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奇之傅
在凶徒的暴虐下,山东招远一条鲜活的生命就这样永远地停止了心脏跳动。面对本应避免的这出人间悲剧,面对网友提出的“现场为什么没有人出手相救”质疑,她的家人竟管“表示理解,认为这也是人之常情”;称“凶手那么凶残,人有害怕恐惧的心理都很正常,我们也不会指责谁”。然而,透过这样的声音,观众不仅可以听出死者家人的宽容与无奈,恐怕同样还能咀嚼出当今社会世人普遍存在的冷漠与怯弱。
多少年来,国人都一直以勤劳、勇敢、智慧而自诩,然而,看完山东招远麦当劳打死人相关报道后,却无论无何也难以让人将现场的看客的表现同勇敢二字联系在一起。否则,一个仅有7岁的幼儿岂能在6.1儿童节前夕就这样永远失去了母爱?
透过相关文字报道和视频可以发现,整个行凶现场既看不见昆明火车站恐暴分子挥舞长刀所发出的道道寒光,也听不见乌鲁木齐沙依巴克区公园早市震耳欲聋的声声爆炸,光头凶徒拥有的不过是一根所谓的“钢制拖把”,而且从这“自己买的钢制拖把都打断了”的细节推测,这所谓的“钢制拖把”很有可能其实就是那种不锈铁皮之类的东东。否则,岂有打断之说?然而,就是这根本不值一提的武器,和凶徒一句虚张声势的“谁管谁死”呐喊,硬是让餐厅众多男女顿时都成了躲之惟恐不及的看客。
目睹这样一幕发生在甲午年的场景,回味国防大学政委刘亚洲上将不久前发表的“谈甲午战争”一文,居然让人产生了一种时光倒流、民心依旧的错觉。刘上将的文章中有这样的文字:“旅顺大屠杀时,中国百姓几乎未有任何抵抗,绝大多数神情麻木,如待宰羔羊。李鸿章幕僚罗丰禄描述:‘倭人常谓中国人如死猪卧地,任人宰割,实是现在景象’。福泽谕吉说:‘支那人民怯懦卑屈实在是无有其类’”。
姑且不问李鸿章及其幕僚当年对国人的比喻有无污蔑成分,也不必追究日本学者曾经对国人的评价是否绝对客观,恐怕就凭在山东招远发生的这则类似新闻,就足以让人深感苟活文化对国人的毒害究竟深到了何等地步。为什么现场的男女都表现得如此冷漠?是出于对凶徒手中那根武器的恐惧?还是缘于对凶手日后会不会进行报复的担心?或是纯粹就是“各人自扫门前雪”文化渗骨髓入血脉所致?从过去曾发生的老人倒地无人扶以及“小悦悦”被压死事件分析,后者的可能性无疑当属第一。
“今日世界之竞争,不在国家而在国民”。梁启超当年的这个论断,应该说仍在散发着真理的光芒。在此次事件中,凶徒的“谁管谁死”之所以能产生一定的作用,其根本原因就是糟粕文化对民众的影响实在太深了。倘若不解放思想通过壮士断腕的深化改革,焕发出蓬勃向上的国民精神火花,发生在招远的看客现象无疑就会继续存在下去。
无情的事实再次表明:不是招远凶徒发出的死亡恐吓具有什么威慑力,而是糟粕文化对人的毒害实在太深了。“怯懦卑屈实在是无有其类”,100多年过去了,这情景究竟发生了多大变化?确实颇令人深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