行: http://114tao.lingw.net/article-6005742-1.html   赶快钓鱼去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0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发表于 2014-5-29 16:28 | 显示全部楼层
成都鱼王还大些吗?怕算得上四川鱼王了

发表于 2014-5-30 08:59 | 显示全部楼层

   为对应升钟大鱼  笔者将35年前 南部县一大鱼资料献上 以供切磋  增进保护环境  关爱动物      
        

            南部县惊获约两米长“象鼻鱼”
                    
                 2012年2月8日
                        
                      - 笑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在现柳林公园下面,当时龙坎将状元溪水全部拦在里面,也就在现在的位子。但状元溪里边的水,很清又大,还有

小鱼小虾、常有人垂钓。 (有-年夏天,我一同学的弟弟,在现新世纪广场的地方游泳,溺水遇难。笔者在振兴桥下面(称:"白房子"水磨房 处)

的大石头下捉到碗大的盘蟹,和两斤重的鱼。)
        

     龙坎全是大石乱堆而成,石头下面全是白色浪花。因常有鱼嵌在石缝中游不出去。一年四季常有大人、小孩在乱石缝中徒手捉鱼。(笔者

也常来,并还捉过一条两斤多的鲤鱼)。
        
     龙坎内用来停船,和航运公司造船厂用来造船、做船坞。
      
    一九八0年六月的一天,当时天气很炎热。
     
    上午全城大街小巷到处都在说:“公园河坝龙坎,打了条大怪鱼,长着“象鼻子”,有人那么长”。
   
     附近乡村也来不少社员,我当时住半边街,随着川流不息的人群挤到了龙坎。
     
     原来是两只打渔船,头天晚上在老鸦崖打到了一条“象鼻子”大鱼,约两米长。有很长鼻子,向上翘起,无鳞甲,大家都叫它“象鼻鱼”。
     
     打渔人说:他们是两只三叶小舟一起打鱼,午后下网,天黑后收网起鱼。
     
     但当晚很怪、一直没起一条鱼。临下半夜时分,拉网发现非常沉,感觉认为碰着了大鱼。忽然、网直拖着渔舟飞快的在江面上飞驰。
        
      两人顿时吓得直叫,另一渔船、马上挨拢、死死拉住前船,前船死死拖住渔网,一前一后,东拐西歪,飞奔“嗖嗖”而前。
        
      两人都是富有经验的打渔人,常年在嘉陵江打鱼。任其在老鸦江上和县城水域来回奔驰。只听“哗哗”直响的磨嚓声。也不知多少回
     
     合,足有一个多小时,速度才逐渐慢了下来。
        
      二人不敢怠慢。继续与之搏斗,几个回合、在红岩子渡口附近,才将其制服。
        
       一看这条又大又怪,还长着“象鼻子”的大鱼。打渔几十年、从未听说过。吓得话都说不出。
        
       两人马上将网全部收起,将鱼挡在网内,系干船边。不敢作声,心里七上八下,睁大眼睛,生怕有什么事发生。
        
       静等天近晨晓,不见任何动静,才将渔船悄悄划于龙坎内,
        
      并用酒癸拜“河神”,磕头作揖,喝酒压惊。
           
       准备天亮了,卖掉"这不祥之物"的“象鼻子”鱼,以免招来灾祸。
        
       第二天上午,全城疯闻而观。有人说这是海中的鱼跑到嘉陵江来了,又说是龙王的什么虾兵虾将,更有人说:南部现此“象鼻子怪

       鱼”,定要发生什么大事。
        
      看热闹的人多、议论七嘴八舌,挤的水泻不通,就是无人敢买。
        
       当时有单位用电话联系省市有关部门。都未明确答复。
        
     有胆大的人,与渔人相熟,下水将鱼抱出水面、轮番拍照。
        
      笫二天凌晨,此鱼不堪折磨就死去了。
   
      随着社会进步、信息快速传播。保护动植物,爱护生态环境。人与自然、人与动物,和谐相处。
   
,     笔者翻阅旧稿,与不少当年观看过现场的人士一起谈论。认为此鱼应为一条成年“中华鲟"或"长江鲟"。            

      因三十年前,嘉陵江水质好、水量充足、江宽而水深,少有机动船轰鸣。更无梯级电站相隔,
     

      这条“象鼻鱼”顺江逆水而上,也可能同行应是一对。来到了南部水域。
        
      笔者一九九八年参加编写《历代名人咏南充》点评卷,涉及内容上至唐代、近纳明、清南部之典故。清初年代,南部县灵云山都有猴

      群、野猪生活的文字,但末发现“渔”类记载。
        
      笔者二零一二年应邀为撰写《南部档案赋》,基本查阅了、《清代南部县衙档案》,也无此类“渔”事记载。
     
       这将是南部有史以来第一条“中华鲟”,或"长江鲟" 现身南部县境水域。
           
     当年原诗:(注:包括标题时间均一字未动)。

              
           渔舟捕获一怪鱼

             八0年六月

     渔舟捕获一怪鱼,剑头象鼻鳞甲无。

     老者皆言从未见,找遍书籍无画图。

     奇事电告县地省,震动全城奔看鱼。

     往来观看又摄影,跳入水中怀抱出。

     惟惜渔人不善养,凌晨噩耗命呜呼。

                      ( 此文己发表过,在此略有删减 )

发表于 2014-5-30 09:04 | 显示全部楼层

         为对应升钟大鱼  发点升钟"渔趣"作品 望切磋
      

              贺“香港渔资讯队”

         在2009年升钟湖首届钓鱼大赛中勇夺冠军
   
                   二00九年

                    一 笑

               藏头“渔资讯队”
         
     渔界斐声播云门,资格登位钓界魂。

     讯达东海龙王赞,队强德高天下闻。

                    
                    ( 此诗2009年当年在 "海峽钓鱼论坛" 己发表过,)

      
       还有一首是赞亚军, 是成都一钓具公司,
      
     当年也是在 "海峽钓鱼论坛" 上发表, 他将诗找名人题写,做成匾额。悬挂在营业大厅正中。还专门请我去参观过。(稿子丢失了,不知以

后可否找的到。)

发表于 2014-5-30 09:19 | 显示全部楼层

     为对应升钟大鱼  发点升钟"渔趣"作品 望切磋      
   
           
                 钓渔乐  放鱼更乐   

                       2001年
     
         钓得鲶鱼满腹籽,呵护生态湖心放。
      
        含情脉脉拍浪起,摇头摆尾回首望。
      
                 (此诗2002年《中国钓鱼》杂志刋登       

            
            
             金秋再探升钟湖组诗

             2011年9月

                湖上戏鱼
     
       又来升钟寻诗句,再乘快艇水上飞。
     
       抛帽高歌颠狂舞,又撒桂香逗鱼追。
           
            
           临江坪垂钓

     狂抛金钩到龙宫,紧绷银线对晴空。
  
     波光闪烁迷眼看,专注鱼儿钩上疯。
      
     
            渔网捞得诗稿还
   
     金钩浮漂水中悬,奋力抛竿枝上缠。
   
     背包不意掉水里,渔网捞得诗稿还。
            
          (此组诗2012年<中国钓鱼>发表)


发表于 2014-5-30 16:11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上在干什么

发表于 2014-5-31 16:41 | 显示全部楼层
好消息,赞一个!升钟湖景区!
  当前版块2016年12月1日之前所发主题贴不支持回复!详情请点击此处>>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