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生关系的变迁
这几天“我乃山人”回家了,趁此没有人给我戴帽子的机会谈谈师生关系的变迁,与网友共商确。
一九四九年前:老师有着绝对的权威,学生学习不努力,或犯了错误,老师就打女生的手板,打男生的臀部。在农民家的神榜中可以看到:天地君亲师位几上字。这说明老师还有一席之地。
一九四九年后:老师有着相对的权威,虽然这时提倡说服教育,但是由于解放前的那种教育模式还在暗中传承。加之没有提倡计划生育,子女多,父母也不计较老师的教育,奉行严师出高徒,棍棒出孝子,不打不成材的古训。加之学生的信息较少,相对比较听话。
改革时期:老师的权威受到挑战。国家大力提倡计划生育,独生子女出现;父母外出打工,留守儿童出现。独生子女以我为中心,增加了学校教育的难度;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由婆婆爷爷承担,于是溺爱占了上方。也增加了学校教育的难度。个别子女不打不行,打了,只要不出问题,也就没人追糾。但老师有种怕的感觉。怕哪一天打出问题。
当今时期:老师的权威有所下降。独生子女普遍,留守儿童占子多半。计算机的普及,学生接收的信息的一些方面比老师的还多。加之国家三令五申的讲严禁体罚学生及变相体罚学生。于是打了学生就不行,学生可以将你的工作告掉,让你没有饭吃。于是大部分为了保住饭碗,采取了躲的方式。教学质量差点没有关系,但还有一碗饭吃。否则没有饭吃了。当然这只是小部分老师。但这影响了多数教师的情绪。
(个案:一学校一教师在教育学生时因恨铁不成钢,学生又不大接受教育,在情急之下教师打了学生一巴撑,学生鼻子出了点血,无其他伤。学生到一医疗点止血,由于技术原因没有止住,学生报告校领导,领导立即带入一镇医院治疗,住院二十多天,每天由该老师及父母照管,老师每天端饭送水。这位家长给老师结算了一笔账——住院费,营养费,学生父母的误工补贴等近万元,此事才算了结。为了学生,老师花了近万元的代价。)
从师生关系变迁的历史轨迹中不难看出:老师地位下降,学生地位上升的这么一个趋势。理论上讲就是要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但是我想也是相对的平等。正如领导阶级和被领导阶级不可能平等一样。这种变迁也许是中国教育历史必经的阶段。至于说好不好,现在下结论为时过早,让子孙后代去评论吧,他们比我们聪明。
历史告诉我们:老师要适应这种变迁,与时俱进。用科学的发展观引领师生关正常发展。否则学生不满意,家长不满意,领导也不满意。在这里也请家长多理解;(家长的理解太重要了)老师也有年青的,教师也有个性:他们有工作的激情,也有不理智的冲动,他们不是神而是人,不可能把每件事都作好。(当然主观上想作好每件事。)也给他们一点生存的空间。
以上谈的是一般的普通的教师的事。优秀教师、特级教师、教育专家不在此列。个人观点,仅供参考!欢迎善意的批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