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飞书《出师表》的原因
https://wenda.so.com/q/1513661870219635
一、简介:
在诸葛亮躬耕地南阳卧龙岗武侯祠大殿左侧的碑廊里,镶嵌着诸葛亮的前后《出师表》石刻。前后《出师表》共1300余字,由21块小石碑组成,石碑刻工精良,墨底白字,宛如手书,贯通长廊,颇为壮观,游人至此,无不留步观赏。这就是闻名于世的岳飞书前后《出师表》石刻。《出师表》是三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诸葛亮出师北伐时上奏给后主刘禅的陈事文书,文章充分体现了他的政治主张和矢志收复中原的抱负。
二、原因:
绍兴戊午秋八月望前,过南阳,谒武侯祠,遇雨,遂宿于祠内。更深秉烛,细观壁间昔贤所赞先生文祠、诗赋及祠前石刻二表,不觉泪下如雨。是夜,竟不成眠,坐以待旦。道士献茶毕,出纸索字,挥涕走笔,不计工拙,稍舒胸中抑郁耳。岳飞并识。
三、意思:
在公元1138年,也就是南宋绍兴八年八月十五的前一天,岳飞领兵路过河南南阳,到南阳武侯祠拜谒了诸葛亮,适逢天阴下雨,就在祠内住了下来。入夜之后,秉烛殿内,观看前代贤士留在壁间的赞颂诸葛亮的诗词和文章,以及前后出师二表,看着看着,情不自禁,泪如雨下,当天晚上,他思绪万千,竟无法入睡,坐着等待天亮。第二天早晨,祠内的道士给他倒茶请安,然后摆出文房四宝,请题词留念。于是,岳飞便飞笔走纸,把诸葛亮的前后《出师表》写了出来,在写的过程中,他异常激动,涕泪四流,写完搁笔,才觉得胸中郁闷之气稍稍得到舒展。
四、评价:
岳飞书前后《出师表》石刻,深受世人所喜爱,为了获得拓本,人们便加以复刻。至今,在全国保存有七八处之多。诸葛亮与岳飞二人英名与勋业先后相辉映,同为千古传人,人们敬其人也爱其文,所以很珍视这墨迹,更重要的原因还在于:此书笔力雄逸,气韵生动,有颜真卿《让宪部尚书表》的风格,艺术价值极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