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楼主: juanke

[诗词歌赋] 《饮冰夜谭》第一部 与花有约 (发布完毕)

[复制链接]

最佳新人

 楼主| 发表于 2013-11-14 15:42 | 显示全部楼层
南郭散人 发表于 2013-11-14 15:30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倦客先生:
顷接来信,不胜欣喜,久未上网,实有别因。年底或有兴情,再与先生弹风弄雅。先生诗作,定有可期 ...

散人兄好:
如无意外,今天下午,快递公司应上门收件,估计送到散人兄手中最迟是周五吧。本来时想想先生索要一篇序,因,机缘巧遇可以低价印书。就等不及了。但望先生读后,仍能赠序一篇(不必谢倦客生平),将不生感激,此外《饮冰夜谭》开讲了二十余回了,还望先生捧场,并不吝斧正。
倦客顿首,顺颂冬安!

发表于 2013-11-14 16:03 | 显示全部楼层
倦客先生:
前段时间机器中病毒,又改版改密码,麻烦得很。加之又有亊忙,便将入网忘了。《饮冰夜谭》还未品读,一定会附骥追尾的。至于作序,那太荣幸了,只怕力有不逮。
散人恭揖,编安著安!

最佳新人

 楼主| 发表于 2013-11-14 16:13 | 显示全部楼层
南郭散人 发表于 2013-11-14 16:03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倦客先生:
前段时间机器中病毒,又改版改密码,麻烦得很。加之又有亊忙,便将入网忘了。《饮冰夜谭》还未品 ...

若得先生执圣叹之椽笔,对拙著《饮冰夜坛》予以点评,将能使顽石成金,倦客拜谢。再颂冬祺!

发表于 2013-11-14 16:42 | 显示全部楼层
juanke 发表于 2013-11-8 11:59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第二十回开玉匣,天降重任于斯,珍宝有缘赠英杰;观梅林,树布玄机列阵,画图重整待后生。却说少华按照放翁 ...

羡慕倦客兄识广见多,辛苦了!

发表于 2013-11-14 19:31 | 显示全部楼层
今天下午读完第二十一回,期待下回分解。赠书暂未收到,可能骑兵朋友还未回来。

发表于 2013-11-14 21:30 | 显示全部楼层
      读倦客先生《饮冰夜谭》,真如饮冰止焦也。饮冰二字,出于庄子“今吾朝受命而夕饮冰,我其内热与?”闲淡之中,不忘内急。又出于近代大儒梁启超,“如人饮水,冷暖自知”。眼见风雅式微,李杜悲恸,虽江河远去,也有感于风云卷舒,朝露夕雨之功,故而敷衍故事,联缀诗词,妄图起衰振愦,其心真不愧真至之人也。饮冰冠名,大有深意焉。
    至于夜潭,有如 <随园诗话 >,行不在文而传其诗词,借会心人评点,传达其中真意,“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咏歌之,咏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倦客先生正因单篇独阙不足以示其厚,故而手舞足蹈以增鲜华。“成孝敬,厚人伦,美教化,移风俗。”此《饮冰夜谭》题解。
    至于行文,一如民初文风,凭功力徐徐道来。开篇仿《三百篇》之 <关睢 >“关关睢鸠,在河之洲”,“蝉鸣声渐歇,野色染苍黄。”拈花客是诗线,牵出了桃花娘,(薛涛号桃花娘),还有店小二名十三,(李白排十二),专由此牵出唐婉陆游,这才符合才子佳人历久弥新的传奇。失落的诗袋找到了,虽然她蒙难污泥,肯定会浅吟深唱,阴阳两派有了太极合壁的归宿,那怎么也有流风余韵品评。
    故事集中,人物散点,这是《海上花列传》的笔法。但衔接尚可斟酌,转折还需自然,否则便有突兀之感。
    容后再品评。

最佳新人

 楼主| 发表于 2013-11-15 11:44 | 显示全部楼层
南郭散人 发表于 2013-11-14 21:30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读倦客先生《饮冰夜谭》,真如饮冰止焦也。饮冰二字,出于庄子“今吾朝受命而夕饮冰,我其内热与?” ...

多谢散人先生的题解,但我还更希望,先生能入金圣叹或是脂砚斋一样地做评注,就是刻薄点亦无妨,只要能让读者增添更多一点意趣。问好,顺颂冬安!

发表于 2013-11-15 14:33 | 显示全部楼层
      故事发展一步三回头,从锦江洄流到三峡,从三峡上溯至渝州合川,陆唐悲歌幻化出抗元壮烈。但诗词楹联如何渲染呢?靠梦呗!这是章回体仙侠鸳鸯的老套筒,好在有临川四梦为蓝本,这不,一梦就进了大观园,还做了三十六篇菊花诗。诗做成了,也该醒了,也就真醒了。真醒了么?其实又一段梦开始了。这就令人忆起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有一部香港小说《昙花梦》,作者叫程娟?也是以其父侦破妙手空空江洋巨盗案为骨干,一步三回头,案中案,缘中缘,一笔千万里,这才成就了后来侠盗神偷的传奇。倦客先生只怕是看过此书也未可知,十四至十六章,大有其意趣。
    但是,故事怎么叙诉,情节如何传奇,都不是主题,主题是在为传诗唱词找主角。花叶江河,残庙衰僧,这些都是过去的挽歌,也映照了现实的无奈。两个小姑娘,居然成了一抹嫣红,一对老苍头,慨叹今生成古往。人以诗传,词以人留,人是主角,分明没看到鲜明的个性。前二十一回如此,后六十回需加卤点化则个,否则浑沌未开,做不成薛涛香干也。
    待后续——

发表于 2013-11-15 15:51 | 显示全部楼层
<楠生诗稿>已收到,定会仔细拜读,谢谢! 本帖最后由 南郭散人 于 2013-11-15 16:00 编辑

发表于 2013-11-15 17:09 | 显示全部楼层
特来倦客兄这儿窜窜门,并问声倦客兄好!
发表于 2013-11-15 21:39 | 显示全部楼层
juanke 发表于 2013-11-13 11:56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第二十一回
叛贼献城,江山至此不属汉;
忠良遗恨,热血洒尽未驱元。

故事讲得精彩,归州介绍详实。拜读来迟。惓兄辛苦了。祝安好!

发表于 2013-11-17 11:16 | 显示全部楼层
南郭散人 发表于 2013-11-15 15:51 http://bbs.mala.cn/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已收到,定会仔细拜读,谢谢!


赠送一段诗材作原料:     
         陈宝琛《落花诗》
                       
                            其一
  楼台风日忆年时,茵溷相怜等此悲。

  著地可应愁踏损,寻春只知恨来迟。
  繁华早忏三生业,衰谢难酬一顾知。
  岂独汉官传烛感,满城何限事如棋?
  
                        其二  
  恨紫愁红又一时,开犹溅泪落滋悲。
  世情起灭优昙幻,风信蹉跎苦栋迟。
  水面成文随处可,泥中多日自家知。
  绿荫回首池塘换,忍覆长安乱后棋。
  
                       其三
  冶蜂痴蝶太猖狂,不替灵修惜众芳。
  本意殷勤能养艳,那知风雨促收场。
  昨宵秉烛又张乐,别院飞英已命觞。
  油幕彩幡竟何用?空枝斜日百回肠。
  
                       其四  
  蓦地风来似虎狂,荃兰曾不灭芬芳。
  濛濛留坐春三月,草草辞枝梦一场。
  含笑蜜脾从汝割,将雏婪尾有谁觞?
  无端更茹冬青恨,天上人间总断肠。
  
                       其五  
  生灭原知色是空,可堪倾国付东风。
  唤醒绮梦憎唬鸟,罥入晴丝奈网虫。
  雨里罗衾寒不耐,春阑金缕曲初终。
  返魂香岂人间有,欲奏通明问碧翁。
  
                        其六  
  柳绵榆荚各漫空,轮转阎浮共一风。
  啼晓相闻奈何鸟,抱香不死可怜虫。
  东扶西倒浑如醉,南胜北强未有终。
  为谢砑光赓舞曲,鬓丝秃尽净名翁。
  
                        其七  
  流水前溪去不留,余香骀荡碧池头。
  燕衔鱼啑真相厚,泥污苔遮各有由。
  委蜕大难求净土,伤心最是近高楼。
  庇根枝叶烦珍护,长夏阴成且少休。
  
                        其八  
  苦欲留春春肯留?余芳最惜曲江头。
  纵横满地谁能扫,高下随风不自由。
  几树梨棠犹可馆,旧时花萼岂无楼?
  夜阑还剔残灯看,心恋空林敢即休。

此八篇可与老杜颉颃。他的孙子被誉为教授的教授,陈寅恪。
  

最佳新人

 楼主| 发表于 2013-11-17 15:09 | 显示全部楼层
多谢,已收藏。順颂冬安!

发表于 2013-11-17 18:30 | 显示全部楼层
juanke 发表于 2013-11-13 11:56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第二十一回
叛贼献城,江山至此不属汉;
忠良遗恨,热血洒尽未驱元。

叛贼献城,江山至此不属汉;
忠良遗恨,热血洒尽未驱元。

拜读欣赏!老兄啥时来巴中?早告之哦!

发表于 2013-11-18 10:32 | 显示全部楼层
南郭散人 发表于 2013-11-15 14:33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故事发展一步三回头,从锦江洄流到三峡,从三峡上溯至渝州合川,陆唐悲歌幻化出抗元壮烈。但诗词楹联 ...

接着来:
     至于历史,应秉着小说原理开展,只求脉络清楚,前后照应得到即可,文学真实不必拘泥于历史真实。先生在西南工作生活经年,虽熟习这一段历史传说,也应快进快出,若陷于其中,必定分身不得也。另外,明末清初西南更有十八家抗清武装,郝摇旗、高一功是领袖,就在宜、万、忠、巫、秭、綦、涪一代大山里转圜,据说长达十八年之久,至康熙初才消散。
     元朝也有诗词大家,元好问,耶律楚材,萨都刺,赵孟府,管道昇,王实甫、陶宗仪等。特别是陶宗仪《南村辍耕录》中多有史实诗文,值得一看采摘。元杂剧是划时代的新文艺形式,虽然比希腊晚了两千年。有些剧目,就是反映宋元这一段历史,但有的借用安史之乱影射。
     然后技巧,设伏千年万里,草蛇灰线,指东归西,意马由缰等,必也随情事发展而用,万不可邯郸之效也。
     回头再说《钗头凤》,据我所知,前后续作不下二三十首,若非此中人,实难有佳作。先生阳阙,实亦阳刚不足,定稿时重铸可否?
     

最佳新人

 楼主| 发表于 2013-11-18 17:42 | 显示全部楼层
南郭散人 发表于 2013-11-18 10:32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接着来:
     至于历史,应秉着小说原理开展,只求脉络清楚,前后照应得到即可,文学真实不必拘泥于历史真 ...

      多谢散人先生的点拨与斧正。《饮冰夜谭》发端是又一个大致的很松散的提纲,计划是八十回,倦客同拈花叟的邂逅,或以后的交往,包括后来蒙顶山的插入等远本质计划了两集共十回。但由于网上阅读的特殊性,一般字数稍长,会令很多节上班间歇匆匆一览的人放弃对本篇的阅读,所以就尽量压缩到三千字左右(红楼梦每回是六千字到八千字),后来有人告诉我,其实对很多人来说,网上阅读千字文就已经是网上极限了,但印刷成书的长篇小说五千字也不嫌多。
      所以,在章回安排上,前几回(先写好了的六回,就被我拆成八回,让开始读第一回的人还有勇气有耐性读下去。这一来,在归洲这个场景展开以前,就多出了三回,而且第十三回(梦红楼巧和菊花诗)近八千字,硬做成一回(这一回实在不好分割,分割后会少了阅读的连贯性和趣味性)。而且,紧跟着,还必须以旁白的方式,插入第十四回,一边讲本书故事所附骥的历史渊源,做一个简单的交代,这样比每回加注好许多。到故事场景转移到峡江地区时,就已经是第十五回了,按原计划突破了五回,而原计划需要在峡江地区展开的故事,安排了十回。这样就有个问题,是读者读着读着,又会忘了前边的线索,和人物关系,关于这一点,也就只好按没隔两三回,又让倦客和拈花首出场一次,在每回开头时,用简单的倒叙来进行衔接。故事的中间三十回,将在江南一带展开,希望散人先生,能有耐心听完我的评书,倦客相差侍候还免收书钱。
      此外,先生如果有时间,更希望能按【荷塘答怨】、【芙蓉有约】、【红楼梦菊】逐章,给一个点评。
顺颂冬安、倦客顿首!
本帖最后由 juanke 于 2013-11-18 17:43 编辑

发表于 2013-11-18 19:31 | 显示全部楼层
juanke 发表于 2013-11-18 17:42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多谢散人先生的点拨与斧正。《饮冰夜谭》发端是又一个大致的很松散的提纲,计划是八十回,倦客同拈 ...

诗词难评,正所谓无达诂也,既然倦客索鞭,只好奋力抽挞:

一时间令倦客情不自禁,荷既有怨,岂能不答? 于是以蝶恋花三阕以酬:
<1>
几度望乡杨柳岸,野渡舟横,索寞凄凉现。逆旅天涯叹路远,音书欲寄无鸿雁。
浪迹归来寻故苑,人世沧桑,触目愁肠断。待访花卿行也慢,见时恐惹声声怨!

    一个飘泊在外的旅人,偏又有思乡情债,见杨柳抽梢,野渡舟横,却无鸿雁传书,能不叹息么。又想归时无侣,遥知人事日非,伸出去的脚又缩了回来。犹豫是近乡的情切,迷茫是情愫的发酵,待访花卿行也慢,见时恐惹声声怨这就是问答的真实写照,难道不是有情人的嗔呢

<2>
沽酒江村来此处,曾访幽居,得赠殷勤语。风雨人生风雨路,梦回已是江天暮。
曲径深深深几许,却忆当时,伊正临风舞。又到那年魂断处,夕阳正照清芳浦。

  曾经无数次的寻觅,也曾经温婉绮旎,但人生总是风翻雨复,再相见己是夕阳迟暮。弯弯的小路通向深处,还记得当年的身态舞步,相逢肯定无语凝咽,晚霞遮盖了双颊的红幕。曲径深深深几许请出欧阳修,就是为了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么?

<3>
夕照西天霞满树,酒旆招摇,应是来时路。缭乱眼花寻旧雨,此间丽影多如许
众里尤她娇楚楚,欲笑还颦,掩面轻轻语:“人道薄情唯小杜,我今却被多情误!

  黄昏是令人迟疑的时候,有酒招引望,自然循着旧径去,但人非来时影,满目尽姝丽。众里寻她千百度,她在巧笑又嗔语:十年一觉杨州梦,辜负青春怎赔付?用典不漏,较工稳。
  总的说,层层递进,越走越拢,问的好,答的巧。但是,这是诗境,而非词意。倦客诗我评的不少,词却不多,就是这个原因。
  词须浅白如话“刬袜步香阶,手提金缕鞋。”“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天涯何处无芳草。”一目了然又回味无尽。倦客诗有篇有章有句,但词意却是诗的翻唱,这是李清照评苏轼词用语,我再转活用一下。这是其一。
  其二,小说人物的诗词,未必是作者的佳作,因为要符合人物性格身份,红楼梦大观园女儿的诗,尽管出自曹雪芹之笔,却必不是他真正的水平,否则,怎么会有薛大爷女儿乐。

至于以下《芙蓉有约》和《红楼梦菊》,有空慢慢来。
本帖最后由 南郭散人 于 2013-11-18 19:35 编辑

最佳新人

 楼主| 发表于 2013-11-20 20:31 | 显示全部楼层
南郭散人 发表于 2013-11-18 19:31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诗词难评,正所谓无达诂也,既然倦客索鞭,只好奋力抽挞:
一时间令倦客情不自禁,荷既有怨 ...

多谢妙评,散人兄辛苦了,金玉良言,倦客收藏了,顺颂安康。

最佳新人

 楼主| 发表于 2013-11-20 20:36 | 显示全部楼层
juanke 发表于 2013-11-13 11:56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第二十一回
叛贼献城,江山至此不属汉;
忠良遗恨,热血洒尽未驱元。

第二十二回

江楼揽胜,举酒谁知逢恶客;
小巷诉请,凭花得与认故人。

     上回说到,少华与剑英二人,开宝匣后,得到密道图纸,即从密道一直来到归州一处酒坊,遇到了少华旧时家人王公后,随即初探归州。来到闻名峡江的枕江楼上。
此枕江楼初建与唐时,集锦战火烽烟,于北宋神宗年间重建。此楼共三层,建在一处突兀的石岩上,二楼以上三面临江。下面一层是厨房杂物间和一个专为接待一般散客的大堂,厨房旁有梯道直通江边,设置有竹制的养鱼的大笆篓,一般客人要吃鱼都是从这里现取现杀,同时也兼做码头使用。
二层中间一间摆有八张圆桌,临江处设有好几间雅座。左手扶梯通向三楼客房。
剑英指着酒楼的牌匾对少华道:此匾竟是黄山谷所题!少华一看道:不错颜肌栁骨、风流飘逸,且兼有二王的风采,看来此酒楼确实来历不凡。再看匾下的一幅楹联:
逐客远来,叹黔山路蹇,怀冰自饮三杯酒;
谪仙归去,喜楚水舟轻,望月曾听一笛风。
剑英道:此联上联说王昌龄,下联说李白。其实是在说此楼古往今来迎来送往的盛况。其实据史载,除太白和王昌龄外,杜工部、陈子昂、白乐天、刘禹锡,和本朝的黄山谷等都曾在此驻足。并有颇多题咏,可惜几经战火,未曾保留下来,实在是可惜。
太白的“朝辞白底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其实应该是指这里,从夔州到江陵(荆州),在唐时再快的船也是不可能的,而归州是船出峡江前的最后一站。太白最多也就到了这里,而且他最终没有转到江陵,而是顺江东下了……
一路说着进到店内,早有小二迎上前来,一看二人打扮,立即招呼道,二位公子用饭还是投宿?剑英示意,少华答道,我二人来此小酌,你找处可以观看江景的座头。小二满脸堆笑道:二位公子且请楼上雅坐。小二将二人引到朝南的一个雅间,间门楣上一匾书着【听涛】两边对联上写着:
山光水色凭栏近;
帆影涛声入梦遥。
少华道,此处确实不俗。剑英道此楼乃那位张姓盐商的产业,也是盐商汇聚的场所,所以酒楼的特色就是淮扬菜,后来又引入了川派的盐帮菜。更是南北兼顾,别具风格。
少华道:可惜国难当头,百姓正遭涂炭之日,家严生死未卜,实难有饮酒赏景的雅兴,恐怕要辜负这一楼风光了……剑英拉少华座下,少华一惊,暗自道:我怎么可以如此不检点,如此喜怒于形色?随道:少华理会得。这时,剑英向小二随意要了几样菜,小二去后,剑英说道。此处除小二外更无他人,倒也无妨。这小二,我以前也曾见过,不会是鞑子的尖细。只是少华兄弟重任在身,确实是需要多多收敛,喜怒不形于色呢。
少华道:哥哥说的是,小弟还太少江湖磨练,今后哥哥还要多多提醒。说话间,二人走到窗前,浩浩长江奔腾而去,酷似欲挣脱西陵峡两岸山崖的约束,气势狂猛无比。而脚下这个江湾却在一道深入江心的如牛角一样的岩石的阻挡下形成了一个相对平缓的避风港,那牛角所在地的背面就是大慈寺。从这里可以看见大慈寺的佛塔。剑英道:当年归州保卫战时,义军的战船就是在埋伏这个江湾里的。一百多条装满浸了油的干草的双楫小船,加上三十膄配上配上火箭火炮的战船,在得到从大慈寺佛塔上瞭望哨的信号后出击,正好在江心拦住鞑子的百船舰队,一阵火攻烧毁其大半……否则,当时烈公手下千余人的守军,真难击败鞑子的万人之师。
少华道果然不错,从上水的来船,不转过大慈寺这个牛角,还真看不到这江湾里的埋伏。
稍时,小二已经将菜馐送来,除按剑英随意点的几样菜外,另加了一尾松鼠鳜鱼和一坛陈年花雕。看到剑英眼中的疑问,小二道二位公子不必多疑,鱼和酒是店主的赠品。无此配不上二位公子的身份。
剑英奇道:你家店主是谁,认得我二人?
小二淡淡一笑道:我家店主姓张。二位我不认识,但归州人,谁个不识大慈寺中金盔金甲的护法天神?(倦客按,小二所指当然是韦陀菩萨,但其实是暗指公孙烈。)
少华猛然想起,当时在大慈寺密室中,曾匆匆一览《峡江十八镇,抗元捐金明细账簿》,记得赫然列在第一位的就是江淮承侯张氏,捐银是一万两。
立刻起身答礼道:还烦小二哥替晚生等代谢过承侯老爷。晚生沈继游,这位是我义兄李慕岳。
小二道继游、慕岳,好名字!二位请用餐吧,小二告退了,有事招呼一声就可。
待他离去后,兄弟二人相对一笑。剑英道,王老伯说得好,少华兄弟今后再到归州走动,还真得化化妆呢。
少华道:小子何德何能,只怕枉负了祖上的英名。
剑英道,兄弟何必沮丧?由此事可见人心思宋,鞑子气数不长也!我等只需养精蓄锐,积蓄力量,终有赶走鞑子,还我汉家威仪的一天。
面对嘉馐美酒,二人却没有多少胃口,匆匆用罢饭菜,就准备离去,剑英将一锭银子放在桌上正欲离去时,却听楼下传来几声大呼小叫,随即听见小二正在唯唯诺诺地赔不是。随听噔噔、噔噔一阵楼梯响处上来了几个人,兄弟二人隔着竹帘依稀看见共有五人直奔听涛轩而来,却听小二道:陈三爷这边请,此处已经有客了。
却不知什么人一个酒色过度的沙哑口音说道:什么人这么大胆子,敢占了三爷的先!?
只听小二道,两位行脚商客,此事全怪小二我,不知三爷今日要来,安排了二位客人在此。正说到这里,却有人一掀帘子闯了进来。 二人一看此人,年约四十开外,生得臂宽腰圆,满脸横肉,身着一件团花皮袍,却在大冷天仍然是敞开衣襟,露出胸口一撮浓浓的黑毛,右额上长着一个鸽蛋大小的肉瘤,起面相狰狞丑陋无比。
在剑英示意下,少华早已转过恋曲装作观看江景,剑英开口道:小二哥,我二人已经用过了,这就请收银罢,我二人还要去赶上水船呢,说时故意带着浓浓的随州腔调。
说罢,把银子递到小二手上,准备拉少华离去。
说实话,如果此时无这陈三瘤子的搅局,这小二是无论如何也不会收这二位兄弟的银子的,但此刻却不好客气了,正欲将银子揣如怀中,却听一声吼叫道:且慢!
两位尊客出手好阔气,这锭银子足有五两罢。值得两桌上等酒席了!敢问二位来自何处?欲去何方?
剑英正欲回答,小二抢前一步道:三爷有所不知,这二位是承侯爷的表亲,欲去重庆府洽谈盐茶商务,今日就要离去。这赏赐的银子小人岂敢收取,就借花献佛,作为三爷手下几位兄弟的茶钱吧。随即把银子递到一个穿青布直裰的瘦长汉子手中。
小二此番话十分得体,让陈三瘤子不好发作,只好作罢,小二一面叫小厮收拾饭桌,一面送二人走了出去,更有意无意地遮挡在在少华身前。
下得楼来,小二将二人送到街口才说道:今日好险!少华问道,此人究竟是何人,如此霸道?
小二道:公子有所不知,此人乃当下归州一霸。其父陈麻子当年乃一鱼霸,专干欺行霸市的勾当,屈家坪一带的渔民吃尽了他的盘剥。他本人拳脚了得,还交接网络了几个打手,有谁敢不从的,常被打得头破血流。渔人气不过,联名举报到州衙后,被烈公差人捉拿归案,关入大牢,并遣散了他的爪牙。从此归州才得以太平,后来虽然放了出来,但他迫于烈公的威严,不敢再行作恶。
时至今日,鞑子占了归州,陈麻子早已死去,但他这个儿子陈三瘤子更是投靠到鞑子的达鲁花赤(1)门下做了走狗,名义上是巡查街坊,安民缉盗,其实干的尽是估吃霸赊、奸淫抢掠的勾当,仗着有鞑子兵撑腰,动辄污人是南宋余党……作恶更胜其父。
一席话听得少华是血脉喷张,很不能就回过头去宰了这个恶棍。
小二道,他与烈公有不共戴天之仇,如果见了公子你这付尊容,今日还真不好脱身,二位如果无事,还是快快离去吧。
剑英道,我二人走后,如果这陈三瘤子寻到张府去打听,岂不坑了你?
小二道,鞑子把承侯老爷当着税赋大户,这陈三瘤子还有些忌讳,另外我会马上差人回府去支会一声,但不知二位公子姓名。
剑英道:真是有劳小二哥了。我叫孟剑英现用名李慕岳,这位就是烈公之孙,公孙继大人之后,公孙少华,现名沈继游。
小二一听,马上一拜到地,二人赶紧拉起,小二道,你让我拜完,我这是拜的烈公!
少华拉起他到:小二哥请起,有归州父老这番心意,家祖地下有知也觉无憾了,又指着剑英道,你知道这位哥哥是何人否?他就是吉山公的后人,承义侯孟林之公子。
小二一听又要施礼,被剑英拦住道:非常时候,我等不要太拘于礼节,不知小二哥怎样称呼,原是干何等营生?
小二这才说道:小人屈念祖,原是屈家坪人氏,家父屈勇曾在烈公帐下做过亲兵,归州保卫战时阵亡。母亲早亡。后来张老爷见我家孤零无人,就将我接到府中做个小厮,近些年才到酒楼帮忙打理。
二人听到,原来也是忠良之后。少华道屈兄年长,就做我们的哥哥吧,我三人就是异性兄弟。念祖道使不得、使不得,这尊卑之分岂可乱来?剑英道: 值此国家沦陷之际,凡怀驱逐鞑虏光复汉室的人就是一家人,哥哥何必在意?
念祖道:为兄僭越了,二位兄弟眼下还有何事?
少华道我们要回去了,这个陈三瘤子,早晚得除了他,也算是去除鞑子的爪牙,替归州父老除一害。剑英道,此事必行但确需从长计议,一要稳妥,一击必中不留后患;二要做得干净,不能让鞑子报复归州百姓!
念祖道所说极是,待我查明这陈三瘤子的平素的行藏,计划妥当后再同二位兄弟商议。不知怎样联系?
剑英同少华对看一眼,少华突然向念祖亮出了那支梅花信符,念祖一怔,随后说道:“驱逐鞑虏”,剑英少华二人齐道,还我河山!三人哈哈一笑,紧紧抱在一起。
少华道:念祖哥哥认得酒坊的王掌柜否?念祖道:认得认得,那是我姑父,我姑姑就是屈家坪人。
少华道好极、好极!今后哥哥有事相告就直接告知王公就是了。
此一聚有分教,直叫奸贼殒命,百姓称快!
列位看官稍后,且听下回分解。
注:达鲁花赤是原初和中期,所设置的相当于中央特派员一样的职司。且规定只能有蒙古人和色目人担任。权限高于当时地方的军政长官。


最佳新人

 楼主| 发表于 2013-11-20 20:45 | 显示全部楼层
饮冰夜谭.png
高级模式 自动排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