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陵明楼,曾是前、后、左、右四面对称设置红券门,不仅楼体外檐斗拱系木结构,内部也都是木质的梁架结构。但因多年失修,到了清朝中期,明十三陵的明楼凡“搁架木植者皆糟朽坍卸”。长陵明楼在修缮中改变了结构。明楼的上下两檐之间,在南面一侧有华带式木榜额,书“长陵”两金字。楼内正中立有“圣号碑”。碑制为龙首方趺,篆额“大明”,下刻“成祖文皇帝之陵”七个径尺楷书大字。
趺:足的意思。
方趺,就是说石碑下部是方形的意思。趺,读作:fū。形声字。字从足从夫,夫亦声。"足"指脚,"夫"意为"外侧"、"外表"。"足"与"夫"联合起来表示"足背"(即"足外侧",相对于"足内侧"而言。"足内侧"即脚底、脚掌)。汉字本义:足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