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说一下,不知道成都市城调单位对城市居民日常活动半径做过调查没有。
以目前地面公共交通来说,在三环内你要到任何一个地方去,基本上就是转一趟公交,4元钱就能到达,若两小时内转乘不计费算,几乎就只花两元。去周边的区镇,坐公交也就是6-10元。当然,成都公交在全国来说,也是比较快捷方便的,但也还是比较花费时间。从成都居民的日常活动来说,可以说几乎都在三环以内或在半径10—20公里范围内。在这个活动区域内无论是什么交通工具,出行是必须的,可以节省的只是时间和交通费。然而花费时间和节约交通费似乎成反比,节约了时间就要多花钱,要少花钱就要耽搁时间。
成都开行地铁,其目的是减少地面交通压力,缩短行程,使道路畅通,方便居民出行。在制定票价时,为何不考虑这个重要的因素呢?为什么不可以让老百姓就方便了出行,又不比以前多花钱呢?对于打工的,出行方便了,时间节省了,但老板并不会就给你增加工资,而你在出行上的花费却增加了,一天三五元钱似乎不多,但一年近三百个工作日就要增加支出一两千元钱,那是白花花的银子啊,不是捡来的!
所以我认为,可以参照地面公交水平来确定地铁票价,大致分两种,一是适合工薪族和本市常住居民使用的月卡或季卡,其票价应参照在半径为三环内地面交通水平,也就是不超过3元确定,并实行相应的折扣。超出范围的可按地面区间公交水平计费,实行少量折扣。二是一般票价,这类票价主要适合不是每月都有固定出行消费的一般人群。水平也可参照地面公交水平,转乘适当加价,不实行折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