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引用4141414141在2009-7-31 23:44:00的发言:
政府应对网络舆情能力,成绩不喜
人民网舆情监测室25日公布了上半年中国10个地方应对网络舆情能力排行,成都以“蓝色警报”位居第一,石首以“红色警报”垫底,另有1个“蓝色警报”、4个“黄色警报”(有待进一步加强)、3个“橙色警报”(存在明显问题)。鉴于人民网的官方媒体背景,这个排行榜可以视为官方发布的对部分地方政府在网络事件中危机公关能力的半年考成绩。石首“众望所归”,以负2.65分领得唯一一个“红色警报”。当日上午,在“石首事件”中负有重要领导责任、直接领导纷纷丢了乌纱帽,实为巧合
排行榜显示,石首在“政府响应”、“信息透明度”、“政府公信力”、“动态反应”、“官员问责”等5个指标中均获得负分,仅“恢复秩序”一项拿到了0.64的低分。在网络高度发达的当下,石首市党政在这次突发事件面前既“无知”又“无畏”还“无视”,依然通过“瞒报”等手段封堵舆情信息,丢失处理的最佳时机,表现出极强的滞后性;并通过滥用警力等基层常见手段强势介入,造成民众与政府对立,引起局面失控。其表现出来的应急反应能力与信息化时代完全不合拍,可视为信息时代的“文盲政府”,足以引起各地方政府的深刻反省。
成都在应对“6.5公交车燃烧事件”中表现较好,以26.77高居榜首。一些地方报媒在25日的报道中对成都报以溢美之词,将人民网发布的“蓝色警报”替换成“蓝色表扬”,似乎这就是各地方政府处理危机的榜样。而事实上,人民网给的结论是“政府应对总体较为得体(蓝色警报)”。专家点评称,成都处理得当最主要在于反应迅速和公开透明,让流言迅速失去了市场并赢得了人心、安抚了民心。
大抵了解网络力量的网民都会认为在突发事件面前,面对汹涌的网络民意,“反应迅速”和“公开透明”应该是政府最起码的举措,因此我们只能给成都打个及格。尽管如此,成都的做法的确也值得各地政府尤其是地市级、县级政府好好学习一番了,但成都并不具备榜样价值,政府还可以做得更好。
在社会矛盾日益频发和突出的当下,应急反应能力(或时下流行的危机公关能力)已经成为政府执政能力的重要方面。应急反应能力的缺失往往会被视为执政能力的缺失,从而导致人心背离。
面对危机,信息发布不及时、遮遮掩掩,就势必引起群众猜疑和不信任;警力等各种公权力使用不当就势必引起官民对立甚至流血冲突;后续处理不跟进就难以赢得民心并伤害党和政府的公信力。近年来的网络事件表明,其实民心易失也易得。如果地方政府积极一点,主动一点,身段放低一点,为群众多考虑一点,及时介入、透明信息、公正处理(网民或者说群众的要求其实很低,一要真相二要公正),就很容易赢得群众喝彩并受到拥拥护,如此变“官民相耗”为“官民相拥”,大大地节约了社会成本,并维护了政府的公信力。
一个社会,随时都有可能出现这样那样的危机,有天灾也有人祸,而此时政府处置事件的及时性、透明性、公正性往往会成为调和社会矛盾、化解危机的关键因素。人民网公布的“成绩单”虽不喜人但已见进步,各地政府当对照检查,恶补应急反应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