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楼主: 蓉城往事

[行走印记] 穿越华夏——冬游寒山寺与虎丘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5-12-8 15:31 | 显示全部楼层
DSC_0167.jpg

 楼主| 发表于 2015-12-8 15:32 | 显示全部楼层
DSC_0168.jpg

 楼主| 发表于 2015-12-8 15:33 | 显示全部楼层
DSC_0158.jpg

 楼主| 发表于 2015-12-8 15:37 | 显示全部楼层
        寒山寺正殿面宽五间,进深总共有四间房,房高12.5米。单檐歇山顶,飞甍崇脊,据角舒展。露台中央设有炉台铜鼎,鼎的正面铸着“一本正经”,背面有“百炼成钢”字样。
DSC_0140.jpg

发表于 2015-12-8 19:19 | 显示全部楼层
四十年前去过苏州,看过虎丘和苏州园林,但记忆已经依稀,看了楼主的照片,仿佛又回到了往日的岁月,谢谢楼主分享!

 楼主| 发表于 2015-12-8 23:02 | 显示全部楼层
民康 发表于 2015-12-8 19:19
四十年前去过苏州,看过虎丘和苏州园林,但记忆已经依稀,看了楼主的照片,仿佛又回到了往日的岁月,谢谢楼 ...

岁月如歌,谢谢点评

 楼主| 发表于 2015-12-8 23:20 | 显示全部楼层
    枫桥景区距苏州古城3.5公里,占地面积10万平方米。景区历史悠久,隋唐以来由古运河孕育出繁荣的枫桥镇;始建于梁代的寒山寺香火延续至今;唐代张继的一首《枫桥夜泊》描写出这里空灵而阔大的意境,使景区成为中外游人向往之地;又有明代抗击倭寇,留下遗迹铁铃关,成为苏州西大门的一道屏障。       在唐代 张继算不上大诗人,如果千年绝唱枫桥夜泊诗没有流存下来,可能今天我们并不知道他的名字。这首诗首先被选入《中兴间气集》,题目是《夜泊松江》。以后历代诗选,都收入此诗,直到《唐诗三百首》,使这首诗成为唐诗三百名篇之一,传诵于众口了。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发生在 天宝十四年安史之乱,是日玄宗仓皇奔蜀。因为当时江南政局比较安定,所以不少文士纷纷逃到今江苏、浙江一带避乱,其中也包括张继。一个秋天的夜晚,诗人泊舟苏州城外的枫桥。江南水乡秋夜幽美的景色,吸引着这位怀着旅愁的客子,使他领略到一种情味隽永的诗意美,写下了这首意境清远的小诗。如今这位诗人依旧守候在枫桥,那神情似乎在感叹人生。。。。。。
DSC_0236.jpg




 楼主| 发表于 2015-12-8 23:40 | 显示全部楼层
DSC_0219.jpg

 楼主| 发表于 2015-12-8 23:43 | 显示全部楼层
      铁铃关,又称枫桥敌楼,紧邻枫桥,始建于明嘉靖三十六年,据方志记载,自公元1554年起,倭寇烧劫阊门、枫桥一带,一年后,又从浒墅关窜犯枫桥。苏州军民英勇奋战,终于全歼寇贼。为了保卫苏州城,加强枫桥至阊门一带的防卫,建起了枫桥敌楼――铁铃关。当年与枫桥敌楼同时建造的还有葑门和木渎两处,但至今都已不存。因此铁铃关成为苏州唯一保存较为完好的抗倭关楼遗迹 DSC_0226.jpg




 楼主| 发表于 2015-12-8 23:44 | 显示全部楼层
DSC_0229.jpg

 楼主| 发表于 2015-12-8 23:48 | 显示全部楼层
大运河始凿于春秋末期。公元前486年吴王夫差为了争霸中原,利用长江三角洲的天然河湖港汊,疏通了由今苏州经无锡至常州北入长江到扬州的“古故水道”,并开凿邗沟(自扬州到江水,东北通过射阳湖,再向西北至淮安入淮河)。后来秦、汉、魏、晋和南北朝继续施工延伸河道。以后经历代朝廷的不断扩充改建,最终形成了北起北京,南至杭州,流经天津、河北、山东、江苏和浙江四省一市,沟通海河、黄河、淮河、长江和钱塘江庞大水系,京杭大运河是世界上最长的古代运河。全长1794公里。对中国南北地区之间的经济、文化发展与交流,特别是对沿线地区工农业经济的发展和城镇的兴起均起到了推动作用。如今当你走在河堤上,不仅目睹了千年的古桥和码头,还可以在两岸见到“苏州”的站牌和描述远古时期这里船班航次的信息以及停泊在港口的船只,仿佛梦回诗词中的那个年代令你心旷神怡。。。。。。
DSC_0217.jpg

 楼主| 发表于 2015-12-8 23:49 | 显示全部楼层
DSC_0250.jpg

 楼主| 发表于 2015-12-8 23:51 | 显示全部楼层
DSC_0247.jpg

 楼主| 发表于 2015-12-8 23:52 | 显示全部楼层
DSC_0225.jpg

 楼主| 发表于 2015-12-8 23:58 | 显示全部楼层
       望着昔日码头,耳边响起那首千古绝唱,短短的28个字,写出了一个悠远旷达、逼真深刻的意境。全诗没有出现一个桥字,但全篇都是紧紧围绕着桥来写。诗中把他内心的失落和愁容与周围幽美的深秋景色,如音画般地描绘了出来。弯月、客船、江枫、渔火、乌啼、钟声,有明有暗,有静有动,有音有画。那是人生的感叹还有无尽的惆怅。。。。。。
DSC_0228.jpg

发表于 2015-12-9 10:41 | 显示全部楼层
很不错的地方,谢谢老师的分享

 楼主| 发表于 2015-12-9 12:18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浏览!

 楼主| 发表于 2015-12-9 12:19 | 显示全部楼层
海子不死 发表于 2015-12-9 10:41
很不错的地方,谢谢老师的分享

感谢海子不死的支持

 楼主| 发表于 2015-12-9 13:53 | 显示全部楼层
     虎丘山是苏州另一著名风景名胜区,已有二千五百多年悠久历史,素有“吴中第一名胜”之称,宋代大文豪苏东坡“到苏州不游虎丘,乃憾事也”的千古名言,使虎丘成为旅游者到苏州必游之地,是历史文化名城苏州的标志。虎丘原名海涌山,据《史记》载吴王阖闾葬于此,传说葬后三日有“白虎蹲其上”,故名。虎丘占地虽仅三百余亩,山高仅三十多米,但却有“江左丘壑之表”的风范,绝岩耸壑,气象万千,并有三绝九宜十八景之胜。最为著名的是云岩寺塔和剑池。高耸入云的云岩寺塔已有一千多年历史,是世界第二斜塔,古朴雄奇,早已成为古老苏州的象征。虎丘以其独特的魅力,向人们展现了一幅人文资源与自然景观完美结合的,融山水、历史于一身的秀美画卷,是不可多得的文化瑰宝。
DSC_0287.jpg

  当前版块2016年12月1日之前所发主题贴不支持回复!详情请点击此处>>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