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探凯同建筑工地
2019年2月18日上午,凡丁又伙同“邛人一个”来到凯同建筑工地,搜寻这片可能是汉至宋代冶铁遗址,和隋唐至宋邛窑遗址的证据,在前三次发现的基础上又有了较大的发现。
关于冶铁遗址的证据:
1、散布的铁屎很多,有的像是《华阳国志•蜀志》所说,“火烧合之成流支状,甚钢”的铁块(见图片)。
2、一部分熔炉内的“窑疤土”不仅块头很大,比重也很大,重的达数十斤,敲开来看,含土、细石、煤炭渣、铁珠。
3、还有一块大的残片,底部较尖,形状像似坩埚,(见图片)。
4、有几块熔炉土经烧结,附着在卵石上面(见图片),熔炉土中还夹有瓷片。说明一、熔炉基部使用卵石砌成。二、时代大约在两宋时期,与《邛崃县志》考证相符合。
以上现象东西两区皆有,但较大量地出现在该工地的西区。
按
1993版《邛崃县志》载:“铁屎坝和常乐坝(又称善恶坝)即今之铁花村,这一冶铁遗址,至西南城沿横跨天庆街,西街善恶坝至西北城墙以外之菜圃(原先是)。它颇具典型而有代表性。其冶铁留下来的“铁矢”(铁渣)俯拾即是。50年代初,邛崃酱品厂基建,于1米深处挖出古代炼铁坩埚。1984和1986年,邛崃酿造厂(即酱品厂)、县计经委在铁花村建房,在离地面0.4米处发现约0.3米厚的铁渣层。”
宋陆游《老学庵笔记》卷一载:“蜀有竹炭(注),烧巨竹为之,易燃,无烟耐久,亦奇物。邛州出铁,烹炼于竹炭,皆用牛车载以入城,予亲见之。”铁花村冶铁遗址,当是两宋时代的冶铁遗址。
关于“邛窑”遗址的证据:
1、重新捡拾到几块黑釉瓷,胎体细腻,釉色莹润。胎质不仅有紫金土,还有白色的瓷土,说明黑釉瓷是该处窑场所追求和烧造的品类,并非窑变。
2、数日以来所捡拾的瓷片,胎质分别为白色、黄色、褐色、紫红色,有的胎面所施化妆土,不仅有白色,也有紫黑色。
3、有的瓷片较厚,有的较薄,而陶片则较厚,说明该窑场根据器物、器型需要,分别选择不同的泥料进行生产。
4、发现几块陶匜(水瓢)的柄,有圆形的和方形的。
5、新发现较多的窑疤土,以及匣钵残片。
6、有的胎体是素烧,可能需要二次施釉。
7、此外还发现一块明显经过使用的石器,形状像猪的脾脏,长约15公分,最宽处约2公分,最厚处约1公分,表面特别光滑莹润,可能是打磨坯胎的工具。(见图片)
以上发现,多数出现在该工地的东区。
2019/2/1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