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楼主: 2538457156@qq.c

历代名人吟咏邛州杂诗辑注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22-9-14 09:17 | 显示全部楼层
       《万石农耕》清.朱孚佑
       考注:凡丁
       僻壤讹传万石田,闲看林莽亦怆然。
       君平若有麻桑宅,何必蓉城卖卜钱?

       朱孚佑:邛州人。康熙十一年(1672)壬子科举人副榜贡生,即贡入国子监的生员。(见清.康熙《邛州志》134p)
       万石农耕:在临邛镇东偏北地方,此处太平时期的农耕景象称为:万石农耕。为古临邛八景之一,但其文化内涵是历史名人—汉代易学家严君平先生故里。
       僻壤讹传万石田,闲看林莽亦怆然:古代,在临邛城东偏僻的地方,有一处传说的:万石坝。经过明末数十年的战乱后,朱孚佑跑去一看,这里的景象却令人悲伤。
       怆然:悲伤的样子。
       按
       石为量词,读音:旦。汉代一石即1斛=20000毫升,可盛装粮食约27斤。万石约为27万斤,按古代水稻亩产300斤计算,不足千亩,应当不是夸张和讹传。
       据记载
      “万石坝”地名出现在汉武帝元鼎六年(前111)以前,当时有生长在山中的邛都国人偶然到此,发现这儿已被北方来的移民们开发成一片有水利灌溉的稻田,不禁眼界大开,于是将此地称为:万石坝。好比蚂蚁遇到地上一滩积水,惊奇地以为到了海边一样。
       清.康熙《邛州志.古迹》42p:“万石农耕,在州治东七里,有平田一原,邛人生长山中,见平坦数亩,遂称万石,犹之蚁行潦,路旁积水,惊见以为海也。”
       引伸
       公元前315年秦惠文王灭蜀时所建的临邛城,因临近邛水(今称南河)以南的邛都国,故名:临邛县。邛都国是古蜀地区由邛人部落组建的一个方国,应为三星堆人的一支。
       中华民国二十七年(1938)九月,由中华书局出版的《金文编》447p所收载青铜器铭文:邛君壶、邛江吊姬簋、邛季戈、孙吊师父壶、班簋“蜀”字,以及表示“农耕、庆祝、祭祀”的“巴蜀图语”,能补证上述历史。
       其中
     “江”即邛江。今称:南河。“江吊姬”即在邛江边吊念“姬”这个人,“簋”为青铜器中一种重要礼器;“邛君”指邛都国君主;“邛季”指“邛君”的三弟;“孙”指第三代邛君。
        
1663116025771.jpg
       早期出土青铜器上表示“农耕、庆祝、祭祀”的“巴蜀图语”
      
1663116080811.jpg
       《金文蜀字》
      
1663118768986.jpg

       清.康熙《邛州志.山川》39p:“古城山,在州治南七里,《方舆记》‘山有铁祖祠,铸铁之家皆祀之。’”
       按
     “州治南七里”即今称的土地坡。“铁祖祠”在土地坡下的南河边十方堂,属于古城山的山麓。
       另外,高埂镇地方有“古城山庙”地名。故“古城山的古城”即“古邛都国的都城”,疑在位于山间平坝的“今蒲江县临溪河畔的西来镇”地方。
       因为
       今蒲江县亦属古蜀国,曾出土十具三千年前的楠木船棺和数枚“巴蜀图语”印章;西汉时期卓王孙在西来铁牛村冶铁留下冶铁遗迹;北朝西魏恭帝二年(555年)设临溪县时,其治所在西来,属邛州管辖;北宋神宗熙宁五年(1072年)降为临溪镇后划属临邛县;明洪武六年(1373年)划与蒲江县后仍属邛州管辖。
       清.康熙《邛州志.沿革》34p:“邛为古蜀国。《禹贡》梁州之域。秦始皇二十六年(221)治临邛县。”
     “邛都国”延至汉武帝元鼎六年(前111)被灭国,其邛人部落被迫迁至嶲水以南,即今西昌东南降为:邛都县。属越嶲郡管辖。
       唐《十道志》:“越巂郡,本益州西外夷,汉初为邛都国。”汉武帝元鼎六年(前111)因越过嶲水设郡县,得名越嶲郡,治所在邛都县—今西昌东南。
      《汉志》:“越巂郡,武帝元鼎六年开,属益州。应劭曰:‘故邛都国也。有巂水。言越以此水障,休盛也。’”
       (以上观点和依据供探讨)
       君平若有麻桑宅,何必蓉城卖卜钱:严君平为汉代易学家,为了研究周易著书立说,以卜筮为业,固然在万石坝没有田产,但墓在万石坝,仍然是历史记载的:严君平故里。

       参考南朝.范晔《后汉书.严光传》和《刘秀与严子陵书》等史料归纳
       君平先生姓严名尊。字:君平。号:子陵。籍贯今浙江慈溪。今浙江桐庐有严子陵钓台,余姚有客星山、客星桥、严子陵祠、《高风千古》坊、故里碑亭、子陵亭等历史遗迹。范仲淹来守是邦时,曾重修严先生祠堂,并撰《严先生祠堂记》。
       严君平因不愿为官,当汉.光武帝刘秀于“建武十七年(公元41年)复特征不至”时,年已八十岁,于是谎称“终于家”,然后躲到蜀地临邛“万石坝”隐居,并且改姓庄名遵。期间曾寓居成都、郫县、彭县、广汉、绵竹等地以卖卜为业。并注《老子》和《道德指归》等。卒于东汉光武帝(刘秀)建武三十年(后55),享年九十四岁。
       当东汉史学家.班固(后32-92)作《汉书》时,为避汉明帝刘庄讳,复其姓严,名尊。字:君平。号:子陵。
       《隐士严君平画像》
        
1650947477(1).jpg

       附录
       清.康熙《邛州志.古迹》41p:“万石坝,州东十五里,即庄君平故里。”
       清.嘉庆《邛州志.古迹》119p:“万石农耕,州东十五里万石坝,严君平故里也。”
       同《志》114p:“严君平故里,州东十五里。〈名胜志〉君平故里在万石坝,按,君平本庄姓,因避讳改姓严,有座右铭并宋祈〈庄尊画像赞〉,俱详艺文志。”
       民国《邛崃县志.文学志》:“严尊,本庄氏,避讳汉明帝名庄,因改庄君平为严君平。曰严,字君平。万石坝人,精于易数,卖卜成都,百钱闭肆,下帘而读《周易》,著《老子》,博览无不通。又依庄周(即庄子)之旨,著书十余万言,目录见于旧志者,有《周易骨髓》一卷,《道德旨规论》六卷。按汉书《地理志》称:‘严尊文章冠天下。’其著述当不只止,盖佚失。”

 楼主| 发表于 2022-9-15 08:28 | 显示全部楼层
       《筒车》清.王前驱
       考注:凡丁
       本是长林竹几枝,河干成器自矜持。转身破浪非蛮力,举首为霖即雨施。
       吞吐何辞一己溺,周旋总为万民饥。稿苗莫叹江河下,挽挹中流彼注滋。

       王前驱:邛州人,康熙二十六年(1687)举人,官江西万安县知县。康熙三十三年(1694)参与编修清.康熙《邛州志》。
       筒车:有说始于春秋,有说发明于汉代,另说发明于隋朝。汉代的毕岚是我国历史上“翻车”的“创造”者,而三国时的马钧,应是翻车技术的“改进”者。此处的“翻车”即邛崃人说的龙骨车,虽然原理都是将水从低处往高处提灌,但龙骨车靠人力踩踏或手摇,而筒车则利用水力自动提水。
       邛崃地区多用常见的竹子扎成,这种靠水力自动的古老筒车,过去在临邛山区和平原的河流、溪谷间构成一幅幅田园风光图。
       清.乾隆时,临邛人孙仕璋任山东沂州府日照县知县时,曾将筒车技术传到山东地区。
       孙世璋:兴贤街人,乾隆乙丑科进士,乾隆文学侍从,人称:孙翰林。清.嘉庆《邛州志》:“清.乾隆乙丑科(1745)进士,授山东沂州府日照县知县。适遇蝗灾,奉文赈济,躬亲散给,全活甚多,相田野,教人河边扎筒车取水灌溉,民受其泽。后归,授徒终老,卒年七十有八。”
       《筒车》(网络图片)
        
1663064214539.jpg
       上世纪六十年代以后,随着农村提灌设备实现机械化、电力化,筒水车风光不在,仅在许多地方留下“筒车沟”或以姓氏命名的“某筒车”地名。以下这张竹制筒车图,较接近邛崃地区实况,但建在白木江、火井江乃至南河沿岸的筒车,其规模和气势远超于此,提水高度有的达10米以上。
       《竹制筒车》网络图片
      
1663202024421.jpg

       本是长林竹几枝,河干成器自矜持:筒车一般用竹子扎成,安装在河道上,像人一样不紧不慢,端庄大方地转动。矜持:指人有礼貌,端庄大方、松紧有度,通常形容女子美丽善良。词出《春秋》。
       转身破浪非蛮力,举首为霖即雨施:筒车利用流水动力,将河溪之水舀到高处像雨水一样霖入导槽灌溉稻田,一劳永逸。
       吞吐何辞一己溺,周旋总为万民饥:诗人将筒车拟人化,赞扬筒车有为万民饥饱而不辞劳苦的周旋精神。
       稿苗莫叹江河下,挽挹中流彼注滋:枯槁的禾苗不要悲哀叹息,会有筒车将水从河沟中舀出进行灌溉的。
       稿苗:稿苗:枯槁的禾苗。
       注滋:成语“挹彼注兹”出自《诗经.大雅.泂酌》:“泂酌彼行潦,挹彼注兹。”挹彼:把溶液从那个容器中舀出;注兹:灌入这个容器中。比喻为用筒车将水从河中舀出以灌溉田地。

 楼主| 发表于 2022-9-16 08:32 | 显示全部楼层
       《壬辰春率子兆琳兆琅游鹤林寺拜文靖公像》清.戚延裔
       考注:凡丁
       地以名贤著,山因理学开。斯文今盛矣,悟道昔隆哉。
       白鹤巢何去,青骢辔缓来。祠前勤虎拜,仰止共徘徊。

       戚延裔:字伯贲,山东黄县人,附监生(经考试附国子监生员),历任浙江杭州严州县、建德县和广东雷州海康县知县。康熙三十年(1691)任邛州知州时,重建鹤山书院;康熙三十三年(1695)疏浚瓮亭前“唐之水池”,并种莲池中,周植桃柳。之后将明代建古瓮亭更名为:大公亭;康熙三十四年(1696)新修清.康熙《邛州志》;康熙三十五年(1697)重修文昌宫。
       以上工程系挪用“日用菜蔬银一万四千四百两,照枉法律,拟绞。后于康熙四十四年,祝兆麒、芮钰、陈尧智、柴豫、戚延裔、吴中和捐修兴安州城垣,完日免罪,复还原职。”(见钦定《古今图书集成》经济汇编祥刑典第七十三卷律令部汇考五十九)

       诗题:康熙壬申年(1692)春,戚延裔带两个儿子到鹤林寺跪拜魏了翁像。
       地以名贤著,山因理学开:临邛县白鹤山的鹤林寺始建于晋代,其知名度很高的原因之一,是南宋时的理学家魏了翁少年时在白鹤山的幽居寺读书成名,后来又于临邛的白鹤山中办:鹤山书院。传授义理之学。
       理学:或称道学,亦称义理之学。是宋元明时期儒家思想学说的通称,融合了道家、佛家和儒家思想,多言天地万物之名。理学分两大流派:以程颢、程颐、朱熹为代表的称:程朱理学。以陆九渊、陈献章、湛若水、王阳明为代表的称:心学。
南宋.魏了翁推崇的是朱程理学,但强调“心”的作用。
       魏了翁:(1178-1237)南宋庆元五年(1199)进士,授剑南西川节度判官。历任国子正、武学博士、试学士院,改秘书省正字出知嘉定府。后历知汉州、眉州、遂宁府、泸州府、潼川府等地。嘉定十五年(1222)召为兵部郎中,累迁秘书监、起居舍人。绍定五年(1232)复为潼川路安抚使、知泸州。端平元年(1234)召入朝任权礼部尚书兼直学士院,以端明殿学士、同签书枢密院事之职督视江淮京湖军马,封临邛郡开国侯。卒赠太师、秦国公,谥号:文靖。
       南宋.宁宗嘉定二年(1209)三月,了翁生父卒。在为父丁忧期间,了翁在临邛“筑室白鹤山下,开门授徒,讲明义理之学。”
       南宋.绍定五年(1232)某日退朝后,理宗皇帝书唐.严武诗:“昨夜秋风入汉关,朔云边月满西山,更催飞将追骄虏,莫遗沙场匹马还。”同时书《鹤山书院》题匾赠了翁。
       著有《鹤山全集》、《九经要义》、《古今考》、《经史杂钞》、《师友雅言》和《鹤山长短句》等。
       白鹤巢何去,青骢辔缓来:戚延裔父子骑马在白鹤山中寻觅鹤的巢穴。
       青骢:毛色青白相杂的骏马。骢,音聪。
       辔:辔,音配。驾驭牲口的缰绳。
       祠前勤虎拜,仰止共徘徊:在鹤山祠前拜谒鹤山先生像后进去仔细观瞻。
       虎拜:拜谒、拜谢的美称。词出《诗经.大雅》:“虎拜稽首﹐天子万年。”周宣王时期,名字叫虎的召穆公因平叛有功,周王赐予土地,召穆公磕头拜谢,称为:虎拜。
       仰止:仰慕、向往。
       共徘徊:戚延裔与两个儿子共同在了翁祠内来回走动观望。

 楼主| 发表于 2022-9-17 08:17 | 显示全部楼层
       《端午节大公亭观竞渡》二首
       考注:凡丁
             

       之一
       《乙亥五日大公亭观竟渡》清.戚延裔
       丹榴绚彩映涟漪,雅集闲亭襟共披。鼓震龙舟翻锦浪,香分蒲节泛琼卮。
       环池并望人如堵,结伴私窥女隔篱。千载一朝诚异觏,官民皆乐太平时。

       关于诗作者
       清.康熙三十四年所修《邛州志》将《乙亥五日大公亭观竟渡》作者记为“前人”。而《乙亥五日观大公亭观竟渡步韵》的作者,却是康熙五年(1666)丙午科举人—临邛人王永士。(见清.康熙《邛州志》195、196p)故判断《乙亥五日观大公亭观竟渡步韵》的作者为时任邛州知州的戚延裔。
       戚延裔:字伯贲,山东黄县人,附监生(经考试附国子监生员),历任浙江杭州严州县、建德县和广东雷州海康县知县。康熙三十年(1691)初任邛州知州时,重建鹤山书院;康熙三十三年(1695)疏浚瓮亭前“唐之水池”,并种莲池中,周植桃柳。还将明建古瓮亭更名为:大公亭;康熙三十四年(1696)新修清.康熙《邛州志》;康熙三十五年(1697)重修文昌宫。
       诗题:康熙三十三年(1695)端阳节,戚延裔等人在大公亭上观赏龙舟竞赛。
       乙亥五日:康熙三十三年(1695)五月初五日,即端午节。由政府组织龙舟竞赛。
       大公亭:原为西汉“卓王孙宅”处水池,唐代将“卓王孙宅”开辟为“唐之水亭”,建楼台亭榭供人饯别与游乐。
       唐.唐求(今崇州街子镇人)《邛州水亭夜宴送顾非熊之官诗》
       寂寞邛城夜,寒塘对庾楼。蜀闗蝉已噪,秦树叶应秋。
       道路连天逺,笙歌到晓愁。不堪分袂后,残月正如钩。
       其中,寒塘指唐之水池,庾楼为池塘旁的楼阁。
       明.永乐十四年(1414),县官“门仲昌”圈建新临邛城时,在唐之水亭处掘得卓氏钱瓮,因将水亭更名为:瓮亭。
       清.嘉庆《邛州志.古迹》114p:“明时池中掘得二瓮,大可容五石,色如漆,小口,宏腹,脚有籀文,皆贮五铢钱,乃卓氏宅址,州人因建亭以藏之,名瓮亭。康熙三十五年(1697)知州戚延裔重修,浚池种荷,池畔植桃柳,更名曰:大公亭。”
       今考《乙亥五日大公亭观竟渡》诗,戚延裔“重修大公亭并浚池种荷,池畔植桃柳”时间应是:康熙三十三年(1695)。
       竟渡:指划龙舟比赛。
       龙舟竞赛,起源于春秋战国时期的南方水稻产区,目的是通过祭祀图腾—龙,以祈求避免水旱之灾。当公元前278年五月五日屈原跳汩罗江殉国后,人们划龙舟以纪念之,同时祈求水旱从人,五谷丰登。(见闻一多《端午考》)
       丹榴绚彩映涟漪:端午时节,“唐之水池”旁的石榴花开得红红火火,映衬水中。
       涟漪:细小的波纹。
       雅集闲亭襟共披:一帮文人、雅士、大家们,齐集在修葺后的瓮亭内,戚延裔提议将瓮亭改称为:大公亭。大公们一致同意。
       鼓震龙舟翻锦浪:在震天动地的鼓声中,竞赛的龙舟搅动一池春水。
       香分蒲节泛琼卮:有人将用菖蒲节浸泡的酒分别倒进各人的酒杯中。
       蒲节:菖蒲,多年生水生草本,有香气。与兰花、水仙、菊花并称:花草四雅。宋代时民间就有酿菖蒲酒的习俗。
       琼卮:玉石加工的酒杯。
       环池并望人如堵:堵:指墙。成语:围者如堵。
       结伴私窥女隔篱:妇女不敢公开露脸,三三两两地隔着篱栅张望。
       千载一朝诚异觏,官民皆乐太平时:这次官民“庆祝重修瓮亭、浚池种荷、池畔植桃柳工程完工典礼”,真是千载难逢!
       异觏:即罕觏,难得遇见。觏,音够。

       之二
       《乙亥五日观大公亭观竟渡步韵》清.王永士
       苔净荷池清且漪,两舟箫鼓侑金卮。香分蒲节通仙酒,红映榴花续命丝。
       逞技楚狂击短楫,炫妆秦女傍疏篱。遥知此日环瞧者,白首犹传始事时。

       王永士:临邛兴贤街人。清.康熙五年(1666)丙午科举人。参加“乙亥五日观大公亭观竟渡典礼”者之一。清.嘉庆《邛州志.祥瑞》901p载:“兴贤街王永士宅后池内,产并蒂莲—枝。”
       步韵:又叫:次韵。即和诗者按原诗用过的某一韵或某几个字,使用相同的韵字,步步跟随。
       两舟箫鼓侑金卮:在两条竞赛的龙舟上发出的鼓声中,大公们互相劝酒作乐。
       侑:劝人吃喝。金卮:即金樽。
       香分蒲节通仙酒,红映榴花续命丝:大家喝过菖蒲酒后脸泛红光,与石榴花和系在手臂上的彩色丝线相映衬。
       续命丝:旧俗端午节以彩丝系臂,谓可以避灾延寿,故名。
       逞技楚狂击短楫,炫妆秦女傍疏篱:参加龙舟竞赛者从楚地邀请;助兴的歌姬舞女则来自南京秦淮河畔。
       遥知此日环瞧者,白首犹传始事时:诗人猜想,这种盛大的场面,所有围观人一辈子都记得。
       环瞧者:即围观的人。





 楼主| 发表于 2022-9-18 08:37 | 显示全部楼层
       《南河渔唱》清.戚延裔
       考注:凡丁
       江干缓步伴鸥行,一线风牵欸乃声。地以鸟林为故迹,庵因渔唱得其名。
       海中钓客纶非线,渭北蓑翁饵是璜。寄语孔张林逋辈,莫将烟水没高明。

       戚延裔,字伯贲,山东黄县人,附监生(经考试附国子监生员),历任浙江杭州严州县、建德县和广东雷州海康县知县。康熙三十年(1691)任邛州知州时重建鹤山书院;康熙三十四年修清.康熙《邛州志》;康熙三十五年(1696)重修瓮亭、疏浚池塘并种莲池中,周植桃柳,之后更名为:大公亭;康熙三十五年(1696)重修文昌宫等。

       诗题南河渔唱:古临邛八景之一的《南河渔唱》景观,与“南河渔唱庵”是两回事。
      《南河渔唱》景观命名出现在北宋
       北宋.神宗熙宁二年(1069),时任江西赣州知县孔宗翰将赣州土城墙改筑成砖城墙时,将城市规划与景观相结合,把赣州自然山水归集为八个名胜景区,并绘在城楼之内,时贬谪江西的大文豪苏轼,先后题《八境序》和《八境后序》,序中有诗曰:“八景见图画,郁孤如旧游。山为翠浪涌,水作玉虹流。”
       孔宗翰首开中国城市八大景观先河,此后渝州(今重庆)、羊城(今广州)、燕京(今北京)眉州、临邛等城市纷纷仿效。
       邛崃南河(古称邛江)集三江之水而水势平缓,河床及岸边的岩石、鹅卵石,形成大大小小的石窟。河中水草、饵料丰富,千百年来,数十种鱼类和水生动物在这里生息繁衍。河中从前盛产娃娃鱼、黄辣丁、鳜鱼、鲤鱼、鲢鱼、鲫鱼、青波、土凤、鳖、乌龟、青鳝、小虾、蚌壳……
       南河坎一段的河中心由河水冲积形成的沙洲,恰是渔民们极好的天然良港,自然而然使南河成为一处渔业基地,也同时形成颇为驰名的“南河渔唱”景观:
       南宋.嘉定十年(1217)“临邛郡守”张方作词描述《南河渔唱》景观。
       张方《调酹江月》词
       临邛南去,拂云影猗猗,万竿修竹。竹里招提幽径渺,门枕清沙江曲,隔岸疏林,远滩荒荻,掩映渔家屋。轻船个个,中流往来何速;
       日落收网归来,烹鱼煮酒,几缕烟凝绿。才掩禅关僧课晚,敲彻木鱼声续。数点鱼灯,一龛佛火,遥映如星簇。渔歌梵呗,两股音韵相逐。
       江干缓步伴鸥行,一线风牵欸乃声:沿南河一线风景绝佳。
       江干:即江边、江岸。
       欸乃声:船桨、船篙击水之声和渔歌声。传统川剧《秋江》中,周企和扮演的老艄公有维妙维肖的表演。
宋 陆游《南定楼遇急雨》诗:“人语朱离逢峒獠,棹歌欸乃下吴舟。”
欸乃音矮乃。
       地以鸟林为故迹:南河渔唱庵地方原名:鸟林。
       庵因渔唱得其名:戚延裔指出“渔唱庵”名的来历。
       明末,平乐坝金钵寺胡姓和尚法名:振祥。将位于南河边“鸟林”地方的祖宅舍出建为庵庙,当时并无庵名。
       清.康熙十年(1672),祖泽潜(字永杰。镶黄旗人,康熙元年(1662)始任邛州知州)到此游览时,闻听南河渔歌乐甚,遂以“渔唱”为庵名。由顺治八年辛卯科(1651)邛州举人植敏槐题《古渔唱庵》四字。因清.康熙时,胡家祖宅已经超过一百年。
       植敏怀还同时书写南宋.临邛郡守张方的《调酹江月》词于墙壁。落款为:举人植敏怀书。
       见
       2009版《平乐镇志》623-624p:“金钵寺,始建于明熹宗天启元年(1621)……明末清初,曾有胡姓僧人入寺为僧,法号振祥,乱平后,改州南两里的家宅作渔唱庵。”
       清.嘉庆《邛州志.祠寺》289p:“渔唱庵,州人胡海舟故宅也,因献贼之乱,其孙入金钵寺为僧,号振祥。贼平后以宅为庵。康熙壬子,知州祖永杰暇游至此,闻渔歌之声,因以“渔唱”名庵。其地雅,多松竹。知州张纯有联:晓来鸟语,碧竹森森绕上院;晚去渔歌苍松劲劲砥中流。”
       民国.宁缃《竹溪行》诗:“……隐隐隆隆见两字,扶桑叶大若木樛。日销月铄字埋没,剜苔剔藓露圭角。苔封藓厚年更深,嘉定十年丁丑作。临邛郡守名张方,大书竹溪照人目。”
       1950年,“渔唱庵”被改作城关粮站的一处仓库,当土匪叛乱时发生哄抢粮食进行过一场激战;1957年改建为火柴厂; 1962年工业调整后,成为国营邛崍酒厂的酒麯生产车间,现拆毁。
       海中钓客纶非线:古代的官帽用青丝带做成,俗称乌纱帽。传说,元明时期道教人物张三丰所戴头冠是用铁线编的,表示不愿为官。
       海中钓客:指天师道始祖—汉.张道陵后裔张三丰,自言能够轻松地从海中钓到龙生九子中的大鳌。
       元.张三丰《题临邛元天观》诗:
       等闲钓罢海中鳌,一笑归来祖晋陶。花吐碧桃春正好,笋抽翠竹叶还高。
       心怀凤阙龙鳞会,身寓龟城马脚劳。何必终南论捷径,宦情于我似鸿毛。

       渭北蓑翁饵是璜:姜子牙渭水钓鱼目的是钓取功名。
       渭北蓑翁:典故。姜子牙(名尚)渭水钓鱼遇周文王而建功立业。《武王伐纣平话》卷下:“姜尚因命守时,立钩钓渭水之鱼,不用香饵之食,离水面三尺,尚自言曰:‘负命者上钩来!’”
       璜:商周时期的礼器,《周礼》:“以玄璜礼北方”。亦是佩戴于胸颈部的装饰品,象征身份地位。
       寄语孔张林逋辈,莫将烟水没高明:希望儒、释、道家不要寄情于山水,隐没人才。
       孔张林逋辈:指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 和 以张姓为代表的道家(相传玉皇大帝姓张),以及以林逋为代表的隐士(佛家)们。
       林逋:(968─1028)字君复,宋仁宗赐谥:和靖先生。今浙江杭州人。少孤力学,恬淡好古。后归隐杭州西湖孤山,以梅为妻,以鹤为子,只与西湖诸寺高僧往还。

 楼主| 发表于 2022-9-19 08:18 | 显示全部楼层
       《云居寺》清.戚延裔
       考注:凡丁
       古刹清幽一径通,云山四面锁长空。
       公馀乘兴频临眺,独坐疏林待晚风。

       戚延裔:字伯贲,清初山东黄县人。康熙三十年(1691)任邛州知州时,重建鹤山书院;康熙三十二年(1693)重修文庙两庑廊并筑周围墙垣;康熙三十三年(1695)重修古瓮亭,并疏浚瓮亭前“唐之水池”后,种莲池中,周植桃柳;康熙三十四年(1696)主持编纂清.康熙《直隶邛州志》,同时重修云居寺内呼月亭;次年(1697)又重修邛州文昌宫。其诗词彬雅,政事清和。
       有微信名“邛崃经纬”者诗赞戚延裔:
       读《壬辰春率子兆琳兆琅游鹤林寺拜文靖公像》有感
       伯贲邛州传政绩,种莲植柳留美名。
       教子有方效了翁,为父应学戚延裔。
                                               2022年9月16日
       云居寺:清.嘉庆《邛州志》289p:“云居寺旧名广福寺,始于元时,明.洪武乙丑(1385)僧永常重修,因白云闲闲岛屿之间,遂改今名。有明进士王廷简记。外有《幽奇梵境》坊一,系嘉靖时杨泰然建。上有呼月亭,系国朝康熙丙子年(1696)知州戚延裔重修。左有凌溪石桥一座。”
       古刹清幽一径通:云居寺在回澜塔隔河之南的铜官山(又称:邛崃山、古城山)上,过去欲通往,需过大南河第一渡即:拦江堰下的渡口—季筢子。明清年间,当地季姓人将竹子扎成竹筏在此处摆渡,方言称竹筏为“筢子”,遂名。
       云山四面锁长空:过去的云居寺“白云闲闲岛屿之间”,当汉唐时期始建的回澜塔,于清.光绪八年(1882)重修竣工以后,通高75.48米的塔子倒映在大南河第一堰,即先秦李冰始修的“拦江堰”水面,呈现另一道著名景观:回澜倒影。
       (参见钱塘国学 仲名世纪符《云居寺》诗考注)
       《回澜倒影》拍摄:乙筱  于2002年
      
1663546969362.jpg
       公馀乘兴频临眺,独坐疏林待晚风:康熙三十四年(1696)戚延裔拨款重修呼月亭后,利用公修日重游云居寺赋此诗。
公馀:古代官员的公休日,每旬一天。

 楼主| 发表于 2022-9-20 08:21 | 显示全部楼层
       《张公柏》清.工德纯
       考注:凡丁
       古柏翘然技插天,撑持风雨更多年。不随弱柳乘时好,耐结长松耐久缘。
       岁序频迁柯不改,冰雪几历干弥坚。稍头无限青青籽,应作炉香绕圣烟。

       工德纯:山东黄县(今山东省烟台龙口市)人,痒生,即秀才。古代学校称“庠”,学生自称“庠生”,应是赴邛旅游者。
       张公柏:清.康熙《邛州志.古迹》41p:“张公柏,学宫后有柏树数百余株,系学正(秩正九品,掌执行学规,考校训导)张问仁[号:五峰先生。云南太和县人,明.万历十八年(1590)任
手植以培文脉者。至今葱郁,远望如翠屏青障。后人就中立石,题曰:张公柏。
       先有以作爨(音串,即烧火炊饭)或伐以作器者,故郡人刘应宸有:‘国柱不堪家用伐,文林岂为宦炊哉’之句。郡侯谭天相因为之立石,勒数‘列举罪状’,以禁斧斤。
       按,五峰先生长嗣(长子)讳:拱文。不数年登甲第,旋任川南兵宪,祭乃公于柏林,人以为植柏之报。
       又按,先有伐木作器者,俱罹灾殃,或叹有灵异云。”
       稍头无限青青籽,应作炉香绕圣烟:柏树的果实如桑椹大小,青色,有清香。在香炉中焚烧后,香气在邛州学宫中萦绕。

       关于邛州学宫
       邛州文庙在不同时期分别称为:儒学、学宫、孔庙。因祭祀大圣先师孔子。故又称:圣庙。
       邛州儒学始建于唐太宗贞观四年(630),元代毁于战乱。明.洪武甲子年(1384)张郁(同知邛州)重建,永乐壬申、成化甲子、成化庚戌、万历五年、万历三十六年分别修缮和扩建,明末甲申(1634)年毁于张献忠兵燹。清.康熙四年(1665)、六年(1667)、二十三年(1685)、二十九年(1691)、三十二年(1694)又分别重修或扩建。
       文庙中正殿为庑殿式,祭祀孔子及其弟子以及先儒;此外设有崇圣祠,祭祀南宋时南迁的孔孟先贤;名宦祠,祭祀历代政绩突出的四川全省名宦,以彰其得;乡贤祠,祭祀本土中品德、才学为乡人所推崇敬重的人。
       每年农历八月廿七—孔子诞辰日,由职官按照规定的祭文和专用的祭器,配以专业的乐队演奏成组的专门乐谱,进行祭孔大典,一切经费由财政拨付。
       按
       庑殿式如天安门城楼,是中国古代最高级别的屋顶建筑样式,红墙黄瓦,庄重、宏伟、霸气,只能用于皇宫及皇家寺庙。因孔子在古代被尊奉为“天纵之圣”,被后世统治者尊为孔圣人、至圣、至圣先师、大成至圣文宣王先师、万世师表。故独享此殊荣。

       文庙与临邛文脉
       文庙座北朝南,大门前有照壁,照壁南有半月形池,种植莲藕,俗呼:月儿塘。既象征孔子的:洗砚池。亦象征月亮。与瓮亭前日池,以及按北斗七星布局城中的水凼,共同象征:三光日月星。
       当
       清.乾隆十四年(1749),将原先位于喻坎处的文昌宫,迁建在文庙旁边(嘉庆时期迁至东门外距城二里处)后,于清.乾隆29年(1764)冬,在小南门城头重建毁于明末战乱的:聚奎(通魁)楼。挂匾:《文笔擎天》后,与文脉堰、文庙、文昌宫和塑有“魁星点斗”像的聚奎楼,还有文笔山上的文笔塔,共同组合成一道宏观的:临邛文脉。
       清.康熙四年(1665),儒学改称:文庙。故文庙前的街原称:学街。清.光绪时期方才改称:文庙街。
       清.嘉庆《邛州志.街巷》136p:“学街,州治学署前,左达兴贤街,右通正南街。”
       邛州文庙,于上世纪七十年代拆建为:邛崃县委招待所。如今为:邛崃市宾馆。

 楼主| 发表于 2022-9-21 08:31 | 显示全部楼层
       《三过邛州》清.王曰曾
       考注:凡丁
       三过临邛道,荒烟塞旅门。披襟消白昼,呼酒伴黄昏。
       雪岭千盘合,江声万壑奔。文君何处井,残月听啼猿。

       王曰曾:字省斋,江苏溧阳人,清.乾隆时历任:分巡建昌上川南道、四川按察使司佥事、川南道副使,驻节嘉州。多次登峨眉山,题咏甚多。入祀邛州文庙四川名宦祠。
       临邛道:指进出临邛的道路,秦汉时期称为:蜀身毒(音丫毒,古印度译音)道。可通往西藏和印度,今人称为:南方丝绸之路。此路在1931年修建川康公路时改道,从邛崃经:雅安、天全(清.雍正七年(1729)改土归流置天全州,1913年改天全县,东与芦山县接壤)、泸定、康定、拉萨以西,成为现今318国道的西段,其基本走向仍属临邛道。
       清代及以前,临邛道的始发地点在十方堂,经:葫芦湾、尖山子、青杠墩,至下坝大排山下渡船滩码头处后分路:1、往南经:下坝、平乐坝城隍岗、临济、夹关古儿山、名山、雅安以远。

       《夹门关古儿山〈周道如砥〉》拍摄:王文才
        
1663720529260.jpg

       按:
     “周道如砥”出自《诗经.小雅.大东》:“周道如砥,其直如矢。”意为道路平坦、畅通。
       《夹门关古儿山古道》拍摄:王文才


       1663646635063.jpg

       分路:2、下坝渡船滩往西经:石虎寺、马湖纸坊沟、油榨马岩顶、油榨场、火井、高何、镇西山、芦山县分路:往西经芦定、康定至西藏;往北经宝兴县、阿坝州至陕西南部到长安;往南经雅安、西昌至云南。
       故,纸坊沟桃园桥碑记第二行曰:“如本境桥者,上通西藏,下达北京。”此处的“北京”指汉唐京城—长安。因长安位于临邛之北,青藏高原之下。
       《桃园桥碑》拍摄:陈善兵
        
c073a75310d76755afa3d826d177571.jpg

       《桃园桥碑记》拍摄:陈善兵
        
ea927a4c8ab2dfc1ac702fcc552677f.jpg
       民国《邛崃县志》42p:“城之四路八方,疆界犬牙之相错,若由成都西来,入东门,南折出南门,为(西)藏(缅)甸大道,直走出西门达金川……”
       民国《邛崃县志》59-60p:“城南偏西三十余里下坝场,由此绕大排山,北折而至马湖营约八里。由洗马潭沿河朔流而上,至平乐坝九里。东北由金钵寺过青岗墩上尖山子,下即葫芦湾,约十八里。尖山子尤为赴县要路。”
       《赴县要路的尖山子古道》
      
1663721369399.jpg

       2009版《平乐镇志.古青衣道遗址》605p:“花楸社区官田冲北边有山道蜿蜒,经此山道的桃源桥……过油榨、火井往芦山以远……马岩岭曾名店子场。
       史称‘蜀身毒道’从成都过临邛,沿布濮水(即火井江)越镇西山,过青衣、旄牛、再往云南,可远达南亚诸国。
       清.同治年间,孝廉方正熊维芳七律:‘西峰高处种云根,齐口庵前别有痕。直把一湾穿火井,宛然三峡赴荆门。烟光夹路条条引,墨迹遮山片片翻。行到马崖舒望眼,洞天开出小桃源。’”
       按:小桃源指油榨场,明末清初,油榨场两岸桃花夹岸,庙前一潭,深丈余,水清见底,桃花掩映,令人陶醉,故名:桃花潭。
       清.兰玉《小桃源在马崖山下》诗:
       鹤山西畔濮溪东,见说桃源景略同。犬吠花闲轻重绿,莺啼树杪浅深红。
       桥横岸断柴门迥,水绕峰回小径通。处处登临皆入胜,恍疑身在武陵中。
       2009版《平乐镇志.骑龙山古道遗址》606p:“骑龙山古道俗称马道子,沿山梁南北延伸。2005年夏,成都文物考古研究所对骑龙山古道发掘、清理出汉、宋、明、清四个时期的路层,汉代路层为原始土路,宽约50厘米,厚约7厘米,有清淅的蹄印,还出土了汉‘五铢’钱;
       宋代路层宽160厘米,厚约20厘米。出土了邛窑系青釉饼脚碗残片、酱黄釉残片、蓝釉残片、青灰瓦残片和泥质灰陶锯齿纹陶片等;
       明代路层宽160-1804厘米,厚24-31厘米,出土了若干酱釉瓷片、黑釉瓷片、蓝釉瓷片和青花瓷片;
       清代路层路面宽度约200厘米,厚3-6厘米,在此路层出土了少量青花瓷片、黄釉瓷片、酱釉瓷片、青灰砖残片和青灰瓦残片等;其东侧挡墙……路面宽200-220厘米,厚0-20厘米,出土了乾隆通宝以及少量青瓷片、青花瓷片和蓝釉瓷片。
       临邛学人魏尧西沿骑龙山走访调查,认为是古代驿道之一段。若干专家学者前来考查,认为此段古道最早可追溯及古蜀时期,汉中后期成为西南丝绸之路临邛道之一段。”

       王曰曾在任中曾三次往来于以上的临邛道上,见到“荒烟塞旅门、雪岭千盘合、江声万壑奔、残月听啼猿”的奇观异景后,以诗的形式记录下来。
       雪岭千盘合:指杜甫安史之乱时从陕南入蜀,在临邛生活的两年中写诗描绘的“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其中“窗含西岭千秋雪”即今称的:西岭雪山。在邛崃极常见。
       《邛崃新南桥观西岭雪山》拍摄:叶时亮
        
1663721687390.jpg
       江声万壑奔:指邛崃白木江、火井江、䢺江及合流后的邛江(今称南河),还有雅安地方的青衣江、芦定地方的大渡河等及其支流。
       残月听啼猿:唐宋以来,时有诗人写诗记述邛崃的油榨地方有猿猴活动,而生活于清.乾隆时的王曰曾也这样记录。




 楼主| 发表于 2022-9-23 08:11 | 显示全部楼层
       《火井》清.王曰曾
       考注:凡丁
       岂是仙家留井灶,故叫生火不生泉。青衫扑去光潜地,黄草团来焰烛天。
       似雪海盐长有托,翻盆巫雨转能燃。楚人三月秦宫炬,蜀井炎烧不计年。

       王曰曾:字省斋,江苏溧阳人,清.乾隆时历任:分巡建昌上川南道、四川按察使司佥事、川南道副使,驻节嘉州。多次登峨眉山,题咏甚多。入祀邛州文庙四川名宦祠。

       诗题“火井”的三个概念
       1、作为地名“火井”出现的年代:在东汉.明帝刘庄永平年间,即公元58-76年。
       据大同“兰花村”调查,“唐王坝”(今属大邑县)之圆觉洞摩崖造像碑记,纪录造像人为:“临邛火井石匠韩口口、口口口”,造像时间:“永平口口年。”
       2、作为天然气井 以及 油井出现的年代:约在公元310年前后。
       东晋.常璩(约291-361)《华阳国志》:“火井江有火井。”其中“火井江”,今人误作:文井江。而“火井江有火井”的句意是:火井江边有天然气井和油井。
       3、描述临邛人利用“火井”中冒出的天然气 和 利用“油井”中石油的年代:在西汉晚期。
       西汉.扬雄(前53-18)《蜀都赋》:“火井沉荧于幽泉,高焰飞煽于天垂,焰出通天,光辉数里。”
       而《蜀都赋注》则曰:“欲出其光,先以家火投之,须臾,隆隆如雷声,焰出通天,光辉数里;里人以竹筒中口口口引光入室,不设灯烛而彻夜明皎。”
       显然,扬雄的《蜀都赋》及〈注〉描述的是两口井,一口是天然气井,而另一口则是油井。由于都能燃烧,古人笼统地称为:火井。并且成为独有的地名文化符号。如果不仔细推敲的话,有的人会摸不着头脑而晕头转向!
       然而,东晋.常璩《华阳国志》就明确记载:“井有二,一燥一水,水以竹筒盛,其光藏之可拽行终日不灭也。”
       其中的“一燥”指天然气井;“一水”指油井。若将液状似水的石油装进竹简点燃照路行走,可以终日不灭。
       经实地调查
      “一燥”的天然气井:在火井江油榨段西岸,地名“火井林”地方,中隔干坝王(地名)。因荒废后生长竹木成林,故名;
      “一水”的油井:在火井江油榨段地名新碾子的堰埂边河中,东距“油井”数百米,用矩形青砖砌成。高近两米,口径约二尺。据时年74岁的杨明元说,1975年夏季,该油井毁于特大洪水,2016年建为拦河坝景观。
       (见陈善兵录制的《油井调查》视频)

       北宋时,沈括(1031~1095)在《梦溪笔谈》中,把历史上各地沿用可燃烧的“水、肥水、石脂水、石漆、火油、猛火油”等名称,统一命名为:石油。还说此物“生于地中无穷”,预言:“此物后必大行于世,自予始为之。”

       岂是仙家留井灶,故叫生火不生泉:哪有这个道理啊?这口井咋个只冒火,不冒泉水(指石油)呢?原来这是天然气井!
青衫扑去光潜地,黄草团来焰烛天:若用湿的破衣烂衫扑盖在井口上的话,天然气火焰便熄火。如果投以点燃的草把子的话,井口立刻烈焰冲天。
       青衫:本指黑色的衣服。诗人为与下句“黄草”押韵而用“青衫”,特指利用湿的破衣烂衫。

       黄草团:点燃的草把子。
       这是诗人王曰曾记下的—清代火井人使用和控制天然气的方法。当然这个方法太浪费天然气了,然而古火井人使用这种方法控制天然气,将中国人利用天然气的年代追溯到两千多年前。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王曰曾生活在清代乾隆时期,说明火井人在清.乾隆时期还在用天然气熬盐!
       但是
       一些史料却说:三国蜀汉景耀元年(258)火井就熄灭了!
       比如南朝.刘敬叔《异苑》:“蜀郡临邛有火井。汉室之隆,则炎赫弥炽。暨(东汉)桓灵之际(147-189)火势渐微,诸葛亮一瞰而更盛,至景耀元年,人以烛投,即灭。”

       似雪海盐长有托,翻盆巫雨转能燃:虽然沿海地方和四川巫溪县也生产食盐,但前者是利用太阳晒盐,后者是利用柴火加热盆釜中的盐水“转能”熬出来的,而火井人却使用天然气熬盐,并于隋炀帝大业十三年(616)特别柝置出一个火井县来,这让世界为之瞩目。
       转能:此非现代词汇,至迟由清.乾隆时的分巡建昌上川南道副使—王曰曾所创建。现代释义为:“能量的转化和转移。能量既不会凭空产生,也不会凭空消失,可以从一个物体传递给另一个物体,在转移和转化过程中,能的总量保持不变。”
       楚人三月秦宫炬,蜀井炎烧不计年:传说项羽火烧阿房宫,才烧三个月大家就觉得时间很长了。
然而,临邛地方使用天然气和石油,至少从西汉时期就开始了,不知道究竟一共燃烧了好多年!

       无独有偶
       除王曰曾此诗记述清代临邛人在继续使用天然气外,还有一个响当当的乾隆皇帝—弘历,以及清.同治元年(1862)“举孝廉方正”的临邛人熊维芳,两人继续以诗的形式,分别记录临邛人在清.乾隆 和 同治年间使用天然气及石油的情形。
       共有三首同类题材诗,释者将一一考注,敬请期待!


 楼主| 发表于 2022-9-24 07:43 | 显示全部楼层
       《吟火井》清.乾隆帝弘历
       考注:凡丁
       羲之广异闻,火井欲俱示。未曾读汉书,郡国志原备。
       博物称投烛,赋注家火投。灿然照天地,一灭一云燃。
       定论终是谁?千秋记载家。孰能免耳食?其实自今存。
       所秉阴精气,火阳而根阴。离为见周易,口
口。     
       凿井如置产,但引供烹饲。亦可用煮盐,盐井则别易。
       蜀有争产者,事闻问以悉。评理因自强,究竟非奇事。

       乾隆:清朝第六位皇帝—爱新觉罗.弘历(1711-1799),年号:乾隆。是中国历史上实际执掌政权时间最长和最长寿的皇帝。

       《吟火井》作品背景(见丁宝桢《四川盐法志》)
       乾隆时,邛州民因争火井使用权酿成命案,刑部向乾隆呈报案件,乾隆亲自询问知情者,并查阅《郡国志》《博物志》等史籍资料,感悟历史上对邛州火井和油井的使用记载语焉不详,“一灭一云燃”而“其实自今存”。从而写成此诗,告诉世人凡事要经过调查研究。
       反映出:
       一、乾隆时期政风清明,以人为本,命案由皇帝终审。
       二、乾隆时期,临邛人继续在使用天然气“引供烹饲”即:做饭和煮饲料。

       羲之广异闻:西晋.王羲之《盐井帖》问蜀地官员周抚:“彼盐井、火井皆有不?足下目见不?为欲广异闻,具示。”
       未曾读汉书,郡国志原备:班固《前汉书》中没有提到临邛火井,但司马彪《后汉书.郡国志》中却有记载。
       博物称投烛,赋注家火投。灿然照天地,一灭一云燃:西汉.扬雄《蜀都赋》及西晋.左思《三都赋》都说:“火井高焰飞煽于天垂,焰出通天,光辉数里。里人以竹筒引光入室,不设灯烛而彻夜明皎。”而南朝.刘敬叔《异苑》却说火井在三国蜀汉.景耀元年就熄了。
       定论终是谁?千秋记载家:所谓历史定论不靠谱,因各家记载不同。
       孰能免耳食?其实自今存:千万不要“捡到封皮就是信”,原来邛州的火井至今还在燃烧。
       耳食:《现代汉语词曲》:“指听到传闻不加审察就信以为真。”出处《史记.六国年表序》:“学者牵于所闻,见秦在帝位日浅,不察其终始,因举而笑之,不敢道。此与以耳食无异。”
       所秉阴精气,火阳而根阴:五行学说认为:木能生火、火能生土、土能生金、金能生水、水又生木,皆以运动形式转化。天然气和石油都属“阴”的精气,能转换成阳气散发。
       离卦为见周易,
:《易经》六十四卦中,离卦是上离下离的卦名,卦象是火。互相照亮、竞争,看谁的火焰更光亮,看谁照射的时间更长。口。所缺五字,疑为说“水”状的石油。因与《盐法》无关,被收录者故意省去。或者不相信古临邛人在使用天然气的同时,还在使用石油!
       凿井如置产,但引供烹饲:当地人争凿天然气井的目的是为了烹饲,不是熬盐。
       烹饲:烹饪,给人、畜吃喝。
       亦可用煮盐,盐井则别易:虽然也可用于熬盐,但是《盐法》规定禁止私营。
       蜀有争产者,事闻问以悉:邛州火井地方人争夺天然气的的官司,我已问清楚了。
       评理因自强,究竟非奇事:要不是由我(乾隆帝)终审一干人犯,还不知道邛州人因争夺火井闹出人命官司,这实在是一桩奇事。

       释者:
       2020年3月21日,现今火井镇以北约3公里,地名“丝栗坝”处,村民山先密请马湖叶师傅打机水井至110米时,钻出天然气,火焰高约3米;
       同月29日,相距山家一里地名“土鸡沟”农户张启福,也因打机水井至同样深度时出天然气,火焰高约3米。
       《丝栗坝打出的天然气》(拍摄:高义奎)
       1663975818774.jpg




 楼主| 发表于 2022-9-25 08:25 | 显示全部楼层
       《南苑赐哈萨克布鲁特塔什罕回人等观烟火灯词 其一》清. 乾隆帝弘历
       考注:凡丁
       款关定笮复存邛,庆典频繁举仲冬。
       为耀光明逮疏狄,先陈曼衍引鱼龙。

       款关定笮复存邛:清.乾隆年间,临邛西部笮人叛乱入侵邛崃关,乾隆帝组织兵马反攻邛崃关,平乱后保住了邛州城。
       款关:即叩关。1、入关求见。2、攻打他国的边关。
       按
       临邛城自古以来为区隔中原与西南少数民族的边关,史称:邛崃关。是拱卫成都安全的屏障,历代战争频发。
       邛崃关一道防线:高何至镇西山;二道防线:马湖至油榨马岩顶;三道防线秦筑军事城堡—喻坎处的:张若城。今称:建昌营坝;四道防线为明筑:临邛城。上世纪七十年代以前,临邛城称为:城关镇。
       清.康熙《邛州志.寇盗》161p:“唐.天宝中,异牟寻悉众二十万入冠,与土番并力侵黎、雅,叩邛崃关。大历十四年十月()南诏合土番三十万众,三路入寇,一路至黎、雅、邛崃关,陷诸郡邑。乾符元年(劫)掠越西雅州间,破黎州,入邛崃关,掠成都。四川节度使高骈逐至大渡河,夺铠马,执酋长五十,斩之,收邛崃关……”
       定笮:平定笮人的叛乱。
       笮人,古代生活在青衣江流域的一支少数民族部落,散布于古临邛的白木江和火井江流域。白木江和火井江古称濮水,早年间濮人生活于此建立濮国,故名。
       南宋.岳珂《贺李微之兼李工侍二首》
       一、
       当时邛蜀起濮君,褒贬春秋赖洽闻。又见璧跗攽异数,要领金匮阐斯文。
       二、
       鱼凫西隔一隅地,龙马南来四世勋。陈古鉴今皆实迹,论思亟原张吾军。

       汉武帝时期,濮人东迁长江中上游后,笮人分布于此,所建竹索桥称为:笮桥。
       北宋.顿起《元符二年二月七日按部过邛州火井县三友堂小酌》诗句:
       细云散岩色,细迳度危笮。
       其中:细迳指小路;危笮指笮桥。
       (欲详,请参见以上两诗考注。)
       2009版《平乐镇志.齐口景区》251p:“有齐口庵遗址、大排山汇川塔遗址、古笮索桥遗址。”
       庆典频繁举仲冬:平定笮人的叛乱捷报频传,当年入冬第二月,乾隆在宫城南苑举办焰火晚会,庆祝夺回邛崃关大捷,赏赐哈萨克布鲁特塔什罕回人等观看。
       为耀光明:有三层含义,1、让古火井复燃。2、让经受战乱的百姓看到希望。3、向回人等其它民族显耀。
       逮疏狄:逮:捉拿。疏狄:指荒远地方来的狄人。狄:古代统治者称北方的民族为:北狄。以此推知,笮人来自北方草原民族,他们在历史的长河中,逐渐触合进中华民族的大家庭。
       先陈曼衍引鱼龙:先推出巨兽,后引出鱼龙等。
       曼衍鱼龙:本意为古代魔术节目,演绎离奇变幻的事物,炫耀耳目。其中“曼衍”为巨兽名。
       宋.柳永《破阵乐》:“绕金堤,曼衍鱼龙戏,簇娇春罗绮,喧天丝管。”
       宋.陆游《小舟过御园》:“尽除曼衍鱼龙戏,不尽刍荛雉兔来。”
       借喻笮人在清军的攻打下,由巨兽化为比目鱼、野鸡和兔子,如同上演一场幻术。
       汉书《西域传赞》:“作巴俞都卢、海中砀极、漫衍鱼龙、角抵之戏,以观视之。”颜师古注:“漫衍者,即张衡《西京赋》所云‘巨兽百寻,是为漫延’者也。鱼龙者,为舍利之兽,先戏于庭极;毕,乃入殿前激水,化成比目鱼,跳跃潄水,作雾障日……”

 楼主| 发表于 2022-9-26 08:38 | 显示全部楼层
       《火井》清.熊维芳
       考注:凡丁
       岂是仙家火种镰?却从井畔夜焚烟。霞原红色泉犹湿,金龟丹成水亦然。
       挹注宝瓶供烛照,汲操修绠觅薪传。煮盐到处通商贾,生活人人数百年。

       熊维芳:字春浦,邛崃平乐镇人。清.同治元年(1862)举孝廉方正,有《语话堂诗集》存世。
       举孝廉方正:清.雍正元年(1723)特设的科举科目。取汉代孝廉、贤良方正科目之意而命名。后每遇皇帝即位,即荐举一次:诏直省各府、州、县、卫,荐举孝廉方正之士,赐六品章、服,以备召用。

       关于诗题《火井》
       虽然古临邛人使用石油的时间,在西晋.刘逵《蜀都赋注》中便明确出现,曰:“里人以竹筒中口口口引光入室,不设灯烛而彻夜明皎。”
       东晋.常璩《华阳国志》亦将天然气井和油井加以区别,曰:“临邛井有二,一燥一水,水以竹筒盛,其光藏之可拽行,终日不灭也。”其中“水以竹筒盛”明显指的是石油。
       明.李时珍《本草纲目》:“明.正德末年(1521),嘉州(今乐山)开盐井偶得油水,可以照夜,其光加倍,沃之以水,则焰弥甚,扑之以灰则灭。近复开出数井,官司主之,此亦‘石油’,但出于盐井尔。”意为并非出于油井。
       清.王士禛《池北偶谈.谈异七.盐山糖树》:“予昔使蜀,曾闻其地有油井、火井。”王士禛所闻,应是元代撤销火井县后,改称“油榨场”处的油井。
       按
       王士祯(1634-1711)字子真,今山东桓台县人。清顺治十五年(1658)进士,康熙四十三年(1704)官至刑部尚书。
       清.熊维芳也发现当时的油榨人在使用油井中的石油,从而用诗的形式记录下来。但诗题仍沿旧习用“火井”进行概括。

       火种镰:即火镰。旧时取火器物,形状酷似镰刀,与火石撞击产生火星而得名,现边远地方偶有老人使用。
       霞原红色泉犹湿:天上的霞光朝朝暮暮依旧,而井中的石油也不断在冒。
       泉尤湿:指火井江油榨段的油井当时还在冒油。此油井毁于1975年的一场特大洪水,仅留下油井地名。(详见清.王曰曾《火井》考注
       金龟丹成水亦然:金龟山的道士亦将石油用于炼丹。
       按
       临邛金龟山凤朝寺,清代时有儒、释、道三教寺院。(详见前人《题金龟山子母宫》考注
       水亦然:也用液体的石油。
       挹注宝瓶供烛照:将石油装进容器中当宝贝藏起来,慢慢供照明使用。
       挹:《现代汉语字典》“挹,即舀取。”
       挹注宝瓶:即舀取石油,注入容器,当成宝贝贮藏。
       供烛照:将石油当蜡烛或火把照明。
       汲操修绠觅薪传:从油井中汲取石油浸泡木柴做火把传递。
       汲操修绠:井中取石油,也像井中打水一样,用绳子提上来。
       汲:打水或其它液体。
       操:抓在手里。
       修绠:长的绳子。
       觅薪传:将石油浸泡木柴点燃作室内照明,或作火把传递夜行。
       1950年前后,当地人晚上从新碾子背米回家时,仍然取油井中的石油装入竹筒当火把照路。
       附录:
       1、西晋.刘逵《蜀都赋注》:“里人以竹筒中口口口引光入室,不设灯烛而彻夜明皎。”
       2、西晋.张华《博物志》:“昔时,人以竹木投以取火,诸葛丞相往视之,后火转盛热,盆盖井上,煮水得盐。入以家火即灭,讫今不复燃也。” 讫:截止。
       3、东晋.常璩《华阳国志》:“井有二,一燥一水,水.以竹筒盛,其光藏之可拽行终日不灭也。”
       4、南朝.刘敬叔《异苑》:“临邛有火井,汉室至隆,则赫炽;桓(东汉桓帝刘志)灵(东汉灵帝刘农)之际,火势渐微,诸葛孔明一窥而更甚。至(后主)景曜元年(258),人以烛投即灭,是年(263)蜀并于魏。”
       5、唐.贾耽《十道要记》:“邛州火井有水,郡人以竹筒盛之将以照路,盖似今人秉烛。”
       6、唐.虞世南《北堂书钞》之〈益州记〉载:“益州有卓王孙井,旧时常于此井煮盐。”
       按
       汉代临邛的火井地方,在616-619期间划属益州(今成都),故初唐史料将火井县令袁天罡记为益州人,还将西汉卓王孙开在火井地方的盐井归入益州。其实卓王孙和袁天罡皆临邛人。
       见
       《旧唐书》:“隋炀帝大业三年(607年)改邛州为临邛郡;火井,汉临邛地,周置火井镇,隋改镇为县。隋炀帝大业十二年(616)改火井镇为火井县,划属益州;唐武德2年(619年),复置邛州,下辖临邛、依政、蒲江、火井、临溪、安仁、大邑七县。
       8、北宋.乐史《太平寰宇记》:“临邛郡火井有水,郡人以竹筒盛之将以照路,水中自有焰耳,盖似今人秉烛。”
       9、1993版《邛崃县志.油榨乡》887p:“民国《邛崃县志》载,‘油榨沱濒河,唐时火井县旧治,曾名清和场。’据乡人云,油榨沱山岩下的河水深处,有一石形如油榨,常年淹没水中,晴时清晰可见,夏天气温高时,时冒水泡,状若油花,油榨沱之名,由此而来。”
       《油榨沱中形如油榨的油榨石》

1664153364410.jpg

 楼主| 发表于 2022-9-27 08:45 | 显示全部楼层
       《傅公石》清.张象枢
       考注:凡丁
       只因厚重掩玲珑,抛掷谁怜瓦砾同。冷眼路旁窥过客,冰心江上待栖鸿。
       大夫物色风尘外,太岳神游花艳中。此后不须夸广汉,临邛太守亦房公。

       关于诗题中的傅公石
       傅公石,即落星石,科学名称:陨石。也称:陨星。是地球以外脱离原有运行轨道的宇宙流星或尘碎块飞快散落到地球的未燃尽的石质、铁质或石铁混合的物质。此块陨石曾被抛弃南河边,清.康熙三十至三十四年间(1692-1696),被时任邛州知州的付燮诇发现后移置现今南岳街的南岳庙(今邛崃电信局位置)中,建国后被邛崃县文管所收藏。
       1993版《邛崃县志.第四章.馆藏文物》756p:“落星石(陨石),现存县文物管理局的落星石,何时陨落及何地何人发现,无据可考。石为卵形,坚硬,有纹如篆文,(最长端)周长2米,(中间)直径0.4米,重120斤,县内仅见。”
       然而
       诗作者张象枢,却以诗的形式记录下该馆藏文物“落星石”陨落何地,和由何人发现并收藏的情形!
       张象枢:四川安岳县人,康熙三年举人,与其弟象口(康熙三年进士)、从弟象华,俱以诗名,时称“安岳三张。”康熙二十一年,崇州知州吴昌荫率举人张象枢等,重修崇州文庙东庑三间、西庑三间、戟门五间、乡贤、名宦祠各一间、围墙等。
       当
       山东黄县人戚延裔在清.康熙三十年任邛州知州,于康熙三十三八月至次年(1696)二月主持修清.康熙《直隶邛州志》时,因需“爰集耆艾(老年人),博采遗文,求残碑剩碣于荒烟蔓草之中,去疑存信,删繁就简,汇集成帙,”故邀请张象枢参与。
       (以上参考《四川通志》卷三十六、《蜀雅》卷十一、《钦定古今图书集成.方舆汇编.职方典》第五百八十八卷、清.康熙《邛州志.序及秩官志》等)

       关于傅公
       付燮诇(音习雄):字去异,号绳庵,今河北正定灵寿县人。清.康熙二十三年(1685)知邛州,后迁官福建汀州知府,著有《琴台遗响》,诗词彬雅,任中政事清和。
       公:多义。1、指王公大臣。2、对上年纪男子的尊称……

       只因厚重掩玲珑,抛掷谁怜瓦砾同:因为此块铁陨石重达120斤,掩盖了本身“有纹如篆文”的玲珑纹路。
       玲珑:此处指陨石表面纹路精巧细致。
       冷眼路旁窥过客,冰心江上待栖鸿:此块陨石与邛江(今称南河)中的卵石混杂,上面常有鸿雁栖息,或许有人试图搬动过,由于太重不便搬走,于是弃置路旁。
       大夫物色风尘外,太岳神游花艳中:付燮诇于公休时节出游南河时发现此块陨石,慧眼独具地命人将其搬至今南岳街的南岳庙中。
       花艳:形容落星石在南岳庙中显得特别耀眼,争奇斗艳。
       清.嘉庆《邛州志.古迹》118p:“落星石,州城南岳庙中。石形如卵,有文如云篆,周围数尺,坚重异常。”
       大夫:古代官阶名称。指从五品官员,地位卿之下,士之上。付燮诇为邛州知州,堪称大夫。
       太岳:有多种解释,此处指南岳衡山,在湖南省。邛崃南岳寺祭祀:南岳圣帝。即火神。
       关于火神
       北方祭祀的火神,根据《左传.阏公元年》所载是帝喾(音库,上古帝王名)的儿子阏(音鄂)伯,封地在河南商丘,夏禹时,应河水势凶猛,禹王派阏伯北开龙门,南凿应源,疏洪入海,人们感念阏伯而建火神祠。(见央视《中国影像方志》河南〈宝丰篇〉)
       而
       南方祭祀的火神是炎帝,因教民用火,化育万物,黄帝和炎帝联盟而入主中原。炎帝死后葬于衡山赤帝峰,被后世尊称为:南岳圣帝。
       炎帝即发明钻木取火的燧人氏,或称祝融氏。虽然名称不同,实则一人。四川地方以夏历四月初八为火神生日。
       民国《邛崃县志.庙祀篇》177-178p:“南岳庙为明隆庆庚午年(1570)乡官刘云衢建。寺内有石,形如卵圆,文如云篆,大满怀抱,名落星石……刘云衢乃刘源之子,刘道贞是其孙。”
       清.康熙《邛州志.忠烈》150p:“刘道贞,邛州举人。其族世袭黎州指挥……妻王氏、子暌度并家属百余人。”
       释者:刘暌度妻即明代邛州才女—眉山籍冯氏。
       此后不须夸广汉,临邛太守亦房公:张象枢夸赞清.康熙时的邛州知州付燮诇,与唐代的汉州(今广汉)刺史房琯一样出名。
       房琯任广汉刺使时,开凿一个湖泊名:房湖。宋代时成为《汉州八景》之一。今名:房湖公园。南宋.魏了翁曾应宇文汉州(即曾任邛州知州的宇文绍奕)邀请作《和宇文汉州乞〈房湖楼记〉》
       房琯(697-763),今河南偃师市人。历任校书郎、冯翊县尉、卢氏县令、监察御史、睦州司户、主客员外郎、主客郎中、给事中、宜春太守、太子左庶子、刑部侍郎,赐爵漳南县男。安史之乱时随唐玄宗入蜀,拜吏部尚书、同平章事(宰相官衔)。唐肃宗时委以平叛,兵败后贬为汉州刺史。

 楼主| 发表于 2022-9-27 18:46 | 显示全部楼层
       补注
       关于傅公傅燮诇
       清.康熙《直隶邛州志.秩官》117p:“傅燮诇,字绳庵,直隶真定灵寿县(今河北正定)人。康熙二十三年(1685)知邛州。”
       但清.嘉庆《直隶邛州志》却写作:付燮诇。原因是古汉字中,傅,又同付。《史记.夏本纪》:“兴人徒以傅土。注:索隐曰:傅卽付也,谓付功属役之事。”
       按
       张象枢:清.康熙五年安岳举人,将康熙二十三年任邛州知州的傅燮诇在诗题中写作:傅公。记必不误!
       而清.嘉庆《直隶邛州志》写作付燮诇,也属正常。
       公:多义。1、指王公大臣。2、对上年纪男子的尊称。傅燮诇为邛州州官,可称:傅公。

 楼主| 发表于 2022-9-28 08:24 | 显示全部楼层
       《傅公石.调五彩结同心》清.王俅士
       考注:凡丁
       此星何故,错落尘寰,多年抛掷江干。暮雨朝烟,里偕枯木,寂处无言。牧竖见来相笑道:人间物占尽痴顽。不虞伊机缘偏巧,泥涂一旦弹冠。
       渔筏木牛连载,似无双国士受命登坛。绿柳千条,碧桃万点,都作仪仗争先。概自沉沦江岸后,懒将强项周旋。世竞夸珊瑚径尺,肝肠知是谁竖?

       关于词作者
       王俅士:邛崃市地方志办公室重刊的清.嘉庆《直隶邛州志》作:“王永士”。其中“永”字有人傍,查《现代汉语词典》无此字!
       《四川通志.卷三十二》载为“王俅士”。曰:“丙午科(康熙五年1666)【是科照原额中四十二名】 王俅士【邛州人】”。释者据此更正为:
王俅士。
       清.嘉庆《邛州志.祥瑞》901p载:“兴贤街王俅士宅后池内,产并蒂莲—枝。”

       关于傅公傅燮诇
       清.康熙《直隶邛州志.秩官》117p:“傅燮诇,字绳庵,直隶真定灵寿县(今河北正定)人。康熙二十三年(1685)知邛州。”
       但是
邛崃市地方志办公室重刊的清.嘉庆《直隶邛州志》却写作:付燮诇。原因是古汉字中,傅,又同付。《史记.夏本纪》:“兴人徒以傅土。注:索隐曰:傅卽付也,谓付功属役之事。”
       按
       王俅士:临邛人,清.康熙五年(1666)丙午科举人。与同科的安岳举人张象枢,都将康熙二十三年任邛州知州的“付燮诇”写作:傅公。记必不误!
       而重刊的清.嘉庆《直隶邛州志》无论当时人还是现代人写作付燮诇,也属正常。
       公:多义。1、指王公大臣。2、对上年纪男子的尊称。傅燮诇为邛州州官,可称:傅公。

       词题中的五彩结同心:词牌名。分平韵、杂韵两种。

       此星何故,错落尘寰?多年抛掷江干:不知此陨星何时陨落在邛江(南河)岸上。
       江干:江边、江岸。
       牧竖见来相笑道:人间物占尽痴顽:牧童看到傅公认真研究掉在河边一块石头的样子,觉得很可笑,像一个傻瓜。
       牧竖:即牧童。
       物占:以物象来判断吉凶的征兆方式。《山海经》中具有特殊历史意义的物占事件被演绎成神话。
       痴顽:痴愚顽固。
       不虞伊机缘偏巧,泥涂一旦弹冠:牧童哪里知道,这块石头被除去泥土后,发现竟然是来自太空的陨石,值得弹冠相庆。
       不虞:意料不到。
       伊:将石头拟人,相当于她、他、彼。
       泥涂弹冠:落星石今非昔比,从轻贱的地位上升到高贵。
       泥涂:污泥、淤泥、泥泞的道路。比喻地位卑下、轻贱,境地困苦。
       弹冠:弹去冠上的灰尘,表示祝贺。成语弹冠相庆。
       北宋.范仲淹《严先生祠堂记》:“君平先生,汉光武之故人也。相尚以道。及帝握《赤符》,乘六龙,得圣人之时,臣妾亿兆,天下孰加焉?惟先生以节高之。既而动星象,归江湖,得圣人之清。泥涂轩冕,天下孰加焉?惟光武以礼下之。”
       渔筏木牛连载,似无双国士受命登坛:动用打渔船和鸡公车,将落星石运至南岳庙贡在案桌上。
       渔筏:打渔船。
       木牛:相传,木牛流马为诸葛亮发明的运载工具,有专家学者指出是独轮手推车。邛崃人俗呼:鸡公车。
       无双国士:比喻落星石独一无二,是“天外来客”。
      《史记.淮阴侯列传》:肃何谓刘帮:“诸将易得耳,至如韩信者,国士无双。”刘帮遂筑台拜韩信为将。
        受命登坛:大家将落星石放在南岳寺的贡案上,因为落星石是邛州知州傅燮诇发现的,于是称为:傅公石。
        清.嘉庆《邛州志.古迹》118p:“落星石,州城南岳庙中。石形如卵,有文如云篆,周围数尺,坚重异常。”
        1993版《邛崃县志.第四章.馆藏文物》756p:“落星石(陨石),现存县文物管理局的落星石为卵形,坚硬,有纹如篆文,(最长端)周长2米,(中间)直径0.4米,重120斤,县内仅见。”
       民国《邛崃县志.庙祀篇》177-178p:“南岳庙为明.隆庆庚午年(1570)乡官刘云衢建……明.天启、崇祯间归于僧家……近将俗僧淘汰,州人自行经理,匾曰:《护国庵》。施药者恒于斯,名:济贫医馆;施棺者恒于斯,号。忠恕善堂;年终施米亦恒于斯。寺内有石,形如卵圆,文如云篆,大满怀抱,名落星石。”

       关于护国庵
       民国时期,邛州慈善家孟相成(卧龙乡杜桅杆“孟大院子”人)等人将南岳庙改作《护国庵》,成为慈善机构《同善会》的活动场所。《同善会》机构设在文庙南的《一体堂》内,由南街《德生园》酱园坊的老板孟相成任会长;张和尚(佚名)任管事;吸收各乡镇的商界老板和乡绅、医生、手工业者、市民等为会员。所有成员即自愿者,平时各自搜集民间疾苦之声,并及时将救济物品如:衣服、家具、大米等财物发放入户。若有逝后无钱下葬的死者家庭,则派人将棺材送到门口。
       〈讲述人〉
       孟永儒:女,1937年生,蒲江幼儿园退休教师,孟相成的孙女。
       封家炳:男,1936年生,邛崃平乐中学退休教师。

       1957年前后,始创于兴贤街孙祠堂的:邛崃县工业中学。迁建于护国庵内,设有农业、制茶、机械等班,学员则来自邛崃与蒲江县。
       文革期间,邛崃县工业中学停办,校址划属邛崃邮政局,后划属电信公司。
       邛崃县工业中学从孙祠堂迁出后,先后成为邛崃县煤建公司蜂窝煤厂 和 人武部。现为邛崃市政府所在地。



       世竞夸珊瑚径尺,肝肠知是谁竖:珊瑚由珊瑚虫分泌的钙质组成,生长非常缓慢,如果有粗径达一尺珊瑚的话,会得到大家夸耀。相比之下,珍稀的落星石不被一些人看好。

 楼主| 发表于 2022-9-29 06:19 | 显示全部楼层
       《戚侯重修御虹桥赞》清.王俅士
       考注:凡丁
       是岁八月,雨折斯梁。仁守戚公,闭诸望洋。捐俸重修,大启周行。公之德泽,与路俱长。事竣勤石,永志不忘。

       王俅士:邛崃兴贤街人。清.康熙丙午科(1666)举人。
       邛崃市地方志办公室重刊的清.嘉庆《直隶邛州志》作:“王永士”。其中“永”字有人傍,查《现代汉语词典》无此字!
      《四川通志.卷三十二》载为“王俅士”。曰:“丙午科(康熙五年1666)【是科照原额中四十二名】 王俅士【邛州人】”。释者据此更正为:王俅士。
       清.嘉庆《邛州志.祥瑞》901p载:“兴贤街王俅士宅后池内,产并蒂莲—枝。”

       御虹桥:清.康熙《邛州志.津梁》56p:“御虹桥,城东五里,即:尽忠桥。明.吏部杨伸修建。后经倾圮。国朝康熙二十一年,知州戚延裔捐俸重修,有碑赞。”
       御虹桥初建时应为石拱桥。御虹桥为古代常用桥名,全国多地皆有。
       尽忠桥:吏部天官杨伸为明朝尽节后,人们缅怀杨伸的忠义行为,当清.康熙二十一年(1682),知州戚延裔捐俸重修御虹桥时,将御虹桥更名为:尽忠桥。
       杨伸同时还捐建有一坐桥梁,名:天官桥。在城东十里—宋代驿站“鸭翎铺”处,明末更名为:天官桥铺。如今,在原址复建的现代公路桥仍名:天官桥。
       按
       杨伸:(1590-1650)字引能,号蠖庵,今邛崃市夹关镇人。明.万历四十三年(1615)乙卯科举人,天启五年(1625)进士,历任户部主事、吏部文选司主事、验封司主事、考功司主事、文选司郎中、稽勋司郎中和南京兵部职方主事。与叔父杨守敬(以子伸贵赠承德郎和吏部考工司主事)并称:父子天官。南街文脉巷口原有《父子天官》坊。
       (见《西蜀杨世安族谱》)
       崇祯十四年(1641),李自成攻陷南阳,杨伸带领夫人和儿子奔赴南京组织抗清。当张献忠于明.崇祯甲申年(1644)十月初五日攻破邛州以后,杨伸组织人民在道佐寨沟内修筑寨子,抵抗张献忠剿杀邛崃百姓,并作为避乱之所。
       崇祯十七年(1844)农历三月十九日,崇祯皇帝自缢。
       同年冬月十五日,杨伸闻讯崇祯皇帝自缢,遂跳岩殉节,时年54岁。留下“寨沟”和“寨子山”地名。
      [见2012年1期《邛崃经纬》〈杨天官的传闻和轶事〉作者:骆奇南(道佐人,已故。)]
       民国《邛崃县志.桥渡》145p:“建南大道(今称318国道)之天官桥、御虹桥、尚家桥、五板桥,今有安定亭,为乾隆时州牧孙璋(日旁)题。”
       清.嘉庆《邛州志.知州》473p:“孙璋(日旁),乾隆十三年(1748)署。”
       本土人士宋尚卿老师讲:“五板桥的老桥,距城约五里,有一短街原为小场,附近有一座庙子,今庙前尚有一对石狮子。”
       民间传:五板桥由五块板板搭建而成。
       清.道光时期,临邛名士吴江在五板桥关帝庙题联。
       吴江《题五板桥关帝庙联》:
       千江有水千江月;
       万里无云万里天。

       综合推论
       现今所谓的五板桥,即清.康熙《邛州志.津梁》56p所载—由明.吏部杨伸始修的御虹桥:“御虹桥,城东五里,即:尽忠桥。”康熙二十一年(1692)知州戚延裔捐俸重修时更名为:尽忠桥。后来,尽忠桥被水冲毁,人们暂时在桥墩上搭原木,上铺五块石板,更名为:五板桥。
       1931年,四川国民政府始修“川康公路”时,在原址重修的石桥沿用“五板桥”之名。
       1958年,在原川康公路基础上扩建的108国道,在老五板桥下游约100米处所建现代公路桥梁,取名为:新五板桥。

       是岁八月,雨折斯梁:康熙二十一年(1692)八月,明末建的御虹桥即:尽忠桥被冲毁。
       仁守戚公:指守仁行义的邛州知州戚延裔。
       闭诸望洋:戚延裔对捐俸重修御虹桥之事,向大家守口如瓶,让大家十分感动。
       望洋:仰视的样子。成语“望洋兴叹”原指看到伟大的事物,感到自己很渺小。
       大启周行:大启:大力开拓。周行:1、大路、大道;2、遍行、通行。3、围绕而行。

 楼主| 发表于 2022-9-29 09:06 | 显示全部楼层
f238593197e20617371eb58d9fec3f7.jpg     1896e5a21892754835cd34d84149d86.jpg 2538457156@qq.c 发表于 2022-9-26 08:38《火井》清.熊维芳
       考注:凡丁
       岂是仙家火种镰?却从井畔夜焚烟。霞原红色泉犹湿, ...

更正:
熊维芳《语话堂诗集》应为:《雨化堂诗集》

 楼主| 发表于 2022-9-29 16:43 | 显示全部楼层
2538457156@qq.c 发表于 2022-9-29 09:06
更正:
熊维芳《语话堂诗集》应为:《雨化堂诗集》

       更正:
       崇祯十七年(1844)应为(1644)

 楼主| 发表于 2022-9-30 08:25 | 显示全部楼层
       《雨霁大公亭纳凉》前人
       考注:凡丁
       雨霁秋容草树鲜,公亭景色倍嫣然。云开远岫千峰秀,沼碧新荷一叶圆。
       坐近竹栏风习习,行随曲涧水涓涓。闲情对此欢无限,涤尽尘嚣恍欲仙。

       前人:在清.康熙《邛州志》和清.嘉庆《邛州志》中,有一些诗词作者标注为“前人”或者“前郡守”,甚至有张冠李戴的情况,仅少数在清.嘉庆《邛州志》中作过补正。造成上述情形的原因,大约是开初收集的作品缺乏作者信息,比如在酒楼或公共游乐场合的即兴题壁诗,有的并未落下作者姓名。
       题壁诗:在墙壁上题诗写字。由于古代洛阳纸贵,每一个文人都想出版作品不太有可能。而酒楼、驿站、寺院等公众场合,为了招引人流扩大知名度,于是特设一面粉墙,专供文人墨客题咏或者留言,“题壁”遂成为传播文人作品信息的一种重要形式。
       大公亭:康熙三十三年(1695),知州戚延裔主持疏浚今瓮亭公园内“唐之水池”和文脉堰,并在池中种莲,周植桃柳。工程结束时,戚延裔组织端阳节龙舟竞赛活动,邀请到场的文人雅士齐集瓮亭观看。戚延裔遂提议将始建于明初,经复修的古瓮亭更名为:大公亭。
       (见清.康熙《邛州志.古迹.瓮亭》114p)
       附录
       清.戚延裔《乙亥五日大公亭观竟渡》诗:
       丹榴绚彩映涟漪,雅集闲亭襟共披。鼓震龙舟翻锦浪,香分蒲节泛琼卮。
       环池并望人如堵,结伴私窥女隔篱。千载一朝诚异觏,官民皆乐太平时。
       (欲详参见该诗考注)

       雨霁秋容草树鲜:一场秋雨过后,刚复建的大公亭在蔚蓝的天空下显得隔外靓丽。
       雨霁:雨停后天空出现的蔚蓝色。宋徽宗曾御批汝州窑工专供宋皇室使用的瓷器颜色按照天青色烧制即:“雨过天青云破处,这般颜色做将来。”
霁,音剂。
       公亭景色倍嫣然:大公亭景色隔外美好。
       公亭:即大公亭。
       嫣然:形容人或景物美好、娇媚。
       云开远岫千峰秀,沼碧新荷一叶圆:“雨过天青云破处”的西山千峰秀丽,池中水面漂着圆圆的荷叶。
       远岫:远处的峰峦。岫,音秀
       沼碧:天然的水池子。
       行随曲涧水涓涓:文脉堰引自䢺江下段的西河,从临邛城西北角穿城而来,沿弯曲的溪涧慢慢流动。
       涓涓:细水慢流的样子。
       闲情对此欢无限,涤尽尘嚣恍欲仙:原书院街东口的文脉堰上有一道桥名:文脉桥。民间俗呼为“飞仙桥”,或与此诗句有关。
       尘嚣:人世间的纷扰、喧嚣。

       大公亭和瓮亭公园历史变迁梗概
       考注者家住瓮亭公园旁的学道街,现参考清.康熙和嘉庆《邛州志》以及民间调查材料进行归纳整理如下:
       今瓮亭公园原为西汉“卓王孙宅”处,史载:文君井距离明代前的州城—公孙述城五里。唐代人在“卓王孙宅”处所建楼台亭阁称为:水亭。成为供人过寻凭吊和宴饮送客的场所,直至宋代。
       晚唐时崇州人唐逑有《邛州水亭夜宴送顾非熊之官》诗:
       寂寞邛城夜,寒塘对庾楼。蜀闗蝉已噪,秦树叶应秋。
       道路连天逺,笙歌到晓愁。不堪分袂后,残月正如钩。

       明.洪武九年(1376),朱元璋讨伐称帝的明玉珍时,将位于啤酒厂(龙兴寺)以北的州城“公孙述城”夷为平地,并降邛州为邛县,附属嘉定(今乐山)州,县衙临时迁往原南街小学处。
       明.永乐十四年(1414),县官“门仲昌”将现之西街以北用木栅栏圈作新的临邛城时,在“唐之水亭”掘出“‘卓氏钱瓮’两个。大可容五石,色如漆,小口,宏腹,脚有籀文,皆贮五铢钱,乃卓氏宅址,州人因建亭以藏之,名瓮亭。”
       明.成化十七年(1481),县官姚垲(言旁)将木栅栏的临邛城向东向南扩展,改为土石城墙,上世纪五十年代始,城门和城墙逐渐被拆除。
       1980年前后,在南街与西街口之交的基建施工中,于原饮食公司“崃山饭店”背后发掘出明代形制的红砂石墓葬数座。说明今西街一线以南,在明初尚在木栅栏圈的“邛县”城外。
       清.嘉庆时,鼓楼口仍有“官地一分。”
       以上便是在这座明.清临邛城中,除了汉代的卓王孙宅、司马长卿宅、文君井、都官衙门、铁屎坝,以及唐建的学宫、玉皇观,五代时建的天庆观外,再难找出早于明代的其它建筑遗迹和地名的原因!
       清.康熙三十三年(1695),知州戚延裔将明代的“瓮亭”更名为:“大公亭”。
       清.乾隆四十五年(1780),知州觉罗续林又将“大公亭”更名为:“观雨亭”。
       由于当时位于白鹤山之《临邛八景》中的“翠阁秋阴,其阁久废,”便将“州左观雨亭”权当翠屏阁,成为《翠阁秋阴》的代景点。
       清末,《翠阁秋阴》代景点的“翠屏阁”改建于金龟山之凤朝寺中,该寺遂成为儒、佛、道三教合一的著名庙宇。
       民国丙子年(1936),民国政府将观雨亭辟建为“新公园”时,观雨亭复名:古瓮亭。当时为了弄清楚“瓮亭”下是否真有“卓氏钱瓮”,张治和将军安排国民党21军145师唐式遵部卒在亭子四周进行试探性发掘,果见有古瓮埋于亭下,于是回土填实。
       1950年,疏浚瓮亭前的池塘,在池中心堆小岛植树,池内遍种荷花,名为:红荷湖。疏浚出的塘泥堆成假山两座。同时筑围墙将书院街、西街、八宝街、三步石街、学道街隔离。又将原先的寺庙、会馆、官署改建成图书馆、文化馆等活动场所。大门设在学道街,书院街、新牌坊街设侧门。称为:人民公园。
       1953-1965年间,瓮亭和的红荷湖边设游廊和三处茶社,邛崃曲艺队在瓮亭处演出曲艺节目。
       1966年,红卫兵破四旧(旧思想、旧文化、旧风俗、旧习惯)时,将“瓮亭”之八个翘角下装饰的龙头锯掉。
       1986年修葺瓮亭,将缺失的龙头配以莲花。同年,人民公园更名为:瓮亭公园。

 楼主| 发表于 2022-10-1 06:20 | 显示全部楼层
       《临邛道》清.徐黎献
       考注:凡丁
       临邛道,古今行人空浩浩。惟有长卿车下尘,风流犹翳道旁草。
       草间蝶逐空香来,湿翠虫吟清韵悄。默然四顾欲黄昏,旅舍荧荧隔红蓼。
       吁嗟乎,奏赋无媒,长门虚渡,才人谁识酒家佣?蛾眉终老当垆妇。一朝乘传过都亭,至今犹忆垆头土。
       吁嗟乎,临邛道,垆头上,何处最是春风路?指点菖蒲作刺花,酒旆翩跹留人住。

       徐黎献:无考。但是根据诗意分析,可能是寻访司马琴台和文君井的游客在《题壁诗》中留下的名字。

       临邛道:指进出临邛的道路,秦汉时期称为:蜀身毒(音丫毒,古印度译音)道。可通往西藏和印度,今人称为:南方丝绸之路。此路在1931年修建川康公路时改道,从邛崃经:雅安、天全(清.雍正七年(1729)改土归流置天全州,1913年改天全县,东与芦山县接壤)、泸定、康定、拉萨以西。现今108国道的西段,其基本走向仍属临邛道。
       惟有长卿车下尘,风流犹翳道旁草:当年司马相如奔走过的临邛道,已然被荒草掩盖。
       翳:遮掩。
       草间蝶逐空香来,湿翠虫吟清韵悄:描写临邛道上的景象。
       默然四顾欲黄昏,旅舍荧荧隔红蓼:傍晚时分,看到䢺江(今称西河)对岸的旅店中有灯火闪烁。
       荧荧:光闪烁的样子
       红蓼:一年生草本植物。别名红草、狗尾巴花……多生水边,高1-2米,现作为池塘河道水质绿化景观植物。
       《红寥》网络图片
        
1664502738252.jpg
       徐黎献描写的“旅舍荧荧隔红蓼”,其中的“旅舍”应指喻坎以东的西河边之“戴店子”。这是一处古地名,位于“公孙述城”到桑园的古道上,沿途有:清代林凤庵、宋代金庙子、明代大宗寺等古庙。该古道被1940年前后始修桑园机场时的改道废弃成为村道。
       同时,这一段西河,古代既是航道,又是古临邛八景之《䢺水寒雁》景观地段。
       附录:
       唐.唐逑(崇州人)《发邛州寄友人》诗
       茫茫驱一马,自叹又何之。出郭见山处,待船逢雨时。
       晓鸡鸣野店,寒叶堕秋枝。寂寞前程去,闲吟欲共谁?
       唐.唐逑《晓发》诗
       旅馆候天曙,整车驱远程。几处晓钟断,半桥残月明。
       沙上鸟犹在,渡头人未行。去去古时道,马嘶三两声。
       清.熊维芳(同治元年(1862)举孝廉方正)《䢺水寒雁》诗:
       好将雁字写秋寒,水问源头䢺坝宽。几阵冲开红蓼草,一书催出白萍滩。
       喜随鸥渚寻沙卧,漫说鸿泥踏雪难。待到天达高渐远,暖风吹上紫云端。
       䢺:通䣢,水名。方言音:出。䢺水下游俗称:西河。
       熊维芳《雨化堂诗集》供图:熊仕文
      
f238593197e20617371eb58d9fec3f7.jpg     1896e5a21892754835cd34d84149d86.jpg      
       奏赋无媒,长门虚渡:指陈皇后阿娇失宠后禁闭于长门宫,阿娇托人请司马相如作《长门赋》欲打动汉武帝。但是没人敢直接呈献给汉武帝,只能让它在社会上流传。
       《长门赋》见于南朝梁.萧统编纂的《昭明文选》
       其〈序〉曰:“孝武皇帝陈皇后,时得幸,颇妒,别在长门宫,愁闷悲思。闻蜀郡成都司马相如天下工为文,奉黄金百斤,为相如、文君取酒,因于解悲愁之辞。而相如为文以悟主上,陈皇后复得亲幸。”
       虚渡:虚设的渡口,比喻不通。
       才人谁识酒家佣:曾经被太子刘彻“金屋藏娇”的陈阿娇,却听说过词赋家司马相如曾经为了生存,充当过酒保涤器肆中。
       才人:多义词。一、有文学才能的人。二、皇宫内命妇名。1.皇帝之妾;2.太子妾之称。
       蛾眉终老当垆妇:指卓文君在帘后偷窥家宴场景,被司马相如“琴心”打动,是夜与相如私奔成都,不久后回临邛开酒店营生,时“文君当垆,相如涤器。”后来夫妻偕老。据明.高启《当垆曲》诗说,卓文君随司马相如到长安后,司马相如做他的文园令—即守护汉文帝的陵园。而卓文君依然当垆卖酒。
       明.高启《当垆曲》诗:
       光艳动春朝,妆成映洛桥。钱多自解数,筝涩未能调。
       花如秦苑好,酒比蜀都饶。深谢诸年少,来沽不待要。
       诗题:曲中的“当垆”,是说卓文君在长安灞桥卖酒,并非在老家临邛城内今称的“文君井”处。
       花如秦苑好:文君貌美如宫苑中的花枝。秦苑,秦国的宫苑,借指汉宫苑。
       酒比蜀都饶:文君在长安所卖酒的品类,要比在临邛当垆时多。
       (欲详网搜《当垆曲》明.高启的考注)
       当垆妇:指卓文君。
       一朝乘传过都亭,至今犹忆垆头土:汉武帝召司马相如封为中郎将,奉命出使西南夷,虽然建功立业,但后世人仅仅热衷于津津有味地演绎“文君当垆,相如涤器”故事。
       乘传:1.乘坐驿车。2.指奉命出使。
       都亭:秦汉时古驿站名,在东街以南的街口至文君井街。《史记》记载,司马相如至临邛时,即住宿都亭驿中。
       都亭驿宋代更名为:白鹤驿。因驿站中遍栽松柏,栖息有白鹤,故名。驿馆中有北宋.文与可(邛州通判)所画《墨竹图》。南宋.陆游“临邛十日游”时住在白鹤馆中。
       白鹤驿明末毁于战乱,清.康熙时重建,先后更名为:来凤驿、飞云铺。
       清.嘉庆《邛州志.驿传、铺递》367p:“来凤驿,州治东,旧名:白鹤驿、正站驿。本注:‘古时供传递公文的人或来往官吏暂时住宿或换马的处所。马十匹;每匹日支草乾银六分,系地丁银内扣留给发;铺递,清制厅州县设置铺司(邮亭),以兵夫传递公文。”
       垆头土:西汉时,文君当垆的酒台是用土筑的。
       指点菖蒲作刺花,酒旆翩跹留人住:徐黎献看到文君酒肆中的菖蒲酒卖得很红火,酒楼(又称旗亭)上酒旗飘扬招徕顾客。

       菖蒲:可用来泡酒的药材。
       刺花:刺桐花。寓意红红火火,吉祥富贵。现为福建省泉州市的市花。
       《刺桐花》网络图片
       1664578091477.jpg                            
       翩跹:轻快地旋转飘舞
       酒旆:即酒旗。旆,音配。
       《西汉彩绘陶旗亭(即酒楼)》(网络图片)

         1664577432905.jpg

        
高级模式 自动排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