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中农民种植地膜玉米的经济效益分析
【特别提示:以下地膜玉米种植按标准1亩(国家标准667平方米为一亩)农田计算,且排除无大旱灾、无风灾、无水灾、无雹灾,对风调雨顺年境进行分析,种植环境和市场价格均按巴中本地实际水平进行衡量和计算】
一、总投入成本支出:1170元。
1、购买种子3斤,市场价格30元(平均玉米千粒重300g);
2、购买复合肥料150斤(底肥100斤,背胞肥50斤),市场价格180元(市场最低价格都需要180元以上,效果质量稍微好点的复合肥料一般150斤都需要250元左右,农家有机肥5000余市斤不计入价格成本);
3、施农药3次,农药的市场价格30元(两次防虫,一次防病);
4、农膜1斤、地膜5斤市场价格30元;
5、劳动力成本:18个工日×50元/工日=900元。(如果雇工请劳动力做,还不包括烟、酒、生活费等)。
⑴挖地、整地、育苗需要4个工日;
⑵开沟、施肥、垒厢需要4个工日;
⑶盖膜需要1个工日(简易盖法一个工日可完成。如果严格按照技术标准盖膜,至少需要2个工日);
⑷打孔移栽玉米苗需要2个工日;
⑸日常管理需要2个工日(包括喷农药2次、化学除草或人工除草等);
⑹施背胞肥需要1个工日;
⑺从田间收获到背运到晒场需要1个工日;
⑻砍玉米秸秆并背离田间需要1个工作日;
⑼脱离玉米棒子需要3个工日(每亩按3000个玉米棒子计算,人工手工操作脱离,每个玉米棒子连开易头、剥米、速度快的需耗时30秒钟,需要25小时,每天劳动工时按照国家标准8小时计算也就3天多,算3个工日;如果机器脱离也需要100元左右的工时、电或燃油、机具磨损折旧等费);
⑽背运及翻晒需要2个工日。(如遇收获翻晒时天气不好,阴雨天多,两个工日是完不成的。)
二、总回报收入:1050元。
按地膜玉米平均产量1050斤(每个玉米棒子16行×35粒/行=560粒×300g/1000粒=186g≈3.4两,毛算收获3.5两干玉米籽,每亩3000株。普通露地玉米单产平均900斤左右。),按目前的市场和物价水平,1050斤×1.00元/斤=1050元。
三、成本效益分析:-120元。(亏本经营)
农民种植一亩土地的地膜玉米总计除去成本后的毛纯收入:总收入1050元-总支出成本1170元=-120元(倒亏120元)
看看这些具体详实的数字,只能说明农民种的地膜玉米面积越多,亏的越多。农民实在是没有办法继续种植玉米了。
唯一有效且可操作的办法就是提高玉米价格。如果玉米价格能够达到3-5元每斤,那么种植地膜玉米就目前的消费物价水平还是有利可图。而提高玉米价格,农民是无能为力,只有靠政府。因为粮食价格是国家在宏观调控和掌握,只有依靠国家调高玉米收购价格,使农民种田有所收益,农民才会有积极性投资投劳种植地膜玉米了。
另一个办法,如果国家为了保持国内粮食价格稳定,不提高玉米价格,那么政府就应当高额补贴种植地膜玉米的农民,每亩玉米田由国家无偿补助农民3000-5000元。但是这个巨额款项国家财力目前可能拿不出来,所以巨额补贴种植地膜玉米的农民是不现实的。
读了这篇分析短文,你有什么想法?欢迎拍砖。
(2010年3月30日于巴中。本文系楼主原创,仅限巴中论坛讨论使用。未经作者允许,不得转载、引用文章或段落、引用数据于其他媒体。特此申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