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楼主: 金龙施雨

[诗词歌赋] 【原创】神州山河漫游记【长卷诗集*167*】

[复制链接]

最佳新人

 楼主| 发表于 2021-8-26 13:28 | 显示全部楼层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
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作者:金龙施雨
链接:https://www.mala.cn/thread-16213256-1-1.html
来源:麻辣社区  - 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第十六章  芙蓉国里尽朝晖
23      衡            阳
*    衡   阳  八   景
衡阳风景名胜多  著名八景誉天下  
当地流传一首诗  描绘八景美如画
雁峰烟雨实堪夸  石鼓江山锦绣华  
花药春溪龙现爪  岳屏雪岭鸟喧哗
朱陵洞内诗千首  青草桥头酒百家  
试看东洲桃浪暖  西湖夜放白莲花
(1) 雁  峰  烟  雨
(2) 石  鼓  江  山
(3) 花  药  春  溪
花药春溪龙现爪  古人描绘实不虚  
花药就是花药山  位于衡阳西南阈
山下草深林又密  曲径通幽极有趣  
小溪婉转数十条  涓涓流水汇一起
注入古井春溪井  传说该井很神奇  
每当风雨晦冥时  便有神龙来吸水
如镜水面极清亮  龙鳞龙爪映清晰  
堪称奇观龙现爪  井旁还有一古寺
建于宋宝祐五年  原名光孝报恩寺  
明代洪武十七年  和尚戒行在寺里
皇上恩诏赐袈裟  改名称为花药寺  
破门和尚书门额  古寺后来重修葺
斗拱飞檐很壮观  朱漆彩绘好富丽  
如今花药寺旧址  衡阳艺校兴建立
每日管弦声不绝  远胜当年龙传奇
(4) 岳  屏  雪  岭
衡阳城西有高山  遥与南岳相对峙  
恰似南岳一屏风  故称岳屏山名字
每逢冬天降雪来  山头白雪全覆盖  
百鸟觅食在山中  叫声欢快喜开怀
岳屏雪岭鸟喧哗  正是南岳雪霁时  
相传东晋有二仙  烧药炼丹在此地
五色珍禽纷纷来  岳屏雪岭更绚丽  
又传八仙何仙姑  上山采药到这里
古人留有五言诗  美妙故事描绘细  
一曰杖策寻仙迹  二曰乘春醉羽觞
三曰药炉青嶂远  四曰环佩白云长  
五曰巢鹳依山寺  六曰林花发野棠
七曰孤亭面衡岳  八曰北望正苍苍  
岳屏山顶曾建有  岳屏书院写辉煌
院后修建很可观  巨龙一般外城廊  
历经沧桑命多杵  后被战火洗劫光  
如今抗战纪念塔  巍然屹立山顶上  
四时佳气来衡岳  十里青山作画屏
岳屏山下建公园  衡岳又增新美景  
园内修有云水湖  九曲桥廊八角亭
人造孤岛石喷泉  丽景散建遇湖中  
沿湖还有动物园  儿童乐园博物馆
漫步公园画中游  迤逦美景不胜看
(5 )朱  陵  洞  内
石鼓山东悬崖下  神秘洞府朱陵洞  
唐朝天宝年间里  姓董道士在洞中
练就仙丹而得名  洞宽不过几平米  
其高不过二米多  却以洞内多诗词
朱陵洞内诗千首  名冠三湘天下奇  
唐宋以来多名家  纷纷来游赋诗词
诸如杜甫与韩愈  张籍呂温杜荀鹤  
范成大和文天祥  都赠在此留赞歌
文人墨客乘游兴  吟诗作赋石壁刻  
琳琅满目洞内外  目不暇接异彩多
此洞为何有魅力  古人留诗说分明  
洞里瑶光应不夜  不虚人入水晶宫
洞里春光无限好  星霞灿烂胜仙境  
传说此洞与南岳  山下前洞相连通
若从南岳来衡州  来回百里经此洞  
往返只需一上午  可以相见大溶洞
千年以前壮观景  感动墨客而啸咏  
当年它以石出奇  洞见巧以诗取胜
留连骚雅入冥搜  引来文人陶性情  
岁月悠远洞内诗  残缺不全已修整
(6) 青  草  桥  头
石鼓山左青草桥  蒸水湘水汇合口  
至今已历八百年  南宋时期在衡州
薛佰瑄任知府时  青草渡上木桥修  
是为最初青草桥  明朝正统年间后
改建拱形大石桥  清朝雍正二年又  
桥上建起护栏杆  此后大桥命多杵
战争轰炸洪水毁  面目全非令人愁  
新建石桥更宽敞  一九五六年重修
潇湘八景画难描  雅爱衡阳青草桥  
雨后凭栏新月上  渔歌欸乃撸声摇
青草桥头在当年  十分繁华很热闹  
两端店铺鳞栉比  酒店百家名气高
如今青草桥一景  尤可观赏乐淘淘
(7) 东  洲  桃  浪
东洲上座小沙洲  近百米宽三里长  
两头尖尖像梭子  日夜漂浮在湘江
洲上遍地是桃林  春风抚慰桃花放  
红霞映红湘江水  桃花盛开处处香
东洲来历传说多  天上织女与牛郎  
他们相爱犯天规  玉帝大怒斥牛郎
将他贬降到人间  织女日夜都思量  
抛下一只织布梭  正正好好落湘江
化作沙洲卧江中  有首民谣唱得响  
织女云中抛只梭  愿它化作一舟舸
随风飘下湘江去  好让牛郎渡天河  
俯瞰湘江似白练  东洲恰如一金梭
又传很久很久前  仙人驾着一孤舟  
湘江上游来捕鱼  突遇狂风暴雨骤
渔舟被大浪掀翻  沉入江中年日久  
逐渐淤积成泥丘  人们称之叫东洲
因其坐落城东南  东洲虽小古迹稠  
上有一棵白果树  据说它是明遗留
树旁有座万圣宫  明代建筑历时久  
大型佛像雕基座  仍旧巍然宫内留
蟠龙飞凤上面刻  浮雕还有龙戏珠  
众多篆字镌石碑  字迹端庄亦清楚
衡州府志记东洲  衡阳文化之圣地  
明末清初思想家  王船山在少年时
曾在东洲苦读书  清光绪十二年里  
兵部尚书彭玉麟  上书启奏清皇帝
并捐款在东洲建  船山书院悠然起  
苍松古柏绕书院  造就一批文学士
书院清幽又古雅  步入第二道门槛  
左右两排是书房  朱壁红墙古香含
后改讲堂古学堂  辛亥革命后又变  
船山中学创办起  又办船山国学院
现在这里又成为  衡阳工人疗养院  
书院南端磨石滩  曾将石磨捞上岸
石磨直径一米多  厚度约有五六寸  
七八个人才抬起  博物馆里现放存
奇异石磨传说多  有位神仙来衡州  
看到不会做豆腐  于是送来一石磨
刚运东洲遇狂风  掀翻沉江年日久  
土掩沙积成滩地  还有传说古时候
年轻夫妇江边住  夫妻双双磨豆腐  
男叫柳娃女春娥  妻子貌美喜人瞅
江边渔霸看上她  欲要强行霸己有  
逼得二人无路走  只得双双把江投
石磨打进湘江底  年深日久成沙洲   
(8) 西  湖  白  莲
衡阳市城西门外  坐落一片碧波湖  
湖面宽阔负盛名  盛产莲花约百亩
西湖夜放白莲花  夏秋时节景幽优  
西湖白莲不平凡  相传早在南宋间
金兵入侵到中原  爱国志士主迎战  
大将岳飞被杀后  史家郑向极愤懑
身兼龙阁大学士  愤慨上书皇帝谏  
极力要求斩秦桧  反被昏君出京贬
郑向回乡到衡州  隐居破庙西湖边  
他的外甥周敦颐  父母早亡号濂溪
从小随舅读诗书  酷爱莲花并自比  
一天与舅在一起  散步西湖发幽思
平日临摹爱莲花  面对湖水慨叹兮  
满塘有莲才更美  谁知此话传天去
莲花仙子感动极  当晚濂溪凭窗立  
吟颂诗文忽见池  洁白芙蓉冉升起
约有丈高慢绽开  现出妙龄美女子  
面如桃花肤似玉  双眸清澈赛水滴
含笑对周濂溪说  先生真乃吾知己  
今宵良辰小女子  特展玉容酬先辈
见她微沾净瓶水  轻轻一弹向塘池  
一片云霓顿时起  顷刻云消出奇迹
洁白莲花铺满池  濂溪惊呆似梦里  
许久才清醒过来  半信半疑走出去
走到湖边瞠目看  无数莲花美如玉  
竞相开放无限美  欣喜若狂周敦颐
更加勤奋苦读书  中了皇榜当太守  
勉励自己又特意  府宅东侧挖塘池
引种西湖白莲花  凭栏放眼常赏识  
写下名篇爱莲说  还办学馆于此地
成为宋大理学家  后人因周之遗迹  
建有西湖书院来  并在仙赐白莲池
池旁修起爱莲亭  乡民缅怀莲仙子  
塘池改叫白莲塘  附近建造白莲寺
塑有仙姑鎏金像  终年有人来叩拜  
感恩白莲仙姑德  香火缭绕人不息
每年六月二四日  仙赐白莲荷花日  
莲乡张灯又结彩  莲舟竞放人欢喜
观荷赏灯人如潮  盛况空前无可比  
如今书院已改建  衡阳二中立原址
衡阳特产是白莲  做成白莲羹无比  
莲子全部浮汤面  出水白莲展丽姿
除了上述八景外  还有多个好去处  
蒋家山上天子坟  西汉钟武侯坟墓
耒阳城东皇图山  一座寺庙巍然矗  
明朝武宗朱厚照  亲自递砖将庙筑
锡岩仙洞在城东  被誉楚南第一景
游人如若进洞里  飘然若仙撼心灵
县城西北五十里  牌楼乡有牌楼冲  
游龙戏凤源于此  相传早年有皇帝
巡游到此结识了  聪明漂亮卖酒女  
后卖酒女不幸死  皇帝闻讯下诏急
凤凰山麓建牌楼  以示怀念卖酒女  
另外还有伊山寺  紫霄观与国清寺
塔山张飞放马岭  老女桥与黄茶岭  
各有千秋多魅力  更叫衡阳增美名

发表于 2021-8-26 14:03 | 显示全部楼层
金龙诗友创诗之精神,实在钦佩,实为诗史壮举!

最佳新人

 楼主| 发表于 2021-8-28 14:19 | 显示全部楼层
紫薇月温雅 发表于 2021-8-26 14:03
金龙诗友创诗之精神,实在钦佩,实为诗史壮举!

过奖啦!谢谢诗友的热忱哦!

最佳新人

 楼主| 发表于 2021-8-28 14:46 | 显示全部楼层
第十六章  芙蓉国里尽朝晖
23      衡            阳
* 吴三桂称帝衡阳
明朝大员吴三桂  崇祯时任辽总兵  
重兵镇守山海关  李自成攻克北京
爱妾陈圆圆被俘  于是三桂引清兵  
攻陷京城助大清  镇压义军李自成
杀了明朝永历帝  得到清王朝赏识  
封他做个平西王  令其镇守云南去
然而他想当皇帝  演出闹剧一起起
(1)鱼生足,三家哭
为当皇帝吴三桂  叛清之前造舆论  
暗地自撰写碑文  镌刻石上作传闻
鱼生足   三家哭  土边木     铁扁担  
最后到头也知足  鱼生足乃为行字
行与鱼合是衡字  三家哭与土边木  
暗含三桂这二字  最后就是要称帝
他把石碑埋地下  暗自谋划待时机  
康熙十二年五月  平南王仍尚可喜
去职归田奏请帝  吴三桂竟也假意  
奏折皇帝请撤藩  不料康熙竟准批
派两钦差到云南  宣布撤藩不迟疑  
钦差九月到滇境  三桂十一月叛起
派人挖出那石碑  当众宣布称皇帝  
碑文说明上天意  理当叛清早自立
(2)太梓码头*三桂登基
岁到康熙十三年  麾师北上吴三桂  
湖南各级官僚们  不逃即降从三桂
湖南地盘垂手得  准备割据守江南  
衡阳位置最重要  吴三桂已看在眼
欲作南朝周都城  立到衡阳来把关  
他以衡阳旧府署  权作自己行王殿
六十七岁吴三桂  感到此时不登殿  
以后就难以遂愿  于是授意几大员
女婿和大帅等人  立即率文武官员  
向吴上表来劝进  又发衡州地方团
联名上奏劝进表  劝进闹剧拙劣演  
然后命人在城南  回雁峰前曼陀山
仓促筑坛竟然以  竹皮敞篷代墙砖  
屋瓦不黄黄粉涂  官员朝服借戏院
康熙十七润三月  文武官员簇拥环  
三桂登基作皇帝  定国号周又改元
改元昭武设六部  官员朝拜在行殿  
改衡阳为定天府  传说选定登基天
儿子认为山矮小  这里登基有危言  
恐怕朝廷气数短  吴听此言极愤懑
便以诽谤朝廷罪  下令就将儿子斩  
雁峰山下湘江边  太子码头从此唤
子与梓本是谐音  太梓码头成笑谈  
(3)陈圆圆不做皇后做道姑
吴三桂作皇帝后  宝册皇绶派人送  
立陈圆圆为皇后  陈婉谢绝表真情
并且规劝吴三桂  时年圆圆五十五  
自认命薄不为后  王爷不能错糊涂
当年王爷为了妾  前降闯王后清主  
引清入关铸大错  今国一统天下服
百姓安居又何必  再动干戈犯错误  
当了皇帝有何乐  日理万机无有数
吾奉王爷去帝号  上表朝廷前愆赎  
无言以对吴三桂  圆圆再三劝不住
见其无可挽回来  她便请求当道姑  
吴三桂当即应允  派人接她来云南
明初功臣废园子  修后给了陈圆圆  
作为她的静修室  改名寂静字玉庵
七十二岁命归天  吴三桂他龙命短  
只坐五个月龙椅  死亡早于陈圆圆
24    湘  西  草  堂
杰出爱国思想家  本名夫之王船山  
其字而农号姜斋  晚年隐居石船山
湘西草堂是故居  曲兰湘西竹花园  
坐落衡阳县西北  石船山下草堂院
茂林修竹绿荫盖  一株古枫挺立站  
形若骏马昂首跃  枫马美名船山唤
旁边还有株古藤  俗称藤龙蜿蜒盘  
说是船山亲手栽  草堂正厅匾额悬
赵朴初写横门首  湘西草堂字端俨  
草堂大厅正面墙  船山画像高挂悬
像下分别挂横幅  岳衡仰止等金匾  
厅内两侧墙上挂  清代名人题楹联
左边正房为住室  书房设在厅右边  
陈列部分船山书  还有条幅与楹联
举兵抗清失败后  此处就是王船山  
与友管嗣裘等人  隐居之所度壮年
最初卜居金兰乡  茱萸堂今竹花园  
船山后嗣多居此  当初一栋小屋建
小屋名唤败叶庐  植木九柱竹茅檐  
编篦为壁很简陋  接着茱萸堂上建
一栋房子观生居  此居依旧很陋简  
十二年后才迁徙  正是康熙十四年
石船山下草堂立  石船山上有巨石  
其石长超五十米  巨石高约十余米
倒扣水中像大船  故名石船由此起  
石船山下有岩洞  夫之读书常来此
船山老人他自号  以石寓志有骨气  
在此幽居十八年  著述讲学潜心志
始终不与清廷合  自撰对联表节气  
清风有意难留我  明月无心自照人
衡州知府携礼品  登门造访他拒聘  
并将对联贴草堂  以示其志展恒心
他在故居十多年  总蹬木屐含意深  
示脚不踏清朝地  总撑一把伞出门
示头不顶清朝天  船山思想令人钦  
著作颇多涉猎广  哲学论述与诗歌
共计八百余万字  恰如谭嗣同所说  
五百年来只有他  真通天人之故者
清光绪间郭嵩焘  长沙创思贤讲舍  
宣传王船山思想  并设船山祠一座
清廷在衡清试馆  亦设船山祠一座  
缙绅名流题楹联  祠墙壁上留许多
清人陶澍题嘉联  高度称赞王船山  
天下士非一乡士  人伦师亦百世师
回雁峰下也有祠  改为书院后迁至  
迁至东洲又改称  东洲学堂大名字
一六九二年夏历  正月初二他病逝  
七十五岁是享年  葬于衡阳高节里
曲兰乡之大罗山  墓地下方有墓庐  
系清光绪三四年  巡道谭启瑞修筑
历经沧桑数破坏  今已修复如初故  
主体占地百平米  此地共有三冢墓
王夫之墓居正中  左为继配夫人墓  
右为四儿媳之坟  坟圈青石来砌筑
中立汉白玉石碑  自提墓志铭清楚  
苍松翠柏围四周  墓地幽静又肃穆
25    凤   雏   亭
在耒阳市城北门  有座造型古雅亭  
亭顶六角攒尖式  中有六柱上斗拱
外有一圈木栏杆  七米约高三米径  
东檐题额凤雏亭  纪念庞统建此亭
凤雏本是庞统号  曾在耒阳任县令  
此亭建在哪朝代  业已无从考查清
刘备占领荆州时  庞统已是耒阳令  
他是很有才能人  轻松管理小县城
终日饮酒似无事  好像不大理县政  
实则对县内政务  了如指掌很清醒
刘备误他不负责  便派张飞来督盯  
庞统知飞性情暴  喜好饮酒很威风
怕他饮酒误大事  庞统于是下密令  
全城米酒多掺水  免得飞喝醉酒疯
张飞来到耒阳后  庞统开堂理县政  
大小公案果断处  半月积案半日清
因为张飞未醉酒  是非分明头脑清  
亲见庞统极干练  才能超群令人惊
张飞返回南郡后  如实回禀刘高兴  
十分钦佩庞统才  副军师举他头顶
耒阳水酒从此火  张飞酒为其美名


最佳新人

 楼主| 发表于 2021-8-29 15:39 | 显示全部楼层
第十六章  芙蓉国里尽朝晖
26     蔡    侯    祠
我国古代发明家  蔡伦祠堂蔡侯祠  
坐落耒阳市城南  耒阳本是蔡故里
后汉书宦者传记  蔡伦其字叫敬仲  
东汉明帝永平末  皇宫当差洛阳城
和帝时升中常侍  后来加位尚方令  
掌管御用手工坊  后为龙亭侯又封
安帝继位变故生  蔡伦被诬自杀身  
他任尚方令期间  造纸技术大改进
始创造纸新原料  树皮碎布渔网等  
世人称为蔡侯纸  科学文化立奇功
此前人们用龟甲  兽骨竹简缣帛等  
使用写字很不便  笨拙量大极费工
据说秦始皇每天  看文二百四十斤  
东方朔给汉武帝  竹简三千片写信
两个武士抬进宫  武帝两月读完信  
世界各国均无纸  用草树叶兽皮勤
问世以后蔡侯纸  快传朝鲜与越南  
后又渐传到世界  促进文化大发展
蔡伦得到世人敬  蔡侯祠墓都修建  
蔡伦故宅亦保留  华夏人民永纪念  
砖木结构蔡侯祠  红墙青瓦很壮观  
正门上方悬石匾  楷书大字刻上面
端端正正蔡侯祠  三个大字极庄严  
浮刻对联列两旁  更使祠堂幽雅添
上联曰方池月映  下联曰故宅风存  
堂内分为前后厅  各设一座大花坛
两旁还各有侧室  单坡屋顶很洁简  
六百年前旧祠留  蓝琉瓦当镶屋檐
白玉石碑前厅立  雕花镌纹高二米  
上刻碑文修祠记  简述蔡伦之功绩
后厅陈设一石臼  蔡伦当年用舂纸  
据碑文引湘中记  云池南有舂臼石
即是蔡伦舂纸臼  李悬以臼入贡里  
池存宅废臼迹留  此臼当为后复制
蔡侯祠的正前方  勇敢醒目大水池  
就是著名蔡子池  围砌花岗岩条石
长方形宽三十米  长达二百八十米  
漂洗纸张刷工具  蔡伦当年即于此
池中拱桥半月形  横跨两岸连东西  
月朗星稀桥两边  各有明月映水里  
唯有蔡池双月美  微风吹来月影异  
蔡子池畔六角亭  巨雕石鼎矗亭里
名曰玉鼎上后人  祭祀蔡伦时化纸  
祠后约五十米处  两株巨大古樟树
覆盖一座圆凸冢  即是蔡伦之坟墓  
四周砌有护幕墙  牌坊式的门额处
郭沫若题写四字  蔡侯之墓极清楚  
据说正是衣冠冢  尸体埋葬洋县处  
27       永           州
永州古时称零陵  位于湖南最南端  
北界邵阳与衡阳  广西广东接西南
就在广袤山原中  古老潇湘二水穿  
俯瞰碧绿湘南地  突兀高耸九嶷山
永州风景很秀丽  零陵八景古今传  
气候温润物产富  古老民谣尽称赞
一曰永州上块宝  二曰好似黄金坨  
三曰大豆杉松茶  四曰蔗烟罗汉果
五曰橘橙桃李柿  六曰娃鱼加灰鹅  
七曰山上水能富  八曰地下矿藏多
土特产品多称著  稀有九嶷山斑竹  
祁阳草席历史久  珍贵华东黄衫木
蓝山金柑是美味  江永三香更称著  
香米香芋和香柚  永州薄荷东安鸡
还是多民族居地  汉瑶壮彝苗布衣  
侗满回土布蒙古  十二民族喜相依
民族风情写不尽  更使潇湘有魅力  
瑶族民俗有特色  江永迎春行仪式
瑶族同胞耍春牛  隆重热闹扬喜气  
江华瑶族倒稿节  农历十月十六日
喜庆丰收有传统  更有趣的敬鸟节  
喂鸟歌鸟比鸟赛  每年二月初一日  
江永瑶女斗牛节  农历四月初八日  
未婚姑娘都参加  不准偷看小伙子
否则小伙要受罚  瑶家姑娘出嫁时  
独特礼仪有情趣  送亲坐客堂为最
瑶家待客亦特殊  当你来到山寨时  
不论走进哪一家  都得把随身所带
袋子挂在墙壁上  不用事先说明的  
主人自然会留客  好吃好喝在家里
主人捧出瓜箪酒  招待客人心欢喜  
神话渊薮在永州  山海经汪统注记
相传舜帝死之后  二妃奔赴而哭之  
殒于湘江遂为神  二妃寻舜至九嶷
溯大紫荆河而上  沿小紫荆河而下  
终不得允洒泪出  一马失足至悬崖
印下石痕至今传  马蹄石名闪光华  
后来秦始皇巡游  遥祭九嶷写青史
汉代史家司马迁  曾窥九嶷探禹穴  
更给潇湘九嶷山  披上面纱多神秘
*    巨   石   文   化
零陵地区多名胜  景色诱人有八景  
诗文丰富又多彩  名人传说魅无穷
(1)  石         棚
永州城西三十里  黄田铺有巨石棚  
在今区中学校内  它它山处为俗称
棚用四块大青石  三支一顶堆累成  
三块墙石作支柱  一块巨石为棚顶
石棚坐北朝西南  一点四米前口宽  
一点二米内空高  二点一米后口宽
前后通长超三米  石棚基石属天然  
墙石大小并不一  似经人类加工建
表面平整又光滑  不同自然很明显  
顶石超过二万斤  就在两万年以前
如此庞大巨石块  居然安装到上面  
巍然屹立于今朝  难以置信令人叹
对于石棚之用途  考古专家有二说  
一是新石器时代  墓或宗教纪念物
一说上古时候的  人类栖居洞穴多  
不论咋说足证明  永州之地在早头
人类生存与繁衍  二万年前就已有
(2)舂陵故城  呂虎井
舂陵故城坐落在  宁远县北六十里  
柏家坪与柏家间  西汉刘买之封地
他是西汉长沙王  刘发第十三儿子  
原来属于长沙郡  后属零陵郡泠道
刘买死后传其子  其子戴侯熊渠叫  
熊渠死子刘仁继  汉元帝时又迁至
迁至南阳白水乡  舂陵城池重建立  
刘仁仍为舂陵侯  待到东汉光武帝
她是刘买五世孙  刘秀起兵于此地  
其兵名曰舂陵军  又据水经注载记
县本泠道舂陵乡  盖因舂溪为名矣  
长沙定王以为县  武帝元朔五年时
封王买为舂陵侯  有此记载即可知  
元前一二四年起  西汉故城舂陵是
故城当为长方形  其城长一八四米  
一二三米是其宽  城墙均用黄土垒
四至六米残墙高  四周城墙仍清晰  
现在城址及城墙  均已辟为农耕地
舂陵故城历史久  考古研究有价值  
永州城内东山麓  还有一口呂虎井
该井又名观音井  东吴大将是吕蒙  
传说此井是他留  当年吕蒙驻零陵
孙权下令驻其兵  准备夺取荆州城  
东山练兵不间断  人困马乏需水饮
吕蒙跳下马背来  猛插地上一宝剑  
泉水突突涌出来  后用卵石围四面
开凿一个虎形井  呂虎井名由此传  
今在市中医院内  惜已浑浊不堪看  
(3)何仙姑的家乡
八仙之一何仙姑  她的家乡在零陵  
进贤乡之大闻洞  她家原本很贫穷
相依为命母女俩  仙姑每日不歇停  
见天上山采野果  奉养母亲人称颂
十四五岁忽梦里  神人给她云母粉  
吃后顿觉身体轻  后来又有一老人
给她吃了一鲜桃  长生不老有精神  
她在老人指点下  红玉洞里苦修身
唐光宅年武则天  派遣使臣将她请  
要她京城去面圣  仙姑内心不答应
路过永州甩使臣  悄悄隐居永州城  
永州府志有载记  天宝九年都虚观
会乡人斋当时有  五色云起麻仙坛  
众皆见之有仙子  缥缈而出上云天
该观道士蔡天一  识其何仙姑八仙  
后大历中又观于  小石楼峰上出现
刺史上其事与朝  云何仙姑已成仙  
传说神人与老人  就是著名吕洞宾
虎形山下何仙观  其楼观早已倾圮  
残缺石碑石鼓凳  至今犹在似哭泣
虎形山上清水岩  几个小洞相连系  
可以容纳千余人  洞深长达十余米
一洞有水寒彻骨  据说其中红玉洞  
便是当年何仙姑  修炼成仙把天升
岩石破碎洞口堵  遗迹仍可辨得清
(4)   寇   公   楼
道县城内五星街  坐落一座寇公楼  
此楼建在城墙上  飞檐重阁很雅秀
登楼远眺田野阔  潇水北去悠悠流  
桔园农舍与村庄  景物清晰眼底收
天佑四年宋真宗  寇准被贬去道州  
贬为道州作刺史  信步潇水之滨时
遇见一个垂钓翁  指着潭水说其事  
此潭叫作金鼎潭  有个金鼎在潭里
当此金鼎出现时  天下就有太平日  
听到此语寇准想  百姓渴望太平世
于是在此建起楼  上书望太平三字  
寇准常临登其上  北眺中原发忧思
他赋春日怀旧诗  娓娓道来寄深情  
一曰高楼聊引睇  二曰杳杳一平川
三曰野水无人渡  四曰孤舟竟日横  
五曰荒村生断霭  六曰古寺语流莺
七曰旧业遥清渭  八曰沉思勿自惊  
不愧爱国政治家  忧国忧民世人敬
当地人民纪念他  改叫寇公楼大名
(5)   龙   虎   关
湘桂边界龙虎关  江永县之西南端  
五岭山脉一隘口  桃水河穿地势险
自古兵家必争地  古时称为镇峡关  
西汉地理志早载  此地谢沐即有关
江永古时称谢沐  驻兵设防始西汉  
相传很久很久前  这里本是万顷田
后来桃水河生变  出条青龙为祸患  
兴风作浪害百姓  有个瑶族小青年
立志为民除祸害  名叫石虎极勇敢  
找到青龙拼命斗  整斗七七四九天
同归于尽化山岭  都庞岭是石虎变  
青龙变作萌渚岭  二者隔隘对歭看
呈现龙争虎斗势  由此故名龙虎关  
另有历史故事云  清顺治四年以前
永明县志有记载  此地直叫镇峡关  
清军入关明朝亡  桂吉惠王都逃南
守将明朝副总兵  拥兵三万曹志建  
桂王称他为虎将  封侯赐尚方宝剑
曹把三王比真龙  其关改称龙虎关  
后来清军破此关  兵败亡走曹志建


最佳新人

 楼主| 发表于 2021-9-1 15:30 | 显示全部楼层
第十六章  芙蓉国里尽朝晖
27      永            州
*    零   陵   八   景
(1)朝 阳 旭 日
永州城外湘水西  向阳巉岩临江立  
人们誉为朝阳岩  岩石峭拔又多姿
岩洞幽深且怪异  每当旭日东升起  
红霞映亭多变幻  雾霭罩林更神异
朝阳旭日而闻名  更使永州添魅力  
唐朝诗人有元结  出任道州刺史时
往返潇湘二水间  一日系舟西岩底  
登临暇观见晨霞  初设如金照岩壁
萧水烟光带雾霭  一派晴岚真绮丽  
遂改名为朝阳岩  刻铭岩下示来世
於戏朝阳状怪异  苍苍半山如水里  
朝阳水石谓幽奇  岩下洞古泉垂涤
高岩绝崖及深涧  寒泉幽远在纵僻  
又作朝阳岩诗颂  从此该岩知于世
名流巨子引无数  争来作赋又吟诗  
柳宗元居愚溪时  赋诗抒怀游岩戏
岩左小岩口石壁  还有他的渔翁诗  
渔翁夜傍西岩宿  晓汲清湘燃楚竹
烟消日出不见人  欸乃一声山水绿  
回看天际下中流  岩上无心云相逐
石壁互抱洞左右  形成天然大拱形  
岩洞自分上和下  石级而下到下洞
其洞长达百余米  洞口开阔有威风  
宽约六米高四米  题刻大字极生动
宋人张子谅题刻  端庄三字朝阳岩  
自唐以来石壁上  文人题刻甚多件
唐代元结柳宗元  宋代文人黄庭坚  
苏轼寇准周敦颐  明有徐霞客留念
清何绍基林绍年  都留游记与诗篇  
黄山谷游朝阳岩  其诗遗像和像赞
刻在岩洞腹石上  现仍完好保存全  
洞腹之内有石泉  沿着人工回曲间
冬夏不息入潇水  岩洞顶上有亭建  
岩后还有寓贤祠  洞后青莲峡通连
出口处有听泉亭  朝阳旭日任留恋
(2)香 陵 烟 雨
潇水河心香零山  永州城东五华里  
天然石矶成小岛  东西宽约二十米
南北长达十五米  每当春水上涨时  
小岛如水面芙蓉  随波明灭很神异
若是秋高水落时  小岛亭亭孤立歭  
如若逢雨后日出  绚丽彩绘挂天际
烟锁山脚雾弥漫  舟楫出没烟雾里  
心旷神怡令人爽  而当云消雾散时
风平浪静美如画  香零烟雨好神奇  
别有情趣吸游人  唐代诗人赞诗云
一曰双江汇西奔  二曰诡怪潜坤珍
三曰孤山乃北畤  四曰森爽栖灵神
此作乃为柳宗元  出神入化随口吟  
据说零陵城之名  就是演化自香零
西汉元鼎之六年  汉武帝始建零陵  
此山盛产名香草  清香四溢椒兰胜
皇帝得知定贡品  年复一年供朝廷  
香草采尽苦百姓  待到唐朝获免贡
清代香草即绝迹  只留孤岛立水中  
石岛虽小颇险峻  春夏水涨险事生
总有木排触石礁  船毁人亡不断生  
为此清同治二年  岛上修建观音阁
招募和尚来居住  镇邪救生好举措  
每逢水涨便鸣钟  提前报警把险躲
香零烟雨观音阁  更使零陵添秀色
(3)绿 天 蕉 影
绿天庵原清阴庵  草书圣手有怀素  
出家修行在此庵  练字称快种蕉树
怀素姓钱字藏真  不拘细行性放疏  
幼年出家随伯祖  饮酒养性爱草书
天宝年间十九岁  怀素云游潇湘地  
修行来到清阴庵  专攻草书拜大师
草圣张旭传绝技  怀素贪杯练书艺  
醉中挥毫如疾风  飞动圆转速运笔
不失法度人称奇  怀素狂草当朝冠  
时人呼旭为张癫  称怀素以狂继癫
癫张醉素并称之  怀素刻苦把字练  
黎明即起极勤奋  研墨挥毫不间断
贫而无纸摘蕉叶  蕉叶练字解贫寒  
于是他就在寺旁  空地蕉树种个遍
数年以后蕉树林  绿波浮动染蓝天  
蕉叶飒飒随风摆  清阴庵改绿天庵
怀素李白同代人  秉性相近情相连  
二人友谊成佳话  李白留诗赞怀素
少年上人号怀素  草书天下称独步  
清代咸丰壬子年  零陵县志有记述
乱兵毁掉绿天庵  同治壬戌年重筑  
郡守阳翰主持建  正殿后殿各一处
此处有座种蕉亭  左侧就是醉僧楼  
楼内塑有怀素像  洒脱豪放似饮酒
怀素研磨取水处  刻有砚泉在庵后  
右角还有毛笔冢  写秃之笔埋此处
庵的正北有墨池  距庵超过七十步  
当年怀素洗砚处  历史陈迹皆已无
千字文碑仅一块  存于城内山寺后  
怀素书法有自叙  千字文贴存永州
(4)法 华 晚 钟
始建唐代法华寺  明洪武初又改名  
改名叫作高山寺  现存寺观乃为清
咸丰丙辰年重建  寺址东山永州城  
当年寺内有神像  数十尊像造工精
如来佛像两旁列  十八罗汉最生动  
寺有住持僧数十  最多时达二百僧
灯火辉煌香烟缭  每天敬佛都念经  
大雄殿前钟鼓楼  临夜击鼓鸣钟声
山寺晚钟很洪亮  钟声悠扬闻全城  
柳宗元曾居这里  寄居并建立西亭
写法华寺西亭诗  赋诗序与西亭记  
宋范纯仁贬谪时  也曾寄寓此寺里
现高山寺古建筑  多已拆除改建立  
当年柳宗元遗迹  现在很难再寻觅
现在仅存两建筑  大雄宝殿武庙立  
武庙青石柱四根  浮雕石龙盘精细
古木参天翠竹绕  清幽古雅有气势
(5)蘋 州 春 涨
蘋州又蘋岛浮洲  位于永州城北处  
潇湘二水汇合口  距城八里小岛矗
岛上古木参天立  竹蕉繁茂碧绿簇  
四面环水很幽静  往来船只如梭动
风帆竹林相辉映  撸声岛语起共鸣  
蘋州春涨很著称  柳宗元诗劲赞颂
一曰九嶷浚倾奔  二曰临源委萦回  
三曰会合属空旷  四曰泓澄停风雷
五曰高馆轩霞表  六曰危楼临山隈  
七曰兹辰始澂霁  八曰纤云尽褰开
九曰天秋日正中  十曰水碧无尘埃  
相传很久很久前  沙洲不大在此地
每当洪水暴涨时  便把沙洲吞水里  
娥皇女英寻虞舜  路过永州洪水起
大水茫茫二妃急  艄公护驾摆船只  
不慎船只触滩摇  女英抛下碧罗巾
龙神得报忙放出  三只金鸭齐使劲  
高高拱起小沙洲  从此小岛随浮沉
水涨洲高满珠翠  蘋州春涨传至今  
潇湘祠与湘口馆  过去都在岛上建
清光绪间王德榜  蘋州书院又创建  
湖南乡试该书院  考中八名贡生献
声名益盛永州城  最高学府誉八县  
待到辛亥革命后  改称蘋州学堂馆
现在大部古建筑  业已拆除或改建  
唯有青石板古道  青光锃亮留其间
吊竹古樟与金桂  枝叶繁茂列两边
(6)愚 溪 眺 雪
永州城大西门外  有条愚溪很是怪  
此地原来多冉姓  故而原名称冉溪
从前溪水不能饮  水似染料如墨汁  
故名又叫它染溪  柳宗元为它作诗
缧秋终了无余事  愿卜湘西冉溪地  
却学寿张黄敬侯  种漆南园得成器
唐代元和五年间  宗元迁居至冉溪  
自认真愚不从俗  遂将冉溪改愚溪
托溪明志喻世态  与此同时把冉溪  
附近丘泉与沟池  岛厅堂都冠愚字
叫作八愚并作诗  八愚诗序刻溪石  
传说宗元定居后  当地百姓在一起
历经艰辛勤劳作  愚溪三处发源地  
下流数十里水路  筑成七二座水堤  
这一行动感苍天  从此两岸出奇迹  
栁绿竹翠溪水请  溪底岸石都变白
愚溪成为玉石港  洁白无瑕人称奇  
栁诗刻石现绝迹  八愚景物亦无识
愚溪风光唯依然  愚溪眺雪美无比  
寒冬时节雪花飞  水天一色真奇异
石木参差满西岸  寒鸭数点赛珍奇  
绝妙画图八景中  还有两个刻寻迹
恩院风荷映日红  淡岩秋月绝神奇

最佳新人

 楼主| 发表于 2021-9-3 14:52 | 显示全部楼层
第十六章  芙蓉国里尽朝晖
27      永            州
*   名   家   绝   唱
文人墨客自古来  都与潇湘结深缘  
许多文人丹青手  或贬永州落江南
或仕荆楚游潇湘  留下佳话与名篇  
宋迪八幅潇湘景  平远山水最惊艳
唐代杜牧宋米芾  柳永等人有诗传  
永州八景著名地  都和名人密相关
(1)柳宗元与永州八记
唐代著名文学家  学识渊博柳宗元  
其字子厚河东人  父亲栁镇是小官
人品正直富学识  其母卢氏有才干  
宗元四岁始读书  文辞漂亮写十三
二十一岁中进士  才华横溢非等闲  
唐顺宗李诵继位  监察御史任宗元
又升礼部员外郎  永贞革新运动掀  
积极参加后失败  宪宗上台很凶残
疯狂驱除革新派  八大官员都被贬  
边远地区当司马  即是八司马事件
编外闲人称司马  实为流放之贬官  
永州司马柳宗元  此地荒凉且偏远
素为贬官谪居地  他在永州居十年  
十年楚客成文豪  逆境开创新局面
一生创作辉煌期  孤苦之情赋江雪  
一曰千山鸟飞绝  二曰万径人踪灭
三曰孤舟蓑笠翁  四曰独钓寒江雪  
他还写出了三戒  捕蛇者说等散文
揭露社会黑暗浓  反映人民苦难深  
更为出色在愚溪  永州八记最深沉
始得西山宴游记  钴鉧潭记小丘记  
至小西丘石潭记  袁家渴记石渠记
小石城记石涧记  生花妙笔状物细  
无情万物变有灵  栩栩如生真神异
妙文引得无数人  古往今来去寻觅  
遍访永州城内外  山山水水草木石
除了西山依稀辨  笔下遗迹难寻识  
悬溪之畔柳子庙  尚可寄托后人思
唐朝元和九年底  柳宗元将离开时  
当地百姓筹建祠  现栁子庙清重立
坐落柳子街中心  背负西山面愚溪  
砖木结构柳子庙  简洁典雅很素气
此庙三进三开间  石脚台跺与阶梯  
正殿宽宏巍峨耸  柳宗元像供殿里
文贯八家等横匾  高悬殿内增派气  
春秋社日众百姓  虔诚膜拜来敬祀
每逢柳宗元诞辰  农历七月十三日  
杀猪宰羊赶庙会  以示纪念演大戏
柳子庙中有石碑  罗池庙享神石碑  
首句荔子丹兮焦  故而又称荔子碑
韩愈作文苏轼书  文颂柳宗元德绩  
勤政为民爱百姓  世人称为三绝碑
(2)元结与浯溪
唐朝诗人有元结  其号漫叟字次山  
他是河南鲁山人  唐代宗广德元年
出任道州之刺史  当时道州被攻陷  
战乱月余西原蛮  元结写就两诗篇
贼退示吏舂陵行  描述百姓遭战乱  
道出元结之人品  正直不阿又仁善
杜甫读后赋诗赞  同元使君舂陵行  
一曰道州忧黎庶  二曰词气浩纵横
三曰两章对秋月  四曰一字偕华星  
高度评价元结诗  慷慨陈词书豪情  
元结平生最喜爱  祁阳城南之浯溪  
小溪清澈汇湘江  山似屏风右侧立
远望峰头分三个  锦屏山水如画里  
每当风平浪静时  三峰映水极俏丽
楚山水胜首潇湘  潇湘之貹首浯溪  
前人之说好确实  元结来后创奇迹
大历四年因母丧  元结奉诏来守制  
寓居浯溪守孝道  浯溪原本无名溪
元结来到此地后  自创浯峿痦三字  
他把小溪称浯溪  较高山名叫峿台
陡峭石山称痦庼  诸名一一铭于石  
他在浯溪铭中说  爱其胜异遂前溪
溪世无名称者也  自爱之故名浯溪  
元结大唐中兴颂  请颜真卿手书迹
名石工刻摩崖上  其碑高达足三米  
三点二米是其宽  总计行数二十一
每行镌刻二十字  字径达十五厘米  
明快如水中兴颂  书法遒劲有气势
石工精雕又细刻  真乃奇文奇字石  
颜书规范集大成  摩崖三绝世称奇  
他的浯溪三铭文  也请名家书写记  
巧匠镌刻立摩崖  三种篆体三吾碑
玉箸悬针钟鼎篆  至今尚存很清晰  
元结还在摩崖侧  镶嵌一块亮墨石
世人赞称摩崖镜  明镜高悬启后世  
清代诗人陈大受  赋咏浯溪镜石诗
此上谁家墨镜台  晶莹不使惹尘埃  
何如漫叟中兴颂  照见千年兴未来
元结晚年退养后  特地又回到浯溪  
自号漫叟年五十  漫郎宅子溪畔立
还建右堂胜异亭  渡香桥筑跨浯溪  
地以人传文载道  历代文人多来此
揽胜多留珍艺品  亭轩阁院建浯溪  
建筑超过三十处  留数百诗铭赋记
现存碑刻四百方  大者九点六平米  
小者零点九平米  大字达三百厘米
小字零点五厘米  越南使者来此地  
亦留四块大石刻  巨大石书立浯溪
犹似一部石刻史  天生摩崖尤奇异  
颜真卿与黄山谷  米芾以及何绍基
吴大澂等大书家  蔚为奇观之真迹  
排列一个平面上  流传千古万代迷
(3)周敦颐与濂溪月岩
宋周敦颐字茂叔  道州营道濂溪人  
北宋著名哲学家  湖南三地为官任
桂阳彬州与永州  晚年幽居在庐山  
莲花峰下度安年  有条小溪经宅前
溪水最后入湓江  家乡濂溪把它唤  
后人敬称周敦颐  濂溪先生大名传
他著有太极图说  以及通书四十篇  
提出宇宙构成论  开出理学非等闲
继承易传之思想  影响后世很深远  
潇水支流是濂溪  它的上游有月岩
距周故乡八华里  月岩上座山岩洞  
神奇瑰丽赛宫廷  它有东西两门洞
东洞门长八五米  款四十米很威风  
西门一零五米长  宽六十米如阙城
进入岩洞数十步  洞腹宽敞若广庭  
洞顶亦有圆形口  恰似满月挂高空
向东或西慢移步  洞顶圆口亦变动  
由圆而缺逐渐变  上弦半月看在东
自西就是下弦月  月岩之名由此称  
三洞贯穿称穿岩  月岩整体属宠岭
周围喀斯特地形  山清水秀好风景  
酷似桂林风光艳  怪石林立月岩洞
形态如龙又如凤  如龟如猫栩如生  
灌木倒悬满岩壁  千姿百态极旺盛
鸟类蝙蝠飞来去  悦耳鸣叫驱寂静  
南壁还有仙人床  仙人靴与石幔等
北壁石笋仙人田  岩洞不凡奇异景  
赵帝宋淳熙年间  来此游览曾题字
穿岩二字刻岩壁  至今依然刻辨析  
太平军克道州后  洪秀全曾来洞游
并作一首游洞诗  慷慨陈词豪情留  
十万雄兵过道州  征伐得意月岩游
方横石阵排兵马  气壮山河贯斗牛  
据说濂溪周敦颐  曾在月岩静养息
读书悟道极刻苦  悟为月岩受启迪  
顶口盈亏圆缺变  太极图说构图式

最佳新人

 楼主| 发表于 2021-9-10 10:23 | 显示全部楼层
第十六章  芙蓉国里尽朝晖
28     舜    皇    山
湖南第一舜皇山  位于东安县城西  
约计三十余里处  各色山峰上百计
著名紫云玉陛源  金凤舜皇峰称奇  
其中舜皇峰最高  湖南全境列第一
重峦叠嶂接苍穹  其名所由近九嶷  
因舜巡猎所经也  永州府文艺志记
古木参天舜皇峰  满山怪石嶙峋立  
有仙人桥仙人岩  雷劈岭等奇景地
舜峰绝顶四大字  前人刻在顶石壁  
熠熠生辉映青天  遍山散建古庙寺
盘古庙与龙王殿  天宁寺和金凤寺  
白云庵及舜庙等  相传舜帝过生日
古历八月十三日  大庙口沅口等地  
持续三天行祭典  最初皇帝派钦差
大臣亲临来主祭  后改民间定典祀  
明代时期极盛行  每年聘数十童子
扮装披戴坐轿行  武术表演又唱戏  
十分热闹世代传  舜山风景很秀丽
气候湿润又温暖  视为避暑好胜地  
古木参天满山区  苍苔碧藓多风姿
生长原是次生林  分布寒温热带植  
经过四纪冰川劫  珍稀树木留奇迹
银杉水杉与珙桐  金叶白兰银杏立  
还有地中海遗民  乐东木兰更称奇  
奇迹幸存舜皇山  已列自然保护地
*   舜 皇 与 寿 佛
神奇峻秀舜皇山  动人传说广流传  
相传舜皇南巡此  山清水秀景色艳
以为自己进仙境  想弃皇位来修练  
不料寿佛早相中  舜皇不让他占山
寿佛就要酿海围  舜皇慷慨对他言  
你若在鸡叫之前  酿成大海你占山
寿佛立刻从江西  赶土酿海筑围堰  
三撮箕土仅倒了  立马堆成一座山
尚未拢口舜皇急  急令公鸡大声唤  
寿佛见海为酿成  忿忿挥起赶山鞭
赶大庙口六座山  赶到全州庙头边  
观音点破赶不动  留在广西称六山
寿佛赶走六山后  此地变成平田园  
历代山民勤耕作  繁衍生息代相传
人们为了念舜帝  大小舜庙遍地建  
山上山下到此有  香烟缭绕常不断
*   舜皇岩  舜庙群
舜皇山东舜皇岩  距离县城六十里  
发现不久大岩洞  洞长七百六十米
总面超过一万平  洞有四宫十八殿  
每宫周围多小洞  洞中有洞相互连
远看近看所有洞  石柱石笋与石幔  
钟乳石等多怪异  琳琅满目不胜看
中宫有个大石柱  顶天立地好巍然  
柱高整达十四米  四十四米抱围拦
雄姿巍巍真壮观  前宫有块大石幔  
直泻而下自顶穹  恰似瀑布奔腾欢
大岩洞内满美景  形象逼真多变幻  
大厅平坦且宽阔  小径曲折又蜿蜒
绿树成荫状山林  清澈见底有水潭  
神梯步步可登高  天桥横跨在云端
还有瑞狮朝阳舞  玉纱琼阁等景观  
千回百转复上下  游人如临仙境般
为数众多是舜庙  掩映苍松翠柏间  
山麓玉陛源舜庙  尧舜巨塑矗巍然
碑文推算其历史  已超一千六百年  
最大扬江河口庙  游亭屋宇庙中建
庙前有个大戏台  两具石狮列两边  
此处舜庙多古碑  可惜现已全毁完
唯余两块古碑文  记载盛况想当年
*   四神庙  城墙石
舜皇山之蛇形山  上有一座四神庙  
传说母子有四人  拯救百姓作仙道
很久以前这里住  勤劳勇敢瑶族人  
一年这里遭旱灾  百年不遇极严重
背井离乡众乡民  村里只剩一家人  
盘珍老妈和三子  兄弟猎手很出名
老大空手打死豹  老二拖过野牛行  
老三武艺更高强  一箭射下三只鹰
他们听说舜皇山  顶上有棵灵芝草  
可救这场大劫难  哥仨决心去寻找
老大去了四九天  老二去了三六天  
不见踪影皆无信  老三于是带神箭
出发就对阿妈说  我去若是二五天  
不回您就沿小路  一直经过棋盘山
老三不怕路艰辛  翻越四十九道山  
涉过四十九条河  走了整整二五天
来到山脚舜皇庙  累极倒地睡庙前  
天将亮时来老者  鹤发童颜很和善
把他叫醒赠宝杖  取宝之法细嘱言  
老者说完就不见  老三宝杖手中攥
他按老者之嘱咐  闭上双眼把路赶  
无论听到什么声  一路前行不睁眼
瀑布飞泉似雷鸣  姑娘柔声很润甜  
还有鬼哭狼嚎声  忽感重物又飞传
忙将宝杖空中迎  轰的一声全消散  
远处传来伐木声  老三定身睁开眼
自己已站山顶上  一株怪树矗山巅  
树上蹲只黑老虎  喷吐黑雾瞪红眼
说时迟来那时快  一箭射中黑虎眼  
黑虎掉下逃走了  树上长出灵芝草
老三按照老者言  采下这株灵芝草  
拿到黑虎泉拂动  漆黑泉水变清了
天下大旱被解除  漫山遍野出青草  
老三为了除瘟疫  毅然走上蛇形山
引火自焚为百姓  狂风大作腾烈焰  
雷电交加雨倾盆  摧枯拉朽洗清天
阿妈在家苦苦等  不见老三回家转  
顺着棋盘山路找  刚刚登上蛇形山
遇上狂风暴雨来  隐约看见三杜鹃  
开满鲜花移过来  知道仨儿离人间
眼前一黑头发晕  阿妈顷刻石头变  
人们称作望儿石  世代相传成美谈
母子四人令人念  蛇形山上把庙建  
乡亲月月去膜拜  庙宇至今立山巅
还有一道城墙石  自然叠成很壮观  
一排天然石灰石  形似长城映青天
城墙高过数十丈  顺着山势蜿蜒盘  
城墙长达十多里  巍然屹立舜皇山
高高挂在山顶上  俯瞰脚下龙江畔  
传说这道城墙石  本是全州城墙段
当年寿佛神迁居  全州时候把此山  
附近山石全变羊  赶往全州围墙建
路遇南海观世音  观音立即对他言  
你的羊回去一只  于是城墙有缺陷
留下这排城墙石  高挂山顶到永远

最佳新人

 楼主| 发表于 2021-9-12 15:40 | 显示全部楼层
第十六章  芙蓉国里尽朝晖
29     九    嶷    山
*   神 话 大 世 界
九嶷山亦苍梧山  宁远六十余里处  
方圆一千余华里  九大主峰巍然矗
舜源娥皇与女英  桂林杞林和石楼  
石城朱明及萧韶  九峰疑字来何处
其说有二水经注  苍梧之野峰秀数  
罗岩九峰各导溪  异岭同势岫壑阻
游者疑曰九嶷山  意即九峰同貌颜  
难以分辨望生疑  另说认为舜巡南
至此内心有所疑  疑而生悲赋诗篇  
随者感作九悲歌  因此故名九嶷山
九嶷主峰舜源峰  其余山峰来簇拥  
恰似众星拱明月  极目远眺展威风
万里江山朝九嶷  群山莽莽似飞腾  
舜源峰下有舜庙  红墙掩映树丛中
碑碣林立古迹多  沿峰右侧向南行  
二里便到紫霞岩  正是九嶷著名景
紫霞岩南行一里  翻过马蹄坳那边  
马上就到玉琯岩  相传汉哀帝当年
有人在这里掘得  玉琯十二枚朝献  
因此得名玉琯岩  又说舜帝品德善
特别感动西王母  赐舜十二枚玉琯  
此地故名玉琯岩  三个大字岩旁镌
每字近一平方丈  端俨阴刻九嶷山  
南宋方信儒手书  苍劲潇洒非等闲
再往上行就经过  荆竹林带美景添  
便可抵达三分石  更加多姿不胜看
*   何 侯 升 天 去
九嶷山中熊家山  有个村落在山前  
住着何姓一大户  族长大名何真元
四世同堂近百岁  何老九岁那一年  
这里瘟疫大流行  重病差点命归天
正巧舜帝来南巡  药师将他命救挽  
病愈后他便立志  当名医生把病看
救治乡亲苦用心  分文不取九十年  
九嶷山区各地方  千村万户都走遍
何老还给禽兽治  孔雀白鹤与锦鸡  
山羊麋鹿等野兽  背回家中精心治
治好再放回山林  何老善行流传开  
舜称何老为虞官  百姓称他为仙医
还有救命老菩萨  后封何侯令人喜  
一天何老上山头  采药见只大白鹤
受伤蹲在岩石旁  左腿撞伤右翅折  
何老将它救回家  接骨神药敷多多
九九八十一味药  很快治好大白鹤  
飞上天时告何老  百日之后到后山
黄龙洞里来找我  我有登仙术秘传  
站在旁边小曾孙  铁牛不信白鹤言
胡说洞里藏恶龙  还骂白鹤是坏蛋  
百日之后何老汉  只身来到洞里面
南极仙翁乃白鹤  秘宗仙方亲自传  
何老回家用灵芝  黄精柏仁来炼丹
大阳河边掏九井  洗药亲自将丹炼  
过了九九八一天  终于练成神仙丹
何侯全家吃仙丹  白鹤引路去升天  
只剩铁牛留下界  何侯云中对他言
你做好事不诚心  因而这次不成仙  
留下炼丹术给你  到你九十九再见
铁牛虔诚为百姓  多做好事也成仙  
当年何侯炼丹锅  九仙房与洗药井
至今尚存无损坏  一首古诗可佐证  
五臣峰北访何侯  九井铁锅漱石流
白日飞升三百口  细认丹砂五千秋
*   虞 舜 长 眠 处
气势雄浑九嶷山  虎踞龙盘控荆湘  
气象万千临百粵  先帝虞舜长安葬
南巡不幸崩苍梧  古史传说贤帝王  
舜皇龙身葬九嶷  天下万山尽朝向
九嶷山中矗九峰  舜源峰主最雄强  
其余诸峰皆朝拱  二妃王公命名扬
依次排列朝陵寝  九嶷大名冠三湘  
舜陵传在女英峰  亦说在三丰石上
具体位置无可考  上古时期帝皇亡  
以山为陵不设坟  崇山峻岭作灵床
舜源峰有舜帝庙  二妃祠等古建筑  
庙侧山麓岩壁中  嵌有陵碑字清楚
帝舜有虞氏之陵  历代祭碑在近处  
祭祀舜陵之文字  风雨剥蚀不清楚
女英峰上生斑竹  相传舜帝二妃哭  
苍梧之野舜帝崩  二妃闻听极痛苦
相思恸哭泪洒竹  泪痕点点成斑竹  
通体苍褐斑痕累  有像指纹或泪珠
指纹烙印具特色  呈雪白色白泪竹  
呈鲜红色血泪竹  娥皇女英故事述
还有神奇舜源峰  两株长青石樅树  
高大雄伟矗霄汉  九叶一丛叶棱三
傲霜斗雪历沧桑  四季常青世人叹  
舜帝功德无量大  庇护民生如苍天
石樅长青永不凋  惠及草木常鲜艳  
石樅斑竹合称为  九嶷二奇成美谈
舜庙左侧二妃祠  竹篁摇曳四周鲜  
松涛阵阵似呼唤  像对二妃表思念
历代文人来此咏  明朝俞琰留诗赞  
情恨万劫点难消  帝女余悲寄碧条
亦有怀人千滴泪  盈盈滴滴海棠娇  
舜死苍梧眠九嶷  相传这里常有鸟
海滨衔来珠砂粒  日积月累年年增  
遂成小阜称珠丘  珠细如尘珠尘名
九嶷还有天灯说  奇事发生在舜陵  
陵前杉树十五株  树高百米矗空中
每当入夜树梢亮  晶晶闪亮如天灯  
这些古杉长到今  枝叶葱翠永长青
(1)九 峰 身 世
九嶷山区有民谣  一曰提起九嶷山  
二曰两眼泪汪汪  民谣缘何有此言
很早以前九嶷山  满山梧桐擎苍天  
人们称它苍梧岭  许多凤凰舞翩翩
引来百鸟尽朝拜  妮山头前有小院  
住着一户善人家  老爹名魁妈秀冠
魁爹秀妈有六女  个个漂亮赛天仙  
朱明石城与石楼  萧韶杞林和桂林
她们心灵手艺巧  织布赛过天上云  
绣花赛过五彩霞  唱起歌来迷醉人
妮山头飞金凤凰  不料酋长起歹心  
不管她们有婆家  派人送礼来提亲
魁爹秀妈不答应  一家八口抓府中  
关在山后石洞里  五位女婿当府兵
半夜潜洞救他们  酋长发现急派兵  
追赶抓住五女婿  回到府中点天灯
六位姑娘也被抓  巫师作法死山顶  
魁爹秀妈极悲痛  哭得死去活来时
舜帝微服来私访  恰好来到妮山里  
听说此事极愤慨  定为百姓除恶气
从此住进苍梧山  帮助山民耕作细  
射杀毒蛇与猛兽  消灭部落坏酋头
百姓从此得安居  不幸舜帝劳过度  
又中瘴疠之重毒  最后病逝在苍梧
二妃洱海与女英  不远万里来寻夫  
她们来到湘水边  听说夫君死苍梧
双双殉情投湘江  魂魄飞到九嶷山  
依附山峰快速长  两座高山耸青天
六位姑娘亦化峰  环绕舜源峰周边  
远望绝似九美人  亭亭玉立极峭艳
九峰形似极难分  世人故称九嶷山
(2) 红 白 杜 鹃
舜源峰下立舜陵  舜庙就在舜陵前  
庙前母河风光美  清明时节最光鲜
杜鹃鸟唱悦耳歌  杜鹃花开香两岸  
两岸献花色不同  红白分明在两边
原因何在很久前  舜帝来到九嶷山  
听说山里姑娘美  个个如花赛天仙
美貌姑娘却不幸  猝不及防多灾难  
舜帝决心查明白  沿河左岸上了山
看见满山杜鹃花  迎风怒放似笑脸  
红润如同姑娘腮  舜帝高兴绽笑颜
因此这边杜鹃花  红红火火连一片  
舜帝过了凉伞坳  来到一个小村边
乡民很穷吃糠菜  衣不蔽体极可怜  
舜进一位老爹家  老两口儿更凄惨
阿妈双目已失明  舜帝关切问由缘  
阿妈伤心讲遭遇  事情发生三年前
家有六个美姑娘  都找婆家快出嫁  
不料酋长全看中  强迫她们嫁给他
宁死不屈六姐妹  都被酋长狠狠抓  
分别送上六座山  都叫老虎活吞下
阿妈整哭七昼夜  眼泪哭干双目瞎  
感动山神将六峰  变得秀美又高大
宛若姑娘生前容  阿妈一一叫原名  
云遮雾罩六座峰  青烟缭绕看不清
原是六姐妹不忍  看见阿妈悲切情  
六峰总响呼呼风  怒斥酋长残暴行
舜帝听完这段事  泪如雨下心绞痛  
眼泪洒在杜鹃花  花色全白更生动
杜鹃花成哭笑花  当地百姓爱其称

最佳新人

 楼主| 发表于 2021-9-14 15:25 | 显示全部楼层
第十六章  芙蓉国里尽朝晖
29    九    嶷    山
*   虞 舜 长 眠 处
(1)九 峰 身 世
(2)红 白 杜 鹃
(3)凉伞坳  马蹄泉
九嶷营村北三里  有个红土坳子地  
两边读书陡峭岭  东是娥皇峰后脉
西是梳子山石坡  两口井泉在坳子  
一口是四方水井  一口是马蹄泉井
此地就是凉伞坳  相传当年舜南行  
听说九嶷山很美  决定步行赏美景
当他走进山坳里  满身大汗渴难行  
口干舌燥咽喉痒  想找地方歇凉乘
可惜此地无大树  更是不见天泉井  
他坐石头心里想  有棵大树该多撑
忽然发现不远处  两株楮树苗苗生  
他跑过去用手抠  树苗捧到坳子中
又用手挖两个坑  栽好树苗喊大声  
土地山神都听好  你们快把泉水送
如不听从罚你们  流沙河去守伶仃  
值日山神马元帅  慌忙去把龙王请
龙王引来天河水  汇进坳子石缝中  
马元帅想尝尝水  马蹄踏陷岩石缝
泉水忽地冒出来  马蹄泉名由此生  
后来舜帝栽的树  长得高大又茂盛
树荫占地四亩多  像把巨伞撑坳中  
人称这里凉伞坳  历经沧桑愈坚定
(4)三分石  舜王碑
三分石又三峰石  宁远城南百里处  
九嶷山之最高峰  传为舜帝葬身处
故名舜峰如玉笋  三足鼎立巍然矗  
峰间相距各五里  峰势险绝有赞诗
一峰浮黛插云霄  石作三分结构牢  
云外有人攀玉笋  山中何处觅仙桃
九嶷山志有载记  三峰如笋相并峙  
其峰上有仙桃石  棋盘石与步履石
马迹石和香炉石  有足有耳天然质  
期间有冢铜为碑  疑为舜帝陵冢地
三分石是如何来  相传舜帝南巡时  
登上此峰来考察  中午时分就歇息
他和侍从来野餐  不觉醉酒酒壶遗  
一只大鹏巧飞临  见有酒壶便冲击
尖嘴如钩极锐利  一啄石酒壶就开  
分成三块作峰石  剩下玉液汇泉里
湘水之源流不息  如今三峰石上面  
果有清泉直喷涌  垂崖倾注流急湍
恰似白练悬空飞  水流击石声震天  
当中一脉称父江  西流成为潇水源
舜王龙碑舜王碑  七个大字上面镌  
帝舜有虞氏之陵  原在三分石上边
后迁舜庙之侧旁  迁移之因亦有传  
相传舜时九嶷山  九条孽龙闹翻天
横行霸道蟠龙洞  还来盘踞九嶷岩  
危害百姓及生灵  人民困苦不堪言
帝舜闻之速南巡  看遍五岭与三山  
跨越三湘和四水  终于来到九嶷山
带领百姓战三年  斩杀四龙九嶷岩  
接着大战又三年  斩杀四龙洞里面
紧接大战又三年  老蛟龙才被杀斩  
三峰石上天湖池  帝舜苦战整九年
积劳成疾终病倒  临终之际立遗言  
不可厚葬告大臣  只要三峰石下选
黄土高地就可以  瓦罐布衣即埋掩  
说罢手指天湖池  闭目龙驾归西天
三峰石下龙碑立  龙碑重达三千斤  
大臣皋陶亲主持  忠心耿耿为帝舜
心想此地太险恶  太阳河边最安全  
于是决定起运陵  龙碑太重需壮汉
三十大汉抬不动  几只白鹤头上旋  
这时过来两头象  沉重墓碑用鼻卷
两只大象合力抬  白鹤引路在前面  
很快走到熊家山  来在黄龙洞府前
突然老者洞里出  挡住去路笑开言  
一曰生在帝王城  二曰死在九嶷山
三曰白鹤来引路  四曰大象来抬丧  
说完摇身变黄龙  张牙舞爪不叫葬
大象只好向前走  过坳又穿大桑塘  
来到特大石岩前  巨岩高达三百丈
直上青天形似龙  角眼须牙直闪亮  
两口龙泉在山下  白马仙人用思量
峰顶用石推王冠  一条玉带放山上  
真是龙潜凤栖地  大象将龙碑一放
碑即入地三尺深  端端正正立中央  
帝舜龙体下石坎  砌上瓦棺很像样
白鹤衔来紫蚌壳  瓦棺里面满满放  
瓦棺贝冢由此来  动人故事传八方
皋陶在此结庐庵  一直守护舜陵前  
死后化作一青松  巍然屹立在墓边
像位将军永侍卫  地下舜帝长安眠
(5)望帝台  相思宫
九嶷山西六十里  太阳村在小河边  
村后有座高石山  站在山上可望见
望见舜峰三峰石  就将望帝台名冠  
上面又建相思宫  舜帝二妃故事传
相传舜帝临九嶷  带领百姓治河山  
不幸中瘴疠而死  二妃不知日日盼
盼望舜帝早回家  日思夜想在河边  
洗衣唱起相思歌  思念夫君情意长
清清水呀流淌淌  手捧棒棰捶衣裳  
河水流到东海去  闻讯夫君在何方
娥皇女英等又等  檐下燕子飞远方  
篱边花儿开又谢  不见夫君心更慌
二人决定去寻夫  坐上宝马香车行  
许多传闻一路听  有说舜帝南巡病
有说他在南岭崩  二妃更急日兼程  
飞奔南方经万险  终于到九嶷河边
听说舜帝驾崩时  二妃顿时头昏眩  
太阳村民将她们  放在望岗石上面
月亮出来娥皇问  舜帝魂魄在哪边  
清风吹来女英问  夫君灵魂可上天
悲痛欲绝姐妹俩  欲想跳崖殉情唤  
随舜南巡五大臣  幸好赶到急阻拦
请求驾临三峰石  以安舜帝灵上天  
二妃赶到三峰石  见到舜帝埋葬地
二人哭得天昏暗  眼泪滴洒玉竹子  
留下斑痕满竹节  最后双双跳崖壁
跟随舜帝去天堂  忠贞之爱感人怀  
人们修起相思宫  此地改称望帝台
(6)美女峰  梳子山
从前女英峰下面  有个黄家大院村  
黄老伯有俩女儿  姐俩不是一路人
大女儿名叫美姑  一头长发黑又亮  
人们称之美发姑  好吃懒做爱梳妆
二女儿名叫蛮姑  脸被晒得黑黝亮  
满脑头发黄又乱  从早到晚干活忙
有次蛮姑去挑水  路遇一位老婆娘  
见她病得很厉害  走路蹒跚直打晃
蛮姑把她背回家  端水喂药细调养  
美姑看到病婆婆  心里讨厌恶语讲
奚落婆婆病入肓  婆婆病好心欢畅  
临走赠给蛮姑娘  一个精致梳妆箱
里面宝梳梳头发  蛮姑头发大变样  
头发一直拖到地  长发秀美黑又亮
再用铜镜照照脸  脸蛋变得好漂亮  
白里透红像杜鹃  美姑妒意内心涨
夺过镜子照下脸  又黑又丑改模样  
拿起梳子梳头发  梳子粘在头发上
变作石锯弄不动  原来婆婆是神仙  
舜母石神梳妆箱  二妃宝贝藏里面
勤快好心人用它  越用越好越能干  
懒惰妒心人用它  越用越丑越心烦
姐姐只好干活去  磨磨蹭蹭才七天  
她就累得受不了  嫉恨之情似火燃
拿起那把碧玉梳  抛到女英峰那边  
铜镜摔到地下面  梳妆台扔到山南
随着一片轰轰响  玉梳长成一座山  
就是著名梳子山  青铜镜在地下嵌
变作圆圆镜子塘  青石升起在南山  
变作一个梳妆台  美姑吓得魂飞散
急于拔腿往家跑  两脚沾地难动弹  
一会变座美女峰  女英峰下乖乖站
舜死之后又传说  娥皇女英极悲痛  
不施胭脂不抹粉  最后哭死在舜陵
她们化作两山峰  侍女婵娟亦悲恸  
扔了梳具终日哭  最后化作美女峰
侍立二妃峰之侧  梳子梳妆箱铜镜  
各自也都变作峰  恪尽职守坚不动
每当月朗星稀夜  人们仿佛看得清  
婵娟梳头给二妃  美丽神话传真情




最佳新人

 楼主| 发表于 2021-9-16 15:16 | 显示全部楼层
第十六章  芙蓉国里尽朝晖
29    九    嶷    山
(7)象鼻亭  白鹤观
舜帝身边有三宝  两只白鹤一头象  
白鹤一只叫英英  另外一只叫皇皇
大象之名唤均均  仨活宝贝不寻常  
舜帝救下俩白鹤  它们被豺狗咬伤
掉在山上不能动  舜把它们抱回堂  
精心饲养治好伤  然后又把它们放
放归山林可它们  感激舜帝恩情长  
依然飞回舜身边  一天舜被毒蛇撞
白鹤勇敢扑上前  长喙猛啄毒蛇亡  
救出舜帝令人赞  大象均均舜帝养
均均帮助舜耕田  和舜一起将龙降  
伏虎射豹又杀蟒  舜死之后该大象
整天哀嚎不吃喝  它用鼻子干活忙  
卷来紫兰长尾竹  埋在舜墓四周旁
它又每天去舜田  鼻子耕种更像样  
年年如此乡民们  列为祀田念大象
均均死时瞪圆眼  盯着祀田直直望  
这里修了象鼻亭  以示纪念情意长
两只白鹤舜死后  哀鸣不止极悲伤  
每天飞到紫荆河  噙来紫贝墓上放
夜里栖息墓前岩  为舜守灵献忠肠  
舜墓一百多年间  全被紫贝盖满放
变成珍珠大陵墓  一丈多高真雄壮  
它们最后双双死  倒在墓前岩石上
乡民为之深感动  修起白鹤观祭赏
(8)  隐  士  许  由
峭丽九嶷山深处  隐蔽一个许由村  
村边有条许由河  缘何许由命河村
传说尧在年老时  儿子们都不成器  
便想找人继王位  有人推荐许隐士
尧就亲自到河南  拜访登封箕山里  
几次未遇有一天  尧到嵩山去巡视
忽听山上茅屋中  有人弹剑作歌戏  
叹彼唐尧独自愁  劳心九州忧后世
说我明德禅让祖  不看不顾我不移  
尧知是许寻声去  请他出山辅政事
并将帝位让给他  许由当晚即逃离  
逃回箕山尧追来  许由不从又逃离
逃到颖水边洗耳  这时巢父牵牛来  
河边饮牛问其故  许由说尧让帝位
玷污耳朵他来洗  巢父就说许不是  
你若诚心来隐居  何不藏进深山里
高谈阔论到处游  还用歌词激尧帝  
你在这里洗耳朵  岂不纳污在河里
许由听了自惭愧  便带儿女与妻室  
南下来到九嶷山  溪边结庐隐居起
一晃过去三十年  接替尧位舜不幸  
九嶷山中驾崩了  许由闻讯极悲痛
自家田地与房屋  牛羊财产全外送  
把钱全撒在路上  书本全部抛河中
孤身一人带竹萧  骑着大象深山行  
过了许久有人见  白发老人坐象背
吹奏萧韶之乐曲  大象甩动长鼻子  
卷着石棒有节奏  不停敲打岩石壁
发出宏声震山谷  犹似哀乐奏舜帝  
此处取名舂陵国  光荫又过许久时
有人见一峰头上  须发皆白一老翁  
骑象哀叫万岁爷  百姓以为上天神
朝拜舜帝好真诚  万岁山名由此生  
许由茅屋身后山  人们称之萧韶峰
村子就叫许由村  小河随之也更名  
据说大象也登仙  象鼻石化在山中
(9) 大  禹  斩  龙
鬼斧神工世所无  镌龙雕凤巧凿涂  
移来蓬莱三仙岛  锁擒龙蛟入玉壶
禹伯成就千秋业  氤氲瑞气满陵都  
位于舜源峰附近  紫霞洞内尽奇观
千百年来广流传  禹王愤把蛟龙斩  
相传舜死二妃子  千里寻夫奔江南
赶到九嶷三峰石  哭死在舜帝墓前  
陵墓后有石匣子  舜封二字刻上面
二妃死后其侍女  捧回石匣交禹王  
禹王打开匣子看  舜帝遗书记端详
三十年前禹王凿  龙门之时蛟龙逃  
潜入天湖清水岩  龙角尖立长绿毛
舜等三年没见它  其龙肚满毒气冒  
舜帝不觉吸毒气  中毒而死必要报
舜嘱禹定斩蛟龙  禹王看罢怒火烧  
立即令火神伯益  布下天罗地网罩
又令大力神应龙  下天湖池去擒蛟  
可恨蛟龙不出洞  大禹急令用火烧
大火烧了七昼夜  终于烧死老恶蛟  
青石岩成紫红色  如同西天彩霞照
激战过后伯益想  收回天罗地网罩  
谁知绳子解不开  图案都在洞壁雕
天河北斗与游龙  飞凤狮子麒麟跑  
至今紫霞岩石壁  多处奇观真美妙
金龙戏水浪花卷  玉凤朝阳格外娇  
七星布斗好神奇  紫薇排罡位置高
犀牛望月展雄姿  麒麟呈祥好热闹  
洞口石壁绿角龙  泉水倾泻龙口冒
就是被烧老蛟龙  挣扎洞口没跑了  
龙死皮肉化肥土  肠子最后洞底掉
盘旋九转变阴河  河水哗哗奔流跑  
天河之水清又甜  九曲黄河后人叫  
龙骨碎成颗颗珠  山风吹进洞底掉  
滚进九曲黄河中  浸蚀打磨成珠宝
晶莹洁白小石子  灯笼一照颗颗漂  
赛过红透杨梅果  故谓杨梅石之宝
(10)紫霞岩  九曲黄河
紫霞岩初紫霞洞  亦名斜岩紫虚洞  
还有一名重华岩  当地前岩将它称
岩洞分为内外岩  外口巨石当门挺  
巨石高达数十丈  下有级级石田承
水从石顶倾泻下  冲入石田似雷鸣  
无数水珠激奋起  阳光映射赛水晶
抬头回望紫色岩  苍穹笼罩壮美景  
岩口阳光斜照进  岩内紫气弥漫腾
人们故称紫霞岩  游客如同置仙境  
进入内岩更美丽  只见钟乳垂或立
如梁如柱很奇异  呈现百态与千姿  
里面名目有许多  水打莲花真俏丽
猴子把洞读书堂  无为洞与三光洞  
还有什么仙人田  风洞雷洞和雨洞
各个名符有其景  金山银山闪烁明  
乐音悠扬八音石  轻轻一扣响叮咚
九渡溪水在内岩  九曲黄河何来洞  
古时洪水泛成灾  尧帝派鲧去治洪
鲧用筑堤阻截法  结果越筑水越增  
鲧无办法到天宫  玉帝息壤偷来用
玉帝发现处死鲧  后有大禹来继承  
水患最重是龙门  尽是石头坚又硬
禹就变作老巨熊  牙如劈山斧利锋  
爪似开山耙子硬  硬是大破龙门岭
扒开一个大缺口  黄河乖乖来顺从  
弯曲奔流到大海  大禹治水建奇功
舜帝南巡还未归  大禹欲去报舜帝  
王屋山上白须翁  笑给大禹献妙计
你将黄河顺手牵  搬到舜帝眼前去  
说得大禹心头亮  做个模型献舜帝
舜帝看了好高兴  看出大禹有智慧  
才干超群无人比  就把帝位让给禹
当地百姓请舜帝  留下模型永念记  
模型放进紫霞洞  九曲黄河落此地

最佳新人

 楼主| 发表于 2021-9-18 15:14 | 显示全部楼层
第十六章  芙蓉国里尽朝晖
29    九    嶷    山
*  盘 王 传 说 多
九嶷山南有座山  高大坟冢立山巅  
坟冢埋葬老盘王  他是瑶族老祖先
天地不分太古时  混沌为一寰宇满  
玉帝派遣老盘王  神斧劈开地与天
玉帝即将三女儿  嫁给盘王作家眷  
盘王三女结夫妻  生活越过越美满
养育许多儿与女  哪知天河有一天  
突然决口发洪水  地上百姓多被淹
他们小二和小女  东山小妹在河边  
正洗衣服大水来  赶紧爬进盆里面
顺水漂流大脚盆  载着他们漂九天  
来到九嶷三峰石  住进山洞避灾难
挖笋采蕨来充饥  过了九九八一天  
大水退去下了山  寻找居地把家安
他们看到一土山  大洞正立山腰间  
洞内有条死黄龙  他们就将黄龙掩
此山起名黄龙山  洞里安家心喜欢  
生下六男和六女  各个聪明又勇敢
分别爱吃不同米  三组兄妹各喜欢  
两对喜欢吃包谷  包谷耐旱长高山
东山爷就让他们  永远居住在高山  
后来成为高山瑶  两对爱吃白米饭
稻谷喜水地平坦  东山爷就叫他们  
永远住在平地方  成为平地瑶族人  
还有谷米都喜欢  东山爷就让他们  
永远住在半山腰  后来成为过山瑶
活到一百零八岁  东山小妹携手老  
东山爷尊为盘王  山顶修起大坟包
并建一座盘王庙  规定每年仨节到  
三月三与六月六  九月九日最热闹
瑶民齐聚黄龙山  高唱盘歌来纪念  
紫荆河水九道湾  黄龙山峰上青天
三千瑶民来朝拜  祝福盘王天上安
(1) 盘 王 穿 岩
九嶷山下湾井镇  南边有座峭山峰  
半山腰上很奇特  南北对穿大石洞
站在石城峰下望  日光透射从南边  
像钩弯月称月岩  人们又叫它穿岩
相传瑶家第九代  小盘王他射一箭  
一箭就将山射穿  成此奇景称穿岩
瑶小盘王叫盘武  从小习武黄龙山  
四处拜师去学艺  拜得神箭手后羿
经指点羿苦修炼  练就一身好武艺  
不久南海百粵王  兴兵作乱呼声急
尧想封羿为元帅  前去镇反必胜利  
羿说用不着我去  小盘王即可平息
带上我的铁胎弓  还有锋利穿阳箭  
尧封盘武为元帅  点了瑶兵整三千
盘武率兵下山去  布好阵式立阵前  
用手拉住铁胎弓  搭上锋利穿阳箭
深深吸进一口气  待粵人马之山前  
猛地愤起拉开弓  对准石岩射一箭
霎时天崩地又裂  百粵人马死过半  
南山穿个大窟窿  后人就叫它穿岩   
(2) 半  边  山
相传三峰石山下  有个偌大天湖池  
湖中有条老恶龙  群龙之首凶无比
另外还有十条龙  盘踞潇水九河里  
每年都要朝拜它  群龙朝拜老龙时
便会出现大水患  民不聊生苦难极  
舜帝适时来巡察  决计除掉恶龙急
皋陶建议请盘王  降服蛟龙没问题  
经过恶战盘王胜  擒获恶龙与九龙
唯有潇水龙逃跑  十龙锁在盘王洞  
盘王继续追潇龙  潇龙跑到花盘洞
快入九嶷河中时  盘王赶上抡神斧  
一斧砍下潇龙头  二斧砍掉龙尾处
三斧欲要断龙脊  不料脚下一溜出  
斧头砍到山岩上  一声巨响轰然出
高山顿时塌半边  嘎然变作半边山  
龙头龙尾随水漂  漂流经过鸡鸣滩
又过一个香花铺  后被水打铺岩拦  
龙头碰住动不得  留此变成龙头岩
龙尾继续向下漂  过太阳洞就搁浅  
嘎然搁浅岭脚下  变成龙尾岛景观
又长又大老龙身  坚硬如铁满身鱗  
一路下流猛撞击  撞坏两岸青山岩
弯弯曲曲九嶷河  没有一处是直岸  
盘王斩龙花盘石  后将盘江峡名唤
关于半边山传说  还有一个广流传  
不仅万山朝九嶷  更有九嶷拱舜源
两大奇观在宁远  舜源峰下有舜陵  
年年祭祀来百姓  每年春秋社祭行
京城还有派大臣  拜谒扫墓来祭陵  
唯不服气金边山  口出狂言不肯动
矗在舜峰南十里  看到人们毕恭敬  
笑得前仰又后合  泉水四溅刮大风
正好千里眼看见  说话被顺风耳听  
报告玉帝派人查  果然玉帝发雷霆
下令惩治金边山  雷神大斧卷狂风  
咔嚓一声炸雷响  山崩地裂轰隆隆
笑声未完金边山  拦腰截断山头崩  
从此成了半边山  九嶷山区出奇景
(3)  禁  吃  狗  肉
瑶族人民有禁忌  就是不准吃狗肉  
这个习俗起源早  盘王开天辟地出
天地混沌为分时  盘王得令用神斧  
劈开天地立奇功  玉帝小女娶到手
生了许多儿和女  最小儿子叫东山  
最小女儿叫小妹  一天他俩在河边
忽听巨雷一声响  天河决口大水灌  
大地立刻成汪洋  他们急跳盆里面
又把小狗带上来  顺水漂流数十天  
大水缓缓退下去  眼前露出一座山
他们爬到山上去  来到黄龙洞里面  
安住每天挖野菜  竹笋充饥每一天
忽有一日见小狗  两颗谷粒尾巴沾  
东山小妹甚惊喜  忙把谷籽种上山
三年后打九担九  辛辛苦苦又三年  
收谷九百九十担  狗成他们救命伴
荒山野岭活下来  东山小妹喜开颜  
生儿育女繁后代  子子孙孙代代欢
他们活了百多岁  小狗亦活许多年  
直到老死埋山顶  建庙立碑作纪念
告诫后代不吃狗  瑶族禁规至今传

最佳新人

 楼主| 发表于 2021-9-18 15:15 | 显示全部楼层


第十六章  芙蓉国里尽朝晖
29    九    嶷    山
*  盘 王 传 说 多

九嶷山南有座山  高大坟冢立山巅  
坟冢埋葬老盘王  他是瑶族老祖先
天地不分太古时  混沌为一寰宇满  
玉帝派遣老盘王  神斧劈开地与天
玉帝即将三女儿  嫁给盘王作家眷  
盘王三女结夫妻  生活越过越美满
养育许多儿与女  哪知天河有一天  
突然决口发洪水  地上百姓多被淹
他们小二和小女  东山小妹在河边  
正洗衣服大水来  赶紧爬进盆里面
顺水漂流大脚盆  载着他们漂九天  
来到九嶷三峰石  住进山洞避灾难
挖笋采蕨来充饥  过了九九八一天  
大水退去下了山  寻找居地把家安
他们看到一土山  大洞正立山腰间  
洞内有条死黄龙  他们就将黄龙掩
此山起名黄龙山  洞里安家心喜欢  
生下六男和六女  各个聪明又勇敢
分别爱吃不同米  三组兄妹各喜欢  
两对喜欢吃包谷  包谷耐旱长高山
东山爷就让他们  永远居住在高山  
后来成为高山瑶  两对爱吃白米饭
稻谷喜水地平坦  东山爷就叫他们  
永远住在平地方  成为平地瑶族人  
还有谷米都喜欢  东山爷就让他们  
永远住在半山腰  后来成为过山瑶
活到一百零八岁  东山小妹携手老  
东山爷尊为盘王  山顶修起大坟包
并建一座盘王庙  规定每年仨节到  
三月三与六月六  九月九日最热闹
瑶民齐聚黄龙山  高唱盘歌来纪念  
紫荆河水九道湾  黄龙山峰上青天
三千瑶民来朝拜  祝福盘王天上安
(1) 盘 王 穿 岩
九嶷山下湾井镇  南边有座峭山峰  
半山腰上很奇特  南北对穿大石洞
站在石城峰下望  日光透射从南边  
像钩弯月称月岩  人们又叫它穿岩
相传瑶家第九代  小盘王他射一箭  
一箭就将山射穿  成此奇景称穿岩
瑶小盘王叫盘武  从小习武黄龙山  
四处拜师去学艺  拜得神箭手后羿
经指点羿苦修炼  练就一身好武艺  
不久南海百粵王  兴兵作乱呼声急
尧想封羿为元帅  前去镇反必胜利  
羿说用不着我去  小盘王即可平息
带上我的铁胎弓  还有锋利穿阳箭  
尧封盘武为元帅  点了瑶兵整三千
盘武率兵下山去  布好阵式立阵前  
用手拉住铁胎弓  搭上锋利穿阳箭
深深吸进一口气  待粵人马之山前  
猛地愤起拉开弓  对准石岩射一箭
霎时天崩地又裂  百粵人马死过半  
南山穿个大窟窿  后人就叫它穿岩   
(2) 半  边  山
相传三峰石山下  有个偌大天湖池  
湖中有条老恶龙  群龙之首凶无比
另外还有十条龙  盘踞潇水九河里  
每年都要朝拜它  群龙朝拜老龙时
便会出现大水患  民不聊生苦难极  
舜帝适时来巡察  决计除掉恶龙急
皋陶建议请盘王  降服蛟龙没问题  
经过恶战盘王胜  擒获恶龙与九龙
唯有潇水龙逃跑  十龙锁在盘王洞  
盘王继续追潇龙  潇龙跑到花盘洞
快入九嶷河中时  盘王赶上抡神斧  
一斧砍下潇龙头  二斧砍掉龙尾处
三斧欲要断龙脊  不料脚下一溜出  
斧头砍到山岩上  一声巨响轰然出
高山顿时塌半边  嘎然变作半边山  
龙头龙尾随水漂  漂流经过鸡鸣滩
又过一个香花铺  后被水打铺岩拦  
龙头碰住动不得  留此变成龙头岩
龙尾继续向下漂  过太阳洞就搁浅  
嘎然搁浅岭脚下  变成龙尾岛景观
又长又大老龙身  坚硬如铁满身鱗  
一路下流猛撞击  撞坏两岸青山岩
弯弯曲曲九嶷河  没有一处是直岸  
盘王斩龙花盘石  后将盘江峡名唤
关于半边山传说  还有一个广流传  
不仅万山朝九嶷  更有九嶷拱舜源
两大奇观在宁远  舜源峰下有舜陵  
年年祭祀来百姓  每年春秋社祭行
京城还有派大臣  拜谒扫墓来祭陵  
唯不服气金边山  口出狂言不肯动
矗在舜峰南十里  看到人们毕恭敬  
笑得前仰又后合  泉水四溅刮大风
正好千里眼看见  说话被顺风耳听  
报告玉帝派人查  果然玉帝发雷霆
下令惩治金边山  雷神大斧卷狂风  
咔嚓一声炸雷响  山崩地裂轰隆隆
笑声未完金边山  拦腰截断山头崩  
从此成了半边山  九嶷山区出奇景
(3)  禁  吃  狗  肉
瑶族人民有禁忌  就是不准吃狗肉  
这个习俗起源早  盘王开天辟地出
天地混沌为分时  盘王得令用神斧  
劈开天地立奇功  玉帝小女娶到手
生了许多儿和女  最小儿子叫东山  
最小女儿叫小妹  一天他俩在河边
忽听巨雷一声响  天河决口大水灌  
大地立刻成汪洋  他们急跳盆里面
又把小狗带上来  顺水漂流数十天  
大水缓缓退下去  眼前露出一座山
他们爬到山上去  来到黄龙洞里面  
安住每天挖野菜  竹笋充饥每一天
忽有一日见小狗  两颗谷粒尾巴沾  
东山小妹甚惊喜  忙把谷籽种上山
三年后打九担九  辛辛苦苦又三年  
收谷九百九十担  狗成他们救命伴
荒山野岭活下来  东山小妹喜开颜  
生儿育女繁后代  子子孙孙代代欢
他们活了百多岁  小狗亦活许多年  
直到老死埋山顶  建庙立碑作纪念
告诫后代不吃狗  瑶族禁规至今传

最佳新人

 楼主| 发表于 2021-9-19 15:40 | 显示全部楼层
第十六章  芙蓉国里尽朝晖
30     苏    仙    岭
* 苏仙岭上说苏仙
郴州东北五里处  有座山称苏仙岭  
原名叫作牛脾山  又将马岭山来称
后因苏耽修成仙  于是改名苏仙岭  
汉武帝时郴州城  东门外有一潘姓
姑娘吞食水仙萍  因而有孕坏名声  
远近人们都耻笑  伤风败俗不正经
爹娘把她赶出门  她就跑到山石洞  
不久生下一男婴  躲在凄风苦雨中
抱子痛哭放悲声  感动山神派奇兵  
白鹿哺乳给婴儿  仙鹤为之挡寒风
男婴长成俊少年  自己取名叫苏耽  
每天放牛又砍柴  供养母亲度华年
一天苏耽正放牛  忽一老者立面前  
鹤发童颜极慈祥  收他为徒仙术传
苏耽从此精医术  治病乡里人人赞  
潜心修炼终得道  骑鹤登仙升青天
留下宝匣赡养母  嘱其母亲在来年  
瘟疫流行用井水  橘叶为民病疫赶
人们念其功德大  山顶建起苏仙观  
据载其观建于唐  后来清代又重建
张学良曾软禁此  悲愤感慨留誓言  
长叫一声恨天低  大鹏有翅愁难展
现今苏仙观厅内  辟有屈将室纪念  
传说苏耽飞升后  他对母亲极思念
山上松树皆为之  枝叶伸向西南面  
苏岭云松望母松  排列石级道两边
一千七百六十级  白鹿洞至苏仙观  
苏耽曾化白鹤来  停于母故宅脊尖
顽童用弹弓射击  白鹤用爪写诗篇  
乡原一别来事非  甲子不记陵谷移
白骨蔽野青山旧  翘足高屋下见异  
我上苏耽弹我何  翻身云外返吾居
此诗后收古诗源  名人对此都有题  
道家还称苏仙岭  天下第十八福地
* 又一“三绝”留人间
古代书苑碑林中  记有许多三绝碑  
其中苏仙岭一个  着实令人叹观止  
三绝碑在白鹿洞  附近石壁上留迹  
高有五十二厘米  宽达四十六厘米
其字共计二一行  每行行书八个字  
碑旁说明知三绝  乃淮海词元章笔
苏轼跋语镌壁上  三位名家联手题  
北宋词人是秦观  其字少游号淮海
绍圣四年到此游  赋留踏莎行一词  
雾失楼台迷津度  桃源望断无寻处
可堪孤馆闭春寒  杜鹃声里斜阳暮  
驿寄梅花鱼传素  砌成此恨无重数
郴江幸自绕郴山  为谁流下潇湘去  
当时秦观受排斥  一再流放削官职
此次被放到郴州  雪上加霜踏死地  
多情秦观受屈辱  惆怅凄婉词中寄
据说长沙有歌姬  特别酷爱秦观词  
愿托终身随南迁  秦观即相赠此詞
但却没敢叫她随  三年之后秦病逝  
歌姬闻之悲痛极  以身殉情毅然死
苏轼为词作跋语  少游已矣何悲戚  
情深意切念秦观  苏门四学士之一   
苏轼赏识其文才  秦死令苏极痛惜  
宋代著名大书家  米芾之手元章笔
他与苏轼交往深  苏轼亲访到米宅  
米芾设宴来接风  二人饮酒又作字
米见秦词与苏跋  感慨良多即挥笔  
一并写下词与跋  字体流畅且秀丽
南宋咸淳第二年  郴州太守是邹恭  
命人将此词跋书  精心刻于苏仙岭
在旁刻字来说明  留下三绝世人惊
31       嘉          山
湘西澧县有嘉山  此山又称孟姜山  
传是孟姜女娘家  孟姜女祠在山巅
前面有个望夫台  偌大镜台在侧面  
皆为孟姜女遗迹  孟女故宅山麓前
* 孟姜女与范喜郎
孟姜女原本姓姜  她是当地大户家  
姜员外的独生女  掌上明珠一枝花
她小时候因父亲  与孟老倌把赌打  
喝酒输掉半个女  改姓孟姜认输啦
澧人喜认干女儿  据说起源由此发  
孟女丈夫范喜郎  本是外地一书生
当时秦皇修长城  范喜郎已被征用  
始皇见他很伶俐  让他骑马去督工
他骑御马满山跑  山路艰险日兼程  
劳累过度跑死马  躲至澧州来逃命
一天孟姜女独自  到后花园池塘中  
静静安然来洗澡  忽见水面有人影
原来正是范喜郎  躲避追捕而藏身  
惊恐扒在柳树上  孟女一见却钟情
决意与之结良缘  不想此事走路风  
有个老表欲娶她  急忙密报官府中
正值他们新婚夜  抓走范郎无踪影
* 孟姜竹  孟姜垸
范喜郎被抓走后  悲痛欲绝孟姜女  
饮食不思每一天  都到屋后山上去
带着石头一大块  垫在脚下望夫君  
日久变成大高台  后人称其望夫台
此台至今仍旧在  两个脚印深深踩  
即是孟女当年留  叶细如发孟姜竹
高台周围茂密生  也叫绣竹与丝竹  
传为孟女精诚化  每次都拄一枯竹
前来眺望将竹竿  随即插在高台处  
长年累月枯竹竿  竟被孟女泡泪珠
逐渐生根发新芽  长成茂盛大片竹  
它们害怕孟姜女  累伤身体难望夫
便用密叶挡视线  孟女望夫心急楚  
又不忍心扯竹叶  取下头上亮银簪  
来把叶子分细丝  透过缝隙再望远  
当晚竹叶全都变  变成细丝更好看
遇到狂风暴雨时  如泣如诉似悲叹  
后人纪念孟姜女  即把孟姜竹名唤
也有说是那片竹  孟女思夫刺绣变  
久盼不归孟姜女  决定千里去寻夫
她先来到洞庭湖  急得泪眼无法渡  
突然发现路旁边  一个茅屋无人住
屋里有个大脚盆  搬来当船将湖渡  
当她滑到湖心时  遇到鲢鱼精挡住
幸得白龙来相救  拦腰切断大嘉山  
半山压住鲢鱼精  留下刀削另半山
后人称它叫黄山  谢过白龙把路赶  
孟女终于到对岸  脚盆仍留湖里面
漂漂荡荡在湖里  最后沉到嘉山边  
一片绿洲后长出  就是现在孟姜垸
其状像似绣花鞋  垸中有个小河湾  
传说也是孟姜女  当时丢下花鞋变  
* 孟姜山  孟姜娘娘庙  
历经千辛和万苦  美女终于到长城  
修筑长城大工地  逢人便问丈夫情  
其夫下落无人知  观音娘娘来托梦  
一天夜里告知她  喜郎已死埋长城
尸骨已被秦始皇  筑在长城脚下擎  
观音赠给五彩线  移山填海一阵风
孟女甩起五彩线  推倒长城一大片  
找见范喜郎骸骨  悲愤伤心泪涟涟
然后孟女将丝线  分给修城众民伕  
顿使他们浑身劲  始皇闻之勃然怒
命人将丝线收缴  制成一根赶山鞭  
始皇随手一挥鞭  赶走身边一座山
山有孟范二人骨  一鞭赶它过江南  
飞过八百里洞庭  落到孟娘家澧县
就是现在孟姜山  一名又叫做嘉山  
也有说那长城是  孟姜女硬哭倒的
至今还有哭泉在  长城塌后露出来  
无数白骨令人怜  美女咬破她中指
鲜血滴于骨堆上  边哭边说看仔细  
如若不是我丈夫  鲜血顺着尸骨流
如若真是我丈夫  鲜血必然渗进骨  
找到丈夫尸骨后  就用包袱紧裹住
挂在伞把背身后  边哭边往故乡走  
因此澧县至今有  夫妻同行好风俗
丈夫必于妻子后  就会恩爱到白头  
没走多远孟姜女  始皇派兵就抓回
始皇见其面貌美  欲想收进正宫里  
坚决不从孟姜女  渺然心中生一计
对帝提出仨条件  一给范喜郎造墓  
高道高僧作道场  四十九天诵经书
二给范喜郎烧纸  一万担纸必须出  
三是文武众百官  全部戴孝老敬服
始皇与宰相李斯  当作孝子灵前守  
始皇一一都答应  烧纸钱时孟姜女
纵身跳进火堆里  观音娘娘超度去  
孟姜女她死以后  潼关给她修座墓
澧州人却不知道  她去寻夫何结果  
明代澧州出大官  尚书李如圭来坐
一次皇帝命令他  江堤一段要监修  
然而没法下堤角  只因这里江猪多
焦急之中得孟女  托梦授以妙计谋  
说是事成要为她  澧州建筑庙一座
以使她魂有所依  李尚书修好堤后  
就修孟姜娘娘庙  终使姜魂有依托


最佳新人

 楼主| 发表于 2021-9-23 15:32 | 显示全部楼层
第十六章  芙蓉国里尽朝晖
32     慈    氏    塔
岳阳城南慈氏塔  洞庭湖滨婷婷立  
北与岳阳楼呼应  西与君山遥对峙
塔为七级青砖砌  塔身高达三九米  
自下而上依次小  好似宝剑倒天立
亦如神鞭巍然耸  故而有人来附会  
此塔乃是按唐代  开国元勋尉迟恭
所使雌雄鞭模样  精心在此修筑成  
岳州府志早记载  慈氏塔为晋沙门
妙吉祥造立岳阳  后宋制置使孟珙  
修塔旁有孟珙像  古籍图经则云称
妙吉祥为唐代人  开元年间来此地  
谓有西方白龙孽  久则为患匿于此
最宜建塔以镇之  土人思言将塔立  
民间又有另一说  相传很早远古时
九嶷山上九金鸡  欲飞洞庭奋展翅  
不想洞庭湖太大  最小一只岳阳至
跌落湖边翅膀断  即在湖畔化石矶  
每到阴天刮风时  它就想借助风力
再振翅膀上天空  它每拍翅膀一次  
湖上掀起大风浪  搅得船毁人亡弃
人们遂建塔镇之  另外八只亦坠地  
变作长江沿岸的  三叉矶与道陵矶
刘公临湘怀山矶  鱼矶阳罗道人矶  
塔名来由亦两说  一说慈氏指弥勒
弥勒梵文意为慈  当年塔旁慈氏寺  
所供佛像即弥勒  一说慈氏乃当地
一位寡妇倾其家  捐助建塔无人比  
独生女儿身殉塔  故将塔名冠慈氏
人们将她塑金身  曾经供于慈氏寺  
该塔屡毁且屡建  今塔南宋孟珙立
塔前石碑毁战火  塔檐长满草木棘  
燕雀绕塔呢喃叫  此塔古朴更多姿
33      桃     花     源
* 《桃花源记》与桃花源
湖南著名风景区  桃花源在桃源县  
史载原名乌头村  易名著名一根源
都与东晋大诗人  桃花源记密相关
(1)一篇神奇文
东晋诗人陶渊明  一千五百多年前  
桃花源记笔下出  脍炙人口著名篇
晋太元中武陵人  捕鱼为业缘溪行  
忘路忽逢桃花林  芳草鲜美尽落英
夹岸桃林无杂树  渔人甚异复前行  
林尽水源便一山  山有小口便舍船
初入极狭才通人  复行数步开豁然  
土地平旷屋舍俨  美池桑竹又良田
阡陌交通鸡犬闻  往来种作男女欢  
衣著大方悉外人  黄发垂髫乐怡然
看见渔人乃大惊  问所从来具答全  
便要回家设酒食  村中闻说俱来唤  
自云先世避秦乱  率妻子邑人来边  
来此绝境不复出  遂与外人间隔断
问其今日上何世  不知魏晋与西汉  
此人一一为具言  所见所闻皆叹惋
余人各复延其家  皆出酒食热情款  
停住数日后辞去  此中人语不足谈
既出得船复向路  处处志之不必言  
及至郡下诣太守  太守随即将人遣
寻向所志随其往  不复得路遂迷眼  
南阳刘子骥高士  闻之亲往去查探
并无结果寻病终  后遂无人再探看  
与此同时还写诗  桃花源诗纯五言
一曰贏氏乱天际  二曰贤者避其世  
三曰黄绮之商山  四曰伊人亦云逝
五曰往复浸复湮  六曰来径遂芜废  
七曰相命肆农耕  八曰日入从所憩
九曰桑竹垂余荫  十曰菽稷随时艺  
十一春蚕收长丝  十二秋熟靡王税
十三荒路暧交通  十四鸡犬互鸣吠  
十五俎豆犹古法  十六衣裳无新制
十七童孺纵行歌  十八斑白欢游诣  
十九草荣识节和  二十木衰知风厉
二一虽无纪历志  二二四时自成岁  
二三怡然有余乐  二四于何劳智慧
二五奇踪隠五百  二六一朝敞神界  
二七淳薄既异源  二八旋复还幽蔽
二九借问游方士  三十焉测尘嚣外  
三一愿言蹑轻风  三二高举寻吾契
诗人奇文与诗作  描绘田园理想国  
日出而作日入息  没有剥削和压迫
虚构理想陶渊明  写作原因有许多  
他本陶侃之曾孙  亦曾立志效祖国
仕途经历过一段  现实使他大打折  
不为五斗米折腰  去官归田应诏躲
向往远古羲皇时  衣食无忧最快活  
更爱庄子与列子  无君无父理想国
直接因由汉末后  战乱频发苦百姓  
人们远逃离尘世  自行集结归大姓
据险自卫筑堡垒  三国田畴最有名  
曾在京东盘山上  带领宗族尽躬耕
百姓归之数年间  五千余家齐共鸣  
道不拾移不闭户  北方乌鲜来进贡
袁绍父子诏不就  后愤乌丸来掠境  
乃随曹操征乌丸  曹操欲将侯爵封
田畴婉拒不接受  卢龙之塞岂可卖  
以易赏禄我不干  乾隆盘山写赞诗
田畴不卖卢龙塞  李靖空余舞剑台  
渊明亦有拟古诗  称赞田畴抒情怀
一曰闻有田子春  二曰节义为士雄  
直接启示陶渊明  构想桃花源仙境
(2)几多桃花源
桃花源记与诗文  普遍共鸣后世人  
超凡脱俗神仙境  触使人们去追寻
它的原形在何处  千古之谜说纷纭  
有说庐山山谷里  或在田畴卢龙寨
直至新近有人提  应在当今黄山市  
即是安徽古徽州  黟县陶家柴桑地
黟县有座武陵岭  并有武陵村之记  
据明徽州府志载  陶渊明曾直称之
黟人即为武陵人  恰好应桃花源记  
黟县还有小盆地  九十一平方公里
历代文人都称它  旧秦村与桃花源  
环境酷似桃花源  外人进入并不难
须沿一条章水溪  来到漁停绝壁边  
绝壁下有桃源洞  过洞盆地即可见
豁然开朗之景象  恬静美好桃花源  
至今桃源洞一带  仍有陶氏后裔在
陶氏宗谱近发现  证明他们始祖是  
渊明裔孙陶庚四  认为陶渊明所记
湖南桃源桃花源  古今地名大辞典  
即持此说有两条  桃花源与桃花山
桃源县旧属荆州  曾祖陶侃做过官  
渊明从小可知道  美丽去处桃花源
(3)牛郎织女与桃花源
面临湘江桃花源  背依群峰绝安然  
进入其内如仙境  世外桃源令人赞
走过桃花源牌坊  即是桃花溪潺潺  
缘溪而行周围是  大片桃林芳草鲜
中无杂树桃林美  落英缤纷煞好看  
林深处有穷林桥  过桥不远即可见
秦人古洞迎面立  进洞行数十步远  
豁然开朗映眼前  土地平旷千丘田
屋舍俨然豁然轩  千秋池旁延至馆  
筵请武陵渔人处  是为昔日来避乱
还说的确是秦人  最早落脚在桃源  
为逃秦皇抓民伕  李立郭嫂来避难
和位失儿老妈妈  在此组成新家园  
李立郭嫂育儿女  渐成村落代相传
三姓组成三合村  村名很快传得远  
这里自然风景区  早在汉代即流传
晋又始建桃川宫  人文景致很可观  
北周时认陶公记  易名称为桃花源
并按作家文意建  经营建筑名声远  
至唐就已开辟成  桃源县至水心岩
行程四十多公里  游览景区桃花源  
及宋巨大建筑群  沅江畔到桃花山
可惜元末毁于火  明洪武初得复建  
明末又被大火毁  直到清代光绪间
桃源县令余良栋  靖节祠先重修建  
沿山重配置亭阁  问津亭与延至馆
穷林桥和水源亭  高举阁与豁然轩  
寻契亭与即出亭  向路桥等嘉景点
皆按桃花源记命  其貌保存至今天  
该地缘何如此美  牛郎织女密相关
织女原是天仙女  羡慕人间私下凡  
嫁给牛郎相恩爱  男耕女织建家园
王母娘娘得知后  派遣天兵到人间  
捉拿织女回天庭  牛郎闻讯急追赶
踏着织女慧云路  快追到时竟突然  
王母娘娘用玉簪  划条银河荡空间
牛郎织女隔两岸  每年只能见一面  
只在农历七月七  喜鹊搭桥才相见
织女被罚在天庭  织布日夜都想念  
心想彼岸之牛郎  活受折磨苦不堪
不如让他回人间  然而人间已多难  
租重税多压在头  牛郎还是苦难言
七衣仙女来解难  劝她织一幅锦缎  
再叫牛郎带回去  锦缎美景绣地面
织女潜心日夜织  织上绿竹与青山  
花鸟村庄和良田  为防此地被发现
七衣仙女帮织女  织起山洞用黑线  
仙境都罩在洞里  只留狭口露外面
锦缎织完正好是  七月初六之夜晚  
为防意外喜鹊们  搭起鹊桥银河连
谁知织女刚上桥  就听身后有人喊  
王母娘娘冷笑声  织女吓得手打颤
锦缎还没来得及  交给牛郎手里边  
飘落在地即成为  人间仙境桃花源


最佳新人

 楼主| 发表于 2021-9-27 15:34 | 显示全部楼层

第十六章 芙蓉国里尽朝晖
33    桃    花    源
* 桃花源内八景
(1)烂  船  洲
桃花源之山门外  濒临沅江黄闻山  
石壁之下有小洲  其形恰如一小船
此处即是烂船洲  有一山洞在洲边  
早先进洞刻直通  遇仙桥入秦人洞
桃源后洞成其名  桃源旧志有记称  
烂船洲作缆船洲  渔郎缆船入其洞
流俗相传渔郎返  至此寻船船已烂  
故名又叫烂船洲  渔郎何人有闻传
有人说是武陵人  桃源洞口他发现  
其人名叫黄道真  在此结缆去寻源
故名称为缆船洲  他出来时船已烂  
故而又名烂船洲  出来之后闻不惯
人间烟火难适应  欲要重返桃花源  
无处问津便隐居  洲旁山洞度余年
又说渔郎是王质  比黄更早来桃源  
一天他和老母亲  行船至此就发现
壁下有洞便进去  借火为炊作米饭  
他至一座石桥上  两翁对弈驻足看
一局为终猛想起  做饭犒母即回还  
回身出洞茫茫然  船与老母皆不见
借问乡民才醒悟  时间已过六十年  
母亲早故船亦烂  王质唏嘘摇头叹
真是山中方七日  转眼世上已千年  
遂名此洲烂船洲  动人故事至今传
(2)  桃    花    溪
烂船洲口有溪流  桃林夹岸若云霞  
暮春时节桃花落  溪水尽红浮落花
因此美名桃花溪  风韵犹存传佳话  
传说织女送牛郎  织锦并没绣桃花
桃树原是孙悟空  在蟠桃园偷吃下  
吃剩桃核扔这里  长出桃树纯虚话
桃花源志确载有  含辛茹苦种桃人  
明代道人曾世显  慕名前来最用心
见此桃树并不多  有负桃花源盛名  
对面山上结草庐  日种桃树夜读经
一天夜间虎咆哮  突入他却无震惊  
依旧诵经又冥想  虎为其友世人敬
多年辛苦种桃树  五千四百八十株  
苦心经营四三年  武当行宫又修复
曾世显后又羽化  人们誉之桃道人  
立了元岳行宫碑  铭刻种桃世人钦
桃源秀才鲁文悲  曾以诗吊同代人  
种桃道士归何处  曾种溪桃作主来
今日有桃君不见  桃开依旧见君回
(3)  遇    仙    桥
秦人洞下桃花溪  横跨一座遇仙桥  
桥上浓荫有木屋  明天启年间建好
后来几经又修葺  桥头棋盘设得巧  
原为仙人对弈处  当年王质在此瞧
桥上有联写得妙  紧扣地名抓人心  
将人引入仙境里  扑朔迷离倍亲近
明前此处没木屋  三块危石叠此处  
桥头立有一石碑  桃花源记刻清楚
当年织女送牛郎  织锦落地成仙境  
恰被收回王母娘  怒对喜鹊下指令
偷架鹊桥两姐妹  前往看守不许动  
不准任何人进入  忠于职守护美景
喜鹊姐妹非等闲  喜鹊姐姐千里眼  
喜鹊妹妹顺风耳  一天姐姐忽发现
千里之外庐山下  老者忙写草屋间  
白发苍苍陶渊明  描写守地桃花源
姐两顿时惊失色  决计去叼文章还  
免得此地保不住  绝不叫他往外传
她们飞到庐山时  陶老刚写到契字  
喜鹊突然将纸叼  陶老慌忙去抢纸
只是撕下一个角  喜鹊姐妹急飞回  
累了就停下歇息  文章平铺光滑石
歇足叼起再飞奔  这样一共歇九次  
回到家时将文章  放于光滑石板上
过了一会才发现  文章已印石板上  
他们一下傻了眼  路上九次晒文章
岂不印下九篇文  原路寻找急得慌  
结果一块没找着  桃花源记得张扬
最后印成碑文后  立在这里叙端详  
碑文右角缺一块  契字差捺不成样
直至风化又倒塌  后人重刻才补上  
何时取名遇仙桥  无从考查只听讲
那是桥下雾翻滚  桥身如浮云海上  
仙人棋几在桥头  可弈可趺竞自由
上方秦人古洞中  仙乐之声响悠悠  
吴飞舸写桃花源  遇仙除王质还有
桃花姑娘和瞿童  姑娘住在桃花村  
相依为命与母亲  姑娘美丽吸引人
村里财主垂涎流  强逼桃花抵债深  
桃花携母奔桃源  刚到桥头难脱身
财主打手已追到  千钧一发难找寻  
老者扯草变大蛇  横卧桥面来阻隔
然后伸指开石壁  桃花母女进洞躲  
桃花母女进洞后  开门石壁轰然合
石壁长长大裂痕  至今看见沧桑夺  
关于瞿童遇仙事  将在摩顶松来说
(4)秦人洞
秦人洞又桃源洞  就在遇仙桥不远  
地处桃花潭上方  洞较狭小通过难
两人洞里来相遇  需要侧身过安然  
洞内透光过此洞  豁见仙境桃花源
武陵渔人舍船处  桃花源记此洞传  
据考此洞后人设  原洞则在山坳间
就在下方数十步  桃花源志云洞关  
往岁郭公游于此  仙童持稥出洞见
随即乘云冉冉去  此真仙境郭公叹  
不当为凡人污渎  遂以石门固其关
桃源仙境从此后  与世隔绝难相见  
其后欲砸石门者  接二连三有多男
有位后生叫陈碧  立志为民心意坚  
耗尽青春开石门  最后累死洞门前
躯体变作桃树干  热血染的桃花鲜  
灿烂如霞碧桃花  红红火火开洞前
也有利欲熏心者  姓孙县爷欲成仙  
调动大批人打洞  结果被冰雹砸烂
统统死在岩缝里  天长日久变石峦  
被人凿成长石凳  置于秦人洞门前
还有文武两状元  同时都想来霸占  
福地仙境桃花源  各带一队人马现
坐骑到界就后退  回头倒行无法占  
他们都未进仙境  留下笑柄成美谈
烈马回头倒马坡  两个美称至今传  
石门至今仍禁闭  劈开真面目难辨
秦人洞下桃花潭  传说原来水很浅  
潭水浑浊不清澈  一只灵龟不简单
身背鳞片清污泥  头上小口吸污水  
吐出清水桃花瓣  小谭清澈又靓丽
县令所书桃花潭  隶书大字刻石壁  
上方洞口有瀑布  飞流直下潭水里
桃花溪即源于此  潭前水源亭取意  
林尽水源亭有联  上下共计二十字
上联曰洞辟几时  接问桃花而不语  
下联曰亭蹲一角  接对潭水以怀情
拟人赋洞亭生命  使人更添探密兴
(5)空心杉  摩顶松
桃花源内八景中  另四都在桃川宫  
该宫始建于晋代  历史最久规模宏
至宋代时有观殿  四十八座很可观  
观观相接迎不暇  回廊转曲更好看
山门亦有四八座  佳致碑到黄闻山  
宫中有道也有佛  确曾热闹不少年
唯余一座炼丹台  不见当年紅紫烟  
离台不远有池塘  炼丹道人再不见
前来洗鼎煮茗茶  所幸另外两景观  
空心杉与摩顶松  迎接游客婷婷站
宫门两旁空心杉  两树相望似门栏  
主干枝桠叶皆空  故而得名空心杉
两株古杉有来历  系自老杉古蔸间  
萌芽而生有记载  毁于元末老古杉
腹内空旷可围坐  数百号人来游玩  
或置方桌数十张  棋手对弈只等闲
风雨沧桑数百年  吕洞宾曾有诗颂  
古木槎牙树底空  学仙游子坐空中  
自从白月飞升去  几度寒鴉噪晚风  
两杉不及老杉高  却亦苍劲显生命
一株虽被雷劈半  却仍枝繁叶茂盛  
另株古杉空腹里  一株小衫又孕生
游人学者多探求  这些古杉何以空  
多方尚未得其源  民间传说倒生动
喜鹊姐妹因过失  未能守住桃花源  
王母娘娘严责罚  罚坐天牢严看管
关押七七四九天  期满返回惹祸端  
铁杉仙子帮她们  啄得铁杉种子献
准备种在桃花源  又被王母娘发现  
抢去一下挤出核  所以长出空心杉
桃花山上摩顶松  顶天立地错根盘  
明代即有诗赞颂  历经沧桑至今传
髥影苍苍一站翁  顶摩千载走虬龙  
婆娑独抱烟霞老  或恐前身上赤松
传说唐代有瞿童  即由此树飞天升  
仙人指点遇仙桥  瞿童仁善心又诚  
得到飞升天空时  师兄齐聚树下敬  
求其留个纪念物  他脱道鞋往下扔
打折树尖鞋子落  上去就能摸树顶  
便称之为摩顶松  道鞋落地在山坡
打出一丘鞋状田  成为靴丘俗话说  
当地常称鞋为靴  神州方言就是多
                 

最佳新人

 楼主| 发表于 2021-10-2 15:19 | 显示全部楼层
第十六章  芙蓉国里尽朝晖
33    桃    花    源
* 八景以外尚有景
桃花源内景观多  除了内八景以外  
还有菊圃方竹亭  著名景点喜人怀
(1)   菊        圃
桃花源早有菊圃  纪念陶渊明而建  
对菊陶渊明则是  赏识钟情知己般
他愿远离尘世间  终日与菊乐相伴  
故曰采菊东篱下  遂之悠然见南山
菊的情操与品格  他打心眼里称赞  
唯菊怀此贞秀姿  独自卓为霜下杰
因此红楼梦黛玉  深情写出咏菊诗  
一从陶令评章后  千古高风说到今
故而桃花源很早  就将美丽菊圃亲  
青砖建筑祠堂式  外种菊花数十种
楠竹为篱圈周围  以寓东篱意义明  
赏菊题诗供游人  在此领略陶公情
近年重建现菊圃  范围扩大更威风  
门口建有清水池  红鲤戏水池内涌
喷泉吐珠增情趣  曲拱石桥气势雄  
陶公石雕圃中立  后刻采菊东篱诗
圃内又辟陈列馆  桃源文物来展示  
菊圃之后有碑廊  集中名家咏题词
古代近代多名人  游览桃源留墨迹  
(2)   方    竹    亭
菊圃不远方竹亭  明代始建建筑物  
桃花源内最古老  历经百年风和雨
八面八角与四窗  体态浑厚三门居  
风姿依旧古色颜  石碑林立在亭前
碑文剥落多难辨  几分古意更增添  
亭因四周多方竹  颇富寓意有闻传
明代有一对夫妇  在此结庐育儿男  
父亲望子成龙急  将儿紧关屋里面
读书练字很刻苦  母亲则恐儿被关  
呆头呆脑就坏了  丈夫一走她就变
把儿放出尽兴玩  丈夫回来她就唤  
好话应付袒护儿  独儿贪玩无进展
时光飞逝儿渐大  父亲决定亲自看  
儿子写字怎么样  又将儿子屋内关
儿急抓耳又挠腮  没写一字满头汗  
倒将圆笔一只只  统统削成方杆杆
父亲进门看傻眼  气将笔杆扔外面  
笔杆落地即刻变  变作方竹一大片
父亲感慨万千说  我们仙土桃花源  
笔落地上长竹子  好好读书非等闲
妻子听了直叹息  决不再将儿子惯  
孩儿发愤苦读书  后来科举成状元
感激桃源养育恩  方竹亭子从此建  
方竹因是笔杆变  至今粗细像笔杆
(3)   桃    花    观
源内主建桃花观  位于桃花山主峰  
建观时得仙人助  因此桃花观得名
其观分为三部分  山门前厅和正厅  
山门两侧有对联  这里特色即点明
上联曰秦时明月  下联曰洞口桃花  
两株老态罗汉松  相似夫妻诉衷情
屹立前厅之两侧  桃花石碑居正中  
质地细腻色彩艳  恰似桃花映日红
传说当年乖妹子  所画桃花融岩成  
石碑正反两个面  福寿二字分别镌
人谓眼观之得福  手拂增寿数十年  
故有甚多游览者  在此留影而忘返
正厅古朴又淡雅  纪念陶渊明而建  
旧称古瘾君子堂  后曾改为观音堂
供奉观世音菩萨  手持净瓶柳枝扬  
据说观音显过灵  桃花观里买菜童
常受大师父虐待  一天大师父发横  
饭熟才叫买菜童  前往十里外县城
买回豆腐来做菜  急得乱转买菜童  
观音让他循堂前  马上踩住葡萄藤
飘然而起速进城  买回豆腐一阵风  
大师父刚刚倒油  没有难住买菜童
那株葡萄至今在  只是静长不显灵  
桃花观右蹑风亭  桃花源诗取其名
有曰愿言蹑轻风  石碑婷婷正面立  
洞天一品碑上镌  碑之两侧及亭外
游廊墙壁嵌刻有  李白陆游等题诗  
咏叹仙境桃花源  琳琅满目游人喜
观左侧有探月亭  取名刘禹锡诗篇  
十五夜桃源玩月  尘中见月心亦闲
况是清秋仙府间  观月佳处在此观
(4)千丘田  御碑亭
秦人古洞开朗处  豁然有个小盆地  
三座青山来环抱  梯田层层错落致
便是秦人千丘田  传说桃花源早时  
有个孩子在洞前  拾五颗仙稻种子
仙翁领他种下地  刹那之间出奇迹  
长出五颗禾苗苗  结出一千粒种子
眼前一千丘小田  正好千人居村里  
一人正管一丘田  耕耘播种抢农时
仙稻一月一成熟  结不是谷而是米  
一粒米煮一碗饭  后来皇上闻此事
派人过来夺仙米  仙翁马上叹口气  
翻手收回了仙米  仙米再不生此地
千丘田旁千秋池  御碑亭在池中立  
桃花石碑亭内竖  上刻乾隆皇帝诗
他所题诗有二首  拟送不复有情意  
君有家乡君自归  来路去路两杳渺
送君还复闭洞天  洞里花香春浩浩  
风流天子爱桃源  人间仙境真美好
他为渔人而惋惜  洞天复闭去不了


最佳新人

 楼主| 发表于 2021-10-6 14:54 | 显示全部楼层
第十六章  芙蓉国里尽朝晖
33     桃    花    源
* 桃花源外八景
古人游览桃花源  均走水路来游历  
山明水秀风光艳  沅水溯上三十里
桃花源有外八景  只有一处难寻迹   
(1)潼 舫 晚 渡
潼舫即是潼舫洲  位于县东烟溪口  
隐现沅江碧波中  其洲形状似小舟
每当夕阳西下时  金光四射映小洲  
璀璨夺目令人惊  仿佛黄金铺满洲
此事泊舟在其旁  欢歌笑语阵阵有  
现代科学看金光  夕阳照在对崖上
反射照水又折射  两光交织成金光  
语声则是沅江水  拂揉洲岸发回响
民间传说却称奇  黄沙村有大财主  
偶得这里一仙桃  放在筐里来摆渡
时值傍晚想吃饭  仙桃一转饭菜出  
财主吃罢欲睡觉  桃又转出一床铺
吃饱躺够他又想  黄金满船马上出  
仙桃开转嘻嘻笑  黄金果然呼呼出
最后财主带小船  全部沉入江里头  
于是这里有船洲  夕阳西下金色稠
嘻声笑语一阵阵  小洲故名潼舫洲
(2)漳 江 夜 月
漳江即为潼江阁  漳江沅江汇合处  
其阁始建年不详  清代曾几次重修
后因白蚁危害大  一九六八年拆除  
当年这里有奇景  不论初一与十五
江底都会有月光  且从月升到月落  
天上明月何位置  江中月亮总眷顾
紧嵌阁窗倒影中  似对情侣相拥护  
眷恋难舍影不离  明人罗天纯有诗
澄波千顷绝尘埃  唱晚渔舟收钓回  
素魄莫愁天上尽  清辉还自水中来
如此奇观民间传  鲁班设计出奇迹  
相传造阁鲁班来  帮忙将针闩砍制
立屋那日悄然去  掌墨师傅干着急  
待阁立完最后层  成形木料都用完
唯余一根木针闩  掌墨师傅把人喊  
阁上阁下到处找  最后终于才发现
临江柱头榫与橓  忘记凿出针闩眼  
掌墨师傅马上凿  坐在筐里半空悬
江水滔滔竹筐晃  直到天黑未凿完  
正欲掌灯忽看见  天空飘落星光点
落窗变作圆灯笼  师傅七天没合眼  
针闩插好才罢手  竹筐叫人放地面
师傅落地仰头看  灯笼还在窗上边  
再也不敢上去取  灯窗日夜都相伴
变作明月映江中  夜夜相偎阁窗影  
奇观乃是漳江阁  建造者智慧结晶
其阁造为六角形  三面临水有倒影  
无论夜月在何方  总有月影留水中
(3)浔 阳 古 寺
浔阳古寺在桃源  县城对岸沅水南  
有人推测其命名  纪念陶渊明有关
陶为浔阳柴桑人  古寺系一建筑群  
厅堂三进厢房连  始建年代无处寻
浔阳古寺久荒凉  宋代高士诗句云  
可知宋前即荒废  别有滋味感人深
桃源县志有记述  浔阳古寺废已久  
每当烟雨薄暮时  犹闻钟声响悠悠
明代阙文留诗篇  浔阳闻鈡发感叹  
鹿死灰寒鼎再迁  兴亡独卧此长年
纵横铁马金戈世  不改清音落鹤田  
一盏佛灯犹未灭  成为桃源名景观
乾隆年间寺重建  香火鼎盛一度现  
当时寺中有一奇  桃源县志记得全
寺中有井井中有  龙泉剑光映青天  
如星如月常夜出  上逼云霄银光闪
一九七四年寺毁  唯余一副柱楹联  
灯落云霄璃色焕  钟鸣烟雨偈音长
权供游人去追寻  昔日古寺何沧桑
(4)菉 萝 晴 画
沅江之畔菉萝峰  菉萝晴画是奇观  
黑色陡峭峰壁上  白线全景桃花源
亭台楼阁错落致  桃竹古洞物俱全  
画图全是白线条  无雕无墨很自然
细雨迷蒙更奇异  似有晴色铺画面  
如在阳光沐浴中  菉萝晴画美无限
桃源县志有记载  景观成因菉萝山  
峭岩削立具画理  雨时常有晴色现
民间传说古时候  此地有个菉萝村  
村里樵夫很善良  妻子却对他凶狠
有位和尚同情他  将他引出苦家门  
令他板壁作画图  刚刚画好岩洞门
石门随即轰然开  和尚樵夫齐纵身  
他们进到洞里面  樵夫之妻气瞪眼
因她打点家里活  被关门外误时间  
气得扯下黑罗裙  拼命擦拭画壁板
不料白光一忽闪  图画印在罗裙面  
她更恼怒提罗裙  去到江里来洗涮
江水都被染绿了  图画越洗越鲜艳  
索性就将罗裙扔  借着风势飘向山
菉萝峰壁白光闪  罗裙沾上菉萝山  
图画清楚印峰壁  全图美景桃花源
(5)楚 山 春 晓
楚山紧邻桃花源  每当冬末春初来  
万山尚未苏醒时  楚山盎然起春意
万木萧条唯楚山  花木先发真稀奇  
原来这里有故事  每年这里立春时
美丽春姑都来此  欣然报告春信息  
冰雪马上就融化  烂漫山花开满地
这年冰龙太子来  求婚春姑不同意
太子疯狂将春姑  锁进遥远山洞里
立春好久桃花村  冰雪皑皑封大地  
村里楚哥下决心  立志去找春姑回
历经千辛与万苦  来到太子山洞里  
用酒灌醉冰太子  救出春姑心中喜
一路背着春姑跑  飞红点翠走得急  
然而刚到桃花村  楚哥跑急却累死
人们沉痛给楚哥  垒起土坟高高立  
名为楚山自此后  春姑每年都来此
最早看望哭楚哥  此地最早蒙春意
(6)梅 溪 烟 雨
楚山南边二公里  水流潺潺是梅溪  
通向沅水悠悠流  每当烟雨迷蒙时
仿佛面纱蒙一层  非雾非烟极雅致  
似乎梅花朵朵开  伴着香气四处溢
云雾何来绽梅花  当地传说妙故事  
此地有个彭七郎  一天上山打猎时
救起怀孕梅花鹿  花鹿生个血球子  
化成一株梅花树  赠给七郎作纪念
他将梅树栽屋前  挖溪引水勤浇灌  
梅树很快花似锦  花开满树放香气
人们望望这株树  一天疲劳全抖去  
如若闻闻其香气  病痛便不治而愈
桃源县爷闻此事  便带衙役来索取  
这天烟雨蒙蒙起  树被挖出飘然起
一直融进雨云里  此后每逢下雨时  
小溪上空现梅花  冷香飘落很奇异
人们纪念彭七郎  把此小溪称梅溪  
(7)白 马 雪 涛
白马雪涛白马渡  桃源对面沅江边  
仿佛骏马奋蹄飞  水流湍急浪涛卷
民间传说此骏马  武陵太守坐下骑  
后唐梁嵩南平人  桃源县志早载记
梁嵩爱民如父母  得知母病辞官回  
人们挥泪来相送  心急如焚桥头至
不见渡船却看见  百姓蜂拥来送别  
梁嵩顿时泪满面  挥手致谢暖心里
然后策马踏波去  及至对岸呼声急  
百姓哭喊不绝耳  便将白马相赠予
白马转身跑回去  跑得过猛损了力  
慢慢沉进沅江底  从此这里出奇迹
白马雪涛现奇观  于是江边麻古石  
其上端俨雕凿出  拨马削涛四大字
并将梁嵩流泪桥  冠名思乡桥祭祀  
  

最佳新人

 楼主| 发表于 2021-10-8 15:08 | 显示全部楼层
第十六章  芙蓉国里尽朝晖
33     桃    花    源
* 胜景更在八景外
桃花源外有胜景  镶嵌青山绿水间  
伏波洞宫马玉溪  以及七星洞景观
(1)伏波洞  马王溪  伏波宫
马援遗迹有三景  伏波洞与伏波宫  
还有一个马王溪  东汉初期籍茂陵
汉中太守新莽末  继归刘秀灭隗嚣  
后任陇西之太守  建武十七年来到
伏波将军肩上扛  新息侯封头顶罩  
数年之后又率军  进击武陵五溪蛮
病死军中实可叹  伏波洞在桃源县  
城南六十里地处  凿以避暑且歇闲
桃花源志有记载  武陵蛮寇临其沅  
马援挥兵来进击  壶头贼乘高守险
会暑盛援亦中病  穿石为室避气炎  
民间传说马援病  不愿进村扰百姓
亦不忍心遭风景  养病避暑凿石洞  
令兵沿山脚扎营  秋毫无犯众百姓
吃水不挑百姓井  马援稍愈即行动  
亲到小溪去挑水  村中百姓大感动
有位老妈献秘方  祖传治瘟用生姜  
还有生米生茶叶  三样混合擂制浆
冲以沸水当茶饮  军中病情大变样  
此后桃花源一带  擂茶习俗喝经常
风味独特擂制茶  延至馆中可品尝  
马援离开百姓念  思之不已将石洞
改名称作伏波洞  小溪马王溪冠名  
马援病死壶头山  乌头村民皆悲痛
白布蒙首致哀伤  庙宇建在伏波洞  
取名叫作伏波宫  马援夫妇塑像供
声腾东汉冠三辅  避暑南天第一峰  
宫外对联写得棒  避暑胜地扬名声  
(2)  七   星   洞
居于湘西乌头村  交通要道地势险  
当年诸葛夺四川  率兵过此讨南蛮
据说扎营未稳时  南蛮进攻到营前  
闻知情报诸葛亮  察看地形独上山
即将壮士分七队  皆持铁锤与钢钎  
沅江对岸峭壁上  凿洞限完日落前
长宽一丈深五尺  七个洞成在傍晚  
亮命士兵于洞外  扯旗洞内将灯点
然后将兵带江中  隐蔽扎营荒洲前  
半夜时分敌兵至  七堆火光亮闪闪
以为诸葛亮营盘  蜂拥前行至江边  
人马迅疾控不住  无数人马被水淹
诸葛趁机挥兵杀  南蛮兵马一举歼  
诸葛功绩后人念  七个石洞将名唤
人们称为七星洞  峭壁巍然矗江畔  
荒洲名为营盘洲  美丽静卧沅江面
* “都是名山知己”
人间仙境桃花源  文人结下不解缘  
建筑幽雅桃花观  中厅嵌有一长联
两联六十六个字  概括名人题咏篇  
名山知己留诗文  三十洞别有一天
王维十九桃源行  浪漫描绘赋诗云  
渔舟逐水爱山春  两岸桃花夹去津
坐看红树不知远  行尽青溪不见人  
当时只记入山深  青溪几曲到云林
春来遍是桃花水  不辨仙源何处寻  
李白流放经此地  诗仙足迹写得真
露湿烟浓草色新  一番流水满溪春  
可怜渔父重来日  只见桃花不见人
昔日狂秦事可嗟  直驱鸡犬入桃花  
至今不出烟溪口  万古潺湲一水斜
还有韩愈桃源图  昌黎之歌传天下  
种桃处处惟开花  川原远近蒸红霞
韩愈并未到桃源  描绘桃源特色佳  
看到挚友刘禹锡  赠给桃源画而发
武陵期间刘禹锡  常到桃源来散心  
发现附近钱势者  欲占宝地很气愤
便在山边大石上  疾书四字警后人  
桃源佳致带落款  刘禹锡题写得真
錾成石碑立入口  从此无人敢邪念  
此碑今犹立如初  壮志当酬山水间
禹锡未曾忘韩愈  写罢桃源行诗篇  
激情难抑又泼墨  作画赠送桃花源
韩刘诗画相和美  壮阔美丽红霞看  
另外还有王安石  苏轼等等留诗篇
增添光彩桃花源  人们后将桃花山  
渊明祠改集贤祠  名山知己一堂欢


最佳新人

 楼主| 发表于 2021-10-11 15:40 | 显示全部楼层
第十六章 芙蓉国里尽朝晖
34      张    家    界
*  张家界探“闺”
武陵山中张家界  幽谷之中一盆地  
八十年代游人来  养在深闺人未识
恰到好处一界字  转身进界出神奇  
拔地奇峰迎不暇  参天翠壁耸天立
无限风光张家界  谁不陶醉仙境里  
早在四千多年前  人类在此繁衍起
夏称布衣荒服地  秦代属于慈姑县  
汉属武陵郡充县  后属澧州慈利县
今日属于大庸市  历史无有统名冠  
只列一地和一景  野史方志里多见
清代人们常以为  泛指此地青岩山  
当地山民居其地  不知其名多习惯
百丈峡至黄狮寨  人们称作青岩山  
板桥直至锣鼓塌  就把张家界来唤
另一带称马鬃岭  黄狮寨至朝天观  
后划张家界管辖  正是一九四九年
后来这里建农场  直至一九八二年  
正式命名第一个  国家森林大公园
(1)山界“钟馗” 湘西“野妹”
张家界在历史上  官方典籍名份无  
方志野史有记载  明代慈利县志出
记载张家界风光  成为第一部志书  
清代开始有名气  诗人游览吟诗留
民国学者吴恭亨  编写慈利县志书  
总体评价张家界  崇峦大谷连县数
在县西北五十里  盖谓赤县之奥区  
有人称之张家界  一身兼有黄山奇
泰山之雄华山险  又具桂林山水秀  
游人来到张家界  叹为观止情难酬
三山五岳堪比美  华夏风光第一流  
踏遍名山千万座  方到天涯绝妙处
张家界美在于它  毫无雕饰极朴素  
当年画家吴冠中  发现这颗美明珠
乱石坎坷溪流折  健美独具似村姑  
称它山界之钟馗  变幻莫测奇景矗
犹似湘西野妹子  赤脚背篓显婆娑  
这里原是汪洋海  海边沉积石英岩
地壳运动很复杂  流水切割腐蚀全  
形成峪谷之地貌  沟壑纵横奇峰险
景物安排井有条  鬼斧神工大自然  
似仙似兔似情侣  山体造型极浪漫
绝妙今在似不似  超级石雕展览馆  
这里山奇水亦奇  五条小溪展风姿
其界久旱不断流  并且久雨水碧绿  
瀑布飞流动心魄  潭水静谧清见底
溪水九曲带折回  优雅妩媚更多姿  
这里无山不长树  峰腰爬满青藤蒺
高险崖壁石峰中  古藤树木翠欲滴  
峰顶绿树起婆娑  挺拔石峰增活力
(2)万梓千椆  奇花异草
深山荒野张家界  自古不为外界知  
千椆万梓八百杉  原始森林到处是
奇花异草遍地长  珍禽异兽处处抵  
现今世界五大科  都来落户张家界
林木种类比欧洲  整个所有一倍多  
这里环境极特殊  寒带亚寒带很阔
植物均能生长好  北方雪松与冷杉  
香果以及铁尖杉  还有南方红豆杉
毛红椿与白兰花  珙桐银杏长似仙  
还有滇楸大仿栗  珍贵树种新奇献
其中松林最为多  黄山松与火炬松  
长苍铁松日本松  湿地台湾及岩松
随处可见各类松  观赏树种是珙桐  
我国仅有活化石  花开白鸽满树动
扑翅欲飞绝动人  获得鸽子树美称  
微风吹过香四溢  仿栗名贵油树种
两斤籽榨一斤油  出油率高有名声  
奇花异草遍山岭  龙虾花与珠栗花
还有长蕊杜鹃花  五彩缤纷清香洒  
秋天怒放龙虾花  呈鹅黄色如龙虾
传说她是龙王女  龙虾公主化成花  
花的海洋张家界  数九寒天冷不怕
鲜花满园暗香动  黄金钱与野茶花  
还有傲寒白梅花  含蕊怒放更潇洒
森林茂密张家界  珍禽异兽快乐园  
植物繁盛种类多  环境优越超天然
初步考察兽类有  猕猴水獭岩羊欢  
黄麂云豹穿山甲  还有麝獐奇兽见
鸟类六目十三科  四十一种在其间  
其中珍禽背水鸡  红腹锦鸡长尾雉
珍禽异兽吸游人  大增游兴来此地  
活泼猕猴在林中  成群结队尽嬉戏
嬉闹悬崖峭壁间  攀援行走如平地  
背水鸡毛金红色  又能走来又能飞
凤头鸡尾生的怪  颈下吊个大水囊  
抵上五磅大水瓶  日夜生活悬崖上
偶尔溪边喝次水  喝足盛满大水囊  
不用下山再喝水  自给自足挺时长
土特产品名目多  山珍野果闪闪亮  
龙虾花茶很独特  岩耳银耳富营养
美女菌与棒奶果  猕桃香柿叫得响
*   留   侯   藏   蜕
民间流传张家界  留侯张良有诗颂  
太平原是将军定  不许将军见太平
痴人贪禄刀上死  直上林泉隐姓名  
张良佐刘邦灭楚  汉室三杰留侯封
张良功成身退隐  遍游天门青岩等  
名山大川到处走  寻仙访道养心性
张良遗迹和传说  张家界里至今留  
在去黄狮寨路上  著名景点大岩屋
前面不远有山峰  形态酷似大葫芦  
葫芦颈下飘红绸  峰上几株红叶树
葫芦山峰展红叶  人们美称丹葫芦  
张良找遍青岩山  三千八百座峰奇
终在一处岩屋里  见到大仙赤松子  
得到仙人宝葫芦  修仙炼丹岩屋里
吕后为了捉张良  派兵包围青岩山  
张良愤然甩葫芦  领着徒弟躲得远
他们上了黄狮寨  葫芦后变一座山  
岩屋就是大岩屋  武陵太守接秘传
吕后密诏捉张良  围攻山寨势凶险  
几个月后粮吃光  张良跪拜将香燃
黄石公公请将来  赐给鲤鱼活鲜鲜  
士兵将鱼抛下山  恰被郡太守发现
寨上还有大鲤鱼  七八十斤绝少见  
自觉困不死张良  太守悻悻撤兵还
张良纪念黄石公  无名山寨新名唤  
取个美称黄石寨  亦把黄狮寨来冠
关于张良之陵墓  民间传说多纷纭  
永定县志有记载  张良墓在青岩山
相传从赤松子游  其墓时隐又时现  
水绕四门相柳岩  孤崖台上有墓圆
张良死在黄狮寨  吕后闻讯令旨传  
一定要寻到墓冢  太守立即进青山
带着风水老先生  进山查访果然见  
但这墓像沾灵气  时有时无似青烟
任你剑砍与火烧  无可奈何不间断  
据说张家界名字  也与张良密相关
张氏子孙留一脉  张良经营青岩山  
为使青山更美丽  银杏七棵植山南
许多年后有一天  被官张万冲看见  
顿起邪心此为界  划为己有青岩山
每棵树上刻一字  气势汹汹来霸占  
指挥使张万冲界  大言不惭成笑谈
后有张家雄猎户  气愤把万冲字换  
改换家雄两个字  张官大怒瞪红眼
调来亲兵三百整  四处抓人闹翻天  
突放金光银杏树  七股黄水喷浪卷
大水滔滔卷张兵  冲到金鞭溪里面  
云头仙人用拂尘  指向七棵银杏干
人间仙境张家界  七个大字金灿灿  
张家界名存留下  张氏子孙得繁衍


高级模式 自动排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