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楼主: zds315599

[生活资讯] 南充核电站还会修吗?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0-1-4 16:48 来自麻辣社区客户端 | 显示全部楼层
要修

发表于 2020-1-17 00:52 | 显示全部楼层
不支持,内陆修核电 万一出问题 就如日本福岛和乌克兰 切尔诺贝利一样的 那就是灾难

发表于 2020-1-17 09:40 | 显示全部楼层
还是危险得很丫,不要修了,定时炸弹,不指定什么时候出问题。“千年防敌,不如灭之”

发表于 2020-2-8 08:07 来自麻辣社区客户端 | 显示全部楼层
好险!日本又一核电站发生事故:反应堆控制棒被拔出7小时



利刃号

02-04 16:29优质原创作者

关注

利刃/TONE

随着日本政府"下定决心",决定把福岛核电站的数百万吨辐射废水排入海中,围绕着日本核电产业的争论也就暂时告一段落。但就在近日,日本又一号称"十分安全"的核电站再频发各种严重事故:位于四国岛爱媛县的伊方核电站先是控制棒被错误拔出堆芯长达7小时,在一周后反应堆又发出燃料掉落的假报警,然后紧接着还爆出了供电完全中断至少10秒,期间反应堆完全不受控的严重事故……



打开百度极速版,查看更多高清图片

图为伊方核电站远景,该核电站是四国岛上最为重要的电力设施之一。

从字句层面来看,日本伊方核电站的这几起事故并不比福岛核电站"爆炸、堆芯熔融、冷却放射污染水泄漏"之类的情况严重,或者可以说十分轻微;但事实上,这些事故距离酿成大祸只有一步之遥。

就拿第一次事故来说,被错误拔出的"控制棒"是调节、控制反应堆内核反应速度的唯一可调开关,在非紧急情况下,核反应速度的快慢完全取决于控制棒的深度,而如果控制棒被拔出,则意味着此时反应堆里核反应的过程完全不受控制。



图为轻水反应堆核电站的典型结构,控制棒起到可控抑制核燃料裂变反应的作用。

换句话说,如果日本人的运气不是太好,那么在伊方核电站三号机组控制棒被错误拔出,且没有复位的这七个小时里,伊方核电站的堆芯可能迅速就把冷却水烧得干透,接下来核反应的高温就将把容器烧穿,至此,第二个福岛核电站的悲剧就已酿成。

所幸,在长达七个小时的时间里,这一幕始终没有降临。但七个小时核反应堆"不受控"的事实足以让爱媛县的县民们吓出一身冷汗:要爆了可咋整?



图为氢气爆炸时的福岛第一核电站,电力的断绝是根本事故原因。

而光是吓出"一身冷汗"还不够,随后伊方核电站频发的事故,可以说把爱媛县民接连吓出几身冷汗:"燃料掉落"其实和堆芯熔融差不了多少,都是反应堆不受控的征兆;至于"电源完全宕机",那根本和福岛核电站的灾难是完全没有区别——福岛核电站正是因为地震和海啸摧毁了备用发电机组,才导致的冷却系统失效,继而堆芯熔毁、蒸汽爆炸……



图为伊方核电站和阿苏活火山之间的位置关系。

更令人担忧的是,伊方核电站一度号称"日本最安全的核电站":东日本大地震和海啸之后,日本所有的核电站都一时进入停工检修状态,同时日本政府制定了"新的安全标准",当时所有核电站只有通过此标准,才能得以重新向外供电。而伊方核电站曾是其中"相对安全"的典型,在通过标准的核电站里排行第五。

但现如今,这个号称安全的核电站却褪下了"安全"的伪装色……



图为爱媛县民列出的伊方核电站隐患。

除此之外,就连"天时地利"也不站在日本核电这边:伊方核电站毗邻地质断层和"阿苏活火山",双重地质灾害威胁之下,伊方核电站理应拥有最强的安全配置。

但事与愿违。伊方核电站就连在没有自然灾害的平时,都能"一月三事故"。透过这一场场闹剧,日本核电系统的脆弱和无能已经展现无遗:或许日本真正走向"全面无核",才是唯一的可行出路。

发表于 2020-2-8 10:00 来自麻辣社区客户端 | 显示全部楼层
又一场切尔诺贝利擦肩而过,核电站设备中断43分钟,差一点就爆炸

森林狼
02-08 06:59优质原创作者
关注

根据俄罗斯卫星通讯社2月7日的最新报道称,发生在1986年4月26日的切尔诺贝利核电站爆炸事故,是加速苏联解体的重要原因之一。由于当时苏联官僚们的瞒报以及不作为,直接导致相当一部分苏联民众对于莫斯科方面都失去了信任。举个例子来说,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位于基辅以北130多公里,4月26日切尔诺贝利核电站发生了爆炸之后,接下来数天之内周围的居民,根本没有被通知此事发生,5月1号当天,基辅的大街上还举办了所谓的五一大游行。


在此次核电站爆炸事故发生之后,关于核电站的安全性,就被世界范围内相当一部分人质疑。结果到了2011年再度发生了同样的核电站爆炸事故,当时日本发生了311大地震,直接导致福岛核电站爆炸,再加上后来日本自卫队的救援不力,让相当多日本民众对于东京方面的处事风格感到相当愤怒。然而直到现在福岛核电站一直是高危区域,除了工作人员之外,不允许任何人进入。


可能是日本方面尚且没有从几年前的福岛核电站爆炸事故中吸取教训,近些年来,福岛核电站依然不断发生小型设备故障,每一次小型的设备故障都有可能酿成大规模的核事故。除了福岛核电站之外,位于日本领土上的其他核电站无一不是如此。就在日前,日本媒体捅出了一则1月25日就发生,但是一直被瞒报到现在的事情。位于日本爱媛县伊方町的伊方核电站曾在1月25日发生故障,其3号机组核燃料池内的冷却设备,因此中断达43分钟。事后,管理该核电站的日本四国电力表示,该事故并未对安全造成影响。


据四国电力称,当时受该核电站正在进行高压线设备的更换,没想到3号机组突然发生了停电事故。停电后,作为备用电源的柴油发动机自动启动,并在9秒后恢复了3号机组的供电。因停电中断运行的还有3号机组内的水循环泵等部件,此处的电源直到4时27分才恢复,中断时长达43分钟。由于水循环系统可以帮助核燃料池降温,此次停电导致3号机组内的核燃料池水温上升了约1摄氏度。幸亏发现的及时,否则核燃料池一旦爆炸,将是第二个切尔诺贝利事件,而且由于该核电站相比于福岛核电站距离居民区更近,因此一旦发生事故,后果是不堪设想的。

发表于 2020-2-10 10:24 来自麻辣社区客户端 | 显示全部楼层
防范重大核事故风险首先要破除“核安全神话”
全国能源信息平台
前天 16:07·人民日报社旗下全国能源领域内容聚合平台头条号

【能源人都在看,点击右上角加“关注”】

文/王亦楠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

来源:《中国经济周刊》2019年第16期

如何确保重大核事故不要在我国国土上发生,应是维护国家安全、社会稳定的一项艰巨而持久的重大任务。

重大核事故对一个国家的社会稳定、经济发展造成的严重打击,对“各类风险连锁联动”的引爆作用,非其他行业的安全事故可比。

自今年5月推出就备受关注和热议的电视剧《切尔诺贝利》(由美国HBO和英国SKY合拍,根据2015年获诺贝尔奖的纪实文学《切尔诺贝利的悲鸣》改编),对此做了真实、生动的诠释,让人了解到33年前那场劫难之惨烈的同时,也更深刻地理解了苏联总书记戈尔巴乔夫在核事故20周年时发出的感慨:切尔诺贝利核事故的重要程度甚至要超过我所开启的改革事业。这场核事故是压倒苏联的最后一棵稻草,民众对政府产生了极度不信任感和幻灭感。

我国目前在运和在建核电站已高达58座,数量已与法国持平、位居世界第二。在我们之前“拥有50座以上核电站”的4个核电强国中,美国、苏联和日本均未逃过重大核事故的劫难。如何确保重大核事故不要在我国国土上发生,应是维护国家安全、社会稳定的一项艰巨而持久的重大任务。

切尔诺贝利核事故发生之前的苏联

“我们不会有任何事故,因为苏联的核电站是世界上最先进最好的核电站”

切尔诺贝利是当时苏联最大、最先进的核电站。第一颗原子弹诞生于美国,和平利用核能即核电(把原子弹不可控的巨大能量转化成可控的能量来发电)的科学桂冠则由苏联摘下。1954年6月,苏联建成世界上第一座核电站,此后欧美各国追赶苏联的脚步,于上世纪60年代拉开了核电大发展的序幕。

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于1970年开始建设,计划建设12座反应堆,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核电站,所采用的石墨反应堆(RBMK大功率管式反应堆)是当时世界最先进的核裂变发电技术,且已有十几年的成功实践。时任苏联科学院院长亚历山德罗夫甚至宣称说:“石墨反应堆安全到可以安置在红场,就像摆个茶炉一样,过程跟煮茶没有区别。”当时,人们坚信石墨反应堆“绝对安全”——无论如何都不会爆炸,最多就是水箱爆炸。

承载着苏维埃国家骄傲和科学优势、代表着最先进最现代化的切尔诺贝利核电站,在重大核事故发生前,一片欣欣向荣,在核电站工作也被认为是非常光荣幸运、令人羡慕的事情。然而,1986年4月26日凌晨,投运不到3年的4号机组发生惊天一爆,让举国之力打造的“希望之城”顷刻之间变成了人间地狱。

社会认知被“核安全神话”引入“无知而无畏”的歧途。《切尔诺贝利的悲鸣》通过关注众多“小人物”(核电站员工、居民、学者、医生、教师、士兵、清理员等)的真实生存状况,记录下20世纪这场最大技术劫难对人、对社会、对一个国家的影响。白俄罗斯女作家阿列克谢耶维奇在2015年获诺奖时感言:“切尔诺贝利灾难过去了30年,但我们从未真正反思那场大灾难。人类如不正视这个问题,必将为此付出更惨重的代价。”其中,当时社会上泛滥的“核安全神话”对公众认知的麻痹和误导,尤其值得反思。

核物理学家、白俄罗斯科学院核能研究所前所长瓦西里·鲍里索维奇·涅斯捷连科称:“所有人都被灌输了这样的思想,苏联和平利用原子能不会有危险,安全得就像使用煤和炭一般。……在切尔诺贝利灾难发生的5年前,白俄罗斯科学院的低剂量辐射研究室被撤销,理由是‘我们不会有任何事故,因为苏联核电站是世界上最先进最好的核电站’。”

苏联最高领导人戈尔巴乔夫在其回忆录中写道:“26日清晨我被告知核电站发生事故,最早的消息都只说发生火灾,完全没提到爆炸”“苏联科学院院长也说‘没什么大不了的。之前也有工业反应堆发生过同样的情况,他们都解决了’……这类错误资讯造成了恐怖的后果”。直到1000公里外的瑞典核电站都检测到辐射超标,戈尔巴乔夫接到国际原子能机构的电话后,才知这不是“一场小火灾”!1986年7月的苏联政治局会议上,戈尔巴乔夫愤怒地说:“30年里,我们从你们——科学家、专家和部长们——那里听到的是,这里一切都很安全,结果表明你们都毫无控制能力。”

其实,切尔诺贝利大爆炸之前,并非没有任何前兆和预警。1993年4月17日俄罗斯《消息报》文章公开披露:列宁格勒核电站、伊格纳林纳核电站分别在1975、1983年都发现RBMK型反应堆有设计缺陷。在切尔诺贝利大爆炸发生前半年,库尔斯克核电站的一位专家还曾专门致信苏联国家核能监督委员会,警告说RBMK型反应堆存在危险,但是主管核能的领导并未重视这一预警,直到大祸降临!

福岛核事故发生之前的日本

“日本核电是世界上最安全的,在国外发生的重大核事故,在日本根本不会发生”

福岛核事故的祸根不是“天灾”,而是“人祸”。2012年7月5日,日本国会福岛核事故独立调查委员会最终判定,福岛核事故“明显是人祸”,祸根是:日本核安全监管机构即原子能保安院(NISA)和核电运营商即东京电力公司,共同触犯“核安全文化”红线——将自身经济利益置于公众安全利益之上。

在福岛事故前,东京电力与NISA均已知道,为满足新安全导则的要求,必须对电站的1号~3号机组进行结构性加固。但东京电力并未按要求实施加固工作,还强力反对新的安全规定,并得到了NISA的默许和放任。此外,NISA和东京电力均认识到存在海啸导致堆芯熔毁的风险,但抱着“核电站是安全的”侥幸心理,并未针对这一风险制定相应的规章、采取任何防护措施。因此,独立调查委员会《福岛核事故正式调查报告》特别强调:“福岛核事故本是可预防的,NISA和东京电力将事故的诱因归于意料之外的海啸而不是更有预见性的地震,是在试图逃避责任。”

与苏联石墨堆不同,日本采用的都是轻水堆(包括沸水堆和压水堆)。早期日本核电因事故和故障而停堆的事非常少见,让整个业界自信满满,自诩“日本核电是世界上最安全的”“国外发生的重大核事故,在日本根本不会发生”。资深核电专家张禄庆先生1987年赴日本参观访问福岛第一核电站时,特别问道“是否存在什么安全问题”,时任厂长自信又调侃地回答“最大的问题就是我们一直没出过安全问题,因为从没出过事,可能就会产生麻痹和松懈”。

历史就这样吊诡。2011年3月11日一场大地震和海啸过后,福岛核电站发生了与切尔诺贝利同级别的重大核事故。虽然没像切尔诺贝利那样惊天大爆炸,但福岛核泄漏的严重程度让全世界最顶尖的科学家们都束手无策:核反应堆需要一刻不停地“注水冷却”,至今也控制不住核污水以每天数百吨的速度增长,目前总量已超过100万吨,厂区核污水存储罐已堆满为患,不得不排向大海。但是,一个太平洋似乎也不够稀释这些源源不断的核污水,近年来国际媒体不断报道“加拿大、美国、澳大利亚等地已发现福岛核电站的放射性物质、海洋生物变异”。东京电力无奈坦承:“目前还无法搞清反应堆的内部情况,处理核事故的核心工作——‘取出燃料残渣’至少要到2045年才可能完成(还不算反应堆机房和核废料的安全处置),今后将是一场终点遥远的马拉松”。福岛核电站如何废炉,已成人类历史上最艰难、尚无解的一项拆除工程。

福岛核灾难发生前,并非没有人发出警告。比如:曾在福岛第一核电站工作、国家级设施配管一级技师平井宪夫,早在1996年就为核电站的安全隐患奔走呼号:“如果不知道工程现场情形,是无法得知核电真相的……特别是位于地震带的日本,不只核电厂事故,还必须提防大地震带来的影响。再这样下去,早晚会发生无可弥补的悲剧。”

福岛核灾难发生后,曾参与福岛核电站设计建设的美国通用公司前原子炉设计师菊地洋一,直指“核安全神话”的祸患:“政府及电力公司一直强调日本核电厂与苏联不同,有围阻体(即安全壳)封锁放射物,有多重保护系统,若发生什么事故,就会自动停止、绝对安全,但理想中的安全机制在现实中完全失效……我深刻感受到‘核电技术的不成熟、人类的不理性’,安全无虞的核电是不可能被建造出来的”。

2015年11月4日,日本前首相小泉纯一郎在关于日本原子能的会议上坦言:“在我做首相的时候推进了原子能的发展,那时我相信原子能是安全的、成本低的清洁能源。2011年福岛核事故以来,我自己进行了学习,我了解到那全是一派胡言。”

福岛核事故五周年之际,日本前首相菅直人仍然在反思:“我曾经以为凭借日本的先进技术,类似于切尔诺贝利核电站这样的事故不会在日本发生,但是现实非常糟糕……现在我已经改变了对核电的看法,我认为日本应该更多地使用更安全更便宜的可再生能源。”

对中国的重要启示

必须破除“核安全神话”

热播剧《切尔诺贝利》引发社会高度关注之后,国内核电业界许多人为给公众“压惊”,表示我国的压水堆设计与福岛、切尔诺贝利的堆型如何不同,安全性已如何提升,事故概率已多么低,我们从未发生过国际核与放射事件分级表(INES)2级及以上的事件或事故等等。

相比他们的“自信满满”,国际核电界在福岛核事故后却有许多“慎之又慎”的声音。2012年6月8日,美国核安全顾问Drell博士在《科学》杂志著文强调“不论军事还是民用核设施,核安全的‘概率计算’都是不可靠的”;同年3月9日,IAEA总干事天野之弥指出:“今后仍然无法完全排除发生类似事故的可能。”法国原子能委员会强调:“人不可能不出错,目前没有任何技术创新能消除核电站建设运行中的人为错误。”

我国核电建设起步晚,运行实践经验还远远不够。国际能源署(IEA)2019年的最新统计显示,中国46座在运核电机组的平均运行年龄只有7年,而俄罗斯、美国、欧盟和日本分别是40年、39年、35年和29年。3次重大核事故警示我们:用已有知识预言未来有很大不确定性,“目前没有问题”不等于“今后就不会发生问题”。

笔者曾在《日本核电专家在福岛核事故前后的十大反思》(《中国经济周刊》2015年8月24日)一文中,较详细地介绍了“核电不同于任何其他产业和工程的独有的安全隐患”,以及全世界的核电站“在实际建设、运行维护、关闭后必然要面临的种种安全问题”,中国自然也不例外。

必须正视“核裂变能”的科学属性——存在大规模放射性泄漏的风险。资深核反应堆专家、原核工业部副部长李玉仑博士2013年公开发表报告《中国核电发展及其安全风险对策研究》,特别澄清了一个关键问题,即“核电的科学定位不是清洁能源”,因为:“核裂变能转化为电能的过程必然产生放射性核素,并有大规模向环境释放的风险且后果严重;长寿命、高放射性核素没有任何物理化学方法能消除,只能等其衰变至无害水平,需要时间长达几万年至几十万年以上。尽管核电厂的废物量比同等规模的化石燃料电厂要少得多,但却最受全球关注。放射性外泄事故的发生,并不仅限于核电厂反应堆(像切尔诺贝利和福岛那样的重大核事故),还包括乏燃料中间贮存、乏燃料后处理、反应堆退役和高放射性废物最终处置等高风险环节。”

目前全世界的核电技术,无论二代还是三代,无论是石墨堆、沸水堆,还是压水堆,都是核裂变能发电,无法100%确保“不发生核事故”。“大规模放射性外泄的风险”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科学属性。核电科普必须实事求是,不能回避、淡化要害问题。

深刻汲取“核安全监管机构纵容核电企业将经济利益至上”的惨痛教训。作为日本最大的核电运营商,东京电力承认曾数十次篡改福岛核电站的反应堆数据、瞒报相关情况。核电业界对存在的问题能捂则捂、对安全警告置若罔闻,为何如此讳疾忌医?日本文殊堆研究所前所长向和夫对此一语中的:“这是想无论如何也要避免核电的发展势头被压制,所以一直不愿向社会正确传达核电事故和故障所伴随的风险。”

如果核安全监管部门不能恪守“安全至上”,纵容企业违规瞒报、偷工减料、抢工冒进,将是催生重大核事故的“摇篮”;为自己行业利益而封锁一切批评质疑声音,在取消公众知情权的同时也取消了决策领导的知情权,实质是以“稳定”的名义制造更大的“不稳定”。从苏联和日本的教训看,社会认知多一些“恐核”并不可怕,可怕的恰恰是对核电站的安全“过于自信”和心存侥幸,直到大祸临头才醒悟。正如杜牧预言的“历史的宿命”——“前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发表于 2020-2-19 18:48 来自麻辣社区客户端 | 显示全部楼层
反对内陆修核电,万一出问题,就象日本福岛核事故和乌克兰切尔诺贝利核事故一样,那就是灾难。

发表于 2020-2-21 12:52 来自麻辣社区客户端 | 显示全部楼层
内陆核电站危险得很,坚决不要修,定时炸弹,不指定什么时候出问题。“千年防敌,不如拒之”。

发表于 2020-2-25 21:50 来自麻辣社区客户端 | 显示全部楼层
反对内陆核电,核电站耗水量巨大,中国内陆普遍干旱缺水,核电站一旦投产,无论是否发电一刻也离不开水,一旦缺水,就可能产生福岛核事故那样的灾难;核电站还会产生巨量废热和水蒸气,对局地气候产生影响;尤其是核废料对人类危害太过久远,退役核电站内部放射性污染对人类、地下水、土壤都是威胁,反对内陆核电。

发表于 2020-3-10 11:16 来自麻辣社区客户端 | 显示全部楼层
科技日历|39年前发生泄漏事故的日本敦贺核电站,如今已有50岁高龄
前瞻网
03-09 22:04
关注
1981年3月9日,日本敦贺核电站发生放射性泄漏事故,59名工人受到辐射。
敦贺核电站位于日本西海岸的若狭湾附近,该核电站由日本原子能公司经营。大约6万人居住在核电站周围的地区。
3月9日,一名工人忘记关闭一个关键阀门,导致一个放射性污泥池溢出。56名工作人员被派往清理泄漏的放射性污泥,防止其泄漏到垃圾处理大楼,但这一计划并不成功,16吨废物流入了若狭湾。
日本原子能委员会(Atomic Power Commission)并未公开提及此事故,直到一个多月后,该事故才遭到媒体披露。到那时,该地区的海草放射性水平被发现是正常水平的10倍,该地区的钴-60水平比此前记录的最高水平高出5000倍。
4月21日,原子能委员会(Atomic Power Commission)公开承认了这起核事故,但否认任何人受到了危险水平的辐射。
事故发生后,在若狭湾捕获的所有鱼都被召回,报告显示,事故发生后的几年里,该地区的鱼出现了远远超过正常水平的突变。
敦贺:“高龄”核电站
敦贺核电站1号核反应堆于1970年投入使用,是日本最早的核能设施之一。其运营公司日本原子能发电公司成立于1956年。
日本原子能公司兴建的第一所核电站为1966年7月投入运行的东海核电站,该电站采用了英国通用电气公司(GEC)的石墨气冷堆(GCR)机组,其容量为166MW。
日本的第二台核电机组,即敦贺核电站1号核反应堆,采用的则是来自美国通用电气公司(GE)的轻水堆(LWR)机组。
随后,关西电力公司引进了GE的压水堆(PWR)机组,东京电力公司则为福岛第一核电站1、2号机引进了美国威斯汀豪斯的沸水堆机组。
在80年代后,随着国产核电技术得到迅速发展,新投入使用的核电机组多为日本的三菱重工、日立、东芝等公司自行制造。
在轻水堆中,水被兼作减速(和石墨一样起控制反应速度的作用)和冷却用途。轻水堆又可分压水型和沸水型。轻水堆核电站的优点是结构和运行都较为简单、尺寸较小、价格低廉、燃料经济等。
重水堆使用的冷却剂则是重水(D20),相比之下具有转换率较高、更有效地利用天然铀、所需天然铀量更少、对燃料的适应性更好等优势。
2010年3月14日,敦贺核电站工作进入第41年,成为日本首个运行40年以上的核能发电机组。
2012年,在经过现场调查后,日本经济产业省原子能安全保安院认为敦贺核电站反应堆下方可能有活断层,因此敦贺核电站面临报废可能。
2019年,报道称,日本原子能发电公司考虑设立日本首家反应堆报废专业公司。日本原电2001年开始在东海核电站(茨城县)展开商业反应堆首次报废作业,2017年该公司着手报废敦贺核电站一号机组(福井县)的反应堆,此外还派遣员工参与福岛第一核电站的反应堆报废等。
不过,日本原子能发电公司东海核电站(茨城县)的拆解和撤除完成时间多次延期。2019年12月,福井县当地反核电团体成立的探讨委员会索性提议,对于决定报废反应堆的核电站,要求日本政府不对其进行拆解,而是维持现状至少100年,因为“没有处理的地方,只能放着”,待内部的辐射量减弱后探讨处理方法。
在日本福井县内,日本原子能研究开发机构的快中子增殖原型反应堆“文殊”、关西电力公司的美滨核电站1、2号机组等共计7个反应堆目前已决定报废,其中一部分正在推进报废工作。这一提议若被接受,福井县将成为“核电站的坟场”。

发表于 2020-3-11 11:37 | 显示全部楼层
除了家在三坝想靠拆迁暴富的,没有人希望修这个核电站。

发表于 2020-3-30 12:28 来自麻辣社区客户端 | 显示全部楼层
加拿大布鲁斯(Bruce)核电站发生氚泄漏事故

全国能源信息平台

13小时前·人民日报社旗下全国能源领域内容聚合平台头条号

【能源人都在看,点击右上角加'关注'】



28日,加拿大布鲁斯(Bruce)核电站发生氚(tritium)元素(超重氢)泄露事故

对此,加拿大核安全委员会称:Bruce Power已通知我们布鲁斯核电站6号机组(Bruce Power Nuclear Generating Station Unit 6)发生氚泄露事故,目前尚无关于公众或环境健康与安全风险的报告。我们正在监视情况,并将相应地提供更新。

同时Bruce Power对外发表声明,称公众的健康和安全没有受到威胁,泄漏是机组内部大量的重水造成的,对工作人员、公众和环境都没有影响。

据了解,根据美国核能监管委员会的纪录,在65座核能发电站中,至少48座出现氚泄漏。其中,至少37座所泄露的氚的浓度,超过联邦饮用水标准,有些甚至超标几百倍。美联社针对氚泄漏课题展开长达一年的调查,指出大多数泄漏是在核电站周围被发现,也有一些转移到别的地方。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转载自能源界,所发内容不代表本平台立场。

全国能源信息平台联系电话:010-65367702,邮箱:hz@people-energy.com.cn,地址:北京市朝阳区金台西路2号人民日报社
发表于 2020-3-31 11:30 来自麻辣社区客户端 | 显示全部楼层
内陆核电已经停了很多年,我估计短时间不会重庆。湖南桃花江核电前期场平施工都已经结束了,但日本核泄漏之后说停就停下来了。

发表于 2020-5-7 08:50 | 显示全部楼层
支持修的人的脑袋可能让驴踢了
发表于 2020-5-8 21:23 | 显示全部楼层
内陆永远不可能修吧,不现实
发表于 2020-5-12 19:48 来自麻辣社区客户端 | 显示全部楼层
有吗??预计在哪里的
发表于 2020-5-13 11:40 来自麻辣社区客户端 | 显示全部楼层
路过
发表于 2020-10-15 14:27 | 显示全部楼层
看到楼上那么多人反对修,那我就支持修吧
发表于 2020-11-1 09:12 | 显示全部楼层
修个锤子,这个死帖子挂了多少年?看到就烦。
高级模式 自动排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