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28901|评论: 52

[走遍四川] 甘孜阿坝行·开幕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3-5-19 20:3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疫情发生以来,全国徒步大会也被耽误。情况好转、各地解封以后,全国徒步大会今年组织了第一次活动。很巧,这次活动地点在四川甘孜州炉霍县、延伸活动在阿坝州色达县。这两个地方,我都没去过,这次正好是填补空缺的一个机会。炉霍县开五一运动会,我们徒步大会的参加者也是运动会的一支队伍。我们宾馆外有一条河,河对岸一道坡,坡上就是鳞次栉比的藏式建筑。更远处的左侧山巅,还是一片冰雪。
DSC_8296.JPG DSC_8309.JPG
参加开幕式,地点在炉霍中学旁边的大操场。路不远,但开幕式之后还要到远处景区出发,必须开动大巴。上车前,这辆车组委会派的工作人员看到我:你就是老歌嘛,我们还一起徒过步的嘛!我觉得没印象,她又说,我是青姑娘,我们走三江一起得嘛!我还是没印象,因为一路走过没遇到过叫青姑娘的。后来才弄清,叫倾姑娘,这似乎有印象。
DSC_8213.JPG DSC_8220.JPG DSC_8186.JPG
大巴出发,当地警车还为我们远道的客人开道。来到校门口,依次入场。校门里等待开幕式的不同方阵的军人、武警、学生、消防队员、山地跑队员,都向我们问好。亲切的笑容,表现了当地人对远方客人的热情问候。场地中央空着,应该是一会各方阵的落脚地;场地两边,整齐的摆着塑料凳,还有编号,我们对号入座。
开幕式开始前,先演出了文艺节目。当地藏族青年的舞蹈,回顾了红军经过炉霍前后的社会状况、讲述了红军在炉霍的动人故事。其中一副博巴政府的挂牌,让我对博巴一词产生了探究之意。我先问坐在我旁边的一个当地人,她也不知道这词的意思;我再问一个当地干部,他也不知道。不过,他马上去帮我问当地老人。
一会他过来说,问清楚了,博巴就是藏语藏族的意思。当年红军在这里建立的藏族红色政权,被称为博巴政府。高原风大,太阳时隐时现。会场上摄影的无人机飞起,还有天空的飞鸟,都在同时飞翔。有观众说,老鹰不怕无人机!还真有趣,后来看国际新闻,有国家训练老鹰来对付无人机。不过,无人机和老鹰都有大有小,要看大小吧!
国旗走在队伍的前面,会旗也紧跟在后。还有马队,这在大城市里是看不到的。马背上的康巴汉子盛装而来,人高马大,洋溢着节日气氛。大会解说词介绍马队时我记住了一句话,因为红军在这里建立了第一个红军骑兵师,所以运动会组织了这支马队。后来,我对这支骑兵师有了更多的了解。
DSC_8243.JPG
我们团队参加入场式的40个名额,被分配给了编号在后面的队员。有驴友因不能加入方阵而遗憾。一会,领队说差了两人,让她们快去;一会,这两人赶到了,她们又没了名额。入场式有红旗队伍、军民方阵、身穿红军服装的小学生代表。几支队伍在大会主席台前面的空地集中,我们的徒步队员方阵虽不是整整齐齐,但却是精神抖擞。
DSC_8276.JPG
入场式完毕,我们驴友座位旁边,几排盛装的藏族人员,引得我们的驴友纷纷与他们合影。当然,组委会交代过,与当地人合影,先要经过当地人同意。不过,每次驴友们要为他们照相或合影,他们都热情相待。一会,全国登山协会的负责人张博士,把全国徒步大会的会旗,授予炉霍县。 DSC_8265.JPG
会旗交接仪式告一段落,主席台上身着红军装、站成一排的10名号手先后吹响了冲锋号,我们徒步队员首先出征。礼仪人员举着徒步运动员队的牌子走在前边,运动员代表举着全国徒步大会旗帜紧跟后边;我们全体徒步队员绕场一周。整个会场都在为我们鼓掌,不少人呼喊着:炉霍欢迎你!
主席台前,竖起了全国徒步大会出发点标记的充气门,大家挥舞着手中的国旗,兴高采烈的阔步向前!走出会场,街上兴致勃勃的各民族同胞,都喜气洋洋的目送着我们出发的队伍。路边还有几个喇嘛,笑容可掬的看着我们经过。我说,为你们照张相,他们笑着接受了。当地人真是热情,让人感受民风的淳朴。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231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楼主| 发表于 2023-5-19 20:58 | 显示全部楼层
DSC_8386.JPG

 楼主| 发表于 2023-5-19 20:58 | 显示全部楼层
DSC_8329.JPG

 楼主| 发表于 2023-5-19 20:58 | 显示全部楼层
DSC_8336.JPG

 楼主| 发表于 2023-5-19 20:58 | 显示全部楼层
DSC_8342.JPG

 楼主| 发表于 2023-5-19 20:58 | 显示全部楼层
DSC_8346.JPG

 楼主| 发表于 2023-5-19 20:58 | 显示全部楼层
DSC_8393.JPG

 楼主| 发表于 2023-5-19 20:58 | 显示全部楼层
DSC_8394.JPG

 楼主| 发表于 2023-5-19 20:58 | 显示全部楼层
DSC_8405.JPG

 楼主| 发表于 2023-5-19 20:58 | 显示全部楼层
DSC_8422.JPG

 楼主| 发表于 2023-5-19 20:58 | 显示全部楼层
DSC_8433.JPG

 楼主| 发表于 2023-5-19 20:58 | 显示全部楼层
DSC_8442.JPG

 楼主| 发表于 2023-5-19 20:58 | 显示全部楼层
甘孜阿坝行·藏寨

领队转达大会日程说,如果我们的徒步可以早些完成,还可以赶回运动场,欣赏当地人藏式的摔跤、举重、射箭的比赛内容。我们走在大路上,路上阳光明媚,驴友们笑脸明媚,河边上水光明媚。大家很快上了转运车,向我们今天徒步的出发点瓦达藏寨赶去。大巴开向山村,看到的藏居全都是新建的,光彩夺目。

我们到了瓦达村,村口的专栏上介绍:瓦达村位于炉霍县虾拉沱镇政府以北约4公里,距县城约11公里。鲜水河沿藏寨脚下缓流而过,河谷成片的青裸地,四季景色宜人。站在上瓦达藏寨,可俯瞰村落与河谷。田园错落有致,是甘孜州优质的乡村田园景色拍摄点之一。路边,我们看到锦绣炉霍、鲜水集市的广告语。

后来知道,鲜水,是这里流向县城炉霍的一条河流;由此也理解了为什么炉霍自称鲜水首城。这里的专栏还介绍,瓦达藏寨景区主要由日月广场、特色藏家民居、藏式水磨体验、乡村特色旅游、民俗酒店以及鲜水河谷溪畔游憩区构成,具有独特的藏家文化、民俗风情。出发前,贵州老年大学的驴友带起了手杖操。

出发前,裁判长还专门打招呼,疫情之后,身体还在恢复中;要求大家不要求快,关键是坚持。出发点这地方还有红炉山地跑标志,后来弄清楚这是明天比赛的项目,他们也是以这里为起点。但他们距离比我们更长,有27公里。出发后,我们开头一段就在村边水泥路上。一路上天空有很多飞鸟,也是藏区特色。

我问当地几个来鼓劲的女法官,这究竟是老鹰还是秃雕?她们说,这是乌鸦!我想,同样长空飞翔,这名字影响感受。这瓦达村盘旋在一片山头上,由低到高的藏族民居,把山头变成了一片红。倾姑娘说,山顶那片房子,就像是在天之上。有驴友说,这全新程度,投入够大,比起内地很多村庄整体上都还更新些。

一路的小溪和树木,这里真有活力。一路上坡,队伍很快拉开了距离。我在前边发现这里乌鸦的特点,全是红嘴乌鸦。村边走过,沿途还有些铜像,反映着藏族的生活情境。一条水泥路从村中绕过,水泥路下边是民居、水泥路上边也是民居。走在前边的驴友,不时提醒,快回头,看下边的藏寨好漂亮!一会大家又说,看,上边的藏居好绚烂!

太阳这时照在山上、水上、房子上,渐渐的走热了。一层层脱下外衣,好几人都只剩了一件T恤。一路上当地人问我,冷不冷?我说,风吹起有点冷。前面路边上,一排土墙,不知当初这土墙为了用来隔离什么。路边几棵老树,粗壮的树干,虽然已经皲裂的状态,但铭刻了岁月、留下了沧桑。我在想的则是,原来这地方,树木是可以存活的。

确实,川西平原的居住者,既喜欢树、又喜欢竹;既喜欢花香、也喜欢草绿。但川西高原的居住者,似乎这方面没有完全跟上来。如果大家都多种些树,高原防紫外线可以更有成效。路边几幢别墅,与一般藏式房屋有不同,但作为民居,算是另树一帜。走到村边,一座白塔,真有一种庄严之感。

离开村庄,走入荒山。这里,一些当地人不知从哪里冒出来,十多个男女老少坐在路边山坡上,无言的而又关心的观望着我们。老太婆、老大娘手中还摇着转经筒,一些小孩子则望眼欲穿的看着我们。高山之上,真像一个云中居住的民族,在高原上坚持不懈。光是想着他们生活的地方,就觉得高不可攀。

 楼主| 发表于 2023-5-19 21:49 | 显示全部楼层
甘孜阿坝行·长征

路边一个红旗形状的木牌,上面写着:红军进驻炉霍老县城线路。1936年3月5日,红三十军八十八师在刘伯承、程世才的率领下,沿鲜水河向炉霍进发。进入炉霍境内后,在将军梁子击溃了当地反动武装,之后与八十九师在虾拉沱镇章达村汇合。3月7日,红军乘胜追击,从虾拉沱镇瓦达村沿老茶马古道进入炉霍老县城。

瓦达村,这就是我们刚才徒步起点的那个村子。路上,我还问炉霍县与我们一起徒步的体育局长,这里叫瓦达,还有叫达瓦的,分别是什么意思?他说,达瓦是藏语的月亮,尼玛是藏语的太阳。不过,他的回答还是没有说到瓦达。回来我查网上,网上也没有对瓦达含义的介绍。瓦达村为什么叫瓦达,我不知道。

一路上,组委会派出的领队在前边让大家压着脚步,不要走得太快。我们一路上有三支队伍打着自己的队旗:云南的、贵州的、成都的。成都驴友的旗帜是我举起的,一路坚持到底。这不成问题,因为全国徒步大会照顾大多数,难度不太大。前几次参加徒步大会,我都是队旗在手,全程快走。

远远看到路边的一段缓坡,坡上已停了一辆越野车,一个中年人正站在一面木塑的红旗前。我们路过的时候,中年人招呼我们休息一下。前锋正担心大家走得太快,这时正好在木牌前停下。我正好先看红旗木牌上书写的内容,标题是:红军田。内容是:1936年4月,红军在炉霍帮助当地群众开展春耕。

文字具体介绍:在粮食紧张的条件下,红军各单位分别准备种子、工具、背粪、打土巴,共帮助老街、宜木、斯木、仁达、雅德、泥巴、旦都、朱倭、充古、卡娘等十个乡春播四万余亩,占当时总播面积70%,期间留下了“朱总耕耘”“徐帅拉犁”的佳话。朱总耕耘、徐帅拉犁八个字,让我十分注意。

一会,中年人说起这下面的河坝,就是红军到炉霍的大道。他问起我们中年纪最大的,大家推出了云南的老陈,74岁;他又问最小的,我说有对父子,其中那儿子肯定最小。那父子过来,大家一问,那儿子只有14岁。一个甲子的差别,让人感慨良多。全国徒步大会刚开始那几年,参加人岁数看还有不少中青年,这次更多还是老年人。

一会,中年人看到张博士和王总走来,马上说,遇到领导了,汇报一下炉霍的红色历史。他还说,这次活动策划,最先还是他做的。我们这才知道,他是县上的旅游中心主任,姓何。他介绍红军长征在炉霍的三件大事:第一件,一个犯错的领导人——他没有直接提张国 焘名字,但都知指他——南下主张被否定。

第二件,为了提振士气,朱德倡议举办了红军运动会,这是长征中的第一次。第三件,就是开幕式致辞中提到的骑兵师,各部队抽调马匹组建起来,最后牺牲在与马家军作战过程中。骑兵师的师长,就是百丈关失败归来的许世友,由副军长降职为师长。还有一个信息,就是炉霍先后驻扎了四万红军,而本地只有两万人口。

这让我回顾那段历史。南昌起义想占领南昌失败了、秋收起义想攻打长沙失败了、广州起义想攻占广州失败了,这里四方面军想攻打成都失败了。这是当时力量对比决定的,必须照毛泽东所说,农村包围城市,而不是幻想着先占领城市。城市是当时国民党军队最不愿放弃的地方,也是红军不能硬碰的原因。
DSC_8438.JPG
DSC_8461.JPG
DSC_8523.JPG
DSC_8525.JPG
DSC_8527.JPG
DSC_8529.JPG
DSC_8534.JPG
DSC_8538.JPG

发表于 2023-5-19 23:17 | 显示全部楼层
  分享精美图片,增加历史知识。

发表于 2023-5-20 08:59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3-5-21 22:34 | 显示全部楼层
DSC_8670.JPG 甘孜阿坝行·牧场
继续前行。这里是一大片平缓的山包,浅浅的一片青草,一大群牦牛在远处的坡上吃草。草很浅,有驴友说,还没长起来就被牛啃了,哪里还长草嘛!不过我们知道,这里草吃不完的原因,其实就是草原太辽阔了!野草啃不尽,此啃彼又生。这就像西方不亮东方亮、黑了北方有南方,地域优势摆着呢。
前面的顺着土路往前走,从山坡上转到山坡下。一个驴友停下来,脚已经走伤了,另一个驴友正为她上药缠纱布。看来,应该是鞋子没穿对,要不然不会这么容易打脚吧。一般来说,有了一天的经历,高反差不多可以缓解。不过,还是有几人在经历了第一天之后,第二天仍然因为高反不能坚持下来。
高原上,纵横交错的有一些沟渠。有驴友走在这里,发现沟边一朵朵粉红色小花,连成排的开放在水面之上。阳光下,流水潺潺,微波荡漾;水光映着花色,都感觉太美了!我们在前面转过一个山包,回头一望,山沟两面,大家之字形绕过来。一个驴友看着我穿着皮鞋过来,说皮鞋走下来太不容易。
这时,我刚好看到后边跟来的张博士也穿着皮鞋,马上说,那不是还有一个!那驴友说,他是高皮鞋、你是浅皮鞋!我在想,张博士也许临时参加徒步,事先没有准备徒步鞋吧;他是权威专业人士,本不应该与我一样穿皮鞋上路的。他的皮鞋是高帮,恐怕比我的浅帮走起来更费力。一路上,他都在往前超。
不过,第二天路上遇到他与王总一起,我说:第一次见到王总时,王总就问过我怎么是穿皮鞋;这次,张博士也穿着皮鞋,太巧了。王总则笑说,你是真皮鞋、他是假皮鞋。张博士则说,他穿的其实是徒步鞋。不过,这个季节高帮徒步鞋,还是重了些。一路上,我们的路标与当地沿路布置的彩旗,交相辉映。
前面,七公里很快到了,坡下边有一个补水点,当地人不仅摆着矿泉水,还有酸奶、酥油茶,还有圣女果和切成小块的大饼。我喝了杯酥油茶,感觉比原先喝过的盐味不够。不过,徒步路上也是很不错的了。虽然走得发热,但比起冷冷的矿泉水,这酥油茶更合口。不过,即使是冷冷的酸奶,还是让人喜欢,口味各不相同。
前面有几个不知名的驴友,几乎是撵着领队全速往前走。路边通向浅浅的山坡,又是一大群牛在坡上吃草。前边,领队停了下来,原来是一位女驴友,本来走在前队,感觉是很强的,这时报告退出,要坐收容车下撤。领队停下来替她联系车辆,与她一起等着收容车接她。走在前队出现身体不适,是因为走急了?
路上遇到原先参加过徒步大会的湖南省老队员,他们喜欢照相,还是不重复很有特点的一系列九个动作,很会造型。草原上,看到一处路标缠在已裂开的牛角上,这草原真是这牦牛从出生到寿夭的地方。这还真是让人慨叹天地之广大、岁月之悠长、生命之轮替!青草每年新,这野地的牛角每年都在风化中!
阳光灿烂,白云飘浮在蓝天;远山暗褐色、近处的土坡青绿色:风景如画。一群牦牛从公路边走过,我突然惊异的发现,这牦牛有些奇特。他们的耳朵内有个黑点,黑点外一个黄圈,就像多长了一对眼睛,特别神奇。路旁坐着一个牧民,我问他,养了多少头牛?他说,百多头吧!我说,那你称得上百万富翁了!他脸上洋溢着笑容,没说话。
DSC_8639.JPG
DSC_8640.JPG
DSC_8656.JPG
DSC_8684.JPG
DSC_8691.JPG

 楼主| 发表于 2023-5-21 22:34 | 显示全部楼层
DSC_8551.JPG

 楼主| 发表于 2023-5-21 22:35 | 显示全部楼层
DSC_8554.JPG

 楼主| 发表于 2023-5-21 22:35 | 显示全部楼层
DSC_8559.JPG
高级模式 自动排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