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楼主: 萍水

[原创]刘秀王陵一瞥(洛阳行之续)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2-10 22:12 |
认真拜读了,很好。

 楼主| 发表于 2009-2-11 20:35 |

   一并谢过696967911先生和王大可先生!

 楼主| 发表于 2009-2-11 20:45 |

    (三)石辟邪

    闲话休说,还是言归正传。经过龙马负图寺,用不了多少时间,就到了刘秀帝陵,前面已经介绍,刘秀帝陵的气势很雄伟,陵道宽阔,两旁青松翠柏合着帝王庭前的大臣石雕像,一派威严,顺陵道向前,就进入刘秀墓。墓陵前有一通穹碑,碑身镌刻“东汉中兴世祖光武皇帝之陵”。其中“中兴世祖”四字尤为明亮。传说过去老百姓多到这里抚碑择吉问凶:人离碑十步,双手平伸,闭目走去,能摸到这四个字就是吉兆。经日久抚摩,这四个字自然亮滑。不用说,我和朋友自然也试将一试,甭管睁眼闭眼,总是得摸它一下。

    刘秀墓碑前方浓荫处,有一方刻着字的碑文,碑上方是一尊石辟邪雕像,这个石辟邪由九种动物的部分组成:龙头、鹿耳、蛇芯、马肚、麒麟翼、牛鬃、蛟龙尾,前迈的一只是虎爪,其余三只是狮爪。这尊石雕看上去像一只长着翅膀的怪兽,造型非常奇特:石刻头部怒目圆睁、仰天长啸,看上去像一只威猛的狮子;身子弓着,肌肉饱满、线条突出,像一只时刻准备出击的豹子;尾巴粗大有力,看上去像远古时代的恐龙。更让人称奇的是,在石刻的脑后和前腿根部,各长着一对翅膀。

    听介绍说是这个石避邪就是在据这个陵园100米的地方出土的。

    辟邪究竟是什么?

   辟邪我国古代传说中的一种神兽,似狮而带翼。《急就篇》:“射鬾辟邪除群凶。”唐颜师古注:“射鬾、辟邪、皆神兽名。……辟邪、言能辟御妖邪也。”《小尔雅·广言》:“辟,除也。”可见辟邪之义,是驱走邪秽,被除不祥。古代织物、军旗、带钩、印纽、钟纽等物,常用辟邪为饰,《博古图》有辟邪车。南朝陵墓前常有辟邪石雕。据考古界研究“辟邪”即“符拔”。现都统称“辟邪”。

    辟邪在南方人口中称貔貅又名天禄。是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的一种神兽,龙头、马身、麟脚,形状似狮子,毛色灰白,会飞。貔貅凶猛威武,它在天上负责的巡视工作,阻止妖魔鬼怪、瘟疫疾病扰乱天庭。 古时候人们常也用貔貅来作为军队的称呼。它有嘴无肛门,能吞万物而从不泻,可招财聚宝,只进不出,神通特异。现在很多中国人配戴貔貅的玉制品正因如此。

    而古代辟邪是陵前仪仗石雕,常与天禄配对,俱属神兽之列。这尊石辟邪以巨型青灰色石灰岩石块雕凿而成,形如虎似狮,态极凶猛,体魄健壮。

    据介绍,刘秀帝陵这尊石辟邪还曾乘坐专机到美国著名的大都会博物馆展览了半年,有超过30万观众慕名参观,其超凡的艺术想像力和精湛的雕刻手法令无数国外专家瞠目结舌。这尊石辟邪在国外展出有半年时间,才重新回到国内,回到洛阳。

    这尊石辟邪高1.9米、长2.9米、重8吨,是199212月从孟津县汉光武帝刘秀坟附近发掘出来的。这尊石辟邪不仅造型奇特,身体比例、神态、肌肉线条也都恰到好处,体现出了汉魏时期高超的雕刻艺术。目前,在国内体形这么大、艺术手法这么精湛的石辟邪仅此一尊,连河南博物院也未能把这尊珍贵的石辟邪征集走。为了弥补这一缺憾,博物院请雕刻名家仿照这尊石辟邪的样子,雕刻出了一件复制品。结果,无论是艺术想像力还是雕刻手法,都与真品相去甚远。我们看到的汉光武帝刘秀坟的这尊石辟邪也是一尊复制品。

 楼主| 发表于 2009-2-11 20:46 |

 楼主| 发表于 2009-2-11 20:55 |

   这个石辟邪由九种动物的部分组成:龙头、鹿耳、蛇芯、马肚、麒麟翼、牛鬃、蛟龙尾,前迈的一只是虎爪,其余三只是狮爪。

   石雕造型非常奇特:石刻头部怒目圆睁、仰天长啸,看上去像一只威猛的狮子;身子弓着,肌肉饱满、线条突出,像一只时刻准备出击的豹子;尾巴粗大有力,看上去像远古时代的恐龙。更让人称奇的是,在石刻的脑后和前腿根部,各长着一对翅膀。


 楼主| 发表于 2009-2-11 20:49 |

这是刘秀帝陵两侧的石凤雕

发表于 2009-2-11 21:52 |

又读萍水君好文。

            无缘到得洛水边,读君游记心羡艳。

            龙门石窟刘秀墓,跃然巴网饱眼馋。

            谢过先生劳顿苦,碧玉代众祝平安。

发表于 2009-2-12 17:04 |

喜欢读姐姐的文字

欣赏姐姐拍的PP

问候姐姐

 楼主| 发表于 2009-2-13 22:20 |
谢谢一潭先生、秋妹妹的支持!请继续往下看……

发表于 2009-2-13 23:24 |

长知识了,谢谢!



传说中的小儿鬼:“八灵为之震慑,况鬾蜮与毕方。”

: 貔 pì 〔貔子〕即“黄鼬”。〔貔貅〕a.传说中的一种猛兽;b.喻勇猛的军士或军队。 : 貅 xiū

经常在法院门口不是这个貔貅吧?

[擅自把图片降点反差与亮度,这样就可以看清楚了]


发表于 2009-2-13 23:38 |

借这个话题,搜来河图洛书,不通晓易经还是看不懂。

五行之数:五行之数即五行之生数,就是水一、火二、木三、金四、土五,也叫小衍之数。一、三、五、为阳数,其和为九,故九为阳极之数。二、四为阴数,其和为六,故六为阴之极数。阴阳之数合而为15数,故化为洛书则纵横皆15数,乃阴阳五行之数也。[转贴 ]

--------------------------------

九为五行阳数之极,枉测“九五之尊”可能来源于此吧?也是先人的男权思想。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应该保护好这些古迹。谢谢萍水给我们带来的这些信息。

 楼主| 发表于 2009-2-14 21:13 |

 楼主| 发表于 2009-2-14 21:10 |

谢谢一村先生!

这些东东我也是不大懂得,此次去游览,确实长了不少知识。

 楼主| 发表于 2009-2-14 21:12 |
  (四)千株松柏(上)

  说起汉光武帝陵,确实与其他帝陵不同,前面已经说到的刘秀选陵应该说是汉光武帝陵一个谜,直到现在还是无法解说的清楚。历代帝王择陵墓葬地,皆是背山面河,唯光武帝“枕河蹬山”,所以,有学者指出,由刘秀开创的帝王陵墓“因山为陵”做法就是主张清静无为,回归自然。而强调陵墓与自然环境的融合正是晋郭璞《葬书》所包含的风水理论的主要内容。可以说,邙山的帝王陵墓直接启发了以东汉道教为基础的风水理论,邙山也成为历代风水师心目中的风水圣地,这或许是刘秀选陵的原因吧。不管怎么说,这也算是其中一绝吧。

  另外这座帝陵内还有三绝,就是:千株松柏,聚植一园,国内之今还没有发现第二处;再是:柏体杏质,乔木佳品,陵园内古柏是国内稀有品种,其木色金黄,柏体杏香,剖面色美,俗称“杏柏”;再要说绝的就是“汉陵晓烟”,这是此陵园内奇妙的景观,只可惜我去的时间是初冬时期,倘若阳春三月,清明前后的时候,适逢天朗气清的话在晨曦初现时,古柏枝隙间紫烟弥漫,满陵园轻烟飘浮此时置身于园中一定是如登凌霄,似游天庭,去参加蟠桃会呢。

  (所以这一节里,我的专门给各位介绍一下刘秀帝陵内的古柏。)

  沿着陵园前行,尽管已经是初冬时节,可是满园苍松翠柏依然郁郁葱葱。松柏之中就是光武祠,光武祠里主要是记载了汉光武帝的一些事情,我没有多停步,只是很想看看那汉光武帝面前的“南阳二十八星宿”(刘秀的忠勇战将),他们已经化成柏树,始终在守卫着汉光武帝!

  “南阳二十八宿”是河南南阳地区28位跟随刘秀征战的豪强地主出身的战将。这二十八人是汉光武帝在建立东汉的过程中,最具战功的将领。当年刘秀在云台将这28人封为开过功臣,上应28宿,就是南阳28将。光武麾下人才众多,各尽所能,但最厉害的是光武本人。光武战昆阳,巡河北,平江南,定巴蜀,运筹帷幄,出将入相,让人景仰之心,如滔滔江水,连绵不绝。这里的松柏正应了这一点。其实,刘秀墓门前,就有两棵参天古柏迎面把住了陵园大门。当地的导游员赶紧过来解说:“这是大将军柏和二将军柏,给刘秀把门的。”看这两株柏,可是非同一般,真像是两个虎背熊腰的战将,整雄赳赳、气昂昂把守这山门,有谁敢到这里来骚扰刘秀帝王?

  进入陵园,就能看到一株柏树,这株柏树被称为“鸟鸣柏”,只要相距此柏不远,你轻轻击掌,就能听到“啁啁”的清脆鸟鸣,这就是“鸟鸣柏”发出的。传说当年刘秀大军遭遇王莽追击,被追的疲惫不堪,累的睡到在一株柏树下,梦中忽听得有人叫“快跑!”醒来一看,是树上一只小鸟在叫他,刘秀因此躲过这一劫,他死后,就招来这只神鸟为他看守陵墓,我特地跑过去,试着击掌,果然如此。难怪陪我同行的网友说这就是此陵墓内柏树的神奇!

 楼主| 发表于 2009-2-14 21:20 |

随时初冬时期,满眼依然是苍翠。

 楼主| 发表于 2009-2-16 18:27 |

刘秀帝陵里这样造型奇特的柏很多,代我慢慢表来——


发表于 2009-2-16 20:17 |
拜读了先生续文,长了不少见识.先生辛苦了.

发表于 2009-2-16 22:19 |

中国历史真是渊远流长,叹!

果然搜得“汉陵晓烟”图只不能上传。

发表于 2009-2-18 21:27 |
[em02][em02][em02]文好图清新,看了真醉人!

 楼主| 发表于 2009-2-18 20:31 |
QUOTE:
以下是引用一潭碧玉水在2009-2-16 20:17:00的发言:
拜读了先生续文,长了不少见识.先生辛苦了.

——谢谢一潭先生!

我也是边走边学习啊……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