苍溪武当山
苍溪,人称“道教之乡”,也是东汉时期道教创始人
张道陵悟道、传道、试法炼丹及升真之圣地。西武当,背依云台观,面朝
嘉陵江,风光秀美,文风纯朴,正好体现“天人合一”境界。“道清自然”,人类来源于自然,统一于自然,相互之间存在交流溶融的关系,因而应当做到“顺之以天理,应之以自然”。
地理位置
“地占嘉陵江三百里,根寻巴国五千年。”地处嘉陵江中游的四川苍溪自西晋太康年间置县,迄今已历1700余
年,但道教在这片土地上的传播和兴盛比置县历史尚早100多年,道教文化历史悠久。
苍溪武当山位于四川省的苍溪县境内,苍溪城东南3公里处的塔山湾嘉陵江畔有一古渡口。依山傍水,地势险绝,山岩陡峭,林木葱笼。嘉陵江由北而南,景色宜人。是红四方面军长征出发地、强渡嘉陵江战役纪念地,属于全国百个红色旅游经典景区之一。背后就是武当山。
《苍溪县志》载:“武当山在县东五里,其形如屏,塞大江之流,上有供城楼,昔传‘日见千人拱手,夜观万盏明灯’”。“武当山形如笔架,塞大江之流,上建武当庙,以镇水口。”“武当山由避尘南迤西去,以当嘉陵江东下之冲。山势壁立陡绝,水为倒流,不见出口,与奎阁隔江而峙,盖县治之锁钥也。
苍溪西武当山景区地处嘉陵江流域生态文化旅游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中国道教西部正一派中心,距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中国优秀旅游城市阆中18公里,紧临剑门雄关、女皇故里、红色巴中、朱德故里、小平故居、生命家园唐家河等国家级重点旅游景区,是一个集生态旅游、休闲旅游、道教旅游为一体的综合性旅游区。
景区占地5000余亩,由红军渡红军文化旅游区、西武当山道教文化旅游区和嘉陵江杜里坝水上休闲旅游区三部分组成,有红军渡纪念园、武当山森林公园、中华百家姓氏追踪园、相思书法碑林园和乡土树种博览园五个主题园区。
文化底蕴道教是中国土生土长的宗教,其产生距今已有1800多年的历史了,它积淀了底蕴丰厚的道教文化和旅游资源。道教瑰丽的宫观建筑、玄妙的雕塑绘画、神秘的健身方法、奇妙的道家音乐、香烟缭绕的祈祷福气氛等,构成了静态或动态的旅游景观,经历不息地吸引着无数的游客。[2]
苍溪道教发端于云台山云台观,其传播和活动中心随着历史的进程而兴衰发展。苍溪置县后,得益于嘉陵江水运之便,县城东郊的武当山逐渐成为主要的道教场所。[2]
武当山从嘉陵江边突兀而起,山势巍峨挺拔,滔滔东下的江水为之“曲肘”,折而向南,因其形如笔架,古称笔架山。西晋初年山上即建有道观“玄武庙”,宋朝时因避讳宋真宗所尊崇的赵玄朗而改为“真武宫”。道教极为兴盛的明朝永乐年间,又大兴土木,扩建真武宫,并将山名改为“武当山”。之后,又在山腰“二仙坪”的峭壁悬崖间凿建了老君洞、天师洞、八仙洞、娘娘洞等数十处神仙洞府,武当山遂成为一个规模更加宏大、道教文化氛围更加浓郁的道教场所,千百年来一直是中国西部正一道主要活动中心。[1]
纵观全国,以“武当”命名的道教名山分别位于湖北、山西、河北、江西境内,而在中国广袤的西部地区,以“武当”命名的道教名山仅有苍溪武当山。
2005年,苍溪县着手复建西武当山真武宫。2006年,全国人大常委、全国道教协会常务副会长、中国道学院副院长张继禹大师亲笔为苍溪武当山题写了山名——“西武当山”。
苍溪,人称“道教之乡”,也是东汉时期道教创始人张道陵悟道、传道、试法炼丹及升真之圣地。
苍溪武当山,又名五当山,是苍溪县城近郊的风景名胜,也是历史上著名的道教活动场所。关于苍溪武当山
的命名,历来有不同的说法。据《苍溪县志》记载:“武当山在县东二里……以当嘉陵江。东下之冲……盖县治之锁钥也。”因此,前人认为此山是道教信奉的太阴水神玄武立于嘉陵江东下之冲口,故将此山取名为“武当山”,如今在山之左麓仍存有太阴洞。
还有一种传说是,明成祖朱棣发动“靖难之役”时,曾得到真武大帝的帮助,并最终夺取了皇权,因此在他登基后下令全国各地都要供奉真武大帝。因此各地道观根据与湖北武当山的不同方位,分别以武当命名宫观所在之山。这样,就有诸如北武当、南武当、西武当之类的武当山出现在祖国的大江南北。苍溪武当山因地处西部,故称“西武当”,而在自豪的当地人口中,它就是“武当山”。
在武当山之巅,绝壁之上,建有真武宫,祀真武大帝。相传此殿毁于明末兵火,一直到清乾隆年间才得以重建。整个建筑为长方形四合院,院东南有戏楼及奎星阁,院北为大殿,殿内塑真武像。在真武像的后面悬挂一面
铜镜,此镜最初铸造于明隆庆年间,取名“真武镜”,也被民间称为“照妖镜”。
坊间传闻,此镜通灵,因此屡遭梁上君子盗窃,几经损坏,清道光三十年(1850年)经由县中高匠重造,方成全璧。在真武殿内,多有石刻神仙像,配享真武大帝。自乾隆年间重建后,真武宫一直都是当地道教活动的主要场所,史志上曾经用“日见千人拱手,夜观万盏明灯”来形容,足见兴盛。
上世纪中叶,真武宫遭到严重破坏,部分幸存的文物散落民间。那面承载着传奇故事的铜镜,几经辗转,现今静静地躺在苍溪县文物管理所内,用它那国家级文物的厚重身份,向人们映照出属于历史、属于宗教的文化底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