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9327|评论: 77

[原创]平昌有两处古迹应申报国家“大遗址”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6-5 20: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平昌有两处古迹应申报国家“大遗址”

     从2005年7月起,国家财政部和文物局启动了“大遗址”保护项目,每年投入2.5亿元,对具有重大影响的大遗址进行重点保护。目前我省已有金沙遗址、三星堆遗址和十方堂邛窑遗址已列入“大遗址”保护名录。本次(最近,见新华四川网6月2日)打捆申报大遗址包括新津县宝墩遗址,郫县古城遗址、鱼凫村遗址,都江堰市芒城遗址,崇州市双河遗址、紫竹遗址等,它们是迄今为止中国西南地区发现年代最早、规模最大、分布最密集的史前城址群,距今约500—3700年。

    据四川省文物局介绍,茂县营盘山遗址、宣汉罗家坝遗址、广元剑门蜀道以及成都平原史前城址群,最近正着手申报国家第二批“大遗址”保护名录。

    我县有两处遗址似应报省请纳入下一批“大遗址”保护项目,并申报国家认可。两个项目是:

    一、米仓古道遗迹。主要起于汉中,经旺仓、南江(通江)、平昌向成、渝两地幅射,是历代军事和辎重通道。《保宁府志》、《巴州志》、《旺盛县志》等都有详载:开始是我们这一带的“板蛮”过米仓山协助刘邦灭“三秦”而拓其道。米仓道共三条,都集中于“江口”,然后分水、旱两路进入成都、重庆并出川。最著名的和有大量文字记载的当属“长安古道”(唐时名,又称汉中大道和荔枝道),它前起重庆、华茔、营山,在县境内从佛楼---西兴天堂村---江陵庵---到岳家---尖山---石峡子---江口镇人民街---龟碑弯---农业局围墙---伯坚广场----原去张公的老路直到元山---得胜---通江直到汉中。也是蜀、魏战争的人马粮秣通道。米仓古道除广、旺一带尚有栈道遗迹外,以文字和石刻、牌坊遣迹留世的平昌为最多。如“长安古道”、“双竹堂”、“余进士(焕文)诗题刻”、“金斗寨石刻”、酒厂对面和背后的“江阳十景”、汉中路上的“群山开路让人行”、“ 石峡颂”以及“汉王庙”等都基本在一条线上。也记载了这三条路的沧桑变化。

    二、小宁城抗元遗址。公元1236年蒙将阔端侵蜀,自甘肃占宁强,摧利、阆(州)捣巴州、合川、十月陷成都。公元1242年六月,南宋理宗以余玠权工部侍郎、四川安抚制置使;以孟珙为安抚史兼知重庆,分别经营东、西川以御蒙军。余玠先分兵各戎司(约五万兵力)作防御布署。张实则在巴州募“讲武军”数千人(见今岩下石刻原文)在今荔枝境内小宁城建立 “上至巴州、通江,下至渠江、合川,西连广安的抵抗蒙古军入侵镇守防线”(置小宁州,当时县域属恩阳县辖)。该地前后有大宁、小宁三滩,周匝环绕,四围悬岩,岩高约十丈,城高约二丈,环围约三里。外有午城,均为方石所垒。城内有庙宇、寺院(钟鼓楼)、寨栅、较场、粮仓、炮台、碾坊、石井等设施(见《巴州志及城垣图》)。实为四川抵御蒙军的屏障之一,至今历世800余年,遗址上一些城垣基石、入城通道、建城石刻仍保存完好。

公元1253年余玠被黜郁愤而死的次年正月,蒙古军企图绕道而图合州 (今合川)钓鱼城,在攻克通江后,驱二千多蒙军向小宁城进攻,守军与蒙军在红云台、板庙场和小宁城的碗山、卧虎山、白顶子(今江口雪花坪)、黑水潭(今黑水场辖)一带大战七、八天,宋军以居高临下,准备充分的优势,使蒙军死伤大半,只得退回占领地。

    1258年2月,元宪宗蒙哥和总帅汪德臣,亲率主力七万,分三路再次攻蜀。九月至利州,十月攻打苦竹隘(今剑阁县西北)和小宁城。小宁城都统张实率部迎战,“斩获(元军)数千级”由于裨将赵仲武叛变,守将张实被俘遇害。接着,蒙军连续占领嘉陵江、渠江沿线四座坚城,于同年冬天抵达合州。多次总攻钓鱼城不下,蒙哥和总帅汪德臣攻城先后战死。闰11月,忽必烈为争夺汗位急遽北归,攻合州和小宁州(城)的蒙军急速北归争权,致小宁城直到1279年(南宋祥兴二年)南宋完全灭亡时才归属元朝统治。一座小小的州城,与合州钓鱼城和广安驻军前后配合,为南宋支撑了三十四年江山实属难能可贵,史载有理。

由此希望:

  (一)、这是宣传平昌的绝好机会,不用花钱请人“打造”,是自然的历史文化旅游精品,请版主设法使这帖保留长一点,让更多的人熟悉促成上报;

  (二)、希望支持此议的领导和同志在方便的时候向县上主要领导作个汇报,或者将此文放入他们的信箱,先行谢过;

  (三)、政策上有说法不对的地方,请主管部门的网友和其他网友都正面解释,拒绝有人说我管闲事。

只宜作作料的老生姜

2009年6月5日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74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活跃会员 热心会员

发表于 2009-6-5 20:55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老师,你这篇文章应该引起重视

发表于 2009-6-5 20:57 | 显示全部楼层
支持!

发表于 2009-6-5 23:25 | 显示全部楼层

该文内容有深度有力度,建议置顶。[em218]

 

 

发表于 2009-6-5 23:02 | 显示全部楼层
这篇文章应该引起重视 !!!!

发表于 2009-6-6 11:17 | 显示全部楼层

支持老生姜,老先生是热心肠人。

d

发表于 2009-6-6 12:23 | 显示全部楼层
已阅!研究研究

发表于 2009-6-6 15:31 | 显示全部楼层
还有说明的啊,图片不知道怎么发啊,此山以前有很多的寺庙,在文化大革命中全数被毁。

发表于 2009-6-6 15:28 | 显示全部楼层

关于巴州日志中记载的小宁城

因为巴州日子记载的小宁城大家很多人认为是在荔枝乡的小宁城村,但是通过我的了解,此地不太可能有军事利用价值,观点如下:一、的确是半环水一半和陆地连接但是,方圆不到2公里的一个小山包能成为可利用的军事要塞吗?就算可以,此处水源很有限,也不能保证军队的正常供给。请问古代的军事家能把在此地抗击元军吗?就算是也只可能是走头无路的情况下上那个小山包。二、在云台镇镇政府所在的下游,现在双滩电站那个地方有个地方的名字叫:“小宁山”此山可以说就是半岛一个!地形非常独特,一条河围绕此山转一圈(360度),此山和碗山村仅仅由一条款不到1千米的陆地相连,在它不远出就是石城山。 三、此山四周悬崖绝壁,在相对可以上山的山崖上,都有条形石块堆砌成强,整个山东、南、西、北有四座石头山门,在这四道山门之间分别有四道小的石头山门,有图片为证,这是南门的图片

发表于 2009-6-6 15:34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是小宁山南大门的图片,此地为现在云台镇小宁村

发表于 2009-6-6 16:18 |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09-6-6 20:16 | 显示全部楼层
说的很正确,我们家祖上就是开客栈的,现在家里还有一条那时候供那些“背老二”放东西的板凳,特别的宽和特别的厚,

发表于 2009-6-6 19:56 | 显示全部楼层

支持!

 楼主| 发表于 2009-6-7 09:26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引用的资料出处是:1、清道光12年的《巴州志》的“小宁州城垣图”及解释;2、宋元祐7年的小宁州建修石刻(现存完好);3、《四川通志》。小宁城地址是文中所述无误。

   说明:小宁州是一个州的建制,驻人不多,军人都驻稳峰、碗山、红云台、白顶子、黑水及广安一带;你说的那个地方原属荔枝,修剪刀垭电站才并去云台的,但你说的几道寨门是实。它极可能是州的碗山的防御阵地,清嘉庆白莲教在那里还阻击过清军。

发表于 2009-6-7 11:06 | 显示全部楼层
少给自已脸上贴金

发表于 2009-6-7 11:19 | 显示全部楼层
西兴镇天堂村现在的确有一处“长安古道”石刻标语,非常醒目
发表于 2009-6-7 15:33 | 显示全部楼层

老生姜老师:

      您文中的白顶子和黑水潭括弧中的说明是错误的,应该是白衣和长垭交届的复原村的地址才对,我听我老人讲过汉中大道的故事,我也到过实地了解过,这事您也可问张夕谦县长,他也是知道的,在此特别说明一下,其他的我就不太了解了,向您学习哈。

发表于 2009-6-7 20:06 | 显示全部楼层

哈哈

那是对的

 楼主| 发表于 2009-6-7 20:21 | 显示全部楼层
白顶子是平昌往元山的雪花坪那个垭口之称,黑水潭是今时的黑水乡附近。因巴州志上有战况记载和地名注解。

发表于 2009-6-8 09:03 | 显示全部楼层
申遗不申遗,得失各多少,应算个综合账再作决定.
高级模式 自动排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