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8461|评论: 30

读《天下成都》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9-1 19:4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会馆 凝聚的乡愁
洛带会馆是“湖广填四川”的产物,如果说“湖广填四川”对四川文化产生了重要影响的话,那么那些会馆,便是我们走进这段历史的窗口,由此可以管窥当时的建筑、人文、社会、戏曲、宗教,也为中国会馆建筑的研究提供了珍贵的样本资料,是中国移民文化和聚落景观的代表作。同时,也是移民表达他们思乡之情的场所。
  一群会馆 半部“湖广填四川”
  会馆者,顾名思义,乃是“聚会之馆”,而“馆”,古人的解释是“馆舍也。凡事之宾客,馆焉”。 学界一般认为,明永乐年间安徽芜湖人在北京设置的芜湖会馆,是中国历史真正意义上的会馆。明永乐十三年(1415年),永乐皇帝朱棣将在南京举行的科举考试移到北京,一时间,北京城里生员荟萃,一些为官之人便邀集同乡士绅商人,建造馆舍,在服务官绅的同时,也为本乡学子提供一个公车谒选的寄宿之地。这样的会馆,又称“试馆”,为文人会馆。随着明清时代商业的发达,散布于各地水路要冲、繁华商埠的会馆,则多为商旅而设的商业会馆或同业会馆,它们或以同乡商人籍贯的地名冠名,如山陕会馆;或以行业冠名,如盐业会馆。
  成都昔日会馆众多
  因地处川渝古商道上,成都近郊的洛带古镇,是我国现存会馆最多的乡镇。从上街到下街,至今依然弥足珍贵地排列着川北会馆、广东会馆、江西会馆和湖广会馆。这些会馆建筑群布局考究,建造精美。从功用来看,洛带的几大会馆都属移民会馆。所谓移民会馆,地方志的阐释是,“清初各省移民来填川者,暨本省遗民,互以乡谊连名建庙,祀以故地名神,以资会合者,称为会馆。”至于其功能,则是“迎麻神,聚嘉会,襄义举,笃乡情。”
  据清代学者王沄的《蜀游纪略》记载,陕西人是最早到成都拓荒谋生的,所以陕西会馆早在清康熙二年(1663年)就在成都建立了。之后晋、楚、豫各省也相继而来,并陆续建立会馆。
  其实,先期移民的会馆大多建在成都城内,当初并无街道店铺和民居,后来因会馆会期甚多,不少商家小贩便在会馆之旁摆摊设点,渐成街坊,街道也以会馆名。比如陕西街、湖广街、江南馆街、燕鲁公所(直奉会馆)街、贵州馆街等。
  而其他不少街道,其命名也多与会馆有关,比如成都小天竺街的命名,是因为街北有浙江会馆,成都人称其为小天竺庙,街因此得名;在金玉街,曾有浙江移民修建的浙江会馆,每逢有浙江籍举子考中状元,就会有乡人在会馆中为这位状元挂上一道匾额,浙江会馆匾额之多,让成都文士莫不艳羡,将浙江会馆喻为“金玉满堂”,金玉街因此得名;在棉花街,有湖北黄州移民修建的帝主宫,多有客商去黄州贩运棉花,街中店铺也多以经营面纱、棉絮、棉布为主,街因此名。
  除此之外,在总府街,有福建会馆、湖广会馆;在正通顺街,有云南会馆、山西会馆;在古中市街,有山西会馆;在西糠市街,有广东会馆;在布后街,有河南会馆;在古卧龙桥街,有川北会馆等。据统计,其时的成都城,大小会馆有近三十座之多。不仅如此,近郊县城,乃至乡场,也是会馆建筑幢幢而立。
  不过,随着时间的推移,会馆功能渐失,不少会馆或拆毁无迹,或零落颓败,或迁往异地,曾经作为移民精神象征或者移民历史背影的会馆建筑,正从我们的眼皮下消失。然而,成都近郊龙泉山下的洛带却是个奇迹,从上街到下街,各籍移民会馆,若干年来静卧于古镇的“一街七巷”,就犹如一件件被主人精心收藏的传家古董,当我们陡然发现它们的存在时,那种历经沧桑的历史韵味,远离时空的悠远之美,着实让人意外,让人惊喜不已。
“湖广填四川”与洛带会馆  “会馆之乡”洛带,是中国乡场现存会馆最多的古镇,从上场口到下街,川北会馆、广东会馆、江西会馆、湖广会馆,风貌有别地耸立于簇拥的民居之中,构建出一种有别他方的独特聚落文化景观。  作为四川乃至中国西部最大客家移民聚居区,洛带被誉为中国内陆“最后的客家王国”。多少年来,在这个花开花落独淳一方的人文秘境里,会馆朗阔的建筑空间,缘结南北来往客,堂聚悲欢离合情;会馆曾经承载的乡谊襄助、恤幼悯孤、敦厚信义等传统美德,依然为这片土地所崇尚赞咏;依会馆而存的种种乡村活态文化,也依然触之有温,血脉相袭;会馆建筑今天展现出来的历史韵味与悠远之美,更是那样地打动人心,令人醉迷。  明末清初,连年战乱的四川,人口凋零,田亩荒废,尤其在成都地区,作为当时各方征战的主要战场,城乡经济遭到毁灭性破坏。针对四川当时的这一特殊情况,清廷在数十年的时间里多次动员南北各省居民入川垦殖。据史料统计,就在康熙皇帝发布《招民填川诏》后的百年间,先后有623万移民迁入四川,其中以湖广移民最多,达345万,所以清初这场中国历史上最大规模的移民浪潮,便被学界冠以“湖广填四川”。  清代学者魏源曾对这段历史撰文说,“当明之季世,张贼屠蜀民殆尽,楚次之,而江西少受其害。事定之后,江西人入楚,楚人入蜀”,所以,当时有“江西填湖广,湖广填四川”之说。而清末《成都通览》也记录“现今之成都人,原籍皆外省人”时有《竹枝词》这样写道:“大姨嫁陕二姨苏,大嫂江西二嫂湖。戚友初逢问原籍,现无十世老成都。”各地移民的到来,使得款叙乡情的移民会馆在各地应运而生。在成都,因为陕西人最早来此拓荒,所以早在清康熙二年(1663年),成都就有了陕西会馆,之后又陆续建起江南会馆、贵州会馆、湖广会馆、山西会馆等。  有史料显示,四川的湖广会馆一度达172座,占全国总数的78.5%;四川的江西会馆一度达320座,超过湖广会馆位居第一。一度林立的会馆,是四川移民社会形成的标志,也是“天府之国”繁荣的标志。  成都洛带,川渝古商道纵贯而过,使之不仅成为“湖广填四川”南方移民入川的主要通道,也是清初四川最早恢复生机的区域之一。事实上,在各方移民的艰辛垦殖下,不到百年时间,一度凋敝的四川大地就再度恢复了昔日“天国之国”沃野千里、人富粮多的风采;而古老的川渝商道,也逐渐流行起一句谚语——“填不满的牛市口,扯不空的甄子场”,这里所说牛市口,指的是成都城,而甄子场则是早在汉时便聚村成街的洛带别称,由此而见其时洛带作为商品聚散地的繁华一派。于是乎,那些出于祭祀议事、招徕同乡的移民会馆便在商贾兴隆的洛带次第建成。根据史料,清乾隆八年(1743年)湖广会馆建成;清乾隆十一年(1746年)广东会馆建成;清乾隆十八年(1753年),江西会馆建成。而随着各家会馆的落成,洛带场镇风貌大为改观,客商云集,货物杂陈,名扬周遭。  而与移民会馆一同应运而生的,是各籍移民带来的五彩民俗活动,延续至今的,以江西客家人的龙舞最为著名——正月里火龙连日狂舞,焰火欢腾,是为祈福;夏日伏旱,水龙腾云驾雾,呼风唤雨,是为祈雨,不过到今天,舞水龙也与烧火龙一样,都已为百姓欢度佳节、喜迎嘉宾、颂扬发展的一种节日的娱乐方式,成为洛带非遗文化的一个代名词。  洛带地处龙泉山脚,当较早到达的湖广人再度迁徙并占据了土地相对肥沃的平原地带后,入川的客家人大多只好在成都以东的这片丘陵和山地耕种繁衍。所以洛带先有湖广人的湖广会馆,之后才有了粤籍客家人的广东会馆和赣南客家人的江西会馆。而据考证,在湖广人到达洛带之前,还有一拨陕西、山西籍的“秦晋人”来到洛带并修建了会馆秦晋宫,不过早已湮灭无存。秦晋宫的消失,充分显示了当时的洛带移民聚居区,一种文化的流变和衰亡,和对另一强势文化的认同。  相比较而言,在洛带的四大会馆中,以广东会馆最为气势轩昂,以江西会馆最为精巧别致,这也从侧面说明了这一地域客家文化的昌明发达,并由此成就了中国西部这一独特人文、地理单元“会馆之乡”的美名。2000年,因城市建设需要,由晚清川北客商在成都捐资修建的商业会馆——川北会馆,从成都卧龙桥街异地原貌搬迁至洛带,这不仅丰富了洛带的会馆文化,也使洛带作为“会馆之乡”更加实至名归。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67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楼主| 发表于 2014-9-1 19:41 | 显示全部楼层
会馆神衹 移民的精神家园

  每到清明,洛带的客家人都会在家族祠堂里举行隆重的祭祖活动,而在过去,比之隆重的祭祀活动也会在会馆里举行。祠堂祭祀与会馆祭祀所不同的是,祠堂是“家祭”,会馆是“乡祭”。

  事实上,移民建造会馆的本意,就是为了祭祀先贤和乡梓神祇。对此,地方志的阐释是,“清初各省移民来填川者,暨本省遗民,互以乡谊连名建庙,祀以故地名神,以资会合者,称为会馆”,至于其功能,则是“迎麻神,聚嘉会,襄义举,笃乡情。”可见,会馆首先是“庙”。从礼制建筑的角度讲,会馆脱胎于宗祠。对应于宗祠的血缘关系,会馆是乡情乡谊联系的纽带。

  在中国传统社会里,血脉是种姓延续的根,对迁徙千年的客家人而言,祖先崇拜更是他们融于灵魂的忧国念祖精神生活载体;而乡土先贤神祇,则是最能体现寓外移民共同道德价值观、文化气质的集体象征和标榜。从移民祠堂祭祖到会馆敬贤,表明随着移民会馆的建立,中国古代士绅文化中的忠、孝、节、义,正悄然地融入庶民文化之中。

  移民的籍贯不同,各籍移民会馆供奉的神衹自然也就有所不同。江西会馆供奉的是感天大帝许真君,唯愿其恩施长久,所以江西会馆又名万寿宫。传说中,许逊曾“斩蛟除害”,为江西人避免了一场大的灾难,所以江西人尊许逊为“江西福主”。

  广东会馆供奉的是佛教高僧六祖惠能。正如民间普遍供奉多神一样,广东会馆除了供奉六祖惠能,也供奉先贤粤王赵佗。洛带广东会馆的正殿取名粤王楼,就意在专门供奉先贤赵佗的神灵。

  与江西会馆、广东会馆不同的是,湖广会馆供奉的并非荆楚乡神,而是大禹,原因是“禹王疏九州使民得陆处”,加之过去的两湖地区,连年水患,供奉大禹也有借大禹之威镇水之意,所以,湖广会馆也称“禹王宫”。除此之外,由于关羽生前曾驻军湖北江陵、湖南长沙,湖广移民为使乡党增添光彩,也曾塑关羽之像于会馆殿堂。

  无论是许逊、六祖惠能,还是大禹、赵佗和关羽,会馆供奉的神祇与先贤,无一不是传统美德的化身,这对于一度脱离了社会管理的寓外移民而言,既发挥规范人心的作用,也使他们能够以一种符合当时社会规范的道德水准,迅速整合族群,融入当地社会。

  湖广会馆属湘、鄂籍湖广人的移民会馆,广东会馆和江西会馆则分属粤籍和赣南籍移民的客家会馆。不过随着族群势力和移民文化的消融,在洛带这个大的客家文化背景下,洛带的湖广会馆亦为今天语境下的客家会馆。所以在客家的洛带,会馆祭祀完全依照中原古时皇家的蒸尝规制施行。

  所谓客家,“客而家焉”也。从晋代始,客家人就一次次远离中原故土,并最终于唐末宋初蛰居于闽、粤、赣的崇山峻岭中。当北方民族在不断动态融合之时,他们却保持相对的静止,外压内聚,寻根报本,逐步演化为汉民族中既保持中原古文化原态风貌,又兼收并蓄南方少数民族独特文化气质的族群。三百年前,当客家先辈们从岭南迁徙入川时,与之一同而来的,还有他们固守千年的中原礼俗。

  古时,中原皇家有四时之祭:春祭曰示勺,夏祭曰示帝,秋祭曰尝,冬祭曰蒸,之后概称为“蒸尝”。其规格分“祭”、“酹”两种,按客家风俗,用猪、牛、羊“大牲”行三献礼谓之“祭”;用鸡、鱼、猪头“小牲”,以酒祭地称为“酹”。“酹”一般为会馆的岁时祭献,“祭”则以清明公祭最为隆重——其时,偌大的会馆幡旗飘扬,香烟缭绕,随着阵阵礼炮声响,主祭官带领陪祭走向祭台,先献帛、爵、三牲“三献”之礼,后行水、土、火“三祭”之礼,再敬舞彩龙、跳傩舞、弹古乐“三娱”之礼……气氛庄严隆重,肃穆热烈。而德高望重的主祭官高声念唱的“大地回春,节届清明……虔诚祭祀,感恩追思”祭文,那熟悉的乡音,让人倍感温暖。在那抑扬顿挫的春天唱咏中,我似乎就听见了我先祖迁移千里的足音,看见了移民及其后裔数以百年来艰辛耕耘,用汗水浇灌出来的漫山芳菲。

  待祭祀结束,先贤和神灵们已经享用的“大牲”“小牲”自然就成了同乡聚餐的食材,所以,一顿丰盛的坝坝宴席,往往成为会馆祭祀的压卷之作。数十百人各家族代表参与的就餐场面蔚为壮观,乡人们就着阳光、山风和乡情交融的热烈氛围,大快朵颐。就想,这激动的春宴,该是一方寓外移民文化记忆最为亲切的存在方式。

 楼主| 发表于 2014-9-1 19:41 | 显示全部楼层
会馆建筑 凝固的民间审美

  随“湖广填四川”移民浪潮而来的,还有各地不同的建筑工艺,它们与本土建筑相互交融,打造出成都会馆建筑的多姿多彩——湖广会馆的质朴大方,江西会馆的俊逸精巧,广东会馆的恢宏挺拔,川北会馆的明快淡雅。

  行走古镇,首先进入眼帘的,就是广东会馆那座飞檐高翘的重檐歇山式大殿,它是整个古镇最高的古建筑。不仅如此,总建筑面积达3250平方米的广东会馆,还是全国规模最宏大的会馆之一。“察庙之大小,即知人民之盛衰”,由此而见粤籍客家人在这一地域的人口众多和影响广泛。

  在洛带的四大会馆中,唯广东会馆前殿为琉璃绿瓦盖顶,后殿为黄色琉璃瓦盖顶。明清两代朝廷曾明文规定,只有皇宫、帝陵及奉旨兴建的寺庙才准许使用黄色琉璃瓦,亲王、郡王等贵族的住宅可用琉璃绿瓦外,其他建筑不得擅用。广东会馆如此的建筑规制,听老辈人讲,清末会馆除乐楼、耳楼外,均毁于火灾,重建时时值民国初年,旧王朝的规制自然不必再去遵守,但出于对皇家宫殿建筑的推崇,作为这一地域族群势力最强大的粤籍移民组织,曾派员专程到北京故宫和圆明园取经,规划重建时,大胆采用皇家制式,以绿色、黄色琉璃瓦盖顶,以彰显门庭。

  同时,为突出会馆大殿雄伟轩昂的气势,会馆三殿外侧,还砌以如弓似云、舒展自如的高大封火山墙。明清以前,四川建筑无论官式还是民间,封火山墙这种建筑形式都十分少见,及至“湖广填四川”,封火墙才随移民会馆的兴建,登上四川建筑的舞台。

  中街背街而向的江西会馆与广东会馆虽同属客家移民会馆,但不同地域的生活环境,造就了同一族群大相径庭的审美特质。从外廓看,洛带江西会馆就像大户人家的宅第,及至跨进会馆大门,朗阔的殿堂之后,是别有洞天的院落,曲径通幽,紧凑华丽,既不失会馆的庄重,又充满了居家的温馨。

  或许是出于江西移民崇敬先贤许逊的传说,江西会馆脊饰和小戏楼飞檐的套兽,螭的形象尤为生动。传说中,龙头鱼身的螭为龙之九子,因口润嗓粗而好吞,所以其形象多被塑为中国古建筑殿脊两端的吞脊兽,称螭吻,取其灭火消灾之意。一般说来,螭吻由龙口,鱼身和背上所插宝剑几部分组成,相传,这把宝剑为许逊曾用,之所以要插上宝剑,目的是防止螭逃跑,永镇火患。螭吻是国人龙文化崇拜的延展,在洛带江西会馆前、中殿两坡垂脊上,其垂脊兽则直接采用了龙的形象,龙头高昂,大有呼风唤雨之势。除此之外,会馆后殿五花山墙影壁,砖砌整洁有律,灰塑巧匠精工,翼角飞翘,造型优美,不仅为古镇街景平添亮色,也反映出江西客家人对风水的重视。

  在“湖广填四川”的移民浪潮中,曾有三百万之众的荆楚两湖移民涌向四川,居其他省籍移民数量之首,所以,湖广会馆一度遍布全川。据统计,全国湖广会馆总计219所,其中四川就占了172所。洛带湖广会馆地处古镇下街,除敦厚朴实的会馆戏楼、大殿、厢房等主体建筑外,会馆左侧独辟的回廊庭院,清雅僻静,回廊戏台既简朴而不失雅致,从中昭示了湖广移民对乡情和游艺的某种追求。

  至于古镇上场口的川北会馆,相比于洛带本土的以上三座会馆而言,它是一座商业会馆,是由当年川北南充、西充、盐亭三县商贾、士绅,在成都设立的一座供同乡聚会、祭祀、下榻,以及进行商务活动的场所。川北会馆始建于清同治年间,其时的成都历经200年的发展,曾经的“满目秽芜”之地,已商旅云集,舟车交汇。不过,今天的川北会馆仅存主体建筑乐楼和大殿。乐楼底高约为大殿的一半,两相对比,构成一种参差之美,使整个会馆形成极具特色的竖向空间。加之会馆建筑完美融合了川北民居简洁明快、朴素淡雅的格调,川北会馆由是而被誉为晚清四川会馆的典范。

  事实上,会馆虽为民间建筑的一种,但其工艺却代表了民间技艺和集体审美的最高水准。随着移民之间的文化交融和移民社会的发育成熟,表现在会馆建筑上,是那些年久腐朽而更换的建筑构件的日趋同质化,其中无不凝固着丰富的移民社会信息和民俗文化内涵。

  谈及此,洛带湖广会馆后殿那对雕工精湛、形态顽皮生动的“狮子戏绣球”撑弓从脑海里浮现出来,而与之大有异曲同工之妙的是广东会馆中殿后檐上的双狮相戏木雕撑弓。《本草纲目》记载,“狮子出西域诸国”,但在中国传统民俗文化中,狮子却因为佛教的广泛传播,而在国人心目中得到神性的升华,除其保平安、纳富贵的吉祥寓意外,无论湖广移民还是客家移民,都视其为财源广进与子孙繁衍的象征。

  除此之外,会馆里诸如撑弓、栏板、檐枋上那些木雕精美,比如沈至绪“忠孝两全”、狄仁杰“望云思亲”、潘岳“弃官奉亲”、刘关张“桃园结义”等,所选题材多为宣扬传统美德的民间传说和戏文故事。可以说一座会馆就是一座宣扬传统“忠、孝、礼、义”的学堂,作为一种公共礼仪建筑,会馆上的雕刻,除了“雕梁画栋”的建筑美学意义外,更旨在对寓外同乡起到一个劝喻、认知、教化的作用。

  事实上,中国古建雕刻是随明清时期会馆等大型建筑群体涌现而日趋盛行,其题材除了具有教化意义的《二十四孝图》《三国演义》《水浒传》《杨家将》等历史典故、民间传说、戏文故事外,更多的还是珍禽瑞兽、山水花鸟等吉祥纹饰。比如江西会馆、广东会馆大殿轩梁木雕,以及川北会馆梁架驼峰木雕,其内容多以蝙蝠、麒麟、鹿、猴、荷、梅、牡丹、仙桃、宝瓶等中国传统祥瑞图案为主,所谓“洪福(蝠)齐天”、“麒麟送子”、“福禄(鹿)连(莲)年”、“平(瓶)安和(荷)美(梅)”、“马(马)上封侯(猴)”等等,精美的木雕,款款相似,又款款不同,上层的祥瑞思想在此巧妙地转变为“福禄寿喜财”世俗化的吉祥观念。同时,这些为广大民众普遍喜爱的纹饰,也体现出会馆建筑对不同空间转换的需求。

 楼主| 发表于 2014-9-1 19:41 | 显示全部楼层
会馆戏曲 川剧五腔共和的摇篮

  初春的阳光下,我漫无目的地穿梭于洛带游人如织的街巷中。突然,一阵久违的锣鼓唢呐声贯入耳膜,寻声而去,其时一拨中老年人正在江西会馆的戏台上围坐在一起唱川剧。

  洛带的戏曲文化传统由来深厚,这实则与会馆的祭祀文化密不可分。事实上,会馆戏楼建造的本意,是出于会馆祭祀的需要。因为要祭祀神祇,就要唱戏酬神;因为要唱戏酬神,各籍移民会馆都建有别具一格的戏楼。湖广会馆、广东会馆、川北会馆,都将其戏楼设置在门楼的里侧,如此设计,保证了戏楼在沿中轴线对称布局的会馆建筑空间里,对应着一个开放而疏阔的庭院,更迎着会馆大殿里供奉的诸神。至于江西会馆,除正、后殿之间天井里凸出来的这座小戏台外,尚有会馆旷坝上名曰“万年台”的大戏楼,它们均布局于会馆的中轴线上,并与会馆大殿朝向相应。而异地搬迁洛带的川北会馆乐楼,则是成都地区目前会馆建筑中唯一保存最为完整的古戏楼。

  通过酬神的戏曲演出,许真人、粤王、大禹等神化的先贤和世俗的移民,一起度过一段快乐的时光,那真是酬神娱人两不误。到后来,凡节庆之时,会馆会期,甚至哪家有了喜庆之事,不分籍贯彼此,人们都会在会馆里济济一堂,共赏戏曲之乐。可以想见,其时的洛带,从上街到下街,各家会馆是你方唱罢我登场,四时热闹不断。

  史料中有记载洛带江西会馆在会期为倡孝道,连月演出《目连戏》的盛况。目连戏堪称中国戏剧的鼻祖,它发源于中原却又长期绝于中原。宋元时期,目连戏随南迁的客家人来到江西弋阳地区,在与“顺口可歌”“随心入腔”的弋阳腔结合后,开始在包括客属地区的南方诸省广泛流行。之后,随着江西客家人的到来,弋阳腔在“湖广填四川”重新构建的四川地域文化中,逐渐本土化为川剧的代表声腔——高腔。

  洛带江西会馆的这座小戏台,也可看作是会馆中殿向天井延伸的亭。该亭四角立柱,藻井梁架,须弥台基,品茗闲坐也可,戏曲演出也可,构思之精巧,为四川移民会馆之独有。曾几何时,异乡没有弋阳腔,江西客家移民便在远离故土数千里的洛带,为自己营造出了一处乡音缭绕、温暖可人的故乡。

  事实上,受原乡地域文化的影响,入川移民对戏曲的爱好也因地域而别。一般说来,江、浙、闽、粤之人好昆腔;赣、湘、鄂之人喜好高腔、胡琴;陕、甘之人爱弹戏,本土的乡人喜好灯戏,在苦恋的故乡声腔中,移民们一度保持着对故乡戏曲的热爱。

  不过,随着时间的推移,移民后代已不如父辈那样醉心乡音了。作为这片土地新的主人,他们对时下流行的声腔和名角更有兴趣。时有《锦城竹枝词》就说,“见说高腔有苟莲,万头攒动万家传”,又说,“秦人会馆铁桅杆,福建山西少这般;更有堂斋难及处,千余台戏一年看”。与此同时,各地名伶也彼此观摩,切磋技艺,并苦练唱功、做功。于是一种荟萃昆、高、胡、弹、灯的戏班便应运而生,并在民间年节和会馆会期的迎神、报赛、宴会、酬宾中受到极大欢迎。

  那时的成都,尚无戏院之说,各种演出活动多在会馆的戏台举行。清光绪年间丁治棠所著《晋省记》曾详细记载了成都会馆观戏盛况——“初晴天气,观剧人伙,万头攒簇,庙坝为满。茶担木凳,无隙可坐。是时,人涌如潮,吹哨喝彩者,应声四起。女坐边凳,随挤而倾,诸茶担为之震摇”。 李劼人在《死水微澜》中亦记载晚清成都的会戏,“每个会馆里,单是戏台就有三四处,都是金碧辉煌的。江南馆顶阔绰了,一年要唱五六百台整本大戏,一天总有两三个戏台在唱”。正是如此的会馆戏剧之乐,“五腔共和”的川剧表演形式最终在辛亥革命后成形,这一点,会馆功不可没,会馆戏曲可谓川剧诞生的摇篮。

  会馆既然是“庙”,当然就有庙会活动,以春节期间的庙会活动最为盛大,其时,不仅有戏剧表演,更有傩舞与体现移民原乡风俗的巡游活动,悦神娱人,热闹非凡。当浩浩荡荡的会馆巡游队伍,幡旗飘飘地在会馆荟萃的古镇上过街穿巷时,那别具一格的浩浩风情,真是让人别开生面。会馆巡游,实则体现了移民社会初期,共克时艰的移民们渴望虚拟戏剧生活的一种心理暗示;其上乘古韵、具有鲜活生活基础的表演方式,亦是川剧成形与发展取之不竭的艺术创造源泉。

 楼主| 发表于 2014-9-1 19:43 | 显示全部楼层
《会馆 凝聚的乡愁》撰文 余茂智  摄影 张卓惠 2014--08--30

发表于 2014-9-1 22:07 | 显示全部楼层
详尽,够辛苦,拜读了。

 楼主| 发表于 2014-9-3 17:27 | 显示全部楼层
:读客家血脉的光荣与梦想  
  2011年7月6日

      每年春季,应龙泉驿区桃花诗会邀请,我都会前往参加。席间必然会见到作家刘晓双,他话不多,笑一笑,就过去了。酒后,好几个朋友要找他,可谁也说不清这个刘晓双何时已经“出走”了。就是说,他不但具有一种无声而退的柔术,还属于容易被某种情绪左右的类型,一当罩定,他就顺着那股情绪走、一路小跑、发力狂奔,直至精疲力竭。

  记得是2008年3月的一个上午,我到洛带参加电视剧《滚滚血脉》剧组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主要演员何家劲、邬倩倩等“闪亮登场”,与古老的会馆建筑形成了颇具历史纵深的反差。作为全球首部反映客家人“湖广填四川”这一重大历史题材的30集电视连续剧吸引了人们的注意力,编剧凸凹、武志刚先后介绍了一些思考,轮到原作刘晓双发言了,他好像再次被某种情绪左右,远远地站在一旁接电话,激动地说,手势繁多,大声地申明着什么……我知道,晓双习惯于在沉默中感知命运的召唤,他大概又要上路了。

  我找到他,当时他谈起了自己的打算,强调:“电视剧《滚滚血脉》主要想表现中华民族的优秀品质,表现中国人排除万难去创建家园的伟大精神。我正在考虑下一步的写作计划,准备去福建省宁化县考察。”

  今天下午,我们在锦江边的茶坊里,他谈起了自己的宁化之行:“那里是世界客家人的祖地,我在宁化县得到的东西会温暖我一生……多年来,我一直在为这样一些遗落在我记忆中的泛黄的旧事而不安、焦躁,耗费了我几乎所有能付出的热情、精力、健康和心性。几年来,100万字的‘三部曲’就是这样用一个个的脚板印写出来的。”

  我恍然明白了他的一些习性。刘晓双具有客家人那种迁徙、永不停息的坚韧之性。如果说传统的客家人是在田野阡陌间劳作,那么刘晓双则是在文字的莽野里永不停息地跋涉。这让我想起“福建平武客家”出身的批评家朱大可所言,“在情感上,我是把客家作为自己的血缘核心的。我曾经依据行为方式的差异把客家分为‘客人’和‘家人’,而我是属于‘客人’的,我的‘做客’和‘流浪’的信念和‘客人’是同构的……我想我性格中那部分比较冒险、反叛的东西,也应该是拜老爹所赐,或者说跟客家精神有关。”客家人追求自由的天性,是他们立于不败之地的血脉。对此,刘晓双深以为然。

  从表现客家家族传奇的《滚滚血脉》,到反映海外客家奋斗史的《英雄血脉》,再到展示闽粤赣苏区客家人为红军赴汤蹈火的《国家血脉》,刘晓双用一个个的脚印完成了“客家三部曲”。

  本期

  嘉宾

  刘晓双,1963年生于龙泉驿洛带镇,东山客家人。1987年开始小说创作,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四川省作家协会全委会委员,成都市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现任龙泉驿区文联副主席。作品连续三届获得成都金芙蓉文学奖,由他担任原作、编剧的《吴二哥请神》获中国第十六届电影金鸡奖、四川省“五个一工程”奖。他创作的100万字“血脉客家三部曲”出版后引起各界关注,根据原作先后改编为30集电视连续剧《滚滚血脉》以及电影《战地圆房》《我的军号》。

  实录

  对客家世界的文学省思

  客家历史仍在成都东郊延伸

  记者(以下简称记):你的客家名字叫“阿高”,你是如何看待东山客家的?

  刘晓双(以下简称刘):东山客家有80万人左右,我自幼就生活在客家话、客家碉楼、客家火龙的环境里。客家历史仍在成都东郊向前延伸。可是,270年来,我们很少追问自己的历史。套用一个著名的哲学问题——“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要到哪里去?”我发现,我无法回答。而一个人无论是面对自己的祖先,还是面对灿烂的华夏文化,弄不清楚自己的来龙去脉,就不知道自己在历史当中的位置。

  记:这就是你要用文学方式打量客家文化的原因?

  刘:有两个契机。记得是2005年初,上海文艺出版社副总编辑、作家魏心宏来洛带考察,我和易丹、张放教授等陪他游览了洛带的几个会馆。他很感慨,觉得这么好的文化遗构,如此深厚的客家文化,仅依靠一些风物书刊来传播影响是远远不够的。他对我说,反映客家人入川的长篇小说至今没有出版过。你好好沉下心来,写你的所见所感,梳理客家人的历史,写出一部真正彰显客家人的力作,我可以给你出版!

  另一个原因,是我得知本年第20届世界客属恳亲大会将在龙泉驿举行。省市文联、作协尤其是龙泉驿区领导,很希望我能拿出一部反映客家人入川的力作,向恳亲大会献礼。2005年初那一天,我在洛带会馆里产生了一个念头,追寻自己的祖先!

  记:写作顺利吗?

  刘:应该说比较顺利,我太熟悉客家人的生活了。洛带作为内地唯一的城堡式古城,它是联系客家与汉区的一个重要枢纽。我查阅了上百种有关客家的历史著作,一口气完成了30万字的《滚滚血脉》。小说成稿前,我专门请了3个月假,到大巴山反复修订。小说跨度为270年,展示了广东梅州以北50公里外的刘家湾42名后生远迁东郊龙泉驿的艰难过程。一场惨烈的远行衍生出今天拥有18个乡镇、80万人口的客家聚居区。我不但画出了四川客家人的鼻子、眼睛、头发、衣服、花板床、花轿、坟地,还画出了他们脚下的大地、头上的天、周围的山、河流里的水、会馆以及青瓦盖顶、一进三堂两院六厢的住房。我是向着展示客家人的心、客家人的魂方向努力的。它第一次让东山客家人活生生地站在读者的面前,听到他们的心跳,嗅到他们身上的气味,感受到他们浑身上下涌动的激情……

  记:谭元亨在1994年就由花城出版社等相继出版了《客家魂》三部曲,2005年作家出版社推出了你的《滚滚血脉》,是不是出现了一个巨大的契机?

  刘:对!这时出现了一个人,厘定了我的后续创作。2005年10月18日恳亲大会上赠送了一批《滚滚血脉》,2006年春举办“桃花节”期间,有“客家精神领袖”之称的“阿叔”黄石华先生特意再来龙泉驿,详细交流了他的阅读感受。他不但希望小说走向荧屏,更讲述了远在江西赣州、吉安以及宁化、梅州等地客家人为红军苏维埃政权作出的巨大牺牲。老先生谈至动情处热泪纵横,深深感染了我。他建议,可否考虑再写两部反映客家人不同方面的作品,以此构成“客家三部曲”?这话为我打开了一扇窗户……

  红土地上的客家世界

  记:黄石华先生为你打开了另外一个客家世界。你何时去的闽粤赣苏区采访?

  刘:2008年7月,我和《滚滚血脉》电视剧组来到闽西宁化县。我先后到客家祖地石碧、淮土刘氏宗祠、巫罗俊怀念堂、北山革命纪念园参观考察。我一方面是进一步寻找客家先民孕育、形成、发展壮大和迁徙的足迹,为创作剧本收集素材,另一方面,则是考虑“三部曲”的题材问题。

  记:发现了很多你不知道的人与事?

  刘:太多了。这涉及三省七市34个中央苏区县市区,有400多万客家人。只有240万人口的赣南苏区,参加红军达33万余人,参战支前60余万人,有名有姓的烈士10.8万人。再比如红军在宁化县建立苏维埃政权时,当地尚有13万客家人,红军离开后,加上被敌人“秋后算账”杀害的革命者,当地仅剩下6万人。就是说,宁化县是苏维埃政权的人力、粮食、医药、被服、枪械修造的输出地。那里一切都是苏维埃的,山川草木是苏维埃的,那里的空气都属于苏维埃!按老百姓的话来说,“白天是苏维埃,夜晚则为匪区”,这话的意思是,白天一切都积极向上,一到夜晚,大量盘踞在山区的地主武装、匪徒就会摸到村子进行报复和暗杀。我采访当时的赤卫队员,一个叫黄金辉的人,他的父亲有8个兄弟,被杀、牺牲了7人!由此可见牺牲之烈……

  而宁化县一些乡村的经济水平却不容乐观,他们依然生活在成都人难以想象的困境中。走在安静的树林里,我害怕自己的脚步声打扰了那些长眠者,害怕脚从枯叶里抬起时,大地就会冒出血来!这些感受,使我心目中的“客家三部曲”逐渐成形。这100万字,就是在表现客家家族传奇的《滚滚血脉》之后,写出以黄石华为代表的反映海外客家奋斗史的《英雄血脉》,展示闽粤赣苏区客家人为红军赴汤蹈火的《国家血脉》。

  记:你花了多长时间完成后两部作品?

  刘:大约两年时间。其间我又数次去广东梅州等地体验生活。真实地记录他们的悲壮历史与现实处境,是一名作家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我必须补充的是,在宁化县采访时,一个老人以为我是北京来的“大人物”到此访贫问苦,抓住我的手不放,用客家话大声说:“为革命牺牲了那么多客家人,这是一片红土地啊。可是如今还有谁记得他们?我们希望,能为苏区的无名烈士立碑,让历史铭记他们的贡献。”我嘴里诺诺,简直不敢直视老人那双眼睛!

  记:在写作《英雄血脉》时,你如何掌握海外客家的真实情况?

  刘:主要是多次采访以及黄石华提供的原始资料。黄石华1919年出生,幼年失怙,家庭中落,以投稿《中学生杂志》《东方杂志》《生活周刊》卖文完成中学学业。1937年参加广东全省会考,在20多万人中名列第三名。抗战爆发后,19岁的他参加东江青年救亡运动,29岁当选国民大会代表,前后连任国大代表近四十年。黄石华在国内曾任多所大学、院校讲师、副教授、教授。1971年他发起召开全球首次客属恳亲代表大会。他的一生,浓缩了海外客家人热爱祖国、血浓于水的赤子之情。

  文学与“触电”

  记:我发现,你十几年的写作,被一个“血”字贯穿始终。

  刘:这是一种巧合。从1989年得到王爰飞先生以及裘山山赏识,在《西南军事文学》发表中篇《血·月亮》以来,我相继得到何世平先生相助,在《青年作家》等刊推出了《血·太阳》和《血·星星》,这个系列获得省作协、巴金文学院、成都市文联、龙泉驿区委等的专家领导积极肯定。我28岁了,因此才破格解决工作问题,进入了区文化馆。后来到同光镇挂职镇长助理,体验生活4年。这4年,我完成了4个中篇。还办了一件大事,协助区里将巴金文学院落户龙泉,使之成为当地的文化地标。

  记:你首次“触电”是什么时候?

  刘:1993年6月号《青年作家》以头条位置推出了我的中篇小说《西江村赶潮》。这部作品就题材说是一个毫不新潮的故事,情节也不见得特别曲折复杂。一个穷得百无聊赖的村子,老实的村长吴二哥,奉上级的致富指示,硬要找出本村出生的港台同胞、海外巨富。村里一位受尽丈夫凌辱的苦命女人水水年轻时和王金良偷偷相好,被当时任民兵连长的吴二哥和一帮村民“捉奸”,王金良被吊打后逃走,后来成为著名企业家。吴二哥和水水怀着难以名状的心情前去重庆恳请王金良回村投资,村里终于在开山筑路中热闹起来……

  我考虑在改革开放背景下,思考传统与现代、农耕文明与城市文明的冲突。1996年开始改编为电影剧本,这算是我首次“触电”。导演是范元,搬上银幕后名字变成了《吴二哥请神》。

  记:20世纪90年代,峨影厂的《被告山杠爷》和《吴二哥请神》算是两部佳作。从这之后,川味就彻底被港味洋味冲淡了。近期根据你的原作拍摄的电影情况如何?

  刘:我在《一切为了苏维埃》(即《国家血脉》)里,真实描写了宁化县红军战士刘长庚的故事,他14岁当兵,是机枪手,战斗间隙,他想念未过门的媳妇,领导知道战士随时可能牺牲,特批准他火速回家圆房。村支书组织人硬是把媳妇抬来,完成了这颇为悲壮的圆房仪式。八一电影制片厂据此改为剧本,拍摄了电影《战地圆房》,本月就将播出。同样根据我的原作《一切为了苏维埃》而改编的电影《我的军号》,八一电影制片厂近期已经进入后期制作。文学进入影视是必然趋势,也是文学感动人心、温暖现实的有力反映。

  记:近期还有什么写作计划?

  刘:我正在写一部长篇,叫《桃花你在成都还好吗?》地点依然围绕东山客家,展现客家青年人面对飞速发展的经济时代的困惑与反思、挫折与奋起。

   

 楼主| 发表于 2014-9-9 16:13 | 显示全部楼层
民俗和诗意的成都中秋





《八月十五夜月》(杜甫)

满月飞明镜,
归心折大刀。
转蓬行地远,
攀桂仰天高。
水路疑霜雪,
林栖见羽毛。
此时瞻白兔,
直欲数秋毫。

《霜月》(李商隐)

初闻征雁已无蝉,
百尺楼高水接天。
青女素娥俱耐冷,
月中霜里斗婵娟。

《十五夜望月》(王建)

中庭地白树栖鸦,
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
不知秋思落谁家!

《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白居易)

昔年八月十五夜,
曲江池畔杏园边。
今年八月十五夜,
湓浦沙头水馆前。
西北望乡何处是,
东南见月几回圆。
昨风一吹无人会,
今夜清光似往年。

《中秋月》(宋)苏轼

暮云收尽溢清寒,
银汉无声转玉盘,
此生此夜不长好,
明月明年何处看。

《满江红·中秋寄远》(辛弃疾)

快上西楼,怕天放、浮云遮月。但唤取、玉纤横笛,一声吹裂。谁做冰壶浮世界,最怜玉斧修时节。问嫦娥、孤冷有愁无,应华发。
玉液满,琼杯滑。长袖起,清歌咽。叹十常八九,欲磨还缺。若得长圆如此夜,人情未必看承别。把从前、离恨总成欢,归时说。

《太常引》(宋)辛弃疾

一轮秋影转金波,飞镜又重磨。把酒问姮娥:被白发,欺人奈何!
乘风好去,长空万里,直下看山河。斫去桂婆娑。人道是清光更多。

《念奴娇·中秋对月》(文征明)

桂花浮玉,正月满天街,夜凉如洗。风泛须眉并骨寒,人在水晶宫里。蛟龙偃蹇,观阙嵯峨,缥缈笙歌沸。霜华满地,欲跨彩云飞起。
记得去年今夕,酾酒溪亭,淡月云来去。千里江山昨梦非,转眼秋光如许。青雀西来,嫦娥报我,道佳期近矣。寄言俦侣,莫负广寒沈醉。





 楼主| 发表于 2014-9-23 17:07 | 显示全部楼层
天下成都:
谭代明 温润如白瓷 坚韧比竹丝2014-09-20《 成都日报


蜀锦、蜀绣、漆器、银花丝、竹编,是成都工艺品的五朵金花。谭代明把瓷胎竹编的五大要诀娓娓道来:“精选料,特细丝,紧贴胎,密藏头,五彩丝。”作为这一传统工艺的省市级非遗传人,她在继承之外,也力图创新。

用五彩竹丝精工编织

送仙桥古玩市场一间不大的店面,挂匾“成都新派竹编”,窗明几净,布置雅致。橱窗里摆放着非遗传承人、成都新派竹编掌门人谭代明的精心之作,墙上悬挂着她丈夫的油画。

谭代明1957年生于成都,别有一番亲和、端凝气质,大概养成于积年累月、屏气凝神的竹丝编织。

四川盛产竹,左思的《蜀都赋》写道:“邛竹缘岭,菌桂临崖。布绿叶之萋萋,结朱实之离离。迎隆冬而不凋,常晔晔以猗猗。”成都瓷胎竹编取材于四川西南山区的优质天然慈竹,给谭代明供货的是邛崃平乐镇一家作坊,那里的竹子因为临近清洁水源,质地柔韧,成色光洁,鲜有斑痕。经过一道道一丝不苟的工序—选竹、刮青、破节、晾晒、烤色、起薄、揉出丝,从匀刀里拉过,反复加工成一两根头发丝厚、四五根头发丝宽,不腐不蛀、光滑柔软的竹丝。手里捻着谭老师展示的一丛五彩竹丝,细如发丝,薄如蝉翼,笔者不禁感慨,“一百斤竹子抽丝八两”的说法,真是名不虚传。

有了上好的竹丝还不够,谭代明每次都自己去精挑胎质莹润的白瓷作为底胎,然后根据瓷胎的外形特点,精心构思设计,经过起头、拴心、做底、编艺术品正身、编图案、编把子、编嘴子、绘图案等不同程序,以挑、压、破、拼等编织绝技,通过虚实和明暗的变化,用手工编织出经纬匀称、浑然天成的作品。

一套作品耗时数月之久,其中图案编织尤为困难,仅仅一只憨态可掬的熊猫,往往要倾注谭代明一周的心血。它类似于刺绣,每一个形象都要摸索出适当的表现形式,却又不能像细针柔线一样随意变化,就像在陶瓷上戴着镣铐舞蹈。

伴着细密竹丝走过30年

彼时,谭代明是一个初中毕业、没有上山下乡的18岁待业青年。成都手工业有五朵金花—蜀锦、蜀绣、漆器、银花丝、竹编,从小受母亲刺绣戏袍的影响,谭代明对蜀绣情有独钟。正赶上成都工艺美术公司招生,她报名参加了考试。谁知几经波折,她阴差阳错被分配入玉器厂,工作几年后又被调入竹编厂。一入竹编厂,和竹编打交道就是30多年。

谈起师傅叶桂珍,她很动感情:“叶师傅真是尽心尽力,毫无保留。”谭代明讶异于竹丝扣瓷让人爱不释手的精美绝伦,立志一定要把这门手艺学好。当时正值改革开放初期,各行各业迅速恢复生产,成都竹编工艺厂一派生气勃勃。

谭代明埋头学艺,然而形势却急转直下:由于塑料、陶瓷、金属制品的成本大大下降,新型材料以样式优美、结实耐用而畅销,竹编厂在市场冲击下,渐渐举步维艰。

2003年,成都竹编工艺厂再也无法支撑,终于解散。曾经吃公粮的手艺人一下子失去了“单位”的庇护,当时年纪不大又不小的谭代明,面对着何去何从的选择,心里很难受。经过犹豫,在家人和朋友鼓励下,她在送仙桥古玩市场租下一间不到10平方米的店面,自产自销。生意清淡,她几次想放弃,在家人鼓励下终于坚持下去。开店以来,时光已不疾不徐,在她手中细密竹丝的经纬间走过十余年了。

回想年少时被阴差阳错分入竹编厂,“可能是一种缘分”,谭代明感叹,这30多年,虽然有不少艰难时光,但竹编也给她的生命带来了快乐和价值。

琢磨“成都新派竹编”

“他们都说这个名字不好。”说起“成都新派竹编”这名字的由来,谭代明还有些激动。竹编工艺最早起源于汉代,而瓷胎竹编工艺早在清代就在巴蜀地区广为流传。竹编匠人张国正是竹丝扣瓷的创始人,他将竹篾划薄、劈细成没有骨力的竹丝,以瓷为底胎,将竹丝依附其上。1915年,在美国旧金山太平洋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上,四川选送的有胎竹编获得银质奖章,有胎竹编名声大振。1929年,广汉人林绍清来到成都,拜师于张国正的刘姓弟子。1954年,年轻的共和国正处于高涨的建设浪潮中,林绍清受有关部门聘请,开始传授有胎竹编工艺品技艺。不久,成都竹编工艺厂成立。

上世纪70年代进入成都竹编工艺厂的叶桂珍,师从林绍清,又传艺于谭代明。于此可以看见,从张国正、刘姓弟子、林绍清到叶桂珍、谭代明,竹丝扣瓷这门古老技艺,代代传承。很多人认为,这样古老的手艺,不适合以“新派”称呼,但是谭代明有自己的想法。

传统瓷胎竹编往往是竹编与陶瓷的简单结合,图案单调呆板,缺乏新意。30年的实践,使谭代明对师傅们传承下的手艺融会贯通、青出于蓝,每件作品她都要求自己有新的尝试。在继承瓷胎竹编传统技法的基础上,谭代明将丰富多彩、富有特色的图画融入其中,创造出符合现代审美情趣、编画结合的瓷胎竹编技艺。创新后的瓷胎竹编,既有绘画艺术的神韵,又完美体现了传统竹编的细腻与精致。这种技法很大程度上得益于谭代明的丈夫,他在玉器厂工作,自幼学习书画,尤其娴熟油画。谭代明的作品往往先由丈夫绘制底稿。他们在创作过程中不断融入中国传统、民族特色、区域文化特色与现代理念。国内外文化古迹、书画艺术等,常出现在谭代明的竹编艺术中,比如乐舞伎、汉代马车、五福、福禄寿喜、丹顶鹤、大熊猫、川剧脸谱、百子图等。瓷胎竹编本身的端庄清秀、古朴典雅,加上栩栩如生的绘画点缀,使作品更富有文化内涵和艺术特色。

此外,谭代明还顺应时代变化,将竹编瓷胎的编织范围从一般的茶具拓展到花瓶、咖啡酒具、花盘等。这样一来,陶瓷与竹编的结合就更灵活多变,瓷胎竹编也因新派竹编理念和技法创新,焕发出新的生命力。

闷着头做活的手艺人

蜀锦蜀绣早就在全国打出了名号,竹编却为人冷落了。谭代明在专注于创作之余,也努力参加活动、评比,向外宣传。她成为瓷胎竹编的市级和省级非遗传承人,随政府代表团赴香港参加“四川香港合作发展周—民俗风情大庙会”活动,在成都工美商场设专柜……

谭代明很想把竹丝扣瓷做成一个品牌,但是自己缺乏资金及一系列现代化运营经验。2012年,文殊坊邀请一批手艺传承人去开店创业,收到邀请的谭代明考虑到资金风险因素,最终没有走出这一步。许多像她一样的老手艺人在文殊坊经营有方、生意红火,等她想来开店时,文殊坊的门槛却水涨船高,继而风险更大了,她为此很纠结。这是一个老手艺人在市场经济面前,独自承担压力、面临抉择的无所适从。她说自己腼腆内向,“我们手艺人大多只会闷着头做活”,她仍是一个传统的手艺人,像自己的师傅一样,不会推销自己,只专注于手艺,靠勤劳的双手创造生活。“我们很多时候从早上开始做活,只有中午吃饭休息一下,直到晚上回家。回家后也经常继续做活。”也许,正是如此沉静内敛,谭代明才能把一件件瓷胎竹编作品做得这么细腻精致。

竹编很费眼睛,随着年岁增加、长期用眼,谭代明现在视力退化了。她陆续招过20多个学徒,有一些远道慕名而来,她对贫寒的学徒都免收学费。有学生想放弃工作全职做竹编,被谭代明劝阻,因为她自己这十年都一直走得很艰难。学生大都和谭老师的女儿一样,把竹编手艺作为一种兴趣爱好。

谭代明很想把自己的手艺发扬光大,“这也是一种责任”。她在等待机遇:这么好的东西,希望让大家都看见并喜欢。


每天不辍的编织,让谭代明充实而满足。当她说起如今在成都两所小学教授竹编课程时,脸上露出由衷的欣慰和骄傲:“我现在每周都要去给孩子们上两次课,孩子们很聪明,学东西很快。”她非常希望更多人能了解和接触这项精美的技艺。

谭代明脸上有这个年代的人少有的宁静与平和,也许是常年与瓷胎和竹编打交道的缘故,温润如白瓷,坚韧比竹丝。在繁华城市的一个房间里,一盏孤灯下,她用娴熟双手,挑压竹丝,把生命中的悲欢细细密密地编入,把生活中的委屈、忧虑和坚韧、希冀,了无痕迹地编入,也把这个城市几十年的变化,编入与她今生水乳交融的手艺—竹丝扣瓷。



 楼主| 发表于 2014-9-23 17:09 | 显示全部楼层
天下成都:
谭代明 温润如白瓷 坚韧比竹丝2014-09-20《 成都日报


蜀锦、蜀绣、漆器、银花丝、竹编,是成都工艺品的五朵金花。谭代明把瓷胎竹编的五大要诀娓娓道来:“精选料,特细丝,紧贴胎,密藏头,五彩丝。”作为这一传统工艺的省市级非遗传人,她在继承之外,也力图创新。

用五彩竹丝精工编织

送仙桥古玩市场一间不大的店面,挂匾“成都新派竹编”,窗明几净,布置雅致。橱窗里摆放着非遗传承人、成都新派竹编掌门人谭代明的精心之作,墙上悬挂着她丈夫的油画。

谭代明1957年生于成都,别有一番亲和、端凝气质,大概养成于积年累月、屏气凝神的竹丝编织。

四川盛产竹,左思的《蜀都赋》写道:“邛竹缘岭,菌桂临崖。布绿叶之萋萋,结朱实之离离。迎隆冬而不凋,常晔晔以猗猗。”成都瓷胎竹编取材于四川西南山区的优质天然慈竹,给谭代明供货的是邛崃平乐镇一家作坊,那里的竹子因为临近清洁水源,质地柔韧,成色光洁,鲜有斑痕。经过一道道一丝不苟的工序—选竹、刮青、破节、晾晒、烤色、起薄、揉出丝,从匀刀里拉过,反复加工成一两根头发丝厚、四五根头发丝宽,不腐不蛀、光滑柔软的竹丝。手里捻着谭老师展示的一丛五彩竹丝,细如发丝,薄如蝉翼,笔者不禁感慨,“一百斤竹子抽丝八两”的说法,真是名不虚传。

有了上好的竹丝还不够,谭代明每次都自己去精挑胎质莹润的白瓷作为底胎,然后根据瓷胎的外形特点,精心构思设计,经过起头、拴心、做底、编艺术品正身、编图案、编把子、编嘴子、绘图案等不同程序,以挑、压、破、拼等编织绝技,通过虚实和明暗的变化,用手工编织出经纬匀称、浑然天成的作品。

一套作品耗时数月之久,其中图案编织尤为困难,仅仅一只憨态可掬的熊猫,往往要倾注谭代明一周的心血。它类似于刺绣,每一个形象都要摸索出适当的表现形式,却又不能像细针柔线一样随意变化,就像在陶瓷上戴着镣铐舞蹈。

伴着细密竹丝走过30年

彼时,谭代明是一个初中毕业、没有上山下乡的18岁待业青年。成都手工业有五朵金花—蜀锦、蜀绣、漆器、银花丝、竹编,从小受母亲刺绣戏袍的影响,谭代明对蜀绣情有独钟。正赶上成都工艺美术公司招生,她报名参加了考试。谁知几经波折,她阴差阳错被分配入玉器厂,工作几年后又被调入竹编厂。一入竹编厂,和竹编打交道就是30多年。

谈起师傅叶桂珍,她很动感情:“叶师傅真是尽心尽力,毫无保留。”谭代明讶异于竹丝扣瓷让人爱不释手的精美绝伦,立志一定要把这门手艺学好。当时正值改革开放初期,各行各业迅速恢复生产,成都竹编工艺厂一派生气勃勃。

谭代明埋头学艺,然而形势却急转直下:由于塑料、陶瓷、金属制品的成本大大下降,新型材料以样式优美、结实耐用而畅销,竹编厂在市场冲击下,渐渐举步维艰。

2003年,成都竹编工艺厂再也无法支撑,终于解散。曾经吃公粮的手艺人一下子失去了“单位”的庇护,当时年纪不大又不小的谭代明,面对着何去何从的选择,心里很难受。经过犹豫,在家人和朋友鼓励下,她在送仙桥古玩市场租下一间不到10平方米的店面,自产自销。生意清淡,她几次想放弃,在家人鼓励下终于坚持下去。开店以来,时光已不疾不徐,在她手中细密竹丝的经纬间走过十余年了。

回想年少时被阴差阳错分入竹编厂,“可能是一种缘分”,谭代明感叹,这30多年,虽然有不少艰难时光,但竹编也给她的生命带来了快乐和价值。

琢磨“成都新派竹编”

“他们都说这个名字不好。”说起“成都新派竹编”这名字的由来,谭代明还有些激动。竹编工艺最早起源于汉代,而瓷胎竹编工艺早在清代就在巴蜀地区广为流传。竹编匠人张国正是竹丝扣瓷的创始人,他将竹篾划薄、劈细成没有骨力的竹丝,以瓷为底胎,将竹丝依附其上。1915年,在美国旧金山太平洋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上,四川选送的有胎竹编获得银质奖章,有胎竹编名声大振。1929年,广汉人林绍清来到成都,拜师于张国正的刘姓弟子。1954年,年轻的共和国正处于高涨的建设浪潮中,林绍清受有关部门聘请,开始传授有胎竹编工艺品技艺。不久,成都竹编工艺厂成立。

上世纪70年代进入成都竹编工艺厂的叶桂珍,师从林绍清,又传艺于谭代明。于此可以看见,从张国正、刘姓弟子、林绍清到叶桂珍、谭代明,竹丝扣瓷这门古老技艺,代代传承。很多人认为,这样古老的手艺,不适合以“新派”称呼,但是谭代明有自己的想法。

传统瓷胎竹编往往是竹编与陶瓷的简单结合,图案单调呆板,缺乏新意。30年的实践,使谭代明对师傅们传承下的手艺融会贯通、青出于蓝,每件作品她都要求自己有新的尝试。在继承瓷胎竹编传统技法的基础上,谭代明将丰富多彩、富有特色的图画融入其中,创造出符合现代审美情趣、编画结合的瓷胎竹编技艺。创新后的瓷胎竹编,既有绘画艺术的神韵,又完美体现了传统竹编的细腻与精致。这种技法很大程度上得益于谭代明的丈夫,他在玉器厂工作,自幼学习书画,尤其娴熟油画。谭代明的作品往往先由丈夫绘制底稿。他们在创作过程中不断融入中国传统、民族特色、区域文化特色与现代理念。国内外文化古迹、书画艺术等,常出现在谭代明的竹编艺术中,比如乐舞伎、汉代马车、五福、福禄寿喜、丹顶鹤、大熊猫、川剧脸谱、百子图等。瓷胎竹编本身的端庄清秀、古朴典雅,加上栩栩如生的绘画点缀,使作品更富有文化内涵和艺术特色。

此外,谭代明还顺应时代变化,将竹编瓷胎的编织范围从一般的茶具拓展到花瓶、咖啡酒具、花盘等。这样一来,陶瓷与竹编的结合就更灵活多变,瓷胎竹编也因新派竹编理念和技法创新,焕发出新的生命力。

闷着头做活的手艺人

蜀锦蜀绣早就在全国打出了名号,竹编却为人冷落了。谭代明在专注于创作之余,也努力参加活动、评比,向外宣传。她成为瓷胎竹编的市级和省级非遗传承人,随政府代表团赴香港参加“四川香港合作发展周—民俗风情大庙会”活动,在成都工美商场设专柜……

谭代明很想把竹丝扣瓷做成一个品牌,但是自己缺乏资金及一系列现代化运营经验。2012年,文殊坊邀请一批手艺传承人去开店创业,收到邀请的谭代明考虑到资金风险因素,最终没有走出这一步。许多像她一样的老手艺人在文殊坊经营有方、生意红火,等她想来开店时,文殊坊的门槛却水涨船高,继而风险更大了,她为此很纠结。这是一个老手艺人在市场经济面前,独自承担压力、面临抉择的无所适从。她说自己腼腆内向,“我们手艺人大多只会闷着头做活”,她仍是一个传统的手艺人,像自己的师傅一样,不会推销自己,只专注于手艺,靠勤劳的双手创造生活。“我们很多时候从早上开始做活,只有中午吃饭休息一下,直到晚上回家。回家后也经常继续做活。”也许,正是如此沉静内敛,谭代明才能把一件件瓷胎竹编作品做得这么细腻精致。

竹编很费眼睛,随着年岁增加、长期用眼,谭代明现在视力退化了。她陆续招过20多个学徒,有一些远道慕名而来,她对贫寒的学徒都免收学费。有学生想放弃工作全职做竹编,被谭代明劝阻,因为她自己这十年都一直走得很艰难。学生大都和谭老师的女儿一样,把竹编手艺作为一种兴趣爱好。

谭代明很想把自己的手艺发扬光大,“这也是一种责任”。她在等待机遇:这么好的东西,希望让大家都看见并喜欢。


每天不辍的编织,让谭代明充实而满足。当她说起如今在成都两所小学教授竹编课程时,脸上露出由衷的欣慰和骄傲:“我现在每周都要去给孩子们上两次课,孩子们很聪明,学东西很快。”她非常希望更多人能了解和接触这项精美的技艺。

谭代明脸上有这个年代的人少有的宁静与平和,也许是常年与瓷胎和竹编打交道的缘故,温润如白瓷,坚韧比竹丝。在繁华城市的一个房间里,一盏孤灯下,她用娴熟双手,挑压竹丝,把生命中的悲欢细细密密地编入,把生活中的委屈、忧虑和坚韧、希冀,了无痕迹地编入,也把这个城市几十年的变化,编入与她今生水乳交融的手艺—竹丝扣瓷。



 楼主| 发表于 2014-9-23 17:27 | 显示全部楼层
在网上看了《成都日报》,正好勾起了回忆:1994年在成都开个全国性会议,与会赠送了一套瓷胎竹编盖碗茶碗(六件套),说是“最成都”而且包装也精美。回京一直珍藏留念,前年有一只不慎隐裂,好想再拥有,这下可好,请老家朋友去选购。

 楼主| 发表于 2014-9-23 17:28 | 显示全部楼层
瓷胎竹编(又名竹丝扣瓷)主要产地和规模最集中的在四川成都、达州渠县,特别是成都瓷胎竹编工艺品名扬国内外。成都瓷胎竹编工艺品起源于明清时代,当时主要用于朝廷贡品、馈赠友好来宾。经过几个朝代的发展,技艺几经面临绝传,解放后五十年代成都瓷胎竹编经重新发掘、恢复生产,但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过程中,成都竹编再一次面临技艺失传尴尬的境地,2006年中国加入联合国非遗保护公约后,成都瓷胎竹编技艺保护得到各级政府的重视,重新看到了发展的希望,为成都瓷胎竹编和竹编工艺品的创新发展提供了焕发生机和展示的机会。

成都瓷胎竹编取材于四川西南山脉的优质天然慈竹,经一系列特殊工序处理,制作成细如发丝、薄如蝉翼,不腐不蛀、光滑柔软、永不褪色的五彩竹丝。成都瓷胎竹编采取“精选料、特细丝、紧贴胎、密藏头、五彩丝”等技术特色手法在众多民间工艺中独树一帜。根据瓷胎的外形特点,精心构思设计,采用不同的编织方法:起头、拴心、做底、编艺术品正身、编图案、编把子、编嘴子、绘图案等不同程序,经挑、压、破、拼等编织绝技,通过虚实和明暗的变化,与国内外文化古迹、生活风趣、书画艺术等巧妙结合,经手工编织和采丝绘制而成。经精加工后产品外形端庄清秀、古朴典雅、姿态各异、美观华贵、图案精美,栩栩如生,富有深厚的文化内涵和艺术特色。瓷胎竹编作品既保持了绘画艺术的神韵,又体现了传统竹编的风格,既是艺术欣赏、家庭装饰佳品,又是馈赠亲友、旅游采购的艺术珍品。

成都瓷胎竹编也是最好的收藏品之一。2003年底,在邓小平百年诞辰纪念活动中,作品“瓷胎竹编小平头像”被四川省艺术院收藏。2009年1月23日,瓷胎竹编《刘备》作为2009年送给未来的礼物,由锦里民俗记忆墙收藏。

瓷胎竹编编织的工艺品也便于日常生活使用,如:五福、福禄寿喜、马拉车等茶具、咖啡洒具、成都地域历史特色文化、文化古迹精编茶具等。同时也便于室内展示、馈赠亲友,旅游观光采购的最佳礼品。如:瓷胎竹编熊猫画盘、汉代马拉车花瓶、精编民俗童谣、精编成都王建墓24歌舞妓等。

在继承成都瓷胎竹编传统技艺上,我创新了瓷胎竹编编画结合的符合现代审美情趣的工艺美术品。主要代表作品有:瓷胎竹编熊猫画盘、汉代马拉车花瓶、精编民俗童谣、五福、福禄寿喜、马拉车等茶具、咖啡洒具、成都地域历史特色文化、文化古迹精编茶具等。国家、省市区政府部门邀请我携这些作品到国内外参加一系列重大的民间艺术展示、交流活动数次。如:参加“香港民俗风情大庙会”、“中国民间艺术百绝群英会”、“锦绣天府”旅游纪念品设计大赛、瑞士日内瓦国际文化旅游节展演、法国“四川风味节”文化艺术展演、庆香港回归民间艺术展演、韩国文化发展合作周展演等。

瓷胎竹编近年来参加各类比赛获得的奖项无数。2003年《竹编熊猫画盘》获四川省旅游协会银奖,2004年“首届中国民间艺术节百绝群英会”《竹编熊猫画盘》获银奖,2005年7月《竹编熊猫画盘》获四川省“锦锈天府”设计大赛优秀奖,2005年8月在四川省旅游设计大赛中《熊猫竹编》获优秀奖,2006年“竹编五福荼具”获“成都民间艺术工艺百家”杰出艺术品奖。2005年6月获“天府著名民间艺术家”称号,2007年6月,获香港艺术之光称号。2008年元月,获首届四川民间工艺(竹编)百家称号荣誉证书。

成都竹编经过多年的发展,经过我的不懈努力,2006年6月,我被命名为瓷胎竹编市级和省级传承人,我现为成都新派竹编创始人。2003年,随政府代表团赴香港参加“四川香港合作发展周——民俗风情大庙会”活动。产品受到特区广大人民和外国朋友及各商家的喜爱,由于产品风格独特,构思巧妙,新颖美观,富美风趣,《四川日报》、《成都日报》、《四川旅游杂志》、《现代人才杂志》、《香港大公报》等刊物纷纷争相报道。香港电视台,台湾电视台,四川电视台文化旅游频道,成都电视台影视文艺频道新闻媒体多次以个人专访形式报道。

成都瓷胎竹编要发展,将继续走创新艺术编织和传承发展之路。立足本土,根据成都固有的传统文化艺术特色,逐步创作更多、更好的艺术瓷胎作品投放市场,向国内外瓷胎艺术爱好者奉献美轮美奂的、各界群众喜爱的艺术精品。为继续传承和发展竹编手工艺,在成都送仙桥艺术城新派竹编工作室常年设有竹编招生和培训生产销售点,共同与省内外竹编专家教授和海内外旅游嘉宾共叙竹编发展,共谋传承思路。并在成都工美商场设有专柜,展示、展销成都瓷胎竹编工艺品。让历史悠久、做工精美的竹编工艺永远传承和发展;希望这一古老文明的艺术珍品继续走向世界。让有1000多年历史的成都五朵金花之一“瓷胎竹编”重新焕发青春和活力。



 楼主| 发表于 2015-8-8 15:06 | 显示全部楼层
四川方言纪实小说《两代沧桑》面世
2015年8月7日     成都商报电子版


  周宗富曾是一位新闻工作者,退休后,他写了三部四川方言长篇纪实小说:成都平民的《两代沦桑》,该书已于近日出版。周宗富说,《两代沧桑》是用平头儿百姓的语言,写出真实的两代成都,时间跨度近百年,有骨有肉的人物都随着时代变迁发生变化,先以父母一代为一根主线,再以儿女一代为一根主线……他采用地道四川方言写作,为了写更多四川方言的故事,周宗富说,他还在民间走访了几十个生活在四川的老人,并奔走于各地的旧书摊,从旧书摊搜集到部分相关的资料等。
  “我写这套长篇小说,创作意图就包含了咋个充分发挥四川方言的长处,同时也在打捞、传承四川方言,尽量用精炼、生动、笑人、地道的四川方言去打动读者……乱写方言词字是误人子弟,好多方言词字都是有出处、传说、掌故、典故的。当然,中途我几次想丢笔,我的几根头发都写成了光头儿,还招来亲友或多或少的冷言冷语,甚至剌儿话,最后我还是我行我素,挤时间朝死里写。我随时都浸泡在回忆中。”据周宗富介绍,他在出版小说时遇到了资金困难,多亏一位民间慈善家资助,作品才得以面世。




  舟戈,本名周宗富,呕心沥血坚持13年,写完了一套(分一二三部) 四川方言长篇纪实小说:成都平民的《两代沦桑》,共计135万字,6月初已由白山出版社出版面世。
  成都平民的《两代沧桑》是用平头儿百姓的语言,写出真实的两代成都平民,时间跨度近百年,涉及的三教九流七十二行,有骨有肉的人物众多,都随着时代变迁各具情态声口,先以父母一代为一根主线,再以儿女一代为一根主线。尽量把两代老四川、老成都真实的过去写得跌宕起伏,写得扣人心弦;善与恶,美与丑,爱与恨……包括所涉及的地理环境、生活状态、人物内心、风土人情、民风民俗……全部采用川人快要搞忘、快记不倒、少有再说的亲切的地道的四川方言,随时巧妙冒些谚语、警句、格言、歇后语、顺口溜、民谣、童谣、口头禅、俗语、俚语、乡言上千句、段、首,尤其是没有上书的俗语、俚语、乡言,给情节添了些生动与味道儿。
  我先把老年人以前摆的唠叨的经历、教诲下一代的道理,从记忆中挖出来,也把自己有记性后经历的见倒的一切,在回忆中使劲找寻转来;我还民间采访、走访了方方面面的老人几十个(这阵活在世上的几乎莫得了)……
  我产生写《两代沧桑》的念头是在1989年初,之前我早就开始采访、搜集资料。第一次动笔是在1992年夏天至1997年初,只写了近十万字,第二次执笔是2000年初至2007年11月31号搁笔,不,是丢笔、甩笔、跘笔,还喘了几口长气,一共坚持了13年。每写完一部,先要在手稿上作认真的编删,然后又在打成样书的第一个版本上作了些删改,甚至还在第三个版本上又作了把细清理,交出版稿已经是第五个版本了,要不然,好多段落,尤其是记叙炎凉世态、人情百态的段落还要精彩亮色得多……主要是修改方言词字,每作一次修改,我就要读135多万字,至少要拿两个半月来起早摸黑的细读……简直是:筲箕装菩萨——淘神。
  我怕麻烦没有去过图书馆、档案馆、方志办,长年奔走于各地的旧书摊,从几十个旧书摊无数次的搜集,才搜集到部分相关的文史、方志、资料等。然后,经过长时间家史考古的整理……撰文过程中,如,一个人物的出现到这个人物的消失,一件事情从开始到后来;一个乡场、一条街巷……不同时期有不同的名称;一个历史事件的时间,一个风俗习惯,一个行当……有时要查对几个版本的资料才敢认定。
  我写这套长篇小说,创作意图以头就包含了咋个充分发挥四川方言的长处,同时也在打捞、传承四川方言,尽量用精炼、生动、笑人、精头儿、地道的四川方言去打动读者……乱写方言词字是误人子弟,好多方言词字都是有出处、传说、掌故、典故的。当然,中途我几次想丢笔,我的几根发都写成了光头儿了,还招来亲友或多或少的冷言讽语,以至剌儿话,最后我还是我行我素,挤时间朝死里整。我随时都默倒在浸泡在回忆中……尤其,成都遭改造得越来越不像早先的成都后。
  三部小说一共21个大章,一个大章五六万字,有时间来得快,一个章节两个多月就写杀角了;有时间疲得遭不住,哪些事情该写,哪些事情不当写,当写的又该咋个写?写上一万字,再咬起牙巴来删改编辑……五六万字要整半年;有时间,又遇倒屋头外前有这样那样的事,丢上十天半月,又要拿几天来格外调整思路、情绪,又才拱进小说里头去;有时间,为一个字一个词,要查多久的词典、辞海或几本方言字典,还翻了这本儿书,又翻一墩资料……冬时间,冷得手脚麻木起冻冰儿;热天头,热得打光董董儿穿火炮儿都在冒颗子汗……不懊怜我的人净说:毬大爷喊你:夜壶提上床——寻倒挨毬嘛?
  写这部(套)长篇小说的13年,我还耍不来电脑,《两代沧桑》一二三部,写原始稿时废帐本废表格纸用了一大捆,编改后又抄写在信笺纸上也是一大捆,最后誊写成手稿的标准稿笺纸用了150多本儿,三四元一杆的钢笔用烂一大把,红蓝泡沫笔用了若干盒,浆子、炭素墨水随时是两瓶两瓶的买……写好一部就请人打字,包括我一二三校,前后加起来的时间都用了五年,总共用了8000多元。2008年初我才咬牙学电脑,才艰难学会打五笔,才没有再在纸上改稿,最后我估倒学会双面打印,又把三部小说打印成样书……
  2009年初开始在天涯网舞文弄墨栏上发了第一部前两章,约13万字,寻求出版,反响强烈,现在点击数45万多点。
  俗话说,无川不成军。世界的旯旯角角都有川人,我想,不管是远走异国的海外游子,还是扎根他乡的父老,或是在他乡打工的兄妹……以及对成都对四川有点儿感情的人……可以说,都该是这部(套)书的知音。
  要是想温习一代人的过去,也温习方言,甚至想学四川方言、成
  都方言,而不是四川普通话、成都普通话,不管是本土人,还是异乡人,包括外国人……应该说,更是这部(套)书的爱家。
  再说九几点儿,尤其是从事影视、戏剧、曲艺的人,从事语言研
  究或在大学学语言的人,从事文史、方志、档案、图书、出版的人……想来,这部书就是诸位现成的一部百科全书。退一万步说,二天好多成都方言、四川方言失传了,这部《两代沧桑》也可以拿给后人晓得,早先成都人、四川人是咋个说话的。于是,我用四川方言写《两代沧桑》长篇纪实小说,说真正的正宗四川话、成都话。语言的表达,各地方各有不同,之所以川成方言巴适、安逸、笑人、精头儿、易学……其实就是民俗文化的独特所在。方言不该受白眼挨奚落、遭排挤被遗弃……或者看倒它、等倒它自生自灭。
  俗话说:儿好不算好,要媳妇儿好才算好;女好不算好,要女婿好才算好。我在这儿不是想占哪个的欺头,是想说明,要读者说这套书好才算好。打比,我觉得这部《两代沧桑》是个宝,别个可能看成是堆草。想嘛,马路边上卖草鞋,有人说长有人说短。不过,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舟 戈 (周宗富)QQ:958798905
  2015年6月8日成都

 楼主| 发表于 2015-8-8 15:07 | 显示全部楼层
  读者、网友对《两代沧桑》的评论
  (摘 选)
  舟戈2009年1月31日,把 成都平民的《两代沧桑》 发上天涯网舞文弄墨,
  至20150年6月点击数为45万多点。

  作者:石之熊 回复日期:2009-01-31 12:02:52 
  小说结构细密,有穿透历史的纵深感。人物命运起伏跌宕,方言生动,极富个性。让人想起《死水微澜》这样的宏篇巨制。小说作者大有巴尔扎克写作《人间喜剧》的野心,值得一读。有改编成影视剧的基础和规模,演绎成片将非常精彩。

  作者:张义奇 回复日期:2009-01-31 14:51:18 
  舟戈十三年磨一剑,吃了许多苦,也成就了一部大作。不仅是一部小说,也是一个地方语言的宝库!值得细读。

  作者:szsg02 回复日期:2009-02-01 15:42:09 
  读舟戈先生的《两代沧桑》第一章,感到十分兴奋:好久没有读到过这样好的方言小说了!以前读李劼人先生的《死水微澜》,后来再也没有读到过好的方言小说。这是一部不可多得的大作,盼早日读到全书!

  作者:石之熊 回复日期:2009-02-04 17:32:40
  念着方言,翻看陌生的时代,底片却是现实。个体卑微地奋斗,往往随着一杯小酒沉入杯底,帝王将相才被写进历史。这不是关于记忆的小说,而是伸向未来的路标。对城市和向往,改变命运的勇气,在农民身上表现得更为强烈。他们的后代,成为城市移民之后,往往无根,也遗忘了来处。生命的底色本是黑厚的泥土,身后的故乡早已面目全非。今天的农民工,从土地离开,让下一代生活在城市,这也是同样的循环。
  在一个过度商业的的社会,文学的本质意义已经淡化了。你成功了吗?这难道是生命终极的意义?这部小说是一次精神漂流的回归,是对个体价值的深刻追问。

  作者:谢天开 回复日期:2009-02-08 15:33:28 
  《两代沧桑》的方言高腔:
  草根纠缠于底层,如同方言渊源于地方。《两代沧桑》的元叙述,没有宏大的政治意识形态,重要的历史事件风云也远逝为模糊的时事影子,却是讲述着一个都市平民的家庭史,讲述着底层百姓的生活信念。瓦片一样底层的话语、砖石一般底层的故事,牢固地守望着底层的社会伦理底线。
  被委于重任的方言,犹如川剧高腔穿云透雾,一旁帮腔陪衬的锣鼓掀天,又是让人嚼得津津有味的四川盆地成都市井民俗。时空转换,行走迁移,从浓浓淡淡的市井民俗里,在不同形态的社会生活漩涡里,又呈现出一个家庭两地两代人的心灵史。
  细致得近乎琐碎,却又是完整的全记录。《两代沧桑》的对底层平民的日常生活记录,堪称记实文学版的《成都通览》——中国旧时代最后一部《东京梦华录》——又是李劼人式“大河小说”的传承。
  方言,仅仅是方言,一百三十五万言的《两代沧桑》都可以视作为一部文学版的四川方言研究词典。

 楼主| 发表于 2015-8-8 15:09 | 显示全部楼层
  读者、网友对《两代沧桑》的评论  (摘 选)
  舟戈2009年1月31日,把 成都平民的《两代沧桑》 发上天涯网舞文弄墨,
  至20150年6月点击数为45万多点。  
  小说结构细密,有穿透历史的纵深感。人物命运起伏跌宕,方言生动,极富个性。让人想起《死水微澜》这样的宏篇巨制。小说作者大有巴尔扎克写作《人间喜剧》的野心,值得一读。有改编成影视剧的基础和规模,演绎成片将非常精彩。

  作者:张义奇 回复日期:2009-01-31 14:51:18 
  舟戈十三年磨一剑,吃了许多苦,也成就了一部大作。不仅是一部小说,也是一个地方语言的宝库!值得细读。
  读舟戈先生的《两代沧桑》第一章,感到十分兴奋:好久没有读到过这样好的方言小说了!以前读李劼人先生的《死水微澜》,后来再也没有读到过好的方言小说。这是一部不可多得的大作,盼早日读到全书!
  念着方言,翻看陌生的时代,底片却是现实。个体卑微地奋斗,往往随着一杯小酒沉入杯底,帝王将相才被写进历史。这不是关于记忆的小说,而是伸向未来的路标。对城市和向往,改变命运的勇气,在农民身上表现得更为强烈。他们的后代,成为城市移民之后,往往无根,也遗忘了来处。生命的底色本是黑厚的泥土,身后的故乡早已面目全非。今天的农民工,从土地离开,让下一代生活在城市,这也是同样的循环。
  在一个过度商业的的社会,文学的本质意义已经淡化了。你成功了吗?这难道是生命终极的意义?这部小说是一次精神漂流的回归,是对个体价值的深刻追问。

  作者:谢天开 回复日期:2009-02-08 15:33:28 
  《两代沧桑》的方言高腔:
  草根纠缠于底层,如同方言渊源于地方。《两代沧桑》的元叙述,没有宏大的政治意识形态,重要的历史事件风云也远逝为模糊的时事影子,却是讲述着一个都市平民的家庭史,讲述着底层百姓的生活信念。瓦片一样底层的话语、砖石一般底层的故事,牢固地守望着底层的社会伦理底线。
  被委于重任的方言,犹如川剧高腔穿云透雾,一旁帮腔陪衬的锣鼓掀天,又是让人嚼得津津有味的四川盆地成都市井民俗。时空转换,行走迁移,从浓浓淡淡的市井民俗里,在不同形态的社会生活漩涡里,又呈现出一个家庭两地两代人的心灵史。
  细致得近乎琐碎,却又是完整的全记录。《两代沧桑》的对底层平民的日常生活记录,堪称记实文学版的《成都通览》——中国旧时代最后一部《东京梦华录》——又是李劼人式“大河小说”的传承。
  方言,仅仅是方言,一百三十五万言的《两代沧桑》都可以视作为一部文学版的四川方言研究词典。

 楼主| 发表于 2015-8-8 15:12 | 显示全部楼层

    这套书干货一捆摞一捆榨秤,好多地方仅是点到为止,而不累牍连篇,使人心慊。各章节处处都有恰到火候的民间语言……确实在打捞传承方言上做了一件功德无量的好事。[都市^文学 www.dushiwenxue.COM ]

    关键,全书自始至终以平民身世为主线,有社会编年史的大气章法和民间情怀,让读者者可以从中通晓许多为岁月有意无意遮蔽的社会历史细节,犹如一册二十世纪成都民俗生活世界的清明上河图。

    这正是:成都多大赋,平民少长歌,方言存信史,耐得岁月蹉。

    文学评论家张义奇读后评价:

    应该说,这套书是近百年成都平民的一部生活史,成都平民的创业史,成都平民的民俗史,成都平民的沧桑史,概括起来就是一部成都平民生活的百科全书。也是,继李劼人先生的成都乡土小说之后成都地域文学的又一重要收获。

 楼主| 发表于 2015-11-4 15:39 | 显示全部楼层
读《三国》悟出的百条道理
1. 刘备的经历告诉我们:集团总裁,完全可以从摆地摊做起。
2. 诸葛亮的经历告诉我们:进私企,其实比进国企更有发展空间。
3. 庞统的经历告诉我们:长得太丑,可能会影响你的应聘效果。
4. 吕布的经历告诉我们:频繁的跳槽,直接导致没老板敢录用你。
5. 马谡的经历告诉我们:专业课学得再牛B,工作时基本用不上。
6. 杨修的经历告诉我们:在职场上,总搞得比领导高明,你会死得很惨。
7. 孙坚的经历告诉我们:如果被辉煌的胜利冲昏头脑而掉以轻心,肯定会死无葬身之地。
8. 甘宁的经历告诉我们:有不良前科,不影响你考公务员。英雄不问来路。
9. 袁绍的经历告诉我们:如果市场自由竞争,国企未必干得过私企。
10.曹操的经历告诉我们:想在市场上大有作为,必先高举国家政策。
11.关羽的经历告诉我们:即便你是MBA(工商管理硕士),一时营销失误,可能让你输给一个跨专业的。
12.袁术的经历告诉我们:嫉贤妒能甚至背后落井下石,到头来必定会失道寡助,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13.夏侯惇的经历告诉我们:自残,的确很有威慑力。碰到这种人,哥也怕。
14.公孙瓒的经历告诉我们:擅泳者必呛水,玩火者必自焚;股市有风险,入市须谨慎。
15.蒋干的经历告诉我们:证券市场上,庄家放出的利好,一般都是为了套你。
16.大小乔的经历告诉我们:有才有钱又长得帅的男人,一般没法陪你到最后。
17.刘禅的经历告诉我们:大型企业被兼并,高层管理者肯定会关注员工的心理动态。
18.姜维的经历告诉我们:双学历,有时比考研更具竞争力。
19.黄月英的经历告诉我们:学得好,不如嫁得好。
20.刘表的经历告诉我们:身体是革命的本钱。你再牛,一旦死了,就会有人睡你老婆,花你的钱,打你的娃。
21. 赵云的经历告诉我们:个人实力再强,若只想着高薪,结果只有一个:有职业,没事业。
22. 司马家族的经历告诉我们:为人打工,不如自己创业。
23. 庞统中箭落凤坡的经历告诉我们:跟与自己实力不相上下的同事竞争高低,有可能会丢掉性命。
24. 孔融的经历告诉我们:让梨是一种美德,也是一场做秀,是从小就策划好为自身提高知名度的一种做法。紧记:出名要趁早。
25. 张飞的下场告诉我们:要善待员工,若是长期压制奴役,必将得到报复,即使不报复也会导致集体罢工或跳槽。
26. 于吉的经历告诉我们:神鬼可以不信,但不可以不敬。
27. 黄忠的经历告诉我们:年龄并不是问题,关健是要有实力。千万别小瞧老员工,老骥伏枥志在千里,有时候会干的比年轻人更出色。
28. 刘禅的经历告诉我们:富二代自己没有本事,即使有再牛的职业经理人也难免被兼并的命运。
29. 二乔的经历告诉我们:嫁人别只顾对方有权有势,一心嫁入豪门,但未必就有好的结果。
30. 曹植的经历告诉我们:职场有时没有兄弟,只有利益!
31. 周瑜的经历告诉我们:遇到和自己旗鼓相当的对手时,要沉得住气,扬长避短。不要把个人的成败输赢盖过了大局的利益!
32. 曹嵩的经历告诉我们:儿子亲没亲生并不重要,关健在于有没有潜质,只要是人才花再多钱培养也是值得的。
33. 三顾茅庐告诉我们:一个人有没文凭工作经验并没有关系,主要是会懂得推销自己,自我炒作提高知名度,到时候自然有人提款上门高薪聘请,同时别忘了耍耍大牌,更能提高身价。
34. 何进的下场告诉我们:依靠家族背景以及个人的至高地位而目空一切、狂妄自大,一定会糊里糊涂地丢掉脑袋。
35. 汉灵帝的经历告诉我们:没有提前制定好自己的接班人,那么离企业的内乱就不远了。
36. 董卓的下场告诉我们:儿子是不能乱认的要特别慎重考虑人选问题,尤其是有前科的,更何况自己是大款,为得家产甘当孙子的都有。
37. 曹操的经历告诉我们:企业要做大做强,就是要不断地收购兼并,打压个体工商户!
38. 陈宫的经历告诉我们:老板找好员工难,好员工想找一个好老板值得为他卖命的更难。
39. 公孙瓒的经历告诉我们:只求自保的自私战略,最终结果必将被同行竞争者吞并。
40. 魏延的经历告诉我们:跳槽不能太盲目,尤其是被老板的得力助手看不顺眼,这种公司没有发展前途,与其继续做下去不如再次跳槽。
41. 关羽的下场告诉我们:搞好人际关系至关重要,不能看不起别人,尤其是老板的干儿子或小舅子之类的,哪怕自己跟老板是亲兄弟关系也不能歧视老板看中的人。
42. 严颜的经历告诉我们:对故主誓死效力、忠心不二,必定会受到更加英明的新老总的重用。
43. 鲁肃的经历告诉我们:做和事佬有时会两头不讨好、里外不是人。
44. 袁绍的经历告诉我们:不听从下属的正确建议,必将会导致公司破产。
45. 袁术的经历告诉我们:冒充国企会死得很惨…
46. 孙坚的经历告诉我们:窃取国家权利,那就离着死期不远了。
47. 孙策的下场告诉我们:处置跳槽的员工太狠,就会导致性命不保。
48. 董卓和吕布之间的反目成仇告诉我们:美女就是祸水,玩玩可以但是如果一旦陷进去那就会大难临头了。
49. 张角、张宝、张梁三兄弟的事迹告诉我们:农民企业家,不好做啊……
50. 典韦的事迹告诉我们:当你辛辛苦苦拼命的时候,老板却可能在泡烂妞。
51. 许褚的经历告诉我们:在任何企业工作都要穿工作服,否则就会带来或多或少的烦恼。
52. 淳于琼的下场告诉我们:无论坚守任何岗位都不能喝酒过头,否则就会酿成大祸。
53. 木牛流马告诉我们:先进的机械设备是必须的,不但可以提高工作效率,还可以减轻人力资源。
54. 连弩告诉我们:强有力的工作设施是具有威慑力的,完全可以在气势上压倒对方,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55. 赤兔马的事迹告诉我们:名牌的东西就是不一样,哪怕是二手的,照样会有人花高价,哪怕是当奢侈品摆在家里,也可以显示出主人家的尊贵富有。
56. 诸葛亮告诉我们:大型企业光靠个人能力是很难突破业绩的,要懂得如何管理、分配、开发下级员工之能量、给予重任,才能培养出优秀的团队,以防人才短缺。
57. 华佗的经历告诉我们:光有专业技术是不够的,关健是还得经过国家认证,五证齐全,要有经过临床实验,小私人诊所或游医是很难给人安全信任的。
58。丁原的下场告诉我们:对于自己的后代要时刻做到提防,更何况是非亲生的骨肉,否则被后代败了家甚至宰了老命都还蒙在鼓里。
59. 孙权的经历告诉我们:有时候守业比创业更难。
60. 汉献帝的经历告诉我们:当家族企业被亲戚朋友或外姓人参股,而股份大过自己时,最终肯定是要更换董事长的。
61. 吕蒙的经历告诉我们:在企业如果没本事,要跟就跟有本事的头,这样才能成就吴下阿蒙。
62. 曹操与司马懿疑心重重的经历告诉我们:疑心病太重实在是具有不小的危害,会给自己的人生旅途增加太多的大麻烦。
63. 曹操请徐庶的故事告诉我们:人才的恶性竞争是可以不择手段的,哪怕到了自己公司白拿薪水不干活,也不要将他让对手抢了去搞策划,影响自己的企业前途。
64. 诸葛瑾的经历告诉我们:兄弟之间与其在同一家公司吃同一锅饭,不如各自在一家公司。
65. 王允告诉我们:不管多大型多么有实力的企业,只有存在有私人利益的人员,给予挑拔分化,都是可以把它整垮的。
66. 刘表和刘璋的结局告诉我们:当企业做到小有成就时,忽然有一个自称是亲戚或朋友的要进来合股投资或来打工的,都要戒备以防自己一手创办的公司会转收送人。
67. 袁谭、袁熙、袁尚三兄弟企业的下场告诉我们:家族企业更应该合睦、和气、团结,不该搞分裂、互相攻伐、解体,否则会导制没落、被外来户加以利用、坐收渔利、各个击破。
68. 孙尚香的下场告诉我们:当自己老公跟自己娘家的企业进行恶性竞争冲突时,不管站在哪边都是很为难的事情。
69. 貂婵的经历告诉我们:傍什么样的男人都无所谓,不管老少美丑,最主要的是要有实力。
70. 董卓的经历告诉我们:在分公司做副总,不如在总公司做经理。
71. 马超的经历告诉我们:自己没能力单干时,不如找一个英明的老板跟着他干。
72. 郭嘉的经历告诉我们:红颜薄命不如天妒英才。
73. 华雄含泪告诉我们:千万别把关公错听成公关,混淆视听,犯低级错误,以致低估了对手的实力。
74. 黄盖告诉我们:挨打也是一门学问,关健是在于演技,演的越像得到的报酎越高,同时还有机会升职。
75. 邓艾的经历告诉我们:在工作的过程中要学会反其道而行之,说不定会取得意想不到的辉煌胜利。
76. 钟会的经历告诉我们:对于突然来应聘的人员要做到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说不定会受到他的连累。
77. 马岱的经历告诉我们:一旦大难临头时不能舍不得身外之物,要赶快逃命保住性命才是最重要的。
78. 关兴和张苞的经历告诉我们:虎父焉能有犬子,遗传基因不可忽视说不定会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79. 小将邓忠的经历告诉我们:企业老总不可低估年轻人的实力,有志不在年高的人并不是少数啊!
80. 邓芝的外交经历告诉我们:善辩的口才、过人的胆量、细心的观察,是人生之路成功的三大定律。
81. 周瑜的下场告诉我们:心胸狭窄没有度量,就会自讨苦吃、成为别人的笑料。
82. 刘备摔孩子的经验告诉过我们:舍不得孩子套不到狼,自己的亲生骨血有时或许会成为收买人心至关重要的砝码。
83. 诸葛祭风的事迹告诉我们:掌握气象学特别重要,特别是作为一名军事家。
84. 曹操献刀的事迹告诉我们:自己某些过激行为如若被人察觉,要懂得随机应变、急中生智方可转危为安。
85. 曹操剑杀吕伯奢的事迹告诉我们:遇到棘手问题时,要下定决心、做到心狠手辣。
86. 曹操斩杀董承等人查办衣带诏的事迹告诉我们:对于阻挡自己前进的人,要做到杀一儆百、顺我者昌逆我者亡。
87. 曹操削发替罪的事迹告诉我们:领导人员要做到,敢于承认错误、自我批评、以身作则。
88. 曹植被取消魏王爵位继承人的教训告诉我们:做人要讲究诚信,否则就会搭进自己的前途。
89. 十八路诸侯讨董大军的解体告诉我们:任何一个团队的每一位成员都要做到精诚团结、不可有二心或私心,如若不然必定会导致四分五裂、分崩离析。
90. 马跃檀溪的事迹告诉我们:养一个忠诚的宠物很有必要,有时会在危难之际给予自己极大的帮助。
91. 刘备种菜的事迹告诉我们:韬光养晦的重要性,外表平静的人很可能是胸怀大志。
92. 张松背诵《孟德新书》的经历告诉我们:过目不忘的重要性,可能会在职场中得到赏识、出人头地。
93. 庞统涪水关设宴的事迹告诉我们:酒桌往往可以成为谈判桌(逼迫对方同意合作)酒宴往往会成为庆功宴,重温一下鸿门宴的典故吧。
94. 法正的经历告诉我们:仇不可记得太深恩不可忘的太尽,人缘与人际关系至关重要。
95. 姜维的归顺诸葛亮的事迹告诉我们:世有伯乐然后才有千里马,知遇之恩要用一生一世来报答。
96. 刘备迎亲甘露寺的事迹告诉我们:娶老婆的战略战术,讨好丈母娘是胜算的关键。
97. 黄忠定军山斩杀夏侯渊的事迹告诉我们:避其锋芒、出其不意、攻其不备,这就是以逸待劳取得胜算。
98. 张辽大战逍遥津的事迹告诉我们:国家利益为重个人恩怨为次,重温一下将相和的典故吧。
99. 陆逊火烧连营的事迹告诉我们:作战位置成就胜败,用兵之道与地理学有着密切的联系。

 楼主| 发表于 2015-11-4 15:41 | 显示全部楼层
四川方言很多词汇在消失 20年后找不到地道成都话

 楼主| 发表于 2015-11-16 16:35 | 显示全部楼层
有时候,道理懂得越多,给自己的束缚也就越多。况且,不一定别人有相同的共识。不同的道理之间又常有矛盾,不同的建议之间也会有冲突,心灵鸡汤吃多了,味道也不同:有的咸,有的甜,有的辣。吃多了,肚子会坏,步子会慢,脑子也会乱。有些时候,把鸡汤和道理放在一边,先迈出一步,然后在实践中不断地总结、修正。只有这样,我们才不会成为那个懂的很多,会的却不多,最后几乎没有任何改变、一事无成的人。

 楼主| 发表于 2015-11-16 16:38 | 显示全部楼层
如今的成都话 并非古蜀方言,而是“湖广话”
      再过20年,地道的成都话很难听到;四川方言正面临危机。”语言学者的观点经华西都市报报道后,引起了强烈关注。过几天,四川省语言学会第18届年会就要召开了。作为四川省语言学会理事,黄尚军教授专门提供了一篇论文,论述近百年来四川方言词汇的演变。
  在这篇论文里,黄教授专门提到了四川方言里一些词语的来源,以及词语的变迁。前些日子,四川师范大学的语言学家周及徐也详细介绍了四川方言的由来与变迁。
  四川方言如何演变而来?
  曾是“南路话”的天下
  明末张献忠屠川后改变
  目前的四川方言,不是古蜀人的方言。在明代之前,经过历代移民融合,四川本土方言逐渐形成。当时整个四川,讲话就跟现在的温江崇州口音一样。这种方言,语言学家称南路话。
  明末,张献忠入川,连年战乱滥杀形成了巨大的人口空洞。清初,发生了一场大规模的移民行动:“湖广(清时湖南湖北为湖广行省)填四川”,很多人从湖南湖北迁徙到四川。
  湖广人覆盖了四川大部分地区,于是形成了另一种四川方言:湖广话。
  周及徐系统研究了川渝两地的四川方言。他认为,四川话分两个大类:湖广话和南路话。此前有一种观点认为,四川方言是历史上的四川本地话演变而成,但实际上,四川方言不是连续的,因为在发展过程中被明末的战争切断了。湖广填四川后,湖广话覆盖了四川话,但并没有完全替换。
  以岷江为界。岷江以东以北,湖南湖北移民先覆盖了重庆,然后继续朝西,最终到达成都。这些移民分布在重庆、南充、成都以及成都的东北,他们形成的四川方言就叫湖广话。
  而由于岷江的阻隔,岷江以西以南,张献忠带来的战争破坏小一些,移民少,明代以前存在的四川方言得以保存。比如大邑、邛崃、温江、乐山,沿江自贡到宜宾、泸州,这一片的人,讲四川方言,称为南路话。
  周及徐研究认为,重庆是最地道的湖广话,成都还受到一些南路话的影响。
  最近几年,他在进行语音调查中,在川东川北等湖广话地区,发现有些乡村讲南路话。这些南路话,是因为当年张献忠屠川时,因山区交通不方便,人们得以幸存,于是方言也得以保留,成为了“方言岛”。周及徐还发现,虽然现在遂宁人讲的是湖广话,但遂宁人李实写遂宁方言的《蜀语》里的方言,实际上就是南路话。《蜀语》是在张献忠屠川前写成的,所以,更印证了他的观点:张献忠屠川前,四川话是南路话的天下。
  成都地区的方言也不一样
  不买说“波买”,骨头说“锅头”
  温江话与成都话为何不同?
  有一个现象让成都人费解:成都往西,仅仅相隔20公里的温江崇州以及更远一点的大邑邛崃,虽然都属于成都,但他们的方言却不一样,而往东往北几百公里,说话都是一样。周及徐解释,因为清初的移民向西,最后到达的地点是成都,所以成都人说的是湖广话,而成都再往温江以西,因为有金马河阻隔,张献忠的大屠杀未及于此,只派了官员和小部队前去占领,后来也就没有移民覆盖,所以方言全都是明代以前形成的南路话。
  周及徐老家在崇州。小时候受成都话和崇州话两种方言的熏陶,他对成都话和崇州话的差异,感受颇为深刻。
  崇州温江邛崃乐山宜宾说的话,之所以叫南路话,是因为这些居民过去被叫做南路人。因为他们居于岷江以南,沿着岷江水路出川。
  “旧时,成都人是有些歧视南路人的。”周及徐说。那时候,成都人觉得南路人奇怪,不光语言不一样,性格也不一样。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南路人比如温江崇州人进城,一般就是卖农产品这些东西。所以,大家就觉得南路话很土气,笑他们口音不正,“买不买?不(波)买。骨头说锅头。”
  这一点,跟北京人笑看唐山话一样,不少人觉得唐山话就是河北农村话。
  “我们四川也一样,为了显得洋气,就说成都话,一说土话,就说南路话。这是典型的方言歧视。”周及徐说。
  同地不同音的现象,在四川方言里还有很多。
  都江堰的青城大桥,桥两头的人说话不一样。河东说两口子,河西说两把手,这头说太阳月亮,那头说“月(哟)亮光”,“太阳ber”。彭州有个三界镇,在广汉什邡交界的地方。15年前,黄尚军在这里发现,一个院子里,住三个县的人,说话都不一样:比如吃饭,彭州人说“车饭”,广汉人叫“词饭”。调查发现,因为五十年代公社化,当地是个河滩地,两个县不同的人在这里分别修了房子,就成了一个院子。
  四川方言那些事
  语言学者认为:四川话“瓜娃子”来源于《西游记》
  四川方言是方言宝库。当年投票选择普通话的基础语言,四川话仅仅差一票,就成了普通话。
  黄尚军介绍,按照目前学术界的通行说法,全国有七大方言(有的说十大方言),四川就占了四大方言:官话方言、湘方言、客家方言、闽方言。湘方言分布在金堂竹篙、达州一带,客家方言分布在龙泉洛带这些地方,闽方言还在寻找,但现在还没找到成型的。“有些地方把奶奶叫‘马马’,我们估计就是闽方言。”
  所以四川方言很接地气,俗。黄尚军说,四川方言的特色就是融合,具有强大的包容性,只要适合,就能在这里生根,比如“瓜娃子”这个词,就是从西游记里来的。
  去年,在川师《巴蜀移民文化研究》的期末考试上,学生们就遇到了这个题:瓜娃子这个词是怎么来的?考到了很多学生。
  据黄尚军考证,瓜娃子一词,来源于西游记。《西游记》十一回记载了唐太宗因魏征梦斩泾河老龙王,被其索命,魂游地府,后被放回,欲觅人到地府送瓜答谢。而均州人刘全,家有万贯财产。一日,其妻李氏在家门口拔金钗送给化缘的和尚。刘全回家得知后,骂她不遵妇道。李氏气不过,自缢而死。刘全因思念妻子,情愿以死到地府进瓜。
  这个故事在四川广为流传,故四川人称“傻”为“刘”,把“傻瓜”称为“刘全进”。后来,慢慢有了“瓜娃子”一词。
  不过,也有很多专家认为:“瓜娃子”来源于《西游记》一说,论据并不充分。
  四川某些地方,虎姓都读作“猫”
  在巴中市一个诊所,有一个医生,人们都叫他“猫医生”。但猫医生的签名,全都是“虎”。原来,虎作为姓氏,都读“猫”。除了这位虎医生,在南部县五灵乡岐山村,村里近百人姓“虎”,成都市新都区龙湖镇也住着很多姓“虎”的人,但他们都不读“hu”,而是读“猫”。
  与猫相关的,还有豆腐。在四川很多地方,老人们叫豆腐为“灰猫儿”。
  擅长从文化学的角度来研究四川方言的黄尚军,就这个词汇进行了研究。他发现,这些词汇和读法,与清代四川的虎患有关。那时候,老虎横行,到处吃人,所以,老虎成为人们谈论的禁忌。禁忌这一普遍的文化现象影响了语言。随着科学的普及,禁忌语已经大量消亡,但禁忌却在语言上打上深深烙印。
  因为忌讳说“老虎”,所以,凡是沾了与虎同音的字,都改说“猫儿”。在四川方言里,“斧、腐”都和“虎”同音,于是豆腐就有了很多别名:永川人叫“灰猫”,彭山、南溪、宜宾、高县、云阳、大足、巴中、隆昌、邛崃称为“灰猫儿”。邛崃人把豆腐干称为“干灰猫儿”,水豆腐称为“水灰猫儿”,豆腐乳称为“红灰猫儿”,魔芋豆腐称为“黑灰猫儿。”
  斧头也要避讳。云阳、绵阳、万州称为“开山儿”,广安、广元、巴中、铜梁、忠县称为“开山子”,乐至称“猫儿头”。金堂(下五区),广元叫“猫儿”。但是,现在很多年轻人就直接称呼“豆腐”“斧头”了。
  独家披露
  “四川方言地图”
  岷江以东以北讲“湖广话”
  岷江以西以南讲“南路话”
目前,周及徐的课题组,已经采集了四川140多个方言片区的方言语音记录。在采录的同时,课题组也制作了四川方言地图,目前,地图已经接近完成。
  语言学家介绍,南路话一个典型特征,就是保留了入声,还有卷舌音系统,这在官话里是没有的。
  从发音上来说,成都话跟北京话四个声调是对应的,但是在四川地区,这四个声调的分化很有特色,保留了古代的入声字。入声怎么归,成为四川话语音划片的主要依据,宜宾叙永双流,有单独的入声;成都金堂一直出去到绵阳广元巴中都是入声归阳平;雅安归阴平,自贡仁寿归去声。古代入声我们分不好,但南路话一下就分好了。
  四川话最主要的两个层次,细分又可以分支、群、片。两个大层次的分布很清晰,岷江从都江堰开始向下,到乐山、宜宾、泸州,大致是个L形,L东边北边是湖广话,以成都重庆话为代表;西边和南边是南路话,比如大邑邛崃宜宾乐山。
  黄尚军目前还在寻找古蜀语。他认为,古蜀语应该还存在,比如全世界第一部字典——许慎的《说文解字》里,记录着“蜀人呼母曰姐”,这个在重庆黔江的一些地区,都保留有,叫妈妈“阿姐、唉姐”。

  当前版块2016年12月1日之前所发主题贴不支持回复!详情请点击此处>>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