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楼主: 古代美

邛崃市新一轮乡镇(街道)行政区划调整来了,你有那些好建议,快快提吧!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9-10-29 10:18 | 显示全部楼层
2538457156@qq.c 发表于 2019-10-28 18:49
“坚持宜留则留、宜并则并、宜撤则撤、宜改则改。”好!!!

支持凡丁老师的观点。

发表于 2019-10-29 10:26 | 显示全部楼层
撤销芦山县,并入邛崃市

发表于 2019-10-29 11:15 | 显示全部楼层
       油榨地名起因
       宋《太平寰宇记》载:临邛郡“火井(县)有水(液体状的石油),郡人以竹筒盛之将以照路,水中自有焰耳,盖似今人秉烛。”(注:石油之名出现在明代,故宋人将液体状的石油视为“水”。)
       是说:出产天然气的火井县,同时也出产液态的石油。当时临邛郡的人民,普遍以竹筒盛之将以照路,好像拿着点燃的蜡烛一样。
       可以这样认为:火井县在宋代时便出现了油井。而“油井”的地名,曾经出现在清末民初的一道路碑上:“此路上起油井,下至木梯。”即今油榨至玉溪河的“油玉路”首段——地名“大火地”处。
       据调查,此“油井”在油榨场一段的火井河中,古人在冒石油的点位上,以石块砌成方形井壁与河水相隔,夏季洪水淹没时冒油花,乡人称为油榨沱,并且在元世祖至元12年(1284)撤销火井县时,将原县治处的清河场,更名为油榨沱。1950年前后,村人仍取油榨沱中石油装入竹筒当作火把照路。上世纪七十年代中,因改建黄鹤桥引水坝时毁没。
       而《民国邛崃县志》亦记载:“油榨沱,唐时火井县旧治……据乡人云,油榨沱山岩下的河水深处,有一石形如油榨,常年淹没水中,晴时清晰可见,夏天气温高时,时冒水泡,状若油花,油榨沱之名,由此而来。”佐证了宋《太平寰宇记》中“火井(县)有水(液体状的石油)”的记载。

 楼主| 发表于 2019-10-29 13:21 | 显示全部楼层
1054019296 发表于 2019-10-29 10:07
不能将地名随意迁移到别处去,地名要名副其实,尊重历史,尊重民意。过去,油榨和南宝山合并,政府驻地 ...

感谢高老的关注和点评,高老的建议很好,希望有关部门吸收采纳。

 楼主| 发表于 2019-10-29 13:28 | 显示全部楼层
彭清华书记在“四川省乡镇行政区划调整改革工作” 会议上指出:乡镇行政区划调整改革涉及面大、政策性强、关注度高……党的领导是保证、减量提质是目标、群众认可是关键、配套政策是保障、依法依规是遵循、风险防范是底线。其中提到了“群众认可是关键”,如果群众不认可,那乡镇行政区划调整改革不能算成功。

 楼主| 发表于 2019-10-29 13:42 | 显示全部楼层
2538457156@qq.c 发表于 2019-10-29 11:15
油榨地名起因
       宋《太平寰宇记》载:临邛郡“火井(县)有水(液体状的石油),郡人以竹筒盛 ...

感谢凡丁老师引经据典说明油榨历史渊源流长。舍弃历史渊源流长的油榨(火井)不用,非要改成年轻而无历史意义的南宝山,似乎有舍本逐末之嫌,希望有关部门认真研究,吸纳民众的好建议,重新命名。

 楼主| 发表于 2019-10-29 15:00 | 显示全部楼层
川康边风云 发表于 2019-10-29 10:26
撤销芦山县,并入邛崃市

感谢川康边风云老师的关注和点评,把芦山县合到邛崃市恐怕雅安市不会同意吧?

 楼主| 发表于 2019-10-29 15:32 | 显示全部楼层
《行政区划管理条例》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      第704号



第二条 行政区划管理工作应当加强党的领导,加强顶层规划。行政区划应当保持总体稳定,必须变更时,应当本着有利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有利于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有利于行政管理、有利于民族团结、有利于巩固国防的原则,坚持与国家发展战略和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注重城乡统筹和区域协调、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方针,制订变更方案,逐级上报审批。行政区划的重大调整应当及时报告党中央。


第三条 行政区划的设立、撤销以及变更隶属关系或者行政区域界线时应当考虑经济发展、资源环境、人文历史、地形地貌、治理能力等情况;变更人民政府驻地时,应当优化资源配置、便于提供公共服务;变更行政区划名称时应当体现当地历史、文化和地理特征。







发表于 2019-10-29 16:23 | 显示全部楼层
古代美 发表于 2019-10-29 15:00
感谢川康边风云老师的关注和点评,把芦山县合到邛崃市恐怕雅安市不会同意吧?

为啥雅安市不同意把芦山合并到邛崃呢,
芦山只有十万人,一直在拖雅安后腿啊

发表于 2019-10-29 18:58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谢古代美老师的鼓励!
       我还认为:
       如果南宝山镇范围划入火井镇的话,除总地名采用火井镇外,可分别冠以  火井镇火井片  和  火井镇油榨片  的名称。
       既尊重了民间对历史地名的称呼习惯,又能从历史地名中反映出:古临邛既是世界上最早利用天然气的地方,又是世界上最早利用石油的地方。有利于政府今后除对“火井(天然气)文化”的宣传外,还将“石油文化”的宣传和打造提到议事日程中来!

发表于 2019-10-29 21:10 | 显示全部楼层
纵观改开后的改名,大多考虑的是经济因素,特别是旅游,叫了约两千年的灌县也变成了都江堰,失去了文化内涵,好歹现在也算喊顺口了。行政区的合并可以减少机构和位子,是一件好事,但是还是要尊重一下历史地名所蕴含的文化,驻地与镇名不一致,切断本土地名的历史脉络,导致地名的错乱。支持古代美老师的建议

 楼主| 发表于 2019-10-30 08:36 | 显示全部楼层
2538457156@qq.c 发表于 2019-10-29 18:58
感谢古代美老师的鼓励!
       我还认为:
       如果南宝山镇范围划入火井镇的话,除总地名采 ...

但愿大家的美好愿望能变成现实,谢谢凡丁老师的好建议。

 楼主| 发表于 2019-10-30 08:43 | 显示全部楼层
邛人一个 发表于 2019-10-29 21:10
纵观改开后的改名,大多考虑的是经济因素,特别是旅游,叫了约两千年的灌县也变成了都江堰,失去了文化内涵 ...

感谢邛人一个老师的关注和点评,镇乡区划调整要注意尊重一下历史地名所蕴含的文化,驻地与镇名不一致,切断本土地名的历史脉络,导致地名的错乱,这个好建议,希望有关部门认真研究、吸收采纳。

 楼主| 发表于 2019-10-30 08:57 | 显示全部楼层
       乡镇区划调整变更行政区划名称时,应当体现当地历史、文化和地理特征,要尊重历史,要名副其实,不要把地名迁移到别处去,引起地名混乱,如大同镇驻水口,天台山镇驻高何,临济驻道佐,孔明驻卧龙,高埂驻冉义的名不副实做法是否值得思考?既然要保住那个历史文化古镇的名字,何不把驻地设在那里?

发表于 2019-10-30 10:28 | 显示全部楼层
       今之火井镇的建制沿革(参考1993版《邛崃县志》及《邛崃市地名录》)
       现今火井镇原名高家场。元世祖至元12(1284)年撤销火井县时,在高家场设巡检司至清末。民国2(1913)年,邛州改邛崃县时,在高家场设分知事公署,民国23
(1934)分知事公署撤销改为火井区,下辖高西、高北两乡和高家场。民国29(1940)年火井区改名为高家乡,同年冬改称为火井乡,建国后沿用此名,1985年撤销火井乡,设置火井镇,2004年将银杏乡并入。

发表于 2019-10-30 11:29 | 显示全部楼层
       赞成古代美老师:“不要把地名迁移到别处去,(以免)引起地名混乱”的建议!
       我认为:
       要么以命名的政府驻地不迁,要么以政府驻地所迁处的历史地名命名。无论那种情形,其政府所辖地方历史地名也不宜作变更,可用原先的地名命名“某某社区”嘛。
       否则不仅把该地名的历史文脉切断!同时给今后的人再做《邛崃市地名录》时增添麻烦!!另外还要考虑:现代通讯、物流、居民门牌、单位驻地、居民身份证信息等等变更带来的各种麻烦!!!

 楼主| 发表于 2019-10-30 14:01 | 显示全部楼层
2538457156@qq.c 发表于 2019-10-30 10:28
今之火井镇的建制沿革(参考1993版《邛崃县志》及《邛崃市地名录》)
       现今火井镇原名高家场 ...

感谢凡丁老师收集整理的火井镇建制沿革资料,为镇乡区划调整命名提供了历史依据。

发表于 2019-10-30 14:07 | 显示全部楼层
可以把自己的意见直接发《征求意见草案》留的邮箱。便于相关部门采纳。

 楼主| 发表于 2019-10-30 14:10 | 显示全部楼层
2538457156@qq.c 发表于 2019-10-30 11:29
赞成古代美老师:“不要把地名迁移到别处去,(以免)引起地名混乱”的建议!
       我认为:
   ...

镇乡区划调整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事情,正如凡丁老师所指出的---现代通讯、物流、居民门牌、单位驻地、(单位公章、称呼)、居民身份证信息等都要变更,因此,牵涉面很广,不能一改了之。谢谢凡丁老师的好建议!

发表于 2019-10-30 18:34 | 显示全部楼层
崃岭鹤影 发表于 2019-10-30 14:07
可以把自己的意见直接发《征求意见草案》留的邮箱。便于相关部门采纳。

       你说得对!
       我在网络上发《关于撤销南宝山镇其范围并入火井镇的建议》之同时,已将该建议发给了邛崃市民政局的电子邮箱86903226@qq.com之中,待后续的补充材料陆续发完后,我会再经整理发到该邮箱。
       我之所以选择先发网络再发邮箱的原因:一是此乃是政府的门户网站公开向市民征求意见,相关的政府部门领导或工作人员应该都在关注;二是作为民间调查者的我,将所调查的有关古火井县历史文化成果面向网络读者宣讲,借以激发大家对家乡的热爱和自豪是我的义务与乐趣。
       你不是曾经与我一道多次结伴参与过同样的调查吗?现在市政府给了大家同等的发言机会,你也可以参与进来嘛!

高级模式 自动排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