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机扫一扫 下载APP
微博扫一扫 关注微博号
微信扫一扫 发布留言帖
举报
全部评论 按赞排序
“自古雄才多磨难,从来纨绔少伟男”,成绩好的外籍教师就不能到泸宁、里庄工作吗?条件再艰苦,泸宁、里庄的人就不生活了吗?这里的工作岗位仍然需要人才啊!年轻时体验体验一些苦难,将是一辈子受用不尽的宝贵财富。当年的知青很多人在社会上都是很成功的,不是很说明问题的吗?别娇惯你的子女,让他们去受受苦也是一件好事。
[em05]
现在这种根本就是一种社会现象,有钱有关系的能在山区里待几天?冕宁在公开招聘教师就签了合同,考生选好的学校要待最少5年,可是这两年的调动,肯花钱的早就出来了,山区里现在调来严重缺编,富了某些人的腰包,可山区里的教育事业怎么办?山区的孩子又怎么办?为什么没有人关注这些呢?
山区人民欢迎人民教师
我们的特岗教师走了一个,但是大部分是好样的,
社会太黑了
确实丧德.
冕宁当官的真可以这样说:“上级管不了下级,任由冕宁当官的怎样整。”
呵,什么是一把手?请上电视"当官就要当一把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