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石”激起千层浪,真相最终会水落石出
致川北医附院(二):
首先感谢贵院在百忙之中的回复,尽管单方面的内部调查结果不尽人意,与事实有悖,但也算是给广大网友的一个交代。通篇回帖,文字流畅,振振有词,各方理由千百条,但真相只有一个。
尊重事实,给弱势群体关爱
一石激起千层浪,真相最终会水落石出。谁也不愿意遭遇的胆总管遗留的大结石,不管何种原因,这给患者吴某带来了巨大的身体和精神创伤,以至于每晚睡觉,都要依靠安眠药来催眠,他还要面对再次取石手术的痛苦和风险。对于一个省级三甲医院来说,在饱受疾病折磨的普通患者面前,永远都处于强势地位,相对于弱势的一方,我们给予更多的关爱,也是人之常情。
对于群众的呼声,网络的民情,川北医附院是重视的。要不然三国源论坛上的帖子在“存活”仅1个小时后,消失了,连功底深厚的麻辣社区也更换了标题。单位领导也给患者打了招呼。
患者吴某是南充人,几十年来,他也见证了南充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与川北医附院有缘,他的母亲、父亲、哥哥、嫂子等家人的手术都在这个医院做的。在这个手术之前,他4次生病住院,都是选择的川北医附院,是为了方便,当然也是一种信任。这次手术出事,让他流血,又流泪,投诉这个他以前信赖的医院,是他的无奈之举,并非无赖之举。
其他四个问题尚未回复
就事论事,患者吴某给川北医附院递交的投诉信,反映的是5个问题,医院的回帖只解答了1个问题,其他4个呢?譬如,收费清单上、手术记录书上的“半肝切除术”,实际上,只是左肝外沿切除术,两个收费项目,完全不在一个标准,违法按大费收取的意图显而易见。
例如,乱用大剂量抗生素的问题,28支硫酸依替米星注射液是主要用于肺部感染的,用于胆道疾病的治疗,顶多属于可用可不用的药物。再如,手术病历文书的问题,康派特是医院外科医生明令禁止使用的药品,收费清单没有这一项目,就说明是医生乱写的,手术记录岂能当儿戏,存在医疗过错。
新的检查结果表明手术失败
再回到核心问题上,肝胆结石手术残留少量结石,是可以理解的,但吴某这颗0.8X0.6厘米大结石是在术前多次检查中发现的,况且,手术记录书上,也有记录,当时医生在手术中发现了这颗在胆总管的结石,为何没取?是因为技术问题?还是其他原因?院方没有回复清楚。取石手术的目的就是取石,解决主要的问题,长达7个小时的全身麻醉,让患者遭罪,难道就解决不了这个事关患者胰腺炎是否再次发生的问题。我们不得不对这次手术的技术、质量和责任心,表示严重的质疑。
院方在答复遗留胆总管大结石,罗列的3种可能,与先前主刀医生李建水的说法,也有出入。川北医附院对如何回复网帖,处心积虑,但不管怎么辩解,不管怎么应对患者,都应该尊重事实。8月29日,患者吴某自费2000多元到南充市中心医院做了核磁共振(MRCP+增强),结果显示与8月2日的彩超检查一致,并非是半肝切除,肝左叶胆管扩张,仍有结石,胆总管扩张,这颗直径0.8厘米的结石仍在内径1厘米左右的胆总管下端,靠近胰腺的位置,极易再次引发胰腺炎等突发疾病。
种种迹象和证据表明,吴某的这次取石手术是失败的,手术医生有失误,也有失职。业内人士认为,如果当时手术真正是半肝切除术,就能很好的消除病灶,不至于手术后还出现残留结石等情况。至于川北医附院解释胆总管结石可能是炎性肉芽组织,结石与肉芽的检测信号都不一样,何来肉芽一说?短短两个月,其间一直在治疗,服用利胆保肝药,就能复发这么大的结石,这一理由可信吗?术后住院期间,彩超显示没有发现结石,说明漏诊的可能性非常大。
T管并非患者没有保护好
对于院方提出的患者没有保护好T管一说,纯属推卸责任的无稽之谈。作为成年病人,当然明白保护T管的重要性,吴某出院后,平时热爱的体育运动都停了,连步行都是慢走,问题还是出在这个医院科室的管理上。7月19日,当他第一时间发现腹部的T管掉线(这与手术医生没有按装好线圈有关)后,当天就来到该医院请求补救,重新固定T管,但却引起相关人员的重视。当时心急如焚的吴某给主治医生打了好几个电话,都没有联系上。19日下午,吴某通过微信联系上了该科室的医生,说明了情况,该医生说这个T管掉线向外滑落了几厘米,没问题,只要T管还能引流,就不影响胆道镜取石。
7月26日早上,吴某见T管自行脱落后,急忙赶到了川北医附院进行处理。当天上午,该院肝胆二科医生张光年为他做了胆道镜检查,张称,胆总管T管的胆道镜路径出现问题,无法实施检查和取石,随后,重新装入了T管,又叫他交费600多元做T管造影增强,但造影结果显示,张某某重置的T管并没有在有效范围内,并无造影效果。
7月27日上午,吴某再次来到该院:张医生在电话里告诉他“经过检查,已经没有结石了,可以拔管了。”当天上午,肝胆二科医生为吴某拔掉了T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