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视频让人伤感。
又是大喊大叫,又是搬桌子凳子砸向老师和同学,在教室里就像一头发了狂的小狮子——一个看上去大约才三、四年级的孩子,不知为什么情绪奔溃成了这样。
我不想探讨孩子情绪奔溃的原因,直觉告诉我,首先应该是孩子性格心理存在某种障碍,其次是外界给予了他一个奔溃的触发点。这里我只想探讨两位教师在处置这种突发情况时的行为是否恰当。
当面对情绪突然奔溃的孩子时,教师到底应该怎样做?是像那位男老师那样,任由孩子发狂,打不还手?砸不制止?还是像那位女教师那样,一边疏散围观学生,一边录像并让学生去叫校长和通知家长?我看都不是。
第一,这不是什么光彩的事,出于对孩子的保护,录像显然是不恰当的。女教师没有尽到尽量保护未成年隐私的责任,缺少人性关怀。同时,等待校长和家长来处理,是见事就推,不懂得及时处理突发情况的无能与不作为。
第二,任由孩子情绪奔溃,不制止其打人和毁坏公物的行为,一味迁就,男教师的行为显然也不恰当。
我也曾遇到一个孩子情绪奔溃的情形。那是个小学三年级的小女孩。她为点小事,哭天杀地爬上四楼的栏杆要往下跳。我赶到现场,和另一位老师及时将她从栏杆上拽了下来。她当时的情绪比这个小男孩更奔溃,更狂躁。我首先控制住她,不让她拳打脚踢,然后把她带到办公室,轻抚她的头,轻声好言安抚,努力平息她的情绪,和她进行有效交流。几分钟后,小女孩终于平静了下来。我答应帮她解决她解决不了的同学纠纷,她答应不再哭闹跳楼。等她班主任到场时,她的情绪已经完全恢复到了正常。
再看这个视频,个人觉得,男教师应该做的,是趁孩子手中没有桌凳时,及时控制住他。像对待自己的孩子那样,拥抱、抚摸孩子,轻声安慰孩子,而不是束手无策。孩子再狂躁,毕竟只有那么点儿大,不可能伤害到他这样的成年人,真不知道他在怕什么。而女教师呢?首先应该放下手机,拿出女性的温柔来,像对自己的幺儿一样,心疼孩子,和孩子有效沟通,当一个谈判高手,或者一个情感治疗师。而不是拍摄录像推卸责任。
这两位老师之所以无法有效处置这种突发情况,说到底是对学生缺乏起码的人性关怀意识。
教育,首先应该是人性关怀。关心孩子的健康快乐成长应该是教育的第一要务。可是,由于中国教育无法一一列举的原因,相当一部分教师只教书,不育人。他们不懂得让学生健康成长比考满分更重要,不懂得对学生应该像对自己的孩子那样,除了应该关心他们的学习,还应关心他们的性格心理、思想情感等是否能得满分。
试想想,假如这个孩子是这对老师的孩子,他们当时会怎样处置?还会录像叫校长来吗?还会束手无策一脸茫然吗?肯定不会!他们一定会心疼地把孩子抱在怀里,极尽安抚之能事。
希望我们的老师能够明白,教学生学好知识文化是很重要,但让学生在你手里学习的这几年健康快乐地成长更重要。要让孩子们健康快乐,咱们教师,必须得学会人性关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