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438973|评论: 52

蒲江县漕陈氏族谱人物故事(连载)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1-1-13 07:1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作者及作品简介
       笔者凡丁,籍贯四川邛崃,1945年冬月出生于蒲江县松华乡。母亲是蒲江县漕陈氏入川始祖—明隆庆(1567-1572))嘉定(今乐山市)州牧:陈荫扬之第十四代裔孙女;清乾隆辛卯科(1771)进士:陈怀仁之第六代裔孙女。
       2020年10月,县漕陈氏中的陈心汝侄儿邀我写一点陈家历史故事,我于是根据《蒲江县漕陈氏族谱》内容与家族中传说结合查阅史料,将县漕陈氏历代人物事迹,以编年体顺序写成《蒲江县漕陈氏族谱故事》以飨读者。



目  录
       魏陈氏. 12
       迎恩桥. 16
       重振家声. 27
       火炮送子. 36
       牝鸡司晨. 38
       后话. 45



       蒲江县漕陈氏简介

       蒲江县漕陈氏的前四代先祖,从明万历初年(1573)至清康熙(1662-1722)时期,先是组织流民开发与名山县交界的城西南无人居住区,史称:陈家营。今称:成佳镇;明末清初战乱之后,又同入川移民张应秀、赵俸明结拜为异姓兄弟,共同报垦荒无人烟的城南坝,形成历史地名:陈扁(土旁下同)、赵坝,以及上、下张营等;
       同宗的临溪漕(注)陈氏,则开发了县城以北的古临溪县地方—即现称的:西来、复兴、大兴,以及今邛崃的卧龙等乡。
       历经陈、张、赵三姓先祖及后裔们长达数个世纪的努力开拓,形成明清至近现代格局的蒲江县及其历史。
       清乾隆辛卯科(1771),县槽陈氏出了文进士陈怀仁,授福建户部司主事;道光庚子科(1840),临溪漕陈氏出了武进士陈定邦,授蓝翎伺卫,赏戴花翎,官广东清远游击。此外,县槽和临溪漕陈氏共出十四个举人和贡生等各类生员一百一十九人,成为蒲江县名门望族。
       但是在历史的长河中,蒲江县漕陈氏,特别是陈怀仁的一支后裔,因经历一次重大的历史事件而走向衰落。
       近读蒲江县漕历代所修《陈氏族谱》后深感:“族之有谱,犹国之有史,邑之有志也……然则族谱之修也,盖可忽乎哉?所以,魏时杨遁曾授宗支之图、宋世苏洵亦有族谱之引,今我陈氏族大丁繁(注),谱学亦有不可不讲者,绵绵世胄,渺渺于怀。”
       现根据道光二十九年(1850)合修的:蒲江县漕和临溪漕《陈氏族谱》等记载,以及家族流传故事,沿溯:蒲江县漕陈氏起源(注)与临溪漕陈氏之间的渊源,经整理成二十五节故事,欢迎读者补充或指正。

       注
       蒲江县漕:蒲江县古称“广定县”。
       清嘉庆《邛州志》85p载:“蒲江县,汉临邛县地。西魏(535-556)置广定县,又置蒲原郡。隋开皇初,郡废。仁寿初(601),改曰蒲江,《寰宇记》以‘南枕蒲水故也。’属临邛郡,唐属邛州……”
       蒲水—古以沿岸产蒲蔺(席草)而得名。发源于丹棱县杨山,北东流至两合水后称:蒲江河。至五星乡上场口汇临溪河,转北东流至邛崃市回龙镇两河口汇入南河,古今有灌溉之益,兼船筏之利。
       总体说
       现今的蒲江县,在西魏(公元535年)以前为临邛县的地域,西魏时设置广定县,属蒲原郡。隋仁寿初(601)因此处南部是蒲水,更名为:蒲江县。此后属邛州管辖。
       1959年2月15日,邛崃县与蒲江县合署办公,1960年4月29日,国务院正式批准撤销蒲江县,合称邛崃县。1962年11月1日起,又恢复两县建制,同时将邛崃宝林乡三个大队划属蒲江县域。
       历史上的蒲江河,因可漕运粮食供应京城或军需,古称:蒲江漕。聚居蒲江县城及蒲江河两岸的陈氏家族,在清道光四年(1824)始修陈氏族谱时,谱名订为:《蒲江县漕陈氏族谱》
       蒲江县漕陈氏入川始祖陈荫扬(1520-1571)为:江西义门陈氏分庄—安徽攸宁庄义门陈氏,庄祖:陈守大。陈荫扬乃明嘉靖进士,明隆庆(1520-1571)时任嘉定(今乐山市)州牧,殁于任上,墓在陈家营石佛庵。

       临溪漕:临溪为古县名,亦是发源于名山的一条河流名称,沿河两岸称为临溪漕。
       秦汉时期,临溪漕属临邛县地,古代盛产盐、铁,遗有古代冶铁遗址。南北朝时设为临溪县,属邛州管辖,初唐时撤销临溪县建置后划属蒲江县,仍属邛州。
       清嘉庆《邛州志》88p载:“临溪县,汉临邛县地。西魏(535-556)置临溪县,属蒲原郡。隋仁寿初(601)属临邛郡,唐属邛州,宋并入蒲江县。”
       临溪河又名:铁溪河。古以溪旁山中有铁矿而得名。清乾隆《蒲江县志》载:“唐志:临溪县有铁官,盖溪旁山中旧产铁也。”
       临溪河发源于名山县万古乡之锦凤山,自北东入境后始称:临溪河。流经:甘溪、大塘、复兴、西崃、敦厚、松华、寿安、五星,共二镇六乡后汇入蒲江河,之后至邛崃市回龙镇两河口入南河,古今具灌溉之利。
       按,漕指漕运。根据道光二十四年(1845)始修的《临溪漕陈氏族谱》名推知,古代的临溪可季节性通行船、筏,进行漕运,故称:临溪漕。
       康熙元年(1662年),临溪河暴发洪水,将上游关帝庙之关羽神像从西冲来,西林寺住持静慈和尚捐出庙产田,在关帝神像搁浅处新修关帝庙,庙门向西而开,此后人口渐多,称为:临溪场。
       康熙三十四年(1696),蒲江县令李绅文因关帝爷从西而来,借用佛教教义中的典故,改临溪场为:西来场。双重寓意:福(佛)从西来。
       道光二十四年(1845),该处陈氏始修族谱,谱名订为:《临溪漕陈氏族谱》临溪漕陈氏入川始祖:陈奇凤。乃江西义门陈氏分庄—湖北孝感庄义门陈氏,庄祖:陈彦德。
       陈氏族大丁繁:陈姓起源于西周初。当时舜帝第34世孙阏父之子名胡,娶周武王长女太姬为妻,封宛邱(今河南淮阳县)之地为陈国国君,后世子孙遂以陈为姓,陈姓后裔繁衍至今遍布全球,在国内占全国人口的6.8%,在中华十大姓氏中居第五位。
       蒲江县漕陈氏,系今江西省德安县车桥镇义门陈氏一支的后裔,义门陈氏在唐玄宗开元十九年(731)首开家族共居模式,至宋仁宗嘉佑八年(1063)达三千九百余人口,当时宋仁宗下旨分析为291庄遣散全国各处。其中第177庄陈守大,迁至安徽攸宁县(今属黄山市)称为:攸宁庄。

       摘录《分庄谱叙》载:
     “余知伯,字秀青,行九十四……窃拟己身,不如意事十常八九,即吾家蒙旨分析,以数百载义聚而一旦父子分门,兄弟析炊,岂所原见之哉!然不欲分者祖之教,不得不分者上之令……”
       南宋时,朱熹、文天祥曾经分别为福建漳州和江苏无锡义门陈氏追远慎终,书写《陈氏族谱序》。
       分庄的原因与方法
       江西省德安县车桥镇义门陈氏从唐玄宗开元十九年(731)至宋仁宗嘉佑八年(1063)止,合族同居332年,达三千九百余人口,宋仁宗深恐“朝野太盛”,危及朝庭,在文彦博、包拯、范师道、吕诲等重臣建议下,将义门陈氏人口分析后迁往全国各地。
       当圣旨下达时,族人提议:把一口大锅吊到祠堂大梁上让其自然下落,数其碎片为291块,于是分成291庄,在朝庭所派官员监护下,分别迁往全国七十二个州郡。其中,四川地区共有八庄。
       分别时,各庄持有:“义门陈分析纪念铜币”。该币正面铸:义记金钱。背面铸:离、回。寓意:遇财思义,睹离思亲,不忘回家。
      《百犬同槽》的故事
       古义门陈氏曾养犬百只,建食槽二丈余,每日鼓响,群犬悉至,一犬不至群犬不食。
       有《百犬牢坊》联曰:
       一犬不至,百犬不食,牢内异物皆效义;
       只吠突起,群吠齐怒,寨中同声共护门。
       相传
       唐昭宗有次御驾亲临,在犬槽内放米粑百块,群犬呼而相聚,各含一只米粑于口,但见一白犬独步槽前,口含两只米粑走开,圣上异之,遂尾随其后至一柴扉,见一只拐脚黄犬席地而卧,白犬将米粑丢下一个给黄犬,众犬方才有滋有味地啃动嘴里的米粑。
       昭宗见状称道:“真义犬也!”
       说明:《分庄谱叙》以下内容,引自《中华义门陈氏大成谱》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3511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楼主| 发表于 2021-1-13 07:51 | 显示全部楼层

附:《蒲江县地图》(网络图片)

075046oj6j6kbv6k44i9j6.jpg

 楼主| 发表于 2021-1-14 08:27 | 显示全部楼层
故事之一
                                                           开发陈家营

       蒲江县槽陈氏入川始祖:陈荫扬(1520-1571)字纯一,为安徽攸宁庄义门陈氏,明嘉靖年(1522-1566)进士,明隆庆(1567-1572))时任嘉定(今乐山市)州牧。
       因前任遗留各种原因产生的流民在嘉州口岸滞留之社会问题,为安置这些闲散无业者,明万历元年(1573),陈荫扬命其子嘉言,将这批流民带往名山与蒲江两县接壤的无人区,以军营编制形式进行组织垦荒,称为:陈家营。
       荫扬公为官清正,公务繁忙。座右铭:师道家传忠和孝,敬君爱民愿舍身。有诗赞曰:
       两袖清风无时闲,为民排忧登山川。日无定时三餐饭,夜无一宿能安眠。
       由于
       推行谁开垦谁耕种,并由政府提供耕牛、农具、种子,在规定时期内还免征田赋的鼓励措施,随后又有多批拖家带口的流民安置于陈家营处。
       荫扬公殁后,葬于陈家营石佛庵。随着开拓者们逐渐离逝,陈家营大本营处形成一处安葬各姓死者的大坟茔,面积最宽时达数十亩,人称:陈家茔 或者 陈家坟。
       县槽陈氏二世祖:陈嘉言(1543-1607)明万历元年(1573)30岁时接受父命,以管营官身份到蒲江管理流民垦荒,广种茶叶,同时兼管两河口漕运,并负责维护此段通往西藏的道路安全,保证自产的茶叶等商品顺畅运往藏区,受到藏民的交口称赞。此道今称:南方丝绸之路或者茶马古道。
       期间,嘉言公在陈家营处兴修四合院一座,人称:陈大院子。
       嘉言公殁后,葬于陈家大坟茔(今称成佳镇)。
       县槽陈氏三世祖:陈尽语(1573-1633),1607年接替陈嘉言管营官职务,继续管理流民垦荒、道路安全及蒲江河与邛崃南河之两河口漕运,同时安排营兵广种茶树、棉花,并且兴办织布机房。
       尽语公殁后,葬于陈家大坟茔(今称成佳镇)。
       县槽陈氏四世祖:陈于庭,字荣宁,万历丙午年(1606)四月初八生,1633年继任陈尽语职务,继续开发陈家营。清顺治初年(1644),因“凡有粮民户,俱要在县巡更歇衙……蒲南(陈家营)离城三十余里,艰于应役(见《道光二十年《县漕陈氏族谱》)”,遂与赵、张二家共议:报垦城南坝。而“载粮注册”(落户)于离城三里的戴家河畔,是处后称:陈扁。
于庭公殁后,葬于戴家河(今称陈扁)。
       成佳镇名的来历
       由于陈氏几位先祖,以及先期移民故世以后,皆安埋于一处大坟茔,故陈家营又称陈家茔 或者 陈家坟。
       据民国《蒲江县志》载:“今成佳镇有一市镇曰:陈家坟。”
       又见《蒲江乡土地理读本》云:“陈家营,古荒山也……劈榛莽,通有无,易器械山半,子孙聚同族于斯生齿繁昌,遂列市唇。营间残碑卧途,冢中枯骨,不知何许人。遗老谈逸事,谓氏陈,故此市初名‘陈家坟’,后易营。”
       又由于清代社会安定,人口逐渐增加交易兴起,陈家营地方开始形成集市,称为:陈家场。简称:陈家。
       民国二十六年(1937)蒲江县县长郝墨庄,谐其音美其意,改陈家为“成佳”,寓意成功与美好,是为现代成佳镇名之由来。
       参见图片《蒲江掌故:成佳》

 楼主| 发表于 2021-1-14 08:39 | 显示全部楼层
083853vjauazutb2umuly5.jpg

 楼主| 发表于 2021-1-15 05:41 | 显示全部楼层
故事之二
                                                          五面山名来历

       经过陈家四代人近百年的努力,所组织的难民先后开垦上至崩土坎,下至石佛庵荒地共计上万亩。这一批来自江南的流民,还带来了起源于宋、元时期由黄道婆(注)传授给他们的种棉和纺织技术。在粮食自给自足的情形下,他们还因地制宜地将部分土地用于种植棉花和传统经济作物—茶叶,同时开办织布机坊及染坊。
       由于历史上蒲江土广人稀,当时许多地方并无地名,因种植的棉花分布于五处山丘,称为:五棉山。泛指陈家营织布机坊所需棉花的五个原料基地。
     “五棉山”后来讹传为:五绵山 和 五面山。
       说“五绵山”者理解为:此山向五个方向绵延;说“五面山”者,形容此山像:“地绕青旗五面。”比如,清道光邛州名士吴江的《题川南第一桥联》即:
       天留文笔一枝,快来题柱;
       地绕青旗五面,好去成仙。
       今人对“五面山”或“五绵山”的地理概念,泛指邛崃以南,包括蒲江、名山在内的丘陵地带。
       受其影响,1958年以前,邛崃境内的宝林乡以及固驿镇南的丘陵地带,因缺水都广种棉花,从而促进了邛崃与蒲江两地的棉纺织业,并染布颜料—蓝靛业的发展,还有以大青叶为蓝靛原料的种植业,又进一步带动了生产蓝靛离不了的石灰生产行业,直接拉动了茶马古道的商贸繁荣。
       如民国时期,邛崃南河大通街的高姓石灰窑,因采用西河坝的石灰石为原料,烧成质量上乘的产品:广石灰。
       由于广石灰与岩石灰比较,能大幅度提高蓝靛的收得率,故除满足本县需求外,还远销蒲江、丹棱等县。
       注
       黄道婆:(1245—1330)原松江府(今属上海市)人,宋末元初著名的棉纺织家、技术改革家。
幼时为童养媳,因不堪虐待流落海南岛崖州,向黎族妇女学习棉纺织技艺并加以改进。元朝元贞年间(1295~1297年)返回故乡,教乡人改进纺织工具,制造擀、弹、纺、织等专用机具,织成各种花纹的棉织品。
       黄道婆对长江流域棉花种植业和棉纺织业的迅速发展起了重要作用,被后人誉为:“衣被天下”的“女纺织技术家”,民间建有祭祀黄道婆的先棉祠。
      (资料、图片引自网络)

 楼主| 发表于 2021-1-15 06:18 | 显示全部楼层

《黄道婆》图片引自网络

061809zhu9duuauo0dd3vd.jpg

 楼主| 发表于 2021-1-16 07:16 | 显示全部楼层
故事之三
                                                    陈坝与复兴地名由来

       清顺治元年(1644),张献忠第二次入川称帝时四处剿杀,为避兵燹,县漕入川始祖陈荫阳之三代孙—陈于庭,在洪雅县钟宝寺与“宦籍迁蜀”的湖北孝感庄陈奇凤相遇,当互通谱牒后,知为江西义门陈氏同宗。
      1646年,张献忠在西充凤凰山被清军射杀,不久后奇凤公在钟宝寺病逝,葬于钟宝寺附近。
      清顺治初年国家渐平,陈于庭于是护送陈夫人赵氏携子芳毓到蒲江县临溪漕,见此处山川灵秀,风土醇和,陈夫人便选址栽植棕树为家园,其子芳毓长成后,于康熙八年(1669)延聘雅州府水东乡罗绳山许家湾乡宦—许公国应之女为配,婚后生:德、有、富、财、旺,共五子。
       至清道光甲辰年(1844)时,临溪漕陈氏已繁衍到第十一代,世代以耕读和生产蓝靛为业,道光庚子科(1840)有武进士陈定邦官广东清远,成为蒲江和邛崃两界相交的望族。
       临溪漕原本临溪旧县属地,明末清初战乱后荒芜,经过临溪漕陈氏若干代人的开拓,陈氏家族于此繁衍,称为:陈坝。民国二十九年(1940)建乡时,因这一支陈氏家族于此复兴,故名:复兴乡。
       1958年建复兴公社,1983年复乡。2019年12月撤销复兴乡,将其所属行政区域划归西来镇管辖。
       如今,临溪漕陈氏繁衍过万,分布于多地。

 楼主| 发表于 2021-1-18 08:24 | 显示全部楼层
故事之五
                                                          陈三千称号

       清顺治六年(1649),陈于庭与张、赵二姓人商议的结果:因张应秀三兄弟和赵俸明,皆系“奉旨填川”的无粮民户,不需要“在县巡更歇衙”。故张家三兄弟报垦长秋山下,居住白腊湾。赵俸明报垦戴家河以南,居住大宝寺,皆离城稍远。
       而陈于庭的身份是陈家营的“有粮民户”,必需“在县巡更歇衙”,于是选择报垦距城三里的戴河坝,并且“载籍县城”,即:在县城置有住房。
       之后,陈于庭以跑马插标的方式,圈得戴家河以北方圆三平方里的一片土地,凭借祖上四代积累的财力,和以军营形式管理垦种的经验,加之有清政府颁布的《劝惩则例》鼓励政策,陈于庭雇佣后期到达的大量移民,先后在总计225万平方米的土地上,耕耘出三千余亩田地,被民间称为:陈三千。
       此后逐渐形成为蒲江县之望族,是处称为:陈坝、陈扁。
       为了方便到县城“巡更歇衙”,陈于庭特别铺设了一条三华里长的石板路,从陈扁直通到县城南的辛街口。
     “载籍县城”之时,陈于庭43岁,生于崇祯丙子年(1636)的长子占先13岁;次子占楚,尚在幼年。

 楼主| 发表于 2021-1-19 07:24 | 显示全部楼层
故事之六
                                                           陈扁的祖屋

       陈扁在一条发源于名山县的代家河北岸,下合蒲江河。旧时河道宽近百米,有一道始修于明代的踏水石桥名:代河桥。
此桥只有石蹬桥基而无桥面,行人需踏着一步又一步的石蹬过河,虽然称为“代河桥”,但是经过明末清初战乱后,此处并无代姓人家。河之南岸即属于赵俸明报垦的范围,统称:赵坝。
       据说陈家宅院建于一处堪舆家看准的“蚁穴”穴位之上,背向北方山形如龟的乌龟山,面向南方山形如冠的官帽山,宅院建在河湾之弓背一面,从戴家河上游引水绕宅院一周后流入戴家河,成为蒲江县漕陈氏的发祥之地。
       县漕陈氏在特定的历史环境下,为求生存和发展,沿袭江西义门陈氏合族共居的“公社化”模式,鼎盛时期建有相连的两座大宅院呈横“吕”字形布局,曾经五十余房陈氏子弟共居一处,实行族长制进行分工合作,为防匪患和火灾,四周还挖有护院的深沟。
       另外有三处仓廪分散于东、中、西部田畴,并安排有专人守护。此外还有织布机坊和染坊各一处,祖坟茔地一处,三世祖公陈尽语之妻李氏、四世祖公陈于庭等,皆葬于代家河(后称陈扁)的祖坟内。
       县漕陈氏合族共居的“公社化”和“公共食堂”模式,在有效调动劳动力迅速创造积累财富以后,便于双水井三圣祠中设馆,在劝勉子弟“力耕作”的同时:“重王章、勤诵读。”于是,陈氏族中一时文风蔚起。
       自清乾隆起,历代皆有进士、举人、贡生、秀才出现,其中乾隆辛卯科进士陈怀仁在考取举人后,推举为宋魏了翁所建鹤山书院(注)山长。
       但是,县漕陈氏合族共居模式在优势体现的同时,也为日后家道败落留下隐忧,详细情节将在故事十四《妄议清宫案》中述及。
       注

       鹤山书院:
       南宋宁宗嘉定二年(1209)三月,了翁在为生父丁忧期间,在“临邛白鹤山下筑室,开门授徒,讲明义理之学。”
       南宋绍定五年(1232)某日退朝后,理宗皇帝书写唐代诗人严武之诗赠了翁勉励:“昨夜秋风入汉关,朔云边月满西山,更催飞将追骄虏,莫遗沙场匹马还。”并赐《鹤山书院》题匾;
       理宗嘉熙元年(1237年)了翁卒,赠太师,谥号文靖,墓在苏州市枫桥镇,并诏赐第宅于苏州南宫坊,现名书院巷;
       元灭南宋后,为了拉拢汉族文人士大夫阶层,元明宗于至顺元年(1330)敕令虞集题写《鹤山书院》额于其苏州第宅。
       此后人们出于对了翁的尊崇或缅怀,全国各地纷纷仿建“鹤山书院”,故鹤山书院不仅古临邛有,他的生长地蒲江有,历任官的眉州有、泸州有、苏州也有,抑或其它地方还有。
       但是,了翁最早“筑室授徒”的地方,在“古临邛的白鹤山下”之枕山。
       查清嘉庆《邛州志》记:“蒲江鹤山书院始建于明代。”
       参见《古临邛鹤山书院位置推论》
       链接:https://www.mala.cn/thread-15952156-1-1.html

 楼主| 发表于 2021-1-19 07:36 | 显示全部楼层

《踏水桥》(参考网络图片)

073611ozv52nzhkv1h5n1k.jpg

 楼主| 发表于 2021-1-20 06:55 | 显示全部楼层
故事之七
                                                               魏陈氏

       据蔡方鹿所著《魏了翁评传》介绍:魏了翁(1178—1237)字华甫,号鹤山,南宋邛州蒲江人,本姓高,原籍夹江,幼时过继与蒲江魏氏,娶妻杜氏。
       南宋宁宗庆元五年(1199)22岁中进士,历官知汉州、嘉州、泸州、潼川府、礼部尚书兼直学士院、同签书枢密院事、督视京湖军马兼江淮督府。官终时知福州、福建安抚使,谥号文靖。著有《鹤山集》、《九经要义》、《古今考》、《经史杂钞》、《师友雅言》及《鹤山长短句》等。
       据传
       魏了翁在蒲江后裔中的某一房,经过明末清初战乱后,孑遗一位年青貌美的遗孀,膝下无男儿承继魏氏宗祧。
       蒲江县漕陈氏第四代先祖陈于庭,有一个幼弟名叫陈于京,于京成年后与魏氏遗孀自由恋爱并入赘魏家。
       按说
       魏氏乃名门之后,陈家是一方富豪,二人年貌相当,门当户对,十分般配,应是时代造就天作地合的一段佳话。想当年司马相如弹《凤求凰》曲“琴挑”卓文君时,不也正值“文君新寡”的时候吗?
       然而这种婚姻毕竟没有父母之命和媒妁之言,陈于庭虽可长兄当父为其考虑择偶,但他白天忙于创业,夜晚还要到县城巡更歇衙,难免疏忽对幼弟细致的关爱,不知不觉中,于京已成长为一个有个性的年青人,于庭对小弟婚姻观几番劝说无果后,还是默认了于京的选择。
       按照旧制礼教,于京落户到魏家,应算是被魏家招赘上门,须改陈姓为魏姓,称为:魏陈氏。
       于是
       在清道光二十年始修蒲江县漕《陈氏族谱》时,第四代祖陈于庭的名下如此记载:“于庭,字荣宁;弟于京,字镐齐,公尚幼,不知去向。”
       魏家为传承魏氏烟火,所生子女亦从魏姓,这在当时是天经地义。但是于京夫妇还是共同协商:无论哪一代,如果男孩达到三个,其中一个必须姓陈!
       故蒲江魏陈氏这支复姓的后代中,既有魏姓,亦有不少人姓陈,两姓有约互不通婚。前些年听说,魏陈氏总人数达一千三百余。
       笔者认为
       姓名不过是各人身份证上的识别符号之一,无论姓甚名谁,都不影响走遍天下而堂堂正正做人,无论认祖归宗与否,都是个人选择的权利和自由,但要清楚自己从哪里来!

 楼主| 发表于 2021-1-21 08:17 | 显示全部楼层
故事之八
                                                           进士陈怀仁

       陈怀仁为蒲江县漕陈氏八世祖,笔者母亲系怀仁公六世裔孙女,母亲自小耳濡目染家族的兴衰成败,私塾文化程度的她常常捧读大部头小说,记性极好并且擅于言谈。文革之前的几乎每天傍晚,街坊大爷大妈们总喜欢聚集到我家门口聊天消遣,听母亲毫不忌讳并绘声绘色地讲述她的家族兴衰史。
       笔者根据少年时母亲的讲述,结合《陈氏族谱》中的记载,对进士陈怀仁作如下简介:
       陈怀仁,字安敦,雍正戊申年(1728)五月初六日生,弟兄三人。父亲陈谊早逝,幼时在双水井三圣祠内私塾读书,立志高远。
       少作《咏鹰》言志诗:
       万里飞腾离海西,金毛玉爪不沾泥。翻身堪破群鸦胆,展翅能惊众鹊啼。
       目看山河嫌地窄,气冲牛斗恨天低。从来立志高千丈,岂与凡鸦一并栖?
       其成名篇《鹤山赋》以物华天宝,人杰地灵为韵。洋洋洒洒数百言,择录卷首:
       蒲水潆洄,蒲山崛兀,秀草夭夭,繁葩郁郁。群鹤以翔舞拥仙,盖以往还数岭。峥嵘列云髻兮,仿佛合形辅势。远望岷、峨若屏,献技回文;近俯溪流似沸,杞柯皆桢干之材,松揪悉栋梁之物。乐登临兮皆然,喜凭眺兮谁弗?原夫崇岗峻岭,朝晖暮霞。匪惟作:镇可仰,抑亦降神,堪夸东称岱宗,西仰太华。当大宋而人才辈出,惟魏公(了翁)之声名最奢……

       陈怀仁不枉寒窗苦读,铁砚磨穿。乾隆壬午科(1763)时由秀才考取举人,因在读书人中出类拔萃,被县学推举为蒲江鹤山书院山长,时年35岁。
       亁隆辛卯年(1771)太后钮祜禄氏八十岁寿诞恩科取士,陈怀仁以举人身份进京参加会试(注),临行前得一梦:见天门开处现“陈怀仁”三字,随即被一片乌云遮挡。
       次日请算命先生推算,先生言:“此乃先吉后凶之兆,先见天门开处出现‘陈怀仁’三字,预示此番进京必定皇榜高中,然后被乌云遮挡,预示吉中隐凶。但常言道‘祸兮福所依,福兮祸所伏。’又道是‘塞翁失马,安知非福?’切记、切记!”
       陈怀仁将信将疑,进京后牢记祸从口出的教诲,谨慎与人交谈。试后等待放榜之日,举子们不是认门生便是纵情声色,惟陈怀仁独自在监舍读书。因其朗诵四书五经时声情并茂,被暗访的太监报知太后。
       放榜时,陈怀仁考取了进士三甲,时年43岁。大概是他的名字与“怀仁堂”相同,引起太后的注意而被特别召见。在陈怀仁的答对中,得知陈怀仁母亲生辰竟然与自己同年、同月、同日,但是不同时。
       太后龙心大悦,当即赏赐其母朝珠一挂,拐杖一根。
       殿试(注)以后,陈怀仁外放:户部福建司主事。因政绩显著,于两年后的乾隆癸巳年(1773)四月十三日,乾隆帝钦点:陈怀仁由户部福建司主事升为:户部主事。
       由于陈的官运来得太容易、太突然,招致了同僚们的嫉妒,于是合谋买通待诏(皇宫中理发匠的旧称),趁陈怀仁次日需经待诏剃头修面,然后朝见乾隆帝谢恩的时机,被待诏用锋利的剃刀割断了喉咙。
       族中另有一说,是在同僚为其庆贺升迁的宴会中被药酒毒杀。
       事件发生后,亁隆下旨以三口外形一致的棺材,一口装殓尸体,一口装朝廷赏赐的各种珍宝,为防途中盗抢,棺上置尚方宝剑一口,并提前行文:途经州县一应摊款派捐若干。当护送人马抵达原藉时,另一口空的棺材已装满钱财。
       陈怀仁的主棺,被安葬在蒲江县南门外西南乡,地名:老鹰窝。又名:红高炉。传说为三国时期炼铁遗址。人称:进士坟茔。大跃进时期墓碑被毁,仅留下数座先后下葬的坟堆。
       2004年,县漕陈氏族人新立大碑。
       撰联:
       家传忠君报国本;族望启后胜贤良。
       陈怀仁的另外两副衣棺,一副安厝在西南乡官帽山下的余扁,另一副葬在陈家大坟茔(今成佳镇陈华洋门外)并立有神道碑。

 楼主| 发表于 2021-1-21 09:13 | 显示全部楼层

《陈怀仁墓神道碑》(字迹为电脑修复)

ca608190d499c6ce40f4fb3d7e4cbf8_看图王.jpg

 楼主| 发表于 2021-1-21 09:17 | 显示全部楼层
       民国时期,陈怀仁一支的后人为了省去年年往三处地方分别上坟的麻烦,欲将两副衣冠墓与主棺归葬于一处,当其后人首先起葬在余扁的衣冠冢时,发现棺下有碗口大一个水凼,水中竟然有一对红鱼游动,但是见风后即死,方知此墓原来脉气很好,慌忙将棺木归葬于墓穴,打消了将三座坟墓合葬一处的念头。
       民国至现代,陈怀仁的主棺墓和两座衣冠冢先后被盗,2010年前后,县漕陈氏十六世裔孙陈心汝,在蒲江寿安镇一个经销古董的摊上,见一刻有:“大清国乾隆癸巳年四月十三日,钦点陈怀仁户部主事”的玉牌,知为先祖公遗物,于是购下作为传家之宝。
       此玉牌玉质青白。长:6.1cm;宽:4.1cm;厚:0.91cm。
       一面刻:钦点户部主事
       另面刻:大清国乾隆癸巳年四月十三日陈怀仁
       应是陈怀仁出入宫廷的身份凭证。亦应是陈怀仁衣冠冢中的随葬品。
       其中
       亁隆辛卯恩科为1771,亁隆癸巳年为1773年。
       考:乾隆1711年9月25日生,1736年25岁即位,亁隆辛卯(1771)恩科时59岁;共执政63年,1799年2月7日薨,时年88岁。
       说明
       陈怀仁卒时在1773年4月13日由“户部福建司主事”升任为“户部主事”之后,但尚未正式上任便遇害,故族谱记载“卒于户部福建司任上。”
       那挂太后赏赐给怀仁母亲的朝珠,我母亲在少年时期玩耍时,成为一堆断线的珠子。
       另据蒲江县文史馆员龙腾查证:北京国子监石碑上刻有“陈怀仁”之名。
       注
       科举考试分县试、府试、乡试、会试、殿试。
       其中
       会试:又叫春闱。在北京内城的贡院举行,应考者为各省的举人。
       殿试:又称廷试、御试。科举考试的最高一级,会试录取者的“贡士”方得参与,由内阁预拟,然后呈请皇帝选定选拔官员,殿试第一名称为状元。

 楼主| 发表于 2021-1-21 09:26 | 显示全部楼层

《钦点户部主事玉牌》(正面)

1611192264(1).jpg

 楼主| 发表于 2021-1-21 09:27 | 显示全部楼层

《钦点户部主事玉牌》(背面)

1611192281(1).jpg

 楼主| 发表于 2021-1-22 09:02 | 显示全部楼层
故事之九
                                                              迎恩桥

       少壮时便“立志高千丈”的陈怀仁,殿试后既凭学识和能力,又多少有运气的成分而官运亨通。据传,最后一次擢用是在一日之内连升三级,即:由厅局级的户部福建司主事,青云直上为户部主事—相当于国家财政部长。
       又根据陈怀仁所作《咏鹰》诗,可知陈怀仁为人豪放耿爽,但是性格孤傲清高,最终招致同僚暗算。
      《咏鹰》
       万里飞腾离海西,金毛玉爪不沾泥。翻身堪破群鸦胆,展翅能惊众鹊啼。
       目看山河嫌地窄,气冲牛斗恨天低。从来立志高千丈,岂与凡鸦一并栖?
       事件发生后,亁隆下旨派太监和宫廷卫士护送三口棺材回蒲江原籍。其中一口装殓尸体;一口装朝廷赏赐的珍宝;一口装沿途州县摊派的款物。
       一行护送人马从京城出发,浩浩荡荡跋山涉水,到成都后经乐山、过眉州、翻越丹棱县北石桥镇界碑山后,来到蒲江县地界,在离城约12公里处,有一条山涧小溪横隔路中,于是大队人马驻扎下来,太监摆谱说:“圣旨不下水。”要陈家派人前来建桥,否则人马就地不动。
       陈家不敢怠慢,赶紧抢修出一座木桥,此桥长约四米,宽约三米。取名:迎恩桥。数年后,木桥朽坏用石料重建,仍称:迎恩桥。
       重建的迎恩桥,由两根石条搭建,仅长约2米,宽约1米。上世纪末开始,原本只有三、四尺宽的山间古道,逐渐拓宽为现代公路的县道,在此过程中,将“迎恩桥”整体掩埋于水泥路面之下,经乡人指点能辨出那道山涧及流向。但是这一带的历史地名仍然叫:迎恩桥。就连附近三叉河交汇地方的两座现代公路桥和一道古石桥,皆一律被称为:迎恩桥。
       这种体现地方历史文化的现象并不鲜见,也不奇怪,譬如邛崃城西门外天溪沟上分别建于清早期、清中晚期以及建国初和近年建的共四座桥梁,皆泛称为:松安桥。并成为一处地标,体现的是像“迎恩桥”一样的历史文化内涵!
       参见《四道不同时期的松安桥》
       链接地址:https://www.mala.cn/thread-15941753-1-1.html

       三叉河上的《迎恩桥》
       桥南约百米处的山腰以下,铺有一段宽约1.5米的红砂石梯坎,接通往丹棱县的泥巴路,地名叫:五十步砌有石头护栏,由附近宅院中的陈姓主人独力修建。
       旧时有尊重个人善行的公序良俗,石梯前有官府设立的《下马石》碑,提示过往行人至此时:“文官下轿,武将下马!”
      另外,一些民间捐款所建的桥,为表示对捐建人的敬意,桥头也立有下马碑。此段石梯坎和下马石碑今皆不存,参见网络图片:《下马石碑》

 楼主| 发表于 2021-1-22 09:20 | 显示全部楼层

《下马石碑》(网络图片)

091909tvlwwwwwktxjbkww.jpg

 楼主| 发表于 2021-1-22 09:20 | 显示全部楼层

《下马石碑》(网络图片)

091944ub6ib4ani3aw4nqr.jpg

 楼主| 发表于 2021-1-22 09:52 | 显示全部楼层

建于同治九年的另一道《迎恩桥》

093548ucsqvkcjy0m303pj.jpg
高级模式 自动排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