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南街的“内江酸辣粉”,应该比颐和园要早些,369更是后来的了; 2、“白糖饼子焦盐烧馍”, “卖——麻——花——”,“卖——散——子——”,天天走教室边的路上喊过去,声音拖得很长,嗓子好得很; 3、老车站呢电杆,上早自习时要路过,那下面之热闹,各种虫子都有,经常捉几只曲曲带到教室; 4、十字街呢各种“颇颇”,有卖瓜子、水果、气球、小饰品(一个木头架架,上面挂满了)、打耳环戒指(用分币)、糖画等..... 太多了 5、电影院对面呢冰水,各种色彩,杯子上用一片玻璃盖倒,1角还是两角一杯忘了。 旁边还有一个老头炸麻园,味道很不错。 6、“冰淇淋”3角,这个太早、太高级了。只在一小呢右边,笔塔那个坡坡下来的口子上有卖。当时“冰糕”1角,“雪糕”2角,推起个绿色呢木箱箱,满县城都是。 7、南井湾呢街沿麻辣烫,一口锅,各种菜,卖到晚上12点,想起都流口水; 8、“果汁大冰”,年代比较靠后了,相当经典; 9、旋子凉粉,跟豆花一样,一个挑挑,流动美味; 10、金鸭子呢味道觉得没当年呢感觉了,那年上桌前被我偷吃了半边,还挨了顿打; 11、城门洞口的方酥饼子,老东街呢哑巴饼子,已经吃不倒了。 暂列以上,想到再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