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校区模式设计和大学校区模式设计https://www.mala.cn/thread-15822980-1-1.html
中小学和大学毕竟是由区别,中小学是基础教育阶段所以不可能有文理科校区的分类(曾经有建议的语数英150,文科政史地100+理化生50,理科理化生100+政史地50得到了众多支持)。
前些年成都市就一直表态要取消挂靠学校,这些年我们没有看到进展,这次成都市教育局明确表态,那么我们希望拿出强制性地执行,而且成都有些好的民办院校人们早就不带上挂靠学校的名字了,成都嘉祥外国语学校就没有再带上成都七中。可以是精英高中联盟,可以是精英中学联盟,但是绝对没有七中教育集团,包括今年出现了七中某挂靠学校食材造假案,人们首先反映的是位于水井坊的成都育才七中或者林荫路的成都七中高中,国外是有大学联盟,但是不是什么某名字的大学联盟而是学术联盟,即便加州大学之前是一起,但是在成都这些后办的民办院校可不是和成都七中一起的。
除开挂靠学校不能再挂靠学校名,比如成都七中金牛万达国际学校,改为成都金牛万达国际学校或者成都金牛万达外国语学校。不仅仅取消挂靠学校名还要取消多校区的办理,多年来的发展我们看到高中和初中分开办学的优势,确实也要考虑到校区建设不是简单的事情,那么我们可以多校区办学但为集中学生办学(注意不要去搞混淆):
1.可以是初中校区和高中校区分开(石室中学初中学校,石室中学高中学校或者叫石室中学文庙校区也可以)
2.南充高中初中部这个名字真的很难听,要么独立分开办学,南充高中和南充初中,要么是南充中学(初中部)、南充中学(高中部)
因为学校建设原因有时就不能全部安置所有年级学生,可以分开年级校区,比如现在绵阳中学的高三教学园区。建设初中校区可以是初一初二在一个校区,初三因为涉及毕业等等原因全部在一个校区,也便于管理等等,老师任教从初一教到初三这是最好的教育体制方式,老师的知识完整也避免跨年级带来的教育上的不便。
综上所述的中心含义是:不论年级分在哪个校区,肯定是同年级所有学生在一个校区,该年级所有学生属于本校学生。因此石室中学(北湖校区)就需要移交,交给驻地地方政府去办学或者出卖给民办院校办学都是可以的。现在有些小学是五六年级分开的,有些小学是一二年级分开的,这个也是可以的,仍然没有脱离集中本小本年级的学生,当然如果是在一个校区更好,目前我也看到过有些地方完全是可以建设1.2年级的校中校,对于初高中一个校区学习3年走3年的路对大多数人来讲人生更加完美。
不仅仅在成都市还有在德阳市,比如德阳五中初中校区全部是在旌湖校区,德阳五中高中校区全部是在天元校区,其余的根本也不属于德阳五中因此取消挂靠德阳五中。这些年还发生了多起成都市下属区县挂靠绵阳南山中学发生学校倒闭问题,德阳市绿地集团所引进的成都外国语学校德阳校区会不会也步入后尘因为在绿地集团在很多城市连续发生了倒闭,要取消挂靠校区成都外国语学校德阳校区是必须取消的,否则在成都取消但是效力在外面,不仅仅对成都市产生了不利也对其他城市产生了不利。绵阳实验中学就叫绵阳实验中学而不是叫什么绵阳中学实验学校。至于成都市,成都二中为什么要挂上北京师范大学附属成都实验中学,所以取消挂靠的不仅仅是成都还有挂靠名校的学校。
对于某些可以加挂一个名字,比如在地震后我们一些利用了党费援建建立的七一学校,比如德阳中学(德阳市七一中学,表示的就是德阳中学初中部,但是不可以有旌西分校和青衣江分校);某些社会捐助,比如成都七中(成都育才学校),但是成都七中(成都育才学校)不可以有金堂分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