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祖国的锦绣河山”
稚儿们造句,大多有此句,不管是用“祖国”、“河山”,还是加以“热爱”,冠以“我们”,缀个“锦绣”… 因为:实在!
这些年,改革了,开放了,人们收入‘增加’了,付费掏钱的‘承受力’也膨胀了。按说,旅游的欲望也强烈一—了……
然而,不是出差,会议,外协组织……这些不必“自费”的旅游,全程费用是‘国家’包干,如火如荼的旅游都是政府左口袋和右口袋的钱!小民不管国家财政,自然顾惜不得。然而,要拉动内需,增加税收;要 百姓通过旅游,增添知识,强化对祖国的热爱与忠贞之情; 作为工薪者,面对时新物价,只要想到自己还必须保持政府对自已具有的承受力,是决不敢“私自”带领一家老小去逛逛“锦绣”的‘名胜’之地的。
一张门票动辄上百元乃至三四百元,就以去年饱受讥刺的神话般的‘年工资’来说,也是一天乃至一周的全收入。而领这种工资的可还是从改革迄今的“最稳定”的“国家职工”!至于其它业者,更莫遑言。
楼上也有人振振有辞地反驳说,以票价高来限制众多人数‘践踏’云云。以近些年‘黄金周’的调整为例,不就是处心积虑地鼓动旅游,刺激消费?!难道不是想最大可能的调动最大面积的人们出行,花钱,享受‘刺激’?!——楼上的说法与实际地宣传与操作南辕北辙。其实,其实质不外是这些年来以‘节约’和‘环保’两大幌子招摇下日益发展并盛行的“惩罚论”的翻版!
限制,惩 罚的是谁?稍加分析,就不可否认地厘清:是我们国家现阶段最具基石作用并最具稳定状态的“国家职工”!!!
俺 总在想,如果这“锦绣河山”真成了有职有钱有权人物的闲履之地,与最具基本意义的人民无缘。那么,在人民心目中,“祖国”,是否还和“锦绣河山”联系在一起?!
如果,我说如果:即使人民群众把“锦绣河山”和“祖国”也连在了一起,但是,把“祖国”理解为‘祖先们的国度’… 那么,我们的共和国,在人民心目中……完了!
切不可小觑“高票价”,是割裂祖国与人民联系纽带的利刄!
还需要各地方政府,还普通人民大众游览祖国锦绣的基本权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