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楼主: zds315599

[生活资讯] 南充核电站还会修吗?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9-4-28 15:55 来自麻辣社区客户端 | 显示全部楼层
反对建核电站。

最佳新人

发表于 2019-5-1 07:46 来自麻辣社区客户端 | 显示全部楼层
修串串、修了你们三坝倒是赔钱了、没有考虑到下游、

发表于 2019-5-4 09:42 来自麻辣社区客户端 | 显示全部楼层
核电站寿命只有40到60年,而核废料放射性污染有几十万年以上,核电电价比火电、水电都贵,是最贵的能源,不清洁、不便宜,而且安全风险隐患大。

发表于 2019-5-4 10:13 来自麻辣社区客户端 | 显示全部楼层
核电站寿命只有40到60年,而核废料放射性污染有几十万年以上,核电电价比火电、水电都贵,是最贵的能源,不清洁、不便宜,而且安全风险隐患大。

发表于 2019-5-4 15:44 | 显示全部楼层
当初没有福岛事件的时候,是谁哭着喊着要修在他们那里的?

发表于 2019-5-4 15:46 | 显示全部楼层
修在别人家里就好,修在自己家,都没那个同意。只要自己用电用着舒服就可以了。当初没有福岛事故的时候,是谁哭着喊着要修他们那里的?

发表于 2019-5-7 22:10 来自麻辣社区客户端 | 显示全部楼层
只顾眼前利益,忽视潜在风险;核废料怎么处理,没有有效的处理核废料就生产核电站,核电站寿命只有40到60年,水泥的寿命只有100年,未来报废核电站水泥墓棺发生核泄漏,污染地下水,导致水源危机、粮食危机、土地危机、社会稳定危机怎么办?反对内陆核电。

发表于 2019-5-8 18:36 来自麻辣社区客户端 | 显示全部楼层
全世界技术水平还未能使核电“安全可控”
2014年05月06日10:41    来源:人民网-国际频道    手机看新闻
人民网北京5月6日电 (记者 常红)由国际关系学院战略与安全研究中心主持编写,今天在京发布的“2014年《中国国家安全研究报告(2014)》”指出,无论从安全性、清洁性还是经济性哪一个方面来说,核电都不应该是中国能源结构转型的选择,更不应该冒巨大风险去发展根本不适于我国国情的内陆核电。中国在设计和选择能源可持续发展道路时,应充分从发达国家已经吃过和正在吃的“堑”中长自己的“智慧”,不要重蹈覆辙,付出完全不必要的经济、环境和安全代价。

报告认为,综观世界核电发展历史及现状,我们不难从发达国家的实践中得到以下经验和教训:

现阶段全世界的技术水平还未能使核电“已经安全可控”

核能在现阶段之于人类,“可以做到安全”不等于“已经做到安全”,“可分析、可认识”不等于“已分析、已认识”,“可驾驭、可控制”更不等于“已驾驭、已控制”。美国、前苏联和日本三次重大核事故警示我们:直到目前,人类的核电安全是建立在核电站本身“不出事”的基础上的!尽管技术进步把核事故发生概率一降再降,然而一旦天灾人祸导致核电站出了“万一”,最先进的核国家也没什么好办法!与美日俄相比,我国现有核电机组的全部运行记录还不足100堆年(还不到全世界的1%),如就此断言“我国核电是安全、可靠的”,还为时过早。

关于所谓“安全系数比目前国内标准提高了百倍”的第三代核电技术AP1000,目前在全世界都没有运营实践,仅有的4座AP1000核反应堆正在中国建造,施工过程中图纸“边设计、边修改”,AP1000的“更安全”只是理论上的计算结果。对于核电而言,“实践”才是判定安全与否的最重要标准,正如很多核电专家所言:“核电安全性完全依靠经验,技术先进并不能代表更可靠和更安全,除非有若干堆年经验证实”、“核电技术创新风险很大,必须从若干实验试点开始,经过若干年时间证明后才能推广。”

核废料的处理已成为困扰全世界的更棘手的长期问题

美国、前苏联、日本三次重大核事故,以极端的方式暴露了核能带来的灾难,且核污染的控制与清理工作到现在不仅没有完成,还在不断挑战着人类工程能力的极限。其实,与极端的偶发事故相比,核能废弃物的安全处理却是人类面临的更棘手的长期问题。一旦发生战争,即使停止发电,核电站所积累的大量核废料,仍然是恐怖分子极好的攻击目标。目前全世界443座核反应堆已经积累了几十万吨高放射性核废料,其致命的放射性污染可持续达10万甚至百万年以上,科学界至今未能找到处理这一污染源的有效方法。全世界已经确定建设高放射核废料处置场厂址的国家只有芬兰,连一度被美国核电界寄予厚望的美国尤卡山核废料处置库的工程也于2010年正式终止。这意味着,世界上大多数的高放乏燃料还在库中暂时存放,以期待更安全、更能被接受的处理技术和方案出现,再做最终处理。

芬兰于2004年开始动工修建一条500米深、3英里长的地下隧道(名为Onkalo),以期永久储存核废料,工程之复杂前所未有,预计需要持续100年也就是到本世纪末才能结束。而更让人沮丧的是,这样一个持续百年的浩大工程也只能装下一小部分核废料,按照目前世界每天产生核废料的速度,人类必须建造很多座Onkalo才行。芬兰据此制作的纪实电影《走向永恒》提醒着人们:“处理核废料的成本有多么高昂”、“核废料为后代造成的隐患远远超过我们的想象”、“与核泄露造成的即时恐慌相比,核废料则是难以卸掉的危险重负”。瑞典科学家疾呼“核电发展的前提是必须解决好核废料的处理”,英国学者Paul Brown在最近发表的文章《核废料处理成世界性天价难题》中指出“一些国家正在积极建设核电站,但它们都忽视了一个可能遗患无穷的重大问题,过期核电站的关停和核废料的处理。英国20座核电站因为经济性欠佳或存在安全问题而关闭后,这个问题正变得更加迫切”、“表面看来,某个国家准备上马核电项目的事后,核废料处理问题似乎还很遥远,但是这个问题最终会到来,成为挥之不去的梦魇”。

一个成熟的清洁能源技术,不仅要看它能产生多少能源,还要看它产生多少危害人类的废弃物,以及人类将花费多大代价来处理这些废弃物。用这个标准审视,现阶段的核电不仅不是清洁能源,反而是最难对付的污染源。

核燃料的特殊性导致核电退役周期漫长且成本极其昂贵

与常规电站不同,废弃的核电站如果不进行“退役”处理(清除核电站内日积月累下来的具有高放射性的乏燃料),遇到海啸、地震等地质灾害,核电站的核威胁仍在。核电站从停止反应堆到完成“退役”工作,时间跨度可长达10~80年,且退役成本高昂。原来估计一座百万kW的核电站退役资金占最初投资的10%~15%,而法国布雷尼力核电站退役金从2001年占最初投资的26%增至2008年的59%,总金额达到了原始预算的20倍!英国政府为核电站准备的退役金从1970年的200万英镑、1990年的95亿英镑,猛增到2011年的537亿英镑。截至2012年1月,全球共有19个国家的138座核反应堆已被关闭。但到目前为止,只有17座核反应堆的退役工作彻底完成。而未来10年还将有80个民用核反应堆面临关闭。数目不断增长的到期核反应堆的退役问题,正成为令全世界担忧的问题。

与欧美相比,中国核电建设尚处于起步阶段(民用核电机组运行时间最长的也仅为20余年,其余大部分机组运行时间才短短几年)。虽然我国核电离“退役”问题较远,但从国外核电退役难度之大、历时之长、成本之高来看,无论是与化石能源、还是与风能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进行全生命周期的经济性对比,核电都不具备优势。

欧美国家实践已经证明内陆核电运行困难,没有前景

部分专家主张在我国大规模发展内陆核电的理由之一是欧美均建设了很多内陆核电站。然而却不知,欧美内陆核电站正面临着水资源困境。2012年6月4日,欧美科学家联合发表了最新研究报告《核电、火电面临气候变化的风险研究》,指出“在气候变暖趋势下,缺少冷却水正成为欧洲和美国在运核电站的严重约束。2003—2009年的夏季,欧洲和美国的多个内陆核电厂均出现了因为缺少冷却水而被迫停运的状况”,强调“建设核电等新的热电厂时,选址放在海边是应对气候变暖有效的、重要的策略”。欧洲和美国水量充沛尚且出现如此问题,而我国则是严重缺水国家,问题只会更严重。我国人均淡水拥有量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1/4,近些年旱情范围和程度愈发加大。在内陆建设核电站,必须“万无一失”、“绝对可靠”地保证源源不断的冷却水供应(为火力发电站的数倍)。一旦断水,就可能发生福岛那样的重大核事故,且放射性污染物只能排向附近的江河湖泊,污染关系着几亿人生命安全的水源。在缺水地区,第三代核技术并不比当前依靠电源驱动的第二代核技术更安全。

综合以上四个因素,即人类对核电的技术驾驭水平有限、核废料难以处理、核电退役周期长且成本昂贵、国外内陆核电实践已经证明没有前景等因素,核电是既不安全、又不清洁、更不经济的能源,我们在中长期顶层设计考虑“去煤化”问题上是绝不能选择“大力发展核电”的。我们在以水能、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为主的可再生能源领域尚有极大潜力亟待挖掘,所以在真正安全、清洁、经济的可再生能源“吃干榨净”之前,我们没有理由让核电“绑架”我国的能源安全和环境安全,更不能“饮鸩止渴”——用危害更严重、更持久且全世界都没有办法解决的核废料的放射性污染来代替目前的雾霾污染和二氧化碳污染。

发表于 2019-5-12 22:09 | 显示全部楼层
不知道哦

发表于 2019-5-15 23:22 | 显示全部楼层
可以弄在  南充地区进内   但是离市区又最远的地方撒

发表于 2019-5-16 16:47 | 显示全部楼层
路不平众人说 发表于 2017-5-28 11:32
坚决反对南充建核电站,哪个来建,全家死完,断子绝孙。

我也坚决支持你的说法

发表于 2019-6-17 10:44 | 显示全部楼层
谁会在内陆修核电站啊,不知道哪里来的谣言

发表于 2019-6-18 18:19 | 显示全部楼层
修成都都江堰最好!

发表于 2019-6-26 22:55 来自麻辣社区客户端 | 显示全部楼层
讨论|秦山核电站退役之前,中国还能不能上新的核电?
能源圈

2018年2月8日

中国大陆第一座核电站——秦山核电站,最早的一期是在1991年12月15日并网发电的,其设计寿命是30年,也就是说还有3年就到了设计寿命。

退役工作现在就应该开始准备了。但是有人主张秦山核电站延期服役10年至20年,给出的理由是,“这是国家核电行业通行的一种做法”。

知名反核人士吴辉认为,国际通行的做法,“核电站延期退役”根本不是经济型的考量,而是无法退役,核废料无处可去,几万吨固体核垃圾无处可去。所以才继续延期,把问题留个后人。他认为应该趁装核废料的容器还没有损坏,还可以搬运时,尽早处理。他主张在秦山核电站彻底退役之前,中国不能再上新的核电,已经建成没有发电的,不管安不安全,都坚决不能再发电。

全国核电装机容量分布图

核废料处理已成为全世界无法摆脱的危险重负

如果说重大核事故只是小概率的极端恐慌事件,那么核废料污染则是一直伴随人类的难以卸掉的危险重负。目前全世界443座核反应堆已积累了36万吨致命的高放射性核废料(致命放射性污染可持续10万年以上),而且还在以每年1.2万吨的速度增长。

目前全世界没有一个国家找到了绝对安全、永久处理高放射性核废料的方法,核废料泄漏事故更是时有发生,而核废料处理也是中国核电产业最薄弱的环节。因为在运机组数量较少且绝大部分投运时间不长,所以当前核废料数量有限。虽然目前问题不大,但是在建的29台机组2020年全部投入运行后,乏燃料处理压力将马上凸显出来。

中国核电在世界上的地位

1951年至今(2017年1月1日)总共41个国家开工建设754台核电机组;18个国家的90台机组在建设期间放弃(其中22台建设10年以上最终放弃),未能竣工并网发电。

在过去30年中,只有4个国家迈进“核电俱乐部”门栏:中国、伊朗、墨西哥、罗马尼亚。这四个国家总共开工兴建41台核电机组,其中36台在中国,比例高达87%。

2017年1月1日,13个国家55台核电机组在建,其中亚洲34台(中国21台),东欧10台,中东4台。在这55台在建机组中,35台的工程逾期(中国的21台在建机组中也有9台严重逾期)。

截止2017年底全国七大核电装机省份

核电机组开工的高峰年是石油危机之后的1976年,当年共有44台机组开工,但是最终有12台被放弃。2010年是核电机组开工建设的一个小高潮,当年有15台机组开工,其中10台在中国。而福岛核电站事故发生后的2011年至1016年间,6年只有35台机组开工,不如1970年代一年的开工量。

今天的中国核电,已建成了秦山、田湾、福清、海南等多个运行核电基地,运行机组达17台,装机容量1434万千万。从“潮”起秦山,到“潮”涌海湾,从“国之光荣”到“国之重器”。30年来,中国核电先后建设了30万、60万、70万、100万、VVER、AP1000、华龙一号、快堆,中国核电续写的奇迹每天都在上演,夺目的数据每天都在刷新,成为当之无愧的“国家名片”。

但是,核电在现阶段之于人类,“可以做到安全”不等于“已经做到安全”,“可分析、可认识”不等于“已分析、已认识”,“可驾驭、可控制”更不等于“已驾驭、已控制”。美国、苏联和日本三次重大核事故警示人们:直到目前,人类的核安全是建立在核电站本身“不出事”的基础上的。尽管技术进步把核事故发生概率一降再降,然而一旦天灾人祸导致核电站出了“万一”,最先进的核国家也没有好办法。

发表于 2019-6-26 22:56 来自麻辣社区客户端 | 显示全部楼层
核电站寿命只有40到60年,水泥的寿命只有100年,核废料放射性污染有几十万年,未来退役核电站水泥棺墓发生泄漏,污染地下水,导致水源危机、粮食危机、土地危机、社会稳定危机怎么办?

发表于 2019-6-27 10:36 来自麻辣社区客户端 | 显示全部楼层
美国也“兜不住” 伊利诺伊州核电厂发生多次氚泄漏
北极星电力网 2天前
【用户免费(限前50位)】北极星2018煤改气暨天然气发电新项目建设投资高峰论坛,点击抢位!
【通知】排污许可制度实施座谈会即将召开
北极星核电网讯:美国也“兜不住” 伊利诺伊州核电厂发生多次氚泄漏
据《国际核工程》杂志网站2017年11月22日报道,美国政府改革协会(BGA)的一项调查发现,在过去十年里,美国伊利诺伊州的几座核电厂报告了至少35次被放射性氚污染的水发生意外排放的事件。BGA于11月17日表示,在2007年以来记录在案的35起事件中,至少有7起,涉及工厂附近地下水的污染程度比联邦安全饮用水标准高出数十倍。
报告指出,Exelon公司德累斯顿核电厂的泄漏使放射性污染物进入了一座污水处理厂。阔德城核电站的泄漏用了8个月时间才堵住,而布莱德伍德核电站的泄漏则是在州检查人员在现场检查时还在发生。
Exelon公司、美国核管会、伊利诺伊州应急事务管理局和伊利诺伊州环境保护局的代表表示,泄漏对公众没有构成危险,也没有污染饮用水。埃克塞隆表示,为了防止泄漏,该公司在过去十年中花费1亿美元对其在美国的所有核电厂进行了升级。
原标题:美国伊利诺伊州核电厂发生多次氚泄漏

发表于 2019-6-27 11:21 来自麻辣社区客户端 | 显示全部楼层
目前不缺点,把更多的钱投入到民生基建,岂不更好

发表于 2019-6-27 15:20 来自麻辣社区客户端 | 显示全部楼层
福岛核电站废炉8年仍保持原样 善后处理步履艰难
中国经济网—《经济日报》 03-19 08:04
日本福岛核电站废炉处理是迄今为止最艰难的一项核电站拆除工程,日本政府原计划用30年至40年时间完成废炉拆除工作,但时间已过去8年,废炉仍旧保持原样,善后处理仍步履维艰。
发生在日本福岛海域的东日本大地震已经过去整整8年,日本政府及灾区日前纷纷举办各种仪式,悼念2万多名死亡或失踪人员。灾后重建中的道路、住宅等设施已接近完工,但核电站善后处理仍步履维艰。
截至今年1月份,安置受灾居民的公营住宅完工率达到98.4%,道路、堤防、土基架高工程完成计划量的94.5%。但是,真正的灾后重建仍面临很多难题:一是在外避难人员仍达5万多人,外出避难长期化,但政府制定的避难补助措施即将终结;二是福岛、宫城、岩手等35个地方自治体中有20个自治体人口减少10%以上,许多灾民彻底离开了这些地区,特别是在邻近核电站的多个村庄,返乡者均为老年人;三是搬入公营住宅的人员中,近两年发生多起单身老人的孤独死亡事件,去年一年就有76起。
相比受灾居民返乡,更困难的是核电站善后处理。日本政府决定对福岛第一核电站4个机组实行报废处理。但是,福岛的废炉处理是人类历史上迄今最艰难的一项核电站拆除工程。2011年3月11日的地震海啸造成核电站主电源、备用电源全部丧失,冷却系统停转,核反应堆失控,最终4个反应堆中有3个发生氢气爆炸,不仅核电站机房被毁,连核反应堆的压力容器也被击穿。福岛核电站面临核废水、核废料、核电站三重处理难题。
由于核反应堆压力容器破裂,核物质无法浸泡在水中,8年来每天靠花洒式喷水为核材料降温,之后冷却水又从炉底渗出,已收集包含多种微量元素的冷却水达110万吨,到明年底所有储藏罐将填满,有关部门曾提议向大海排放,但遭到当地渔民坚决反对。本来福岛海域渔业生产在核事故后就遭到了灭顶之灾,目前实验性捕鱼只恢复到以前产量的三分之一,如果百万吨级核废水排向大海,无疑将对渔业形成二次打击。
由于核反应堆发生炉芯融化、核电站发生氢气爆炸时,核燃料与压力容器内的金属设备发生溶解反应,凝结后沉淀炉底,据推测,3个核反应堆的溶解物达到880吨以上。同时,其强辐射使人员无法靠近,东京电力正在研究用机器人手臂远程操控挖掘。东京电力公司原计划2020年之后开始清理炉底,但去年以来的探查发现,炉底凝结物坚如磐石,需切割分解才能取出,相关技术尚在开发之中。
日本政府原计划用30年至40年时间完成废炉拆除工作,但现在,时间已过去8年,废炉仍旧保持原样,就连储存核电站仓库池中的1573根乏燃料棒,也比原定计划延迟了4年,且至今仍无法运出。
在世界核电事故处理中,1979年的美国三厘岛核事故未发生炉底泄露,善后耗时10年;1957年英国温斯克尔核事故现场封存,待100年辐射衰减后再行处理;1986年切尔诺贝利核事故则以石棺永久封存。缺乏地理纵深的日本对福岛核事故处理,则要采取全新方法。
目前,核废料及含核辐射垃圾如何处理也成为世纪难题。根据东京电力公司原定计划,将在福岛当地建设新的保存设施,继续就地存放,但当地民众反对声极高。
不久前,日本原子能规划委员会委员长更田丰志指出“核灾难仍在持续中”。当地电视台采访了一位两年前到东电公司就职的年轻职员唯野诚哲,他说自己的毕生事业就是参与拆除福岛核电站的进程,自己的梦想是在退休之年看到废炉工程彻底结束。近来,随着核电站周边清污进程推进,福岛核电站周围开始有计划地接待群众参观。一批当地中学生参观之后也表示,要将自己的毕生精力投入到拆除核电站工作当中。
日本处在地震多发的地质结构区域,在政府认定的114个地壳活动断层中,根据危害程度和发生地震可能性分为4个等级。其中,东北部太平洋海域的日本海沟未来30年内发生7级以上地震的可能性为90%,日本东南部南海海槽未来地震的最大强度可能达到9级。东京首都圈未来30年内发生7级以上地震的可能性达到70%。东日本大地震导致的福岛核电站泄漏“后患无穷”。对于日本而言,救灾与防灾是一项长期的重要课题。(记者 苏海河)

发表于 2019-6-27 15:22 来自麻辣社区客户端 | 显示全部楼层
切尔诺贝利核事故,原苏联官方4个月后公布,共死亡31人,主要是抢险人员,其中包括一名少将;得放射病的203人;从危险区撤出13.5万人。1992年乌克兰官方公布,已有7000多人死亡于本事故的核污染。
切尔诺贝利核事故是迄今为止世界上最严重的一次核事故。 灾后两年之中,26万人参加了事故处理,为4号核反应堆浇了一层层混凝土,当成“棺材”埋葬起来。清洗了2100万平方米“脏土”,为核电站职工另建了斯拉乌捷奇新城,为撤离的居民另建2.1万幢住宅。乌克兰政府已作出永远关闭该电站的决定。
白俄罗斯共和国损失了20%的农业用地,220万人居住的土地遭到污染,成百个村镇人去屋空。乌克兰被遗弃的禁区成了盗贼的乐园和野马的天堂,所有珍贵物品均被盗走,也因此将污染扩散到区外。核电站近7公里内的松树、云杉凋萎,1000公顷森林逐渐死亡。30公里以外的“安全区”也不安全,癌症患者、儿童甲状腺患者和畸形家畜急剧增加;即使80公里外的集体农庄,20%的小猪生下来也发现眼睛不正常。上述怪症都被称为“切尔诺贝利综合症”。 土地、水源被严重污染,成千上万的人被迫离开家园。切尔诺贝利成了荒凉的不毛之地。10年后,放射性仍在继续危胁着白俄罗斯、乌克兰和俄罗斯约800万人的生命和健康。专家们说,切尔诺贝利事故的后果将延续一百年。
发表于 2019-7-3 10:44 来自麻辣社区客户端 | 显示全部楼层
切尔诺贝利,去看看吧。一座城市全部毁灭。
高级模式 自动排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