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楼主: cqy1976

游嘉陵第一桑梓,看蓬安百牛渡江 (精彩连连看,点点更精彩!)

[复制链接]

最佳新人

发表于 2009-10-3 18:00 | 显示全部楼层
2009年10月3日雨中的蓬安周子古镇,邂逅一个丁香一样美丽的姑娘~~~~~~~~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雨巷
  
  撑着油纸伞,独自
  彷徨在悠长、悠长
  又寂寥的雨巷
  我希望逢着
  一个丁香一样的
  结着愁怨的姑娘
  她是有
  丁香一样的颜色
  丁香一样的芬芳
  丁香一样的忧愁
  在雨中哀怨
  哀怨又彷徨
  她彷徨在这寂寥的雨巷
  撑着油纸伞
  像我一样
  像我一样地
  默默彳亍①着
  冷漠,凄清,又惆怅
  她静默地走近
  走近,又投出
  太息一般的眼光
  她飘过
  像梦一般的
  像梦一般的凄婉迷茫
  像梦中飘过
  一枝丁香的
  我身旁飘过这女郎
  她静默地远了,远了
  到了颓圮的篱墙
  走尽这雨巷
  在雨的哀曲里
  消了她的颜色
  散了她的芬芳
  消散了,甚至她的
  太息般的眼光
  丁香般的惆怅
  撑着油纸伞,独自
  彷徨在悠长,悠长
  又寂寥的雨巷
  我希望飘过
  一个丁香一样的
  结着愁怨的姑娘


最佳新人

发表于 2009-10-11 13:32 | 显示全部楼层
游嘉陵第一桑梓,看蓬安百牛渡江!————震撼你的心灵,冲击你的视野,净化你的魂魄!  

 游蓬安嘉陵第一桑梓,看蓬安百牛渡江:http://www.jldysz.cn/default/index.asp

 

天下第一人文奇观,蓬安百牛渡江————震撼你的心灵,冲击你的视野,净化你的魂魄!

相约司马相如故里,畅游嘉陵第一桑梓!





最佳新人

发表于 2009-10-11 13:34 | 显示全部楼层

   蓬安县召开嘉陵第一桑梓创国家AAAA级旅游区省检迎检工作会

 





 

             根据省检工作安排,蓬安县嘉陵第一桑梓旅游区创建国家AAAA级景区工作将于2009年10月13日——14日进行省检。

       为确保迎检工作顺利开展,2009年10月11日星期日上午9:00——10:30分,在蓬安县委3楼会议室召开了嘉陵第一桑梓创国家AAAA级旅游区省检迎检工作会。蓬安县委副书记、县旅发办主任陈鹏泉主持会议。县人大副主任吴刚、副县长蔡良斌、县政协副主席吴来生、副县长陶伟等县领导以及县委办、县文体旅游局、规划和建设局、景区管理局、商务局等相关单位负责人参加并出席了会议。

       会上,县文体旅游局局长王俊英向全体参会人员传达了《蓬安县嘉陵第一桑梓创国家AAAA级旅游区省检迎检工作方案》。

        副县长蔡良斌向全体参会人员通报了嘉陵第一桑梓创国家AAAA级旅游区软件资料组软件资料准备和完成情况。

        县人大副主任吴刚向全体参会人员通报了嘉陵第一桑梓创国家AAAA级旅游区省检现场迎检组工作方案。

       副县长陶伟向全体参会人员通报了嘉陵第一桑梓创国家AAAA级旅游区省检环境整治工作安排情况。

       最后,蓬安县委副书记、旅发办主任陈鹏泉作重要讲话。陈鹏泉在讲话中强调:

 

       第一、认真履职。蓬安县嘉陵第一桑梓创国家AAAA级旅游区省检迎检工作各个承担创建任务的工作组务必在会后,首先各个工作组的组长要认真对照蓬安县委43号文件,明确自己的任务,细化责任。同时,每个工作组的工作人员,也务必以高度则责任心和责任感,将自己的任务予以明确,不折不扣、一丝不苟地落实到具体行动中去。

 

       第二、加强协调。陈鹏泉在讲话中再次号召全体参会人员务必牢记县委书记邹平同志关于嘉陵第一桑梓创建国家AAAA级旅游区的“三句重要讲话”精神,郑重强调嘉陵第一桑梓创国家AAAA级旅游区志在必得,务必成功。

 

       第三、统一指挥。陈鹏泉在讲话中强调:蓬安县嘉陵第一桑梓创国家AAAA级旅游区省检迎检工作各个承担创建任务的各个工作组全体人员在2009年10月13日和14日的迎省检过程中,务必严格按照《蓬安县嘉陵第一桑梓创国家AAAA级旅游区省检迎检工作方案》严格执行,统一指挥。

 

       第四、突出重点。一是要突出安全稳定,确保创建迎检工作万无一失。二是要随时随地地搞好环境卫生,确保景区干净整洁的环境。

     

       第五、注重细节。细节决定成败。要确保车船等正常运行。同时,陈鹏泉还耐心细致地询问了百牛渡江精品旅游节目、民俗文化节目表演等准备工作情况。

 

       坚定不移、绝不动摇、背水一战,举全县之力,集全民之智,誓将蓬安嘉陵第一桑梓创建成为国家AAAA级旅游区,为此,蓬安人民经过长期以来艰苦卓绝的奋斗,经过卧薪尝胆一样的真抓实干,顽强拼搏,蓬安旅游即将开创一个划时代的新纪元!蓬安人民即将拥有属于自己的国家AAAA级旅游区的崭新时刻即将到来了!

    

    发展旅游产业,不断造福人民群众。发展旅游产业,不断改善国计民生。发展旅游产业,促进社会经济进步发展。蓬安嘉陵第一桑梓创建国家AAAA级旅游区这一史无前例的伟大事业必将载入人类文明伟大的史册!

 

 

 

 

     2009年10月13日,我们拭目以待!

     2009年10月14日,我们翘首期盼!

 

      让我们为胜利欢呼吧,让我们为成功自豪吧,让我们为家乡呐喊助威吧,让我们为母亲蓬安举起手中的鲜花或者酒杯喝彩吧,让我们为我们都是蓬安儿女而兴奋而自豪吧。

    

     我骄傲,我是蓬安人!

     我自豪,我是蓬安人!

 

     我骄傲,我来自司马相如的故里!

     我自豪,我们拥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叫“蓬安儿女”!

 

     天南地北根相连,蓬安儿女心相印!

 

 

 

 

     卧薪尝胆,背水一战,成败在此一举!

     全力以赴,努力奋斗,蓬安必将胜利!

 

                                        (2009年10月11日邓四平摄影报道)

 

发表于 2009-10-12 14:35 | 显示全部楼层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旅痕流芳]之奇秀龙角山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奇秀龙角山

        

                                              邓四平/ 文

 


     龙角山是千年古县司马故里蓬安县城西北嘉陵江畔的一座秀美的山。龙角山算不上高大险峻,更谈不上峥嵘嵯峨,但龙角山又确实是一座享誉巴蜀闻名遐迩奇特的山。
 龙角山得名源于其山脉走势,其山犹如一条卧伏于嘉陵江边饮水的巨龙,山顶状如龙角,人们因此呼其为龙角山。此山在唐代即已是一座名山,唐《元和郡县志》对其进行了翔实的记载。远远望去,龙角山犹如卧龙饮水,屹立江边。一湾清丽的嘉陵江水从西北方向缓缓而来,穿过山麓,环绕蓬州古城,又向西南方向缓缓流去,将嘉陵江畔东门河坝里巨大的沙滩分为东西两半,江南岸形成太极图中的阴鱼形状,江西岸数里平沙滩又形成太极图中另一条阳鱼形状,阴阳鱼相互环抑,形成了巨大、典型的太极图地形。同时,一座天然巨型睡佛呈东西走向绵延逶迤静卧江畔,更令人叹为观止。

据载:唐朝画圣吴道子奉唐玄宗之旨入蜀作《锦绣嘉陵江三百里图卷》,画圣曾于龙角山观锦绣嘉陵江,相传,吴道子观江作画粉本留于兹。其实,据当地上了年纪的老人们讲述,龙角山先前并非名曰“龙角山”,而被历代人们称为“五虎闹羊山”,相传唐朝巾帼英雄樊梨花就曾于此山中修炼得道,现今山中龙角寺后的险峻石壁上依旧雕刻有不知何朝何代后人为纪念樊梨花而雕刻下的塑像壁画。宋代理学宗祖、大哲学家周敦颐亦曾登临龙角山,盛赞蓬安龙角山和嘉陵江有神奇天然太极图,并因此写出流传千古的哲学经典著作《太极图说》。清代安徽监生周铭的《龙角山》诗,形象生动地描写了龙角山美景。其诗云:拏云气骨势纵横,夜月如珠颔下明。词客不须攀绝顶,狂吟唯恐卧龙惊。如今的龙角山,经历岁月风雨沧桑的洗礼,山上现有画圣广场、画圣巨型头像、画江楼、龙角山门阕、乡友林、吴道子天梯、画圣墨迹、山间茶肆、买闲亭、嘉陵流韵诗碑林、弈动天下巨型象棋园、红军树、红军塑像、龙角圣水、龙角寺等等众多令人心驰神往的美丽景点。
其实尤其值得称道的是,龙角山山顶有一株高大茂盛的黄角树,名曰:红军树。那树雄踞山颠,树冠硕大如巨伞,枝繁叶茂,枝桠纵横差互,四季青翠碧绿,宛如张牙舞爪的龙,凌空飞腾,峥嵘崔巍。如今,黄角树树身至少四五人才能环抱,树前立有蓬安县政府于1982年公布的县级文物保护石碑一块。据载:1933年红四方面军强渡嘉陵江,一只红军队伍途经龙角山并驻扎山巅,两个红军战士下山挑米,将米挑上山后,随手就将挑米用的一根黄角树枝桠做成的扁担插在地上,谁知那根用黄角树枝桠做成的扁担栉风沐雨多年以后,居然长成了一株参天大树。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从那以后,家乡人民为了纪念当年过红,就亲切地管这株黄角树叫红军树了。如今,山颠的黄角树依旧年年常青,她与龙角树乡友林广场的两株高大茂盛的将军树遥相呼应,更彰显出了千年相如古县的山清水秀和人杰地灵。

逝者如斯,往事如烟。现在的龙角山已经打造成为了嘉陵第一桑梓的核心景区之一了。山中交通方便,混凝土小道直通山巅,山中绿树成荫,空气清新,走在静谧的林荫小道上,宛如走进了一个巨大的天然氧吧,曲径通幽,山林中不时传来几声清脆婉转的鸟鸣,让人仿佛觉得置身于世外桃源。
“天南地北根相连,一枝一叶总关情。龙角山里的乡友林是蓬安籍的共和国将军钟声琴、曾建国等众多蓬安乡友们捐款植建的。宽阔的乡友林广场旁边矗立一红色砂岩碑石,正面书写着乡友林三个碧绿的大字,字旁有圆形塑有圆状嘉陵第一桑梓的旅游形象标志,字亦为绿色,生机盎然,充满无穷活力。碑石背面铭刻有捐款植树造林的蓬安籍贯的乡友名字。
巨大宽阔的画圣广场修建在龙角山半山腰间,紫红色高大巍峨的吴道子石刻头像依山而建,头靠大山,面朝大江,和山体紧密相连,浑然一体。广场全是清一色青石板石板铺就而成,干净整洁;雕刻精美的石栏杆别巨匠心;星罗棋布的石桌、石椅,错落有致,舒适休闲;高大巍峨的画江楼凌江依山而建,气势宏伟而壮观,里面设有民俗文化布展和小卖部及茶房。广场里车水马龙,游人如织,热闹如天上街市。

名山藏古寺,龙角山自然也不例外。山中有上下寺庙两座,红墙碧瓦,掩映于青山绿水之间,寺内钟磬声声,犹如人间仙乐,袅袅飘来,不绝于耳。寺旁有一只巨大如房的石龟,匍匐地上,翘首伸颈,憨态可掬,犹如天生。据说龙角寺里的菩萨异常灵验,常年累月前来朝拜的善男信女络绎不绝。尤其是每年正月初一那天,人山人海前来烧香拜佛的善男信女犹如过江之鲫,把偌大一个龙角山挤得都仿佛没有插针之地。烟火鼎盛至极,摩肩接踵,甚至好多人都被袅袅烟火烧坏了衣服。烧完香火拜完佛陀的人们又零星散落山间野之间,寻找一种叫七星草的野草,据说凡是找到了叶片上有七颗星星花纹的七星草,那人那整个一年的运气都将会好得很!
而龙角山最让人感到神奇的还是山顶的龙泉,那泉汩汩流淌于在龙角山西边山腰,清澈透明的泉水长年不涸,当地百姓称之为圣水,也称其为龙角神水。那泉有两股,一股掩映藏于左边草丛之间,天生一小小石窠,常年不涸,泉水清冽,甘甜可口,仿佛人间琼浆,饮之犹如甘醪。井旁雕刻有五尊菩萨石刻雕像,正中塑有观音,旁边依次还有土地、财神等等神像,香火插满神像之前的拜台。如今,山中随时都可以看见上山取水的居民,或肩挑,或背扛,或手提,宛如电影《少林寺》里取水练功的和尚一般。
如今的龙角山正在大力打造成为嘉陵第一桑梓的核心旅游景区,景区正在逐步完善,山间那彰显司马相如文化的诗画灯箱叫人印象十分深刻,灯箱上印制着历朝历代的文人墨客吟咏蓬安、赞誉龙角山的诗词,走在山间,仿佛走进了一个古韵盎然的诗歌殿堂,让人梦回千年,更让人的灵魂得到洗礼和升华。
“千载山水,万年文章”。走进如今的龙角山,既有茂密的丛林,野趣横生,令人流连忘返。又有厚重的人文,让人感觉到梦幻山水诗情画意的浪漫和休闲。当你步入园中幽深的密林踏上开阔的草坪畅享大自然的秀美和爱抚之时,当你登上高耸的楼阁俯视滚滚的嘉陵江水,登高望远思幽怀古之时,大自然的原始美丽顿会使你心旷神怡,陶醉其间。

念天地之悠悠,惟有山水永恒。叹人生之须臾,宛如白驹之过隙。人来人往,逝者如斯。过客匆匆,惟有旅痕流芳。

龙角山确实是一座值得登攀和驻足停留的美丽而奇特的山!


 

最佳新人

发表于 2009-10-16 18:39 | 显示全部楼层
蓬安嘉陵第一桑梓旅游区创建国家AAAA级旅游区成功通过省检验收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蓬安嘉陵第一桑梓旅游区创建国家AAAA级旅游区成功通过省检验收

                  http://www.jldysz.cn/news/show.asp?id=182&news1_ID=1&news2_ID=1

 

 

根据省检组工作安排,嘉陵第一桑梓旅游区创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工作于2009年10月14日——15日进行省检。

2009年10月14日下午2:30,在相如饭店302会议室,召开了嘉陵第一桑梓旅游区创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省检工作首次会议。参加首次会议的人员有省市检查组人员8人:四川省旅游局副巡视员谢海银,四川省纪委派驻四川省旅游局监察室主任朱其跃,四川省旅游局规划财务处副调研员陈文,四川师范大学 与城乡规划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王冲,四川大学旅游学院景区规划系副教授、博士廖培,南充市旅游局局长白永强,南充市旅游局副局长陈多平,南充市旅游局科长杨静。蓬安县县领导11人:邹平、袁菱、罗建新、陈鹏泉、黄成立、王超、吴刚、蒲永红、蔡良斌、陶伟、吴来生,以及相关单位负责人36人。

会议由四川省省检组成员派驻省旅游局监察室主任朱其跃主持。

会议议程是:

一、四川省省检组成员派驻省旅游局监察室主任朱其跃介绍省检组人员。

二、蓬安县委副书记、县旅发办主任陈鹏泉介绍我县参会人员。

三、蓬安县委书记、县人大常委会主任邹平致欢迎辞。

四、观看嘉陵第一桑梓旅游区创AAAA工作纪实片。

五、蓬安县委副书记、县长袁菱汇报创建工作。同步播放PPT。

六、南充市旅游局局长白永强介绍辅导和初检情况。

七、省检组成员陈文宣布此次检查活动依据和程序。

下午3:40,首次会议完毕后,省检组领导和专家一行在我县领导的陪同下,对嘉陵第一桑梓旅游区进行了现场检查。

2009年10月15日上午9:00,省检查组领导和专家一行又在我县领导的陪同下,检查了嘉陵第一桑梓旅游区水上游览区并观看了独具特色的生态奇观蓬安百牛渡江精品旅游节目。

上午10:00,省检组的领导和专家一行又在相如饭店301会议室认真仔细地检查了嘉陵第一桑梓创国家AAAA景区软件资料。

紧接着,上午10:30,在相如饭店302会议室,召开了蓬安嘉陵第一桑梓旅游区创建国家AAAA级旅游区末次会。

会议由四川省省检组成员派驻省旅游局监察室主任朱其跃主持。

会议议程是:

一、    省检组通报了检查情况,对蓬安嘉陵第一桑梓旅游区作出了高度的评价。

二、    四川师范大学旅游管理学院副院长、教授王冲博士讲话。

三、    四川大学旅游学院景区规划系副教授、博士廖培讲话。

四、    四川省旅游局规划财务处副调研员陈文讲话。

五、    蓬安嘉陵第一桑梓旅游区创建国家AAAA级旅游区创建办公室主任刘雪梅作表态性发言。

六、    蓬安县委书记、县人大常委会主任邹平讲话。

七、    南充市旅游局局长白永强代表南充市旅游局讲话。

八、    省检组组长谢海银郑重宣布:蓬安嘉陵第一桑梓旅游区创建国家AAAA级旅游区成功通过省检验收。(邓四平摄影报道)

 

最佳新人

发表于 2009-10-16 19:20 |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09-10-17 06:54 | 显示全部楼层
此帖一定得顶!

最佳新人

发表于 2009-10-19 12:08 | 显示全部楼层
10月15日成都游客李忠伦即兴赋诗作文盛赞蓬安旅游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最佳新人

发表于 2009-10-19 16:51 | 显示全部楼层
蓬安县川剧团有个孙大鹏,敢喊人拿起电钻钻他肚子!!!!!!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蓬安县川剧团有个孙大鹏,敢喊人拿起电钻钻他肚子!!!!!!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蓬安民俗文化节目在蓬安嘉陵第一桑梓精彩上演

最佳新人

发表于 2009-10-20 12:43 | 显示全部楼层
神龙泉赋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神龙泉赋

    

                                   邓四平/文图

 

水自山中来,潮从嘉陵涌。

神龙腾盛世,甘泉润古今。

自古剑以龙泉为宝。历来人以真龙至尊。

龙游江海,鳞爪飞扬。虎啸群山,百兽震惶。

大鹏展翅,风尘吸张。百鸟朝凤,如意吉祥。

红日初升,其道大光。海纳百川,一泻汪洋。

蓬州之古郡,诗画之田园,自古地灵生人杰。

相如之故里,浪漫之家园,历来毓秀出伟男。

与日月齐辉兮,鹤翔九天,龙生九种。

与天地同寿兮,福布天下,德泽万代。

何为龙也?变化万端,神鬼莫测之仙君也。敦厚儒雅,品高行洁之君子也。玉壶冰心,慈悲善良之救星也。

何为龙也?在天则翻云覆雨甘霖普降,入水则龙骧虎步惊涛骇浪,登陆则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临风则金鳞闪耀万众景仰。

经天纬地,吞吐宇宙。错综人术,主宰沉浮。或牛头,或马面,或蛇身,或凤爪,或鹿角,或鱼鳞。妙不可尽之于言,事不可尽之于笔。骇黄龙之负舟,识伯禹之仰嗟。壮荆飞之擒蛟,终成气乎于太阿。悍要离之图庆,在中流而推戈。想周穆之济师,驱八骏而鼋鼍。感交甫之丧佩,愍神使之婴罗。

 何为龙也?龙由天地生,须臾五彩成祥云。心随神龙动,遨游四海共潮生。

江山万里历来多娇,风流千古中原逐鹿竟折腰。自古帝王以真龙自喻,历来英雄以九五至尊。纵使孙大圣本领齐天,亦向东海龙宫借神针。哪怕李天王手可托塔,倚天降妖仍向龙王祈长缨。天戴其苍,地覆其黄。海纳百川,来日方长。潜龙腾渊,只待风云起也。

此地幸甚,江城如画,风水吉祥。山环水绕,有滔滔嘉陵千里堆雪,三秋桂子万里飘香,十里芦花春光无限。物华天宝,名彦俊杰朝圣访古驻足流芳,地灵人杰,辞宗赋圣卓绝千古引领风骚。相如故里,自古繁华。诗画田园,历来浪漫。

汇江河湖海之血脉,集日月星辰之精魂,感皇天后土之恩赐,神龙见首不见尾,甘泉源远更流长。水自山中来,潮从嘉陵涌。泉水泠泠,四时不涸。纵使久旱无雨,此地亦有甘霖普降。清风徐来,此泉波光潋滟照古人;山高月明,此泉美德懿行赠今人。亲之爱之,如高山雪莲玉洁冰清;敬之尊之,如幽谷芝兰香飘云天;怀之念之,如阳春白雪余韵绕梁;饮之如玉液琼浆沁人心脾,村夫野氓,煮茶烧饭;善男信女,祈福许愿;饮此泉者也,皆曰:养颜美容,治病疗伤,延年益寿,滋阴壮阳。饮此泉者,何人也?皆曰:黎民百姓,心驰神往。迁客骚人,纷至沓来。金童玉女,近悦远来。绝色佳丽,悱恻缠绵。伛偻提携,络绎不绝。

念天地之悠悠,叹古人之不幸。久旱无雨跪破膝头虔诚拜天求龙祈雨。

感日月之轮回,道今人之幸运。旅游开发龙泉现身泽被桑梓泉润古今。

 

 2009年10月21日司马相如故里嘉陵第一桑梓吟咏成篇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最佳新人

发表于 2009-10-21 11:51 | 显示全部楼层
嘉陵江上最后的古镇码头及其美女美景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最佳新人

发表于 2009-10-21 16:19 | 显示全部楼层

最佳新人

发表于 2009-10-22 12:50 | 显示全部楼层
千年一叹,借我一生   文 / 邓四平
 
 

如琴键一般,绵延逶迤,波澜壮阔,古镇的石梯充满阳刚的气息。
长长的条石,厚实敦笃,仿佛醉酒的汉子,俨然逐月的诗仙,粗犷雄浑地躺倒江畔。冷月无声,寒蝉凄切,杨柳婆娑,波光潋滟,今宵酒醒何处。我心依旧明白。
依山绵延,坚定顽强;因地就势,镇定无我。油画一般铺陈开去,庄严而不失亲切。民歌一般咏叹婉约,大气而不失厚重。让人疑心,那只是暂时醉酒的仙人,只待酒醒,打一个长长的呵欠,这些粗犷刚强的汉赋唐诗,这些苍劲磅礴的宋词元曲,便又会腾地一声全部从地上站立而起,站成一片高大茂盛张扬恣意的生命的旗。
如伊人一般,缠绵悱恻,汪洋恣肆,古镇的石梯溢满温柔的节律。
青青的苔藓,恣意疯长。曼妙的的蕨类,星星点点。葱葱的绿草,随心所欲。或悄悄地爬上石梯的腰际,或傲然从石缝中探出身子,或顽强努力地攀上高大的石壁,寒凝大地时,绝不服输,绝不低头。春风徐来,芳华再现,生命的能量和意志的力,在古镇淋漓尽致地挥洒和倾泻。
头顶的蓝天,山间的云朵,身畔的江水,过往的行旅,一切都在时光的海洋中,点染成写意的山水或者温婉的诗词;
苍劲的西风,似血的残阳,凄凉的昏鸦,古道的瘦马,伊人的叹息,阑珊的灯火,一切都在岁月的凝眸回首中,流淌成渺远的历史和伤感宁静的记忆。
我爱古镇。这是我梦寐以求的心灵的归宿地。
饮一捧孤独伤感的泪,我就这样绮丽地被你击倒在地。江湖险恶,爱恨情仇。
我爱古镇,这是放飞我苍老滴血心灵的栖息地。
写一阕感伤悲壮的词,我就这样缠绵地被你俘虏入怀。人生如戏,生离死别。
从你的身旁,我天天轻轻地走过。你用你苍老的容颜,抚平我心灵的创伤。我用我坎坷的脚印,回答你关爱的叮咛。
在你的怀抱里,我永远只是渺小的沧海一滴水,甚至连一滴水都不是。
千年一叹,借我一生。
沧桑,秀美,宁静,深沉,博大,厚重,我深情地拥你入怀,就算是亲着你,吻着你,爱着你,恋着你了。
而你,而你,从来都不回答我,只是默默地让我从你的怀抱里轻轻地走过,走过,走过。
也许,我就是那一只受伤的丹顶鹤。
走过那一片芦苇坡。
只是放逐一个梦。
只是追寻一个人。
我能聆听到你呢喃的倾诉,用心。
我能感受到你缠绵的情思,用血。
我能体会到你博大的胸怀,用爱。
我能领悟到你宁静的深邃,用情。
一生走过,太多的叹息。在生命最凄凉的岁月里。
一生爬过,太多的石梯。在生命被放逐的日子里。
一生哭过,太多的坎坷。在生命最无奈的等待里。
一生笑过,太多的失意。在生命最无助的绝望里。
淡泊明志。宁静致远。古镇的石梯,给了我力量,信心,和勇气。
宁静。秀美。古风徐徐。一个千年的古镇。一个秀美的小城。
蜿蜒起伏。波澜壮阔。一个醉酒的汉子。一个逐梦的痴情人。
或上或下,沧海沉浮。
得意失意,人生无常。
有笑,有泪。
有风,有雨。
有聚,有离。
有悲,有喜。
下石梯子的时候,虽是顺境,不费力气,步步下降。
爬坡上石梯子的时候,虽是逆境,一步一步,艰难向上,步步升高。
人的一生,难道不正是在爬石梯的过程中起起伏伏,降降升升吗?
降,又何必忧呢?那只是生命的一种远去。
升,又何必喜呢?那也只是生命的另一种别离。
在浩渺的宇宙中,天地之悠悠,生命之须臾,在生命的轮回中,踏实地走好自己的路。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
山水永恒。惟有饮者留名。
旅痕留芳。惟有行者无疆。
故乡的山水,在我心中。
永不老去。
2009年10月22日写于司马相如故里嘉陵第一桑梓

最佳新人

发表于 2009-10-24 11:40 | 显示全部楼层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探访司马相如故宅

 

 

                                           邓四平/文图

 

       “一曲凤求凰,浪漫传千古。”蓬安是天下第一才子巴蜀文人司马如的故里。史学家司马迁在《史记》中虽言其为“成都人也”。但后人研究得知司马相如出生地是四川蓬州(今南充市蓬安县),成都是司马相如的落籍之地。无数的史料和事实证明:蓬安是汉朝大文学家司马相如的第一故乡。
      司马相如,字长卿,生于汉文帝前元元年(前179年),卒于汉武帝元狩六年(前117年),享年62岁,司马相如是中国文化史文学史上杰出的代表,是西汉盛世汉武帝时期伟大的文学家、杰出的政治家。他被班固、刘勰称为“辞宗”,被林文轩、王应麟、王世贞等学者称为“赋圣”。同时,司马相如出使西南夷,将西南夷民族团结统一于大汉疆域,被称之为“安边功臣”,名垂青史。司马相如与卓文君不拘封建礼教的束缚,追求自由、幸福的爱情婚姻的果敢行为,远在公元前就演绎了自由恋爱的爱情经典,被誉为“世界十大经典爱情之首”,闻名中外。

正是怀着对这位诞生于蓬安的先贤的无比景仰和崇拜之情,金秋十月丹桂飘香的一个周末,我再次造访了赋圣兼情圣司马相如的出生地。
其实,在如今的蓬安境内,至今仍遗留有众多的司马相如当年生活和生长时的故迹:相如故宅、相如坪、洗笔池、舞剑台、弹琴台、慕蔺山、卓剑水、相如里、文君里、长卿祠等等。历经千年风雨沧桑,至今依旧保存完好的当首推司马相如故宅了。

     司马相如故宅就位于今天的蓬安县锦屏镇内。司马相如故宅、文庙、武庙、城隍庙、玉环书院、龙神祠等古建筑群至今依旧得以保存完好。

      相传,秦灭巴蜀后,司马相如父辈从中原迁徙到古蓬州,见群山环绕,树木葱茏,江水清澈,风水宜人,风光旖旎,是个宜人耕读的处所,便留居于此垦荒种地。日积月累,终成农耕富户。汉文帝前元元年(公元前179年)司马相如在这里诞生,少儿时期在此度过,发蒙读书时随家迁往成都。汉景帝后元年间(公元前143——141年),司马相如与卓文君返乡,既造福百姓,又重修故宅。据北周时期的《周地图记》记载:“相如县有相如坪、相如故宅,因以名县。”宋《太平寰宇记》记载:“汉司马相如故宅有相如坪,相如别业在此。”梁武帝设置相如县时以相如故宅为县治,他的侄儿萧撝(hui)为首任县令,再次重修相如故宅。相如故宅后经数次重修,作县衙的房屋被毁,现仅存一座四合院。如今的四合院,前临嘉陵江,后枕玉环溪,房前芳草萋萋,屋后嘉木森森,竹树环抱,鸟语花香,空气清新,风光旖旎,俨然一个与世隔绝的世外桃源。

      走进如今的司马相如故宅,一种博大厚重的文化气息,迎面扑来。怀着无限景仰的心情,静静地伫立在高大庄严肃穆静谧的四合院前,我们仿佛翻开了一部博大浩瀚的历史文化经典巨著。穿越时光的隧道,我们仿佛依旧可以遥遥地感受到相如文君当年在此闲居时读书抚琴、夫唱妇随、缠绵悱恻的浪漫和恩爱,我们更仿佛可以感受到相如先贤凄美舒缓的琴音,气贯长虹的剑影,卓绝千古惊天的大赋,穿越时空的隧道,余韵袅袅,感召着、引领着一代又一代杰出的相如故里儿女从这里起步,远行,拼搏,为民族,为国家,奋发图强,鞠躬尽瘁,最后站立成一座又一座高大的时代丰碑。

       抚今追昔,如今的蓬安,作为司马相如的第一故乡,故乡人民正在全力以赴地打造嘉陵第一桑梓成为国家AAAA级旅游区,司马相如古城内的司马相如故宅、文庙、武庙、城隍庙、玉环书院、龙神祠等古建筑群及其众多的文物古迹也即将得以开发和建设。而且,在今后的司马相如故城的旅游开发和建设中,我们还将开展古县衙审案、相如抚琴、舞剑、作赋、文君起舞等一系列纪念性游乐项目,届时的司马相如故城必将展现出它独特的秀美风姿和博大精深的文化魅力。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最佳新人

发表于 2009-10-25 13:46 | 显示全部楼层
周子古镇望江坡探幽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最佳新人

发表于 2009-10-25 14:01 | 显示全部楼层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最佳新人

发表于 2009-11-7 15:32 | 显示全部楼层

璀璨夺目的千年历史文化明珠   饱经沧桑的古老民居鲜活化石——一切尽在蓬安周子古镇不言中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最佳新人

发表于 2009-11-7 15:36 | 显示全部楼层
千古情圣司马相如 故里———蓬安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游人慕名而至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最佳新人

发表于 2009-11-8 11:18 | 显示全部楼层
蓬安街头再现芳香可口白糖卷儿  



 

蓬安白糖卷儿   文 / 邓四平
 
    “卖白糖卷儿,又香又甜的白糖卷儿……”
     白糖卷儿是蓬安的一大特色小吃,是用糯米粉子做的,油炸而成,三指宽,巴掌般长短,金黄酥软,热气腾腾,略微弯曲,那形状有点像熟透了的香蕉,更有点像女人宽宽的扁平的发夹。做白糖卷儿的情景和炸油条的程序差不多,在滚翻的油锅里炸好之后,用筷子拈出,丢进案板上一个装满白糖的面盆,“呼辘辘”地一滚,那金黄的糯米条上便沾上了一层细密的白糖颗粒,晶莹闪亮,芳香扑鼻,很是诱人。
     吃白糖卷儿是用不着走进店面的,也用不着碗筷,只要走在蓬安的大街小巷,时常便可以撞见三三两两卖白糖卷儿的人,手端一个很大的筲箕,上面严严实实地盖着一张湿湿的包帕,揭开包帕来,里面便整整齐齐地码放着金黄酥软芳香扑鼻的白糖卷儿,热气腾腾的。叫住卖白糖卷儿的,递上五毛零钱,十多年前是两毛每根,现在已涨至每根五毛了。卖白糖卷儿的人便驻足停下,小心翼翼地掀开筲箕上方包帕的一角,用筷子轻轻地夹出一根白糖卷儿来,再在筲箕的一角拈出一张金黄的蚕种纸来,四四方方巴掌般大小,包住白糖卷儿的一端,笑眯眯地递过来,然后收了钱,严严实实地又盖了包帕,继续叫卖“白糖卷儿,又香又甜的白糖卷儿,五毛钱一根哟……”
     那白糖卷儿外表面有一层薄薄的油炸了的壳,金黄酥软,吃进嘴里,轻轻一咀嚼,便发出“咯吱咯吱”清脆的脆响,壳上沾着的白糖入嘴便化,香甜可口,甜咪咪的。白糖卷儿壳的里面便包裹着雪白的糯米瓤,吃起来细腻酥软,有点像白糖蒸馍,但更有点像吃炕耙的糍粑,芳香糯软,热气腾腾,用牙齿轻轻咬住雪白的糯米瓤,还可以牵出泡泡糖一样雪白细长的线来,有时候吃快了,烫得人眼泪直滚。白糖卷儿确实好吃,唯一不足的遗憾便是分量太少了,所以那时候我们买白糖卷儿吃,常常是左手拿一个,右手吃一个,吃完了还不过瘾,又追撵着卖白糖卷儿的人,大声叫喊着:“莫跑,莫跑,我还要再买两个!……”
     尤其是很多年前在蓬安县城读师范时,那时侯下晚自习后,常常有卖白糖卷儿的人,端着大大的筲箕到学校学生宿舍来卖,我们常常是蜂拥而上去抢购,晚了就买不上了。卖白糖卷儿的人吓得赶快用身子匍匐在筲箕之上,但转瞬间,一大筲箕白糖卷儿仍只剩下个底朝天了,我们笑呵呵地吃着白糖卷儿,卖白糖卷儿的人也笑嘻嘻地蹲在路灯下的地上清数着大把大把的零钱,其实好多人在混乱之中都白吃了白糖卷儿的,卖白糖卷儿的人仍是笑嘻嘻的,其实他心里也清楚,除去被白吃的折耗外,仍赚呢。





最佳新人

发表于 2009-11-9 12:03 | 显示全部楼层
蓬安入选“中国最美的小城”百强提名  

 http://www.xyly66.com/webmanage/ZuiMeiXiaoCheng/TiMingChengShi.jsp

 

 

       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家园,展示各地建设新成就,提高地方文化软实力,由中国传统文化促进会 、中华民族和谐发展促进会 、欧中经济技术交流促进会 、中国影响力传媒机构等单位主办,中央电视台、人民日报、中国建设报、新华社、搜狐网等全国近百家媒体支持的“中国最美小城”全国推介活动经过一个多月的广泛征集,日前,百强“中国最美的小城”提名城市业已产生,其中,作为司马相如故里的千年历史文化名城——蓬安,也名列其中。
    纵观获得提名的这100个小城,不难看出,绝大多数城市地处边远山区、民族地区和革命老区,基础差、底子薄、经济尚欠发达,但这些城市在发展建设的过程中,因地制宜,科学规划,充分体现了“天人合一”、传统与现代、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学精神。尤其是发展旅游产业的过程中,这些被提名为“中国最美的小城”以旅游产业为龙头,关注民生,解决就业岗位,助民增收致富,带动三产迅猛发展和进步,切实造福L了当地人民群众。

    评选“中国最美小城”,通过开展这样的推介活动,对迅速提升这些小城市的知名度和国际影响力,促进地方经济可持续发展,提高当地文化软实力,并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美好和谐社会,将会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此次推介活动一开始就受到有关专家学者及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同时也得到有关县、市的积极响应,广大群众参与推荐的热情更是十分踊跃。

    

  当前版块2016年12月1日之前所发主题贴不支持回复!详情请点击此处>>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