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孜阿坝行·藏寨
领队转达大会日程说,如果我们的徒步可以早些完成,还可以赶回运动场,欣赏当地人藏式的摔跤、举重、射箭的比赛内容。我们走在大路上,路上阳光明媚,驴友们笑脸明媚,河边上水光明媚。大家很快上了转运车,向我们今天徒步的出发点瓦达藏寨赶去。大巴开向山村,看到的藏居全都是新建的,光彩夺目。
我们到了瓦达村,村口的专栏上介绍:瓦达村位于炉霍县虾拉沱镇政府以北约4公里,距县城约11公里。鲜水河沿藏寨脚下缓流而过,河谷成片的青裸地,四季景色宜人。站在上瓦达藏寨,可俯瞰村落与河谷。田园错落有致,是甘孜州优质的乡村田园景色拍摄点之一。路边,我们看到锦绣炉霍、鲜水集市的广告语。
后来知道,鲜水,是这里流向县城炉霍的一条河流;由此也理解了为什么炉霍自称鲜水首城。这里的专栏还介绍,瓦达藏寨景区主要由日月广场、特色藏家民居、藏式水磨体验、乡村特色旅游、民俗酒店以及鲜水河谷溪畔游憩区构成,具有独特的藏家文化、民俗风情。出发前,贵州老年大学的驴友带起了手杖操。
出发前,裁判长还专门打招呼,疫情之后,身体还在恢复中;要求大家不要求快,关键是坚持。出发点这地方还有红炉山地跑标志,后来弄清楚这是明天比赛的项目,他们也是以这里为起点。但他们距离比我们更长,有27公里。出发后,我们开头一段就在村边水泥路上。一路上天空有很多飞鸟,也是藏区特色。
我问当地几个来鼓劲的女法官,这究竟是老鹰还是秃雕?她们说,这是乌鸦!我想,同样长空飞翔,这名字影响感受。这瓦达村盘旋在一片山头上,由低到高的藏族民居,把山头变成了一片红。倾姑娘说,山顶那片房子,就像是在天之上。有驴友说,这全新程度,投入够大,比起内地很多村庄整体上都还更新些。
一路的小溪和树木,这里真有活力。一路上坡,队伍很快拉开了距离。我在前边发现这里乌鸦的特点,全是红嘴乌鸦。村边走过,沿途还有些铜像,反映着藏族的生活情境。一条水泥路从村中绕过,水泥路下边是民居、水泥路上边也是民居。走在前边的驴友,不时提醒,快回头,看下边的藏寨好漂亮!一会大家又说,看,上边的藏居好绚烂!
太阳这时照在山上、水上、房子上,渐渐的走热了。一层层脱下外衣,好几人都只剩了一件T恤。一路上当地人问我,冷不冷?我说,风吹起有点冷。前面路边上,一排土墙,不知当初这土墙为了用来隔离什么。路边几棵老树,粗壮的树干,虽然已经皲裂的状态,但铭刻了岁月、留下了沧桑。我在想的则是,原来这地方,树木是可以存活的。
确实,川西平原的居住者,既喜欢树、又喜欢竹;既喜欢花香、也喜欢草绿。但川西高原的居住者,似乎这方面没有完全跟上来。如果大家都多种些树,高原防紫外线可以更有成效。路边几幢别墅,与一般藏式房屋有不同,但作为民居,算是另树一帜。走到村边,一座白塔,真有一种庄严之感。
离开村庄,走入荒山。这里,一些当地人不知从哪里冒出来,十多个男女老少坐在路边山坡上,无言的而又关心的观望着我们。老太婆、老大娘手中还摇着转经筒,一些小孩子则望眼欲穿的看着我们。高山之上,真像一个云中居住的民族,在高原上坚持不懈。光是想着他们生活的地方,就觉得高不可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