哟,还来劲了嘿~来来来,叔就做个搬运工,让你了解了解你说的这几家企业的历史
首先说抚顺煤矿,抚顺煤炭的储量丰富,并有着悠久的采掘历史。但在清代,因为地近皇室"三陵"《永陵、福陵、昭陵)。清朝统治者恐伤"龙脉",严禁开采煤田。鸦片战争以后,清政府财政奇绌,国力日衰,在内外交困的形势下,不得不取消开发抚顺煤田的禁令。
1901年王承尧等人上书清政府,申请开采抚顺煤田获准,创办了"华兴利公司",开采扬桕河以西的煤田。翁寿等人开办了"抚顺煤矿公司"开采杨柏河以东的煤田。日俄战争中,沙俄战败,俄国将南满铁路转让给日本。次年"铁路用地"改为"南满铁路附属地",日本霸占了抚顺煤矿。
1905年,日本侵略军在抚顺设立"采炭所"。两年后,改由日本"南满洲铁道株式会社"经营。日本侵略者霸占抚顺煤田之后,为推行其"产业扩张计划",除开采原有矿井外.又在千金寨、杨柏堡开蕾了"东乡坑"和"大山坑"两大竖井,至1912年(民国元年).日产煤已达5000吨.以后又推行"第二期产业扩张计划",建成古城子第一露天矿、第二露天矿、杨柏堡露天矿等。他们强征土地,扩大采区,利用中国廉价的劳动力.采取极其野蛮的手段,疯狂掠夺抚顺的煤炭资源。据有关资科统计,至1930年煤矿职工总教已达3万多人,是1907年的29倍,煤产量是1907年的34倍。日本帝国主义把抚顺煤矿视为"(满铁)会社的财源"、"帝国的一大宝库"。
煤矿的大规模开采,使抚顺发生了巨大变化,由以农业为主体的封建城镇,变为以工业为主体的殖民地城市。城市规模急剧扩大,城市中心由浑河北岸的抚顺城向浑河南岸的千金寨转移。1908年,兴仁县移到抚顺城,同年改兴仁县为抚顺县。这是以抚顺县名义设治的开始。20世纪30年代末,抚顺人口猛增至20多万,城市范围由清末的4平方公里,增至91平方公里。千金寨也由原来几十户人家的村庄变为繁华的街市,并且有了邮电、交通、
供水、供电等城市基础设施。1915年,抚顺县治由抚顺城迁至千金寨,大量的工商店铺也向这里集中,千金寨成了抚顺的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畸形发育的千金寨,带有典型的殖民地特色,日人街设施完善,整齐划一:中国人街乌烟瘴气,杂乱不堪.**、特务、汉奸,把头任意横行,把千金寨变成了剥削者的乐园,劳动者的地狱,广大矿工在苦难中挣中。"来到千金寨.就把铺盖卖,新的换旧的,旧的换麻袋。"这首广泛流传的民谣,就是当时劳苦矿工悲惨遭遇的真实写照。
随着煤炭工业和商生的发展,以及城市中心的南移,使千金寨成为20世纪上半叶抚顺地区的经济中心和东北地区的重要市镇。1915年抚顺县公署由抚顺城移至千金寨之后.这里又成为抚顺地区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中心。
1928年"东北易帜",次年改奉天省为辽宁省,抚顺县属辽宁省管辖。1931年"***"事变后,日本侵略者为了扩大侵略战争,决定对抚顺煤矿进一步扩大开采,1936年强令千金寨居民搬迁至新抚顺,抚顺城市的中心开始转移。按照当时日伪的"部邑计划",抚顺南站一带开辟为重点商业区:望花、新抚顺成为一般居民区和中等商业区:南北台、东公园和新屯、望花部分地区为日本人专用区.城市的基础设施畸形发展。1937年日伪统治者决定划抚顺县部分地区设抚顺市,成立伪抚顺市公署,成为抚顺设市的开始。
1945年"八一五"光复后,中国人民解放军冀热辽军区第十六军分区部队进驻抚顺,分别建立抚顺市、县人民政府。1946年3月21日,国民党军队占据抚顺地区后,设置市政府和县政府,在城市和农村设置了相应的统治机构。1947年,国党的行政院决定撤销抚顺市,将抚顺市并入抚顺县。
看到了没?这里面有没有苏联的什么事儿?没有吧~~~
再来说鞍山钢铁, 1905年,日俄战争期间,日军第34联队的橘大队长在鞍山汤岗子一带往西行军时,走错了方向,他发现指南针两次失灵,于是他认定这里有丰富的铁矿。
日俄战争后,日本取代沙俄开始了在辽东半岛的殖民统治,霸占了南满铁路和旅大租借地,并于1906年成立了南满洲铁道株式会社(即满铁),满铁总部设在东京,1907年迁往大连,成为对中国东北进行经济文化侵略的大本营。
日本正式在鞍山地区勘查铁矿始于1909年8月16日。钟翔飞介绍说,当时,满铁地质课的课长木户中太郎等人,以接受委托勘查汤岗子附近饮用水水脉为名,闯入娘娘庙西南的铁石山探矿,此后又潜入西鞍山、东鞍山和大孤山等多处矿区,他们勘查到大孤山有厚达200米的大矿床,樱桃园也有优质的磁铁矿。
“地质课”成立于1907年4月,隶属于满铁矿业部,后来改组为满铁直属的地质研究所,1919年改称为地质调查所,直到1945年8月日本投降后解体。《鞍钢史》记载,木户中太郎是满铁地质调查所第一任所长,从1907年至1923年,他一直为日本掠夺中国的矿产资源效力。
从日本遗留下来的资料来看,木户中太郎勘查到铁矿,为满铁立下重大 “功劳”,《昭和制钢所20年志》中也有明确记载,称“这也是日本在鞍山开办制铁所的开端”。
1911年至1915年,满铁又先后派人勘查了关门山、白家堡子和弓长岭等地的矿产。1916年10月4日,日本内阁总理大臣向满铁正式颁发经营制铁许可证,翌年3月,满铁在立山附近的沙河工厂设立 “鞍山工厂筹备处”,于1918年5月15日正式成立鞍山制铁所。到1933年并入昭和制钢所时,鞍山制铁所的规模仅次于日本最大的钢铁企业——八幡制铁所,共生产销售生铁202万吨,其中163.7万吨运回日本本土。
从鞍山掠夺钢铁资源超千万吨
日本人曾想把制钢所设在国外。记者查阅到的资料显示,早在1929年7月4日,日本政府就批准正式设立昭和制钢,但时任满铁总裁的山本条太郎认为,如把制钢所设在鞍山,“让中国人学会技术,或倾注大量金钱于中国,都不大合适”,提出改在朝鲜,所以建厂计划一度搁浅。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在日本军部的支持下,满铁理事和陆军大将极力主张将厂址设在鞍山,1933年4月10日,日本批准昭和制钢所正式营业,同年6月,鞍山制铁所并入昭和制钢所。
随着战争的扩大,1936年,由关东军主导在汤岗子连续召开会议,服从于战争目的,昭和制钢所的钢铁生产由“平时产业转变为战时产业”,持续推行了6期增产计划。
据《鞍钢史》记录,1943年,昭和制钢所年产钢84.3万吨,成为日本在本土外最大的钢铁企业。当时,全中国的钢产量才92.2万吨,东北地区86.9万吨,几乎全部是昭和制钢所生产的。当时,中国年产生铁量180.1万吨,东北地区170.2吨,仅昭和制钢所就达130万吨。从1918年至1945年,日本从鞍山地区掠夺我国钢铁资源超过1000万吨,日本的野心是要在鞍山建世界最大的钢铁企业。
鞍钢工业展览馆的展示柜里陈列着《昭和制钢所20年志》和几张昭和制钢所出版的明信片。《昭和制钢所20年志》清楚地记录了制钢所的生产和经营情况,而明信片则清晰地拍摄了当时制钢所的办公楼和厂区、街区的样貌。
这里面有苏联人的什么事儿没有?没有吧~
再来说一汽,麻烦您好好看看,我只是说 中国第一辆解放卡车都是由原来在日本工厂干活的老工人一锤一锤敲出来的,我没有说一汽不是苏联援助的,你的明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