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机扫一扫 下载APP
微博扫一扫 关注微博号
微信扫一扫 发布留言帖
下载APP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91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举报
全部评论 按赞排序
《水浒传》是清代初中叶戏剧舞台经常上演的节目选题。自贡西秦会馆戏台金镛阁正面楼檐栏板木雕《李逵负荆》又叫《大闹忠义堂》。故事叙述卧牛山蟊贼宋刚、鲁智恩强抢民女满堂娇做压寨夫人,被李逵得知,误以为是梁山首领宋江、鲁智深所为,回山大闹忠义堂。后经对质,才知自己鲁莽犯错,于是戴罪立功下山攻破牛山,救出民女,自己身背荆杖上山请罪。 木雕《李逵负荆》长卷画面共计人物15人,以柱界划分为三组。宋江居中高坐案后,头戴草王盔,插雉尾,附孤裘。李逵怒发虬髯,赤膊挥斧,一副不依不饶的神态。鲁智深紧随其后,似正为其辩解。而羽扇长袍的吴用正沉着冷静地观察事态发展。蓁的如张弓花茶,举拳刘唐,舞戟郭盛……个个都刻画得细腻传神。可以说它既是一幅有情有节有冲突的戏雕,又是一幅梁山好汉人物群像图。同时,它还留给我们两条重要的信息:一是中国戏曲服饰以雉尾、狐裘表现番王、山大王的造型在清初即已定型;二是就在西秦会馆建成的第二年(乾隆十八年),清廷便连颁两道禁演《水浒传》戏的律令,而这通木雕至今保存完好,实属难能可贵。
《保国图》之一折。刻于清同治七年(1868年)建的唐曾氏节孝牌坊上。明代,穆宗驾崩,李艳妃抱幼主听政,国丈李良趁机独揽朝政,并阴谋篡夺大明江山。定国公徐彦昭、兵部待郎杨波向李妃苦苦进谏,李妃不听,徐、杨二人为社稷担心,共同商定除奸辅国之计。后李良果行篡位之举,封锁了昭阳宫,李妃始有悔悟,急召徐、杨二人入宫,求其保护幼主。杨波急调兵马回京护驾,并怀抱幼主登上龙位,为明神宗,国号万历。 这段画面表现的是“抱龙登殿”一段情节,矛盾集中在金殿之上。杨波戴幞头,抱幼主端坐于御案中间;二宫女执扇立于左右;定国公徐彦昭头戴软王巾,身穿袍服,腰围玉带,左手指向李国丈,右手高举金瓜锤,欲痛打奸臣;李良举臂护头,仰面半卧在御案之前。画面两侧各有将士与文武大臣数人。武士怒目拔剑相向,气氛紧张而激烈。人物安排紧凑,构图丰满,形象地展示了一场粉碎谋朝篡位阴谋的斗争。
《郭府寿》郭子仪
《失代州》之周遇吉
天官赐福(局部) 又名《天官图》,是传统剧目中的贺戏之一。故事表现上元天官奉玉皇大帝敕旨,巡游四大部州,行至此处,在云端但见祥光瑞气,知为福地,乃如聚诸路神神至此。诸神赐福于该地之后,一同返回天庭,回奏玉帝。在川剧传统剧目中,出场诸神无一定之规,除必有天官、福禄二星之外,可视戏班人员、服装情况,扮演或增演有如点斗魁星、送子张仙、南极仙翁等其他吉祥之神。 画面上,两神女执掌扇拥着紫微大帝天官(后排中坐者),在他左右两侧,各排列着躬身微笑的福星(后排左四、右三)和禄星(后排捧笏者)。前面站着两位武财神(二执钢鞭者)和牛郎(左二)、织女(右一);南斗星君(左三)慈眉善目,众仙人和蔼可亲;唯中立的钟馗要为福地镇慑妖魔,故怒目龇牙,神态威严。惜其侧一头部缺损,难以辨识。 此组人物面部表情鲜活,姿态各异,形象个性鲜明,钟馗的动态尤具戏曲表演特色。全幅刻工精细,刀法圆润,人物的肌肉、须发、衣帽,所执器具极具质感。线条曲柔流畅的云纹,恰当地烘托了天界虚实变幻的氛围。在构图处理上,前后两排人物疏密交错,后排主静,前排主动,动静互补,活跃了群仙聚会的生动画面。
天官赐福(局部)
故事源自古代神话和明代朱有燉所作同名杂剧。叙述上天王母娘娘寿诞之期,特设蟠桃大会,宴请诸路仙人。八仙曹国舅(左一)、铁拐李(左二)、何仙姑(左三)、汉钟离(左四)和张果老(右一)、吕洞宾(右三)、韩湘子(右四)、蓝采和(右五)齐聚赴贺,福星(左五)、寿星(右六)同八仙济济一堂,共庆王母寿辰。在四川戏曲中,此剧以《玉祖寿》等剧在为人祝寿时常作为大贺戏搬演。惟明代同名杂剧中无何仙姑而有徐神翁,至同朝代吴元泰的神怪小说《东游记》问世,方去徐神翁而易以何仙姑,后来所传之八仙即始于此。 此组透雕以16人组成,雕工细致,造型生动,八仙及福、寿二星的服饰和所持道具与神话传说和戏曲舞台形象十分吻合,是研究清代神话和四川戏曲的形象资料,与图八三芦山飞仙乡石雕《玉祖寿》有异曲同工之妙。
水漫金山(局部)
戏仪(局部)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Ctrl + Enter 发送] 在APP内通知他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