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教师轮岗的效果和意义值得怀疑 均衡教育资源需要对名校与差校的教师资源进行对流。就我们县而言,好的学校都在城里面,教师数量多,能力强、福利多,交通方便,离家近。 然而,差校大多数在农村偏僻闭塞的地方,教师数量少,缺编,教师水平相对较低,教学设备陈旧且不全,住房条件差且短缺,福利少,甚至没有福利,交通不便,离家远。 差校教师与好校教师的待遇不公平。如果为了均衡教育资源,把好学校表现好的优秀教师调到差校。再把差校表现差的教师调到好学校。那就是惩罚先进,奖励落后,违背了赏勤罚懒的原则,严重挫伤教师的工作积极性,不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 如果倒过来,把好学校的差教师调到差校,再把差校的优秀教师调到好学校,则教育资源更加不均衡,悬殊更大,事与愿违。 以上情况都容易造成优秀教师,年轻教师的流失,不利于引进和留住优秀、年轻教师。 2、教师流动是否有必要全员参与 教师流动的目的是为了均衡教师资源,提升薄弱学校的师资力量。为什么薄弱学校师资短缺,严重缺编呢?是因为到薄弱学校任教吃亏而且不方便又麻烦。薄弱学校的教师的工作条件和生活条件差,相对艰苦,本来早就应该改善,但是,长期以来,一直被忽视。薄弱学校教师生活中的困难,地方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应该提供条件,方便教师的生活。 在均衡教师资源的同时,也要兼顾教育的整体质量的提高。要激发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要尊重教师的自主权、选择权;要奉行自愿的原则,要充分利用激励机制和奖励机制,不应该采取强迫的手段。如果不考虑教师的具体情况和特殊情况,滥用权力,采取强制调动的手段,必然会使教师产生抵触情绪,打击教师的工作积极性。 3、教师的居住、生活问题 为了方便工作和生活,大多数教师把家安在离自己任教学校尽可能近的地方。这样的安排既有利于工作,又能很好地照顾家庭。很多教师是家中的顶梁柱,既要赡养老人,服侍老人,又要照顾子女、教育子女。如果家中有人生病了,这时候家中的顶梁柱如果长期无法回家,家中就会更加艰难。 地方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要千方百计让教师能够全身心地投入到教育教学工作中,不能让教师有后顾之忧。要关心教师的生活,尽量为教师的工作和生活提供方便。工作和生活的关系是相辅相成的关系,不是矛盾关系。 4、教师轮岗调动制度是人治制度,操作不当可能会带来严重后果和腐败 “轮岗制”不是全员一次性轮岗,每年一定比例使得轮岗教师的人选成为一个敏感问题。学校的领导每年都要伤透脑筋决定选哪些教师轮岗。从工作出发,领导们当然想把那些优秀教师留下来,而把那些工作业绩一般、不受学生及家长欢迎的教师轮出去。如果是这样,那轮岗制不但解决不了优质教育资源均衡分配的问题,反而使优质教育资源更加集中。另外种情况,在某些特权操纵下,有些教师流动往往成为“权钱交易”的产物。 无论哪种情况,都与“促进教育公平和均衡优质教育资源”的出发点相去甚远,还可能造成校长与教师、教师与教师之间的人际关系紧张,助长一些不正之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