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9月,老朽一行终于踏上了素有“高原明珠”之称的泸沽湖。并对赋予女性形象神话,成为我们当代名副其实的“女儿国”进行探访。
摩梭人的“走婚”习俗,老朽早有耳闻,最为外界人津津乐道。或多或少,有人都会把“走婚”联想到一夜情。其实是完全的两回事,“走婚”摩梭人是害羞的,而且“走婚”是忌讳的话题,大伙可不要一见到摩梭人就谈论这个话题,特别是摩梭女孩,她会认为你在侮辱她-----这一点,大伙一定要切记,切记!
关于“走婚”的起源,历史上无从考证,当时部落比较封闭,男女在通常场合没有交流的机会,在不定期中,村寨中会举办篝火晚会,大家会载歌载舞,对唱情歌。摩梭女孩确实很喜欢唱歌,其中摩梭语中---“我爱你”的发音类似普通话中的“卖大米”,哈哈!!
唱完歌后,如果你是一个小伙子,有中意的女子,那么你要上去拉住她的手,如果她默许了,那么你要挖她三下手心,如果她是默许了,那意味着,她今晚会为你打开闺房……。 但是,小伙子当然睡不了,起来去姑娘家,翻过院墙,这时姑娘的闺房亮着等,但是闺房是二楼,小伙子要自己自己爬上去,不能走楼梯,如果太胖怕不上去哈?那你只好放弃吧,没戏啦,所以摩梭小伙都是精瘦。进了闺房,你会发现门没关,当小伙子进屋来了,姑娘才会锁上门,然后熄灯……
第二天,天刚亮,小伙子就要赶紧穿衣服走人,还不能让女孩的家人发现。
每当夜幕悄悄降临后,各个家庭中成年男人们就出去了,他们当中有舅舅、哥哥、弟弟,各奔东西南北,都去自己的“阿夏”(妻子)家。对方的姐妹们则在家中等候着自己心中的“白马王子”到来。她们晚间特别忙,当家长的母亲更是双肩重担,既要打点舅舅和兄弟出门,又要照料家中老母和姐妹与小孩们,还要接待自己的“阿注”(丈夫)来幽会。 摩梭人“母系”大家庭的夜间生活,你若细心观察,不难发现其中的一些规矩。对于那些外面敲门的男人,或者客人,年老的舅舅们是决不会去开门的,也不问是谁,主妇也不予理睬。除非你在门外吆喝几声,说明你是外来的客人,家中老人或小孩才会给你开门。家中成年姐妹众多,但来幽会的“阿注”也多,各有各的幽会暗号和传情方式,如果不是自己的“阿注”就不会让他进自己的闺房,姑娘的闺门一定要对好暗号她才会轻轻打开,大木摞平房母屋里住着年老妇女与儿童,她们一概不管院中之事。 在她们这里,不存在“第三者”,也不存在“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封建规矩,更不存在嫁鸡随鸡,嫁狗随狗的说法。男人、女人各住各的家,你不靠我养,我不靠你活,天下男子到处有,东方“女儿国”的女子任我求。在性事方面女方占主要地位,有了这些实感人们恍然大悟,为什么摩梭人根本不存在离婚、寡妇、子女无人抚养、财产继承、流浪儿等等社会问题,他们有自己的性爱观念与道德标准,与我们完全是两码事。在他们这个氏族中,大多数“阿夏”、“阿注”们都是相敬如宾、相互负责,只是没有其他民族那样明确而已。在某些村寨和某种宗教的家庭结构及婚姻现实中,不同程度存在这种现象,男性们既不是名正言顺的丈夫,又不是名副其实的父亲,对妻子负责任,对儿女尽义务的事,一生中男人想去想就去,想回就回,落个两袖清风。一旦他的女朋友关门拒绝,或者男人们喜新厌旧,往日情意便烟消云散,只留下一场春梦,这也是一个谜。 解放后,政府对“走婚”习俗并没有废除,而且提倡,有一点可以证明:一般人的计生育是准生两个,而走婚的则可以生三个孩子。 有所不同的,当“阿夏”和“阿注”的关系确定了,“阿注”要给“阿夏”家送聘礼,聘礼大多是茶叶、烟酒和现金之类,然后他们才去办理结婚证;就是这样,“阿注”仍然是住在自己家里,只有晚上才能去“阿夏”家同房。 还有一点,在泸沽湖的村寨中里也容入有汉人,有的汉人在这里也生存了十几代了,有许多汉人也同摩梭人结婚,有的尊重摩梭人的习俗仍按走婚方式成为夫妻,并且子女也跟母姓;有的则是按汉人方式女嫁男家,子女跟男姓。
以上则是我听到的版本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