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论曹谁与伊沙之争
作者:东邪
关于诗歌的争论一直没有停止过,从上个世纪的北岛之争、朦胧诗之争,到后来的梨花体、乌青、下半身、垃圾派之争,中国诗坛的争论一直都没有停歇。但在当代的诗坛之争中,我们可以看到每一次的争论,都会让一些半吊子诗人成名,比如伊沙、赵丽华、乌青、徐乡愁便是如此。
随着这些所谓的诗人的成名,中国诗坛已经开始无可挽回的走向了下坡路,开始了垃圾、下半身、口水的写作。很多人戏称,中国当代诗歌已经不是过去那样,写得好就可以成名的时代了,而是比谁写得吸引眼球,比谁写得更垃圾了(比如伊沙写尿,乌青写云,徐乡愁写屎,沈浩波写乳房,余秀华写睡你)。试想,诗人要靠写得猎奇来吸引目光,来借此让自身成名,这无疑是当代诗坛的悲哀,也是当代写诗者的悲哀。
如今中国诗坛口水诗泛滥,口水诗开始大行其道,让诗歌已经蒙蔽了自身的面貌,变得低俗、喧嚣和下三滥了。很多口水诗人,把国外的三流诗人奉为精神偶像,热衷于口水诗的写作,殊不知是画虎不成反类犬。真正经典的口语诗其实很难写,并非是随随便便几句话就可以,中国当代的口水诗人,自认为写得是口语诗,实际上只是一堆口水罢了,很多人把口水段子当口语诗,实际上对真正的口语诗概念一无所知。当然,这些口水诗人,他们所接触的、所阅读的都是不入流的口语诗和口语诗人,所以他们想当然的就会认为,诗就是这般的,如果把荷尔德林、里尔克、佩索阿的诗摆到他们面前,他们倒不认为这是诗了。
同时中国口水诗代表人物伊沙也大放厥词,认为“口语诗”是当代唯一正确的诗歌写作方式,这无疑是可笑至极。这种浅薄言论如同是说,后现代音乐是唯一正确的音乐,超现实绘画是唯一正确的绘画,楼房是唯一正确的建筑,存在主义是唯一正确的哲学……若如此进行对比,就知道伊沙的言论是多么的肤浅无知。把口语诗当成当代唯一正确的诗歌方式,那么诺贝尔文学奖的诗人们,看来都是错误的诗歌写作了,所以这几乎是法西斯式的论调。
曾有人问过我,什么是真正的口语诗,我推荐了蓝德的一首诗作为参考,如下:
我和谁都不争,和谁争我都不屑
我爱大自然,其次是艺术
我双手烤着生命之火取暖
火萎了,我也准备走了……
其实真正的口语诗基本上就是这个样子,用通俗的语言写出最深刻的道理,正所谓:大道至简。而不是随便写几句话,就像把QQ说说分个行,这是口语诗吗?不是,这是口水诗!
诗歌的音乐美、绘画美、雕塑美这三个概念,也许会有人觉得过时了,但我认为并不然,这三美实际上论述的是诗歌的建构观。一首诗,无论长短,都应该有其“建构”在里面,这在音乐绘画雕塑中都有所提现,也就是整体的框架,这个概念源自于建筑学,有着重要的意义。
关于伊沙的口水诗派,我就讲这么多,回过头再说一说近日来诗坛的“曹伊之争”事件。这两位诗人的争论已经在诗坛掀起了一股骂战,曹谁和伊沙的支持者在网上开始了一番的口诛笔伐,以曹谁代表的大诗主义,与伊沙代表的口水诗派,在诗坛进行了多日的辩论。就连我这个深居简出不问诗事的诗人,也耳闻到了这次本与我无关的争论事件。所以在此,我也发表一些我个人的看法,寥寥几句予以诗坛诸君,希望明示一些基本道理。
首先,曹谁的大诗主义我是有所知晓的,并在四五年前也对我的诗歌创作产生了很大影响。在我对曹谁的大诗主义的研究中,我认为大诗主义是有着诗歌的建构和哲学观在其中的,类似于海子的诗歌观。从一定角度上来看,曹谁走的是海子未走完的道路,继承了八十年代诗歌未完成的使命。曹谁有着诗人的使命感,这是历来诗人都具有的一种感觉,通过这种使命感,知道自己写的是什么,清楚自己要写的是什么。使命感明确了诗人的道路,并可以引导着诗人的诗歌创作,而当代中国诗人恰恰缺乏的就是这种使命感,所以写出了一堆粗制滥造的作品。
我认为,曹谁的大诗主义,相比于伊沙的口水诗派,是有着绝对性的碾压优势的。因为口水诗派,一无诗学、二无诗哲、三无使命,只是在写作一些口水之言罢了,可以说制造了一堆堆的文字垃圾,毫无任何营养可言。且大诗主义从建构、诗观和体系来看,是可以和任何文化互相建构的,民族诗人可以借用大诗主义的体系,写出一个民族文化的大诗。就比如说诗人雷迅的苗族大诗,我之前的萨满大诗,皆是借用了大诗主义的理论创作的。仅仅单从这点来看,大诗主义就是口水诗派所万万不能相比的。
我为什么对大诗主义给予如此高的评价?因为在当代中国诗歌中,大诗主义的确是难得一见的一种诗歌理论,无论是从诗歌本身、诗学体系,还是诗学建构上看,大诗主义都值得任何一个诗歌写作者学习,并在此基础上构建自身的诗学体系,完成自身的诗歌创作。我的祈祷诗歌就是在大诗主义的基础上,构建了祈祷诗歌的诗学体系,并在大诗主义的基础上完成了祈祷诗歌的概念。对于我来说,大诗主义是一座桥梁,连接了此岸与彼岸的关系,即:承八十年代诗歌,启本世纪新诗歌。能够做到这点的,当大诗主义莫属。
大诗主义给了我很多启发,并借此创立了祈祷诗歌,所以祈祷诗歌很多理念与大诗主义不谋而合。比如我认为诗要表达的对象是我们周围的事物,是我们自己,除去表象还原事物本质。如同艺术家为了创造一件艺术品,不停的凿开多余的外壳,让里面的雕像显现出来。在艺术家的眼里,那块石膏本就是一座雕像,只不过被多余的东西掩盖住了而已。当达成恰当的比例,达到平衡之后,最本真的面目自然就会出现。因而,诗的对象除了包括自己的感受,还应该有神的声音,并超越一个年代的限制,使它走向永恒。诗还是哲学思考的好场所,诗体现了死亡和生命互为一体的真实性,探讨着生与死以及二者之间的关系,对神的思索也是其源头之一。
大诗主义对我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我在此基础上创立祈祷诗歌,也是对大诗主义的一种诠释。在我的祈祷诗歌中,我认为诗人的任务是上帝赐予的,所以他要完成人世间的使命,就是写一部类似圣约翰预言的书。诗人的作品就是要让人们认识到这神秘幽玄的力量,即认识上帝。当人们不再关注外界,而转移到内心时,从“向外看”到“向内看”的时候,就会用自己的心来感应上帝的存在,来接近上帝。所以诗歌就是一座桥,建构着人与上帝的关系。这就是诗人的目的——让人类认识自己,让人类认识上帝。与神对话,看见了自己的存在。
—— 2018.10.11.
作者简介:
東邪,90后诗人,1992年出生于黑龙江省鹤岗市。中国九零后祈祷诗人,穆斯林诗人与学者,现居西安,准备被这个世界遗忘一百年。
曹谁博客: (2018-10-11 22:12:17)
中国当下争议最大最走红的诗人
(伊沙、乌青、徐乡愁、沈浩波、余秀华、赵丽华)
伊沙:《车过黄河》
列车正经过黄河
我正在厕所小便
我深知这不该
我应该坐在窗前
或站在车门旁边
左手叉腰
右手做眉檐
眺望 像个伟人
至少像个诗人
想点河上的事情
或历史的陈帐
那时人们都在眺望
我在厕所里
时间很长
现在这时间属于我
我等了一天一夜
只一泡尿功夫
黄河已经流远
乌青:《对白云的赞美》
天上的白云真白啊
真的,很白很
白非常白
非常非常十分白
特别白特白
极其白
贼白
简直白死了
啊
徐乡愁:《屎的奉献》
屎是米的尸体
尿是水的尸体
屁是屎和尿的气体
我们每年都要制造出
屎90公斤
尿2500泡
屁半个立方
另有眼屎鼻屎耳屎若干
庄稼一支花
全靠粪当家
别人都用鲜花献给祖国
我奉献屎
沈浩波:《一把好乳》
她一上车
我就盯住她了
胸脯高耸
屁股隆起
真是让人
垂涎欲滴
我盯住她的胸
死死盯住
那鼓胀的胸啊
我要能把它看穿就好了
她终于被我看得
不自在了
将身边的小女儿
一把抱到胸前
正好挡住我的视线
嗨,我说女人
你别以为这样
我就会收回目光
我仍然死死盯着
这回盯住的
是她女儿
那张俏俏的小脸
嗨,我说女人
别看你的女儿
现在一脸天真无邪
长大之后
肯定也是
一把好乳
余秀华:《穿过大半个中国去睡你》
其实,睡你和被你睡是差不多的,无非是
两具肉体碰撞的力,无非是这力催开的花朵
无非是这花朵虚拟出的春天让我们误以为生命被重新打开
大半个中国,什么都在发生:火山在喷,河流在枯
一些不被关心的政治犯和流民
一路在枪口的麋鹿和丹顶鹤
我是穿过枪林弹雨去睡你
我是把无数的黑夜摁进一个黎明去睡你
我是无数个我奔跑成一个我去睡你
当然我也会被一些蝴蝶带入歧途
把一些赞美当成春天
把一个和横店类似的村庄当成故乡
而它们
都是我去睡你必不可少的理由
赵丽华:《一个人来到田纳西》
毫无疑问
我做的馅饼
是全天下
最好吃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