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楼主: 南郭散人

[诗词歌赋] 寻诗问道——田园牧歌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12-14 11:09 | 显示全部楼层
南郭散人 发表于 2014-12-12 10:34
三、歌永言,言怎么永    这个永字是一个岐义极大的字,先说已有的几种说法。 ...

捡个便意,顶一回。
直而温,宽而栗,刚而无虐,简而无傲

发表于 2014-12-14 11:23 | 显示全部楼层
南郭散人 发表于 2014-12-14 08:27
四、声依永,依的什么永    又是一个永,这个永其实就是咏,声音的高低节奏和 ...

拜读了,受益不浅。

 楼主| 发表于 2014-12-14 16:42 | 显示全部楼层
696967911 发表于 2014-12-14 10:51
再漫漫的历史长河中吗,象卿云歌这样的优美篇章肯定还有没有发现的。谢谢先生下护理挖出这些富金矿来给读 ...

象卿云歌这样的歌词,很多,但大都是汉以后的,我在以后的文章中有引用,奈心等吧老兄!
问好!

 楼主| 发表于 2014-12-14 16:44 | 显示全部楼层
696967911 发表于 2014-12-14 11:09
捡个便意,顶一回。
直而温,宽而栗,刚而无虐,简而无傲

这句话是经典,很多人不知道,我再重提一次,也是多嘴多舌。

 楼主| 发表于 2014-12-14 17:13 | 显示全部楼层
696967911 发表于 2014-12-14 11:23
拜读了,受益不浅。

    希望每天发一篇,要一年呵,如果哪天想偷懒,就多发几篇。要写诗词的人,看一看会有点帮助,尽管帮助不大,至少可提供另一个角度观察。中国人写中国诗,还是要好好说中国话才对,别写那些除了自已,别人都不“醒豁”的东西才好,你以为呢?
问好!

发表于 2014-12-14 23:07 | 显示全部楼层
精华就是精华。优秀的民族文化理应弘扬传承,无可非议!
先生可谓是“达则兼济天下”的文人,走老夫子教化他人之路,体现了你的人生价值,有益于广大旧体诗词爱好者并起到引领作用。应该大声叫:好!

 楼主| 发表于 2014-12-15 10:12 | 显示全部楼层
                                                             五、律声和,和的什么律
    这个律,肯定不是隋唐近体诗中的格律,而是按宫、商、角、徵、羽五音阶编排而成的乐曲的旋律。一说宫声是阳平,商声是阴平,角声是入声,徴声是三声,羽声是去声,王国维好象就是这观点。
    另一说五音即吟咏的韵律,宫声即东冬,商声即阳唐,角声即萧宵,徴声即咍灰,羽声即鱼虞,这明显是齐粱以后沈佺期、宋之问的近体了,与诗经的律声没多大关系。
    有人以现代西洋乐理来反证宫、商、角、徵、羽,说宫是A, 商是B, 角是C,徵是D, 羽是F, 中国的五声音阶外还有两个半音或伴音, 在旋律中作偏正使用。我不懂此道,不能乱说,写出来供方家参考,历史上曾有这么一说。至于明代朱载堉创建十二平均律,用旋宫转调来实现五音转换,修补半音不全的缺陷,是在《诗经》三千多年以后了,作不得准的。
    还有一说是喉、牙、舌、齿、唇,不知道怎么对应五声,这种理论看似不靠谱,其实极有可能是唯一正确的。《诗经》以前,诗就是歌,歌也就是诗,到孔子时或再往后点,诗与歌就开始各行其道了,诗在此时应主要以吟诵为主,吟诵有长短、宛转、急缓、换气,真的就要用到喉、牙、舌、齿、唇。看古人笔记小说戏剧,先生教学生时闭眼捋须摇头晃脑的作派,和学生依样学唱的模样,真是忍俊不噤,直到今天老师教学生诵读课文,不正是孔夫子一脉相传的遗风吗。我认为这个“不靠谱”是真的正解,是从实际功能和使用情况推知的,但我证明不了对也证明不了非。
    在殷周之时,诗歌有徒歌和乐歌之别,徒歌即无乐器伴奏的歌,也称谣,谣字即肉声。谣的古字是没有言旁的象形字。陶渊明的外祖父孟嘉就说过:“丝不如竹,竹不如肉”。肉声就是干唱,川剧的高腔就是在此理论上发展的。干唱也会有旋律,秧歌、山歌、船歌、茶歌、纤夫号子等等。为了歌声节奏的表达能力,手舞足蹈是加强旋律的手段。没有旋律起伏就不好听,没有节奏别人就跟不上趟。肯定也有字句段落(章节)的长短,总不会唱起来没完没了。乐歌即是有乐器配合演唱的歌,很象唐宋时的曲牌。各国的“ 肯走定千差万别,但也在一定的范围内变化,这从诗经中就可看见,两字一顿,四字一句,十五国皆如此,而乐曲也会心耳相应,才能引起共鸣。
    民歌“”范围广自由度大,在“国风”中可见一斑;小雅属筵享娛乐的歌,略有收窄,畅快为主;大雅为迎来送往郊祭的歌,隆重典雅;颂是赞美祖先神明的歌,庄严盛明。
    这些诗歌,特别是各国的“”歌,最初可能民间善歌者创作,未必合于乐曲的旋律,故各国宫廷中的太史乐正曲工等专业艺术人才,便采集回来加以增,以合乐曲中的旋律;筵飨音乐中的雅、颂等体的诗歌,因为承担了重要的政治功能作用,大部分都是这些艺人或士人的创作,甚至有君主王后的作品。
    中国人自古就无宗教,所以没有宗教歌,但中国人信鬼神祖先,所以有祭祀的歌。神是有功于人的先祖升天的报答,鬼是有恶于人的祖先的报应,人处于神鬼之间,两方都得罪不起,只有用雅颂一体祭祀了。
    被李白佩服得五体投地的谢朓,“一生低首谢玄晖谁念北楼上,临风怀谢公。”写了大量的这类祭祀神鬼的诗歌,《乐府诗集》中收了不少。当时,宫庭文人的主要作用就是起草诏、告、檄和宫词,《横吹》《清商》《相和》中收了很多这类祭祀的歌词。他最有名的诗句是《入朝曲 中“江南佳丽地,金陵帝王州”, 至今仍被江南各地大量引用。
             原诗                       译诗
    六宗禋配岳。五畤奠甘泉。   祖宗配山岳,五帝同甘泉。
    整跸九阙。清箫开八埏。   驾车游九州,清音遍人环。
    玉銮锵锵溶溶金障。   铿锵车铃响,片片彩云幡。
    郊宫光已属。升柴礼既虔。   郊祭宫有光,烟火正灿烂。
    福响灵之集。南岳固斯年。   祝福神灵应,江山万万年。
    李白杜甫也写的有,这类诗要多少有多少。因为合乐曲的诗和祭神的话总要说点好听的,字正腔圆,恭敬庄重是必须的,但信不信则是另说了。为了唱得好,诗人们变着花样换,哄皇帝佬倌开心么,文词中没有新鲜的,还会在祖先神鬼中找。为什么要这样贱?为了那块祭台上的肉。古代没有冰箱,也不可能天天吃肉,杀牲是要有说法的,太牢少牢更得慎重。中国古代节日多,据说有一百多个,一大半是祭祀鬼神的。这一是出于对祖先的尊崇,二是为了肚子有点荤腥,娱神的目的是乐己。文人说的时候慷慨激昂,真少了台上那块祭肉,不弄得恶声遍野才怪,那么高尚。孔夫子没得到祭肉便周游列国,李白一听见玄宗召见,便乐得不知所以,“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孔、白犹如此,何况他人。古人云:“学成文武艺,货与帝王家。”没有买的人,还得玩泥巴。聪明的当政者最会玩这套把戏,手上吊块祭肉引逗,不吃我,没得吃;要想吃,听话的。当年唐太宗看见天下学子参加科考,喜得对大舅哥说:“天下才俊,尽入吾彀矣。”外国皇帝也会玩这个,拿破伦设了很多科学奖,见那些方士为夺奖标,试验钻研争论不休,乐得说:“让他们自己争吧,我总算安静点了。吃祭肉,是天下文人的想,最理想的是能担任分祭肉的操刀手,但先要取得资格,就得“入吾彀矣”。 饿着肚子谈淸高理想雄心壮志的文人,除了孔孟,还真没有几人。造反呢?古已有言,秀才造反,十年不成,这肯定也是经历过检验的。中国五千年历史中,就沒有一朝一代是由文人造反成功的。再一点,文人也不可能代表全部文化,文化如海,文人知道占有的那点文学历史知识,只是其中的小部分,好如装在门檐下的花窗牙板牛腿雕塑类物什,对外炫耀有彩,对房屋的支撑加固作用不大;全世界四大文明古国相继灭亡便是证明,中国虽还一枝独存,并不是文学艺术的功劳,而是地理条件、文字、语言、习俗、经济、政治、军事、农业、工业、科技的功劳,文学艺术附丽而生,功名倒让它占尽了。弄清了这一点,便可理解乾隆爷斥纪晓岚的话:“朕以汝文字尚优,故使领四库书,实不过以倡优蓄之,汝何敢妄议国事?倡通娼,卖身的,优通尤,卖艺的,蓄之,禽兽方可蓄之,所以明清官服上的补子,一律是文官飞禽,武将走兽;皇帝是龙,皇后是凤凰;龙凤领禽兽。那龙凤是禽兽吗?敢这样问,是要灭九族的;还是今天好,没有性命之忧。
    龚自珍《已亥杂诗》中,有首祭河神求雨的诗:
    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
    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他把天不下雨归咎于九州无生气,万马齐喑便是现实状况,他希望天公重抖擞, 有点大胆, 敢提醒天公别打盹,并大声疾呼“不拘一格降人才”,还不是在借诗求神荐己嘛。他的诗不合祭礼,天公不听他的;也正因为天公不听,十年后天就塌了。塌之前他儿子领着英法联军放了一把火,把万园之园的圆明园给烧了。我认为毁圆有罪,烧园应该。这两个圆园虽同音,非同义呵,别骂我不爱国。
    这章说的有点跑题,赶紧拉回来。
    律声和,和的是乐曲。
(下章,律声和,和的有韵吗)

 楼主| 发表于 2014-12-15 11:20 | 显示全部楼层
绿叶、 发表于 2014-12-14 23:07
精华就是精华。优秀的民族文化理应弘扬传承,无可非议!
先生可谓是“达则兼济天下”的文人,走老夫子教化 ...

    我这里说的,其实你们心中也想过,只是没说出来而己。但有一些观点,确是我自己的,贡献出来大家分享,或提供给大家砸石头玩,比如“喉、牙、舌、齿、唇”那一段和“文人也不可能代表全部文化,文化如海,文人知道占有的那点文学历史知识,只是其中的小部分,好如装在门檐下的花窗牙板牛腿雕塑类物什,对外炫耀有彩,对房屋的支撑加固作用不大;全世界四大文明古国相继灭亡便是证明,中国虽还一枝独存,并不是文学艺术的功劳,而是地理条件、文字、语言、习俗、经济、政治、军事、农业、工业、科技的功劳,文学艺术附丽而生,功名倒让它占尽了。”后面还多得很,有空愿意就看一看,虽无补益,可供一乐,也比打麻将强一点点,你说呢?
问好!

发表于 2014-12-15 21:31 | 显示全部楼层
南郭散人 发表于 2014-12-15 10:12
五、律声和,和的什么律    这个律,肯定 ...

在很多地方杀牲看日子,这一古老的传统至今还在延续,说明文化的影响力太深太广哦。
说实话对“律”和“和”还没有认真的学习过,看后收获还不少。先生这大部头著作越看越精彩,辛苦你了。
顺祝健康。

发表于 2014-12-15 21:32 | 显示全部楼层
南郭散人 发表于 2014-12-15 10:12
五、律声和,和的什么律    这个律,肯定 ...

在很多地方杀牲看日子,这一古老的传统至今还在延续,说明文化的影响力太深太广哦。
说实话对“律”和“和”还没有认真的学习过,看后收获还不少。先生这大部头著作越看越精彩,辛苦你了。
顺祝健康。

 楼主| 发表于 2014-12-16 09:55 | 显示全部楼层
回钟杨兄:       诗歌的联句,象本坛的张迭迭那样,是从汉代开始的,叫“柏梁体”,是汉武帝与群臣在柏梁殿联句而兴起的一种写诗方式,一人一句或一人两句至四句,成为筵饮中的一种乐趣。唱和诗是从中晚唐开始的,叫“元白皮陆体”,元是元稹,白是白居易,皮是皮日休,陆是陆龟蒙,跟韵踏平仄,一步也错不得,限制了诗歌的自由抒情,后来学此道的人不多,本坛倦客玉水二先生倒常能见。
    我的这部《寻诗问道》,是把那些学者大家的理论用通俗能懂的话讲给大家听,那些纯理论的书和笺辞,要让人读懂是很难的,大多数是用前词证后词,引用的出处又偏僻,又沒有白话讲解,古人尙且难知,何况今人呢。真的读懂了,也没那么高深,大家心中所有,只是口中所无而已。我把这些理论搜辑批发过来,再分捡归类,搭配成套卖出去,免不了有点夹藏私货,起码包装盒蓑草绳是自己搓的。
    至于上章中的吃“祭肉”,其实只是调侃,祭肉也不止是肉,而是禄位官职。但禄位官职又确与肉有关,古人把达官贵人叫“肉食者”,把平民百姓叫“素食者”,还有一句名言叫“肉食者鄙”。虽然肉食者鄙”,但想吃肉的人才不管鄙不鄙,读书人尤其如此,吃不上祭肉,读书干吗的?
   不管写新诗旧诗,读点书还是有好处的,读我的《寻诗问道》算是个捷径,我以为是捷径,要是看官网友读了说更糊涂了,那就是招骂上门,扔石头吐口水随便,因为后面还有很多不是老师教的东西。
   以后接着说, 问好!


 楼主| 发表于 2014-12-16 10:27 | 显示全部楼层
                                                      六、律声和,和的有韵吗
    上回说律声和,和的是乐曲。乐曲如水,连绵波迭,诗句总不能横断逆流吧,总得合着曲韵规律来抑扬顿挫,因此,诗歌便需要韵律来押乐曲。押,就是匹配符合的意思。
   《诗经》至汉魏的一二千年里,诗歌的韵还不是声母韵母的韵,那时连这个也没人发明出来,那时的韵叫顺韵,顺着语文声气连续不悖的韵,也叫自然韵。中国现今最古老的书是《周易》,周易有卦辞和爻辞,卦辞是六十四卦各有一辞的解释,而爻辞是每卦六爻的细解。卦辞是文王作的,爻辞是孔子作的,有人说不是,这不管,我们只讲辞,不管谁写的。举一节乾卦“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与鬼神合其吉凶,先天而天弗违,后天而奉天时,天且弗违,而况人乎,况鬼神乎。”坤卦辞一节;“坤至柔,而动也刚,至静而德方,后得主而有常,含万物而化光。坤道其顺乎?承天而时行。”读来章节声调都在阴平阳平调上旋转,一点也不拗口,语气自然流行,顺口顺耳,是自然的状态,所以叫顺韵。
    后来大批疑古派学者根据这种顺韵状况说,太顺了,象秦汉时代的人说的话、行的文,不象商周时期古人说的,一点也不佶屈聱牙。好象三四千年前的祖先,还是象四五十万年前的猿人那样,只会哦哦哦、嗬嗬嗬发一些简单的吼叫,用手脚劳动,用下半身繁殖,一点也不会用语言交流,我敢肯定不会是这样的。祖先会说话要比会写字长得多,会唱歌比会写诗也长得多,至少不会少于两三千年。在说话唱歌的影响下形成了习惯用语,后来便形成了诗文,诗经中的很多句子,不也是口语白话吗,有的今天还在使用,“我心匪石,不可转也。我心匪席,不可卷也。”“一日不见,如三月兮。”“子不我思,岂无他人。”“出其东门,有女如云。”“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硕鼠硕鼠,无食我黍。”多了,难道这些句子不更比易辞更顺吗,也是假的?
    民国年间出了一个疑古派,顾颉刚、钱玄同是集大成者,还有一部大书《古史辩》。他们对传统的“盘古开天地”、“三皇五帝”等概念构成的中国古史系统,提出了 “层累地造成的中国古史”的观点;认为“时代愈后,传说中的古史期愈长”;“时代愈后,传说的中心人物愈放愈大”;虽然“不能知道某一件事的真确的状况,但可以知道某一件事在传说中的最早的状况” 等等, 一句话,中国先秦三皇五帝尧舜禹夏的历史大都是编造的、神鬼的、伪假的,不可信。对不对各有看法,我只想问一句,没有那些祖先,我们黄皮黑发的后人从哪儿来的?白种人肯定不认,黑种人心又不愿,难道真是女娲娘娘用黄土抟的?那些疑古的大师们,无疑是从女娲娘娘坐下的石头里崩出来的。
    疑古派的重要人物钱穆,考出铁证说孙子孙膑是同一个人,由此名声遍南北,三十年代便从杭州中学教师升入北大做教授,真是少年得志呵。可是1972年山东临沂银雀山汉墓挖出了西汉竹简一两万枚,其中既有《孙子兵法》,又有《孙膑兵法》。真相大白后,台湾学者李敖嘲之曰:“所谓大学者也,大言欺人耳”。就连始作俑者顾大教授,也早早悄悄收起了“大禹是条虫的”高论。 所以我劝各位千万别上学者们的当,对怎么写诗,他们也没有这方面的教育,连他老师老爸也沒有,也是拾前人牙惠,与其吃他们嚼烂了的,甚至是错的,莫如自己淘,保不齐还能捡个漏。
    孔颖达在注《毛诗正义》中说,“诗之大体,必须依韵,其有乖者,古人之韵不协耳。之、兮、矣、也之类本取以为辞,虽在句中,不以为义,故处末者,皆字上为韵。”            
    孔颖达是个政治家,他是秦王府十八学士之一,后来封了县侯的。他也是个了不起的学问家,有《五经正义》注疏,作为唐代开科取士的教材。他疏证的《毛序诗经》多从政治考量,深为遗憾,但他对诗经的篇章句结构,多有发现,很值得一观。
    说点老实话,韵律其实是语文趋同的必然,岂止是诗歌,古文中的诏、告、谟、铭、辞赋,读来一样有韵律,亦如曲律有高低起伏,这是华夏单音独体的文字特征决定的,是文化基因,改不了的。      
    汉字作为象形文字,相对于拼音文字,与诗的意象表达有着天然的联系。有个叫姚淦铭的人还提出了“字思维” 的论点,并论证说“汉字在思维故汉字在”、“中国人以字为本的思维理念”、“汉字以形为本的思维理念”、“汉字内存思维的解读”、“换一种角度看汉字思维”、“汉字与中国人的思维特点”。 有点拗口有点泛澜,反而收小了汉字的表达空间。
    汉字在四五千年的演变中,已逐渐规范化和抽象化了。指事、象形、形声、会意、转注、假借这六种造字方式中,象形的比例其实很小,形声、会意占绝大多数,把汉字称象形文字有点名不副实,但汉字又确从象形而来,从母系追源,这么冠名也对。到现在,汉字已经成为纯粹的单音独体的语义符号,识字便可推知大概,也正与我们头脑中的形象貌合神附。正因有此优点,美国诗人庞德说“中国汉字组成永远是诗意的,情不自禁的是诗意的,相反,一大行的英语字母却不易成为诗。
    这句是从网上和别处查抄来的。我不懂外文,我们上学那会儿正是“文革”, 学校也很少教这个,因为“帝修反的狼子野心”,就是要潜移默化的培养洋奴买办,学会了他们的话,万一邯郸失步了,就不定走向何方去了,深以为憾而失笑。现在想一想,外国人与中国人也大致差不太多,人性、感情、好恶,思想则因社会宗教文化的构成而大相径庭。但诗歌想必也差不太多,押韵也是必须的,我就在由英、法、德、俄、匈等文译的外国诗人诗中,不止一次见过说“押什么韵真伤我脑”、“那是个窄韵诗人,写的东西不知所云”等等。外国诗的“窄韵”,会若唐宋间的格律吗?懂洋文的有志者可以一探,最好是独行背包的驴友,别听导游旅行社的指导,兴之所至,足之所达,没准在比较文学中会出个大家呵。
    又有点扯远了,还是回来说《诗经》中的诗,当然是押着顺韵的。这一方面是乐曲的挟制,另一方面是顺口。这个顺,是与乐曲紧密联系的,与声调的起伏、高低、长短、急缓相配合的。
    但时代在发展,诗与歌也开始了分道扬镳,大约在孔子以后便开始了这种进程,诗以吟诵为主,歌则唱。到了汉魏时代,李登的《声类》对声母韵母相同的字音作了归范,切读通假,但没有经过四声音位归纳,只是把同音字归在一个声类,主要是使乐府诗歌合曲律,比较宽泛,据说有几百个音。到齐梁时代,沈约和周颙的《四声谱》《四声切韵》,从佛经的翻译和诵读的梵呗声中,发现了语音的规侓,定出了平仄四声,对诗歌的创作进行了约束。这时的诗歌,已不同于汉魏六朝三四百年间的乐府诗,而是以文人贵族为主的宫体诗。宫体诗要华丽、绮縻,艳冶才风雅,这就需要对乐府诗歌进行改造。宽泛地说,宫体诗也是乐府诗的一部分,都可合乐唱,也适合文人吟诵。但严格说宫体诗是另一种乐府诗体。由此往下,有关声韵的书就多了,举也举不完,因为这些书都失传了,从后人的书中略知一二。到了初唐,沈佺期和宋之问对诗的音韵平仄对偶粘联四声八病作了规范,并获得了官家的肯定,于是便在科举中实用。凡是符合官定韵书《广韵》《平水韵》的诗,叫近体诗,不符合的诗,叫古体诗。自此而后,中国传统诗歌大致分为三种体裁,古体诗,乐府诗和近体诗。近体诗不止只有五言七言,还曾有过六言九言,不仅止有四句八句,也曾有过六句十句的,排律不限句,只是这些异体格律诗没有好作品表现,被遗忘淘汰了,现在定格在五绝五律为四句八句,七绝七律定格在四句八句中,而且只能押平声韵,考试时还不准阴阳串门。这就象小姑娘跳房子游戏,踩线出格都不行,写的再好也要黜夺。有时我在想,古人写近体诗,到底是抒发情感呢还是填空。
    近体诗的韵部和平仄,还有四声八病的限制,据说最早是沈约归纳的,沈约《四声谱》在隋唐的战乱中散佚了,后人根据他的学说,在诗中对应找的,猜想居多,做不得准的。
(下章,四声八病是什么东西

发表于 2014-12-16 21:27 | 显示全部楼层
千千有头万万有尾。原来“律”就是这样演化来的哦。真是不读不知道一读吓一跳。
天气寒冷,写大部头著作要注意健康哦。

 楼主| 发表于 2014-12-17 09:19 | 显示全部楼层
稿子是现成的,只是誊录要费点功夫。现在写,一是精力不够,二是思维跟不上了。要服老。
诗歌的韵律最早就是从歌曲上来的,后来李渔的声律启蒙和笠翁音律也是落在戏剧歌曲上。

问好!

 楼主| 发表于 2014-12-17 09:40 | 显示全部楼层
                          七、四声八病是些什么东西
    古今讲诗词格律的人,最怕讲的就是四声八病这种东西,讲不好,非常绕,例子多却又定不了形,用后代押前代,毛病多有,用当代又无可征实。比如古诗十九首《行行重行行》,开篇便是五个平声,用诗法衡量,错误大大的,用诗歌抒情讲,那又妙不可言,这就是“诗无达诂”,用现在白话讲,就是怎么讲诗没有标准。即然没有标准,我只要巴点谱,也不算乱说。
    中国汉字的读音,不管东西南北中,方言若何,都只有一个读音,但这个音,便千差万别,比如乐字,我知道至少有四个读音,但书写出来便一目了然。所以从秦后开始, 字体同形, 方言各异, 同形便有标准音阶, 方言则随习依俗。正因有此,才有了四声定位的标准音。
    “四声”指“平、上、去、入”,这四声中各有阴阳, 也就是至少有八声, 这八声还有通假、借代、交替的关系。入声字现在很少了,多在两广福建的俗语中,因此四声只有三声,但在平声中分出了阴平-和阳平,便形成了今天的四声。
    “八病指作诗应当避忌的八项弊病,即平头、上尾、蜂腰、鹤膝、大韵、小韵、旁纽、正纽:
    平头,五言诗第一字,第二字不得与第六字、第七字同平仄;
    上尾,指第五字不得与第十字同声韵;
    蜂腰,指五言诗第二字不得与第五字同平仄、两头粗、中央细,有似蜂腰;
    鹤膝,指第五字不得与第十五字同声,两头细,中间粗,有似鹤膝;
    大韵,指五言诗两句之内不能有与韵脚同一韵部的字;
    小韵,五言诗两句各句之间不能有同属一个韵部的字;
    旁纽,指五言诗中两句各字不能同声母;
    正纽,是指五言诗两句内不能杂用声母、韵母相同的四声各字;
    宋代以后,用今音反推《诗经》强押,如“”字读若“”、“”字若“”、“”字读若“”、“”字读若“”、“”字读若“”、“”字读若“”、“”字读若“”、“委蛇”有十二个变化、“”字有十五个义意、“”字有十二个读音等等,我的妈呀。问题是读音倒是顺了,听的人懂得起吗?诗经是要唱的歌词,唱出来还是那个味儿么。孔乙己告诉小鲁迅“”字有六种写法,比起这些注诗学者来,还真老实多了。
    其实,宋后诸人总结附汇出来的诗病,哪止这八种,还有“双声,叠韵,拗体,全平,全仄,宽押,窄押,隔押,重押,合掌、平杂,折腰,协韵,离合,不粘,不对,不偶,使事,重典,趁贴,语直,意浅,脉露,味短,韵散,迫促,乖戾”等等等等,至少还可列几十个。写诗的人要在这张格律网中不碰钩踩线,还写得出好诗,那才真是文曲星下凡显灵才行。严羽在《沧浪诗话》中说,“夫诗有别材,非关书也;诗有别趣,非关理也。”“和韵最害人诗,”杨慎在诗话中说“唯格律最害诗意。”还有很多非言韵部格律的言论,就不列举了。
    这些我都不太懂,但我有清代仇兆鳌笺注的《杜诗详注》和清代王琦笺注的《李太白全集》,还有《苏轼诗集》和《元好问诗集笺注》等等,还有几部有名的《诗话》,我就是从这里面辑出来的,至今也未弄明白透澈。但要说一点,写诗抒发的是情、气、神,不是跳房子游戏,李白很少写律绝,自然成律绝便是天下第一;杜甫一生工律绝,最好的诗却是古体歌行。而且悄悄告诉各位,在杜诗格律中,四声八病一样不缺。连发明《四声谱》的沈约,也是诗病多种。说明什么,格律与诗无关,也不可能格律出好诗;真若此,从隋唐开科取士,至清末一千余年三级考试中,数百万秀才、举人、贡士、进士,会有多少经典佳作啊,可惜的是,一首也没有。明代出过一本《应试诗汇》,胡应麟在《诗薮》中说了一句,至今也没见过,可见影响有限。另外,中国超一流的大诗人大文人,没有一个是科举出来的,李白杜甫不是,再往前的陶渊明,谢家叔侄,曹氏父子也不是。再往前的屈原,肯定也不是,因为那时还没科举这一选才的制度呢。
    中国传统诗的韵律,大致有三变,一是秦汉之前,押乐曲顺韵;汉后至南北朝,押切韵,把通假字音读顺,把意义弄明白,隋唐后押律韵。这是因为科考和诗歌分道的必然,宋后严规重矩不知变通,造成元明清不敢破拆唐宋藩篱的遗撼。清代科考中后期没有考诗赋,因此,诗赋至迟在清中后期就中断了。今天中国的诗人,既不懂古诗的学习继承,也不遵重汉语形音义的规律,文章粗糙冗长,新诗比老太太裤腰还松散,以浅淡到不知所指所云为故作深奥。特别是一些写古体传统诗的人,遣词用句与今天语言相去甚远,一些字词的组合,连作者自己都未必懂,别人怎么能理解呢。更有甚者,一味堆砌典故,自以为深奥古邃,有其如此,那还不如读典故来得更便捷。而那些精典中通神的诗,典故极少,有的甚至没有。所以,怎么写好诗,可以全然不管这些诗法诗病的忌讳,情到意到神到,不论新旧体,都会是好诗。好诗是佳酿,38c。~52c。度初饮味似不够,慢慢回味会醉人悠远,终身难忘。劣诗似劣酒,60c。~90c。,以为酒精多,其实难下咽,喉咙火烧火燎的疼。神诗是醪糟米酒,醇甜淡雅,你就大碗喝吧,即能保身养体,又不会酒精中毒,就是醉了,也会有美梦相伴。《诗经》时代的诗,便是这种醪糟,有黍米的、大米的、小麦的、大麦的、高粱的,还有水果的,我请你们随我慢慢饮。饮之前先上点音乐,酝酿一下情绪,饮礼不可以急迫嘛。
下章,八音克谐,无相夺伦,神人以和

发表于 2014-12-17 14:22 | 显示全部楼层
        先生博览群书,梳理文学艺术和诗的脉络,并引经据典,谈体会、发表见解,教化浇育文人不拘泥于体式,要出于情,达于神,传于趣,写出精品。是这个意思吧?
    希望著述完《寻诗问道》后,多讲讲怎样出于情,达于神,传于趣的技艺!谢谢。

祝康乐!

 楼主| 发表于 2014-12-17 17:37 | 显示全部楼层
    不敢教化教育,只求同气相询,同声相应而已。
    至于“
出于情,达于神,传于趣”,正是诗歌三要素,也是《寻诗问道》的一章节,当然会贡献出来让网友批评,但还得等几天,我不能把后章提前,打乱了秩序,文意不连贯。至于说的对不对,希望广大网友方家多多指教为是。
问好!

发表于 2014-12-17 20:36 | 显示全部楼层
南郭散人 发表于 2014-12-17 09:40
七、四声八病是些什么东西    古今讲诗词格律的人,最怕讲的就是四声八病这种东 ...

       写诗要不犯诗病很难,以前只听过两三种。现在先生一列就是八种,仔细想想要都在这些网里打到好鱼真难。建议先生在那八种“诗病”中举些列句,让读者或学习者领会领会,会更直观,更能明白。
     瞎说的,莫在意哈。

发表于 2014-12-17 20:47 | 显示全部楼层
绿叶、 发表于 2014-12-17 14:22
先生博览群书,梳理文学艺术和诗的脉络,并引经据典,谈体会、发表见解,教化浇育文人不拘泥于体式 ...

写诗要不犯诗病很难,以前只听过两三种。现在先生一列就是八种,仔细想想要都在这些网里打到好鱼真难。建议先生在那八种“诗病”中举些列句,让读者或学习者领会领会,会更直观,更能明白。
     瞎说的,莫在意哈。

 楼主| 发表于 2014-12-18 10:32 | 显示全部楼层
    稿子中本举了些例子,再一讲,就长了,限于篇幅,就删了.其实也没多少用处,写诗万不可在此留连刻意求工,只要诗好,一切格律统统作废难羁.八种诗病岂止八种,我下面还举了二三十种,要再一细讲,半本书都没了,诗家不可在此耽搁.知道点大概就行了。
问好!
高级模式 自动排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