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声依永,依的什么永
又是一个永,这个永其实就是咏,声音的高低节奏和义意。中国古乐是五声音阶,宫、商、角、徵、羽,按相生相克顺序,对应金、木、水、火、土的五行和东、南、西、北、中的五方,音阶就是多、来、米、梭、拉,简谱中的1 、2 、3 、5、 6。夏、商、周三代各方国的语音差异也大,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而在吟咏歌诗的时候总要统一音调才能听得懂。那时没有韵书,也没有语法逻辑训诂专业课,但肯定有这方面的讲解释义,孔夫子讲《诗》,大部分精力肯定都是在讲音韵咏读和字词的组合本义。中国古代的教学是十分重视吟咏朗读的,吟咏即能掌握诗歌中的节奏,还能熟记诗中的歌词,有节才好让人吟咏唱和跟得上拍。有节奏肯定也有韵律,韵是顺韵,顺口好记。律是节拍,诗经中的节拍是两字一顿挫的,“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诗经中也有一字二字五字至七八九字的,除去地名名词感叹虚词,也是两字一顿挫。有的诗用今天普通话读并不顺韵,但用方言一吟咏,肯定差不了多少。这也说明尽管从《诗经》时代开始到现在,少说也有四千年了吧,大部分语音并没变多少。那时古人没有字典词典拼音字母,但认读字用急读缓读反切,比如:东,德红切;模,莫胡切;添,他兼切;褅,大祭切;叵,不可切。等等,大部分字的读音与今天基本一样。 但方言则变化极大,十里不同声,百里不同调,至今仍然存在,用文字书写出来便大致一样,为什么是大致呢?因为地域不同,教育不同,老师的水平有高低深浅,多一笔少一笔的字不在少数,忘记了用同音字代替更是常见,这就是后来的通假字的起源。通假要通,便离不了训诂,字训、形训、音训、偏旁部首训,训得古文家头昏脑胀,免不了就会胡说八道,这门学问,至迟应在春秋时代就开始了,孔夫子就是第一个老师。他东西南北中跑了几十年,问了那么多仁义礼信的繁文缛节,你看他的解释各有不同便是证明。
至于诗中的微言大义和隐显指向,至少要在汉以后大小毛公手上完成,大小毛公据传是子夏的再传十一二代弟子,《诗大序》是孔子的高足子夏所作,有人考据说不是,是小毛公托名的,多事么,子夏作又何妨,只要说出了诗的本质,托名子夏也没什么不对,况且别人让出了著作权,又不追究剽窃的过错,是无私无我的好事。还有人说是孔子写的,东汉郑玄就是这么认为,这也有可能。但孔子是述而不作的,他讲解可以,留下文字传诸后人就会惜墨如金了,万一后人乱攀扯,岂不蒙羞么,孔子才不会干这种遗患后人的事。我认为就是子夏作的,他是孔门文学第一,说过“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士” 和“四海之內皆兄弟” 的人,完全有这个才情能力和水平。况且《诗大序》在汉以前没人怀疑过作者问题,是后来的疑古派生出的事端。
另外说一点,子夏在儒家里可是个了不得的人物,他比孔子小四十四岁左右,孔子死时他才三十岁不到,正是立言论文的黄金年龄,后来儒家分为九派,他就是其中成就最大的一派,法家就出自他的门下,如李悝、吴起、荀况及韩非子、李斯等人,都是他门人的门人的门人,荀子韩非子骂遍了儒家八派,对子夏顶礼膜拜得不得了,没有点水平行吗?《诗大序》对他而言,不过是一篇小论说文,太小儿科了。
【诗大序原文】
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行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永歌之,永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
情发于声,声成文谓之音。治世之音安以乐,其政和;乱世之音怨以怒,其其政乖;亡国之音哀以思,其民困。故正得失,动天地,感鬼神,莫近于诗。先王以是经夫妇,成孝敬,厚人伦,美教化,移风俗。
故诗有六义焉:一曰风,二曰赋,三曰比,四曰兴,五曰雅,六曰颂。上以风化下,下以风刺上,主文而谲谏,言之者无罪,闻之者足以戒,故曰风,至于王道衰,礼义废,政教失,国异政,家殊俗,而变风变雅作矣。国史明乎得失之迹,伤人伦之废,哀刑政之苛,吟咏情性,以风其上,达于事变而怀其旧俗者也,故变风发乎情,止乎礼义。发乎情,民之性也;止乎礼义,先王之泽也。是以一国之事,系一人之本,谓之风;言天下之事,形四方之风,谓之雅。雅者,正也,言王政之所由废兴也。政有大小,故有小雅焉,有大雅焉。颂者,美盛德之形容,以其成功告于神明者也。是谓四始,诗之至也。
翻译过来就是:
什么是诗?就是心中的欲望。在心中有了欲望,用歌唱出来就是诗。心中有欲望便会生出感情,感情要想让人知道也要说出来,说出来的话不足以表达心中的感情,那就加重语气或用急缓的声调表现,如果这样还不行,那就用吟咏和歌唱,如果吟咏和歌唱还不能表达,那就用手舞足蹈来体现吧。
声音从感情而发生,把声音连缀成旋律就是歌曲。太平盛世的歌曲安祥欢乐,政治和谐。动乱时代的歌曲怨恨愤怒,政治违背人心。亡国之时的歌曲哀伤而忧愁,因为人民贫困恐惧。所以匡正国家政治的得失,感动天地,敬畏鬼神,没有比诗歌更接近于这个目标了。先代的君王用诗歌来规范夫妻关系,养成孝敬友爱的行为,培育有秩有序的社会活动,美化敦厚温良的风气,改变不良习俗嗜好。
诗有六种义意,一是“风”、 二是“赋”、 三是“比”、 四是“兴”、 五是“雅”、 六是“颂”。 上层的君王用“风”来教化下层的民众,下层的民众用“风”来反映上层的得失,用文雅的言辞作委婉的劝谏。劝谏的民众当然没有罪过,而被劝谏的君王应引起足够的警戒,这就是“”风。 “风”是上下流动的民情民声,到了王道衰微之世,礼义失伦,政教失和,诸侯各行其政治管理,民众也因习俗改变了民情民声的流向,风气也就为之流变转换了。所以国家的典史官吏,应清楚记载政治的得失,叹息人伦关系的废弛涣散,哀痛刑罚的的严苛,用诗歌来抒发心中的感慨,讽刺比喻规劝君王,让他们知道世事的变化,民众为什么会要怀念以往的优良秩序。因这种流变的风气是发自内心的情感,所以不会超越优礼义的界线。发自内心的情感,是人的本性,止于礼义秩序,是教化的结果。因此,诉说吟唱一个地方邦国的事或一方民众所知所见的感情,就是“风”; 如果吟唱的是邦国以外天下四方的事,表现的是各地不同的风俗习惯,这就是“雅”,雅就是正,正道政治的正,表现王道政治的兴衰存亡的原因。政事有大有小,因而“雅”有“大雅”“小雅”的分别。“颂”是歌颂祖宗盛德赞美王道政治,并将颂歌赞诗报告天地神明,这就是诗的四种体裁,风,大雅,小雅和颂。
这个“永”有标准音吗?估计大致也有,否则朝堂上议事时各说各的话,谁听得懂啊。周秦汉唐,陕西长安和洛阳话分别做雅言,叫河洛话,也就是中原声音,按中原声音永--咏。后来的南宋,杭州话可能为基准音,元朝肯定是胡汉羼杂,因为蒙古人拒绝通婚融合,只有各说各的,要当官也要先学会说蒙古话了。明朝先为淮西味儿的江浙话,后来迁都至今,北京话占了七八百年,加上金朝,不会少于一千年,应该是最长的。民国的时候据说差一点按广东话定为国语,古音“讲”字,为“古项切”, 拼一拼真正的现今广东音。搞语言音韵学的把中国汉语分为四大五大或七大方言区,北方方言占统治地位,有七成多。这也难怪,中国人从炎黄之时起,便是从北向南迁移,北方话可不就“润物细无声”了吗。广东福建为北方迁入的客家人,地理僻塞,可能保存了更多点的中原古音,没准广东福建话才是中原的雅言呢。注诗的在字下写读若某某切,应该就是按古音注的,但多半也是推知的,用现音押古韵,不看也罢。
就是这个“永”,今后分出了若干的支流,有语言学、美学、训诂学,逻辑学、考释学(形音义字词句本义引伸义的);音韵格律学(规定声调吟咏押韵转换的),乐理学(平仄四声,即音准节拍参差配合交替的);还有修辞语法学。更有微言大义、钓隐钩沉、以诗证史、以史证诗的;等等。汉代以后至今出了许多学者大家,那可是浩浩汤汤,比写诗的人都多。写诗的人叫作者,研究诗的称学者,作者穷饿而死的不在少数,学者富贵而仕的多如江鲫,细考起来,毛亨的《诗序》、郑玄的《笺注》、李登的《声类》和陆法言的《切韵》是此源流的滥觞。
不过这些书都已失传了,散在后来各朝代人的声韵学著作中,我也没看过多少,那些书读起来头胀得笆斗大。这里是我理解的微末,百万分之一,也是趸来的,再趸卖出来,要想弄清理明,那是要皓首穷经一生,也未必能通的学问。说句真话,永远都不可能通,因为语言在变化,今天有多少外来词汇羼入语言语音中,还有网语。今天看是俗不可奈的猜迷,将来语言学家是要靠他吃饭扬名的。有心人从现在开始收辑整理,再编一本《方言网语辞典》,没准你就是未来的杨子云呢。现代许多语言修辞美学大家,象钱玄同,刘半农、吕淑湘,朱志清,饶宗颐、王力、钱钟书等等,都是学西方语言文法后再回来反规中国传统文化的,两张皮没结合得无缝,很多还在矛盾攻防中。这些语法文法的著作车载斗量,愿意读就读吧,不过与写诗歌没多大关系,或许读多了连仅有的那点诗心诗意之火也会给浇灭了。你能说出几个诗写得好的语言学家吗?
(下章律声和,和的什么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