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水禅心
点开这首不知听过多少回的《云水禅心》,清悠的古
筝,静幽的旋律,空灵的意境,剔透的禅思,随之荡漾在耳际。
《云水禅心》有两种版本,一种是这样纯音乐的,一种是由司马青龙配的歌词,由女声演唱:“空山鸟语兮,人与白云栖。潺潺清泉濯我心,潭深鱼儿戏。……”。我喜欢听纯音乐的版本,因为在那样的音乐声中,那曲子会让人更加痴迷,会给人更为广阔的遐想空间。
你可以凭着自己的想像,自己的回忆,自己的领悟,去随想乐曲中的美丽意境。所有的精妙,都含情于无语中。每一段旋律里,都包含着千百种的意境,每一个意境里又隐存着无数的故事,而故事的主角,你完全可以想象成你自己。 在这样有阳光的日子里,静心地听着这首曲子,眼前会浮现出一幅幅宁静、淡泊之景。窗外天高云淡,室内筝音袅袅。心中会顿生出一种脱俗与超然的感觉。也许这就是:云可生水,水可生禅,禅可清心的原理吗。其实“禅”并非固于形、固于人,而是固于心。因人寄于“禅”心,因心而生“禅”意。“禅”便由此而生了。
然而,你我都只是凡夫俗子,在岁月的长河中,随着时间的流逝,总有一些人一些事,会慢慢地淡得找不着痕迹。于是,人的情绪常会徘徊在无边的伤感之中。这种无边的伤感情绪,有时它是湖,会让你在平静中沉没;有时它是海,会让你找不到何处是彼岸;有时它是一棵孤木,会让你感觉无可依靠;有时它又如浮云,会让你不知应当身置何处。于是,人们就寄希望于这音乐的禅音,能给予一种释怀,一种解脱,一种心的宁静。
古筝演绎的自然之音,能看到闲云悠悠,能听到溪水潺潺。音乐是一种超凡的抒情方式,是人类最为感性的语言。置身于这样听不尽的诗情,道不完的清幽旋律之中,一切悲苦与烦恼,似乎已退诸于千里之外,而那些激荡着灵魂的音符,让人久久沉醉于其中,而不舍离去。
音乐是制造幻境的妙手,在幽婉的筝韵中,回眸,我似乎看到那位今生前世我,紫衣如兰,秀发似云,一笑盈盈的。在幽静的月下,沏一壶香茗,焚一炉清香,倚一张檀香做就的古琴,悠然地独自孤芳抚琴徘徊。那弦音穿行于千年秦月汉风,那韵律漫步于幽诗妙词。弦急时如百鸟齐鸣,琴缓时如夜莺独歌,婉转时如彩蝶绕树,起伏时如浪涛拍案,高亢时如轻啸越云,柔美时如情人私语。那双纤纤素手,像一株染了仙气的梅花,在乐曲下翩翩起舞,陶醉于这清幽的曲调,在低眉扬波间,流溢着情的消魂。
忽然想起那些琉璃缤纷的往昔,想起那些稍纵即逝的美丽瞬间。彼此等待的,是驿外的人,循香走近箴言般的花蕊?还是等待,那声叮咛典雅成一曲清歌?抖落一地的繁华和尘埃,远离红尘的纷扰,当远处悠扬的筝韵再起时,那陌上,寻寻觅觅的,依然是冬雪一般的纯洁思念......
音乐回旋,转眼杯中茶。茶叶在杯中沉浮,如同这茫茫人海,万千过客。无数个人,千万颗心,在红尘俗世中行行走走,悠悠荡荡。一场偶遇,一种吸引,一次接近,一心融合。谁也走不出红尘,唯一可以追求的,是让彼此在红尘中拥有一颗淡然的素心。
幽弦素拨,飘佛于心。乐音似水,空灵悠远,倾听这意境深远的旋律,似乎人立于纷扰的红尘之外,褪却所有的不安与烦躁,尽情沉浸在《云水禅心》的旋律中清心涤尘。 古筝妙曲响,水卷云舒张。闲时倚栏醉心处,悠扬琴声远。
清风戏衣袂,相思何有眠。情深意浓夜未央,相见在何年?
摘云隔千山,共浴明月光。轻音一曲酒一觞,心醉愁烦忘。
晓来雨还晴,风过水含香。红尘有缘今生聚,人世几沧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