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楼主: 2538457156@qq.c

历代名人吟咏邛州杂诗辑注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22-8-26 08:39 | 显示全部楼层
       《游绿云观》明.刘应宸
       注释:凡丁
       黄堂清暇结山游,云拥高旌翠欲浮。鹫岭遥开千叠障,龙宫别是—轮秋。
       樽前水月盟佳兴,眼底乾坤羡独收。指日定封难借冠,还期寄语为山留。

       刘应宸:邛州人,享年七十三岁。明.隆庆时(1567-1573)举人,授都察院都事,孝侔其父,终身不仕,兄弟九人,友于甚笃,尤多隐德。教子纲纪俱成名,童仆之女亦皆为具奁嫁之,崇祀乡贤,墓在州西四十里小凤溪山。(分别见清.康熙《邛州志》149p及清.嘉庆《邛州志》670p)
       绿云观:即绿云禅关。在大邑县东北二十四里,中贮经藏,绿云缭绕,紫气环围,青松翠竹,溪壑清莹。亦邑中一大幽静禅林,成都太守冀应雄题以《万松山房》。(见清.嘉庆《邛州志》323p)
       黄堂清暇结山游:邛州太守邀约刘应宸同游大邑县绿云禅关。黄堂:借称邛州太守。
       鹫岭遥开千叠障:大邑县域在唐初前属于临邛县。根据诗意,大邑县整个山区都属于古灵鹫山。
       鹫岭:灵鹫山的山岭。包括大邑县东北二十四里的:绿云禅关;大邑县西50里的雾中山;邛崃市西南部群山;还有今芦山县境内的群山等。
       道理很简单
       秦汉时期,巴蜀地方只有江州(今重庆市)、成都、临邛、郫县四座城池。由于土著的巴人和三星堆族群被先秦灭国后被迫南迁,而从北方迁至蜀地的中原人毕竟是少数,故在地广人稀的秦汉时期之蜀地,不可能有那么多汉文化的地名!
       以清.罗衡斋《川南第一桥图》中标注在南河边云居寺塔旁的西汉地名“铜官山”为例说明:汉文帝赐给邓通的“铜官山”远在今称雅安市以南的荥经县!
      
微信图片_20220109100445.jpg             所以
       我们可以这样认为:秦汉时期,以今南河(古称邛江)和白木江为界,水之南统称:铜官山。水之北统称:灵鹫山。其地名的产生,应是这一片山区中古代生长一种兀鹫而名。
       更有一种可能
      “灵鹫山”之名,系由印度高僧摩腾 和 竺法兰两位尊者初到古临邛选址建“大光明普照寺”时命名。因古印度摩揭陀国王舍城之东北,梵名:耆闍崛。山中多鹫,名:灵鹫山。如来曾在此讲《法华》等经,故佛教以为圣地,简称“灵山”或“鹫峰”。
       后来随着人口越来越多,地名也越来越复杂,古老的“灵鹫山”之名,仅保留在今芦山县和蒲江县境内,其中芦山县的灵鹫山主峰海拔1568米;蒲江县的灵鹫山(又名长秋山),主峰海拔898米,皆为汉代遗名。(见清.嘉庆《邛州志》107p)
       而今大邑县雾中山方圆数十里,号称七十二峰,其主峰海拔1638米;今邛崃天台山主峰海拔1812米;今邛崃南宝山主峰海拔2025米。
       随着人类历史文化的发展衍进,特别是东汉.明帝永平十六年(73)始建的:大光明普照寺。在明.宣宗(1426-1435)时期更名为“雾中山开化寺”后,接着设立管理寺庙的机构—都纲院。随着“雾中山”和“绿云禅关”的名声鹊起,逐渐掩盖了原先的“灵鹫山”本名。
      幸好,明.隆庆时的临邛人刘应宸在《游绿云观》诗中留下“鹫岭遥开千叠障”诗句,给现代人研究古临邛与周边地名的衍变提供了依据。
       我们可以只这样认为:
       现代的灵鹫山,在今称的芦山县境内,其主峰海拔1568米。
       而今邛崃西部山区包括今大邑县西北部群山,以及蒲江县北部诸山,在古代统称为:灵鹫山。简称:灵山。所以,唐.武后天授二年(691)在今邛崃大同地方开凿的佛祖和观音神龛等摩崖石刻,计历经116年完工。始称:灵山大佛。今称:唐代石笋山摩崖石刻。
       指日定封难借冠,还期寄语为山留:由于绿云观“眼底乾坤羡独收”,它处无可比拟,特别是成都太守冀应雄所题《万松山房》匾额,别的地方无法复制和借用,故诗人期望留下此诗为古灵山作证!


 楼主| 发表于 2022-8-27 09:20 | 显示全部楼层
       《云居寺》明.李华舟
       注释:凡丁
       森林藏古寺,回壁插青峦。呼月亭虽圮,披襟兴未阑。
       人行翠竹里,鹤息古松端。碣有文翁迹,停杯细细看。

       李华舟:明代邛州学正,国子监沿置,文官九品,掌执行学规,考校训导。别无详考。
       森林藏古寺:云居寺掩蔽在森林之中,环境清幽。
       清.嘉庆《邛州志》289p:“云居寺旧名广福寺,始于元时,明.洪武乙丑(1385)僧永常重修,因白云闲闲岛屿之间,遂改今名。有明进士王廷简记。外有《幽奇梵境》坊一,系嘉靖时杨泰然建。上有呼月亭,系国朝康熙丙子年(1696)知州戚延裔重修。左有凌溪石桥一座。”
       1961年寺庙尚在,但菩萨已大部分遭毁,云居寺塔顶也不知何年被雷电击毁只剩半截。庙子和庙中的田地,当时划属1958年大跃进时兴办的邛崃制药厂,用以种植药材和红苕,笔者1961年在该厂当童工时,去云居寺背过红苕回厂里的食堂。
       塔子下的南河有“大南河第一渡”之称的“季筏子”,摆渡后沿石梯进入寺中,或沿山路至古驿道“蒲江路”经西来到蒲江。
       关于季筏子
       民国《邛崃县志.山水志》145p:“大南河季筏子为第一渡,此渡通南山北坝。上游葫芦湾、仙人洞、大鱼村、石灰包皆小渡,下游龚水碾亦小渡也。”
       明清年间,当地一个姓季的人将竹子扎成筏子在此处摆渡,并世代为业。邛崃方言称“筏子”为“筢(音扒)子”,摆渡人因之被称为“季筢子”,过渡者每人次需付一、两个铜钱。此举大大方便了两岸村民到对河耕种“飞地”,以及行人、商贾和到云居寺的游人,久之,“季筢子”便成为此处渡口的名称。
       后来,竹筢子换成木船,但大家仍沿旧习称为“季筢子”。
       1973年宝林南场口修起卵石砌成的大桥以后,行人纷纷改道从宝林大桥通往南山北坝,仅留“季筢子”地名至今。
       回壁插青峦:寺庙前的照壁像插在青山中。
       1、可能明代云居寺前的照壁呈弧形,有回音效果;2、云居寺选址在大南河第一堰—拦江堰的转角处,因长期受河水冲刷的结果,云居寺山头泥质山岩垮塌后,红色的弧形山壁裸露,称为“红岩子”,对南河无休止的哗啦啦波涛声,有明显的回音效果却是真的。
       清代临邛县读书人对“红岩子”颜色变化的观察,有一个美丽的传说和心得:旧时科举考试,如果“红岩子”新现红色,次年必有中试者。(见清.嘉庆《邛州志》)
       此景观开始消失于上世纪末,缘于当地村民大量开采砂石后河道下切,加之上世纪六十年代开始,南河上游以及发源于大邑县的䢺江开凿堰渠截水分流,导致总来水量大大减少,此后不再适合航船和摆渡,过去的“红岩子”也逐渐被绿色植物所覆盖。
       呼月亭虽圮:李华舟游云居寺时,呼月亭已倒塌。圮,音痞。即倾倒。
       成书于清.康熙三十四年(1695)的《邛州志.古迹》61p:“呼月亭在州城南云居寺旁。凭高望远,境最轩豁,为四时游玩之所,上多名人吟韵。今毁。”清.嘉庆《邛州志.古迹》117p记:“康熙丙子(1696)知州戚延裔重建。”
       碣有文翁迹,停杯细细看:根据诗句,云居寺中收藏有与西汉文翁有关的碑碣。
       文翁:(前187-前110),名党,字仲翁,今安徽庐江县人。汉景帝(前156-前143)末年为蜀郡守,兴水利、发展农业、建立学校,兴办教育,入学者免除徭役,优秀者推举为郡县吏。元始四年(4),汉平帝诏建文翁祠,即今成都文翁石室,并作为西汉循吏(清官)载入史册。

 楼主| 发表于 2022-8-28 08:15 | 显示全部楼层
       《云居寺》 仲名世纪符
       注释:凡丁
       曲径通幽境,云山拥太清。松颠巢野鹤,竹底度流莺。
       禅寂无尘染,心明道自生。顿令出世想,何必羡簪缨。

       仲名世纪符:仲名为姓,世纪符为名,天下仲姓皆子路之后。子路,姓仲名由,孔子学生七十二贤之一。仲名世纪符为明初钱塘(今杭州)国学,掌国学之政。古代指国家设立的学校为国学。《周礼.春官.乐师》:“乐师掌国学之政,以教国子小舞。”清代称国学为国子监。
       仲名世纪符另有《游鹤林寺眺点易洞、棋盘山诸日生》诗:“春深着屐上高峋,中有茅亭荫绿筠。丰草长林寻幽径,悬岩古洞绝嚣尘。”说明这位钱塘国学大师确曾慕名游历过临邛的一些名胜景区。

       顿令出世想,何必羡簪缨:仲名世纪符在云居寺呼月亭中,望见山下的南河河面“白云闲闲岛屿之间”,顿然感觉飘飘欲仙,不想做官了。簪缨,古代达官贵人的冠饰。借指高官显宦。
       清.嘉庆《邛州志》289p:“云居寺旧名广福寺,始于元时,明.洪武乙丑(1385)僧永常重修,因白云闲闲岛屿之间,遂改今名。”
       其实
      吸引仲名世纪符眼球的,何止“白云闲闲岛屿之间”,而是产生“白云闲闲岛屿之间”的民国《邛崃县志.堰塘碾磨考》96p所载“大南河第一堰—拦江堰”就在脚下!
       而拦江堰始建于先秦时期,由李冰亲自规划,其形制与都江堰毫无二致。即在大南河拐弯处新开一河称为:小南河。相当于都江堰的内江和外江。而拦江堰与都江堰一样,皆为统称,包括小南河与大南河上开出的若干支渠,共同灌溉宝林、前进、固驿、高埂、牟礼、回龙等十数万亩田畴
       民国《邛崃县志.山水志.堰塘碾磨考》93p:“昔李冰壅江作堋(音朋,即堤坝),开二渠以沃野。蜀人堰水灌田,即由此兴。按,堰即古人之坊沟,即古之水庸。”(孔颖达疏:“水庸者,所以受水,亦以泄水。”)
       同志87P:“南河从流溯源,其水路皆秦孝文王时,李冰为蜀守所通正开导。冰又识其水脉,盐泉伏利,皆冰所发。”又曰“邛笮导沫泄蒙,始于秦蜀守李冰。凡地志所称天台、相台、马崖、孤石、七盘、罗绳(今镇西山)诸山,皆是蒙山脉络。又旧志所称古城、铜官、五面、文笔、岢幕、噫棘、渠亭诸山,皆是蔡山脉络。”
       意为:李冰曾疏导发源于蒙山脉络的白沫江,和蔡山脉络的火井江。两江合流后古称:邛水。今称:南河。
       同志88P:“查旧志天台山两山夹岸如门,一水中流,崖开小径,甚险。然则夹门关者,非限峦隔夷之关,乃李冰导沫泄之口也。”
       另据邛崃市文物局蔡友仁考证
     “拦江堰在前人文献和民间口语中亦有记载,前人文献则见於宋人晁公遡《嵩山集》卷三十八〈程邛州(敦书)墓志铭〉曰:‘邛州拦江堰,久废。公治之,民溉田增多。岁饷汉中诸军百万缗,实八十万。前为守者,尝先一岁取民输以充赋,民力竭不能输,公(程敦书)上其状且失劾,未报,则戚以悲,既闻有议复除,则喜过于其民之得复除也。其后卒除十万缗,而公以乾道三年(1168)正十六日卒,年六十七,民恨公不及见,叹息以泣。’
       程敦书:字通守(1100~1167),眉山人,宋孝宗乾道间守邛州。文中称‘邛州拦江堰,久废。’从‘久废’二字,则可知拦江堰并非宋代所建,年代久远,建于汉唐。”
       —引自2015年6期《邛崃经纬》文〈回澜塔与拦江堰名称的由来〉
       刨根问底
       李冰为何要疏导古临邛白木江、火井江和南河直至宜宾大滩礁岩,同时修建大南河第一堰—拦江堰呢?
       答案如下:
       晋.常璩《华阳国志》〈蜀志〉载:“秦惠文王更元七年(前318)意欲伐楚,司马错力主蜀有杰、纣之乱,其国富饶,得其布帛金银,足供兵用。水通于楚,有巴之劲卒,浮大舶船以东向楚,楚地可得。得蜀则得楚,楚亡则天下并矣。”

 楼主| 发表于 2022-8-29 08:17 | 显示全部楼层
       《题方壶溪山秋兴》明.郑真
       注释:凡丁                        

       文笔峰头晚翠浓,风流墨客笑临邛。
       林泉伴得千钟醉,挥写平生锦绣胸。

       郑真:字千之。今浙江宁波市鄞县人,洪武四年(1372)举人,与兄郑驹、弟郑凤并以文学擅名。官广信教授,治经学长于《春秋》。尝取诸家格言,著为集传集说集论。另有《荥阳外史集》和诗作若干。

       文笔峰头晚翠浓:方壶溪山因形如笔架,古称:文笔峰。“昔人以此为南山而建石塔,以鹤林寺为西山而建砖塔,风水之说也。山上有寺,或名南山寺,或名梦花庵。”(见民国《邛崃县志》113p)
       根据诗意,“文笔峰”是“方壶溪山”中的一座山峰,“方壶溪山”包括今称的“蒲江桥”下溪流—即民间所称“棠子沟”两边山岭,因其山间河谷形状像方壶,或者溪水像从方壶中倒出来一样。
       有关文笔山综述
       1361年,明玉珍入川自号:陇蜀王。改元:天统。明.洪武九年(1376)被朱元璋部将汤和灭亡在西汉时建的公孙述城,并“夷其城堡”,又将邛州“降县附嘉”,即今乐山市。


       明.永乐十四年(1416),县官门仲昌在西汉“卓王孙宅”处“率民立栅御敌。”
       明.成化十七年(1481)冬,县官姚垲(言旁下同)发动民工将栅栏改筑成土城墙时,方始将城区扩大到今知的明清临邛城范围,并且于成化十九年复升为:邛州。直隶四川省布政司。
       当成化十七年规划新筑临邛城时,从清.嘉庆《邛州志.州境全图》(143p)标注的“六堰”引水作护城河水源,取名为:文脉堰。又从西北城墙脚下开闸引水入瓮亭前日池、城南杨伸花园池、文庙前月池,称为“一脉灌三池”。之后经小南门水闸,随护城河水从城东南方向排入大南河,中间除灌溉田地外,还带动不少碾磨坊。
       与此同时,又在城中开掘七个水凼和泉眼,象征天上的北斗七星。
       明.弘治五年(1492),知州董杰楷书《临邛文脉》四字立碑于西街文脉桥前,将方壶溪山改称为:文笔山。还在小南门上建:奎星阁。奎阁上悬匾《文笔擎天》;清.乾隆时,进士孙仕璋又书《文脉巷》三字立碑于南街文脉巷口,成为古“临邛八景”之外又一道风景线。
       注:
       奎星有两种含义,一是奎宿;一是魁星。奎宿为二十八宿之一;魁星为北斗七星勺部第一颗天枢星 或 前四颗星的总称。民间将二星混合为一。
       上述一切,皆源自明成化十七年时,县官姚垲对新临邛城的规划设计理念:即希望临邛地方文脉绵长,文化繁荣昌盛!
       由于明末清初长达数十年的战乱,当地人民死蓰,“方壶溪山”地名彻底消失。因“方壶溪”上有通往蒲江县的桥,被移民叫成:蒲江桥河 或 棠子沟。
       清.嘉庆《邛州志.山川》97p载:“文笔山,州治南四里,山如笔状,多秀松茂竹,亦胜景也。明季贼(指张献忠兵)营其上,伐无存。”
       清.嘉庆二十年(1815)在文笔峰复建石塔,因“甫三十年而塔顶欹斜,作楂桠状”,于道光乙巳年(1845)五月由太守朱东江募款,继复修西塔之后“易石而砖”再次复修南塔,称为:文笔塔。
       民国至建国初期,文笔山成为乱葬坟岗,山上植被近年方才恢复。
       风流墨客笑临邛:古代慕名来到临邛旅游并留下诗词的都是著名人物,他们对古临邛的山川风物感到很满意,无不尽情“挥写平生锦绣胸”。
       风流墨客:有才华的杰出文人。






 楼主| 发表于 2022-8-30 08:25 | 显示全部楼层
       《劳别子与》明.李攀龙
       注释:凡丁
       马卿元自汉词宗,天子同时叹不逢。
       总为故人邀贵客,故将车马过临邛。

       李攀龙:(1514-1570,字于鳞,号沧溟,今山东济南人,明代著名文学家。嘉靖二十三年(1544)赐同进士出身,试政吏部文选司,次年聘充顺天乡试同考试官,历官刑部广东司主事、员外郎、刑部山西司郎中、顺德知府、陕西按察司提学副使、浙江按察司副使、浙江布政使司左参政、河南按察使。
       与李先芳、谢榛、吴维岳、王世贞、宗臣、梁有誉、徐中行、吴国伦结诗社称:七才子。尊为:宗工巨匠。其诗多风尘内容,人谓:李风尘。

       诗题:劳烦告别朋友时送的诗。子与,朋友的字,具体为何人待考。
       马卿元自汉词宗,天子同时叹不逢:司马相如为汉代词坛泰斗,某日,深处宫中的汉武帝读到相如所作《子虚赋》时感慨地说:“朕独不得与此人同时哉!”
       马卿,司马长卿的省称;元自,原本,本来;词宗,词坛泰斗。词出王勃《滕王阁序》:“腾蛟起凤,孟学士之词宗;紫电青霜,王将军之武库。”
       司马迁《史记.司马相如列传》载:“蜀人杨得意为狗监,侍上。上读〈子虚赋〉而善之,曰:‘朕独不得与此人同时哉!’得意曰:‘臣邑人司马相如自言为此赋。’上惊,乃召问相如。”
       总为故人邀贵客,故将车马过临邛:西汉临邛县令王吉,字子阳,今青岛市即墨区人,官至博士谏大夫,向与司马相如知交,以促成其与卓文君婚配成为千古佳话。因有惠政,清代入祀邛崃文庙名宦祠。
       司马迁《史记.司马相如列传》:“会梁孝王卒,相如归而家贫,无以自业。素与临邛令王吉相善,吉曰:‘长卿久宦游不遂,而来过我。’于是相如往,舍都亭。临邛令缪为恭敬,日往朝相如。相如初尚见之,后称病,使从者谢吉,吉愈益谨肃。
       临邛中多富人,而卓王孙家僮八百人,程郑亦数百人,二人乃相谓曰:‘令有贵客,为具召之。’并召令,令既至,卓氏客以百数至日中,谒司马长卿,长卿谢:‘病不能往。’临邛令不敢尝食,自往迎相如,相如不得已强往,一坐尽倾。酒酣,临邛令前奏琴曰:‘窃闻长卿好之,愿以自娱。’相如辞谢,为鼓一再行。是时卓王孙有女文君新寡,好音,故相如缪与令相重,而以琴心挑之。”
       清.康熙《邛州志.宦迹》123p:“汉,王吉为临邛令,有惠政。与司马相如友善,相如至,待之甚恭。官至谏议,有谏章在史册。”

 楼主| 发表于 2022-8-31 07:26 | 显示全部楼层
       《题寨子山二首》明.杨伸
       注释:凡丁
       一、
       寒气时飞泉石上,绿袍满著竹枝间。
       仙踪已断红尘路,关内常存世外天。
       二、
       寒士山居不计年,绿林红石共相安。
       仙花仙草仙风拂,关上寨门即是仙。

       杨伸:(1590-1650)字引能,号蠖庵,今邛崃市夹关镇人。明.万历四十三年(1615)乙卯科举人,天启五年(1625)进士,历任户部主事、吏部文选司主事、验封司主事、考功司主事、文选司郎中、稽勋司郎中和南京兵部职方主事。与叔父杨守敬(以子伸贵赠承德郎和吏部考工司主事)并称:父子天官。
       府邸在今文脉巷内,仅留地名:杨伸花园。墓在西外大鱼村,近年因修公路彻底被毁,仅留地名:天官坟。所捐建桥梁名:天官桥。在城东十里—宋代驿站“鸭翎铺”处,
(明末更名为:天官桥铺。)原址复建的现代公路桥仍名:天官桥。
       寨子山:在道佐寨沟内,经沟三十里可达火井。寨子山山势险峻。崇祯十四年(1641),李自成攻陷南阳,杨伸带领夫人和儿子奔赴南京组织抗清;当张献忠于明.崇祯甲申年(1644)十月初五日攻破邛州以后,杨伸组织人民在寨子山抵抗张献忠剿杀邛崃百姓,并作为避乱之所。今称的“寨沟”,因寨子山而名。
       民国《邛崃县志》58p:“寨子山高数百丈,顶平,宽十余亩,四面壁立,中通一径不盈尺,石蹬层叠,数里有一石墩稍平容座,转过忽细若峰腰,宽半尺,长二丈,高峻。回首石上,镌《回仙桥》三字;桥头书《须弥伯仲》四大字;数武一石门,上书《铁关》二字,土人言系‘杨伸寨子’遗迹。
       今据采访,南路(平乐)有芦沟,长二十余里,两合水处有山名:寨子桁。进沟二里许,有石刻《寒绿仙关》四大草字,为崇祯六年(1633)夏月杨伸题。沟尽处为(油榨乡)鱼岩……古人避兵之所,今为藏盗之区。”
       仙踪已断红尘路,关内常存世外天:指明.崇祯甲申年(1644)十月初五日攻破邛州后,杨伸组织人民据守寨子山,以抵抗张献忠剿杀邛崃百姓。因寨子山地形复杂险要,得以作为避乱之所,从而留下此诗。
       绿袍满著竹枝间:指寨子山绿意盎然。绿袍,借指绿色。古代新科进士的袍服为绿色。
       绿林红石共相安:比喻寨子山适合隐居。绿林好汉和修炼的人互不相扰,只要“关上寨门即是仙。”
       绿林:指绿林山,在今湖北大洪山一带,西汉末年王匡、王凤起义的根据地。后以“绿林”指反抗官府 或 抢劫财物的团伙。
       红石:“红石子”是唐代武夷山中一个道人的道号。
       唐.贯休《怀武夷红石子二首.之一》诗:
       常思红石子,独自住山椒。窗外猩猩语,炉中姹姹娇。
       乳香诸洞滴,地秀众峰朝。曾见奇人说,烟霞恨太遥。

 楼主| 发表于 2022-8-31 11:01 | 显示全部楼层
       补充另说
       崇祯十七年(1844)农历三月十九日,崇祯皇帝自缢。
       同年冬月十五日,杨伸闻讯崇祯皇帝自缢,遂跳岩殉节,时年54岁。留下“寨沟”和“寨子山”地名。
      [见2012年1期《邛崃经纬》〈杨天官的传闻和轶事〉作者:骆奇南(道佐人,已故。)]

 楼主| 发表于 2022-9-1 08:26 | 显示全部楼层
       《题西禅寺联》明.杨伸
       注释:凡丁
       上天下地惟有佛;
       白水青林总让僧。

       杨伸:(1590-1650)字引能,号蠖庵,今邛崃市夹关镇人。明.万历四十三年(1615)乙卯科举人,天启五年(1625)进士,历任户部主事、吏部文选司主事、验封司主事、考功司主事、文选司郎中、稽勋司郎中和南京兵部职方主事。
       西禅寺:今邛崃市茶园乡古镇始建于东汉时期,位于䢺江边,古称:清源。唐代建西禅寺后改称:西禅乡。明.嘉靖年间,隔江东而划大邑县之西义乡,始称:扇子场。历称:半边街、新新乡、清源人民公社、新场乡等,即今大邑县之:新场镇。
       西禅乡在明清时期由商贾修建湖广会馆、广东会馆、陕西会馆、江西会馆等。建国后西禅乡改称:茶园乡。西禅寺经过历代维修,于1965年拆除,又于1996年集资迁址复建。
       西禅寺位于南方陆上丝绸之路和水上丝绸之路上。水路达邛崃、新津、乐山、宜宾、重庆以东;陆路东通大邑、崇州、成都;南通邛崃、蒲江;北通理县、汶川;西经横山岗、大同、石亭庙、水口、油榨、高何至芦山县通康、藏。
       (以上部分参考《大邑县志》及新场古镇介绍)
      
       《复建西禅寺碑记》(网络图片)
      
1661855352364.jpg

       白水青林:形容山青水秀。白水青林词出明.袁中道《七夕同彭长卿中郎》诗:
       清谈闲送可怜宵,竹户斜通宛转桥。
       白水青林秋澹澹,好风凉月夜萧萧。
       按,袁中道(1570-1623)字少修,湖北公安人,明代文学家,“公安派”领袖之一。
       此外
       杨伸还在多处地方题记,如邛崃盘陀寺山崖上的《咏壑》和《趺石》,今存;白鹤山胡安点易洞前孤石峰上的《滴露研朱》,该刻石毁于1952年始修邛高公路时……



 楼主| 发表于 2022-9-2 08:49 | 显示全部楼层
       《峨山尼衲索扇》明.冯氏
       注释:凡丁
       家居峨嵋南,未陟峨嵋顶。
       碧空影峨嵋,翠色落万倾。
       横坡水墨图,奇趣遥可领。
       明月映长江,孤灯随只影。
       千古雪中人,六月骨应冷。

       冯氏:清.康志《邛州志》仅载:“冯氏,邛州举人刘道贞之子刘睽度妻。”即刘道贞的儿媳妇。
       从清.康志《邛州志.理乱志》167-168p查知:“崇祯甲申年(1644)流寇张献忠自楚南叛入巴蜀,八月初八日陷成都,         十月初五日破邛州……乙酉岁(1645)贼横滋甚,四方兵起,邛州举人刘道贞领黎(今汉源)、雅兵至邛城下,力图克服,贼执其妻王氏并其家百余口以招贞,贞不顾,挑战益烈。贼遂杀王氏并其家属。
       川西举人郝孟,旋亦起兵复雅州,与道贞合兵复邛,不克,旋住雅州,而贞以力战劳瘁,卒于黎城。”
       同《志》又载:“刘道贞:献贼乱蜀,文光偕邛州举人刘道贞、芦山举人程翔凤、雅州诸生傅元修、洪其仁等举义兵,奉镇国将军朱平檙(音呈)为蜀王。”
       按
       中国古代妇女社会地位低下,在家从父姓,出嫁随夫姓,史籍中留下女性真名实姓者极少,清.康熙《邛州志》收载其诗时,因其才名保留其姓氏已属难得。又封建礼教提倡“女子无才便是德”,女性中能留下个人作品的更是凤毛麟角。以清.康志《邛州志》收载的《春日即事》、《峨山尼衲索扇》和《乱后归二首》诗来看,冯氏可谓古临邛自卓文君、黄崇嘏之后第三才女!
       诗题:峨眉山上的尼姑请冯氏画题扇面。衲,和尚服装。尼姑自称尼衲;和尚自称老衲。
       家居峨嵋南,未陟峨嵋顶:根据诗意,冯氏娘家在眉州,应为书香门第。冯氏虽然未爬上过峨嵋山的金顶,其才名却传播到峨嵋山的寺庙中,以至有尼姑到临邛请冯氏在扇子上题诗绘画,主题是《峨嵋山水》见下。
       碧空影峨嵋,翠色落万倾:峨嵋山影映衬在碧空中,山下是辽阔的平原。
       横坡水墨图,奇趣遥可领:冯氏在扇面上画的是水墨山水。
       明月映长江,孤灯随只影:画中江面有—只船,船上有渔火,应是傍晚时分的峨嵋山倒影水面之意境。
       千古雪中人:指索扇的尼衲。峨嵋山海拔1000-3099米,山顶时常有雪。
       六月骨应冷:峨嵋山是避暑胜地,住在庙中的僧尼其实用不住扇子,只不过是观赏把玩和消遣而已。
       唐.郑谷《峨嵋山》诗
       万仞白云端,经春雪未残。夏消江峡满,晴照蜀楼寒。
       造境知僧熟,归林认鹤难。会须朝阙去,只有画图看。

 楼主| 发表于 2022-9-3 08:09 | 显示全部楼层
       《送杨夫人入秦省亲》邛州刘睽度夫人.冯氏
       注释:凡丁
       遥忆华山雪正飞,梅迎瑞色送春晖。无情岐路马蹄健,有意阳关雁影稀。
       九转肠回思故园,十年心苦卷征衣,重逢得慰严亲意,班采相随自委蛇。

       邛州刘睽度夫人冯氏:是清.康熙《邛州州》中对〈送杨夫人入秦省亲〉诗作者的特别注明。(见清.康熙《邛州州》193p)
       按
       中国古代妇女社会地位低下,在家从父姓,出嫁随夫姓,史籍中能留下女性真名实姓者极少,能留下女性个人作品的更是凤毛麟角。清.康熙《邛州志》收载此诗时,特别注名作者是“邛州刘睽度夫人冯氏”,而刘睽度的父亲刘道贞是邛州举人,世袭黎州指挥。其家百余人口,说明冯氏不仅有头有脸,而且才气过人。
       清.康熙《邛州志.忠烈》150p:“刘道贞,邛州举人。其族世袭黎州指挥……妻王氏、子暌度并家属百余人。”
       遥忆华山雪正飞,梅迎瑞色送春晖:杨夫人随丈夫回陕西老家探望公婆在在腊月间。杨夫人无考。华山,在陕西省东部,古称“西岳”,五岳之一。
       十年心苦卷征衣:虽然杨夫人无考,杨夫人的丈夫是谁亦不知名,但从“卷征衣”看,应是驻邛州的一名武官,驻守邛州十年后回老家探亲,因与刘睽度是同僚,告别时冯氏以诗相送杨夫人。
       无情岐路马蹄健,有意阳关雁影稀:杨夫人一行入秦省亲,要经过阳关和歧山地界。
       岐路:经过岐山县之路。岐山县在陕西宝鸡市东北部。岐山县是中华民族发祥地之一,也是周文化的发祥地,又是秦国崛起的地方。
       阳关:西汉时置关,在今甘肃西南。是古代陆路对外交通咽喉之地,亦是丝绸之路南路必经的关隘。
       心苦:思念双亲之苦。
       严亲:指杨夫人的公婆。
       班采相随自委蛇:伴随杨夫人夫妇探亲的队伍拉得很长。

       班采,随从们穿着彩色的衣服。
       委蛇,读音威夷,中国神话传说中的蛇。比喻探亲的队伍在山道上像蛇一样绵延屈曲行进。

 楼主| 发表于 2022-9-4 07:50 | 显示全部楼层
       《春日即事》明.冯氏
       注释:凡丁
       闲步小桥东,黄莺处处逄。
       梨花春雨后,人在绿杨中。

       冯氏:明末邛州举人、黎州(今汉源)指挥刘道贞之子—刘睽度之妻。娘家在眉州,书香门第,自幼喜诗习画,有才名。夫家百余人口,门第显赫。
       清.康熙《邛州志.忠烈》150p:“刘道贞,邛州举人。其族世袭黎州指挥……妻王氏、子暌度并家属百余人。”
       诗题:春日即事为冯氏春游即兴诗,可窥其诗才。亦可知冯氏不是大门不出、二门不迈,深深庭院中的少妇,而是不受封建礼教束缚,随意出游,见多识广的女诗人。
       梨花春雨后,人在绿杨中:邛崃地区的梨花会在每年三月份开放,此时已经春风杨柳万千条,燕子来时,绿水人家绕了,加上“黄莺处处逄”,正所谓莺歌燕舞,一片祥和。
       释者:
       冯氏这首《春日即事》诗,表现古临邛和平年代民间闲适恬静的场景。

 楼主| 发表于 2022-9-5 08:22 | 显示全部楼层
       《乱后归二首》明.冯氏
       注释:凡丁
       一、
       飘泊馀年掩泪归,萧萧征路逐霞晖。寒光过水星初落,呜叶惊人鸟乍飞。
       二、
       回首荒城不忍看,一潭江水映山寒。幽怀暂解调饥意,采得松花进晚餐。

       冯氏:为明.天启七年(1626)丁卯科举人、黎州(今汉源)指挥使(世袭戍屯,正三品)刘道贞之子—刘睽度之妻。娘家在眉州,书香门第,自幼喜诗习画,有才名,峨嵋山尼衲曾求其在扇面上绘画题诗。

       飘泊馀年掩泪归:冯氏夫家百余人口,门第显赫。原本衣食无忧,不料崇祯末年发生李自成和张献忠的农民大起义,崇祯十四年(1644)八月,张献忠攻陷成都后建立大西国,十月初五日又攻破邛州并乱杀无辜,致使百姓流离失所。冯氏跟着逃乱的人流在外飘泊,一年多后于丁亥岁(1646)春天归家,望着空空如也的庭院不禁掩面痛哭。
       清.康熙《邛州志.理乱志》167-168p:“崇祯甲申年(1644)流寇张献忠自楚南叛入巴蜀,八月初八日陷成都,十月初五日破邛州……乙酉岁(1645)贼横滋甚,四方兵起,邛州举人刘道贞领黎、雅兵至邛城下,力图克服,贼执其妻王氏并其家百余口以招贞,贞不顾,挑战益烈,贼遂杀王氏并其家属。”
       同《志》169p:“崇祯甲申年(1644)十一月流贼复来,流民与土司军相聚为土贼者亦至,逃难士民妇女不下数十万,流贼杀于前,土寇掠于后,失散流离伤残满道……丁亥岁(1646)本朝大师(指清军)入蜀,射杀献忠,贼患乃息。”
       萧萧征路逐霞晖:冯氏的公公刘道贞为黎州(今汉源)指挥使,负责屯田并地方平安。张献忠攻陷成都和邛州时,忠于职守领兵抵抗,因劳累过度死于汉源。
       逐霞晖:1、比喻刘道贞追逐光明的事业;2、指刘道贞去世—追逐夕阳的霞晖到了西天。
       清.康熙《邛州志.理乱志》167-168p:川西举人郝孟,旋亦起兵复雅州,与道贞合兵复邛,不克,旋住雅州,而贞以力战劳瘁,卒于黎城。”
       同《志.忠烈》150p:“刘道贞,邛州举人。其族世袭黎州指挥,时因献贼攻成都,贞弃家赴沉黎,大破贼于小关山,又领兵至邛,与贼力战……妻王氏、子暌度并家属百余人俱死于贼。”
      《百度文库》:“刘道贞:献贼乱蜀,文光偕邛州举人刘道贞、芦山举人程翔凤、雅州诸生傅元修、洪其仁等举义兵,奉镇国将军朱平檙为蜀王。”
       按
       朱平檙(音呈)是明末蜀王的同母弟—富顺王之次子,封为镇国将军,因崇祯上吊宫后煤山,蜀王宗室尽皆被张献忠诛杀,朱平檙至荥经时,刘道贞、曹勋等残明将领拥戴为盟主,称:蜀王。欲复兴明室。
       寒光过水星初落,呜叶惊人鸟乍飞:晚风吹过树梢发出的声响使人如惊弓之鸟。呜叶,生长南方包括四川地区的一种药材树,有泻下逐水、消肿散瘀、解毒杀虫等作用。
       回首荒城不忍看,一潭江水映山寒:临邛城荒无人烟,南河水面上倒影着山的寒气。“一潭江水映山寒”或指大南河第一堰—拦江堰处。此处今有《回澜倒影》景观。
       幽怀暂解调饥意,采得松花进晚餐:没有吃的,只好到山上采摘松树的花芯充饥。说明冯氏乱离后回家的时间在春季,此时家中空空如也,与《春日即事》诗中的光景对照,真是天上人间。
       释者:
       清.康熙《邛州志》共收载冯氏诗作五首,不是因为冯氏出生于名门,而是其才气横溢,既工诗,且善画,诗的造诣尤其高,作为她丈夫的刘暌度,却未见有什么成就记载下来。
       冯氏生活的年代在明末清初,生活的积淀,让她目睹了由治世到乱世乃至改朝换代的过程,饱经战乱后的她,忍受丧家失夫之痛,留下《乱后归.二首》以诗鉴史,印证了民间数百年相传“张献忠剿四川屠邛城”那场灾难传说不假。
       释者从而认为:冯氏是临邛地方继西汉卓文君、五代黄崇嘏之后第三才女!

 楼主| 发表于 2022-9-7 08:35 | 显示全部楼层
       《大排山塔》清.徐守恭
       注释:凡丁
       群山莽莽拥云雾,奔走北方不回顾。谁把凌云笔一枝,矗立孤峰出烟树。
       此笔何年初造成?卓然一塔耸峥嵘。指天欲撼星辰落,立地要使神鬼惊。
       一幅云蓝开下坝,长虹远作珊瑚架。惊风惊雨几春秋,银管辉辉本无价。
       百丈洪涛脚底流,冲波巧作文澜浮。谁是人间拿云手,高峰擎出最上头。
       君不见洪肇题名慈恩寺,至今登第成故事。由来地灵人以传,兰亭梓泽千秋记。

       徐守恭:待考。
       诗题:民国《邛崃县志》133p:“大排山塔在下坝场北三里许,名:汇川塔。高十一级,州人徐守恭作诗颂之。”
       群山莽莽拥云雾,奔走北方不回顾:群山,指邛崃山脉。民国《邛崃县志》87p载:“邛崃山自邛过笮,北来之山,至临邛之南五里而尽,地名土地坡者即邛崃山之麓。”
       谁把凌云笔一枝,矗立孤峰出烟树:指大排山顶的汇川塔,高十一级。像一支巨笔耸立在大排山顶,培临邛西南文风,故又称其为:文风塔。
       此笔何年初造成,卓然一塔耸峥嵘:此“笔”指汇川塔,不知始建于何时。卓然,突出。
       指天欲撼星辰落,立地要使神鬼惊。汇川塔直指苍穹,而且大有来头。
       一幅云蓝开下坝:从平乐坝经中坝至下坝,称为:九里三坝。民间相传,天气晴朗时,站在平乐乐善桥上,能看到下坝大排山顶的汇川塔,倒映在桥下的水面。
       清.孝廉方正熊维芳《平乐坝乐善桥》诗佐证:
       乐善都由首事招,数年积石已成桥。店催歇马来多客,山约骑龙过几条。
       七洞排开新雁址,万人踏遍彩虹桥。禽星上下都关锁,秋水澄潭塔影摇。
       其中
      “禽星上下都关锁”,意为平乐段河中有巨石(今存),下游有大排山关锁,是一处风水宝地。
       禽星:风水学术语。禽星代表荣贵,若能拔起数丈之高,如笋如笏,如鸾如凤,则主世代荣宠。徐善继《人子须知.砂法》:“禽星者,水口中之石也,亦名落河火星。……凡入乡村水口间,溪河中有此奇异之石,必结大贵之地。”
       按
       乐善桥建成于清.同治元年(1862),为七孔卷洞桥,今存。雁址,指桥墩基础。
       (见2007版《平乐镇志》615p乐善桥)
       长虹远作珊瑚架:比喻乐善桥如一道珊瑚般颜色的彩虹。
       惊风惊雨几春秋,银管辉辉本无价:大排山上的汇川塔是砖塔,外表银灰色,历史悠久如国宝。
       百丈洪涛脚底流,冲波巧作文澜浮:白木江从大排山的观音岩石像下绕过,水势减缓后流向下游的葫芦湾,称为“文澜”。大排山脚下的支流—小河子上有:文风桥。今存。
       民国《邛崃县志》131p:“下坝场之大排山塔,培西南文风,故大排山下小河子有:文风桥。”
       清.潘元音《文峰倒影》吟下坝文峰塔倒影景观:
       文峰倒影满江霞,翠竹青青隔浦沙。
       欸乃一声人不见,渔舟归去夕阳斜。
       潘元音:字希声,号东庵,成都华阳人。乾隆庚辰(1760年)举人,乾隆乙未、丙申、丁酉(1775-1777)年掌教邛州鹤山书院时作《文峰倒影》诗。其中“翠竹青青隔浦沙”处地名:渡船滩码头。水路上通夹关,下通葫芦湾、南河坎。
       谁是人间拿云手,高峰擎出最上头:大排山平地凸起两百余米,加上十一层的汇川塔,从地表到塔顶,总高三百米上下,蔚为壮观。
       君不见洪肇题名慈恩寺:大排山上不仅有:汇川塔。还有一座大有来头的唐建:慈恩寺。明代复建时先后更名为:广严寺 和 报本寺。意为报答母亲的生养之恩。
       而
       唐建的慈恩寺塔明代复建时,更名为:汇川塔。因以为象征汇聚西南文气,又更名:文峰塔 或者 文风塔。民间却直呼为:大排山塔。好比文笔山上的塔本名:南塔。却被叫成“文笔塔”一样。
       按照诗作者徐守恭“君不见洪肇题名慈恩寺”之说法,以上内容,有蓬安来的游方和尚—洪肇题名的碑记为证。
       洪肇:生活于明末清初(1586-1632),禅僧,俗姓高,字:缙云。今四川蓬安人。少年时投本邑凤凰寺出家,于憨山大师处受具足戒。十六岁即游方参学,听法于二楞一雨法师,力修梵行,精勤不懈。
       慈恩寺(报本寺)毁于明末战乱。因汇川塔汇聚西南文气,明崇祯时大排山下马留村的望族—刘姓中“五子登科”,清初汇川塔遂更名为:文风塔。将复建的报本寺更名为:文昌宫。但民间仍有人沿旧俗,称其为:报本寺。
       1929年,同善会平乐支社成立时错写成“板”本寺。
       1958年大兴修建“大礼堂”之风时,公社领导下令用炸药炸毁大排山塔,取完整砖块砌下坝公社的“大礼堂”,因碎砖太多未建成。据背过砖的人说,完整的砖每匹有三、四十斤。此事当时轰动邛崃城乡,说是:“炸毁大排山塔时,塔中窜出大小蛇无数。”
       由于大排山塔为航空线的地面标志,当地人张某举报至国务院,为此将当任的下坝公社负责人调到西河公社以平息民愤,此事一直在民间传得沸沸扬扬。
       《大排山远景》供图:当地人
        
071c16d7c8fcf4385510eea56f18f1d.jpg
       至今登第成故事:指世居大排山下马留村的望族—刘姓。该姓“从明中叶至明末,计有得功名仕进者八人。其中刘源为明孝宗弘治五年(1492)壬子科举人,任官府通判。其子刘文恂为廪生;其孙刘应宸乡试中举;任官都察院都事;其曾孙刘纲登进土榜,任官翰林院编修,入载明史。刘纪于明神宗万历十九年(1591)川省乡试第一名,任官汉阳县令。
       此外,为刘纲侄辈的刘道贞亦乡试中举;刘道贞子刘睽度裔黎州指挥。其宗族女性冯氏亦长于诗文,有佳好诗词为方志录载。
       最为人称道的,是明.崇祯年间,因刘氏宗姓出了五位举人、进士,得以在州城南街建《世科》坊,其名声之显赫,胜于大致同时代的邛州夹门杨姓《父子天官》坊。”
       (以上见2009版《平乐镇志.杂记》938p)
       由来地灵人以传,兰亭梓泽千秋记:诗人徐守恭认为:下坝大排山处地灵人杰,应该像兰亭曲水流觞一样作《兰亭集序》,让它千古流传。

       附一、
       西安慈恩寺和大雁塔名的来历和衍变
       唐贞观二十二年(648),皇太子李治为其母文德皇后追荐冥福,将始建于隋.开皇九年(589)的“无漏寺”扩建为:大慈恩寺。寺院规模宏大,唐太宗时,唐玄奘奉敕由弘福寺移居慈恩寺,专务翻译经卷。
       寺中的大雁塔,创建于唐.永徽三年(652),初为仿西域形式的砖表土心五层方塔。唐武周长安年间(701-704),武则天及王公施钱,重加营建至十层,本名:慈恩寺塔。因揣玄奘《大唐西域记》所记印度佛教传说故事而名:雁塔。后经兵火,今仅剩七层,塔高64米。相较于小雁塔而言,今名:大雁塔。
       释者:唐建平乐慈恩寺 和 慈恩寺塔名,应来源于此。

       附二、
       平乐镇存疑的庙宇
       2007版《平乐镇志.庙宇存疑》630p:“清.嘉庆《邛州直隶州志》:‘一为广严寺,在州南三十里,唐时建,明嘉靖间,僧了钦重修,有进士云南大理知府刘秉仁记。’;民国《邛崃县志》:‘广严寺有进士云南大理知府—大邑县刘秉仁记,存此俟考。’洪宣禄民国《邛崃县志》:‘广严寺在平乐坝’此庙所在何地,今寻访无得。
       二为板本寺,1983版《平乐镇志》称:‘同善会平乐支社1929年成立于板本寺。’或为:报本寺。”
       释者:无论慈恩寺、广严寺、还是报本寺,因清初复建时已更名为“文昌宫”,故民国时期洪宣禄寻访无得。

 楼主| 发表于 2022-9-8 08:22 | 显示全部楼层
       《邛署偶成》清.付燮诇
       注释:凡丁
       临邛自古称繁庶,乱后荒残亦可嗟。司马琴台藏蔓草,文君酒井覆苔花。
       溪分细浪穿城址,山送晴岚到郡衙。对此浑忘身是吏,朝来拄笏向烟霞。

       关于《邛署偶成》作者
       成书于清.康熙三十四年(1695)的《邛州志》标注为:“前郡守”。而清.嘉庆《邛州志》又标注为:郑燮—即郑板桥。郑燮,字:克柔。号:板桥。
       (分别见清.康熙《邛州志》193p和 清.嘉庆《邛州志》1217p)
       但是郑板桥出生于清.康熙三十二年(1693),清.康熙三十四年(1695)修《邛州志》时他才两岁,不可能写出《邛署偶成》诗来!
       又
       宋代以后,临邛或为州、或为县,并无“临邛郡”的建置,考虑到清人有怀旧的习惯,如道光辛卯年(1832)立的《川南第一桥碑》落款为:州牧宣瑛。但严格地说,“州牧”官称只存在于汉代。
       查
       宋代以后,临邛或为州、或为县,并无“临邛郡”的建置,而成书于清.康熙三十四年(1695)的《邛州志》编者,却将一些当时无考的诗人归入:“前人”、“郡人”或者“前郡守”之中。
       比如将唐.杜甫作于临邛的一些诗归入“前人”;将南宋.临邛郡守张方的一些诗归为“前郡守”;亦将《邛署偶成》诗作者归入“前郡守”之中。而同一首《邛署偶成》诗,清.嘉庆《邛州志》又将“前郡守”更正为“郑燮”(即郑板桥)。
       分析
       康熙三十四年新修《直隶邛州志》时,戚延裔是邛州知州,在当时清人的潜意识中,康熙二十三年“知邛州”时写过《邛署偶成》诗的付燮诇,是“未修地方志前”的“前郡守”。
       按
       付燮诇(音习雄):字去异,号绳庵,今河北正定灵寿县人。清.康熙二十三年(1685)知邛州,后迁官福建汀州知府,著有《琴台遗响》,诗词彬雅,任中政事清和。(参见清.康熙《邛州志.秩官志》1117p)
       诗题中的邛署:即邛州衙署。在今瓮亭公园—即西汉“卓王孙宅”处,明.成化十九年(1484)邛县复升为邛州时,邛州衙署便在此,其大堂在民国初年卖与赵、刘二家合伙开:“大众食堂”至建国初。
       清代《邛州志》多处所记:“邛州城隍庙在州治西。”即为证明。
       而“临邛县衙”明清时期一直在原“县府街”(今鼓楼)之北,民国和建国后为:邛崃县政府。于本世纪初开发成:海宁房产。

       临邛自古称繁庶:临邛自古便是繁荣富庶的地方。
       参考清名士.吴江名联:
       风月无边,长安北望三千里;
       江山如画,天府南来第一州。
       司马琴台藏蔓草,文君酒井覆苔花:清.康熙二十三年(1685)知邛州的付燮诇,看到的是经过明末清初战乱后荒残的司马琴台 和 文君酒井景象。
       溪分细浪穿城址:指明.成化年间开凿的文脉堰,从城西北角穿城入沟,连灌瓮亭处的日池、城南杨伸花园池 和 文庙前的日池—俗所谓“一脉灌三池”后,由小南门出城排入南河的景象。
       山送晴岚到郡衙:郡衙即州衙。古代临邛城内木构建筑低矮稀疏,天气晴朗时,能在州衙中看到西山的云气和雪山。晴岚,晴空中的云气,临邛八景之一《崃岭朝云》指此。南宋.魏了翁在邛州鹤山书院题有《云吟山》牌匾。
       事由
       南宋.宁宗开禧三年(1207),魏了翁丁忧归故里时,筑室临邛的白鹤山授徒讲学,理宗皇帝于绍定五年(1232)书赠了翁《鹤山书院》题字后,了翁又以汉隶法书自书《云吟山》牌匾悬于临邛的鹤山书院。
       明.正德十三年(1519)起,白鹤山的鹤山书院历经多次迁移,最后于清.嘉庆时从南街迁建于今书院街,迁建时许兆罴将《云吟山》牌匾修复后题《云吟山跋》悬于书院二门。
       跋文:
     “先生文章品行,光烛(天地)两间,即汉隶法书亦堪千古。余以摄篆,假馆于斯,得瞻手翰。但为风雨飘摇,惜多剥落,窃虑年深磨灭,爰命江西从孙振基勾剔尽刊,制额悬祠,用垂不朽。”
      (见清.嘉庆《邛州志》1341P))
       邛崃鹤山书院的《云吟山》牌匾,长约3.3米,宽约2米,厚约20厘米,用两塊金丝楠木拼接而成,通体漆黑,字迹描金。
       清.光绪二十八年(1903),光绪帝颁布诏书:“废科举,兴学堂。”之后于清.光绪三十三年(1908)将书院街之鹤山书院改建为邛崃、大邑、蒲江三县联办的:邛大蒲联合中学。
       1934年的抗战前夕,城隍庙旁之武庙(即关羽庙)被用作“成都陆军军官小学”学前培训。1937年又用作眉山专区出川抗战将士培训基地,并且将位于书院街的鹤山书院用于学员住宿区。
       当时邛崃文化名人张开阳、蔡月岩、顾俊卿等,为了保护了翁手书的《云吟山》牌匾,连夜将其移至学道街之考棚,藏于梁架之上。
       1944年,邛州考棚改建为:四川省立高中。上世纪六十年代更名为:邛崃一中。
       1984年,邛崃一中拆除“考棚”建教学楼时,《云吟山》牌匾重现。该校学生唐文栋飞报县文管所,所长魏朗和杨玉光先生到场抚之,不禁泪流满面,喟然叹道:“这是如今仅见的了翁先生遗物,它传承的是临邛文脉啊!”
       对此浑忘身是吏,朝来拄笏向烟霞:面对眼前的西山美景,身在衙中的付燮诇忘了自已正在办公,不知不觉地拄着手板(即笏)观赏起来。
      “拄笏看山”为成语,出自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简傲》:“王子猷作桓车骑参军,桓谓王曰:卿在府久,比当相料理。初不答,直高视,以手板(即笏)拄颊云:‘西山朝来,致有爽气。’”笏,古代君臣在朝廷上相见时手中所拿的狭长板子,用玉、象牙或竹片制成,上面可以记事。

 楼主| 发表于 2022-9-9 09:16 | 显示全部楼层
       《火井县》清.付燮诇
       考注:凡丁
       丞相征蛮路,天纲遗爱祠。竹底人面拂,石滑马行迟。
       勋业空青史,仁声尚口碑。荒凉火井县,吊古一兴思。

       付燮诇:字去异,号绳庵,今河北正定灵寿县人。清.康熙二十三年(1685)知邛州,后迁官福建汀州知府,著有《琴台遗响》,诗词彬雅,任中政事清和。
       诗题:《火井县》诗为付燮诇到任邛州后对原火井县的考查心得。
       丞相征蛮路:诸葛亮南征时,主力部队由诸葛亮率领,经临邛至西昌、云南建宁。另一支由李恢率领,经贵州至云南建宁,两军会师后合力将夷王孟获赶至今邛崃孔明乡“躲兵槽”内,第七次智擒孟获后,又于孔明乡的“欢喜坡”前释放,之后从邛崃班师回成都。
       诸葛亮对孟获“七擒七纵”的攻心策略,终于感化并安抚了夷人的反叛心理,为之后北伐曹魏奠定了后方稳定的社会局面。
       见成都《武侯祠联》
       能攻心则反侧自消,从古知兵非好战;
       不审势即宽严皆误,后来治蜀要深思。
       又见《三国志.卷四十三蜀书十三》:“李恢字德昂,建宁俞元人也……先主薨,高定恣睢于越巂,雍闿跋扈于建宁,朱褒反叛于牂牁。丞相亮南征,先由越巂,而恢案道向建宁。”
       再见《三国志卷三十三蜀书三》载:“建兴三年(225)春三月,丞相亮南征四郡,四郡皆平……十二月亮还成都。”
       至于诸葛亮在《后出师表》中说:“臣五月渡泸,深入不毛。”因诸葛亮出征时是“建兴三年春三月”,待平定了今邛崃火井一带(包括今芦山县和宝兴县)的羌人之乱后,于“五月渡泸”,此“沪水”指今沪定段的“大渡河”水,之后去云南建宁“与亮声势相连”的李恢会师。
      《后汉书.西南夷传》李贤注:“泸水,一名若水,出旄牛徼外,经朱提至僰道入江,在今嶲州(现西昌)南。特有瘴气,三月、四月经之必死。五月以后,行者得无害。故诸葛亮《后出师表》云:‘五月渡泸’,言其艰苦也。”
       诸葛亮南征时,在邛崃地方计留下三十余个三国文化地名如:固驿镇诸葛亮屯兵处的军田坝;城东武侯过辙坊;平乐镇下坝白木江段诸葛亮马军的洗马河、诸葛亮登高勘察地形的“老木地”山;油榨场“诸葛武侯驻师其上”的相台山;火井镇的黄忠洗甲溪、望羌楼;孔明乡第七次擒获孟获又释放处的孔明庙、躲兵槽、欢喜坡……
       1993版《邛崃县志》:“据清嘉庆《直隶邛州志》)载,三国时,蜀相诸葛亮(字孔明)率兵南征,曾驻师于此。后人立庙镌像祀之。清乾隆年间,又经邑人马登甲、李秀梅、李秀林等出资扩建,定名孔明庙。之后,以庙为中心,逐渐形成小集市。”
       丞相征蛮路:
       略说其中所谓的“蛮”
       根据国宝青铜器何尊上“宅滋中国”铭文记载,西周成王时,将位于西安附近的国都—镐京迁到今河南洛阳市,故以河南为中心的黄河流域古称:中原。后世统治者将中原周边的民族大致分为:东夷、西戎、北狄、南蛮。其中西南地方包括四川、云南、贵州、湖南等,既有本地的“蛮”族,也有黄帝时期迁蓰来的被黄帝战败的东方蚩尤部落,这些迁蓰来的东夷民族 和 原著民族,在西汉时期被特别称为:“西南夷”。见《史记》载:“司马相如出使西南夷。”
       诸葛亮主要征讨的是以孟获为首的夷人部落,他们的祖先是古三星堆人的一支—邛都国人,邛都国在汉武帝元鼎六年由临邛地方迁到今西昌地区,明代皇帝改“夷”为“彝”。
      《夷太平暨安人安氏墓志铭》:“夷之先,鱼凫支子,割封沐川。秦并蜀,绝弗通。以汉唐,惟羁縻,以贵种自居其地。”
      《三国志》记,三国蜀汉时,因“越巂夷王高定背叛”,被镇压后又出现新的夷王—孟获,原著民中的羌族等也群起响应。诸葛亮因继先帝刘备遗志,欲北伐中原恢复汉室,急需要稳定后方秩序,故而亲自南征。
       天纲遗爱祠:诸葛亮南征路过的地方,因其盛产盐、铁和茶叶等,隋炀帝时从汉代的临邛县域中划出部分土地建置火井县。开初火井县划属成都,后划属邛州。因唐初由袁天纲(纲又写作:罡)任火井县令,故有的史料将袁天纲归为成都人。其实袁天纲为临邛人,墓在白鹤山中。后人在油榨场—原火井县治处建天罡祠,遗址今存。
      《旧唐书》:“火井,汉临邛地,周置火井镇,隋改镇为县。隋炀帝大业十二年(616)改火井镇为火井县,划属益州。”
       勋业空青史:指诸葛亮南征意义重大。
      《三国志卷四十三蜀书十三》载:“……于是恢出击,大破之,追奔逐北,南至槃江,东接牂牁,与亮声势相连。南土平定,恢军功居多,封汉兴亭侯,加安汉将军。后军还,南夷复叛,杀害守将。恢身往扑讨,鉏尽恶类,徒其豪帅于成都,赋出叟濮,耕牛战马金银犀革,充继军资,于时费用不乏。
       荒凉火井县,吊古一兴思:付燮诇任邛州知府时是清.康熙二十三年(1685),刚经过明末清初数十年的战乱不久,当付燮诇考查到火地方时发现很荒凉,从而思考如何振兴火井地方经济。

 楼主| 发表于 2022-9-10 08:39 | 显示全部楼层
2538457156@qq.c 发表于 2022-9-8 08:22
《邛署偶成》清.付燮诇
       注释:凡丁
       临邛自古称繁庶,乱后荒残亦可嗟。司马琴台藏蔓 ...

       邛州衙署补正:
       诗题中的邛署:即邛州衙署,在今瓮亭公园—即西汉“卓王孙宅”处。明.成化十九年(1484)邛县复升为邛州时,邛州衙署在南街近北,清代复建于此,其大堂在民国初年卖与赵、刘二家合伙开:“大众食堂”至建国初。

 楼主| 发表于 2022-9-10 08:41 | 显示全部楼层
       《纪游》清.付燮诇
       考注:凡丁
       公余邀胜友,随意坐渔舟。秫稻新抽穗,芙蓉乍着花。鸬鹚依短棹,童稚闹晴沙。
       更访贤人迹,因过开士家。路回林莽里,山立出河涯。易洞荒难问,书台废可嗟。
       远汀宜宿鹭,老木试昏鸦。吊古秋声动,长歌日影斜。兴阑归骑晚,短策袅晴霞。

       付燮诇:字去异,号绳庵,今河北正定灵寿县人,荫生。清.康熙二十三年(1685)知邛州,后迁官福建汀州知府,著有《琴台遗响》,诗词彬雅,任中政事清和。
       荫生:上代有功勋被特别恩赏具有任官资格;或先世有功勋,得入国子监读书的人。付燮诇应当属于前者。
       公余邀胜友,随意坐渔舟:付燮诇在公休假时邀约好友,首先乘坐渔船,观赏南河两岸的风光,其实是在作实地调查。
       公余:古代官员公休日。宋代官员的公休日,实行唐代“旬休”制度,即逢农历十日、二十日、三十日。若逢月大、月小,则以最后一日为准。春节、端午、中秋、重阳等传统节日格外,明清沿袭。
       胜友:即好友、益友。
       秫稻新抽穗,芙蓉乍着花:时间是水稻分蘖期的六月间,此时荷花含苞待放。
       秫稻:秫,音熟。即糯稻,方言:酒谷。糯米可加工醪糟。
       鸬鹚依短棹,童稚闹晴沙:渔鹰从水中捕鱼出水后站在船边休息,儿童则在沙滩上嘻戏。
       更访贤人迹,因过开士家:上岸后先访问当地的乡贤,再到鹤林寺中拜谒佛像与和尚。
       贤人:德才兼备的人。
       开士:菩萨的异名;对僧人的敬称。
       路回林莽里,山立出河涯:指鹤林寺前的木鱼岗耸峙在南河岸边,成为一江之胜览。
       因为木鱼岗的西岩,有西汉胡安先生开凿的:点易洞。和胡安始建的:翠屏阁;唐宋时建有:西岩寺;明代在西岩寺遗址上建:点易书院 和 梅竹轩;江边一高耸的石笋上建有木屋,称为:露台。有明.天启进士杨伸所书《滴露研朱》石刻;木鱼岗上有万杆修竹,恰如翠屏当前,共同形成临邛八景之《易洞秋风》和《翠阁秋荫》两道著名景观。
       由于木鱼岗山势峻峭,翠屏阁独擅白鹤山之秋色和江上的风光,成为一州览胜之处。
      《蜀中广记》载:“胡安,临邛人,聚徒白鹤山,明《易》、洞达天文、历象、阴阳之术,司马相如从之学。”
       北宋.郭印有诗句:“秀巘修屏立,枯岩半屋悬。”
       南宋.陆游有诗句:“把酒孤亭半日留,西岩独擅鹤山秋。”
       ……
       清.嘉庆《四川通志》卷五十六〈舆地〉:白鹤山之“翠屏阁前,山势峭立,翠屏当前,为一州胜览。今据实地考,这段地段的东南面,为高耸横亘的木鱼岗,即上述诗文所指。”
       易洞荒难问,书台废可嗟:由于时间的磨洗,加上战乱的破坏,著名的西汉胡安注释《易经》的点易洞 和 北宋.常安民读书台(在鹤林寺内),以及南宋.魏了翁读书台(在幽居寺内)都巳荒芜,令人嗟叹。
       兴阑归骑晚,短策袅晴霞:付燮诇在本次公休日游玩尽兴后,于傍晚时分在夕阳的余晖下策马回到邛州衙署。
       骑:读“寄”音,方押韵。
       袅:缭绕。

 楼主| 发表于 2022-9-11 08:56 | 显示全部楼层
       《游齐口庵》清.付燮诇
       考注:凡丁
       联辔山行竹径荒,满林新绿间残黄。参天松老枝枝古,似雪梅开处处香。
       云去云来山态改,溪分溪合水声长。诸君未尽探幽兴,僧含清闲醉不妨。

       付燮诇:字去异,号绳庵,今河北正定灵寿县人,荫生。清.康熙二十三年(1685)知邛州,后迁官福建汀州知府,著有《琴台遗响》,诗词彬雅,任中政事清和。

       齐口庵:在今平乐镇与水口镇交界处。即:下坝大排山北面之白木江(今写作白沫江 下同)与火井江汇流处,以下即:南河。古称:邛水。
       清.康熙《邛州志.山川》40p:“齐口,州治西二十里。庄子谓水之旋磨处曰齐,则此命命亦古矣。凡水合处俱称口,如江口、汉口之类,盖汇平乐、火井二江,东注入䢺水为:南河。”
       清.嘉庆《邛州志.祠寺》303p:“齐口庵,在州西二十里。因庵前二水相合,故名。明季僧如昭建,国朝乾隆二十八年(1763)僧善性重修。”民国年间毁圮。
       齐口:临邛城始建于公元前315年的先秦时期,始建之初即选中齐口为秘密训练水军伺机伐楚的地方之—。
       2009版《平乐镇志.齐口景区》251p:“距平乐市镇六公里,与水口镇域隔水相望。白木江与火井江汇合处名:齐口沱。民国《邛崃县志》记为:‘齐口潭,一名七里漫,水势平而多鱼,火井江至此与之合。’古代,官府曾征夫役,伐巨木,在齐口建造船泊,以及训练水军……”
       晋.常璩《华阳国志.蜀志》:“秦惠文王更元七年(公元前318年)意欲伐楚,司马错力主蜀有杰、纣之乱,其国富饶,得其布帛金银,足供兵用。水通于楚,有巴之劲卒,浮大舶船以东向楚,楚地可得。得蜀则得楚,楚亡而天下并矣。”
       联辔山行竹径荒:多人在山道上联骑行走。辔,音配。驾驭牲口用的嚼子和缰绳。
       满林新绿间残黄:指平乐地区自古盛产竹子。古人用于造船、架屋和制作笮索桥。东汉始用于造纸,宋代时“纸市尤大”,今芦沟内有造纸作坊遗迹。
       发源于天台山的白木江和发源于镇西山的火井江,其流域为古笮人居住地,笮人渡河用竹片拧成的索桥,古称:笮索桥。
先秦时期由蜀太守李冰推广,为现代拉索桥的始祖。
       宋.顿起《元符二年二月七日按部过邛州火井县三友堂小酌》诗:
       序:此邑以山、水、竹为三友。
       诗句:
       七盘一何高,苍翠净寥廊。夜雨濯杉桧,春风散芝药。细云散岩色,细迳度危笮。
       其中“细径”指山路;“危笮”指笮桥。
       2009版《平乐镇志.齐口景区》251p:“……有齐口庵遗址、大排山汇川塔遗址、古笮索桥遗址。”
       笮:音竹。亦写作筰。用竹篾拧成索用以渡河叫:竹索桥。《仪礼•旣夕》:“甲胄干笮。注:笮,矢箙也。释名:弩所受之器,织竹曰笮。”《说文》1、屋上的箔席。用竹或苇编成,铺在瓦下椽上。2、姓。3、古笮人。
       联辔山行竹径荒:齐口以南的平乐河两岸山连着山,其间“参天松老枝枝古,似雪梅开处处香。”
       云去云来山态改:山中云遮雾绕,时时改变着山的形态。
       溪分溪合水声长:发源于天台山的白木江,和发源于镇西山的火井江,(统属邛崃山脉)流到齐口汇合后古称:邛水。今称:南河。继续往下流入长江。
       清.康熙《邛州志.山川》40p:“邛水,州治南五里,俗呼:南河。源出邛崃山。《山海经》曰:‘崃山,邛水出焉。’”
诸君未尽探幽兴,僧含清闲醉不妨:这一次公休日,付燮诇邀约好友一同观赏齐口一带的山水风光,借以了解该地方的历史。

 楼主| 发表于 2022-9-12 08:28 | 显示全部楼层
       《青玉案.游金龟山》清.付燮诇
       考注:凡丁
       纵横涧壑盘回路,云绕岭上松千树。小队却穿林莽去,几声戴胜,一行白鹭,引入幽深处。
       沉沉古庙无炎暑,散发剧谈斟绿醑。坐久不知天欲暮,谁催归辔,轻风缕缕,阵阵黄昏雨。

       付燮诇:字去异,号绳庵,今河北正定灵寿县人,荫生。清.康熙二十三年(1685)知邛州,后迁官福建汀州知府,著有《琴台遗响》,诗词彬雅,任中政事清和。

       青玉案:词牌名。“游金龟山”为题目。
       金龟山:在州西十里,以山形为名。从公元前315年始建的张若城北之喻坎,经金龟山、花置寺北的盐坝、直通水口、油榨、火井、镇西山、芦山县以远,此路为古身毒道临邛起点之一条。(身毒音丫毒,古印度译音。)
       纵横涧壑盘回路,云绕岭上松千树:1957年以前,金龟山一带多松树,金龟山寺庙后和尚墓园的古松林中时有华南虎藏身。1958年起,因全县毁林开荒和砍伐作公共食堂烧柴,以及全民炼钢的土高炉燃料,之后处处荒山秃岭,华南虎在邛崃地区绝迹,现多为上世纪末植造的杂木林。
       小队却穿林莽去,几声戴胜,一行白鹭:付燮诇等一行人继续向林莽深处走去,这是未修邛芦公路前通往水口、油榨、火井、高何、芦山县以远最直的古道。沿途听到戴胜鸟叫,看到一行白鹭上青天。
       戴胜:鸟名。共有八个亚种。
       《戴胜的一种》网络图片
            
         1662942737589.jpg    

       沉沉古庙无炎暑:金龟山古庙沉重、凉快。沉沉:形容沉重、深沉、暮气。
       金龟山古庙名:凤朝寺。今人作:凤巢寺。
       凤朝寺始建于大唐贞元十四岁(640),始建之初属:盘院寺下院。其地为积翠岩,此寺载入《四川通志》。明末毁于战火,清康熙五十五年(1716)复建时更名:金龟凤朝寺。
      《盘陀寺重刊碑记》文:
      “大唐贞元十四岁(640)戊寅朝议,即
太子左贤善大夫前殿中尉史从侄马宇撰,高平徐清书。宋元佑丁卯二月八月,住持僧古,重刊流览前记,此地肇选之原委者, 唐暨今千有余年,唯此寺载入《四川通志》,其地为积翠岩焉……
       既自明季燹,梁栋罄烬,御牍无存,唯石壁峭然,千古弗坠,虽空余佛像,瞻仰犹新。游览者……三叹不置焉。
       我朝定鼎以来,有下院凤朝寺僧德惠者,与徒孙真美于西岩左重修旧寺,并彩绘以及石龛, 古迹炳遗至今,籍归凤朝寺管理为上院焉。”
       清代复建的:金龟凤朝寺。殿宇依山势坡度呈梯级而建,共分八个台层,两侧有配殿。东边是清末复建于此的:翠屏阁。民国时期,曾光曦于翠屏阁办翠屏书院讲学,培养多位川中军政要员。
       曾光曦:字礼蕃,邛崃西街人。清.光绪二十九年会试二甲第十八名,赐进士出身,授翰林院庶吉士,钦点刑部主事。历湖南福安知县、武冈知州、四川盐源知县,成都尊经书院最后一位山长。
       1950年,因解放军进军西藏需从邛崃供给军粮,将城隍庙改做粮仓(后称城关粮站)时,组织劳改队将凤巢寺部分殿宇和寺前的石墓外露部分与和尚墓碑刻等石材,用于修建粮仓、监狱以及政府办公楼。
       1970年拆庙前的戏台 和“祭魂庄”处的金龟庙,用于修建提灌站。
       1990年拆除大雄宝殿等,用于重修鹤林寺,今仅残存山门前的石狮子一个半和古井一口。
       2004版《临邛镇志》载:“凤巢寺始建于唐代宗大历年间(766-779),据大殿中梁墨书,重建于清康熙五十五年(1716),庙宇规模较大……解放初期的四大任务时,庙里的建筑多拆去修看守所,公社化时再次遭毁,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关羽殿和张飞殿尚存。”
       散发剧谈斟绿醑:付燮诇等一行人游玩尽兴后一边畅谈,一边饮酒。剧谈,畅谈;绿醑,绿色的美酒。醑,音许。
       黄昏雨:象征第二日天晴。民谚:“黄昏早雨大太阳。”雨,古汉语读音:乳。方押韵。




 楼主| 发表于 2022-9-13 06:36 | 显示全部楼层
       《驷马桥》清.常纪
       考注:凡丁
       未沽临邛酒,先过驷马桥。
       如何卖赋后,忍听白头谣?

       常纪:(1728-1773)今辽宁省沈阳市法库县三面船镇人。清.乾隆丙子科(1756)举人,1767年任四川西充知县,1768年兼南充知县,1769年兼四川省府试考官,1771任平叛小金川军队的后勤总管,1772年任崇庆州知州,次年在平叛战争中殉职。著有《爱吟草》诗集。

       未沽临邛酒,先过驷马桥:常纪在1772年任崇庆州知州,因慕名到临邛访问司马琴台和文君酒肆,当行至今邛崃市桑园镇与临邛镇交界处的泉水河时,经过临邛的驷马桥。
       临邛驷马桥:在城北十里的东河上,为趁省城的、具历史意义的重要桥梁,始建于汉代,历代进行修葺。明末东河改道西河后,东河改称:泉水河。清.乾隆时复建后更名为:泉水桥。今被成温邛公路覆盖,可见。
       清《钦定古今图书集成方舆汇编职方典》〈邛州津梁考〉载:“驷马桥,又名司马桥,在州北,今毁。”
       清.康熙《邛州志》57p载:“临邛驷马桥,州北十里,又名司马桥,今圮。”
       清.嘉庆《邛州志》355p载:“泉水桥,在州北十里,因沟多泉穴,故名。为通大邑县并通省城要路。桥长五丈五尺,高一丈二尺,阔九尺,乾隆三十三年州民胡飞龙、叶正海、徐正义、马成麟等公同捐修。”
       如何卖赋后,忍听白头谣:常纪思考,为什么司马相如会在收取失宠的陈皇后百金报酬,为其作《长门赋》以图勾起汉武帝当初“金屋藏娇”的回忆之后,司马相如还会抛弃卓文君而“欲娶茂陵女”呢?看来《白头谣》不可相信!
       按
      《长门赋》见南朝梁.萧统编纂的《昭明文选》中。
       其〈序〉曰:“孝武皇帝陈皇后,时得幸,颇妒,别在长门宫,愁闷悲思。闻蜀郡成都司马相如天下工为文,奉黄金百斤,为相如、文君取酒,因于解悲愁之辞。而相如为文以悟主上,陈皇后复得亲幸。”
       忍听白头谣:不忍心听后人之伪作—卓文君的《白头谣》歌曲。
       忍听:诗词用词。意1、不忍心听;意2、强忍着听。
       例如
       宋徽宗赵佶北掳后所作《眼儿媚》词:
       玉京曾忆旧繁华。万里帝王家。琼林玉殿,朝喧弦管,暮列笙琶。
       花城人去今萧索,春梦绕胡沙。家山何处,忍听羌笛,吹彻梅花。
       白头谣:指根据谣传的卓文君之《白头吟》谱出的歌谣。谣,《康熙字典》:“曲合乐曰歌,徒歌曰谣。”不真实、不准确的留传叫:谣传。凭空捏造的话叫:谣言。古今好事者皆有之。
      《白头谣》歌谱古今皆在流传,歌词即传为卓文君所作《白头吟》诗:
       皑如山上雪,皎若云间月。闻君有两意,故来相决绝。今日斗酒会,明旦沟水头。躞蹀御沟上,沟水东西流。
      
       凄凄复凄凄,嫁娶不须啼。愿得一心人,白头不相离。竹竿何袅袅,鱼尾何簁簁。男儿重意气,何用钱刀为。
       以上
       释者按原诗句考注,未掺杂个人观点,持有不同意见者,请去问诗作者常纪!



高级模式 自动排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