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共赏,赞!出至肺腑表达了张癸元网友(包括本人及广大川剧戏迷),热爱和传承民族优秀传统川剧的心声和愿望。愿望是好的,希望是渺茫的。1982年四川省委提出“振兴川剧”的口号,至今天,已三十八个年头了,如果1982年生的小孩,到今天已经是不 惑之年,正壮年创建事业作贡献的黄金年龄,而我川剧,三十八个年头,却“振”而不“兴”。越来琥不景气,反而濒临消亡。传统川剧,全靠火把剧团支撑着演出,但火把演员年龄老化,无续航能力。老演员过世后,传统川剧,也是就完了。国营川剧院,这三十多年来主要是搞新编剧,走“洋”化、歌剧路子,说的是迎合青少年的审美观,搞出来的新编剧倒土不洋、不歌不戏、不伦不类、没有川剧味道,青少年并不喜欢去看,老年人更不去看。这些新编歪剧,像昙花一样,演几场,就没人看了,自动下架了。新编的歪剧编辑得多,但消失得也多。新的改编传统川剧,对传统川剧的伤害破坏更大,直接使传统川剧变质变味,面目前全非,声腔全变,不成其为传统川剧。在国营川剧院,传统川剧可以说是名存实亡。现在的川剧演员的业务素质大多数较差,尤其是国营。川剧的领军人物国家级川剧传承人,自己唱的传统剧目不多,会唱的高腔曲牌不多,又怎么样去传承呢?年青演员不重视学习传统唱腔,好多高腔曲牌都不会唱,又怎样去继承传统川剧呢?传统川剧本身,已经是疾重难返,要想恢复到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盛况,猶如上青天,难!难!难!本人对此,不抱任何希望。如果我能再活几年,可能看到川剧的消亡。川剧都快要消亡了,省市川剧研究院,三、四十年来,都还没有出研究成果?真可笑?你们 是干啥吃的!纳税人别养活你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