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石辟邪 闲话休说,还是言归正传。经过龙马负图寺,用不了多少时间,就到了刘秀帝陵,前面已经介绍,刘秀帝陵的气势很雄伟,陵道宽阔,两旁青松翠柏合着帝王庭前的大臣石雕像,一派威严,顺陵道向前,就进入刘秀墓。墓陵前有一通穹碑,碑身镌刻“东汉中兴世祖光武皇帝之陵”。其中“中兴世祖”四字尤为明亮。传说过去老百姓多到这里抚碑择吉问凶:人离碑十步,双手平伸,闭目走去,能摸到这四个字就是吉兆。经日久抚摩,这四个字自然亮滑。不用说,我和朋友自然也试将一试,甭管睁眼闭眼,总是得摸它一下。 刘秀墓碑前方浓荫处,有一方刻着字的碑文,碑上方是一尊石辟邪雕像,这个石辟邪由九种动物的部分组成:龙头、鹿耳、蛇芯、马肚、麒麟翼、牛鬃、蛟龙尾,前迈的一只是虎爪,其余三只是狮爪。这尊石雕看上去像一只长着翅膀的怪兽,造型非常奇特:石刻头部怒目圆睁、仰天长啸,看上去像一只威猛的狮子;身子弓着,肌肉饱满、线条突出,像一只时刻准备出击的豹子;尾巴粗大有力,看上去像远古时代的恐龙。更让人称奇的是,在石刻的脑后和前腿根部,各长着一对翅膀。 听介绍说是这个石避邪就是在据这个陵园100米的地方出土的。 辟邪究竟是什么? 辟邪我国古代传说中的一种神兽,似狮而带翼。《急就篇》:“射鬾辟邪除群凶。”唐颜师古注:“射鬾、辟邪、皆神兽名。……辟邪、言能辟御妖邪也。”《小尔雅·广言》:“辟,除也。”可见辟邪之义,是驱走邪秽,被除不祥。古代织物、军旗、带钩、印纽、钟纽等物,常用辟邪为饰,《博古图》有辟邪车。南朝陵墓前常有辟邪石雕。据考古界研究“辟邪”即“符拔”。现都统称“辟邪”。 辟邪在南方人口中称貔貅又名天禄。是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的一种神兽,龙头、马身、麟脚,形状似狮子,毛色灰白,会飞。貔貅凶猛威武,它在天上负责的巡视工作,阻止妖魔鬼怪、瘟疫疾病扰乱天庭。 古时候人们常也用貔貅来作为军队的称呼。它有嘴无肛门,能吞万物而从不泻,可招财聚宝,只进不出,神通特异。现在很多中国人配戴貔貅的玉制品正因如此。 而古代辟邪是陵前仪仗石雕,常与天禄配对,俱属神兽之列。这尊石辟邪以巨型青灰色石灰岩石块雕凿而成,形如虎似狮,态极凶猛,体魄健壮。 据介绍,刘秀帝陵这尊石辟邪还曾“乘坐”专机到美国著名的大都会博物馆展览了半年,有超过30万观众慕名参观,其超凡的艺术想像力和精湛的雕刻手法令无数国外专家瞠目结舌。这尊石辟邪在国外展出有半年时间,才重新回到国内,回到洛阳。 这尊石辟邪高1.9米、长2.9米、重8吨,是1992年12月从孟津县汉光武帝刘秀坟附近发掘出来的。这尊石辟邪不仅造型奇特,身体比例、神态、肌肉线条也都恰到好处,体现出了汉魏时期高超的雕刻艺术。目前,在国内体形这么大、艺术手法这么精湛的石辟邪仅此一尊,连河南博物院也未能把这尊珍贵的石辟邪征集走。为了弥补这一缺憾,博物院请雕刻名家仿照这尊石辟邪的样子,雕刻出了一件复制品。结果,无论是艺术想像力还是雕刻手法,都与真品相去甚远。我们看到的汉光武帝刘秀坟的这尊石辟邪也是一尊复制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